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考试试卷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完整版)姓名:层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阴阳之间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的范围之内,处于彼此不断的相互消长中,保持其动态的平衡。
() [单选题] *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正确答案)D.阴阳的相互转化2下列不属奇恒之腑的是() [单选题] *A女子胞B.胆C.三焦(正确答案)D.脑E .骨3、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 [单选题] *A.胆(正确答案)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4、;六腑的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是() [单选题] *A 传化水液B.传导糟粕C.传化水谷(正确答案)D.泌别清浊E.排泄水液5 、气机是指() [单选题] *A.气的升降B.气的变化C.气的运动(正确答案)D.气血津液互化E、气的运动形式6、来自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是水谷精气中性质骠悍.运行滑利,反应迅速的部分() [单选题] *A.元气B.营气C.卫气(正确答案)D.脏腑之气E、宗气7、血液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 [单选题] *A.心B.脾(正确答案)C.胃D.肝E 肾8、与肾相表里的腑是( [单选题] *A、胆B.胃C.小肠D.火肠E、膀胱(正确答案)9、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手少阴经下交() [单选题] *A、.肺经B.肾经C.膀胱经D.小肠经(正确答案)E、脾经10、具有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的是() [单选题] * A.十二皮部B.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D.奇经八脉E、十二经筋(正确答案)11、燥邪最易伤:() [单选题] *A、.心B.肝C.脾D.肺(正确答案)E.肾12、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特点的是() [单选题] *A.火邪B.风邪(正确答案)C.湿邪D.暑邪E.疫疠13、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同一疾病出现了不同的病机,即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中医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
A. 阴阳五行B. 脏腑经络C. 气血津液D. 六淫七情答案:A2. “五脏”指的是()。
A. 心、肝、脾、肺、肾B. 心、肝、脾、胃、肾C. 心、肝、胆、肺、肾D. 心、肝、脾、胃、大肠答案:A3. 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
A. 主运化B. 主疏泄C. 主通调水道D. 主藏血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六淫”()。
A. 风B. 寒C. 暑D. 湿E. 燥答案:D5. “四气”指的是()。
A. 春、夏、秋、冬B. 温、热、寒、凉C. 风、寒、暑、湿D. 酸、苦、甘、辛答案:B6. 中医的“五味”是指()。
A. 酸、苦、甘、辛、咸B. 酸、苦、甘、辛、淡C. 酸、苦、甘、辛、涩D. 酸、苦、甘、辛、麻答案:A7. “肝开窍于目”是指()。
A. 肝与眼睛有直接联系B. 肝与眼睛无直接联系C. 肝的功能影响眼睛D. 肝的病变影响眼睛答案:C8. 中医的“三焦”是指()。
A. 一个具体的器官B. 一个抽象的概念C. 三个具体的器官D. 一个具体的组织答案:B9. “肾藏精”是指()。
A. 肾有储藏精液的功能B. 肾有储藏精气的功能C. 肾有储藏血液的功能D. 肾有储藏津液的功能答案:B10. 中医的“经络”是指()。
A. 血管B. 神经C. 淋巴管D. 气血运行的通道答案:D11. “心主血脉”是指()。
A. 心有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B. 心有储藏血液的功能C. 心有储藏精液的功能D. 心有储藏津液的功能答案:A12. 中医的“五脏”中,与“肺”相对应的是()。
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D13. “脾主运化”是指()。
A. 脾有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B. 脾有储藏血液的功能C. 脾有储藏精液的功能D. 脾有转化和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答案:D14. 中医的“六腑”中,与“胃”相对应的是()。
A. 大肠B. 小肠C. 胆D. 三焦答案:B15. “肝主疏泄”是指()。
中医基础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医基础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具有祛风散寒、降逆止呕作用的操作是A、揉一窝风B、分腹阴阳C、推天柱骨D、推三关E、拿风池正确答案:C2、肝郁气滞型黧黑斑治疗方选A、藿香正气散加减B、六味地黄丸加减C、参苓白术散加减D、逍遥散加减E、桃花四物汤加减正确答案:D3、抖肩关节及上肢操作时A、幅度小,频率快B、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C、用力均匀,每分钟120~160次D、用力快速而短暂E、频率稍快,着力稍重正确答案:A4、《灵枢·九针十二原》对五输穴的记载中,复溜为A、井B、经C、合D、输E、荥正确答案:B5、骨折临床愈合后,骨痂的改造塑形决定于A、外固定的牢固性B、固定时间C、肢体活动及负重产生的应力D、局部血液供应情况E、骨痂的多少和质量正确答案:C6、屈指肌腱炎可出现A、锤状指B、腕下垂C、梭状指D、扳机指E、猿手正确答案:D7、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部外展多少度时疼痛A、180°B、120°~180°C、30°~60°D、60°~120°E、60°~90°正确答案:D8、湿疮发于四肢者又称之为A、四弯风B、浸淫疮C、疥疮D、旋耳疮E、脐疮正确答案:A9、婴儿湿疮好发于哪个部位A、臀部、大腿B、泛发全身C、发无定外D、头面部E、散在发生于暴露部位正确答案:D10、用银膏补牙见于A、汉代B、宋代C、唐代D、辽代E、明代正确答案:C11、鼻阻塞首选开窍药有A、石菖蒲B、白芷C、辛夷D、郁金E、麝香正确答案:C12、两颞头痛,午后加重常为A、筛窦B、上颌窦C、蝶窦D、额窦E、除外鼻窦正确答案:B13、肛窦炎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方选A、小承气汤B、补中益气汤C、青蒿鳖甲汤D、知柏地黄丸E、增液汤正确答案:E14、下列哪一项除外均是口腔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分型A、慢性假膜型B、急性萎缩型C、慢性萎缩型D、慢性增生型E、急性假膜型正确答案:A15、下列疾病中除哪种疾病外均可采用拔罐法治疗A、神经麻痹B、风湿痹痛C、痛经D、痤疮E、高热抽搐正确答案:E16、联络脏腑,沟通肢窍其意思指A、病邪传变规律B、经络生理功能C、循经感传现象D、病候反应途径E、经络系统内容正确答案:B17、瓜藤缠反复发作,病久难愈,内治首选A、软坚散结B、凉血解毒C、滋补肝肾D、利湿化瘀E、温阳通络正确答案:E18、下列穴位除哪一个,其余均在一水平线上A、大横B、归来C、带脉D、神阙E、肓俞正确答案:D19、TNM分期中T<sub>is代表A、原发肿瘤未检得B、原位癌C、区域淋巴结D、原发肿瘤E、原位癌转移正确答案:B20、一期梅毒的主要表现是A、硬下疳B、疼痛性溃疡C、横痃D、结节E、软下疳正确答案:A21、冈上肌断裂时,上臂哪种活动功能受限A、内旋B、前屈C、外旋D、外展E、内收正确答案:D22、白屑风西医称A、脂溢性皮炎B、神经性皮炎C、多形红斑D、玫瑰糠疹E、银屑病正确答案:A23、麦氏征试验是用于检查A、膝关节十字韧带是否损伤的特殊试验B、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是否损伤的特殊试验C、膝关节半月板是否损伤的特殊试验D、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是否损伤的特殊试验E、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是否损伤的特殊试验正确答案:C24、胆的下合穴位于A、足少阳胆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阳明胃经D、手阳明大肠经E、手少阳三焦经正确答案:A25、在临床上,如要拔除下颌阻生牙,须进行哪项麻醉A、腭大孔B、任何部位均可C、切牙孔D、下颌孔E、上颌结节正确答案:D26、中脘位于A、脐上4寸B、脐上5寸C、脐上7寸D、脐上3寸E、脐上6寸正确答案:A27、检查髌骨软化症作何试验A、研磨试验B、抽屉试验C、浮髌试验D、侧向试验E、挺髌试验正确答案:E28、双眼注视远处目标,调节处于松弛状态,注视近处目标时则需要调节,同时为保持双眼单视,双眼还需要内转,称为A、视功能B、眼的调节C、屈光D、眼的集合E、视野正确答案:D29、足阳明经的络穴是A、大钟B、丰隆C、长强D、大包E、公孙正确答案:B30、下列不属于龋病病因的是哪一项A、细菌B、食物C、宿主D、时间E、虫正确答案:E31、能作为直接盖髓剂的材料是A、丁香油氧化锌粘固粉B、磷酸锌粘固粉C、氢氧化钙粘固粉D、聚羧酸锌粘固粉E、玻璃离子粘固粉正确答案:E32、足三阳经腧穴主治病症相同的是A、胃肠病B、神志病C、前阴病D、咽喉病E、妇科病正确答案:B33、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是A、功能障碍B、间歇性跛行C、疼痛D、关节僵硬E、肿胀正确答案:C34、咽喉疼痛,焮红微肿,发热汗出,脉浮数。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1. 阴阳的概念是:()A、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B、代表白昼和黑夜C、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D、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正确答案)2. 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张仲景B、巢元方C、陈无泽(正确答案)D、吴又可3. “证〞的概念是:()A、疾病的名称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病症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正确答案)4. 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A、五脏(正确答案)B、六腑C、经络D、气血5. “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A、阴的绝对亢盛B、阳的绝对亢盛C、阴虚而致阳亢D、阳虚而致而致阴盛(正确答案)6. 五行中木的特性,古人形容概括为:()A、曲直(正确答案)B、炎上C、从革D、润下7. 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A、心B、肺C、脾D、肾(正确答案)8. 脏与腑的最根本区别是:()A、形态不同B、是否空腔性脏器C、贮藏化生精气和传化水谷(正确答案)D、是否直接与水谷接触9. 以下属于心的生理功能是:()A、调节情志B、主神志(正确答案)C、主藏血D、主统血10. 华盖之脏是指:()A、心B、肺(正确答案)C、脾D、肝11. 在肝主疏泄的功能中,最根本的是:()A、调畅情志B、调节血量C、调畅气机(正确答案)D、促进脾胃运化12. 称“将军之官〞的是:()A、心B、肺C、脾D、肝(正确答案)13. 称肺为“娇脏〞主要依据是:()A、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正确答案)B、肺主一身之气,容易耗伤C、肺阴易被燥邪所伤D、痰液常阻肺,使肺失宣降14. 奇恒之府是指:()A、骨、脉、胆、膀胱、三焦、胃B、三焦、胃、小肠、心包、膀胱C、胆、胃、膀胱、三焦、小肠、大肠D、胆、骨、脉、髓、脑、女子胞(正确答案)15. 以下属升降之枢的为:()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B、肝主升,肺主降C、脾主升,胃主降(正确答案)D、心火下降,肾水升腾16. 脾统血的主要机制是:()A、控制血液的流速B、控制血液的流量C、控制血液在脉道内运行(正确答案)D、统管全身血液17. 具有温煦脏腑,润泽皮毛,控制腑理开合等功能的是:()A、元气B、宗气C、卫气(正确答案)D、营气18. 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是:()A、心气B、宗气(正确答案)C、肺气D、营气19.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为:()A、津能载气(正确答案)B、气能生津C、气能行津D、气能摄津20.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气的作用:()A、滋润(正确答案)B、推动C、气化D、固摄21. 元气的生成来源是:()A、肾中的精气(正确答案)B、水谷之气C、吸入的清气D、水谷之气和肾精22. 营气的主要组成是:()A、水谷精气(正确答案)B、自然界清气C、肾中精气D、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23. 经络的概念较确切的是以下哪一项?()A、经脉和络脉的总称B、气血运行的通道C、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正确答案)D、感应传导的线路24. 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互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补足正经缺乏作用的经脉是:()A、十五别络B、奇经八络C、十二经别(正确答案)D、十二经筋25. 以下十二经脉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的?()A、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B、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C、足太阳→手太阳→手少阴→(正确答案)D、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26. 起于胞中的三条经脉是:()A、冲、任、带B、任、督、带C、冲、任、督(正确答案)D、督、冲、带27. 以下经脉中哪一条经脉是“主胞胎〞的?()A、督脉B、带脉C、冲脉D、任脉(正确答案)28. “中寒〞是指:()A、内寒B、感受外寒C、寒伤肌表,郁遏卫阳D、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正确答案)29. 其性粘滞,趋下的病邪是:()A、湿邪(正确答案)B、火邪C、寒邪D、风邪30. 多挟湿邪为患的病邪是:()A、寒邪B、风邪C、火邪D、暑邪(正确答案)31. 疫疠多通过什么途径感染:()A、侵犯肌表B、空气传染,从口鼻入(正确答案)C、经络D、脏腑32. 导致“气乱〞的情志因素是:()A、喜B、怒C、惊(正确答案)D、恐33. 耗伤心神,损伤脾气的情志因素为:()A、喜B、怒C、忧D、思(正确答案)34. 痰饮的形成,多与何脏腑有关:()A、心肺脾肾B、肺脾肾三焦(正确答案)C、心肝脾肾D、心肺肝脾35. 什么是发病的内在根据:()A、正气缺乏(正确答案)B、邪气C、阴阳失调D、脏腑紊乱36. 疾病发生的最根本病理是:()A、经络的功能失调B、阴阳失调(正确答案)C、脏腑的功能失调D、内生五邪病变37. 在阴阳失调中,阴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A、肝B、肾(正确答案)C、脾D、心38. 促进疾病向恶化或死亡等不良结局转化是由于: ()A、正气衰竭,邪气独盛(正确答案)B、正邪相争剧烈C、正气缺乏,邪气亦衰D、邪去而正不复39. 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A、气血的盛衰B、邪正斗争之间的盛衰变化(正确答案)C、气机失调D、脏腑阴阳失调40. 以下除……外,都属脾的病理表现:()A、水肿B、崩酒C、黄疽D、自汗(正确答案)41. 肝火上炎的临床表现,以下何项是错的?()A、咯血吐血B、头胀痛,面红目赤C、晕眩目花(正确答案)D、耳暴鸣或暴聋42. 不属于气陷的临床表现是:()A、子宫脱垂B、腰腹胀满重坠C、里急后重(正确答案)D、久利脱肛43. 久泄,脱肛伴内脏下垂是:()A、肾气不固B、脾气虚弱C、中气下陷(正确答案)D、宗气下陷44. 不属于气机失调的病理是:()A、气逆B、气虚(正确答案)C、气滞D、气闭45. 阴偏衰的病机是指:()A、阳气亢盛,阴气相对缺乏B、精血津液缺乏,机能虚性亢奋(正确答案)C、精血津液亏乏,导致阳不敛阴D、阳热病邪侵袭46. 阳偏衰的病机是指:()A、阳气虚损,阳的机能减退或衰弱,热量缺乏(正确答案)B、阴寒邪侵,伤及阳气,阴盛阳虚C、阳气虚损,导致精血津液缺乏D、阴寒病邪积聚,阳气受抑而不升47. 形成津液缺乏的原因,以下哪项不确切?()A汗、吐、下太过B、五志过极化火C、忧愁思虑过度(正确答案)D、燥热之邪所伤48. 形成血虚的原因,以下哪项不确切?()A、久病不愈,慢性消耗B、思虑无穷C、劳力过度耗伤(正确答案)D、失血过多49. 在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正确答案)D、《小儿药证真诀》50. 正不敌邪或正气持续衰弱以致不气不能内守者,可称为:()A、气郁B、气陷C、气脱(正确答案)D、气闭。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选)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D)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E.张元素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C )A.心B.脾C.肝D.肾E.肺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 )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五行相乘D.五行相侮E.五行制化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C)A.胆B.胃C.三焦D.脾E.脑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B )A.鼻B.耳C.口D.舌E.目7.“罢极之本”是指(A)A.肝B.肾C.脾D.胆E.心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E.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C)A.元气B.心气C.宗气D.营气E.卫气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D )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1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C )A.宗气虚B.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E.肺气虚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 )A.正经B.经别C.经筋D.别络E.奇经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D )A.拇指端B.食指端C.中指端D.小指端E.无名指端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B)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阴阳平和质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D )A.风邪B.火邪C.暑邪D.燥邪E.以上都不是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A.怒则气上B.思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E.劳则气耗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E.气候异常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盛转阳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 )A.脾肾B.肺肾C.心肺D.脾肺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 )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E.阳胜则阴病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科室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2.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B )A.鼻B.耳C.口D.目3.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 )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B )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气虚质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D )A.风邪B.火邪C.暑邪D.燥邪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怒则气上B.思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 A )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8.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C )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9、下列关于藏象学说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脏,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为“五脏”B.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属人体整体生命机能的体现,与五脏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C.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三焦、女子胞、子宫D.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沟通联系成有机整体10、肝的生理特性是( C )。
A.主疏泄,调畅气机B.主藏血,调节血量C.肝为刚脏,肝气升发D.主血海而调冲任11、肝主藏血不包括( D )。
A.濡养肝及形体官窍B.为经血生成之源C.化生和濡养肝气D.化生和濡养神12、肾开窍于( D )A.齿B.耳C.二阴D.耳及二阴13、急躁易怒主要与下列哪项功能失调有关?( D )A.神不守舍B.髓海空虚C.肝血不足D.肝升太过14、十二经筋的分布,多结聚于( C )A.胸腹部B.肌肤体表部位C.关节和骨骼D.四肢末端15、奇经八脉中,联络全身阴阳的经络的是( D )。
A.冲脉B.任脉C.阴、阳跷脉D.阴、阳维脉16、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面部相交于( B )。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四气”之一的是:A. 阳B. 阴C. 平D. 动答案:A2. 中医“五输”的理论与以下哪个学科相关?A. 肾脏学B. 气功学C. 经络学D. 耳鼻喉学答案:C3. 中医的“四诊”包括以下哪种方法?A. 问诊、望诊、切诊、闻诊B. 望诊、闻诊、验诊、切诊C. 问诊、望诊、闻诊、切诊D. 问诊、望诊、闻诊、验诊答案:C4. 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不包括:A. 病因病机辨证B. 治则治法辨证C. 脏腑辨证D. 祛邪证治答案:D5. 中医理论中的“气血”指的是以下哪种生理物质?A. 气压和血液B. 气体和血压C. 气体和血液D. 气压和血压答案:C二、填空题1. 中医理论中,人体内的精、气、血、津液统称为____________。
答案:四体液2. 中医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扶正____________”。
答案:祛邪3. 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是根据“____________”选择治疗方法。
答案:辨证论治4. 中医理论中的“五脏六腑”是指人体内的主要____________。
答案:脏器5. 中医的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有____________条经络。
答案:经络三、简答题1. 请解释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概念。
答案: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是指对立而又关联的两种对立物质。
阴阳在宇宙万物中普遍存在,互相依存,相互制约。
阴阳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
2. 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等方面的不同表现,通过辨证分析,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的目的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3. 中医的“四诊”方法是什么?答案:中医的“四诊”方法包括:问诊、望诊、闻诊、切诊。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流来了解其病情。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脉等来判断病情。
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和呼吸等来判断病情。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1. 简答题(10分)试题: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分别是哪几部?答案:四大经典著作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
2. 多选题(20分)试题:下列哪些方法属于中医诊断方法?A. 望诊B. 闻诊C. 触诊D. 问诊E. 切诊答案:A、B、C、D3. 判断题(15分)试题: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答案:正确4. 名词解释(10分)试题:什么是气血不足?答案:气血不足是指人体机能活动所需的气体和养分不足,导致机体功能减退或疾病发生的状态。
5. 简答题(15分)试题:请解释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答案:辨证施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即通过综合分析病人的病情、脉象、舌象等信息,确定病人所患的病证,并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
6. 名词解释(10分)试题:什么是中医的“寒邪”?答案:中医中的“寒邪”是指寒冷的外来病因,如寒冷天气、寒风等对人体机能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7. 简答题(20分)试题:请解释中医的“针灸”疗法。
答案: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将细针插入人体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8. 综合题(20分)试题:请根据中医理论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在中医治疗上,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答案:根据中医理论,每个人的体质、机能和疾病表现可能是不同的,因此,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通过以上考试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核心内容。
要想深入研究中医,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经典著作和理论,掌握中医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常用疗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中医专业知识水平。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对于保健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说,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和医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考试试卷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有“喜燥恶湿”生理特性的是:()
A、脾
B、胃
C、肠
D、胆
E、三焦
2. 、“泻而不藏”,用于概括()的生理功能: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肾
E、肝
3. 肺的宣发作用可体现于:()
A、呼出浊气
B、向下布散精微
C、布散卫气
D、清理呼吸道异物
E、使血液会聚于肺
4. 下列哪一项不是肺的生理功能所主:()
A、呼吸运动
B、宗气的生成
C、皮毛的润泽
D、水液的吸收
E、宣发卫气
5. 肝气亢奋时,患者的情志改变是:()
A、抑郁
B、多愁善感
C、急躁易怒
D、喜笑不止
E、易悲
6. ()其华在爪:
A、肝
B、肺
C、肾
D、心
E、脾
7. 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A、胃
B、脾
C、肾
D、三焦
E、小肠
8. ()既是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府:
A、骨
B、胆
C、胃
D、小肠
E、大肠
9. 肾对水液的作用是:()
A、主水
B、运化水液
C、统摄水液
D、宣发水液
E、通调水道
10. 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起温煦作用的是:()
A、心阳
B、肝阳
C、肾阳
D、脾阳
E、肺阳
11. ()在窍为舌:
A、肾
B、肝
C、心
D、肺
E、脾
12. 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脑
B、髓
C、骨
D、胆
E、小肠
D、脾肾两虚
E、心脾两虚
13. 痰的生成与贮存与哪两脏有关:()
A、肺与肝
B、心包与三焦
C、脾与胃
D、脾与肾
E、肺与脾
14. 主要体现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是:()
A、吸入清气
B、宣发卫气
C、生成宗气和调畅气机
D、生成宗气以助心行血
E、呼出浊气
15. 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
E、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16. 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肝脾
B、肺肝肾
C、肺脾肾
D、肝脾肾
E、心肺肾
17. 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膀胱
18. 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相克
19. 行于头侧部的经脉是:()
A、足太阴经
B、足太阳经
C、足少阳经
D、手太阳经
E、足阳明经
20. 何脏输精于皮毛?()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1. “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是:()
A、邪气亢盛,正气未衰
B、脏腑功能紊乱
C、气血淤滞
D、水液潴留
E、痰浊壅盛
22. 哪两脏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调节方面:()
A、肺与肾
B、肝与肾
C、肺与肝
D、肝与脾
E、脾与肾
23. 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互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补正经不足作用的经脉是;()
A、十五别络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十二皮部
24. 毛发的荣枯主要与体内那两种物质的盛衰有关:()
A.精与气B.气与血C.血与津液D.精与血E.津与气
25. 化生和贮藏精气用于概括()的生理功能:
A、六腑
B、五脏
C、奇恒之腑
D、脑
E、髓
26. 肺的通调水道作用主要依赖于:()
A、肺主一身之气
B、肺主宣发和肃降
C、肺主治节
D、肺主敛藏
E、肺主津液
27. 肺开窍于:()
A、口
B、舌
C、鼻
D、目
E、耳
28. ()主决断、勇怯:
A、心
B、肝
C、脾
D、胆
E、胃
29. “主运化”的脏腑是:()
A、胃
B、小肠
C、大肠
D、脾
E、肺
30. 嗳气、呕吐、呃逆属于()气上逆:
A、肝
B、肺
C、胃
D、大肠
E、小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备选项的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哪几组能组成一对阴阳?()
A.物质
B.气血
C.上升
D.功能
E.寒热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膝为筋之府
B、骨者髓之府
C、脑为元神之府
D、头者,精明之府
E、脉为血之府
3 五脏与五志的相关,下面哪些是正确的?()
A、心在志为喜
B、肺在志为悲
C、脾在志为思
D、肝在志为怒
E、肾志为恐
4. 奇恒之腑包括:()
A、脑
B、胃
C、胆
D、三焦
E、女子胞
5. 中医学中,把脾胃合称为:()
A、水谷之海
B、太仓
C、后天之本
D、受盛之官
E、气血生化之源
6.肺的肃降作用主要体现在()
A.排出体内浊气
B.向下输布水谷精微
C.宣散卫气
D.清除呼吸道内异物
E.将津液输布至体表
7.阴盛格阳表现为()
A.真热
B.假热
C.实寒
D.真寒
E.假寒
8.肝病常见的虚证有()
A.肝气虚
B.肝阳虚
C.肝血虚
D.肝阴虚
E.肝气郁结
9.下列属“五液”的是()
A.泪
B.涕
C.尿
D.汗
E.涎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心气与夏气相应
B.肺气与长夏相应
C.脾气与春气相应
D.肝气与秋气相应
E.肾气与冬气相应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心,开窍于_____,其华在______,在液为_____。
2.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3. 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心肾之间生理功能协调,称“________”,即“________”。
4. 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则可出现喘咳痰多等症,所以说“脾为_____ 之源,肺为______ 之器”。
5. 正常面色是____________。
主观题
四、词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肺主行水:
2、气机、气化:
3、因人制宜:
4、同病异治:
五、问答题(共20分)
1、试述元气、宗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特点。
(10分)
2、试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A
2.B 3C 4.D 5C 6.A 7.A 8.B 9.A 10.C 11.E 12.E 1
3.E 1
4.C
15.D 16.C 17.C 18.A 19.C 20.B 21.A 22.C 23.C 24.D 25.B
26.B 27.C 28.D 29.D 3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备选项的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BD 2、ABCDE 3、ABCDE 4、ACE 5、CE
6、AB
7、BD
8、AD
9、ABDE 10、AE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舌、唇、汗
2、主持诸气,疏通水道
3、水火相济,心肾相交
4、生痰,贮痰
5、明润光泽
主观题
四、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肺主行水:是指肺气具有通调水道,推动水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
2、气机、气化: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叫气化。
3、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
原则,叫“因人制宜”。
4、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
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五、问答题
1、元气①生成:②分布:③功能:
宗气①生成:②分布:③功能:
2、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②湿性重浊
③湿性粘滞:
④湿性趋下:
(以上均应联系病症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