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地球 宇宙和空间科学(主题一)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串讲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2024)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串讲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2024)

——

1973年
发射了

开始建设 国际空间站 1986年 长期停留的空间站。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能供人类
现在
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是第一个国际合作建设 的空间站,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空间站,从2000年至今, 一直保持在轨工作。
二 太空探索
考点3 空间站建设
国际空间站
二 太空探索
考点3 空间站建设
中国空间站
C正确
D.探月工程使得我国独霸月球
人类应和平利用太空,中国不会独霸月球,D错误
二 太空探索 考点1 探月工程
考点特训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
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之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024年是我国探月工程实施第20年,我国积极实施“探月工程”有利于(
3.我国在火星探测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和成就,体现出我国( )
A.经济的高速发展 B.繁忙的国际贸易 C.对太空资源的占领 D.强大的科技实力
相关性不大 相关性不大
相关性不大 正确
二 太空探索 考点3 空间站建设
定义
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中长期停留、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实验的重要平台
1971年
发射了世界上
完成下面小题。
3.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
地球
近及远,地球是(

A.第1颗
B.第2颗
C.第3颗
D.第4颗
一 地球在宇宙中 考点3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一 地球在宇宙中 考点3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形成主要生命条件
产生原因
外部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高一地理上学期大单元教学系列(人教必修第一册)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高一地理上学期大单元教学系列(人教必修第一册)
2.宇宙环境对地球影响的抽象概念难以形象化。
3.学生在互动节可能出现参与度不均的现象。
应对措施:
1.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宇宙尺度。
2.通过实例讲解和图示,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3.设计多样化的互动环节,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关注个体差异。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课后作业和练习的正确率。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宇宙的壮丽景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
2.设计有趣的课堂小游戏,如“宇宙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3.结合时事,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动力。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可能具备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对地球、太阳等基本天体的认识,简单的地理知识。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宇宙尺度、天体距离的理解困难,导致空间想象能力不足。
2.对恒星、行星、卫星等概念的混淆,难以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3.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的能力,导致知识迁移困难。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以一段宇宙探索的视频作为开场,展示宇宙的浩瀚和神秘,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2.结合视频内容,提出问题:“地球在宇宙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宇宙中的其他天体有哪些奥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通过简短的引导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2.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3.学生反馈意见。
反思和改进措施:

地球科学概论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科学概论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二、宇宙中天体的 相对位置
天球是为了研究 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 和运动引进的一个假 想的圆球,它的球心 就是观测者所在的地 球的中心,它的半径 是无穷大的。 这样,地球以外 的天体在天球上都有 各自的投影位置。
图1-2 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
地球的自转轴无限延长, 同天球球面相交于两点, 这叫做天极;与地球的南 、北极方向相同的两个极 分别称为南天极和北天极 。地球赤道平面无限扩大 ,同天球相交的大圆,叫 做天赤道。有了天极和天 赤道,天球就可以定出自 己的经线和纬线,分别称 为赤经和赤纬。于是,人 们说明天体在天球上投影 的位置就方便了。
公元前3世纪 吕不韦 主持编成的《吕氏春秋》解释 天圆地方
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终于证实大地是一个球体 善于运用逻辑方法思维的古希腊人,率先 提出了大地是一个圆球的想法。 我国东汉张衡(78 ~139年)观测中发现 月蚀的阴影边缘总是弧形的,证明大地 是圆的。
天地之体,形如鸟卵
-张衡
1519年9月由麦哲伦(Magalhhaes)率 领的船队,从西班牙,环球航行成功
定义为围绕太阳运转、自 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 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 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 物体的天体。
上述8大行星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发现的。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C.Tombaugh)在海王星外 侧发现了冥王星,于是在过去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冥 王星一直被当作第9大行星。
然而,冥王星的直径只 有2300km左右,比月球 还要小。 其许多天文学特征也 与8大行星有较大的差异 。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太 阳系先后发现了一些大 小和质量近似或超过冥 王星的天体,使冥王星 的行星地位受到了广泛 置疑。 因此,该届国际天文 学联合会大会依据新的 行星定义,将冥王星降 级为“矮行星”。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填空答案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填空答案

填空--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四十一四季的星空1.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反射太阳光而发亮,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月相的变化。

2. 月相一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3. 各月的月相,初一新月,十五、十六满月,初七、初八,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弦月。

"上上上西西"指: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月亮的西侧半边亮;"下下下东东"指: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月亮的东侧半边亮。

4. 上弦月、下弦月时,日地月成三个星成直角;新月、满月时,日地月成一条直线。

5. 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6. 农历中的月份是根据月相变化的规律确定的,春节、元宵、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

地球的公转运动。

7. 公转方向:公转运动的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8. 公转周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422天,即通常所说的一年。

9.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5°)。

在同一天里,纬度不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不同,这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最高,冬至最低。

10. 阳历是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的历法。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公元年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世纪年必须被400整除才是闰年。

阳历在每400年中设97年366日的闰年,其余的303个为365天的平年。

1.1地球的宇宙环境(43张PPT)地理

1.1地球的宇宙环境(43张PPT)地理

祝融号是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高度有1米85 ,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 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 2020年7月23日12 时41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21年4月24日,2021中 国航天日开幕启动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中国首 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火神祝融登陆火星 的意思。祝融英文名称采用直接音译方式确定为 :“Zhu Rong”5月17日,祝融号火星车首次 通过环绕器传回遥测数据。 5月22日10时40分 ,“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 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6月11日,天问一号 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公布。 8月23日 ,祝融号火星车平安在火星度过100天,更是行 驶里程突破1000米的关键一天。
星星的分类——卫星
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 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也 是中国神话传说的扫帚星(星官名)。彗星分为 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质构成, 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物质升华,在冰核周围 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 彗星的质量、密度很小,当远离太阳时只是一个 由水、氨、甲烷等冻结的冰块和夹杂许多固体尘 埃粒子的“脏雪球”。当接近太阳时,彗星在太阳 辐射作用下分解成彗头和彗尾,状如扫帚。
国际太空探索 我国太空探索
太阳系的组成 八颗行星
目录
01 地 球 在 宇 宙 中 02 人 类 的 太 空 探 索 03 课 堂 小 结 04 课 堂 小 练
PART ONE 地球在宇宙中
星星的分类
01
02
我们看到的星星, 大多都是恒星,另外还 有行星、彗星、卫星、 星云等。
星星的分类——恒星
国际太空探索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问题研究: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人教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问题研究: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人教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特殊的家园——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液态水的存在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外部内部太阳系中,除地球外火星被认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人类探测已经持续多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

科学家设想在火星上建立人类定居点。

12太阳系 中最合适探索移民外星球地球资源的有限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地球上的资源日益紧张,包括食物、水和能源等基本生存资源。

为了寻找更多的资源,人类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太空,寻找新的资源和生存环境。

地球环境的恶化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地球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包括气候变化、资源枯竭、污染等,这些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寻找一个新的家园,成为了一个紧迫的任务。

人类对于生存空间的渴望太空探索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探索欲望,同时也是为了人类的未来发展和生存考虑。

通过移民外星球,人类可以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为地球上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美国在2020年7月30日发射了探索火星的“毅力”号,先后发现了大量有机分子——被认为是生命组成部分的含碳分子,这些物质的发现或使火星干涸的河流三角洲地区成为寻找生命的理想之地、大量有机物,这将有助于揭示火星是否存在生命这一问题、在火星的火山口发现有机物的痕迹,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重要信息。

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实现软着陆在火星表面。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天问一号在火星上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的科学探测。

火星表面的自然状况01STEP 火星基地应具备的基本的生命保障条件02STEP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03STEP 分析火星基地的基本功能04STEP火星表面的自然状况⚫火星,是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ppt课件

地球的宇宙环境ppt课件
• 地球跟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具备哪些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呢?
根据表格,比较质量与体积的差异。
行星 水星 质量 0.05 体积 0.056
金星 0.82 0.856
地球 1 1
火星 0.11 0.15
木星 317.94 1316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95.18 14.63 17.22 745 65.2 57.1
注:表中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均以地球为1.
大气
• 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光照
• 太阳处于中年时期,状态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

• 液态水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水在生命演化中起重要作用。
宇宙环境
•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的宇宙环境
目 01 地球在宇宙中 02 人类的太空探索
录 03 本课小结
04 课堂检测
01 地球在宇宙中
课程导入:观看视频《中国航天日主题宣传片》
中国自古就有着对宇宙的无尽向往。茫茫宇宙,
群星璀璨,地球的宇宙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
宇宙:
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 “宇”指无限空 间 ,“宙”指无限时 间 。
行星 距日距离(以日地平均距离为1计算) 表面平均温度/℃
金星
0.72
>400
地球
1
15
火星
1.52
-63
①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表面温度适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感谢聆听!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
地球的宇宙环境
The cosmic environment of the earth

宇宙空间生物地理

宇宙空间生物地理

宇宙空间生物地理第一部分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主题一、人类生存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仅差0.33%,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5种方法)(1)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环地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3)在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4)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从月食的过程能够推断地球是球体。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结果:出现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造成星空的周日变化2、地球仪与地图1)经线与纬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

也称子午线。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同时与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

与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在地球仪与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首先明白地球东西半球是以东经1600与西经200来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来划分的;看天体的平面图应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看地图与经纬网应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平面示意图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明白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也叫地图的基本语言)主题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太阳系与星际航行太阳与月球:1)太阳的基本概况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

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

5亿千米。

2)太阳活动与人类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太阳系概况
太阳系在银河系离中心近3万光年处 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支配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太阳系:太阳、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 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轨道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3、地球
地球不仅拥有蓝天、碧 水、高山以及无比广阔 的海洋,还有人类。
人类从古至今对宇宙都 充满了好奇!
在光球层
冕层 。
突然增 亮的斑 块,在色
球层
条条火舌--火焰,出
现在色球层
根据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图,算算两个高峰值 年或低峰值年之间的时间。 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200
76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87
1985 1990 1995
98
2000
20
21
22
23周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产生“磁暴”现象
3、产生极光
4、紫外线增强
5、对气候、水文、地质等的影响
6、危及星际航行
点拨三:月球表面形态
1、亮区---月陆(环形山和高地)
2、暗区---月海(平原和盆地)
一般认为是由于陨石撞击或 火山爆发形成。
主题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三讲 银河系与宇宙
主题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一讲 四季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
1、定义:指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2、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杆影最短,
此时,太阳位于正北或正南;
太阳高度角
地平面
北 半 球 中 纬 度 某 地 中 午 杆 影
夏天中午 说明: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 而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比冬季大
两个电极放电产生 电火花,模拟原始 天空的闪电
还原性大气
盛有水溶液 的烧瓶代表 原始的海洋
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 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 液体,又流回底部的 烧瓶,即模拟降雨的 过程
实验结果: 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等。
米勒的实验证实: 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在原始地球的条 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 质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2、太阳高度一日中不断变化 (地球自转的缘故)
3、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 (地球公转的缘故) 二、地球的公转
自西向东 1、方向:
2、周期:约一年(365.2422天) 3、姿态:呈倾斜状态,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4、效应: (1)正午的太阳高度季节的变化 (2)四季变化 (3)昼夜长短的变化 (4)五带的划分
岩浆的收缩冷却凝固
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
原始大气(不含O2) 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降温凝结成水 滴降到地表,汇流 原始海洋
在距今约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 海洋中诞生。
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
场所: 原始(还原性)大气和原始海洋 物质: CH4、 CO2 、 NH3、 H2O、 H2、 H2S、 HCN、 CO 能量: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火 山喷发释放的能量等等
日、地、月的公转轨道:
月 地 日
朔望月
上弦月 初七、初八
峨嵋月
凸月


满月(望) 十五、十六
新月(朔) 初一 光
残月
凸月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1.地球、月亮、太阳三者的相对 位置有规律地变动。 2.月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本身
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
【想象】如果月球自身会发光,在地
球看到的又将会是怎样的情况?
朔望月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新月
农历: 朔望月=29.53天 农历一年=29.53天×12个月=354.36天 一年=365天 公历: 农历年少11天
19个农历年增加7个“闰月”来协调
【考考你的常识】
1、中国有哪些节日是根据农历确定的?
2、你知道这些节日的具体时间吗? 3、在这些节日里你能看到什么月相?
冬天中午

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观测杆影的发现:
1、杆影长度与太阳高度有关
2、太阳高度日变化
——由地球自转产生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季节性变化:夏季比冬季大; 杆影夏短冬长 2)纬度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随直射点 向南北两侧递减 地球 公转 产生
一、观测杆影的发现
1、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春节
正月 初一
端午
五月 初五
重阳
九月 初九
中秋
八月 十五
元宵
正月 十五
除夕
十二月 三十
月相的应用:
1.制订农历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月相变化 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 称为朔望月。
一个公历年能恰好安排12个农 历月吗? 用闰月来调节
主题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讲 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无机小分子物质
生 成
有机小分子物质 第一阶段
(氨基酸、有机酸、尿素)
形 成 有机高分子物质
第二 阶段 第三 阶段 第四 阶段
(蛋白质、核酸)
多分子体系
组 成
演 变 原始生命
原始生命的特征:能进行简单的物质交换,具有原始的繁殖现象。
异养厌氧型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其质量占整个太阳
系的 99.86 %,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
图4-38 太阳系示意图
1. 按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_________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天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成因: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2、直射点变化规律:
赤道 春分(3.21)
北回归线 夏至(6.22)
赤道
秋分 (9.23)
南回归线 冬至(12.22)
四、昼夜长短变化 1、直射赤道(春分、秋分): 3、直射南半球:
北半球昼短夜长
全球昼夜等长
2、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昼长夜短 4、全年赤道昼夜????
火 星和_ 木 2. 小行星集中分布在______ ___星轨道之间。
点拨一:太阳大气层
日冕层 色球层 光球层
我们平时看到的圆盘—— 光球层
点 拨 : 二
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的变化
1、常见的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
发生在日
温度较低而显得 较暗的气体斑块 ,是太阳活动强 弱的标志,发生
人类肉眼能够看 到哪几颗亮行星:
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
2.大爆炸学说:
二.大爆炸学说
1.哈勃的发现:(星系光谱的研究) (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2).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一、早期地球的特点:(太古代)
——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
岩浆喷发 熔岩流 固态的地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