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3 )
2022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题 附答案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22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题 附答案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新学期第一堂体育课张老师对学生进行了体能测试,以作为分组教学的依据,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A.过程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2、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是( )。
A 、选好班干部 B 、组织培育班集体C 、了解研究学生D 、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3、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4、教育情境中,主要由教育实践者进行的改善教育专业实践的一种研究是( )。
A.教育叙事研究 B.教育行动研究 C.实验室研究 D.调查研究5、体现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是(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学大纲 D 、教学目标6、小学《科学》课程整合了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内容,这种课程属于( )。
A .融合课程B .广域课程C .核心课程D .合并课程7、人们一般认为,北方人豪放,南方人细腻。
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
A.投射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8、当前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分科课程为主 B.活动课程为主 C.综合课程为主 D.校本课程为主9、学生在课前借助网络平台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 , 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2014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3.3)

2014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3.3)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2.江珊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他这种行为属于( )。
A.自我认识B.自我反省C.自我体验D.自我调控3.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的理论是( )。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动机说D.调节说4.下列哪种能力是一般能力( )。
A.写作能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记忆感5.在儿童熟悉了“飞机”“火车”“自行车”这些概念后,再学习“交通工具”概念,这种学习称为(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组合学习D.接受学习6.“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防卫方法称为( )。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7.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8.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9.某学校采用性格量表来测量学生,分别在一年的3月、8月、12月测量,其结果基本相当,测验结果如此相同,说明其( )。
A.信度高B.效度高C.区分度高D.平衡度高10.某学生把学业成功的原因归为“我下了工夫”,这种归因属于( )。
A.内部稳定的归因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而稳定性的归因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中公教育专家解析:记忆属于一般能力,而A、B、C三项都属于特殊能力。
5.【答案】A。
6.【答案】B。
中公教育专家解析:合理化作用又叫文饰作用,指为减少或避免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对自己的不合理行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接受它。
7.【答案】A。
8.【答案】D。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每日一练试题 含答案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每日一练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时,列举了一些古诗文名旬,其中跟科举有关的是()。
A.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B.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C.不孝有三,先后为大D.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或隐私,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这属于学生享有的()。
A.人格尊严权B.名誉权C.荣誉权D.隐私权3、(),正在使大批教师成为教学的机械重复者,复杂的脑力劳动退化为简单的体力劳动。
A.课堂教学的模式化B.坚持教学多方评价C.教学目的多元化D.选拔制度的唯一性4、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B.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5、还有半年退休的郑老师,仍在学校带头上示范课,对徒弟要求严格,导致个别徒弟心存抱怨,下列关于郑老师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爱岗敬业B、与时俱进C、甘为人梯D、勤恳乐教6、下列作品,不属于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是()。
A.《童年》B.《在人间》C.《母亲》D.《我的大学》7、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属于下列哪一种现象?()A.汽化B.升华C.凝化D.液化8、下列选项中,与红茶和“绿茶”的逻辑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A.咖啡-四啡B.陈醋奶茶C.白酒-黄酒D.重水-雨水9、在教育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依法治教轨道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0、万老师教学很认真,经常辛辛苦苦从上课讲到下课,嗓门特别大,被同事戏称为“全天候广播员”,可教学效果一直不好,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
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答案】 B2、下列生物学实验及操作,不合理的是()。
A.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加入二氧化硅防止色素被破坏B.在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时,除果胶酶量以外的其他变量适宜且相同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摇匀酵母菌培养液后取样并显微计数D.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观察材料【答案】 A3、PCR技术是一种特异扩增基因片段的技术,其技术的关键点在于使用了一种耐高温的酶。
这种酶是()。
A.DNA连接酶B.解链酶C.引物酶D.DNA聚合酶4、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同伴间互助互利,及小组成员间资源共享,同伴问互相支持和鼓励的重要性。
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实验中,教师在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时的以下安排不合理的是()。
A.将学习成绩相差不多的学生分到一组B.指导学生合理分工,组内成员间分担不同的角色C.给每个小组布置具有相互依赖性的任务目标D.在分发资料时,只给每个学生部分资料,让学生相互交流资料【答案】 A5、在学习有关酶的知识时,教师课前让学生使用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蛋白酶、脂肪酶)分别洗衣服,然后对比洗衣效果,这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面向全体学生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答案】 D6、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包括( )。
多选A.参加奥数学习B.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C.学会思考D.学会学习的规则和方法7、“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是“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
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答案】 A8、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教师资格证笔试心理学每日一练(三)

教师资格证笔试心理学每日一练(三)1. 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学生们会自觉、主动地去图书馆或者教室学习。
这是动机的()功能在起作用。
A. 激活B. 指向C. 维持D. 调节2. “茶壶里煮饺子,有话说不出来。
”这表现的是记忆缺乏()。
A. 敏捷性B. 持久性C. 准备性D. 准确性3. 学生对背诵枯燥乏味的英文单词没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
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
A. 无意注意B. 不随意注意C. 有意注意D. 有意后注意4. 闻到苹果的香味,看到苹果的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等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 感觉B. 知觉C. 感受性D. 感觉阈限5. 维果茨基依据(),提出了“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A. 先行组织者B.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C. 关键期D. 最近发展区6. 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通,第二天进行检查。
这里所运用的复习策略是()。
A. 多感官参与B.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C. 复习方式的多样化D. 及时复习7. 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
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双重趋避冲突8.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A. 行为—认知主义者B. 认知主义者C. 建构主义者D. 行为主义者【参考答案】1. B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故选B。
2. C 记忆的准备性指记忆的知识是否能够随时提取出来,帮助个人处理信息。
“茶壶里煮饺子”的人是记忆准备性较差的人。
他虽然具有丰富的知识,但是知识无法提取出来帮助他与人交流,所以才出现茶壶里煮饺子的现象。
故选C。
3. C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需要的注意,属于注意的高级形式。
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

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1. 您的姓名:2.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B.家长亲人的期望C.社会环境的影响D.学校规章制度的量化要求3. 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
A.德育内容B.德育方法C.德育原则D.德育手段4. 下列德育方法中,体现了“无言之教”的是( )。
A.说服教育法B.自我修养法C.学校心理咨询法D.陶冶教育法5. 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
A.班主任B.班委会C.共青团D.少先队6. 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专题总结和( )。
A.期末总结B.思想总结C.操行评定总结D.全面总结7. ( )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
A.班级行为文化B.班级物质文化C.班级制度文化D.班级精神文化8. 小张老师在课堂上讽刺、挖苦不听话的学生,这种行为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 )的要求。
A.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C.爱岗敬业D.教书育人9.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说明了“为人师表”( )。
A.蕴含着真B.饱含着善C.体现着美D.蕴含着人道性10. 有的班主任教师用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名次,并把它作为安排、调整座位和评先推优的唯一标准。
这有违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的哪一条规定( )。
A.“爱国守法”B.“教书育人”C.“为人师表”D.“爱岗敬业”11. 课外活动包括( )。
A.社会活动B.自习课C.实验课D.选修课。
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

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1. 您的姓名:2. 主张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强调教育的任务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
A.斯宾塞B.乌申斯基C.夸美纽斯D.凯兴斯泰纳3. “六艺”教育的中心是( )。
A.书、数B.射、御C.礼、乐D.礼、书4.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 )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5. ( )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的人。
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席勒6. 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教育是( )。
A.原始社会教育B.奴隶社会教育C.近代教育D.现代教育7. ( )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A.西周时期B.西汉时期C.春秋时期D.隋唐时期8. 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B.《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C.《论教育》D.《普通教育学》9.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著作是( )。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雄辩术原理》D.《民主主义与教育》10. 以下教育家与其教育思想不匹配的是( )。
A.蔡元培——五育并举B.晏阳初——平民教育C.赞科夫——教学过程最优化D.裴斯泰洛奇——教育心理学化11. ( )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每日一练试卷 含答案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每日一练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万老师教学很认真,经常辛辛苦苦从上课讲到下课,嗓门特别大,被同事戏称为“全天候广播员”,可教学效果一直不好,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
A.教学态度B.教学方式C.教学目的D.教学条件2、中国古琴有着悠久的的历史,在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琴名曲的是()。
A.《流湘水云》B.《二泉映月》C.《阳关三燕》D.《高山流水》3、《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任何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童工,童工的法定年龄是()。
A.不满18周岁B.不满16周岁C.不满15周岁D.不满14周岁4、经济的良性循环是指不过分依靠政府的投资,而是靠经济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增长。
近几年,我国之所以会出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态势,是靠政府加大投资实现的。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只靠经济自身产生的投资势头和消费势头就能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B.经济的良性循环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的先决条件C.某一时期的经济稳定增长不一定意味着这一时期的经济已转入良陛循环D.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5、《囯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A.落实教师绩效工资B.保证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其他行业水平C.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D.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在工资方面实行倾斜6、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孙中山7、韩国∶首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三)10、181.在多次遇到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
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
A.图式 B.命题 C.表象 D.产生式2.按照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中不宜作为教育目标的表述是( )。
A.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B.培养学生区别事实和假设的能力C.培养学生运用特定信息检验假设一致性的能力D.培养学生领会一个段落中各种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3.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 )。
A.整体局部规律 B.首尾规律 C.大小规律 D.近远规律4.关于幼儿想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B.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C.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实质上是自由联想D.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5.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设立的基本条件有( )。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有合格的教师C.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6.墨子提出获得知识的方法有( )。
A.亲知 B.闻知 C.说知 D.习知7.下列学习与教学方式中,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的有( )。
A.情境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支架式教学判断题:8.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学校的教育实现的。
9.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是流体智力。
10.马斯洛需要的五个层次理论从低级向高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层次的等级是绝对的。
1.【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知识的表征是指知识或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的方式。
图式就是关于某个主题的一个知识单元,它包括与某主题相关的一套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构成了感知、理解外界信息的框架结构。
题目中儿童对“狗”的知识形成了知识单元储存于大脑中。
2.【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布鲁姆根据学习的结果,把教育目标分成三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每一类又排成由低到高的若干层级。
目标分类作为一种工具,必须能为专业工作者接受,同时具有可懂性和可交流性。
这种分类能将学习结果具体化,从而有助于教育者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手段。
3.【答案】ABCD。
4.【答案】ACD。
中公专家解析:幼儿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5.【答案】ABCD。
6.【答案】ABC。
7.【答案】AD。
中公专家解析: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建构主义者提出并强调支架式教学: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8.【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幼儿的社会发展是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实现的。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
而晶体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10.【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种需要按层次逐级低声,一般情况下是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向高级的需要发展,但这种层次的等级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人会在低级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找高级需要。
1.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 )。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2.解决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在于( )。
A.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B.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C.转变观念、加强研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D.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3.亲子关系是一种( )。
A.血缘关系 B.心理关系 C.情感关系 D.家庭关系4.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
这体现了教育的( )。
A.个体社会化功能B.个体个性化功能C.个体谋生性功能D.个体享用功能5.王小明同学的手不小心被针扎的时候,手会立刻缩回来。
完成该动作的神经中枢主要是( )。
A.脊髓B.大脑C.丘脑D.小脑6.下列童话出自《格林童话》的是( )A.《灰姑娘》 B.《木偶奇遇记》 C.《丑小鸭》 D.《绿野仙踪》7.下列朝代中,发生了“虎门销烟”的是( )A.宋 B.元 C.明 D.清8.脊椎动物的范围包括鸡、鸭、猪、狗、虎、豹、鱼等,这些是脊椎动物这个概念的哪个方面( ).A.内涵B.外延C.定义D.属性9.《儿童权利公约》确立的世界各地所有儿童应享有的基本人权不包括( )A.生存权B.发展权C.受保护权D.受教育权10.自然观察的目的是( )A.预测行为,特别是不一般的行为B.描述环境中出现的行为C.把人们当前的行为同早期的经验建立关系D.介绍为什么某种行为不断出现1.【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做一项活动能够坚持做到最后说明幼儿注意的稳定性较好。
2.【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幼小衔接的工作在于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过渡工作。
3.【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狭义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4.【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它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人们通过教育实践,把年幼无知的儿童培养成为能够担负一定社会职责的成人。
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5.【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王小明的手被针扎后立刻缩回是一种非条件反射行为中的缩手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6.【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卡洛·科罗狄,《丑小鸭》的作者是安徒生,《绿野仙踪》的作者是美国的莱曼·弗兰克。
7.【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8.【答案】B。
9.【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儿童权利公约》确立的基本人权包括生存权;全面发展的权利;免遭有害影响、虐待和剥削的受保护权;全面参与(家庭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10.【答案】B。
1.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 ),是我国师范学校附设小学的开端。
A.正蒙书院B.三等公学C.京师同文馆D.南洋公学2.欧洲中世纪教育、法西斯教育、军国主义教育等,不仅扼杀了人的个性发展,而且也阻碍着社会的发展。
这体现了教育的( )。
A.个体发展功能 B.社会发展功能 C.正向功能 D.负向功能3.“月朗星稀”在心理学上可以解释为感觉的( )。
A.对比 B.适应 C.后效 D.联觉4.《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或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所在单位可以予以( )。
A.停薪留职 B.解除合同 C.下岗待聘 D.思想教育5.最早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做出明确说明的是( )。
A.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1986年美国《卡内基报告》C.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D.1995年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6.教师教学反思的最主要研究视角是( )。
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B.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C.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7.学校内部机制的核心与灵魂是( )A.校长负责制 B.学校管理体制C.学校的规章制度 D.教职工民主管理制度8.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两大部分组成。
A.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B.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D.中央处理器和外部设备9.发生火灾时,进行安全疏散的正确顺序应是( )。
A.按先着火层—着火层的上层—着火层的下层的顺序疏散B.按先近后远的顺序疏散C.从建筑物最上层按楼层顺序从上往下疏散D.从建筑物最下层按楼层顺序从下往上疏散10.宝岛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理范围的是( )。
A.隋朝B.宋朝C.元朝D.清朝1.【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1878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拉开了我国近代小学教育改革的帷幕;1896年,钟天玮在上海创办了三等公学;1897年,盛宣怀创办了南洋公学,是我国师范学校附属附设小学的开端。
2.【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可以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上述体现的是教育的负面作用,即教育的负向功能。
3.【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这种现象属于感觉对比中的同时对比。
4.B。
5.C。
6. D。
7.【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学校内部机制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规章制度等具有动力作用的系统,其中学校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是学校内部机制的核心和灵魂。
8.【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不论何种计算机,它们都是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设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如中央处理器( CPU )、存储器、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及总线等。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是对能使计算机硬件系统顺利和有效工作的程序集合的总称。
9.【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发生火灾时,进行安全疏散的正确顺序是:着火层—着火层的上层—着火层的下层。
原因是已经着火的楼层,火灾可能已经或很快将威胁到人身安全,当然是第一顺序要疏散的;由于火灾发展的特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向上发展的,着火层上层人员受到的威胁更大,所以第二顺序是着火层的上层;火灾发生一段时间后,也会向下蔓延,所以第三顺序是着火层的下层。
10.【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公元1335年(后至元一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
中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
故本题答案为C。
1.李小坤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
李小坤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2.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D.曼海姆制3.《学记》中对学习和记忆的论述中指出“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这体现了记忆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