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创作论 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PPT课件

2021
40
传世的王羲之的字,现存的楷书有 《乐毅注》、《黄庭经》、《东方朔 画赞》等;
行书有《兰亭序》摹本、刻本。
2021
41
神采意蕴:
4、神采意蕴
结合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文辞内容,通过作者 的笔墨所表现出的风格以及带给我们的感受。
同学们,你现在知 道该如何欣赏书法 作品了吗?
神
章
用
采
法
笔
意
结
特
蕴
2021
12
5、行书——实用灵活的书体
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流畅书体。
下面几个“龙”字,哪个是用行书所写?
楷书
行书
行书
特点:笔画间有明显的连带
2021
草书
——牵丝
13
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体之间的一种 书体。自汉代以来一直风行于世。
2021
14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就是独特的 书写工具,直接参与和促成了书法家 的艺术创作。
——杜甫 《饮中八仙歌》
2021
54
• 张旭书法得于“二王”而又能独创。狂 草是其在书法上的创新。 其狂草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 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痛快 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2021
55
挫《
使肚
转痛
,帖
刚》
柔是
变张
化旭
,书
神法
采代
奕表
奕作
。,
其
字
用
笔
2021
顿56
2021
57
怀素的狂草,用笔圆劲
2021
15
中国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它的抽象具有 高度的概括性。它是一个从形到线,从具 体到抽象的过程,创造和培育了比较纯粹 的线的结构和形势美。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ppt课件

来化外百北 ,、来年民在 代艺文来间陕 代术化交剪西 相却较通纸剪 传被难闭。纸 。 农传塞这艺
家入,一术 妇,地地中 女古处区, 承代偏由首 袭下的文僻,于近推陕
8
不同剪纸作品
采用散点透视的剪纸作品
锯齿式剪纸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9
粤绣
*
30
粤绣《八仙图》
*
31
。工艺要求
刺绣的工艺要求是:顺,齐,平,匀, 洁。顺是指直线挺直,曲线圆顺;齐是指 针迹整齐,边缘无参差现象;平是指手势 准确,绣面平服,丝缕不歪斜;匀是指针 距一致,不露底,不重叠;洁是指绣面光 洁,无墨迹等污渍。
32
• • • • • • • •
历代刺绣
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 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 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 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 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 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
清代刺绣,另有两点值得视为突
出成就:
40
刺绣流派
• 苏绣 • 湘绣 • 粤绣 • 蜀绣 • 汴绣 • 陇绣
41
42
43
44 44
刺绣的飞速发展
• 如今,中国的刺绣工艺几乎遍于全国,苏州的苏绣、
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各具特色,被 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发展到今天的刺绣艺术品,工 艺精细复杂。例如双面绣《猫》,作品极为出色。至 今,在双面绣的基础上,又发展成双面异色样绣,为 刺绣工艺开辟了新的途径。一般的刺绣日用品如被面、 枕套、靠垫、鞋面之类,中国民间很多妇女都能绣出, 比较普及。除此之外还有彩绣 包梗绣 雕绣 贴布绣
中国的古代艺术(共34张PPT)PPT课件

王维诗意画
(苏轼称他“画 中有诗”,以水 墨画著称的王维 被后世奉为文人 画的始祖)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商业兴盛、城市发展、 文化普及,出现风俗画—北宋画坛的最大亮点)
元朝:
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更通 过山水画来抒发出来。
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 主中原的朝代,给士人的感 觉是凄凉、悲愤和无奈的, 这样的情怀表现在绘画上就 是郁闷的意境了。
欧阳询,唐初书法家。 早年他专学二王(羲 之、献之)书,并吸 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 处,勤学苦练,融会 贯通,独创一派书风, 其书以“险劲瘦硬” 著称,史称“欧体”。 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 的先端,对后世影响 大,他与虞世南、褚 遂良、薛稷并称为 “唐初四大书家”。
欧阳询《化度寺碑》
唐
.
颜
真
卿
《
多
宝
展子虔(隋)《游春图》描绘了大地上的明媚春光和游人 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神态。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 水画卷被载入史册。
1)地位: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 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
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②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 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 方面的文化素养。
东晋顾恺 之的《女 史箴图》 (局部)
唐朝的雍容华贵 唐代阎立本之《步辇图》
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 发展。唐代的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 地表现了盛唐气象。
盛唐画家吴道子改革传统的线描,用圆润丰腴、 粗细变化的线条,将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 统线描法,又颇有动感。被誉为“吴带当风”。
工笔画(染,线细条节的明美笔彻触)入描微绘,物用象写极其意细画腻(意境美)
1)地位:
《中国传统技艺》课件

木雕鉴赏
讨论中国传统木雕的鉴赏技巧和 欣赏价值,如木雕作品的造型和 装饰效果。
传统陶瓷工艺
1 青花瓷
介绍中国传统青花瓷工艺 的历史和特点,如清代青 花瓷的制作工艺和装饰图 案。
2 粉彩瓷
探讨中国传统粉彩瓷工艺 的技术和艺术特点,如粉 彩瓷的烧制工艺和粉彩花 鸟图案。
3 哥窑
介绍中国传统哥窑瓷器的 制作和发展历程,以及哥 窑瓷器的独特魅力。
传统雕刻工艺
1
木雕工艺
介绍中国传统木雕工艺的历史和技术,如木雕的材料选择和雕刻风格。
艺术价值
探讨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艺术 价值,如工艺美术、审美观 念、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 意义。
传统织染工艺
传统丝织工艺
介绍中国传统丝织工艺的历史和 技术特点,如刺绣、画绣、织锦 等。
传统染色工艺
探讨中国传统染色工艺的发展, 如蓝、红、绿等颜色的制作和应 用。
传统蜡染工艺
介绍中国传统蜡染工艺的特点, 如蜡染纸、蜡染布等用途广泛的 传统手工艺品。
讨论中国传统漆器的鉴赏技巧和 收藏价值,如漆器的外观和装饰 风格。
传统纸艺
剪纸艺术
介绍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历史和技术,如剪纸的图案样式和用途。
折纸艺术
探讨中国传统折纸艺术的创作和展示,如折纸的造型和艺术表现。
纸雕艺术
介绍中国传统纸雕的技艺和表现方式,如纸雕的材料和雕刻工具。
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
1 书法艺术
介绍中国传统书法的发展 历史和不同字体的特点, 如楷书、草书、行书。
2 篆刻艺术
探讨中国传统篆刻艺术的 技巧和注重的内容,如印 章的制作和使用。
3 文化内涵
讨论中国传统书法和篆刻 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 值,如书法和篆刻的作用 和意义。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民俗文化概述•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国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中国民俗文化的节日庆典•中国民俗文化的艺术表现•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特点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它贴近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民俗文化的历史与发展起源民俗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
发展在历史长河中,民俗文化不断积累、沉淀,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
它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传承民俗文化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凝聚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不同的文化风情,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开发民俗文化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学习和了解民俗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艺术教育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介绍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历史演变及文化内涵,如汉服、蒙古袍、苗族银饰等。
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探讨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包括八大菜系、地方小吃、茶酒文化等。
展示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及居住习俗,如四合院、福建土楼、窑洞等。
030201阐述中国家族制度的历史演变、特点及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如族谱、家训、家风等。
家族制度介绍中国传统婚丧嫁娶的习俗、礼仪及文化内涵,如婚礼中的拜堂、闹洞房,葬礼中的守孝、祭祀等。
婚丧嫁娶概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及庆祝方式,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节日庆典探讨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包括佛教、道教、儒教及民间信仰等。
第三章--艺术创作--(《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四、创作个性
(一)创作个性的形成 (二)创作个性与作品 (三)创作个性与社会责任
第二节 艺术创作方式的特点
艺术创作是个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程序复杂的创造 性工程。仅在创作方式的层面,就有艺术创作与艺术 制作、个体创作与集体创作、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之 别。 一、艺术创作与艺术制作 二、个体创作与集体创作 三、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
光未然、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二、构思
(一) 圈定题材 (二)确定话题 (三)完成几个定位
(一)圈定题材
题材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社会 生活的领域加以分类。例如, 依据历史时期,可以分为历史 题材、现代题材、当代题材, 等等;依据行业特征,可以分 为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 题材、教育题材,等等;依据 地域特点,可以分为都市题材、 农村题材、边疆题材、境外题 材,等等;依据主人公的年龄、 性别和预期观众群体,可以分 为儿童题材、妇女题材、中学 生题材、大学生题材、青少年 题材、中老年题材,等等;若 依据其他标准,也可分为重大 农村题材话剧《白鹿原》和军事题材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 题材、宗教题材、环保题材、 贺岁题材、怀旧题材,等等。
2.更加风格化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 的创作个性、艺术特色、 审美理想等在艺术作品 中的总体表现。艺术家 与作品风格之间,存在 一种相对稳定的联系。 而在个体创作中,这种 联系显现得更加充分。
王羲之《兰亭集序》 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
3.更具独创性
个体创作的方式,需要 面对的制约因素相对较 少。在更加自由的条件 下实施的个体创作,通 常更具独创性。 个体创作虽然拥有较高 的自由度,但每一个创 作个体在每一部作品上 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 及必须克服的困难也是 巨大的。
1. 呈现性
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

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目录CATALOGUE•引言•中国工笔花鸟画概述•工笔花鸟画技法基础•常见花卉与鸟类的描绘方法•创作实践与案例分析•工笔花鸟画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课程总结与展望01 CATALOGUE引言目的和背景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中国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提高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学习中国工笔花鸟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其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能力。
拓展国际视野通过将中国工笔花鸟画置于国际艺术交流的背景中,本课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艺术的了解和尊重。
课件内容概述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历史发展介绍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起源、发展和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作品,帮助学生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演变脉络。
工笔花鸟画的技法与特点详细解析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技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渲染等,以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如精细入微的笔触、生动逼真的形象等。
经典作品欣赏与解析通过展示和解析多幅经典的中国工笔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和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和内涵。
实践与创作指导提供具体的绘画实践指导和创作建议,帮助学生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并鼓励其发挥个人创意进行创作。
02CATALOGUE中国工笔花鸟画概述定义精细入微色彩鲜艳寓意深刻定义与特点中国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以精细的笔触描绘花卉、鸟类、虫鱼等自然生物。
运用丰富的色彩表现对象的质感和光影效果。
注重细节描绘,笔触细腻,追求形似和神似。
通过描绘自然生物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和审美追求。
历史与发展工笔花鸟画起源于唐代,当时多作为宫廷装饰画。
徐熙、黄筌等画家将工笔花鸟画推向高峰。
徽宗赵佶等皇帝热爱绘画,推动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
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涌现出众多优秀画家和作品。
起源五代时期宋代元明清时期五代画家黄筌的代表作品,描绘了各种珍禽异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颐和园
位于北京,是一座大型皇家园林,以其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 内涵闻名于世。
拙政园
位于苏州,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精巧的园林布 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原则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 好传统建筑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
易行。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要 经典,强调万物圆融无碍的
思想。
04
05
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 经典,注重止观双修和实相
论。
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01
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 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涉 及哲学、艺术、文学等 领域。
02
佛教的慈悲、平等、中 道等思想对于现代社会 具有积极意义。
03
佛教文化对于心理治疗 、生命教育等方面也有 重要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完整版
目录
•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 儒家思想及其影响 • 道家思想及其影响 • 法家思想及其影响 • 佛教文化及其影响 •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 •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 •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0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文 学艺术、礼仪制度、生活方式及其物化形式等等。
介绍韩非子的生平和主要著作,阐述其在法家学派中的地位和影 响。
法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概述法家学派的起源、形成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详细阐述韩非子的法、术、势等法家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当时的 政治、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 农 式 古 琴 仲 尼 式 古 琴
三、经世致用
• 教化作用—宣扬伦理、劝善惩 恶。
• 鲜明的功利主义倾向,作为科 举谋官的必备条件。
• 职业艺术家不可逃避的谋生手 段,同时也是创作的动力之一。
• 为人生而艺术
小结
• 三种动因有区别但不是截然分开的, 在一个艺术家身上往往显现出复杂 的情况。
——(清)冠九《都转心庵词序》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琴知识
• 最古老的弹拨乐器 • 拥有中国最早的乐谱 • 最别具的演奏方式 • 最独特的谱式 • 古琴造就了最为殊异的中国琴人的生活 • 古琴音乐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的最高水
准 • 古琴艺术包容着最为广博的文化内涵
.
伏 羲 式 古 琴 连 珠 式 古 琴
一、言志缘情
• 言志—缘情(思想性—情感性) • 言志:即通过艺术(特别是诗歌)表达作
者的思想、主张和意见。 • 缘情:即抒发作者的情感。 • “诗者,志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於中而行于言,言之不尽故嗟夫之, 嗟夫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 • 受儒家思想的主导—入世。
(四)“虚静”与艺术创作
• 1. 艺术创作活动的内驱力和心理前提。
• 虚静实质上是要绝绿凝神,心灵脱俗,不受个人的功 名利禄、利害得失以及种种实用目的所束缚,获得精 神自由的境界。
• “云何能一,以忘我故;若不忘我,一画之中已现二 相,而况多画?” ——苏轼
• “画必须静坐凝神,存想何处是山,何处是水。何处 是楼阁寺观,村庄篱落,何处是桥梁人物车舟,然后 下笔,则丘壑才新。不然,任意挥洒,非不可人,便 是套头矣。” ——(明)唐志契《绘事微言》
(三)佛教之虚静
•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虚静说”起了推波 助澜的作用。
• “无我无欲心则休息,自然清净而得解 脱,是名曰‘空’。”——《佛说圣法 印经》
• 佛教的“空”,尤其是主张内省、静思 的禅定理论更加丰富和发展了“虚静 说”。
• 所谓禅定,就是要摆脱外界的诱惑和抑 制自身的情绪波动,心驻一处,这样可 以“由定生慧”,改变精神状态,观想
• “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中 不能尽妙。”“退避如山未足珍,读书 万卷始通神。” ——苏轼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 甫
三、游 历
• 游历最能触发创作灵感和激情。 • 游历为创作提供最为丰富、生动的素材。 • 游历能廓清胸次、陶冶性情。 • 游历是文人交游、互相交流的条件。 • 游历塑造艺术家的人品、人格,激荡艺
术家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 和情调。
四、才 艺
• 之艺术创作的技巧、技艺。
• “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
手”
——苏轼
• 中国古代艺术家大多精琴、棋、书、诗、 画,相互融汇、统一。
第三节 创作心理
• 虚静 • 应感 • 神思
一、虚 静
(一)道家之虚静
• “虚静”源于道家老庄哲学,指心境空明、 宁静的状态。
• “至虚极,守静笃。” ——老子 • “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
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 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静乎!天地之 鉴也,万物之镜也……乎虚静恬淡寂寞 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
(二)儒家之虚静
•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 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为壹;心未尝 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荀子
中国传统艺术创作论
创创创创创 作作作作作 的的的的的 因过心条动 革程理件因
第一节 艺术创作的动因
• 艺术创作的动因,是指创作者萌发创作的 原因。
• 涉及创作者动机、心理因素、外界影响、 社会条件等。直接和对艺术的性质、作用 等艺术理论的重大问题的认识相关联。
• 我国古代关于创作动因有:言志缘情说; 畅神娱人说;经世济用说等等。
•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条件
• 人品 • 学识 • 游历 • 才艺
一、人 品
•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汉)杨雄《法言•问神》
•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唐)柳公权
• “画品优劣,关于人品之高下。”
——(元)杨维祯《图绘宝鉴序》
• “人品不高,用墨无法。”
——(明)文征明
• “学画者,先贵在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 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 种不争之气,隐跃笔端。”
——(清)王昱《东庄画论》
二、学 识
• 包括学问和见识两个方面
• 多读书则胸次自高,出语多与古人相应, 一也;博识多智,文章有根据,二也; 所见既多,自知得失,下笔知取舍,三 也。
• “未动笔前,须兴高意远;已动笔后,要气静神凝。” (王昱《东庄论画》)
2.虚静有助于艺术想象
• “寂然凝思,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 里。” ——刘勰《文心雕龙》
• 虚静产生幻想
• “人静帘垂,灯昏香直,窗外芙蓉残叶,飒飒作 秋声,与砌虫相和答。据梧冥坐,湛怀息机,每 一念起,辄设理想排遣之。乃知万缘俱寂,吾心 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事何事也。 斯时若有无端哀怨,枨触万不得已,即而察之, 一切境像全失,唯有小窗虚幌,笔墨砚匣,一一 在吾目前。此词境也。”
二、畅神娱人
• 受佛、道思想影响,主张通过艺术获得精神的自由 解放和愉悦舒畅—出世。
• 以物写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万物与 我为一”即所谓的天人合一。——养心。
• 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 天励之丛,独应无人知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 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 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南朝刘宋《画山水 序》)
• 阐述了艺术创作的独立价值—审美(自娱和娱人)。
(元)倪瓒《容膝斋图》立轴
(清)石涛《山水》
古琴曲欣赏:《阳关三叠》
•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谱写的一首琴歌。王维这首诗在唐代就曾以 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 第三段。唐末诗人陈陶曾写诗说:“歌是《伊 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说明它和唐 代大曲有一定的联系。后来又被谱入琴曲,以 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