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案

合集下载

《天上的街市》教案(优秀9篇)

《天上的街市》教案(优秀9篇)

天上的街市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②了解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③提高诵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把学生带入意境,使读出音韵美--感受画面美--品味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诵读指导。

三、教法学法:点拨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牛郎织女故事:天河很深,七夕相会。

新版牛郎织女故事:天河很浅,天天相会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初步学会审美与鉴赏诗歌,学会诗人的写作方法并予以创新。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的训练,学会朗读现代诗歌的技巧。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形成鉴赏现代诗歌的技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敢于追求幸福生活,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初步学会朗读现代诗歌的技巧。

2、理解联想和想象。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很多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它们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堪称经典,经久不衰。

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同学们有的答嫦娥奔月,有的答精卫填海,有的答牛郎织女。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牛郎织女这篇神话故事有关的诗歌--《天上的街市》。

(板书课题)2、牛郎织女故事简单介绍(先由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有好多学生可能对此类神话传说不了解,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渗透,这不但积累了学生文化知识,也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3、师简单介绍时代背景。

三、范读诗歌,感知“街市”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初步诗歌大意。

(老师在读的时候,学生注意朗读的停顿节奏,语调语速以及重音,同时用斜线划出节奏)。

2、自由读诗:学生按老师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准重音;把握情感。

天上的街市语文教案

天上的街市语文教案

天上的街市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诗歌《天上的街市》,理解诗意,感受温暖人间与纷繁多彩的天上世界。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天上的街市》提升学生的情感鉴赏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学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能力,感受诗歌中的形象描写和寓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于抽象意象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上的街市》。

2.教具准备:投影仪、课件、录音机、图片。

3.教学辅助材料:教案、课件、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通过放映课件,呈现天空中绚丽多彩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天空的好奇和兴趣。

(2)教师与学生互动,问学生在天空中是否见过什么奇特的景象,引导学生谈论。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和描绘诗歌《天上的街市》所描写的丰富多彩的天上世界。

2.理解诗歌(1)播放录音,学生跟读诗歌《天上的街市》。

(2)分段讲解诗歌,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义和诗歌整体的寓意。

(3)针对每一段,进行问答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形象和寓意。

3.讨论与练习(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庙宇立在半空中?”(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学生交流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庙宇建在半空中的寓意和意义。

4.创设情境(1)教师以天上的街市为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天上的居民,通过对话的方式交流天上的生活和感受。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地感受天上的喜怒哀乐,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5.拓展与延伸(1)教师出示相关诗歌图片,让学生自由赏析,并通过发言表达对图片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自由创作一首与天上的景象有关的诗歌。

6.小结与评价(1)学生回顾诗歌内容和感悟,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寓意和美。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天上的街市》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体会。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运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诗歌创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这次《天上的街市》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通过提问导入新课的方式很有效,学生们对夜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为接下来的诗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与诗人的情感形成了共鸣。
然而,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意识到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讲解可能还不够透彻。尽管我通过例句和对比进行了详细解释,但部分学生在实际应用时仍然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直观、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修辞手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歌仿写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创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句子解析: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5.情感体验: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情感。
6.写作特色:学习诗歌的写作特色,如象征、联想等,尝试仿写。
7.文化传承: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如牛郎织女的故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天上的街市》精品教案(通用10篇)

《天上的街市》精品教案(通用10篇)

《天上的街市》教案《天上的街市》精品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天上的街市》精品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天上的街市》教案篇1教学目标1. 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 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3. 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教学时数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朗读诗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关资料。

教师:朗读录音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作者简介(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1. 熟悉诗歌,指导朗读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 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 放录音。

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

老师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三、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解读全诗。

(一)讨论学习第一节诗1. 教师范读第一节。

2.“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它表示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3. 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登高远望,看到了暗空中无数街灯点缀其间,像是夜空中的无数明星,抬头望星空,无数明星也同样像是地上的无数街灯。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通用5篇)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通用5篇)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通用5篇)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从而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大胆想象,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鼓励学生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展开想象,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反复朗读诗歌,品味诗句,把握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难点:培养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体味、合作探究、拓展运用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配乐朗读磁带、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

请同学们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后)大家知道吗?郭沫若先生这位伟大的诗人,他看到这静谧的夜空时,也想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只不过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结局是悲惨的、痛苦的,而诗人心中的牛郎织女则自由而幸福地生活在天上美丽的街市中。

现在我们就借郭沫若老先生的诗作一起去游历那美丽的“天上的街市”。

请学生介绍诗人郭沫若。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一部新诗集。

它确定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史上新诗歌奠基人的地位。

(二)初步感知诗歌的画面和内容1.配乐朗读诗歌2.生字缥(piāo)缈(miǎo)3.生词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定然:必定这样。

珍奇:贵重稀奇。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优秀8篇)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优秀8篇)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优秀8篇)《天上的街市》教案篇一创意说明:这首诗节奏和谐,音韵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语言清新朴素,描绘出一幅浪漫温馨的天国乐图。

因此可以围绕朗读来设计教学: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朗读中想象诗歌的图画美,在朗读中品析诗歌的情感美。

教学步骤:一、学读1毖生听朗读带或老师的范读,然后自己试读,在书上标记节奏和重音。

2敝该读,教师评点、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

3迸涓智偾《星空》,全班小声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二、想读1痹谒娜诵∽槟诮涣骺瓮馐占的关于星空的想象的传说、故事、诗文。

2苯淌κ痉叮核脑拢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因为四月的夜空总是荡漾着一股浓浓的春的气息。

我看见牛郎骑着牛儿,脸上写满了幸福温暖,他在想什么呢?在想织女今天又做的什么好吃的,还是在想织女昨天的新花样织出来没有?织女是个巧手的女子,也是个倔强的女子,什么事情不做到最好绝不罢休。

不过牛郎今天给她带的这本《中国织染》一定可以帮助她的。

天河浅浅的,眨眼工夫牛郎就望见那似锦的云霞和云霞中春花般的织女了。

3毖生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4迸淅郑沉醉在想象中默读。

三、析读1币鼓唤盗伲刹那间,远远的街灯全亮了;而这时,夜空中的星星也一下子现出了它美丽的容颜。

试着读这一节,读出你看到这幅流光溢彩的美景时的心情。

①老师示范读,指导朗读技巧:怀着惊喜的心情去读,重读“明”“闪”“明星”“现”“点”“街灯”。

②学生练习读。

③学生演读。

2雹偾胙生读自己写的表现天街美丽富足的文字,其他学生闭目听。

②作者在想象着这一切的时候,有着怎样的心思呢?试一试,把你的心思读出来。

③指名说出朗读时的体会,教师点拨:有一点向往,有一点赞叹,有一点想飞的感觉。

④女生齐读。

3.①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请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②学生轻声读。

③指名学生读,在点评中引导学生总结:牛郎织女生活的幸福温馨是通过重读“浅浅的”“不甚”“来往”“闲游”“提着灯笼在走”表现出来的。

教案《天上的街市》教案优秀8篇

教案《天上的街市》教案优秀8篇

教案《天上的街市》教案优秀8篇《天上的街市》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品味诗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难点: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教学设想:1、运用多媒休教学,把学生带入意境。

2、教学思路:读美(音韵美)——品美(语言美)——析美(意境美)。

3、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读美(音韵美)1、听配乐朗读。

2、朗读指导。

3、学生试读。

三、品学(语文美)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字词,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四、析美(意境美)1、设疑:诗人借助什么手法为我们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的美妙境界?2、点拨联想与想像的区别。

3、思考:本课什么地方用了联想?什么地方用了想像?4、学习第1小节中自然的联想。

5、学习2、3、4小节中丰富的想像。

6、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迁移——熟练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六、精彩回放。

七、作业:运用联想和想像手法,把《天上的街市》改写成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

天上的街市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指导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2、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并进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3、理解诗中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

2、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3、体会诗人向往理想世界的感情。

[教学难点]1、理解新诗的特点。

2、区别并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

[教学设想]在教学设计中,我力求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并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通过联想、想象力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1、导语我们在夏夜乘凉的时候遥望满天星斗,星空总让我们感觉无比广阔和神秘,引发我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流传过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有我们所熟悉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优秀9篇】

《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优秀9篇】

《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优秀9篇】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请同学观看关于星空的图片,展开联想,联系牛郎织女的故事(同学讲述),牛郎织女只能一年见一次面,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有没有想过要改变这个故事,希望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呢?早在八十年前,我国著名的诗人郭沫若就已经运用他得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女神》、《屈原》等等。

三、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1921年10月),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统治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四、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排除生字,体会诗歌。

(伴奏《星空》)2、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3、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4、放录音。

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录音的印象伴着音乐试读,老师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上的街市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
《天上的街市》预习卡
备课组成员:蒋华兰傅国琴袁小丽马燕主备人:马燕审核人:蒋华兰
一看
1、作者简介及其文学成就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

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着名的社会活动家。

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

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

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

他在中国文坛上骁勇地驰骋了60多年,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

代表作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

2、时代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着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3、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物而想起的其他相关的人或物。

联想必须有相似点或想关点。

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想象必须合理,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

二做
1、读三遍课文(出声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流利,标小节号。

2、读课文,圈划诗中的生字、新词,并注意使用工具书,掌握音、形、义。

3、整体感知:
你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诗中想像“浅浅”的天河并不宽广,牛郎织女来来往往,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思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的双翅”,本诗联想自然、想象丰富,试概括诗中运用的联想、想象之处。

《天上的街市》教案
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3.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
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

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生活啊。

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在天河中自由地骑着牛儿来往吧!我国着名诗人郭沫若早在80多年前(1921年10月)就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简介
(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着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四、朗读诗歌
1、初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把握诗的感情基调
朗读要求:1、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2、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
缓。

2、再读文章,注意本诗的节奏和重音(听录音,再齐读)
五、自由朗读、自主思考:
1、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
2、诗人由远远的街灯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想法
3、诗人看到了明星景象产生了遐想,天上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街灯——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美好、幸福、自由、光明)
知识点链接:
1、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相关的其他事物的思维活动;
想象:在一事物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此诗哪一节是联想的内容?怎样联想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哪几节是想象的内容想象了怎样的情景
六、合作探究
1、文中也提到了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文中他们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但是传说中的与作者笔下的却不一样,作者为什么改动传说呢
对比:传说——诗中人间现实——诗人愿望
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

2、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例:第四节)
(1)“闲游”一词能否和上节中的“来往”一词互换?
——不能。

“来往”是指牛郎织女骑着牛儿雕过浅浅的天河去见织女。

而在天街上悠闲地游逛,只能说是“闲游”,强调“悠闲”
(2)这节诗中有个量词用得很别致,请同学们找出来。

——“朵”
换成一颗的“颗”不更通俗明白吗?
——“朵”字说明了流星如花儿般的美丽,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3)你觉得还有哪些词用的较好?请找出来,并说一说为什么。

七、归纳总结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富足、自由、幸福、光明、美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八、拓展迁移
读完了诗人的美丽诗篇时,当你仰望苍穹,你又想到了什么?
九、布置作业:《每日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