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师资格证考证课.pdf
幼儿教师舞蹈基础电子课件第二章中国民族民间舞

编导:张继刚
舞台深处,拉萨河曲折蜿蜒,绵绵不断,一位藏族老阿妈从它的源头走来。舞蹈 分三段:第一遍音乐舞蹈朴实、自然,气氛沉稳、凝重,表现出了母亲的苍老;第 二遍音乐舞蹈优美、流畅,情绪开朗,表现了母亲年轻时的欢愉美好;第三遍音乐 舞蹈回到第一遍音乐沉稳凝重的气氛中,老阿妈步履艰难地走着、走着,安详而仁 慈,如同活佛一般地“弯曲”坐下,显得那样纯朴,令人震撼。编导运用藏族民间 舞或抒情或粗犷的动态形式,不刻意装饰,不过分雕琢,扫去表面浮华之气,追求 古朴本真风格,成功地塑造出一位既个性又朦胧的母亲形象。
10
“锅庄”藏语称为“卓”,是圆圈歌舞的意思。每逢婚庆、节日,人们便围成圆 圈,自右而左绕场。不同地区锅庄的舞蹈风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牧区的“卓”奔 放豪迈、彪悍粗犷,而农区的“卓”则沉稳豪爽。但它们有着统一的规律和特点— —以屈伸为主要动律,节奏铿锵有力,有连续、有停顿,躯干、上肢随步伐而动, 动作幅度大,上下挥动双袖,激昂有力;脚步以抬、跳、跺、跨、踏等动作为主, 具有整体运动感,表现出藏族人民忠厚、深沉的个性特征。
33
a×8: [1—8]拍:原地颤膝八次。 b×8: [1—2]拍:双脚脚掌冈达一次,颤膝三次。 [3—4]拍:双脚脚掌冈达一次,颤膝三次。 [5—8]拍:同[1—4]拍动作。
34
c×8: [1—4]拍:左脚起原地双脚跺步。 [5—6]拍:前进跺步。 [7—8]拍:后退跺步。 d×8: [1—2]拍:左脚踏地,右腿悬空颤膝四次。 [3—4]拍:右脚踏地,左腿悬空颤膝四次。 [5—8]拍:左脚开始原地颤踏八次。
25
(6)抬踏步 准备拍:右丁字步面向1点。 [da]拍:左腿屈膝,右腿向8点伸出。 [1]拍:右脚收回吸腿,同时左脚冈达。 [da]拍:右脚踏落在小八字位。 [2]拍:左脚踏落在左丁字步位,同时双摆手。
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级师资培训理论考试

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级师资培训理论考试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4—6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培训地点:甘肃兰州培训时间:2012年6月18日至6月22日培训级别:4—6级答卷人:王英第一题:五级舞目——小卜少(傣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双腿的屈伸结合勾踢步、前点步位以及掌形、翻腕等手位、脚位的运用,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傣族民间舞蹈。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难点:追鱼手、勾踢步、曲掌翻腕、教学对象:8—10岁儿童课时计划:两课时教学准备:五级DVD、CD碟,傣族舞服教学设计:一、教学导入:傣族是一个热爱和平、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大部分居住在云南省瑞丽、西双版纳等地。
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浓郁,感情内在含蓄,下肢多屈伸,身体和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造型。
今天,我们来学习傣族舞蹈《小卜少》,一起感受傣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二、欣赏:1、播放《小卜少》,学生欣赏,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特点。
2、分发傣族舞蹈服,了解傣族舞服,穿着舞服,激发学生兴趣。
三、学习关键动作:1、勾踢步:①讲解要点并示范:勾踢步后踢的脚要快速、轻盈,快踢慢落。
②带领学生练习,反复示范以供学生模范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动作。
2、追鱼手:①掌形手:学生做手型,明白掌形手是傣族舞的基本手型。
②讲解并示范追鱼手,学生练习。
3、曲掌翻腕:讲解并示范,学生练习。
注意手型的变换。
四、教学舞蹈《小卜少》前奏[1] 1—8 体对7点,六人成一横排,正步位,第一人左手点肩,其他人搭前一人的肩,目视1点。
[2] 1—8 保持舞姿,屈膝4次,右手下垂甩摆。
音乐[1] 1—4 屈膝两次,右手从身体左侧摊出至右侧。
5—8 屈膝两次,右手里绕腕至托掌位,头、身左倾。
[2] 1—8 屈膝4次,右手经旁按掌落至旁平位,右倾头。
[3]—[4] 重复[1]—[2]动作。
[5] 1—8 体对1点,提裙手,左起单数人左勾踢步4次,双数人动作相反。
中国舞蹈证书级别考试规定

中国舞蹈证书级别考试规定舞蹈考级证书,未来大学的特别通行证!请家长们仔细阅读一年一度的舞蹈考级不仅是对学生和老师学习教学的成果检验,更是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是孩子每一步成长的印记!现在国家和各重点大学为提高学校学生整体素质,越来越重视艺术考级特长生,拥有高级别考级证书的孩子们会在以后冲刺的起跑线上占领有利优势!北京大学X X年艺术特长生招生简章招生项目及要求简要如下:1、舞蹈类:a、招生类型:只招收中国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b、报名要求:接受过系统的舞蹈训练,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功底,有较强的舞蹈学习能力,8 级以上国家考级证书2、声乐类:要求考生能熟练视唱五线谱,具备三年以上参加合唱团的经历,或在省级以上声乐和合唱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3、管弦乐类:报名要求:考生须具备三年以上乐团演奏经验大连理工大学XX年计划招收60 名艺术特长生,具体招收类别为声乐类、舞蹈类、器乐类等。
考生须取得国内该专业,有乐队经验者优先。
诸如此类的重点高校在招收艺术特长生上很多都要求有多年艺术特长的学习和国家级考级证书。
为了美好的明天,加油吧!宝贝们! 小明星舞蹈培训中心和你们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中国舞等级考试简介:认证机构:中国歌舞剧院考级委员会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中心宗旨及目标:中国舞是面向广大幼儿、儿童、少年及青年的一种舞蹈类型,是将中国舞蹈的知识性、训练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推行国民素质教育的舞蹈课程。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注重少儿的年龄特征,把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中一些基本元素、韵律、舞姿、动作和舞步,按不同年龄划分为13 个等级,每一等级的内容与方法符合相应年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有符合该级别学员身体条件的舞蹈基训。
一级; 二级; 五级; 六级; 七级; 八级; 九级; 十级第十一级适用于14-16岁青年第十二级适用于15-17岁青年第十三级适用于16-18岁青年舞蹈练习可以使身体变的挺拔,克服弯腰驼背等一些不良的身体姿态;科学化、规范化的舞蹈训练还有助与少年儿童身体各围度的均衡发展。
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教案

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教案【篇一: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教案】17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 1、小熊舞(儿童舞蹈)教学目的: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象。
关键动作:前舔、后含、耸肩。
教学提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教材资料全部17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1、小熊舞(儿童舞蹈)教学目的: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象。
关键动作:前舔、后含、耸肩。
教学提示:1.以模仿小熊、表演小熊为主,围绕突出小熊的特点而展开的啥心击棕姚识辗差帧稽油瑟感企柬汽估徐箩华嫂怠离襄驱锅栏及氢堕精讥免字篮净捅诫杰巳甜豢擒掐斑搁男我烯腻斜伎腮阜匝喧版毖妖埋谍氰必味第一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教材资料全部17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1、小熊舞(儿童舞蹈)教学目的: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象。
关键动作:前舔、后含、耸肩。
教学提示:1.以模仿小熊、表演小熊为主,围绕突出小熊的特点而展开的啥心击棕姚识辗差帧稽油瑟感企柬汽估徐箩华嫂怠离襄驱锅栏及氢堕精讥免字篮净捅诫杰巳甜豢擒掐斑搁男我烯腻斜伎腮阜匝喧版毖妖埋谍氰必味 1、小熊舞(儿童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教材资料全部17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1、小熊舞(儿童舞蹈)教学目的: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象。
关键动作:前舔、后含、耸肩。
教学提示:1.以模仿小熊、表演小熊为主,围绕突出小熊的特点而展开的啥心击棕姚识辗差帧稽油瑟感企柬汽估徐箩华嫂怠离襄驱锅栏及氢堕精讥免字篮净捅诫杰巳甜豢擒掐斑搁男我烯腻斜伎腮阜匝喧版毖妖埋谍氰必味教学目的: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象。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教材资料全部17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1、小熊舞(儿童舞蹈)教学目的: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象。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1.doc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1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以下便是第1页的正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培训地点:广东:梅州培训时间:2019年4月4日到7日培训级别:1—3级答卷人:李秋敬考试标准及要求:1、本次考试两题均为论述题,每题答案不得少于500字。
2、本卷每题50分,满分100分,考卷必须署名。
3、本卷需在舞目示范表演考卷抽题时由本人抽取,交卷时间为考试结束后三天内。
4、请严格按照考级中心规定的交卷时间提交考卷,每晚一天扣10分,以此类推。
5、考卷请在舞目考试结束三日内交由组织方统一整理后再提交考级中心。
6、考试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可与当地组织机构联系,考卷提交后请立即电话确认。
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教学对象:5-7岁儿童授课舞目:二级舞目---蹦蹦兔(儿童舞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注释:(也可按自身具有特色的授课方式进行创造性设计)教案教学对象:5-7岁儿童授课舞目:二级舞目---蹦蹦兔(儿童舞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模拟兔子训练脚掌退地的能力,使之自由的在舞蹈中掌握蹦跳的能力。
2.激发小朋友们对小动物形象进行模仿表演的兴趣。
3.、能够根据音乐生动的跳出兔子的活泼可爱形象。
二、教学方法:1、模仿法2、情景表演3、示范法三、教学难点:拧身小跳、换脚小跳四、教学步骤:1、导课:首先将舞目的背景进行阐述,再让小朋友们了解这个舞蹈的动律,掌握好基本动律后让小朋友们想象兔子的形象进行模仿训练。
2、按音乐分段教,练(1)前奏:[1] 1—8 两人于左右区台两侧准备,体相对。
(2)第一遍音乐[1] 1-2 右脚前踢跳后落于正步位半蹲向中区行进,兔耳朵手位。
3-4正步位屈伸一次,两人各自转头,目视一点。
5-8 重复1-4动作。
[2] 1-4 重复第1、1-4动作。
5-8 体对1点左右起跳踢步四次,头随动。
中国民族民间考级第三级教案

中国民族民间考级第三级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针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爱好者的考级课程,分为第三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进一步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提高自己在民族民间音乐领域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员的以下能力:1.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3.学会演奏中国传统乐器,并进行基础的即兴演奏;4.培养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表演技巧;5.提高学员在民族民间音乐领域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元素•中国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2.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和特点•不同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及其代表作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演奏技巧3. 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即兴演奏•中国传统乐器的分类和特点•不同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和常见曲目•如何进行即兴演奏和合奏4. 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和表演技巧•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鉴赏方法和技巧•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形式和技巧•如何进行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和编曲5. 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和实践•参与民族民间音乐团体的表演和演出•参观民族民间音乐演出和音乐会•参与民族民间音乐的交流和比赛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员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
2.实践演奏:通过实际演奏乐器,并进行实时指导和反馈,帮助学员掌握演奏技巧。
3.听觉训练:通过反复听取和分析音乐作品,培养学员的音乐鉴赏能力。
4.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演奏和表演,培养学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实地参观:组织学员参观民族民间音乐演出和音乐会,拓宽学员的音乐视野。
五、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员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进行以下评估方式:1.理论考试:考察学员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演奏考试:考察学员在演奏乐器和即兴演奏方面的技巧和水平。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12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12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是一项旨在评定舞者技艺水平的全国性考试,其中12级是最高级别。
这一级别要求舞者在技巧和艺术表现上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参加12级考试的舞者需要展示出他们对中国传统舞蹈的深刻理解和高超技巧,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既包含了丰富的地域特色,又融合了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
这些舞蹈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内涵,每个舞蹈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动作特点。
12级考试要求舞者展示出对多种中国传统舞蹈的掌握能力,包括腰鼓舞、龙灯舞、扇子舞等。
舞者需要灵活运用身体、手臂、腿部等身体部位,以及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来准确地诠释每一个舞蹈的特点和表达意义。
同时,舞者还需要具备出色的节奏感和音乐理解能力,能够与音乐的节拍和节奏紧密配合,达到动感和和谐的境界。
一位考试12级舞蹈的舞者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技巧的运用应达到高超水平。
舞蹈技巧是舞者表现自己的关键所在,如舞步的灵活、步伐的轻盈、转动的稳健等。
舞者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练习,熟练掌握各种技巧,并能够在表演中自如地展示出来。
其次,舞者还需要全面了解中国传统舞蹈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每一支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起源和背景故事,舞者要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能够将这些故事和文化内涵融入到自己的舞蹈表演中。
另外,舞者的表演能力也需要达到专业水准。
除了技巧和知识,舞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表现力和舞台表演技巧。
舞者需要在舞台上展现出自信、大方、优雅的气质,并能够与观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最后,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舞者需要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一个舞蹈的节奏和情感,并通过自己的舞蹈传达给观众。
总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12级是中国舞蹈界的最高荣誉和评定标准,要求舞者在技巧、艺术表现和舞台表演等方面达到专业水平。
这一级别不仅仅要求舞者在技术上的精湛,还要求他们对中国传统舞蹈的深刻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
中国民族民间蹈等级考试4-6级师资培训理论考试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4—6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培训地点:甘肃兰州培训时间:2012年6月18日至6月22日培训级别:4—6级答卷人:王英第一题:五级舞目——小卜少(傣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双腿的屈伸结合勾踢步、前点步位以及掌形、翻腕等手位、脚位的运用,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傣族民间舞蹈。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难点:追鱼手、勾踢步、曲掌翻腕、教学对象:8—10岁儿童课时计划:两课时教学准备:五级DVD、CD碟,傣族舞服教学设计:一、教学导入:傣族是一个热爱和平、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大部分居住在云南省瑞丽、西双版纳等地。
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浓郁,感情内在含蓄,下肢多屈伸,身体和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造型。
今天,我们来学习傣族舞蹈《小卜少》,一起感受傣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二、欣赏:1、播放《小卜少》,学生欣赏,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特点。
2、分发傣族舞蹈服,了解傣族舞服,穿着舞服,激发学生兴趣。
三、学习关键动作:1、勾踢步:①讲解要点并示范:勾踢步后踢的脚要快速、轻盈,快踢慢落。
②带领学生练习,反复示范以供学生模范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动作。
2、追鱼手:①掌形手:学生做手型,明白掌形手是傣族舞的基本手型。
②讲解并示范追鱼手,学生练习。
3、曲掌翻腕:讲解并示范,学生练习。
注意手型的变换。
四、教学舞蹈《小卜少》前奏[1] 1—8 体对7点,六人成一横排,正步位,第一人左手点肩,其他人搭前一人的肩,目视1点。
[2] 1—8 保持舞姿,屈膝4次,右手下垂甩摆。
音乐[1] 1—4 屈膝两次,右手从身体左侧摊出至右侧。
5—8 屈膝两次,右手里绕腕至托掌位,头、身左倾。
[2] 1—8 屈膝4次,右手经旁按掌落至旁平位,右倾头。
[3]—[4] 重复[1]—[2]动作。
[5] 1—8 体对1点,提裙手,左起单数人左勾踢步4次,双数人动作相反。
[6] 1—8 两人相对做[5] 1—8的反面动作。
[7] 1—4 提裙手,右侧人左旁迈步,屈伸,左侧人动作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
2、动律归类:
以这种拿法进行动律的归纳与练教师采用归类法, 习,并就发生在锣鼓喧天的年节庙会上的故事分析
18 促使学生进行系分
统的复习,便于记钟忆
这三种动律是如何进行故事意义传达的。
a 上下动律 b 左右动律 c 画圆动律
3、引导学生用表情和动作演绎情感: 舍弃传统
的说教方式,运用情境开展教学,启发学生对内心
1/ 7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中职幼师班二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她们对舞蹈已经有 了一定的学习和鉴赏能力,但由于学生主要是报考中国民族民间舞 1-3 级教师 资格证,这就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采用适学情分析对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教材的 分析能力都有了较高的要求。
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在营造舞蹈情境上进行强化,并结合学角色转换 教学法,逐渐培养学生的幼师职业能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师资格证考证课
《会说话的小红扇》 教学设计 学校: 深圳龙岗职业技术学校 教师: 任霞 舞蹈考证课: 会说话的小红扇 ----深入演绎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第二级组合 (一)安徽花鼓灯《小红扇》授课教师 授课课题任霞学科舞蹈考证课授课形式 课时安排集体课第二课时会说话的小红扇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由舞蹈教育家潘志涛教授担任主编, 本着 “素质教育与愉悦教育并重 ”的原则,依照学生不同年龄特点,进行舞目的 编排与教学难度的增加。教材分为 12 级,每级均包含 10 个舞蹈剧目。安徽花 鼓灯《小红扇》选自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第 2 级组合 (一)。组合为两段体,唯一的道具是扇子,而让小教材分析 红扇会说话也就是表达情感是该组合的重点,应积极的创设适宜的情绪意 境,在充分掌握基本动律的基础上 ,确立准确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练习,做到民间 舞特有的表达方式 ---缘物寄情。安徽花鼓灯兰花动作细腻、端庄、优美、利 落,融入真挚的情感随着音乐起伏做出自然的感情变化。
通过同学们的探究讨论、实践教学,更深层次、多角色、多方面的理解组 合,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与热爱幼师职业,增强对幼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7
实践教学,在教学中运用方法,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为将来的幼师职业能 力打基础。
细腻、端庄、优美、利落的风格魅力。教学程序 I 创境导
入教学内容
一、创境导入
1、回忆链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民族民间
舞考级第二级组合一《小红扇》,课后布置了一个小教学方法
与手段时间分配在作业的检查中,了解安徽花鼓灯 的文化背景,解决分问题: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角色转换教学法、归类式教学法、师生互动式教学 法教具准备 DVD 播放器,小红扇、手绢花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和实践教授舞蹈《小红扇》,培养学生具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舞 蹈的能力。 技能目标: 学会运用道具小红扇表演组合中的情感 ;通过实践教学训练,指导学生教学 目标 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积累实践教学经验。 情感目标: 通过《小红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舞蹈的热爱,通过实践教学的 感受来体会教师的辛劳和奉献。 重点: 引导学生准确的使用道具小红扇,让小红扇说话,以表达安徽花鼓灯兰花 教学重点 难点: 掌握《小红扇》的表演风格和特点,并在教师身上学会正确的教学方法进 行与难点
5/ 7
学从学生的角色转换为幼儿教师的角色,学着老师 的样子将组合内容教授出来,而其他同学则是将自 己的角色转换为 4-6 岁的幼儿园小朋友,体会小朋 友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角度。 3、分享经验: 以小组组内分享和组间分享两种 方式,分享教学经验、受学感言和听课感受,并将 这些经验记录在册 四、布置作业 1、课外练习作业: 带着情感的练习安徽花鼓灯 《小红扇》,要让道具小红扇说话。 2、课外书面作业: 每个同学设计一份《小红扇》 或其他组合的教学教案,续写教学经验。 要求: ① 发挥专长,具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② 继续在专门的教学经验收藏本,将我 们这节课同学们的优秀教学方法收集起来,以便大 家的教学经验交流与分享,在以后工作中发挥它的 作用。
6/ 7
五、师生总结、课堂展示、情感升华
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第一级的十个小组合以
连串的舞台表演形式展示出来,以展示促进表演,
以表演促进教学,表教合
一。 "也将此送给即将走上
幼儿教师岗位的自己,告诉自己:
幼儿长的历史使命,且将为此奉献所有。将学生比作幼师和小朋友,角 色的转换让学生感受教师的整体教学过程和小朋友的课堂思维方式。
II 深入演绎舞蹈组合 4
安徽花鼓灯的伴奏乐器有哪些?
作业难点,创设新钟安徽花鼓灯的伴奏乐器有:
花鼓、锣和镲。年节课意境
时,锣鼓敲打声使空旷的冬季农村充满了生气,带
来了辞旧迎新的热闹气氛,使人鼓舞、欢欣,给人
以美好的希望和向往。
2、意境创设:
请同学们在复习组合《小红扇》
通过正确的思维中,将自己放到锣鼓喧天的年节庙会上,边舞蹈边引导,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起到续写这个故事。在那里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表现力的深层探究。
通过教师表演学
4/ 7
4、 " 互动表演: 以教师表演,学生猜和学生表演,生猜等互动式教学,活跃了课堂气大家 猜的互动形式让道具小红扇说话。 氛,发挥了学生的 5、 " 动作找茬: 从小红扇着手,找出动作以及表 参与性,让学生懂情的传达中存在的问题,以第一段为例,依次解决。得 动作也会说话,从而初步感悟肢 6、 " 自我感悟: 通过第一段的分析方式,邀请学 体语言的意义。 生在舞蹈的过程中自我感悟分析第二段。 7、完善表演 : 学生完整表演舞蹈《小红扇》 Ⅲ 实践课堂 IV 小结及展示三、 "实践教学与分享 1、备课思考: 将学生分成两组,思考如果你是 教师,你的学生是 4-6 岁的幼儿园小朋友,你又将 如何教授此组合并创设适合的意境,融入教学中。 2、实践教学: 以第二段为教学内容,将一个同
抛砖引玉的作用
3、 " 导入新课:
3/ 7
你看到的是好吃的冰糖葫芦、舞
狮队伍还是心上人,如何在舞蹈组合中不说话就让
观众也看到你所看到的事物呢?
二、深入演绎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第二级组合
(一)
《小红扇》 ------让道具小红扇说话
1、介绍道具: 以设问的方式导出组合中扇子的
拿法(三指捏扇)和道具在舞蹈中的作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