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量计算公式范文

制冷量计算公式范文

一、热传导法计算制冷量

热传导法是指通过物体之间的热传导来计算制冷量。该方法适用于热

传导过程比较简单、温度差不大的情况。

制冷量=热传导率×传热面积×温度差

其中,热传导率是指物体单位面积上,温度差为1单位时,单位时间

内的热传导量。传热面积是指热量传导的表面积。

例如,一块厚度为1厘米,面积为100平方厘米的冷却板,热传导率

为0.5瓦特/平方厘米·摄氏度,高温区域温度为20摄氏度,低温区域温

度为5摄氏度,根据热传导法计算该冷却板的制冷量:

制冷量=0.5×100×(20-5)=750瓦特

二、制冷剂循环法计算制冷量

制冷剂循环法是指通过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的工作过程来计算制冷量。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制冷系统,如冰箱、空调等。

制冷量=制冷剂流量×比焓差

制冷剂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制冷剂通过制冷循环的流量。比焓差是指

制冷剂在蒸发和冷凝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制冷系统是通过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等元件组成的循环

系统。制冷剂在不同元件中经历压缩、膨胀、蒸发和冷凝等过程,通过蒸

发吸收热量,然后通过冷凝放出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例如,一台压缩冰箱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流量为0.1千克/秒,比焓差为1000焦耳/千克,根据制冷剂循环法计算该冰箱的制冷量:制冷量=0.1×1000=100焦耳/秒

以上是两种常见的制冷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方法。通过热传导法和制冷剂循环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制冷系统和工作条件,计算得到物体的有效制冷量。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制冷效率、功率消耗、循环回路等因素,以进一步优化制冷系统。

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 答: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因不同的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 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力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力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x1.5x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一2600W都可称为1匹,4500(w)- 5100(w)可称为2匹,3200W 一3600W可称为1.5匹。 制冷量确定后,即可根据目己家庭之实际情况估算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机。 家用电器要消耗制冷量的较大部分,电视、电灯、冰箱等每w(瓦)功率要消耗制冷量1(w),门窗的方向也要消耗一定的制冷量,东面窗150W/m2,西面窗280/m2,南面窗180W/m2,北面窗100W/m2,如是楼顶及西晒可考虑适当增加制冷量。 在选择空调时,请您根据以上介绍,估算一下自己的制冷量大小,从而选到满意的空调机。 关于匹、大卡、KW等设备单位概念解释 1. 匹1匹(HP)=2500W 严格来讲是2499W,这是日本人规ǖ?也是根据能效比EER计算出来的. 此匹和一般说的马力完全两个概念,但这个匹就是有那个马力计算出来的. 1马力=735W,一匹的定义就是输入1马力的功率所能产生的功率大小, 这里面就有一个系数的问题,日本人规定的这个系数是3.4(日本人说这个3.4是最应该的 最小的能效比EER了) 所以1匹=735*3.4=2499W 2.kj 和度这两个都是能量的单位,其余几个是功率的单位 度的表示就是KWH,指的就是你家的灯泡耗了多少电量,你要记得交电费啊. 1KWH=36000kj 能量单位你最常见的是卡和千卡(cal和kcal) 1cal=4.1868j(这个最常见,初中的课本上就有的) 3.冷吨一般用RT表示,但冷吨分三中,美国冷吨,日本冷吨和英国冷吨, 我们平时说的和最常用的都是美国冷吨,用US.RT表示,US就是美国的缩写了. 1US.RT=3516.7W 那两个中英制冷吨比较大些,是3800多吧,日本的小些. 4.大卡设计院的人最喜欢说大卡了,有的厂家比如大金的机器铭牌上的数字表示的单位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总热量QT Kcal/h QT=QS+QT 空气冷却:QT=0.24*∝*L*(h1-h2) 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 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 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T1) 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 部分冷负荷性能 NPLV KW/TR NPLV=1/(0.01/A+0.42/B+0.45/C+0.12/D) 满载电流(三相)FLA(A) FLA=N/√3 UCOSφ 新风量L CMH Lo=nV 送风量L CMH 空气冷却:L=Qs/〔Cp*∝*(T1-T2)〕 风机功率N1 KW N1=L1*H1/(102*n1*n2) 水泵功率N2 KW

N2= L2*H2*r/(102*n3*n4) 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0.7~0.85 n4—传动效率=0.9~1.0 F=a*b*L1/(1000u) a—风管宽度 m b—风管高度 m u—风管风速 m/s V1—冷冻水量(L/s) V2—冷却水量(L/s) 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 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 水的比热=1 kcal/kg?℃ 水的比重=1 kg/l QT—空气的总热量 QS—空气的显热量 QL—空气的潜热量 h1—空气的最初热焓 kJ/kg h2—空气的最终热焓 kJ/kg 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 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 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 kg/kg 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 kg/kg L—室内总送风量 CMH

制冷量计算

1、厂房尺寸:24*9*6m, 1小时内温度从50℃升至10℃,所需制冷量计算: Q=cm(t2-t1)=1.005*(24*9*6*1.26)*40≈65645kJ 根据换算公式: a):1 kJ(千焦耳)=0.239 kcaI(千卡) 所制冷量:65645 kJ≈15689 kca1 b):1 kW(千瓦)=860 kca1/h(千卡/时)知道多少制冷量功率: 所制冷量功率:15689 kca1≈18 kW 注:该结果是在没有其它外在因素(如其他设备的发热,车间的排风等)的情况下所得,若考虑其外在因素,车间循环几次,则该结果乘以几倍; 空气的比热容c=1.005 kJ/(kg*K) ; 空气的密度:ρ=1.26 kg/m3 c:代表比热容m:空气质量t2:代表末温度t1:代表初始温度。 2、厂房尺寸:24*9*5m, 1小时内温度从50℃升至10℃,所需制冷量计算: Q=cm(t2-t1)=1.005*(24*9*5*1.26)*40≈54704 kJ 根据换算公式: a):1 kJ(千焦耳)=0.239 kcaI(千卡) 所制冷量:54704 kJ≈13074 kca1 b):1 kW(千瓦)=860 kca1/h(千卡/时)知道多少制冷量功率:

所制冷量功率:13074 kca1≈15 kW 注:该结果是在没有其它外在因素(如其他设备的发热,车间的排风等)的情况下所得,若考虑其外在因素,车间循环几次,则该结果乘以几倍; 空气的比热容c=1.005 kJ/(kg*K) ; 空气的密度:ρ=1.26 kg/m3 c:代表比热容m:空气质量t2:代表末温度t1:代表初始温度。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是一个系统制冷性能的重要指标,它表示了制冷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从一个热源吸收的热量。制冷量的计算方法会受到不同的制冷系统类型和特点的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冷量计算方法。 1.纯蒸发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量计算方法: 纯蒸发制冷循环系统主要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四个主要部件。其制冷量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 = m × h_fg 其中,Q代表制冷量,m代表制冷剂的质量,h_fg代表制冷剂的气化潜热。 2.非纯蒸发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量计算方法: 非纯蒸发制冷循环系统相对于纯蒸发制冷循环系统增加了回热器或再热器等部件,可以在系统中再次回收一部分的制冷剂的气化潜热来提高制冷效果。其制冷量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Q = m × h_fg + m × (h_3 - h_2) 其中,m代表制冷剂的质量,h_fg代表制冷剂的气化潜热,h_2和 h_3分别代表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再热器中的焓值。 3.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制冷量计算方法: 吸收式制冷系统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和蒸发器四个主要部件组成,其制冷量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Q=m×(h_2-h_1)

其中,m代表制冷剂的质量,h_1和h_2分别代表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焓值。 除了上述方法外,制冷量的计算还可以通过制冷原理等其他相应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制冷量的计算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制冷剂的性质、系统的工况条件和环境温度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准确计算。 总结起来,制冷量的计算方法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制冷系统的类型和特点。在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制冷剂的焓值、气化潜热以及系统中其他关键部件的参数,确保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Refrigeration Capacity)是指制冷系统能够从被处理的物质中移除的热量的量度。在制冷领域,制冷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制冷系统的性能。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制冷量的计算方法。1.热量传递计算方法: 热传导:通过测量材料的热导率、厚度和温度差来计算热量的传导。公式为Q=k*A*(T2-T1)/d,其中Q是热量传导(W),k是材料的热导率(W/m·K),A是传热面积(m²),T2和T1分别是材料的两个表面的温度(K),d是材料的厚度(m)。 对流传热:通过测量流体的流速、温度差和传热系数来计算热量的对流传递。公式为Q=h*A*(T2-T1),其中Q是热量传递(W),h是传热系数(W/m²·K),A是传热面积(m²),T2和T1分别是流体的两个表面的温度(K)。 辐射传热:通过测量辐射源的表面温度、表面积和辐射系数来计算热量的辐射传递。公式为Q=ε*σ*A*(T2^4-T1^4),其中Q是热量传递(W),ε是表面的辐射系数(无单位),σ是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5.67*10^-8W/m²·K^4),A是表面积(m²),T2和T1分别是辐射源和环境的温度(K)。 2.潜热计算方法: 制冷量的计算还需要考虑潜热(Latent Heat)的影响,即物质的相变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在蒸发器(Evaporator)中,液体变为气体时需要吸收热量,在冷凝器(Condenser)中,气体变为液体时需要释放热量。常见的潜热计算方法如下:

凝结潜热:通过测量物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来计算潜热。公式为Q = mc *(h2 - h1),其中Q是潜热(W),mc是物质的质量(kg),h2和h1分别是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时的比焓(J/kg)。 蒸发潜热:通过测量物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来计算潜热。公式为Q = ml * (h2 - h1),其中Q是潜热(W),ml是物质的质量(kg),h2和h1分别是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时的比焓(J/kg)。 3.制冷剂流量计算方法: 质量流量法:通过测量制冷剂循环的质量流量来计算制冷量。公式为Q = m * (h1 - h2),其中Q是制冷量(W),m是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kg/s),h1和h2分别是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比焓(J/kg)。 体积流量法:通过测量制冷剂循环的体积流量来计算制冷量。公式为Q = V * ρ * (h1 - h2),其中Q是制冷量(W),V是制冷剂的体积流量(m³/s),ρ是制冷剂的密度(kg/m³),h1和h2分别是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比焓(J/kg)。 总之,制冷量的计算方法涉及到热量传递、潜热和制冷剂流量等多个方面的考虑。通过准确计算制冷量,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制冷系统,提高制冷效率。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M计算公式 总热量QT Kcal/h QT=QS+QT 空气冷却:QT=0.24* * *L*(h1-h2) 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 * *L*(T1-T2) 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 **L*(W1-W2) 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 △ Tl) 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 △ 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 (3.516+KW/TR ) *TR 制冷效率一EER=制冷能力(Mbtu/h )/耗电量(KW) COP=制冷能力(KW) /耗电量(KW) 部分冷负荷性能 NPLV KW/TR NPLV=1/(0.01/A+0.42/B+0.45/C+0.12/D) 满载电流(三相)FLA(A) FLA=N" 3 UCOS? 新风量L CMH Lo=nV 送风量L CMH 空气冷却:L=Qs/〔Cp* **(T1-T2)〕

风机功率N1 KW N1=L1*H1/(102*n1*n2) 水泵功率N2 KW N2= L2*H2*r/(102*n3*n4) 水管管径D mm D 专4*1000L2/( n *v) n3一水泵效率=0.7~0.85 n4 —传动效率=0.9~1.0 F=a*b*L1/(1000u) a—风管宽度m b一风管高度m u—风管风速m/s V1 一冷冻水量(L/s) V2一冷却水量(L/s) 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 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 水的比热=1 kcal/kg? C 水的比重=1 kg/l QT 一空气的总热量 QS一空气的显热量 QL 一空气的潜热量 h1 一空气的最初热炫kJ/kg h2 一空气的最终热恰kJ/kg T1 一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C T2 一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C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含工程计算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

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水机国家规范) 注: 医院采用全新风

文案大全

、建筑物冷负荷分解概算指标 此设计参数的冷量估算为水机的设计参数,氟系统中央空调的冷量估算可以参照水机的参数。 三、建筑物热负荷的估算

a- 修正系数 例:有一住宅建筑面积为 30 平方米(有效面积为 25平方米),高度为 2.9 米。冬季房间温度要求达到 20℃, 室外供暖计算温度为 -5℃。 根据方程①计算出建筑物墙壁供暖热负荷: Qn=a.v.qn (t-tn ) ---- ① 代入数值: Qn=1.15* ( 30*2.9 ) *0.7* (20+5)=1751w 根据方程②计算出建筑物通风热负荷: Qf=a.v.qf (t-tf ) --- ② 代入数值: Qf=1.15* (30*2.9 ) *0.25* (20+5)=625.3w 住宅建筑物总的供暖热负荷为: 1751w+625.3w=2376.3w 如果考虑到房间的朝向和墙壁上的门、窗失热问题,总供热负荷应为 2376w*1.4= 3327w 。 1) 中央空调如果采用水系统,则风机盘管可选用 FP-5.0。 3 FP-5.0 参数:风量 500m 3 / h 、制冷量: 2800w 、制热量: 4200w 对于 25平方米的房间来说, 制冷配置为: 2800w / 25平方米=112w / 平方米( 96大卡) 制热配置为: 4200w / 25 平方米 =168w / 平方米( 145 大卡) 2) 如果采用氟系统的室内机与水系统风机盘管同样的风量、制冷量,则制热量就相差很大。如: 3 RPI-28FSG1Q 风量 780m 3 / h 、制冷量: 2800w 、制热量: 3200w , 制冷配置为: 2800w / 25 平方米 =112w / 平方米( 96 大卡) 制热配置为: 3200w / 25 平方米 =128w / 平方米( 110 大卡) 水机与氟 机在相同的制冷量前提下,显然氟机不能满足冬季供热的需要。因为水机的制热量要比 氟机的制热量大出 1.31 倍。 中央空调如果采用氟系统,冬季环境温度 -5℃时,系统的制热功率将衰减到 0.72。这就要求制热 配置在 168w 的基础上增加 28%,为 215w /平方米。这样 氟机的制热配置就要比水机制热配置大出 1.59 倍。即 215w/平方米*25 平方米=5375w (4623大卡) 因此,这个 25 平房的建筑物选用氟系统中央空调就制热而言,要获得与水机同样的制热效果, 制冷配置为: 4634w / 25 平方米 =185w/ 平方米 (159 大卡) 制热配置为: 5375w / 25 平方米 =215w/ 平方米 (185 大卡) 室内机要选用 RPI-50FSG1 。 3 RPI-50FSG1 参数:风量 803m 3 / h 、制冷量: 5000w 、制热量: 5800w 制冷配置为: 5000w / 25 平方米 =200w / 平方米( 172 大卡) 制热配置为: 5800w / 25 平方米 =232w / 平方米( 196 大卡) 总结: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同样面积的房间,要使水系统中央空调和氟系统中央空调在冬季达到 同样的供暖效果,按制冷量设计氟机的配置应为水机配置的 1.59 倍。 氟机的供暖设计配置, 在夏季使用时又形成了很大的浪费。 如果不考虑 -5℃的冬季制热量衰减的话, 按冷负荷设计氟机的配置应为水机冷负荷配置的 1.31 倍。为了保证冬季的供热效果, 也只能按冷负 荷设计氟机的配置为水机冷负荷配置的 1.59 倍。 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