第五章缺氧
第五章 缺氧

2014-10-1
(三)循环性缺氧
Circulatory hypoxia 摄取氧 携带氧 输送氧 利用氧 1 1
2014-10-1
.
组织 细胞
4
1
2 1
输送氧障碍 3
(三)循环性缺氧
Circulatory hypoxia 摄取氧 携带氧 输送氧 利用氧
第五章
缺 氧
(hypoxia)
2014-10-1
供氧 PO2159
PCO20.3 (mmHg)
氧的周转
摄取 肺-外呼吸 携带 血红蛋白 传输 血液循环
PO 组织 240 PCO 细胞 2 46
2014-10-1
利用
用氧
组织-内呼吸
缺氧(Hypoxia)
概念
由于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供氧不足) 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用氧障碍),引起细胞 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 过程。
2014-10-1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2014-10-1
1、血氧分压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
定义:溶解于血液中 的氧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 PaO2 100mmHg (13.3kPa) 影响因素 吸入气氧分压 外呼吸的功能 PvO2 40mmHg (5.33kPa) 影响因素 组织用氧能力
血氧指标变化
动脉血氧分压 血氧容量 正常(摄取和 携带氧功能 均正常) 动脉血氧含量 动脉血氧饱和度 动-静脉氧差 ↑(血流减慢,弥散增多,静脉血氧含量↓)
临床特征
脱氧血红蛋白 紫绀
组织缺氧机制
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流量↓→弥散到组织的氧↓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七章缺氧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五章缺氧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生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二十章。
本章为第五章缺氧。
本章考点剖析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15)、简述题(7)、填空题(6)及单项选择题(11)。
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等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第五章缺氧第一节常用的血氧指标第二节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的特点第三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第四节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重点难点掌握:缺氧、发绀的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标;各型缺氧的原因、发病机制和血氧变化特点;缺氧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改变。
熟悉:缺氧时中枢神经系统和组织、细胞的变化。
了解: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15)1、缺氧:由于氧的供应不足和/或氧的利用障碍引起的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甚至结构发生变化的病理过程称缺氧。
2、血氧分压:是指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约为100mmHg(13.33kPa),静脉血氧分压约为40mmHg(5.33 kPa)。
3、血氧容量:是指1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正常值约为20ml/L。
血氧容量的多少反映了血液携带氧能力的高低。
4、血氧含量:是指1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
动脉血氧含量(CaO2)约为19ml/L;静脉血氧含量(CvO2)约为14ml/L。
5、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是指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简称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PaO2。
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为95%~97%;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为75%。
6、P50:是指血氧饱和度为50%时的血氧分压,是反映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的指标,正常值为26~27mmHg(3.47~3.6 kPa)。
第5章 缺氧

二、缺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二)损伤性变化(injured manifestations ) 3 心律失常(Arrhythmia)
缺氧
PaO2↓↓ 颈A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 迷走N(+)↑ 窦性心动过缓
4 静脉回流下降(Decreased venous return)
缺氧
静脉血管扩张 血液淤滞 呼吸运动↓ V回流↓ 胸内负压↓
缺氧类型 组织性 缺氧 动脉血 氧分压 N
vitB2、 vitPP缺乏抑制氧化呼吸链
动脉血 氧饱和度 N
血 氧 容 量 N
动脉血 氧含量 N
动-静 脉氧差 ↓
动静脉血含氧量均增高 氧不能有效利用,氧合Hb含量高,皮肤粘膜呈鲜红或玫瑰红
各型缺氧血氧变化的特点
PaO2 低张性 血液性 循环性 组织性 CO2max CaO2 SaO2 CO2 (a-v)
二、缺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一)代偿性反应(compensatory reaction ) 3 血流重新分布 (保证缺氧时心、脑的血氧供应)
增加心、脑血供,皮肤、内脏、骨骼和肾脏的血量减少
心脏代谢物增加: 乳酸、腺苷、PGI2,扩张血管
缺氧
心、脑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加通道开放,Ca2+进入细胞减少, 血管平滑肌舒张,血流量增多 皮肤、骨骼肌、肾脏的血管的α-肾上腺素受体对儿茶酚胺敏 感性高,血管收缩明显,血供减少
因进食大量血红蛋白氧化而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症
三、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养不足,又称低动 力性缺氧 (血液循环障碍)
全身性循环障碍
休克、心力衰竭心输出量减少
外局部循环障碍
血管栓塞、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动脉狭窄或阻塞
病理生理学第五章缺氧

09年级病理生理第五章缺氧一、单项选择题1、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是13.3kPa,氧含量是19ml/dl,氧饱和度是95%。
有一严重贫血病人,血红蛋白含量是正常人的50%,则其动脉血氧状况最接近A.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47.5%B.氧分压 6.6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47.5%C.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95%D.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19ml/dl,氧饱和度 47.5%E.氧分压 6.6kPa,氧含量 19ml/dl,氧饱和度 47.5%2、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与氧含量高于正常见于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C.失血性休克 D.氰化钠中毒E.慢性贫血3、呼吸加深加快对下列哪一种缺氧代偿作用最大?A.吸入气氧分压降低 B.静脉血掺入动脉C.血红蛋白减少 D.低动力性休克E.氰化钾中毒4、缺氧时肺血管收缩对机体的益处是A.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血流比例 B.增加肺尖部的肺泡通气量C.减慢血流,使Hb充分氧合 D.肺部组织液渗出增加,刺激呼吸频率加快E.适当提高血压,增加心肌氧供。
5、单纯的急性低张性缺氧对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一般不包括A.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C.pH值下降 D.阴离子间隙增大E.碱剩余增大6、紫绀的发生是因为A.脱氧血红蛋白比例过高,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1/5B.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50g/LC.血红蛋白性质改变,成为高铁血红蛋白,且积聚到一定量D.流经皮肤粘膜浅表血管的脱氧血红蛋白达到50g/ dlE.皮肤粘膜浅表组织的细胞外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达到5g/L7、运动员与未经正规训练的人相比,对缺氧的耐受力更强,是因为运动员经过训练后A.肺泡膜对氧气的通透性提高 B.通气/血流比例提高C.线粒体的数量和活力提高 D.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提高E.各组织血管密度降低,心脏负担减轻8、低张性缺氧引起组织缺氧时,氧分压一般低于:A.PaO2<4.00kPa(30mmHg) B.PaO2<5.33kPa(40mmHg)C.PaO2<6.67kPa(50mmHg) D.PaO2<9.33kPa(70mmHg)E.PaO2<8.00kPa(60mmHg)9、下列关于低张性低氧血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氧容量正常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C.动-静脉氧差含量大于正常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E.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10、CO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O2与脱氧Hb结合速率变慢B.HbO2解离速度减慢C.HbCO无携氧能力D.CO使RBC内2,3-DPG减少E.以上都不是11、下列哪项可引起肠源性发绀A.一氧化碳中度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硫化物中毒E.砷化物中毒12、急性缺氧对下列血管的影响是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E.冠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13、某患者血氧容量为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 ml%,氧分压13.3kPa(10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3.5ml%,试分析该患者发生何种疾病?A.慢性支气管炎B.矽肺C.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D.慢性贫血E.氰化物中毒14、某患者血氧容量为20ml%,动脉血氧含量15 ml%,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4ml%,试分析该患者发生何种类型缺氧?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15、下列哪项可引起用氧障碍性缺氧A.COB.亚硝酸盐C.磺胺D.氰化物E.高锰酸钾16、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A.右心排血量增加B.左心功能不全C.肺小动脉收缩D.肺小静脉淤血E.肺血流量增加17、关于血氧指标的说法,下述哪项不确切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和O2结合的能力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C、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人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血氧含量是指100m1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E、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1/dl18、慢性缺氧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肝脏使红细胞生成素原生成增加B、刺激肾小管旁间质细胞产生并释放促红细胞生成酶,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C、抑制脾和肝对红细胞的破坏D、增强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的生理效应E、交感神经兴奋、肝脾储血库收缩19、氰化物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Hb与氧亲和力增高C、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D、形成高铁血红蛋白E、直接损伤线粒体20、缺氧是由于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C、血液氧含量过低D、血液氧容量降低E、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21、无发绀的缺氧多见于A.呼吸功能不全B.心功能不全C.组织用氧障碍D.静脉血掺杂E.窒息22、下述对于P50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 P50是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B. P50是反映Hb与O2的亲和力的指标C. P50的正常值为3.47-3.60kPa(26-27mmHg)D. P50降低表明氧离曲线右移E.红细胞内2,3-DPG浓度增高, P50升高23、动脉血氧分压是指A.100ml血液中实际含O2的毫升数B.溶解在动脉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C.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力的大小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E.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2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亚硝酸盐中毒D.一氧化碳中毒 E.氰化物中毒25、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理为A.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1、严重缺氧时组织细胞损伤的机理是:A.溶酶体膜通透性增高B.细胞内钠离子增多C.细胞内钙离子增多D.自由基生成增多E.酸性物质增多2、左心衰竭伴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存在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以上都不是3、缺氧初期心输出量增加的机制是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增加C.静脉回流增加D.呼吸运动增强E.儿茶酚胺增多4、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因素有A.严重贫血B.氰化物中毒C.碳氧血红蛋白增多D.高铁血红蛋白增多E.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5、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有A.老年人耐受性低B.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高,耐受性降低C.机体代谢率高,耐受性降低D.体温增高,耐受性降低E.适应性锻炼可提高耐受性三、名词解释1、cyanosis2、肠源性紫绀3、缺氧4、低张性缺氧5、血液性缺氧6、循环性缺氧7、组织性缺氧8、血氧容量9、血氧含量10、血氧饱和度四、填空题1.常用的血氧指标有、、、。
病理生理学 缺氧

PvO2
神经错乱 意识丧失
<19mmHg
<12mmHg
危及生命
一、治疗原发病 二、氧疗(Oxyge treatment)
Hypotonic hypoxia :疗效最好 Hemic hypoxia:疗效较好 Circulatory hypoxia:疗效较小
Histogenous hypoxia:有一定作用
定义: 100 ml血液中的Hb被氧充分饱和时的
最大带氧量
体外最适条件:38C、 PO2为150 mmHg、
2 max)
PCO2为40 mmHg
正常值: 1.34ml/g × 15g/dl = 20ml/dl
Hb的质
Hb的量
三、血氧含量 (Oxygen content in blood,CO )
2
定义: 体内100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定义为 血氧含量,包括 溶解的氧(少量) 与Hb结合的氧(主要) 正常值: CaO2:19ml/dl
PO2
CvO2:14ml/dl
Hb的质和量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CaO2-CvO2)
定义: 动脉血氧含量-静脉血氧含量所得 的差值。反映组织对氧的摄取和 利用能力。
19ml/dl A
O2 O 2 O2 O2 O2
14ml/dl V
CaO2-CvO2: 5ml/dl
四、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Oxygen saturation of hemoglobin, SO2)
定义:
指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
血氧含量-溶解的氧量 血氧容量
SO2 =
100%
正常值:SaO2:95%-97%; SvO2:75% 影响因素: PO2
病理生理学5-缺氧

肺通气↑
PaO2↓
主动脉体 颈动脉体
肺血流量↑ 心输出量↑
氧摄取↑ 氧运输↑
PaO2↑
肺血管收缩
局部血流量↓ → 肺动脉压↑
通气/血流↑ 肺上部血流↑
30
(二)损伤性变化
1、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进入4000m高原后1~4d内出现
发病率:5.7%~17.7%
低代谢状态
肌红蛋白和氧的亲和 力较大 肌红蛋白的增加可能 具有储存氧的作用。
46
(二)损伤性变化
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的损伤
47
1、细胞膜的损伤
[Ca 2 +]i ↑ 钙离子 内流↑ Ca 2 +进入线粒 体形成不溶性钙 [Ca 2 +]i可促进自由基生成 膜通 透性 K+外流↑ [K+]i↓ 酶合成↓
2. 组织缺氧机制:单位时间流经组织血量,氧供 3.皮肤颜色及血氧变化
皮肤颜色 发绀
23
血氧特点
各型缺氧血氧变化的特点
PaO2 低张性 血液性 CO2max CaO2 SaO2 CO2 (a-v)
循环性
24
四. 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
特征
1. 原因与机制
(1) 组织中毒: 氰化物 呼吸链酶活力↓ 用氧障碍
第五章 缺 氧
高仁甫
硕士、讲师、执业医师
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生命支持导师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访问学者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访问学者
1
学习目标
①缺氧、低张性缺氧、发绀、血液性缺氧、循 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的概念 ②四型缺氧的发病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①缺氧时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的变 化 ②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 的概念
5章 缺氧

第五章缺氧【A型题】1.决定血氧饱和度最重要的指标是( )分压A.CO2B.血液温度C.血液pH值D.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浓度2.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一个是错误的( )A.缺氧不一定出现发绀B.发绀不一定是缺氧引起的C.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时机体出现发绀D.由严重的贫血引起的缺氧,发绀比较明显E.循环性缺氧机体可以出现发绀3.对组织性缺氧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A.动-静脉血氧含量差B.动脉血氧含量C.动脉血氧容量D.动脉血氧饱和度E.动脉血氧分压4.缺氧时氧离曲线的左移是由于( )A.血液温度的升高B.酸中毒C.血液CO分压升高2D.红细胞内2,3-DPG浓度下降E.以上都不是5.某患者血气检查的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5ml/dl,动脉血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则其缺氧的类型为( )A.血液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低张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6.某患者血气检查的结果是: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11.4ml/dl,动脉血氧分压13.3kPa(100mmHg),动-静脉血氧含量差3.6ml/dl,则其缺氧的类型为( )A.肺气肿B.大叶性肺炎C.休克D.慢性贫血E.甲醇中毒7.某患者血气检查的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9ml/dl,动脉血氧分压13.37kPa(100mmHg),动-静脉血氧含量差6ml/dl,则其缺氧的类型为( )A.先天性心脏病B.休克C.CO中毒D.支气管炎E.KCN中毒8.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引起缺氧性的呼吸加深加快( )A.CO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高原地区(>4000 米)D.休克E.KCN中毒9.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A.脑B.肾C.心D.肺E.肝10.CO和Hb亲和力与O和Hb亲和力比较( )2A.结合速度慢,解离速度快B.结合速度快,解离速度慢C.结合速度极快,解离速度稍慢D.结合速度快,解离速度也快E.结合速度慢,解离速度更慢11.缺氧时血管的反应( )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脑血管,肺血管都扩张D.冠脉扩张,脑血管、肺血管收缩E.冠脉、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12.缺氧时引起冠状血管扩张主要与哪一代谢产物有关( ) A.钠离子B.钾离子C.肾上腺素D.尿素E.腺苷13.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发生低张性缺氧( )A.吸入大量氯气B.吸入大量COC.支气管炎D.气胸E.服用过量安眠药14.严重缺氧时可以导致细胞损伤,此时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 )A.细胞外Ca2+增加B.细胞外K+减少C.细胞外H+ 减少D.细胞内Na+ 减少E.细胞内Na+增加15.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增加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A.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B.刺激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C.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16.关于CO中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和Hb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不具有携氧能力B.CO抑制红细胞内的糖酵解,使得2,3-DPG减少,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恢复的损伤D.呼吸明显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17.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 )A.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B.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D.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偶联18.最能反应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 )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静脉血氧含量增加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19.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中下列哪一项指标变化不存在( )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E.血氧容量正常20.缺氧是指( )A.吸入气中的氧含量减少B.血液中的氧含量过低C.血液中的氧分压降低D.血液中的氧容量降低E.组织细胞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21.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 )A.血液中溶解的O2量与总O2量的比值B.Hb结合的O2量与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的比值C.HbO2与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D.HbO2与Hb总量的比值E.未结合O2的Hb量与Hb总量的比值22.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最明显的器官为( ) A.肝脏B.肺脏C.胰腺D.胃肠道E.肾脏23.循环性缺氧患者进行氧疗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CO2的排出B.提高CaO2C.提高SaO2D.增加血浆中溶解的氧E.提高CO2max24.氧中毒发生主要取决于( )A.氧浓度B.氧分压C.氧流量D.给氧时间E.给氧方式25.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缺氧的始动因素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过低B.肺泡气的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脉血氧容量降低26.低张性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其动脉血氧分压须低于( ) A.12.0kPa(90mmHg)B.10.7kPa(80mmHg)C.9.3kPa(70mmHg)D.8.0kPa(60mmHg)E.6.7kPa(50mmHg)27.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是( )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肠系膜血管痉挛E.肠道淤血水肿28.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不属于循环性缺氧( )A.休克B.心力衰竭C.肺动-静脉瘘D.动脉血栓形成E.静脉淤血29.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 )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一氧化碳中毒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30.下列哪一种物质是氧中毒时细胞受损的重要因素( ) A.氢离子B.组织胺C.前列腺素D.白三烯E.活性氧31.下列哪种中毒不引起血液性缺氧( )A.亚硝酸钠中毒B.煤气中毒C.输入大量库存血D.三氧化二砷中毒E.叶酸缺乏32.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紫绀( )A.呼吸功能不全B.氰化物中毒C.心力衰竭D.静脉血掺杂E.窒息33.人体中不需要氧气维持代谢的细胞是下列哪种细胞( )A.脂肪细胞B.红细胞C.神经细胞D.皮肤的鳞状上皮细胞E.I型肺泡上皮细胞34.氧中毒是指吸入气的氧分压为( )A.大于1.0个大气压B.大于1.5个大气压C.大于0.5个大气压D.小于0.5个大气压E.小于1.0个大气压35.缺氧引起呼吸系统变化的叙述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低张性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B.等张性低氧血症时,一般不出现呼吸运动的增强C.慢性低张性缺氧时,肺通气量的增加不是很明显D.急性低张性缺氧时,只有当氧分压下降到8kPa的时候才会出现明显的呼吸中枢的兴奋E.低张性缺氧的情况越严重,呼吸中枢的兴奋越强烈,呼吸运动的加强越明显【B型题】题36~40A.缺氧时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B.缺氧时皮肤黏膜呈咖啡色C.缺氧时皮肤黏膜苍白D.缺氧时皮肤黏膜发绀E.缺氧时皮肤黏膜呈玫瑰红色36.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7.肺心病( )38.氰化物中毒( )39.CO中毒( )40.严重贫血( )题41~45A.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B.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小于正常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高于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正常E.血氧容量低于正常41.严重贫血( )42.心力衰竭( )43.氰化物中毒( )44.矽肺( )45.法洛四联症( )题46~51A.低张性缺氧合并血液性缺氧B.低张性缺氧合并循环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合并循环性缺氧D.低张性缺氧合并组织性缺氧E.血液性缺氧合并组织性缺氧46.肺心病心力衰竭可以引起( )47.输卵管妊娠破裂导致出血性休克可以引起( )48.贫血患者合并氰化物中毒可以引起( )49.肺癌肺切除放疗后可以引起( )50.高血压性心脏病常常可以出现左心衰竭与急性肺水肿,此时机体往往可以引( )51.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食大量腌菜可以引起( )题52~55A.吸入麻醉药物过度稀释的空气B.氰化钾中毒C.严重贫血D.心力衰竭E.剧烈运动52.静脉血氧含量增高的是( )53.动脉血氧分压降低的是( )5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而组织的耗氧量不升高的是( ) 55.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变化最明显是( )【C型题】题56~59A.动脉血氧含量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56.低张性缺氧( )57.血液性缺氧( )58.循环性缺氧( )59.组织性缺氧( )题60~63A.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B.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正常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0.血液性缺氧( )61.单纯性循环性缺氧( )62.低张性缺氧( )63.组织性缺氧( )题64~67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4.肺气肿的患者( )65.煤气中毒的患者( )66.创伤性休克的患者( )67.输入过多库存血的患者( )【X型题】68.一氧化碳中毒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的缺氧它们的相同点是( ) A.皮肤黏膜呈特征性的改变B.呼吸系统的改变不明显C.氧含量和氧容量均减少D.氧疗的效果欠佳E.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69.贫血和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缺氧的相同点是( )A.皮肤黏膜呈特征性的改变B.氧含量和氧容量均减少C.呼吸加深加快D.氧疗的效果欠佳E.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70.决定组织供氧量的因素有( )A.动脉血氧含量B.动脉血氧容量C.静脉血氧含量D.静脉血氧容量E.组织血流量71.决定组织耗氧量的因素有( )A.动脉血氧含量B.动脉血氧容量C.静脉血氧含量D.静脉血氧容量E.组织血流量72.对于急性的缺氧而言,机体的代偿性的变化主要是( ) A.呼吸系统的变化B.循环系统的变化C.血液系统的变化D.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E.组织细胞的变化73.对于慢性的缺氧而言,机体的代偿性的变化主要是( ) A.呼吸系统的变化B.循环系统的变化C.血液系统的变化D.消化系统的变化E.组织细胞的变化74.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主要因素有( )A.代谢耗氧量B.机体的代偿能力C.缺氧的类型D.缺氧的病因E.血氧变化的特点75.氧中毒的类型有( )A.肺型氧中毒B.肝型氧中毒C.脑型氧中毒D.肾型氧中毒E.肌型氧中毒76.常用的血氧指标有()A.氧分压B.氧饱和度C.氧容量D.氧含量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77.缺氧的分型主要是根据()A.缺氧的原因B.血氧变化的特点C.氧分压的改变D.皮肤黏膜的改变E.机体的代偿78.可以出现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大气性缺氧79.可以出现动脉血氧分压正常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大气性缺氧80.缺氧时可以出现机体呼吸加深加快的代偿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大气性缺氧81.缺氧时机体出现呼吸加深加快的代偿的意义是()A.增加PaO2B.促进静脉回流C.有利于氧的摄取和运输D.肺血流量增加E.心输出量增加82.缺氧时机体心输出量增加的机制是()A.心率加快B.血液的重新分布C.心肌收缩性的增强D.肺血管的收缩E.静脉回流增加83.缺氧时机体出现心血管代偿的表现主要是()A.心输出量增加B.血流分布改变C.肺血管收缩D.毛细血管增生E.静脉回流增加84.缺氧时机体组织细胞的代偿主要表现为()A.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B.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增加D.低代谢状态E.线粒体功能增强85.缺氧时机体出现心血管失代偿的表现主要是()A.肺动脉高压B.心肌的收缩功能降低C.心肌的舒张功能降低D.心律失常E.静脉回流减少【判断题】86.缺氧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
7缺氧

(2)缺氧使肺血管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功能障 碍,活性氧(ROS)产生增多,抑制Kv通道,钙 离子内流增多,ROS还可激活雷诺丁受体。
(3)缺氧使血管内皮细胞及肺组织细胞产生 缩血管细胞因子增多,如内皮素,TXA2等。 (4)缺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肺血管α-受 体密度较高。 是维持通气和血流比相适应的代偿性保护机制。
一、低张性缺氧(乏氧性缺氧)
1、定义: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 少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名低张性低氧血症。 2、原因: (1)吸入气氧分压过低:高空飞行、矿井作 业等。 (2)外呼吸功能障碍:又称为呼吸性缺氧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室间隔缺损
3、血氧变化的特点及组织缺氧的机制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血氧含量降低 血氧饱和度均降低 动-静脉血的氧含量差减小 血氧容量正常。 发绀(cyanosis): 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 白超过5g/dl时,皮肤粘膜呈现青紫色,称为 发绀。 PaO2 血管
(二)损伤性变化
1、细胞膜的损伤:各种离子顺浓度差透过细 胞膜。 (1)钠离子内流 ,细 胞水肿; (2)钾离子外流,蛋 白、酶合成减少; (3)钙离子内流,抑 制线粒体呼吸功能, 激活磷脂酶;
2、线粒体的损伤
机制: (1)氧自由基增多 (2)钙稳态破坏(钙超载)
严重缺氧时线粒体肿胀、外膜破碎、ATP 生成减少。
1、定义: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 减少所引起的缺氧。 2、原因 (1)全身性因素:休克、心衰 (2)局部性因素:血栓形成、血管受压。 3、 血氧变化的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可引起明显的发绀。
血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和氧饱和度均正常。
四、组织性缺氧 1、定义:组织细胞利用氧的功能障碍所引起 的缺氧。 2、原因: (1)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障碍:。 ①呼吸链受抑制:如氰化钾中毒、胍乙啶、 鱼藤酮、异戊巴比妥、氰化钾、三氧化二砷 (砒霜)等。 ②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如2,4-二硝基苯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A型题1.缺氧就是由于A.吸人气氧含量减少B.血液中氧分压降低C.血液中氧含量降低D.血液中氧饱与度降低E.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2.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发生低张性缺氧A.支气管异物B.服用过量催眠药C.胸腔大量积液D.吸入大量氯气E.吸入大量CO3.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氧离曲线左移B.Hb与氧得亲与力增高C.血液H+浓度升高D.血K+升高E.红细胞内2,3-DPG含量减少4.反映组织利用氧多少得指标就是A.动脉血氧含量B.静脉血氧含量C.静脉血氧饱与度D.P50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6.低氧血症就是指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B.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C.血氧饱与度降低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低于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7.健康人攀登3000m以上高峰发生缺氧得原因就是A.吸入气氧分压低B.血液携氧能力低C.肺部气体交换差D.组织利用氧能力低E.肺循环血流量少8.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最易发生下列哪种类型得缺氧A.大气性缺氧B.呼吸性缺氧C.等张性缺氧D.低动力性缺氧E.组织性缺氧9.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得患者动脉血最具特征性得变化就是A.氧容量降低B.氧含量降低C.氧分压降低D.氧饱与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缺血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淤血性缺氧11.下列哪项不就是血液性缺氧得原因A.煤气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硫化物中毒D.大量输入库存血E.大量输入碱性液12.下列哪一种疾病发生得缺氧,其动脉血氧含量可明显降低?A.脑血栓形成B.冠状动脉痉挛C.肾小动脉硬化D.肺栓塞E.食道静脉曲张13.临床最常见得血液性缺氧就是A.贫血B.CO中毒C.高铁血红蛋白血症D.过氯酸盐中毒E.血红蛋白病14.以下哪一种原因引起得缺氧往往无发绀A.呼吸功能不全B.组织用氧障碍C.心力衰竭D.静脉血掺杂E.窒息15.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最具特征得动脉血氧变化就是A.血氧分压降低B.氧容量降低C.氧饱与度降低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E.氧离曲线右移16.关于发绀得描述,哪一项就是错误得?A.缺氧不一定有发绀B.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变可发生发绀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7kPa(50mmHg)、血氧饱与度低于80%时易出现发绀D.严重贫血引起得缺氧,其发绀一般较明显E.发绀就是否明显,还与皮肤、粘膜血管中得血量有关17.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3kPa(100mmHg),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1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3、5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得可能性最大A.哮喘B.肺气肿C.慢性贫血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18.动脉栓塞引起得缺氧其动脉血氧变化特点就是A.氧容量降低B.氧含量降低C.氧饱与度降低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19.下列关于低张性低氧血症得叙述哪一项就是错误得?A.血氧容量正常 B、动脉血氧分压与氧含量降低C.动-静脉氧差大于正常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就是病因之一E.可出现呼吸性硷中毒20.血液性缺氧得血氧指标特殊变化就是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C.动脉血氧饱与度正常D.血氧容量降低E.动-静脉氧差下降21.下列哪一种原因引起得缺氧表现为PaO2降低?–中毒B.CO中毒C.法乐氏四联症D.VitB2严重缺乏E.NO2–中毒22.引起“肠源性发绀”得原因就是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肠系膜血管痉挛收缩E.肠道淤血水肿23.下列哪种原因不能引起低动力性缺氧A.动脉栓塞B.静脉淤血C.休克D.心力衰竭E.肺动-静脉短路24.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得主要原因就是A.O2与HHb结合速率变慢B.HbO2解离速度减慢C.HbCO无携带O2得能力D.CO使RBC内2,3-DPG减少E.以上都不就是25.关于一氧化碳中毒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CO与Hb结合生成得碳氧血红蛋白无携带氧能力B.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可致中枢神经系统与心脏难以恢复得损伤D.呼吸加深变快,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粘摸呈樱桃红色26.对缺氧最敏感得器官就是A.心脏B.大脑C.肺D.肾E.胃肠道27.氰化物中毒时最具特征得血氧变化就是A.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正常C.静脉血氧含量降低D.氧饱与度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28.Pa0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A.10、0kPa(75mmHg)B.8、0kPa(60mmHg)C.6、7kPa(50mmHg)D.5、33kPa(40mmHg)E.4、0kPa(30mmHg)29.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有特征性变化为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血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与度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30.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得指标就是A.血氧容量↓B.动脉血氧分压↓C.动脉血氧含量↓D.静脉血氧含量↑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31.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得能力减弱得机制就是其A.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B.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得通透性D.抑制ATP合成酶得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偶联32.下列哪一项血氧指标得变化不符合严重贫血所致得缺氧?A.血氧容量减少B.动脉血氧分压下降C.动脉血氧含量减少D.动脉血氧饱与度正常E.静脉血氧含量减少33.缺氧引起呼吸系统得变化,下列哪项不正确A.血液性缺氧时呼吸一般无明显增加B.低张性缺氧最易引起呼吸加深加快C.肺通气量增加得机制就是由于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各种类型严重缺氧都可抑制呼吸中枢E.慢性低张性缺氧肺通气量增加不明显34.缺氧时使冠状动脉扩张得最重要得物质就是A.乳酸B.腺苷C.PGI2D.H+、K+E.儿茶酚胺35.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得主要机制就是A.刺激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刺激颈动脉、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以上都不就是36.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主要得代偿反映就是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增强C.肺通气量增加D.脑血流量增加E.腹腔内脏血流量减少37.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得主要机制就是A.右心输出量增加B.左心功能不全C.肺血流量增加D.肺小动脉收缩E.肺小静脉淤血38.心肌缺氧得主要代偿方式就是A.提高摄氧率B.降低耗氧量C.释放储备氧D.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E.增加血液携氧能力40.促红细胞生成素得产生部位就是A.肝细胞B.肾小管间质细胞C.肾小管上皮细胞D.骨髓细胞E.血管内皮细胞41.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得机制就是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42.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得最主要原因就是A.血液H+浓度升高B.血液C02分压升高C.血液温度升高D.红细胞内2,3-DPG增加E.Hb与氧得亲与力增加43.脑静脉血氧分压低于何值时可出现意识丧失A.4、53kPa(34mmHg)B.3、73kPa(28mmHg)C.2、53kPa(19mmHg)D.1、6kPa(12mmHg)E.1、0kPa(7、5mmHg)44.下列哪项不就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得机制A.ATP生成不足B.细胞内游离Ca2+增多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E.脑血管收缩45.对缺氧最敏感得组织就是A.大脑灰质B.大脑白质C.中脑D.小脑E.延脑46.下列哪项不就是组织细胞得代偿性变化A.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加B.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含量增加D.蛋白质合成减少E.钙泵功能加强47.下列哪项不就是缺氧性细胞损伤得表现A.细胞内Na+增多B.K+外流增多C.Ca2+外流增多D.ATP生成减少E.细胞外H+浓度升高48.组织性缺氧得患者吸氧得主要目得就是A.增加血氧容量B.提高氧饱与度C.提高动脉血氧含量D.提高血浆与组织之间得氧分压差E.改善组织供氧49.氧中毒发生主要取决于A.氧浓度B.氧分压C.氧流量D.给氧时间E.给氧方式50、氧疗对于下列哪种情况引起得病变基本无效A、通气障碍B、气体弥散障碍C、功能性分流D、死腔样通气E、肺内动静脉交通支大量开放B型题A.皮肤、粘膜发绀B.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C.皮肤、粘膜呈玫瑰红色D.皮肤、粘膜呈棕褐色E.皮肤、粘膜呈苍白色51.CO中毒时52.氰化钾中毒时53.肺心病患者54.严重贫血时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以上都就是55.肺通气量增加最常见于56.氧疗效果最佳得就是57.红细胞内脱氧Hb不增加得就是58.严重时抑制呼吸中枢得就是59.易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得就是60.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得就是二、判断题(对者用T表示;错者用F表示)1.在组织供氧正常得情况下,因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氧而导致得缺氧称为循环性缺氧( )。
2.组织性缺氧时因细胞用氧障碍,毛细血管中氧合血红蛋白增加,患者皮肤可呈玫瑰红色( )。
3.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与组织性缺氧得患者,Pa02正常,所以呼吸系统得代偿不明显( )。
4、慢性缺氧时,细胞内线粒体得数目与膜得表面积增加,酶活性增高,使细胞利用氧得能力增强( )。
5、维生素严重缺乏,可抑制细胞生物氧化,引起氧利用障碍( )。
6.低张性缺氧引起得循环系统得代偿反应主要就是心输出量增加、肺血管收缩、血流重新分布与毛细血管增生( )。
7.周期性呼吸就是呼吸中枢抑制得一种表现,为浅而慢得呼吸与呼吸加强与减弱减慢交替出现( )。
8、当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酸中毒、PC02降低及血温降低时,血红蛋白与氧得亲与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 )。
9、缺氧时血红蛋白增多,肌红蛋白减少( )。
10.循环性缺氧就是由肺泡弥散到循环血液中得氧量减少所引起得( )。
三、填空2、乏氧性缺氧得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_______、氧含量_______、氧容量_______、动-静脉血氧含量差________。
3、血液性缺氧得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________、氧含量_______、氧容量_______、动-静脉血氧含量差________。
4、全身性循环性缺氧得主要原因有________与_______。
5、引起血液性缺氧得常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缺氧时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得局部代谢产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H+、K+、磷酸盐等。
7、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得主要机制就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