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8《去年的树》教案设计
去年的树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去年的树》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

去年的树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去年的树》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以下是可爱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理的9篇去年的树的相关范文。
去年的树篇一一、教材分析: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较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
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但本人觉得:运用本文来进行诚信教育不是较好。
面对越来越现实、理性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诚信教育较好选择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直白深刻的名人名言、成语、寓言故事等,这些在中国便有很多。
所以,本人想轻讲本文教材,重在诚信教育。
二、教学目标: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四、教时安排:2教时一教时一、教时目标:学会生字词,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过程:1、揭题引入: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2、初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于刚才的疑问多读几遍。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试着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细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讨论后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8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

8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体验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播放小鸟为大树唱歌的动画,教师配音。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是很要好的朋友,听,这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
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画面呀。
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
(板书课题:去年的树)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通读全文。
你可以一个人读,可以找同桌读,要求边读边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成屏幕出示的练习题。
(课件出示)(1)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2)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她着急地找呀找,问过了、和,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2.交流过渡: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已经能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你们真了不起。
(1)这篇童话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呢?小鸟、大树、树根、大门、小女孩(2)她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呢?(4次)(课件出示)请你们用波浪线划出小鸟说的话,用直线划出大树、树根、门、小女孩说的话。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
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回答说:“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教案(精选12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教案(精选12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研读课文,抒发感受。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信守诺言是多么高尚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时安排:2教时流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
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2.板书课题:去年的树(齐读)二.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质疑问难。
1.请大家读课文,哪里不明白的,打个问号。
(学生读,教师巡视,随即点拨:有的小朋友在读第二次了,真认真啊!有的小朋友结合课后问题去读,这是一个阅读的好习惯。
)2.交流初读心得读到现在,你想说点什么?预设疑问:A.“歌唱”和“唱歌”有什么区别?(这两个词很接近,但用的地方不同,“歌唱”一般带有赞美什么的意思,比如“歌唱祖国”,“歌唱家乡”,“歌唱美丽的景色”,而“唱歌”不含这些意思。
B.鸟儿为什么要对着灯火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劝去年的树”?(你的问题很有价值。
还有哪些同学也有这个疑问?这个重要的问题待会儿我们一边深入地研读课文,一边思考着解决好吗?)3.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真会读书!三、初步研讨,合作学习,主动探索师:孩子们爱读书,也很会读书,边读边想,提出了很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这些问题,我们仍然用读书的方法,在读书中由孩子们自己解决。
刚才通过初步的读,我们知道了小鸟和树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优秀6篇)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优秀6篇)《去年的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认知: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6个;能正确填写量词。
操作:1、默读课文,体会关键语句的含义。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情感:体会鸟儿失去朋友的悲伤心情感受友情的珍贵,感受鸟儿的守信。
教学重点: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2、懂得大自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不能肆意破坏,懂得保护自然,爱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鸟儿失去朋友的悲伤心情。
感受友情的珍贵,感受鸟儿与树之间诚信。
教学过程媒体激趣、导入新课播放媒体:瞧,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它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多么欢乐的时光啊!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鸟儿必须离开大树,飞到南方去,于是大树对鸟儿说(出示句子)好朋友就要分离了,同桌演一演鸟儿和大树的道别。
(注意读好小鸟的话)师:鸟儿和大树依依惜别,明年他们还会见面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11课《去年的树》出示课题,齐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由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
于是鸟儿问了最后见到了的大树。
2、交流3、默读,用直线划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小女孩的三组对话4、交流、出示三、研读对话,读中感悟1、快速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鸟儿和树桩、工厂大门、小女孩的对话2、是啊!为了找到曾经朝夕相处的好朋友,鸟儿不停地飞来飞去,问了又问。
请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3、指名几组读对话,其余学生点评(感受鸟儿的焦急、担心和伤心)3、好朋友不见了,鸟儿是多么地牵挂啊!这回请你和同桌合作,选择一组对话,发挥合理的想像给鸟儿说的话加上提示语,练习朗读。
鸟儿________地问树桩:“大树到哪里去了?”树桩回答……鸟儿________地问工厂的大门……鸟儿________地问小女孩…4、大家读得都很用心,把鸟儿对大树的无限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动。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去年的树》

8 去年的树【教学目标】1.会认“伐、斧”等7个生字,会写“等、剩”等13个字。
认识多音字“切”。
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体验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3.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体会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2.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懂得童话故事蕴含的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伐、斧”等7个生字,会写“等、剩”等13个字。
认识多音字“切”。
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具准备】课件【课堂作业新设计】1.查字典。
“等”字部首是(),总笔画是()。
“伐”字的读音是(),部首是()。
“剩”字的音序是(),读音是()。
“煤”字共有()画,第三笔的笔画名称是()。
2.画出正确的读音。
应(yīn yīng)柴(cái chái)融(róng lóng)音(yīn yīng)燃(rán lán)斧(fǔ fù)3.填写合适的量词。
一()树一()鸟儿一()煤油灯一()灯一()大象一()电视机参考答案1.⺮12笔fá亻S shènɡ13 撇2.yīng chái róng yīn rán fǔ3.棵只盏盏头台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体验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
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课堂作业新设计】1.比较下面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在意思相同的句子后面画“√”。
小学语文《去年的树》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去年的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 练习题或活动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体验。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分析。
(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和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大自然的图画。
2. 拓展作业:(1)邀请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记录下他们在大自然中的发现。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去年的树》优秀教案

8 去年的树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切”。
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
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去年的树》。
2.课题质疑:去年的树和今年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呢?文章为什么会以“去年的树”作为题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讲述的是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约定好第二年再相见,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之后,大树已经被人类加工成火柴燃烧了。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指导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2)学生自由书写。
(3)小结书写情况。
3.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自由读1—4自然段,去年的树和鸟儿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你的感受是什么?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分手时的约定。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2.鸟儿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反复朗读鸟儿询问的话,体会鸟儿的心情。
3.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说感受或疑问。
(1)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朗读。
(2)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结合学生发言,师进行小结。
2.根据学情,设计作业。
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小结上节课情况。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一组自由分角色读。
2.指定一小组上台表演。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教案优秀8篇《去年的树》教案篇一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
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
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
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那儿吗?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教学目标】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引入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去年的树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角色形象,拟人化的表现方式”是童话的基本特征。
除此之外,本篇童话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丰富的对话描写。
基于这样的文体特征,本课适合运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来教学。
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极力倡导的。
本课教学设计重点体现多种形式的朗读,有自由读、找朋友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
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心里的想法,设身处地,思角色所思,想角色所想,说角色所说。
学生在想象与朗读中与文中的角色融为一体,体会乐趣,明白道理,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阅读作者新美南吉的资料。
2.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谚语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自读课文。
2.搜集作者及有关友谊的名言、谚语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教师引入:(播放课件)看,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她的好朋友——树唱歌呢!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画面啊!然而当第二年春天到来的时候,这美好的情景不在了。
这是为什么呢?快去读读课文吧!(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会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正确读词语。
融化伐木斧子锯木头煤油灯点燃鸟儿这儿哪儿一会儿细条条(2)指名读。
(随机指导“融、伐”的字形和意思,以及儿化音的读法。
)重点讲解“伐”字。
教师出示字谜帮助记忆:人持戈,气昂昂,攻打敌人上战场。
(3)多种形式练习读词语,正确读写“融化、伐木”等词语。
3.指导写字。
(1)引导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哪些生字书写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教师重点强调:(“冷”左边是“冫”,不要写成“氵”,右边是“令”,不是“今”。
“离”下部不要写成“肉”。
“等”下部的第二横要写得最长。
“柴”的上半部分要写得紧凑些,这样才会美观。
“剩”要注意左半部分的笔顺。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注意写字姿势)(3)选择部分学生的书写进行反馈,学生再练习。
4.再读课文,按照“相处——相约——寻觅——相见”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天天给树唱歌。
第二段(第2~5自然段):鸟儿要离开树了,他们相约明年再相见。
第三段(第6~16自然段):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发现树不见了,于是到处寻找树。
第四段(第17~19自然段):树被做成火柴,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鸟儿唱起去年的歌给灯火听。
5.挑选自己最想读的部分读给同学听,教师相机正音。
6.尝试运用段意综合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飞回南方前,鸟儿答应树________________。
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
于是她到处寻访,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___。
于是,鸟儿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童话,有着较为生动的故事情节,是落实这一目标的很好的载体。
教学中先是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再利用填空的形式降低难度,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段意综合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相处”,感受友情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从这一个自然段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板书:鸟儿树好朋友)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句子:“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小鸟天天唱,大树天天听,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指导学生想象说话)春天,春暖花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酷暑难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秋雨绵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导朗读,读出小鸟和树之间的深厚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天天”一词体会树和鸟儿之间的深厚感情,并适度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发展言语能力、思维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的体会。
四、布置作业,巩固字词1.抄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熟读课文,准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及时、适当、适量的巩固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必要的,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1.听写词语。
2.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复习词语意在检验上一节课的基础知识学习情况;回顾课文内容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品读“相约”,感受友情1.过渡: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他们是怎样相约的?2.交流反馈。
(1)课件出示:树________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________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2)树会怎样对鸟儿说话?鸟儿又是怎样答应的?(3)学生默读课文把体会到的心情概括成一个词。
(4)同桌自由练读、找好朋友展示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紧抓“好朋友”这一主线,自读感悟重点词句。
深刻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达的情感。
通过想象、补白等形式训练、指导学生有效朗读。
三、品读“寻觅”,“对话”感悟过渡:随着鸟儿的离去,去年的欢声笑语和痛苦别离都成了美好又难忘的回忆,今年(板书:今年),鸟儿会遵守这个“春天的约定”吗?(板书:?) 1.自由朗读第7~16自然段,说说鸟儿回到这里,她看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发现树不见了,于是到处寻找树。
)2.她是怎么寻找的呢?教师课件出示以下对话,小组合作,揣摩角色心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鸟儿(奇怪/着急)地问:“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树根(难过/伤感)地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焦急/无奈)地问:“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平静/不以为然)地回答:“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急切/哀伤)地问:“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天真/可爱)地回答:“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1)交流朗读第一次对话。
①说说括号里可以选择哪个词语?学生找好朋友读、分小组读。
(在读中体会鸟儿与树根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好朋友不见时的伤心。
)②当得知树已经被砍掉的消息后,鸟儿又是怎么做的?你体会到了什么?(2)交流朗读第二次对话。
①交流括号里可以选择哪个词语并指导分角色朗读。
②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她的好朋友,同学们,当你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你的好朋友时,你的心情怎么样?(伤心、焦急)引导学生再读体会。
③大门的回答令人多么的伤心哪!往日的参天大树,变成了细条条,再变成一根根火柴。
(播放火柴生产流水线的实拍)这还是鸟儿的朋友吗?假如你是鸟儿,你还愿意去找他吗?(3)交流朗读第三次对话。
①交流括号里可以选择哪个词语并指导分角色朗读。
②火柴已经被用光了,这意味着树已经没有了,如果你是鸟儿,你会怎么做?3.整体分角色朗读第6~16自然段,一人读旁白部分,一人读鸟儿的话,一人读树根的话,一人读大门的话,一人读小女孩的话,感受鸟儿和大树的友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以对话为主线,以朗读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边读边揣摩童话角色说话时的心情,并辅助以老师的适度追问点拨,引导学生体会鸟儿在寻找大树时的急切不安的心情,以及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揭示道理,引导想象1.面对已经不在的树,鸟儿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练笔。
第一次“盯着灯火看”时,鸟儿可能在想什么?鸟儿唱完了歌,为什么又看了一会儿灯火才飞走呢?这时鸟儿又在想什么?拿起你的笔写一写鸟儿最想对树说的话,写一写她内心的真情告白。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汇报交流。
4.小结:多么守信用的鸟儿啊!大树有这样的一位朋友真幸福。
设计意图:童话通过对儿童的熏陶和感染,让儿童逐步懂得做人的道理,感受人间美好的感情。
而这种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的熏陶和渗透,主要依赖于对文中角色形象的感悟。
本段教学从文本出发,发挥想象,既让学生受到一定的价值观念的启迪引领,又充分彰显童话想象的特质,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升。
五、练习讲述,拓展阅读1.《去年的树》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童话故事,请你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家人听,和他们交流你的感受。
2.推荐童话:新美南吉——《小狐狸买手套》《蜗牛的悲哀》。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和转化。
推荐经典,阅读经典的童话读物,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积累文学知识。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教学是在教师、学生、教材、教材编者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
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让学生走近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
因此,在教学初始,逐步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鸟儿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到鸟儿和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鸟儿寻找树时的焦急与艰辛。
这样,渐渐地,学生就把握朗读的感情基调了。
2.在课堂中,教师试图把学生带入文本。
教师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重点,让学生带着忧伤,带着对树的同情深深地去体会,去感悟。
在充分朗读、想象的基础上,学生最后才能有自己的感悟。
因为方法到位,大胆放手,课堂达到了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