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5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

羽毛 翠绿 翅膀 长嘴
冲进水里 衔着小鱼 站在船头 吞了下去
三、精读
1搭船的鸟是只什么鸟?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发现搭船的这只鸟是一只——翠鸟。
教学翠字(先教羽字头,联系说文解字,再教卒)
翠:用部首查字法查什么?翠是形声字,上面的羽字头和它的意思有关,说文解字中这样写道:翠,青羽雀也。下面这个字读卒,跟翠的读音有关,虽然卒和翠现在的读音相差很大,这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读音也在发生变化。我们来给这个字组组词呢?翠绿 苍翠 翡翠 有没有发现组的词都跟颜色有关。哪一种颜色呢?——绿色。让我一起伸出手写一写这个字。
出示老鹰、燕子图片。
说一说它们有( )的( ),或者( )( )的。说的.....
板书设计:
这只搭船的翠鸟长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找一找。
2搭船的这只鸟长什么样?
出示: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羽毛 翠绿的
翅膀 蓝色的
红色的 长嘴
小朋友们,瞧!翠绿的,蓝色的,红色的,这只鸟身上有3种颜色,怪不得说它是彩色的鸟。
A我们发现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形容词可以放在前面,也可以放在后面。
羽毛 翠绿的 翅膀 蓝色的 长嘴 红色的
再把形容词统一放前面:
翠绿的 羽毛 蓝色的 翅膀 红色的 长嘴
小朋友们,你们瞧,文字真是个魔术师,既可以放前面,又可以放后面。
B 作者又是怎样来介绍这只翠鸟的呢?我们发现,作者在介绍这只翠鸟的时候,先介绍了它的羽毛,再介绍了它的翅膀和长嘴,作者在介绍的时候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呢?(整体到局部)请你读好这一句。
2.通过品读描写翠鸟外形的语句,感受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3篇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翠鸟的美丽,学会观察发现。
3、正确认读本课14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通过看图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通过词语的特点,感受翠鸟的美丽,学会观察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灵。
教学过程:一、看图猜字,感知搭船的鸟1、课前热身。
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你喜欢哪种鸟?2、出示“搭”字的甲骨文,看图猜字,教学“搭”字。
3、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搭船的鸟》,学生齐读课题。
4、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5、介绍作者。
出示作者简介。
6、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我们坐在船舱里。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响。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7、教学生字。
(1)舱:舟字旁不出头,横折钩和竖弯钩不沾在一起。
(2)漂:示字的上横短,下横长。
(3)嘴:口字旁不过横中线。
(4)翠:上下结构,羽字无勾,让空间给卒字,占位卒的第一横在横中线上,第二横是关键笔画,最后一竖不穿心。
8、描红生字。
9、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0、认识翠鳥,理解“翠”字。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本环节通过生字导入新课,让学生自读、自悟。
在生字教学中,体现文中识字、句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对重点字词、比较难的字词,重点讲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拓展文本,识搭船鸟外形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相机出示图片:船蓬、橹、蓑衣、船舱、船头。
2、积累感受象声词——“沙啦、沙啦”。
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意思,感受课文情感。
2.学习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3.学会通过组词、造句的方式,巩固生词、熟悉语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2.学会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合理运用所学。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情感。
2.协作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5分钟)用图画、视频或课设等形式,引出“搭船的鸟”,了解学生对此的认识和感受。
2. 学生自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并标注生词,领受课文情感。
3. 合作学习(35分钟)•第一步:小组合作,找出关键句子(10分钟)指导学生从全文中找出3-4个关键句子,说出这些句子对课文的表达意思有什么核心贡献和作用。
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将结果写在小黑板上。
•第二步:同学交流、答疑(5分钟)选出一位代表发言,并由别的小组进行提问。
•第三步:小组讨论,梳理文本(10分钟)根据班级学习目标,小组进行讨论,按“人物、情节、动作、场景”梳理课文,找出记叙文的核心要素。
•第四步:课堂展示(5分钟)小组代表进行课堂展示。
•第五步:课文分析(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的梳理结果,向学生介绍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4. 总结归纳(5分钟)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课堂表现和总结。
五、教学拓展:为了巩固学生的记叙文分析能力,教师可以与同学一起讨论其它经典记叙文。
六、教学反思:此次课教案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记叙文的基本要素以及协同能力的提高。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共进,因此此次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需要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课堂纪律的管理。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6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书写羽、翠两字。
3、学生反复诵读,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4、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课件、课文音频、翠鸟捕鱼视频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讲到作者和妈妈坐船到外祖父家去,接下来我们一起搭上作者的船去看看沿途的风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搭船的鸟》(二)初读课文,感受情感。
听朗读,思考问题: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生答)雨天船上的场景、翠鸟的外貌,以及翠鸟捕鱼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1、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吧!这是一只比鹦鹉还漂亮的鸟。
(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感受翠鸟的美丽,补充翠鸟的相关知识。
再次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出喜爱之情。
3、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4、那么翠鸟到底在干什么呢?(捕鱼)5、翠鸟捕鱼的情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动作敏捷)6、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体会翠鸟的动作敏捷。
7、观看翠鸟捕鱼的视频,更加具体的理解翠鸟的身手了得。
8、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
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四)扩展延伸指导写作手法的'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六、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羽、翠”2、教师指导书写,学生练习七、作业布置1、请写一个有关翠鸟的谜语,表达你对翠鸟的喜爱。
2、留心观察一种自己熟悉并喜爱的鸟,抓住它的外形、觅食栖息、飞行中的一个方面,用一两段文字描述下来。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篇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认识“鹦、鹉”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2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等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到的细致,初步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描写翠鸟外貌、动作的语句感受“我”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做细致观察。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重点)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谜语导入。
教师口述:身体小巧玲珑。
羽毛鲜艳特别。
鸣声清脆动听,疾飞捕鱼本领强,人人称它“叼鱼郎”。
(谜底是一种鸟,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看那个聪明的小朋友最先猜到。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翠鸟。
鼓励学生根据谜语的内容大胆想象,猜一猜,说一说翠鸟的样子,展示图片:教师提示:翠鸟属于鸟纲、翠鸟科。
常栖息于溪涧边,以鱼为食。
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为留鸟。
翠鸟喜栖息在有灌丛或疏林的、水清澈而缓流的河溪、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
性格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
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
翠鸟羽毛美丽,头顶羽毛可供作装饰品。
但喜食鱼类,对渔业生产不利。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文内容与翠鸟有关,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它吧!(板书课题:搭船的鸟学生齐读课题。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时将通过阅读《搭船的鸟》这篇短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学会阅读理解,抓取重点信息;2.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心态;3.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4.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会学生阅读《搭船的鸟》这篇短文,并理解故事情节、人物行为和心态。
2.教学难点: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对故事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铺设情境老师带领学生看一些关于鸟的图片和视频,并询问学生对鸟的认知程度。
2. 教学内容展示老师出示《搭船的鸟》这篇短文,并进行文本解析,带着学生一起朗读故事。
3. 课文导读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先自己阅读一遍课文,然后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鸟”遇到了什么困难?为什么它想搭船?它和小女孩儿的感情关系如何?4.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每一个段落的意思,让学生全面了解故事情节。
并针对性地让学生掌握以下重点信息:1.鸟因飓风来临而生活受困2.鸟在海边等待着船,但一直没有等到3.遇到小女孩,与其结为朋友互相帮助4.小女孩为了让鸟也能顺利到达目的地,提出了“搭船”的安排5. 讨论主题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主,开展集体讨论,如:小女孩说:“人有人的想法,鸟也有鸟的想法。
”你赞同她的说法吗?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为什么?6. 思维练习带领学生回忆、总结故事情节,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7. 语文写作让每个学生思考并用 100 字左右的篇幅描述这个故事在自己心目中的价值。
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描述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8. 课堂练习老师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堂练习,辅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1.《搭船的鸟》这篇短文,来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与课文相关的鸟儿图片和视频资源;五、教学评估教师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1.巡回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书写情况,以及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2.给学生布置阅读家庭作业,以检测学生会不会独立阅读文章并进行理解;3.在下一次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估和总结。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父、鹦、鹉、悄”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2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整体把握文章的意思,理解题意。
教学重点:认识“父、鹦、鹉、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2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文章的意思,理解题意。
教学过程:一、引用名言,导入新课1.教师叙述:同学们,法国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搭船的鸟》这篇课文。
看一看作者发现了怎样的美?2.出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搭船的鸟。
3.认识翠鸟。
教师简介,向学生介绍翠鸟的信息特点。
二、通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教师过渡: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本课的生字词。
1.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条中的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本文共有五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在文中都有注音,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这些字音读准,再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查字典注上拼音。
(2)学生自主学习。
(3)教师检查朗读课文的学习效果。
指名逐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读音。
教师示范。
分组齐读课文。
(4)教师检查学习我会认的情况。
教师指名朗读后,要求全班齐读。
2.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和课文的生词。
(1)读准字音。
提出要求:下面我们开火车读一读这些字词,大家要注意读准带拼音的字。
学生读这些字词,读完之后教师进行矫正。
教师要求:学生齐读两遍,读准字音。
(2)理解字义,写对字形,重点讲解易错字。
(3)理解字义,区别形近字。
(4)学习本课生词,结合图片理解某些词的意思。
(5)开火车朗读词语,读准字音。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1.看看这只搭船的鸟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学生默读课文,尝试给课文总结划分段落。
教师小结:读完课文之后,我们就明白了,原来这是一只翠鸟啊,原来它搭船是为了捕鱼啊,这可真是一只漂亮又可爱的鸟。
2.提问:课文读完了,哪位同学能够说一说,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呢?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3.小结:作者在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坐在船舱里,对天气,尤其是对落在船头的这只鸟做了细致的观察,并且把观察所得写了下来,就成为了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
15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教案:15搭船的鸟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观察图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课题:15搭船的鸟2. 课型:第一课时3. 教学内容:课文《搭船的鸟》第一课时,包括生字、新词的学习,课文朗读、理解和复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课题,猜测课文内容。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词义。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生字、新词的学习成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新词,重点讲解易错字、多音字。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主题。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15搭船的鸟2. 板书内容:(1)生字、新词(2)课文主题(3)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新词,每个词抄写3遍。
2.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 画一幅与课文相关的图画,并配以简短的文字描述。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
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15.搭船的鸟
课题搭船的鸟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她在大自然中
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本课要抓住文中的三个问句来体现孩子的好奇
与天真,充满童趣,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细心观察到的翠
鸟的样子及捕鱼过程,感受翠鸟的可爱。
学前准备1.翠鸟的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
2.教学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学前准备1.收集翠鸟的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 2.自己制作生字卡片。
(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导入:同学们,鸟会搭船,奇不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1.注意“蓬、翠、嘴”的读音。
2.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搭、舱、漂、悄”。
2.辨字组词。
搭()沙()
塔()纱()
悄()吞()
消()杏()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用时:10分钟)1.搭船的是什么鸟?你喜欢吗?
2.从文中找出写鸟的句子读一读。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展示收集的翠鸟的照片,
交流翠鸟的资料。
2.课文写了“我”和母亲乘船到乡下外祖母家途中,一只翠鸟搭船捕鱼的情景。
3.找出文中描写翠鸟的句子,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指导书写(用时:5分钟)1.教学小结。
2.指导书写。
1.“翠”字,上面不是“羽”字,下
面“十”不能往上写得太长。
2.看清字形,认真书写。
4.一字组多词。
搭()()()
沙()()()
吞()()()
教学反思生动的质疑导入,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一
下子把学生带入文本。
学生通过读文,能多种方法识字,让学生自己收集翠鸟的图片和资料,为学习课文增添了
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