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亚的建筑
01 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古西亚建筑金字塔:1)玛斯塔巴(平台式):①卵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以密排圆木为屋顶,上覆泥土,外形如一座有收分的长方形土台。
②内有厅堂,墓室部分深埋地下,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相连。
2)昭塞尔金字塔(阶梯式):①不等高的阶梯状,6层,石头砌筑。
②法老墓室深藏在塔下,样式单纯,结构稳定。
③塔前和四周建有祭祀厅堂、围墙和其他附属建筑。
3)麦登金字塔(阶梯状金字塔向方锥状金字塔过渡时期)达尔舒金字塔(折线型过渡期)4)胡夫金字塔:①吉萨金字塔群中最早、最大的一座。
②法老墓室放置在靠近塔的中央部位,而非地下深处。
③其下部有皇后墓室,地面标高以下有存放葬品之室。
④金字塔内部有通道对外开放。
5)古埃及金字塔的发展特点:①形制:平台式→阶梯式→折线等形式→方锥式构图②功能:实用型(死者的居室)→艺术纪念型(法老的纪念碑)③材料:土坯→砖→石材(强调永久性)④装饰手法:模仿木柱、芦苇花纹→简单的几何体(塔的构图与风格完全统一,艺术形式与技术、材料之间矛盾逐渐消失。
)⑤祭祀厅堂:平台式墓顶→方锥式塔前(位置由重要变为相对次要,强调突出塔)⑥构图形式:平缓→高而集中式(展现纪念性建筑构图的锥形)⑦对死者:祭祀性→纪念性(强调崇拜)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的伟大创造,它既有现实物质功能的陵墓作用,又体现了古埃及人精神层面上的象征含义。
√崖墓:1)特点:①祭祀厅堂为主体,且扩展为由几进院落组成的、规模宏大的庙堂。
②采用梁柱结构,内部空间宽敞,坐落于悬崖前。
③墓室为凿在崖里的石窟④崖墓起到了金字塔的作用2)意义:①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巨大;②梁柱体系这一新的结构形式出现;③开始强调内部空间的重要意义;④群体建筑的轴线作用突出,空间序列逐次展开;√太阳神庙:艺术特色:①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此举行,力求富丽堂皇,与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
②大殿内部:皇帝在此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威压,与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
古埃及建筑的成就及艺术特征:1)奴隶主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给贵族以物质力量,建筑形象逼人,鄙视生活。
外国建筑史、史前建筑与古西亚建筑

苏美尔人的砖 与砖之间没有 灰浆或水泥连 接。泥砖建筑 随时间会损毁, 因此它们过一 段时间就得被 拆除、铲平和 重造。随着时 间的延续两河 平原的城市因 此不断抬高。 这样的古迹被 称为台勒。
苏美尔的神庙由一个中心大厅组成,两侧有信道,信道外侧是祭司们住 的地方。在大厅的一侧有一个高台,台上有一个供奉动物和蔬菜牺牲品 的泥砖桌。粮仓和仓库一般位于神庙附近。苏美尔人开始将神庙建筑在 四方形的高台上。这些高台不断提高,形成了塔庙——山岳台 。
史前建筑与古西亚建筑
一、史前建筑
1、旧石器时期 2、新石器时期 3、青铜、铁器时期 4、巨石建筑时期
二、古代西亚建筑
1、苏美尔-古巴比伦时期 2、亚述帝国与新巴比伦时期 3、古波斯时期
史前建筑
1、旧石器时期
特点:人类由巢居改为穴居,把动物植物作为图腾。 建筑区域:法兰克——康塔布连美术圈 代表建筑: 法国拉斯科山洞 公元前15000——前10000年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公元前15000——前10000年
1、苏美尔—古巴比伦
代表建筑:山岳台 2、亚述帝国 背景 代表建筑:萨尔贡王宫 3、新巴比伦 背景 代表建筑:伊什塔门;空中花园 4、波斯帝国 背景 代表建筑:波斯波利斯王宫
百柱殿,68.6米见方,有石柱100根,柱高11.3米。
两座大殿结构轻盈、空间宽畅。宫殿外墙面 贴黑白两色大理石或琉璃面砖,上作彩色浮 雕。木枋和檐部贴金箔。大厅内墙满饰壁画。
波斯波利斯宫,前为百柱殿
觐见殿
覆钟形柱础刻花瓣纹,覆钟之上为半圆线脚。
柱身有40~48条凹槽。柱头由覆钟、仰钵、 几对竖立的涡卷和一对相背而跪的雄牛像组 成。
外建史 古代西亚和古代埃及的建筑03

西部亚洲的发展过程
• 公元前3000年—— 规模较小的奴隶制国家在两河流域的下游
形成了奴隶制的城市国家。 • 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上下游, 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 公元前16世纪—— 两河流域受到其他帝王的统治。 • 公元前13世纪—— 征服整个西亚、巴比伦、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 • • • • 中亚、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11世纪—— 亚述帝国时期。 公元前7世纪初——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6世纪初——伊朗高原建立了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末——波斯帝国征服整个西亚、埃及、中亚、印度河流域(波斯
伊 朗 高 原 风 光
横 向 石 浮 雕
女 神 石 浮 雕
生土城廓遗迹
生土建筑遗迹
乌尔山岳(观象)台
高 台石 庙
石 棺
新 巴 比 伦 城 的 伊 什 达 城 门
琉璃砖浮雕
琉 璃 砖 浮 雕
横向壁画
狮 身 人 面 像
波斯的守护神
思考题:(古代埃及和西部亚洲的建筑)
• • • • • • • • • • 玛斯塔巴主要模仿哪种建筑? 吉萨金字塔群主要是由那些内容所组成? 阶梯式金字塔的名称是什么? 哈特什帕苏墓建造于什么时期? 克阿蒙神庙和鲁克索阿蒙神庙建造于何时期? 两河流域、伊朗高原的建筑有何特色? 山岳台建造于哪个地区? 亚述王国时期的宫殿建于何年代? 帕赛玻里斯是哪个王朝的宫殿? 伊什达城门建造于哪个城廓?
西部亚洲的建筑技术
• • • • 砖的生产量不大 土坯被广泛地使用 使用券拱但数量不多 大量地使用饰面技术
西部亚洲的饰面材料
• 公元前4000年 —— 陶钉、圆形、密集排列 • 公元前3000年 —— 发明硫璃、色彩斑斓 • 公元前3000年 —— 沥青、石片、贝壳、砖 或石板墙裙、横向浮雕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

在每一段路程中都能看到优美的建筑景观,它们相继出现,前后呼应,构图作大幅度的变化。建筑物和雕刻交替成为画面的中心。建筑物有形制、形式和大小的变化,两种柱式交替。雕刻的材料、体裁、构图和位置都不一样。画面不对称,但主次分明,条理井然,很完整。为了构成这些画面,建筑物的朝向不死板,而向游行队伍显示最好的角度。
5、柱式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的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order。
6、多立克式一种在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里流行的柱式。粗笨,有古埃及建筑的影响,反映着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多立克式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细长比1:4-6。柱知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础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么匠1.2至1.5倍。
中王国时期——山地陵墓: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哈特什帕苏墓
新王国时期——太阳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鲁克索阿蒙神庙
埃德府神庙牌楼门
第二章 古代两河流域
一、地理状况和建筑特色
1、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和第格利斯河。
2、山岳台公元前3000年,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山岳台是一种多层的高台,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实例:乌尔山岳台。
1 古埃及与古西亚的建筑

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The Tower of Babel,1563
Maerten van Heemskerck, 1572
(世界七大奇迹:依次为金字 塔、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殿、 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斯 岛太阳神雕像、亚历山大灯塔 )
■帕赛伯里斯宫殿
■卡纳克的阿蒙神庙
Great Temple of Amon at Karnak
拉美西斯三世小神庙现貌
百柱厅现貌
哈特什帕苏女王方尖碑
图特摩斯三世神 殿剖面图与现貌
图特摩斯三世神殿的纹章柱
■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Temple of Luxor
拉美西斯二世中庭现貌
阿蒙欧菲斯三世柱列现貌
■曼都赫特普三世陵墓
MentuhotepⅢ
●已经有了比较复杂的内部空间, 从建筑外部表现为主向建筑内 部表现为主过渡; ●提高了祭祀庙宇在建筑群中的 地位,祀庙具有了独立意义, 并且主导整个建筑群。
■哈特什帕苏女王陵墓
Hatshepsut
圣殿内部
帝王谷陵墓现貌
图坦卡蒙墓
■太阳神庙
■萨艮王宫
The Palace of Sargon Chorsabad
▲人首翼牛像 Winged bull
萨艮王宫宫殿裙墙转角处的一种建筑装饰。它 们的正面表现为圆雕,侧面为浮雕。正面有两条腿, 侧面四条,转角一条在两面共用,一共五条腿。
■新巴比伦城
New Babylon
E C A D
B
伊什达城门 Ishtar
●苏美尔 Sumer ●巴比伦 Babylon ●亚述 Ashur ●新巴比伦 New Babylon ●波斯帝国 Persian
古西亚建筑

巴黎卢浮宫、慕尼黑国立埃及艺术博物馆、多伦 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 学和人类学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 加哥东方学院、罗得岛设计学院博物馆、波士顿 美术馆以及康涅狄格州纽黑文耶鲁大学美术馆, 都拥有狮子。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
伊拉克古城萨马拉城别具风格的螺旋 塔。 这座名叫“玛勒维亚”的塔高52米, 建于公元837年,是伊拉克阿巴斯王朝 时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亚述人从黎巴嫩运送雪松木材回亚述
萨艮王宫—— 亚述文明的遗迹
萨艮二世(Sargon II) 为亚述帝国的国王(统治 时期:前722年-前705 年),前722年开始与萨 尔玛那萨尔五世共同摄政, 直到前709年萨尔玛那萨 尔五世去世后才单独统治 亚述。
在他统治时期,亚述打败 了以色列王国、埃及,并 镇压了埃及支持的叙利亚 人和腓尼基人的起义,这 时亚述帝国进入了颠峰时 期。
萨艮王宫——亚述文明的遗迹
宫城平面为方形,每边长约2公里。城墙厚约50米 ,高约20米,上有可供四马战车奔驰的大坡道,还有碉 堡和各种防御性门楼。 宫殿与观象台同建在一高118米,边长300米的方形 土台上。从地面通过宽阔的坡道和台阶可达宫门,宫殿 由30多个内院组成,功能分区明确,有房间200余。平 台的下面砌有拱券沟渠。王宫正面的一对塔楼突出了中 央的券形入口。宫墙满贴彩色琉璃面砖,上部有雉堞, 下部有高3米余的石板贴面。其上雕刻着从正、侧面看 起来均形象完整,具有五条腿的人首翼牛像(Winged bull)。大门处的一对人首翼牛像高约3.8米,它们象征 着智慧和力量,守护着宫殿。
萨艮王宫——亚述文明的遗迹
1897年的王宫遗址
萨艮王宫—— 亚述文明 的遗迹
萨艮王宫——亚述文明的遗迹
外国建筑史图表

外国建筑史图表一、古埃及建筑类别年代国家地区结构特点建筑特点建筑风格古王国时期前27~22世纪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玛斯塔巴”式多层金字塔以在萨卡拉的昭塞尔为代表。
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基寨的三大金字塔:库夫、哈夫拉、孟卡乌拉为代表,金字塔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组成。
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中王国时期前21~18世纪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在深窄峡谷的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新王国时期前17~11世纪形成适应专制制度庙宇的两个艺术特点:其一是牌楼门及其门前的神道及广场,是群众性宗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著名的太阳神庙,如:卡拉克——卢克索的阿蒙(Amon高超的石材加工制作技术创造出巨大的宗教, 教仪式处,力求富丽堂皇而隆重以适应戏剧性的宗教仪式;其二是多柱厅神殿内少数人膜拜皇帝之所,力求幽暗而威严以适应仪典的神秘性。
型。
神庙的艺术重点已从外部形象转到了内部空间,从雄伟阔大而概括的纪念性转到内部空间的神秘性与压抑感。
)神庙 体量,简洁几何形体,纵深空间布局;追求雄伟、庄严、神秘、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二、古代西亚建筑类别 年代 国家地区 结构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风格 建筑实例备注 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四世纪。
包括早期的阿卡德——苏马连文化,以后依次建立的奴隶制国家为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公元前16世纪)、亚述帝国(公元前8~公元前7世纪)、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年~公元前539年)和波斯帝国(公元前6~公(一)、山岳台,又译为观象台、庙塔。
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天体、观测星象而建的多层塔式建筑。
如在乌尔的山岳台高约21米。
(二)、亚述帝国的萨艮王宫,由210个房间围绕30个院落组元前4世纪)。
创造以土作为基本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墙体饰面装饰办法。
成,防御性强。
由四座碉楼夹着三个拱门的宫城门为两河下游的典型形式。
门洞处人首翼牛雕刻有特色。
中西古代建筑比较

世界六大古老建筑:1.古代中国建筑(影响亚洲)2.古代爱琴海建筑(影响欧洲)3.古代西亚建筑(影响伊斯兰国家)4.古代埃及建筑5.古代印度建筑6.古代美洲建筑影响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的因素:1. 自然环境;2. 社会形态;3. 思想文化;4. 审美观念一、建筑材料中国:以“木材”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
“斗拱”为主要建筑语言。
优点:取材方便、建设快缺点:容易受损、遭受火灾。
欧洲: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属于砖石结构系统。
“柱式”为主要建筑语言。
二、建筑结构中国:“框架式结构”体系,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
所以:门窗比较大、设置自由;抗震性能好。
追崇雕塑般的建筑美,尤其是神庙往往以柱廊与柱式的设立来欧洲:表现人体美,主要由墙来承重。
所以:门窗窄小,拱形。
三、建筑空间中国:封闭式群体空间格局,平面铺开。
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
欧洲: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
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
四、建筑方式中国:建造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
欧洲:靠精确的逻辑、数学计算。
受古希腊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影响。
五、建筑发展中国:变化不大,据文献资料可知,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形式和材料3000年没有太大变化。
欧洲: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
经历了古典建筑、哥特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等风格。
六、建筑文化中国:始终是以现世的君权为核心的,渗透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念。
住宅布局上体现儒家上下、男女之礼的基本思想,从而构成了人际关系的建筑空间模式。
欧洲:宗教的、神权的,具有个体“崇高”的美学特征,在文化上,可以看做是张扬个性、崇尚个体形象的表现。
中国传统民居突出的特点:1.地域性2.民族性中国传统民居主要类型:1.北方四合院2.徽派民居3.陕西窑洞4.云贵干阑式5.客家土楼6.蒙古包结语: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木结构为主,追求意境和含蓄,其外形、结构、装饰与自然和谐,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亚的建筑一、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主要时期1.埃及古王国时期:主要建筑类型:陵墓——金字塔玛斯塔巴:陵墓,包括地下的墓室和地上的祭祀厅堂,祭祀厅堂外形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这种墓叫玛斯塔巴。
玛斯塔巴是后来阿拉伯人对它们的称呼,意思是“凳子”,因为外形很像。
吉萨金字塔群: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
包括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
其中最高的是胡夫金字塔。
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2.中王国时期3.新王国时期主要建筑类型: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4.托勒密王朝时期第二章古代希腊的建筑二、古代希腊的建筑1.古希腊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爱奥尼柱式——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科林斯柱式——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2.古代希腊的建筑——雅典卫城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圣地建筑群的艺术最高代表。
卫城里的建筑包括:①卫城山门②胜利神庙③帕提农神庙:是卫城建筑群的中心,主要表现在:建在卫城的最高处、是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
它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
④伊瑞克提翁神庙:爱奥尼柱式的代表。
有女像柱做装饰。
第三章古代罗马的建筑一、古罗马对世界建筑的重大贡献:①券拱技术(古罗马对欧洲建筑的最大贡献,也是古罗马建筑的最大特色)*了解:券拱技术早在公元前四千纪就在两河流域出现了,并不是罗马人发明的②发明了混凝土二、古罗马五柱式塔司干(古希腊没有)、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复合式(科林斯与爱奥尼的结合)三、古罗马建筑立面的一些形式①叠柱式:为了解决柱式和多层建筑物的矛盾。
古罗马的叠柱式是在古希腊叠柱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变化。
一般一层用塔斯干或多立克,二层用爱奥尼,三层用科林斯,如古罗马的大角斗场就采用这种叠柱式。
②券柱式:罗马时期为了解决柱式和拱券结构的矛盾,产生了被称为券柱式的组合。
就是在墙上或墩子上贴装饰性的柱式,把券洞套在柱式的开间里。
③巨柱式:为了立面尺度需要而使一棵柱子穿过几层楼的做法。
四、《建筑十书》作者维特鲁威(奥古斯都的军事工程师),全书共分十卷,主要内容有建筑师的修养和教育、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等,内容十分完备。
第四章欧洲中世纪建筑⑶哥特式建筑罗曼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是哥特式建筑。
以法国为中心。
①哥特式教堂的结构特点:骨架券、飞券、尖券骨架券:哥特式建筑中的拱顶承重构件,拱顶分为了承重部分和填充部分,这样大大减轻了拱顶的重量,节省了材料,减小了侧推力。
骨架券使各种形状复杂的平面都可以用拱顶覆盖。
②哥特式建筑代表作:法国:巴黎圣母院英国:索尔兹伯里主教堂,特点是水平划分突出,比较舒缓。
德国:科隆主教堂,乌尔姆主教堂,立特点是面水平线弱,垂直线密而突出,显得森冷峻峭。
第五章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一、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的开始;被公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
其设计师,伯鲁乃列斯基,是文艺复兴时代所特有的那种多才多艺的巨人。
二、建筑师①伯鲁乃列斯基(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代表作: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育婴院、巴奇礼拜堂②伯拉孟特(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代表作:坦比哀多、梵蒂冈宫②米开朗基罗(刚健的建筑)代表作:佛罗伦萨的劳仑齐阿纳图书馆、罗马的卡比多山市政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④拉斐尔(温馨的建筑)代表作:佛罗伦萨的潘道非尼府邸⑤龙巴都代表作:文特拉米尼府邸、圣马可学校⑥珊索维诺代表作:考乃尔府邸、圣马可图书馆⑦维尼奥拉(意大利晚期文艺复兴)代表作:《五种柱式规范》、教皇尤利亚三世别墅⑧帕拉第奥(意大利晚期文艺复兴)代表作:《建筑四书》、维晋寨的巴西利卡、圆厅别墅、奥林匹克剧场三、建筑理论阿尔伯蒂《论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帕拉第奥《建筑四书》维尼奥拉《五种柱式规范》第六章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一、法国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建筑是法国绝对君权时期的宫廷建筑潮流,它体现着注重理性、讲究节制、结构清晰、脉络严谨的精神。
代表作:①卢浮宫东立面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作品,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成熟②凡尔赛宫欧洲最宏伟辉煌的宫殿,内有大镜廊。
总体布局对欧洲的城市规划有较大影响④枫丹白露宫的续建⑤丢勒里宫⑥恩瓦立德新教堂第七章欧洲其他国家16—18世纪建筑②西班牙:埃斯库里阿尔宫“银匠式”风格:15世纪下半叶和16世纪,在世俗建筑中,西班牙形成的独特建筑装饰风格,装饰精密繁巧。
超级巴洛克:西班牙天主教堂建筑中流行巴洛克式,而且怪诞堆砌到了荒诞的地步。
特点是体积起伏、光影浮夸、构图狂乱、怪诞荒唐。
第八章伊斯兰国家的建筑二、中亚和伊朗的纪念性建筑1.陵墓建筑主要有以下特征:伊旺:中亚和伊朗纪念性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建筑的正面中部檐口升高,正中设一个通高的大凹龛,凹龛内做上钟乳体,凹龛上部为拱顶,深处是门洞,这个凹龛就叫伊旺。
钟乳体:叠涩斜向砌拱,在拱顶的锯齿形牙子上凿凹坑穹顶:火馅状、砌在高鼓座上2.清真寺建筑四、伊斯兰建筑的装饰特色建筑内外满铺彩色琉璃面砖图案为几何形或程式化的植物阿拉伯文的古兰经语录不做人物和动物图案第九章印度和东南亚的建筑一、印度的佛教建筑窣堵波、毗诃罗、支提、佛祖塔四、印度的伊斯兰建筑早期代表作:库特勃纪功塔盛期代表作:泰姬-玛哈尔陵泰姬-玛哈尔陵的艺术成就:①建筑群总体布局的完美②创造了陵墓本身肃穆而又明朗的形象③熟练地运用了构图的对立统一规律,使建筑物丰富多姿泰姬-玛哈尔陵的平面布局:泰姬-玛哈尔陵是一组建筑群。
正面第一道大门,进门是院子,两侧各有两个比较小的院落。
第二道门很大,平面是矩形的,中央有穹顶。
立面正中是大凹龛伊旺。
穿过凹龛伊旺底下的门洞,是一片大草地,一个十字形的水渠把它分为四份,中央开辟成方形的水池。
草地之后,正中是白大理石陵墓,一侧是清真寺,另一侧是供休息和接待之用的建筑物,用赭红色沙石造,有白石的装饰。
它们和陵墓之间又各有一个水池。
陵墓的后面,围墙之外,是朱木拿河。
泰姬-玛哈尔陵的建筑特点:①属于纪念性陵墓建筑,是整个伊斯兰世界建筑经验的结晶。
②白大理石台基;③台基四角有圆塔;④陵墓主体是正方形抹去四角;⑤四个立面完全一样,分三段,正中略高,有一个大凹龛伊旺,大凹龛伊旺旁和抹角斜面上有两层小凹龛伊旺;⑥有鼓座、穹顶。
第十章日本的建筑一、神社:崇奉自然神的宗教建筑,模仿住宅,建于景色优美的地区代表作:伊势神宫鸟居:一种类似于中国牌坊的日式建筑,常设于通向神社的大道上或神社周围的木栅栏处。
主要用以区分神域与人类所居住的世俗界。
鸟居由一对粗大的木柱和柱上的横梁及梁下的枋组成。
枯山水: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
用石块象征山峦,用白沙象征湖海,只点缀少量的灌木或者苔藓、薇蕨。
代表作:京都龙安寺方丈庭第十一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①圣保罗大教堂:英国最大的教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纪念碑。
设计者:克里斯道弗·仑②帕拉第奥主义:18世纪英国庄园府邸追求豪华、雄伟、盛气凌人风格与追随意大利文艺复兴柱式规范和构图原则的大型公建,忽视使用功能,缺乏创造性和现实感。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代表作:巴黎万神庙帝国风格:追求建筑的纪念性,照搬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原貌,形体高大、风格雄伟。
代表作:雄师凯旋门三、其他国家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①古典复兴:采用古希腊和古罗马共和时期的建筑型制,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代表作: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希腊复兴)英国爱丁堡中学(希腊复兴)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希腊复兴)德国柏林宫廷剧院(希腊复兴)德国柏林老博物馆(希腊复兴)美国国会大厦(罗马复兴)纽约海关大厦(希腊复兴)第十二章探索新建筑二、新艺术运动③西班牙代表人物:高迪代表作:米拉公寓、巴特洛公寓、圣家族大教堂、居埃尔公园④英国代表人物:麦金托什⑤德国(德国新艺术运动称为青年风格派)代表人物:贝伦斯第十三章现代建筑大师被公认为现代建筑四位大师的是: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一、格罗皮乌斯①设计思想:格罗皮乌斯很早就提出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反对复古主义。
②代表作品:法古斯工厂、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新校舍二、柯布西耶(柯布西耶一直在法国,没有去美国发展)①设计思想: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要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激烈否定因循守旧的建筑观,主张建筑工业化,“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并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的理论学习,在设计方法上提出“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
在住宅设计中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
②代表作品:萨伏依别墅、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马赛联合公寓、朗香教堂、圣玛丽亚修道院、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设计。
《走向新建筑》:被认为是现在主义建筑的宣言。
新建筑五特点:1)底层的独立支柱2)屋顶花园3)自由的平面;4)横向长窗;5)自由的立面。
三、密斯①设计思想: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不要模仿过去。
重视建筑结构与建造方法德革新,认为“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他以“少就是多”为建筑处理原则。
“密斯风格”主要表现为“运用钢和玻璃为专一手段”。
②代表作品: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土根哈特住宅、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的教学楼——克朗楼、范斯沃斯住宅、芝加哥的湖滨公寓、纽约西格拉姆大厦、西柏林的新国家美术馆新馆。
四、赖特①赖特对建筑的看法与现代建筑中的其他人有所不同,他在美国西部建筑基础上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而创造了富有田园情趣的“草原式住宅”,在后来发展为“有机建筑论”。
草原式住宅:造型新颖,布局与大自然相结合,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草原”表示他的住宅设计与美国中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结合之意。
有机建筑:由“草原式住宅”发展而来,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另一层意思有机表示内在的——哲学意义上的整体性,在这里,总体属于局部,局部属于总体。
②代表作品:大量的草原式住宅建筑、拉金公司办公楼、东京帝国饭店、约翰逊制蜡公司总部、流水别墅、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五、阿尔托设计风格——建筑人情化第十四章高层与大跨度建筑一、高层建筑②高层建筑的样式:板式、塔式③板式风格的高层建筑: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纽约利华大厦、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多伦多市政厅大厦④塔式风格的高层建筑:芝加哥马利纳城大厦(玉米楼)、纽约克莱斯勒大厦、纽约帝国大厦、纽约世贸中心、芝加哥西尔斯大厦、芝加哥汉考克大厦、马来西亚吉隆坡石油双塔大厦二、大跨度建筑主要用于展览、体育、交通等大型公共建筑。
①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代表作: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小沙里宁设计)②折板结构③悬索结构代表作:东京代代木体育馆④张力结构代表作: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中心⑤悬挂结构⑥网架和钢管结构⑦充气结构⑧活动屋面结构第十五章二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二、二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1.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2.粗野主义倾向特点: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它们的粗鲁结合;代表人物:柯布西耶作品:马赛公寓,昌迪加尔行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