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实训收音机开放总结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收音机实验实训报告总结

收音机实验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收音机作为一种传统的电子设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为了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开展了收音机实验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收音机的基本原理、结构以及调试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目的1. 熟悉收音机的基本结构,掌握收音机的装配工艺。

2. 了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理解各个电路模块的功能。

3.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提高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能力。

4. 掌握收音机的调试方法,提高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验内容1. 收音机电路原理分析本次实验以HX218集成电路AM/FM收音机为例,对其电路原理进行分析。

HX218集成电路收音机采用超外差式结构,主要包括输入电路、变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检波电路、音频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等模块。

2. 收音机元器件识别与测量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识别和测量收音机中的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通过测量元器件的参数,了解元器件的性能,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3. 电路图与印制电路板的对应学生需要学会阅读电路图,理解电路图与印制电路板的对应关系。

通过对照电路图和印制电路板,掌握各个元器件的安装位置和焊接方法。

4.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及焊接工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及焊接工艺。

包括元器件的焊接、导线的焊接、焊接质量的检查等。

5. AM、FM中频、覆盖的调试及统调学生需要学会对收音机进行调试,包括AM、FM中频、覆盖的调试以及统调。

通过调试,使收音机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6. 收音机电路工作点的测量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测量收音机电路的工作点,如三极管的工作点、中频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等。

7. 故障判断及排除学生需要学会分析收音机故障原因,掌握故障判断和排除方法。

四、实验总结1. 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了各个电路模块的功能。

实训收音机实验报告

实训收音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 学习识别和检测收音机中的元器件。

3. 掌握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及焊接工艺。

4. 通过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提高故障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器材1. 万用表2. 电烙铁3. 焊锡丝4. 螺丝刀5. 镊子6. 斜口钳7. S66型收音机实验套件8. 电路图及原件清单9. 五号电池一对三、实验原理收音机是一种将无线电波中的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设备。

它通过接收天线接收无线电波,然后通过调谐电路选择所需的频率,经过放大电路放大信号,最后通过扬声器输出声音。

四、实验步骤1. 元件识别与检测- 识别电路图中的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 使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的阻值、电压、电流等参数,确保元器件质量。

2.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 按照电路图,将元器件正确地安装在印制电路板上。

- 注意焊接顺序,先装低矮和耐热元件,再装大元件。

- 电阻的安装:先将阻值识别号,可以采用紧贴式和立式。

焊完电阻后,使用万用表检验各电阻是否还和以前的值是一样的,检验是否存在虚焊的情况。

- 电容和三极管的安装:先焊接瓷片电容,要注意上面的读数。

紧接着就是焊电解电容,特别要注意长脚是“正”极,短脚是“负”极。

剪脚长度要适中,电解电容要紧贴电路板。

3. 收音机的调试- 调整调谐电路,选择所需的频率。

- 调整中频放大电路,使信号幅度最大且无失真。

- 调整输出功率,确保收音机输出声音清晰。

4. 故障排除- 如果收音机无法正常工作,使用万用表检测电路中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等问题。

-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五、实验结果经过组装与调试,成功制作了一台收音机。

收音机可以正常接收AM和FM信号,输出声音清晰。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及焊接工艺,提高了故障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下,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收音机实训总结

收音机实训总结

收音机实训总结收音机实训总结(精选3篇)收音机实训总结篇1时间总是在指缝间悄悄地溜走,当我们依然津津乐道于自己大一的潇洒自在时,恍然不觉本次为期两周周的电子工艺实习已经是大二的前奏了。

这次的实训的要求就是每个同学组装好一个收音机,其工艺和性能指标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一开始,并不是直接学制作,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电子工艺与管理的知识,比如什么是电子工艺,电子工艺与管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业岗位等。

老师还说,任何的电子产品生产过程都可以归纳为普适的四个环节:装配准备、电路基板装配、总装与调试、整机检验与包装。

收音机的装配准备:一、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这些元器件我们上个学期都有接触过,所以元器件的识别还算简单,但对元器件上的标注就有些糊涂了,经常会混淆。

其实,万事皆是熟能生巧,做多练多了,就熟练了。

有趣的是元器件的检测,我会按照老师说的方法一个个的去检查,从中我会发现新的方法,新的奇迹。

二、元器件的成形第一个学期的实训的内容就是焊接,按理来说,元器件的成形是小菜一碟。

可是听了老师的谆谆教导后,我发现这个实在是太讲究了。

电阻的跨距太小的时候,要立式安装;跨距太大的时候,要卧式安装,而且电阻和板的距离要超过2mm。

引线长度是指元器件主体底部至元器件引脚端头的长度,这个长度也要超过2mm。

为避免加工时引线受损,折弯处要有一定的弧度,但它的弧度不大于引线直径的十分之一。

三、导线的端头加工与处理最麻烦的就是导线的加工。

导线的加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剪裁、剥头、捻头、浸锡、清洗、印标记等。

剪裁这一个过程,老师已经帮我们完成,我们就不用了。

书上说,导线要按照工艺文件的导线加工表的规定进行裁剪。

剥头时,我总是会力气过大,把里面的芯线都弄断了。

捻头是因为多股导线剥去绝缘层后,芯线容易散开、折断,不利于安装。

浸涂焊料的目的是防止已捻头的芯线散开及氧化。

收音机基板装配:电原理图用来表示电气设备的电气工作原理,是详细说明电子元器件相互之间、电子元器件与单元电路之间、产品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电路各部分电器工作原理的图形。

学生收音机实训报告范文

学生收音机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动手操作技能,我们学校电子工程系开展了大学生收音机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通过组装和调试收音机,深入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焊接及故障排除方法。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收音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3. 学会焊接技术,提高动手能力;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收音机基本知识介绍2.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3. 焊接技术及实践4. 收音机组装与调试5. 故障分析与排除四、实训过程1. 收音机基本知识介绍在实训初期,我们学习了收音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各个部分的功能。

通过讲解和演示,我们了解了收音机从天线接收信号,到音频信号放大、检波、低放,最后通过扬声器还原出声音的过程。

2.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电子元器件的种类、规格、参数等基本知识,并掌握了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通过对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我们了解了它们的性能和特点。

3. 焊接技术及实践焊接是电子电路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我们学习了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焊接操作规范以及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实践环节,我们亲手组装了一台收音机,掌握了焊接技术。

4. 收音机组装与调试在组装收音机时,我们按照电路图的要求,将各个元器件焊接在印制电路板上。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调整了收音机的频率、灵敏度等参数,使其能够正常接收广播信号。

5. 故障分析与排除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故障,如收音机无信号、音量小、音质差等。

通过分析电路图和故障现象,我们找到了故障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排除。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熟悉了收音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3. 提高了焊接技术,培养了动手能力;4.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训课程收音机实验报告

实训课程收音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识别和了解电子元件的基本特性;2. 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组成和功能;3. 通过组装收音机,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4. 学习焊接技术,掌握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 掌握调试方法,使收音机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二、实验原理收音机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接收和播放声音信号的设备。

它通过天线接收广播电台发射的高频信号,经过调谐、放大、检波、低放等过程,最终输出音频信号,由扬声器播放出来。

本实验采用超外差式收音机,其工作原理如下:1. 输入电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经过输入回路选频,将所需频率的信号选出,送至变频电路。

2. 变频电路:将输入信号与本机振荡信号进行混频,产生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

3. 中频放大电路:对中频信号进行多级放大,提高信号强度。

4. 检波电路:将中频信号中的高频载波与音频信号分离,输出音频信号。

5. 音频放大电路: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提高输出功率。

6. 功率放大电路:将音频信号放大至足够驱动扬声器的功率。

7. 扬声器:将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输出到外界。

三、实验器材1. 收音机零件一套;2. 电烙铁;3. 螺丝刀、镊子、剪刀等工具;4. 松香和锡;5. 两节5号电池;6. 示波器、万用表等测试仪器。

四、实验步骤1. 检查收音机零件是否齐全,并测试元器件是否损坏;2. 根据电路图组装收音机,注意焊接过程中避免短路、虚焊等现象;3. 组装完成后,进行初步调试,检查收音机是否能够正常接收信号;4. 使用示波器观察收音机各部分电路的波形,确保电路工作正常;5. 调整收音机各部分参数,使收音机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组装了一台超外差式收音机,并掌握了其工作原理;2. 在组装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焊接技术,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3. 通过调试,使收音机达到较好的接收效果,能够正常接收广播电台的信号;4.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a. 焊接过程中,部分元器件焊点不牢固,导致收音机接收效果不佳;b. 变频电路中的中频变压器谐振频率不稳定,影响收音机的接收效果;c. 检波电路中的二极管质量较差,导致收音机接收到的信号失真;5.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a. 重新焊接元器件,确保焊点牢固;b. 调整中频变压器,使其谐振频率稳定;c. 更换质量较好的二极管,提高收音机的接收效果。

教学实训收音机实验报告

教学实训收音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2. 掌握电子元件的识别和焊接方法;3. 学会组装和调试收音机;4.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收音机是一种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设备,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经过调谐器选频后,选出要接收的电台信号。

同时,在收音机中,有一个本地振荡器,产生一个跟接收频率差不多的本振信号,它跟接收信号混频,产生差频,这个差频就是中频信号。

中频信号再经过中频选频放大,然后再检波,就得到了原来的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通过功率放大之后,就可送至扬声器发声了。

三、实验器材1. 收音机零件一套;2. 电烙铁;3. 螺丝刀、镊子、剪刀等必备工具;4. 松香和锡;5. 两节5号电池。

四、实验步骤1. 识别和准备元件:对照元件清单目录表,检查元件是否齐全,并测试元器件是否损坏。

2. 组装收音机:(1)焊接电路板:按照电路图,将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注意焊接顺序和焊接质量。

(2)组装天线和调谐器:将天线和调谐器安装在电路板上,并连接好相应的线路。

(3)安装扬声器:将扬声器固定在电路板上,并连接好相应的线路。

(4)安装电池和电源开关:将电池和电源开关安装在电路板上,并连接好相应的线路。

3. 调试收音机:(1)检查电路连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没有短路或断路现象。

(2)调整调谐器:调整调谐器,使收音机能够接收电台信号。

(3)调整中频放大器:调整中频放大器,使收音机音质清晰。

(4)调整音量:调整音量电位器,使收音机音量适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组装和调试,收音机能够正常接收电台信号,音质清晰。

2. 分析:(1)在组装过程中,要注意焊接质量,避免短路或断路现象。

(2)在调试过程中,要仔细调整调谐器和中频放大器,使收音机音质最佳。

(3)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电子元件的识别和焊接方法,学会了组装和调试收音机。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2. 学会了电子元件的识别和焊接方法;3.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对无线电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收音机实训报告总结心得

收音机实训报告总结心得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收音机实训已经结束。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收音机的基本原理、电路结构、元器件识别、焊接技术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与心得。

二、实训过程回顾1. 理论学习实训伊始,我们首先学习了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包括天线、调谐电路、放大电路、解调电路等部分。

通过学习,我们对收音机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通过观察元器件的形状、颜色、标记等特征,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出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元器件。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使用万用表等工具对元器件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在电路中的正常工作。

3. 焊接技术焊接是收音机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我们学习了焊接的基本技巧,包括焊接前的准备、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焊接后的检查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掌握了焊接技术,确保了收音机电路的连接牢固。

4. 电路组装与调试在组装收音机电路时,我们严格按照电路图进行操作,确保各元器件正确连接。

组装完成后,我们对收音机进行调试,包括调整调谐电路、放大电路等,使其能够正常接收信号。

5. 故障排除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故障。

通过分析故障现象,我们逐步掌握了故障排除的方法,如检查电路连接、更换损坏的元器件等。

三、实训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本次实训让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掌握技能。

2. 动手能力的提升在实训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通过亲手组装收音机,我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操作。

为了完成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我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收音机实训的实验报告

收音机实训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技术。

2. 熟悉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使用。

3. 提高动手能力和故障分析能力。

4. 了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

二、实验器材1. HX218集成电路AM/FM收音机套件2. 电烙铁、万用表、螺丝刀、镊子等工具3. 电源(DC 3V)三、实验原理收音机是一种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设备,主要由天线、变频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低频放大器和扬声器等部分组成。

实验所用的HX218集成电路AM/FM收音机采用超外差式电路,其工作原理如下:1. 天线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经过高频放大器放大后,进入变频器。

2. 变频器将高频信号转换为固定的中频信号(AM为455kHz,FM为10.7MHz)。

3. 中频信号经过中频放大器放大后,进入检波器。

4. 检波器将中频信号解调为音频信号。

5. 音频信号经过低频放大器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声。

四、实验步骤1. 元器件识别与测量(1)识别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2)使用万用表测量元器件的阻值、电容值、二极管正向压降等参数。

2. 电路板组装与焊接(1)按照电路图,将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

(2)注意焊接顺序和焊接质量,确保电路板连接可靠。

3. 收音机调试(1)连接电源,检查收音机是否能够正常开机。

(2)调整天线,接收AM和FM信号。

(3)调整中频放大器、检波器和低频放大器的增益,使收音机输出音质最佳。

4. 故障排除(1)检查电路板上的焊接点,确保连接可靠。

(2)使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参数,找出故障原因。

(3)根据故障原因,进行相应的修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组装并调试了一台HX218集成电路AM/FM收音机。

2. 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使用方法。

3.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故障分析能力。

4. 深入了解了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

六、实验总结本次收音机实训实验,使我对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元器件
电阻:色环表示法——第一、二道色环表示标称阻值的有效值;第三道色环表示倍乘;第四道色环表示允许偏差。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黑10
电容:固定电容的两端不分正、负极;电解电容:外壳上标有“-”,其表示负极引线或用两根引线的长短来判断,引线长的那根为正极引线。
电感,晶体管等
三、参加开放实验的体会与建议
B5纸打印
开放实验总结报告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所在院系专业
开放实验室名称
日期
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设备处制
一、实验项目概况
开放实验题目:数字调谐收音机组装与调试
实验题目类型:□参与科研□科技活动V□自选实验□素质培养
指导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姓名:徐德华
实验项目起止日期:12周-16周
利用何种时间段开展实验:周日
实验项目的主要结论:
通过数字调谐收音机工作原理的学习及散件的焊接、组装、调试,了解了无线电FM广播接收的工作原理,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子产品--数字调谐收音机的制作。
二、实验项目技术报告
主要叙述学到的知识。
1.无线电发射与接收的基本原理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一般的说,频率从几十kHz到几十万MHz的电磁波都称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约30,00000km/s。无线电波在一个振荡周期T内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波长,频率和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C=fλ式中λ——波长,单位为m; c——传播速度,单位为m/s; f——频率,单位为Hz.
3.信号的处理
调幅是在调制过程中使载波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而变化
调频是指在调制过程中使载波的频率随调制信号幅度变化而变化
4.超外差工作原理
超外差收音机先将接收的高频信号通过变频变成中频信号,中频信号频率固定为465kHz,本地振荡信号的频率高于接收的高频信号频率465kHz。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特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实验项目的实验方法概述:
学习数字调谐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组成,熟悉电子元器件,进行数字调谐收音机的焊接、组装、调试等环节的实践。
实验项目的仪器设备组成情况:
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电烙铁,尖嘴钳,偏口钳,一字改锥,十字改锥,镊子
等工具。
实验项目的消耗材料明细:
数字调谐收音机套件(69件),池,焊锡丝,松香等。
根据媒质及不同媒质分界面对无线电波传播产生的主要影响,可将无线电波传播方式分成下列五种:地表传播,天波传播,视距传播,散射传播,波导模传播。
2.收音机的组成
一是声音的变换与放大,这一部分的频率较低,叫做低频部分;二是高频振荡的产生、放大、调制和高频功率放大,统称高频部分;三是天线与传输线;
四是直流电源部分。
四、评价与认定
指导教师评价意见与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院系主管领导审核与学分评定意见:
同意核准该生选修学分数分。
院系主管签字: 年 月 日
学校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部门签章: 年 月 日
备注:
开展实验的累计总学时数:32
实验项目基本原理:
调频电台高频广播信号由天线经输入带通滤波、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放大、限幅、鉴频、音频功率放大等电路,最终还原成声音信号。本实验数字调谐收音机主要采用单片收音机集成电路CD9088,完成电子调谐、混频、本振、中频和检波等,采用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2822完成功率放大。
主要叙述个人体会建议。
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听说有开放性实验选课,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选了这门课,然而现在我从这门课中学到了很多。
首先是关于一些基础知识的了解。高中时也学过一些有关无线电的物理知识,但局限于几个公式和一些概念。在这门课中学到的,如超外差工作原理,无线电传播方式等扩充了我的知识面且更为实用。
再有我认识了各种元器件。刚去做实验时,被电解电容的正负极和数值弄得十分头疼,经过老师讲解和问其他组同学,终于明白了。还有就是电阻,读色环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当自己对着色环表读出第一个电阻时,确实很有成就感。
最后就是和同学合作。我们两个女生之前都没太用过电烙铁和焊锡丝,刚开始做实验时的确有些慌张。但两个人相互鼓励,提醒:这个焊点不错;瓷片电容再插紧些;电解电容方向对了吗……实验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感到了合作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