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量的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范文

制冷量计算公式范文一、热传导法计算制冷量热传导法是指通过物体之间的热传导来计算制冷量。
该方法适用于热传导过程比较简单、温度差不大的情况。
制冷量=热传导率×传热面积×温度差其中,热传导率是指物体单位面积上,温度差为1单位时,单位时间内的热传导量。
传热面积是指热量传导的表面积。
例如,一块厚度为1厘米,面积为100平方厘米的冷却板,热传导率为0.5瓦特/平方厘米·摄氏度,高温区域温度为20摄氏度,低温区域温度为5摄氏度,根据热传导法计算该冷却板的制冷量:制冷量=0.5×100×(20-5)=750瓦特二、制冷剂循环法计算制冷量制冷剂循环法是指通过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的工作过程来计算制冷量。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制冷系统,如冰箱、空调等。
制冷量=制冷剂流量×比焓差制冷剂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制冷剂通过制冷循环的流量。
比焓差是指制冷剂在蒸发和冷凝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制冷系统是通过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等元件组成的循环系统。
制冷剂在不同元件中经历压缩、膨胀、蒸发和冷凝等过程,通过蒸发吸收热量,然后通过冷凝放出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例如,一台压缩冰箱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流量为0.1千克/秒,比焓差为1000焦耳/千克,根据制冷剂循环法计算该冰箱的制冷量:制冷量=0.1×1000=100焦耳/秒以上是两种常见的制冷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方法。
通过热传导法和制冷剂循环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制冷系统和工作条件,计算得到物体的有效制冷量。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制冷效率、功率消耗、循环回路等因素,以进一步优化制冷系统。
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

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用于确定冷却系统所需的冷却水量。
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对于工业生产和设备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我们需要了解冷却水冷量的概念。
冷却水冷量是指冷却系统中冷却水吸收的热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单位为千瓦或英热单位)来表示。
冷却水冷量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冷却介质的温度差、流量和特定热容等。
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的一般形式如下:冷却水冷量 = 流量× 温度差× 特定热容其中,流量是指冷却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冷却系统的体积或质量,通常以升/分钟或千克/小时来表示。
温度差是指冷却介质进入和离开冷却系统之间的温度差异,通常以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特定热容是指冷却介质的单位质量在单位温度变化下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通常以千焦耳/千克·摄氏度或英热单位/磅·华氏度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例如,如果冷却介质是混合物,可以根据混合物的成分和比例来计算特定热容。
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冷却系统的热损失和效率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说明。
假设某工厂的冷却系统需要处理每分钟100升的水,并使其温度从30摄氏度降低到20摄氏度。
已知水的特定热容为4.18千焦耳/千克·摄氏度,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冷却水冷量:冷却水冷量 = 100升/分钟× (30摄氏度 - 20摄氏度)× 4.18千焦耳/千克·摄氏度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该冷却系统每分钟吸收的热量。
这个结果对于冷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工程师们确定合适的冷却水流量和温度控制策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热量的有效排除。
冷却水冷量计算公式是工程领域中重要的计算工具,用于确定冷却系统所需的冷却水量。
冷库冷量计算

各种制冷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h(大卡/小时)=,1W=/h;/h(英热单位/小时)=,1W=/h; (美国冷吨)=,1kW=;/h=/h,1Btu/h=/h;=3024kcal/h,10000kcal/h=;匹=(用于风冷机组),1匹=3kW(用于水冷机组)说明: 1.“匹”用于动力单位时,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称“马力”,1Hp(英制匹)=,1Ps(公制匹)=; 2.中小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冷吨(美国冷吨)”表示。
冷库耗冷量的计算Q=Q1+Q2+Q3+Q4+Q5+Q6+Q71、传导热量Q1:Q1=K×F×(T0–T1)式中:K——库体材料传热系数W/ °F——冷库外表面积(m2);T0–T1——环境温度与库温的温差(°C)库体材料传热系数W/ ℃.m2;表12、换气负荷Q2Q2=V×n×∆h×1/24×1/式中:V——库容量m3∆h——环境与库内空气的焓差KJ/ m3n——24h换气次数环境与库内空气的焓差KJ/ m3冷库的换气次数(次/天)注:使用频繁时增加50%;移动时增加1倍;长期贮存为上表的倍;有穿堂时为上表的50%;生产车间按每人25m3/h的新风量考虑。
3、冷藏物负荷Q3Q3= [G(i1-- i2)+g(t1-- t2)c]/24×1/3600式中:G——进货量 Kg/天i1、i2——食品加工或贮存前后的含热量KJ/Kgg——包装材料重量Kgt1-- t2——入出库包装材料温度°Cc——包装材料的比热容KJ/(Kg. °C)1#中温冷藏库按日进货20吨计算;2#中温冷藏库按日进货10吨计算;4#、5#高温冷藏库按日进货30吨计算,6#高温冷藏库按日进货15吨计算。
4、食品呼吸热Q4冷藏库贮存物为蔬菜、水果时要考虑其呼吸热。
冷量单位和冷量的计算

冷量单位和冷量的计算一冷量单位〉千瓦(kw)—国际单位制,把制冷量统一到功率相同单位,是现在制冷界努力的方向〉大卡(kcal/h)一习惯使用单位,与kw的换算关系为1kcal/h=1w=h1万大卡=千瓦〉冷吨(RT)----1吨0摄氏度的冰在24小时内变成0摄氏度水所吸收的热量。
1冷吨=〉匹(HP)---又称马力、匹马力,即表示输入功率,也常表示制冷量。
表示功率时1HP=〉表示制冷量时,实际含义为消耗1HP功率所产生的制冷量二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Qt=Q1+Q2Qt总制冷量(kw)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Q2环境热负荷(=m2X机房面积)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Qt=SxpQt总制冷量(kw)S机房面积(m2)P冷量估算指标三精密空调场所的冷负荷估算指标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2)金融机房(500-600W/m2)数据中心(600-800W/m2)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2)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2)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2)四根据不同的情况确认制冷量情况一(没有对机房设备等情况考察之下)数据室估算:在一个小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5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进行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预估:500w~600w/m2,部分高容量机房达到800w/m2。
例如数据室的面积为50m2,则所需的制冷量约为:25kw。
液氮使用冷量数据

液氮使用冷量数据一、引言液氮是一种常用的低温工质,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工业生产等领域。
在使用液氮的过程中,了解其冷量数据对于合理使用和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氮的使用冷量数据,包括定义、计算方法、常见应用场景等内容。
二、定义液氮的使用冷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液氮蒸发所带走的热量,通常以焓变为单位。
焓变是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者释放的热量,液氮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吸收的热量即为使用冷量。
三、计算方法液氮的使用冷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使用冷量 = 质量 ×焓变1. 质量:液氮的质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液氮蒸发的质量,通常以千克(kg)为单位。
质量可以通过液氮的流量和时间来计算,如下所示:质量 = 流量 ×时间2. 焓变:液氮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的焓变可以通过查阅物质热力学数据手册或者使用热力学计算软件来获取。
焓变的单位通常为焦耳/克(J/g)。
四、常见应用场景液氮的使用冷量数据在以下场景中具有重要意义:1. 冷冻保存:液氮广泛应用于冷冻保存领域,如生物样本、细胞、组织等。
了解液氮的使用冷量数据可以匡助确定冷冻保存设备的容量和工作时间,确保样本在冷冻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冷却。
2. 冷却实验:在科研实验中,液氮常用于冷却实验设备和样品。
通过了解液氮的使用冷量数据,可以准确控制实验温度,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工业生产:液氮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冷冻食品加工、半导体创造等。
了解液氮的使用冷量数据可以匡助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五、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液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避免直接接触:液氮的温度极低,接触液氮可能导致冻伤。
在使用液氮时,应佩戴保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液氮。
2. 通风良好:液氮在蒸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需确保使用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
3. 安全存储:液氮需存放在专用的密闭容器中,避免泄漏和蒸发过快。
4. 操作规范:在操作液氮设备时,应按照像关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故。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M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 * *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 * *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 **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 △ Tl)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 △ T2)=(3.516+KW/TR)TR其中Q2=Q1+N=TR*3.516+KW/TR*TR= (3.516+KW/TR ) *TR 制冷效率一EER=制冷能力(Mbtu/h )/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 /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 3 UCOS?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 **(T1-T2)〕风机功率N1 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n3*n4) 水管管径D mm D 专4*1000L2/( n *v) n3一水泵效率=0.7~0.85 n4 —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一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 一冷冻水量(L/s)V2一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 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 C水的比重=1 kg/lQT 一空气的总热量QS一空气的显热量QL 一空气的潜热量h1 一空气的最初热炫kJ/kgh2 一空气的最终热恰kJ/kgT1 一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CT2 一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CW1 一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 一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L 一室内总送风量CMHQ1 一制冷量KW△T1 一冷冻水出入水温差C△T2 一冷却水出入水温差CQ2一冷凝热量KWEER 一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P 一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B — 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C— 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 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N 一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一机组电压KVCOS|)一功率因数0.85~0.92N一房间换气次数次/hV一房间体积m3Cp一空气比热(0.24kcal/kgC )x—空气比重(1.25kg/m3 ) @20 CL1 —风机风量L/sH1 一风机风压mH2OV一水流速m/sn1 一风机效率n2 —传动效率(直连时n2=1 ,皮带传动n2=0.9 )L2 一水流量(L/s )H2 一水泵压头(mH2O ) r一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Xt=M X 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Xs , M = PXs (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 X s X= P X s X v X vf p X t P X 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 (T2-T1 )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 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 ),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点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x *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妆*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匕*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 Z\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 △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 *TR 制冷效率一EER制冷能力(Mbtu/h ) /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 /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 3 UCOSt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 : Cp***(T1-T2)〕风机功率N1 KWN仁L1*H1/(102* n1*n 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 n3*n4)水管管径 D mm D=4*1000L2/( n *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 C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 —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C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CW—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C△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C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颊荷时单位能耗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J)—功率因数0.85~0.92 N—房间换气次数次/hV —房间体积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 C)x—空气比重(1.25kg/m3) @202L1—风机风量L/sH1 —风机风压mH2OV —水流速m/sn1 —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 )L2—水流量(L/s )H2-水泵压头(mH2O r —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 X t=M X 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 X s, M= P X s (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 X s X t = P X s X v X v—p X t = P X 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 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 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机房-基站-数据中心需冷量计算公式

均为130W/人。
N
P
Q5 新风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我们以空调本身的设备余量来平衡,不另外计算
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备注
通常n1、n2、n3取
n3
0.6—0.8之间,考虑 制冷量冗余,通常取
值为0.8
C:根据国家标准《计 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要求,机房照度应大 于2001x,其功耗大 约为20W/M2。以后 的计算中,照明功耗 将以20 W/M2为依据
150
200
数据室估算:在一个小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5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
小型金融机房示例(没有对机 房设备等情况考察之下)
Qt=S*P/1000
25
50
金融机房(500-600W/m²)
500
600
数据室估算:在一个中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20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
机房需冷量计算公式
算法名称
算法
参数
备注
0.12~0.18Kw/m2
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总制冷量(kw)
室内设备负荷(=设 备功率X0.8)
环境热负荷(=0.18KW/m²*机房面积)
x机房面积),南方 地区可选0.18,而
Qt 总制冷量(kw)
Q1 机房面积(m²)
Q2 冷量估算指标P
北方地区通常选择
中型金融机房示例(没有对机 房设备等情况考察之下)
Qt=S*P/1000
100
200
金融机房(500-600W/m²)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