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制冷量 公式

制冷量 公式

制冷量公式
(实用版)
目录
1.制冷量的定义和重要性
2.制冷量的计算公式
3.制冷量的应用实例
正文
制冷量是指空调、制冷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环境中移除的热量,是衡量制冷设备制冷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选购空调或者制冷设备时,消费者需要了解制冷量的概念,以便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为:
制冷量(单位:瓦特)= 制冷系数×制冷面积×温差
其中,制冷系数是制冷设备的性能参数,制冷面积是指需要制冷的空间面积,温差是指室内外温度差。

举个例子,假设某空调设备的制冷系数为 3000W/(平方米·摄氏度),制冷面积为 20 平方米,室内外温差为 5 摄氏度,则该空调的制冷量为:制冷量 = 3000W/(平方米·摄氏度)× 20 平方米× 5 摄氏度 = 30000 瓦特
这意味着该空调在单位时间内可以移除 30000 瓦特的热量,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制冷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以满足制冷需求。

同时,对于制冷设备厂商而言,提高制冷量是提高设备性能和竞争力的关键。

总之,制冷量是衡量制冷设备制冷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计算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出设备的制冷量。

第1页共1页。

空调制冷制热量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制热量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制热量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量和制热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制冷量 = 室内空气的热量 - 室内空气的湿度 x 室内空气的比热 x 室内空气的质量
制热量 = 室内空气的湿度 x 室内空气的比热 x 室内空气的质量 - 室内空气的热量
其中,室内空气的热量指的是室内空气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的差异所产生的热量;室内空气的湿度指的是空气中水分的含量,一般用湿度比表示;室内空气的比热指的是空气的热容量,常用的数值约为1.006 J/g·℃;室内空气的质量指的是单位体积内空气的质量,常用的数值约为1.2 kg/m³。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只是理论计算,真实的制冷和制热量还受到空调机型、环境温度、室内面积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计算。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风冷凝器水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与压缩机匹配选型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风冷凝器水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与压缩机匹配选型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风冷凝器水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与压缩机匹配选型1)风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制冷量+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冷凝器换热面例如:(3SS1-1500压缩机)CT=40℃:CE =-25℃压缩机制冷量=12527W+压缩机电机功率11250W=23777/230=风冷凝器换热面积103 m22)水冷凝器换热面积与风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 /18)=6m2蒸发器的面积根据压缩机制冷量(蒸发温度℃×Δt相对湿度的休正系数查表)。

3)制冷量的计算方法:=温差×重量/时间×比热×设备维护机构例如:有一个速冻库1)库温-35℃2)速冻量1T/H3)时间2/H内4)速冻物质(鲜鱼)5)环境温度27℃6)设备维护机构保温板计算:62℃×1000/2/H×0.82×1.23=31266 kcal/n 可以查压缩机蒸发温度CT=40 CE-40℃制冷量=31266 kcal/n制冷机组制冷系统配套设备组成一套完整的制冷机组制冷系统,除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控制系统五个主件外,为了保证系统正常、经济和安全的运行,还需设置一定数量的其它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的种类很多,按照它们的作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1)维持制冷循环正常工作的设备,如两级压缩的中间冷却器等;(2)改善运行指标及运行条件的设备,如油分离器、集油器、气液分离器、空气分离器以及各种贮液器,电磁阀,压力控制器等。

此外,在制冷系统中还配有用以调节、控制与保证安全运行所需的器件、压力仪表和连接管道的附件等。

制冷系统中的辅助设备一、油分离器与集油器(一)油分离器的作用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经压缩后的氨蒸汽(或氟利昂蒸汽),是处于高压高温的过热状态。

由于它排出时的流速快、温度高。

汽缸壁上的部份润滑油,由于受高温的作用难免成油蒸汽及油滴微粒与制冷剂蒸汽一同排出。

制冷量计算公式范文

制冷量计算公式范文

制冷量计算公式范文1.喷射式制冷机制冷量计算公式喷射式制冷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制冷设备,其制冷量计算公式如下:Q = mcΔh其中,Q表示制冷量,m是制冷剂的质量,c是制冷剂的比热容,Δh 是制冷剂的焓变。

这个公式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可以计算喷射式制冷机的制冷能力。

2.压缩式制冷机制冷量计算公式压缩式制冷机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和商用制冷设备,其制冷量计算公式如下:Q = mcΔh同样,Q表示制冷量,m是制冷剂的质量,c是制冷剂的比热容,Δh 是制冷剂的焓变。

这个公式也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可以计算压缩式制冷机的制冷能力。

3.吸收式制冷机制冷量计算公式吸收式制冷机是一种需要热量驱动的制冷设备,其制冷量计算公式如下:Qg=m1h3-m4h1其中,Qg表示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量,m1是被蒸发液体吸收剂所吸收的制冷剂的质量,h3是制冷剂的蒸发焓,m4是制冷剂的放出的质量,h1是制冷剂的放出焓。

这个公式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吸热过程的特性推导出来的。

4.热泵制冷量计算公式热泵是一种通过工作介质的循环过程将低温热量传递到高温热源的装置,其制冷量计算公式如下:Q = mcΔh同样,Q表示制冷量,m是工作介质的质量,c是工作介质的比热容,Δh是工作介质的焓变。

这个公式可以计算热泵的制冷能力,并且与其他类型的制冷机制冷量计算公式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制冷量计算公式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和参数输入的,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误差。

为了准确计算制冷量,需要根据具体的制冷设备的参数和工作条件进行实际的计算。

此外,不同类型的制冷设备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特殊的计算公式,这里只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制冷量是一个系统制冷性能的重要指标,它表示了制冷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从一个热源吸收的热量。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会受到不同的制冷系统类型和特点的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冷量计算方法。

1.纯蒸发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量计算方法:纯蒸发制冷循环系统主要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四个主要部件。

其制冷量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 = m × h_fg其中,Q代表制冷量,m代表制冷剂的质量,h_fg代表制冷剂的气化潜热。

2.非纯蒸发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量计算方法:非纯蒸发制冷循环系统相对于纯蒸发制冷循环系统增加了回热器或再热器等部件,可以在系统中再次回收一部分的制冷剂的气化潜热来提高制冷效果。

其制冷量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 = m × h_fg + m × (h_3 - h_2)其中,m代表制冷剂的质量,h_fg代表制冷剂的气化潜热,h_2和h_3分别代表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再热器中的焓值。

3.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制冷量计算方法:吸收式制冷系统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和蒸发器四个主要部件组成,其制冷量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m×(h_2-h_1)其中,m代表制冷剂的质量,h_1和h_2分别代表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焓值。

除了上述方法外,制冷量的计算还可以通过制冷原理等其他相应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制冷量的计算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制冷剂的性质、系统的工况条件和环境温度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准确计算。

总结起来,制冷量的计算方法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制冷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在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制冷剂的焓值、气化潜热以及系统中其他关键部件的参数,确保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8*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8*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 ^ *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U(4・187A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AT2)=(3.516+KW/TR)TR其中Q2=Q1+N=TR*3.516+KW/TR*TR= (3.516+KW/TR) *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 /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 /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V3 UCOS9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8*(T1・T2))风机功率N1 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n3*n4)水管管径 D mm D=V4*1000L2/(n*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C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C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C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C△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C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q—功率因数0・85~0・92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 C) 8—空气比重(1・25kg/m3) @20CL1—风机风量L/sH1—风机风压mH2OV—水流速m/s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xt=Mx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xs,M=Pxs (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xsxt=Pxsxvxv—pxt=Px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
制冷量是指制冷系统在单位时间内从冷源吸收的热量,
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的功率表示。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系统类型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制冷量计算公式:
1. 理想气体制冷循环的制冷量:
制冷量 = h1 - h4
其中,h1表示制冷剂在蒸发器进口的焓值,h4表示制冷剂在蒸发器出口的焓值。

这个公式适用于理想气体制冷循环,如理想蒸气压缩循环和理想吸收制冷循环。

2. 理想蒸气压缩循环的制冷量:
制冷量 = Qh - Ql
其中,Qh表示蒸发器的制冷量,Ql表示冷凝器的热量排出量。

这个公式适用于理想蒸气压缩循环,其中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热量,然后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

3. 理想吸收制冷循环的制冷量:
制冷量 = Qh - Ql
其中,Qh表示蒸发器的制冷量,Ql表示冷凝器的热量排出量。

这个公式适用于理想吸收制冷循环,其中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热量,然后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制冷系统的计算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制冷剂的性质、压力温度条件、设备效率等,因此具体的制冷量计算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系统参数进行
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借助制冷设备的性能参数和制冷系统的热平衡原理来计算制冷量。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制冷量(Refrigeration Capacity)是指制冷系统能够从被处理的物质中移除的热量的量度。

在制冷领域,制冷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制冷系统的性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1.热量传递计算方法:热传导:通过测量材料的热导率、厚度和温度差来计算热量的传导。

公式为Q=k*A*(T2-T1)/d,其中Q是热量传导(W),k是材料的热导率(W/m·K),A是传热面积(m²),T2和T1分别是材料的两个表面的温度(K),d是材料的厚度(m)。

对流传热:通过测量流体的流速、温度差和传热系数来计算热量的对流传递。

公式为Q=h*A*(T2-T1),其中Q是热量传递(W),h是传热系数(W/m²·K),A是传热面积(m²),T2和T1分别是流体的两个表面的温度(K)。

辐射传热:通过测量辐射源的表面温度、表面积和辐射系数来计算热量的辐射传递。

公式为Q=ε*σ*A*(T2^4-T1^4),其中Q是热量传递(W),ε是表面的辐射系数(无单位),σ是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5.67*10^-8W/m²·K^4),A是表面积(m²),T2和T1分别是辐射源和环境的温度(K)。

2.潜热计算方法:制冷量的计算还需要考虑潜热(Latent Heat)的影响,即物质的相变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在蒸发器(Evaporator)中,液体变为气体时需要吸收热量,在冷凝器(Condenser)中,气体变为液体时需要释放热量。

常见的潜热计算方法如下:凝结潜热:通过测量物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来计算潜热。

公式为Q = mc *(h2 - h1),其中Q是潜热(W),mc是物质的质量(kg),h2和h1分别是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时的比焓(J/kg)。

蒸发潜热:通过测量物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来计算潜热。

公式为Q = ml * (h2 - h1),其中Q是潜热(W),ml是物质的质量(kg),h2和h1分别是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时的比焓(J/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风冷凝器水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与压缩机匹配选型
1)风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
制冷量+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冷凝器换热面例如:(3SS1-1500压缩机)CT=40℃:CE=-25℃压缩机制冷量=12527W+压缩机电机功率
11250W=23777/230=风冷凝器换热面积103m2
2)水冷凝器换热面积与风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 /18)=6m2
蒸发器的面积根据压缩机制冷量(蒸发温度℃×Δt相对湿度的休正系数查表)。

3)制冷量的计算方法:=温差×重量/时间×比热×设备维护机构
例如:有一个速冻库
1)库温-35℃
2)速冻量1T/H
3)时间2/H内
4)速冻物质(鲜鱼)
5)环境温度27℃
6)设备维护机构保温板计算:62℃×1000/2/H×0.82×1.23=31266 kcal/n 可以查压缩机蒸发温度CT=40 CE-40℃制冷量=31266 kcal/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