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上海中考物理的知识点

上海中考物理的知识点

上海中考物理的知识点力学:1.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2.动力学:速度、加速度、力、质量、动量、冲量等基本概念。

3.平衡条件:物体平衡的条件是合力和合力矩都等于零。

4.重力:万有引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5.摩擦力: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不同的影响。

6.斜面运动: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分力。

光学:1.光的传播:光是电磁波,其传播速度为光速,而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3.光的成像: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形成实像或虚像,成像规律可根据折射原理和透镜公式来推导。

4.光的色散:不同波长的光经过光的密度不一样的介质后,折射角不同,使得光发生色散现象。

电学:1.电荷与电场:正电荷和负电荷相互作用形成电场,电场线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

2.电流与电阻:电流是单向的电荷运动,在电路中,电流与电阻之间满足欧姆定律。

3.串并联电路:电路中的电阻可以串联或并联,根据电阻的连接方式不同,电路的总电阻和总电流也不同。

4.定向导电性:一些材料在外加电场下,只有正负电荷分离才能导电,这种导电性称为定向导电性,广泛应用于二极管和逻辑电路等领域。

热学:1.热传导:热是物质内部能量的传递方式,能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

2.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温度变化与体积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热膨胀系数来描述。

3.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在温度和压强变化时,可以发生相变,如液体变为气体,固体变为液体等。

声学:1.声波的特性: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速与介质的状态有关,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2.声的反射和折射:声音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也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3.音调和音量:声音的音调高低由震动的频率决定,音量的大小由声源的振幅决定。

除了上述的知识点,考生还需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计算和推理能力,并能正确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整理。

上海初中物理总复习全部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上海初中物理总复习全部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物理中考知识点必备测量力与运动要点提纲一、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1.长度(l,s,h):测量工具:刻度尺;国际单位:米(m);2.质量(m):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国际单位:千克(kg);3.时间(t):测量工具:秒表、打点计时器、单摆(间接);国际单位:秒(s);4.温度(t、T):测量工具:温度计(2种);国际单位:开(K);常用单位:摄氏度(℃)5.体积(V):测量工具:量筒;国际单位:米3(m3);6.力(F、G、f、N):测量工具:弹簧秤、测力计;国际单位:牛(N);7.电流(I):测量工具:电流表;国际单位:安(A);8.电压(U):测量工具:电压表;国际单位:伏(V);9.电阻(R):测量方法:万用表(直接),伏安法(间接);国际单位:欧(Ω);10.电能(W):测量工具:电能表;主单位:千瓦·时(kw·h)。

二、常用单位的换算1小时(h)=60分(min)=3600秒(s)1米(m)=10分米(dm)=102厘米(cm)=103毫米(mm)=106微米(μm)=109纳米(nm)1平方米(m2)=102平方分米(dm2)=104平方厘米(cm2)=106平方毫米(mm2)1立方米(m3)=103立方分米(dm3)=106立方厘米(cm3)=109立方毫米(mm3)注意:立方分米(dm3)和升(L)等价,立方厘米(cm3)和毫升(mL)等价。

1千克(kg)=103克(g)=106毫克(mg)=109微克(μg)1安培(A)=103毫安(mA)=106微安(μA)1伏特(V)=103毫伏(mV)=106微伏(μV)1千瓦·时(kw·h)=3.6×106焦(J)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一、力学1.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速度的定义、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的计算公式;2.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的表达和应用;3.弹簧的压缩和拉伸:弹簧的本质、弹簧力的计算、胡克定律;4.力的分解和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5.周期现象:周期的定义、频率的计算、周期与频率的关系;6.机械能守恒:势能和动能的定义、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7.斜面运动:斜面运动的特点、斜面运动的计算公式、应用;8.重力:重力的概念、重力的计算公式、重力的应用。

二、光学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2.光的成像: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3.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偏差、光的色散原理;4.性质和应用:光的光谱、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

三、电学1.电流和电压:电流的定义、电压的定义、电阻的定义、电流和电压的关系;2.静电:静电荷、静电力、静电力的计算;3.电路: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和电压的计算、电功和电功率;4.磁学:磁感线、磁场强度的计算、磁感应强度的计算、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

四、热学1.热量和温度:热量的定义、温度的定义、热平衡和热不平衡;2.热传导:热传导的规律、热传导的应用;3.热膨胀:热膨胀的原理、线热膨胀和体热膨胀的计算;4.状态方程: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之间的关系;5.相变:物质的凝固、熔化、汽化、凝聚过程。

五、力学1.动量和力的作用时间积:动量的定义、力的作用时间积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2.势能和势能曲线:势能的定义、势能曲线的特点、势能的计算。

以上只是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概览,并不能详尽地涵盖所有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一、力和运动1.物体的平衡条件:平衡力的概念、受力平衡条件;2.万有引力定律:引力的概念、公式、引力的合成;3.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4.力的合成和分解:合力的概念、分力的概念、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计算;5.力和加速度关系:质量、惯性、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振动与波动1.振动的特征:振幅、周期、频率和角频率的关系;2.波的特征:波长、频率、波速和波长、频率、波速之间的关系;3.声波和光波:声波和光波的传播性质、能量传播特点、反射、折射;4.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速等声音参数的概念;5.光的反射和折射:光束的入射、反射、折射规律。

三、电学与磁学1.电流与电阻:电流的概念、电阻的概念和计算、电阻和电流的关系;2.电路中的电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等效电阻的计算;3.静电场:电场力线的特点、电场强度的概念和计算;4.磁场和电流:磁场的概念和计算、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5.电磁感应和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概念、电磁感应定律的公式和计算。

四、能与能量转换1.功和功率:功的概念和计算、功率的概念和计算;2.能量守恒:能量转化和能量保存、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运用;3.热能的传递: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的特点和条件;4.机械能的转换: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能量转化效率的计算。

五、原子物理与核物理1.原子的组成:电子、质子、中子的全名和基本性质;2.原子的稳定性:质子和中子的比例、核力的作用、原子核的稳定性;3.放射性物质:放射性衰变、半衰期和衰变序列、放射性的危害和应用;4.核反应与核能利用:核反应的特点、核聚变和核裂变的概念和应用。

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

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doc

上海中考必考知识归纳总结:声与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最慢3.乐音(声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粗细,松紧,长短都与音调有关)②响度(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一般力度改变,物体的振幅改变)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超声波的速度(声速)比电磁波的速度(光速)慢得多(即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光传播速度最快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正立、等大的虚像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竖直放置13.人远离或靠近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不变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向上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光的色散、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7.能在光屏上的成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都是倒立,虚像都是正立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成像在光屏中央)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二次成像)21.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像距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增大,成虚像时,像、像距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减小总结归纳:常见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手影游戏,激光准直,日食,月食,排队,检查物体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一、力和运动1.力的作用和测量: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等。

2.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惯性、惯性质量和作用力、加速度的计算等。

3.牛顿第三定律:力的相互作用、力的合成等。

4.质点运动:运动的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等。

5.物体的平衡:转动力矩、力矩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等。

二、能与能量转化1.功和功率: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功率的定义和计算等。

2.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动能定理的应用等。

3.机械能守恒: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转化等。

4.动量和动量守恒:动量的定义和计算、动量守恒定律、碰撞问题的解决等。

三、光学1.光的反射: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定律、镜像的形成等。

2.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的计算等。

3.光的色散:白光的组成、光的色散与规律等。

4.光的成像: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光的成像原理等。

四、电学1.电流和电阻:电流及电流的表达式、电阻及电阻的测量等。

2.电阻与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等。

3.电能与功率:电能的计算、功率的计算等。

4.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特性:电池、导线、电灯泡、开关、导线的连接方式等。

五、热学1.温度和热量:温度的定义、热量的传递、温度计的使用等。

2.热传导:热传导的基本规律、导热系数、热传导的应用等。

3.内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的定义、内能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等。

4.物态变化和相变: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相变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等。

六、声学1.声波的特征: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波的特征、声速和频率等。

2.声的反射和共鸣:声波的反射定律、共鸣和声纹等。

3.声音的音调和音量:声音的音调和音量的变化原因、声音的强度等。

以上是上海中考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一、物理定律、原理: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发射定律4、欧姆定律5、焦耳定律6、能量守恒定律二、物理规律: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光的折射规律 3、凸透镜成像规律 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 5、力和运动的关系 6、液体压强特点7、物体浮沉条件8、杠杆平衡条件9、分子动理论 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 11、安培定则 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三、应记住的常量: 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度值为0.1℃ 水的比热:C水=4.2103J/(kg.℃) 2、速度:1m/s=3.6km/h 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气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 3、密度:水=人=103kg/m3水冰铜铁铝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 g=9.8N/kg 4、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 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1Kw.h=3.6106 J 四、物理中的不变量: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4、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由电阻自身情况(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跟所加的电压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

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对于中考来说也是必考内容之一、下面将为你介绍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

1.运动规律及应用-牛顿第一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但方向相反。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于不同物体之间,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弹力:当物体发生形变时,弹簧内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变化,形成弹力。

-摩擦力:当物体相对运动或所受外力作用力大于静摩擦力时,物体将产生动摩擦力。

2.机械能及应用-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形状等因素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功:外力作用于物体时所做的功。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数量。

3.热学及应用-温度:物体的热平衡状态。

-热量: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热量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导:物体内部的热量传递。

-热对流:流体内部的热量传递。

-热辐射:通过空气或真空传递热量。

-物体的比热容:物体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度时吸收的热量。

-相变:物质在温度和压力一定条件下,由一种相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

4.光学及应用-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镜子的成像规律: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

-光的光程差: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距离与传播速度之积。

-球面镜成像公式:1/f=1/v+1/u。

5.电学及应用-电流: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的数量。

-电压: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电阻:阻碍电流通过的物理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中考必考知识归纳总结:声与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最慢3.乐音(声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粗细,松紧,长短都与音调有关)②响度(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一般力度改变,物体的振幅改变)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超声波的速度(声速)比电磁波的速度(光速)慢得多(即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光传播速度最快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正立、等大的虚像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竖直放置13.人远离或靠近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不变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向上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光的色散、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7.能在光屏上的成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都是倒立,虚像都是正立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成像在光屏中央)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二次成像)21.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像距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增大,成虚像时,像、像距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减小总结归纳:常见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手影游戏,激光准直,日食,月食,排队,检查物体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

射击时的瞄准,“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确定视野(一叶障目),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常见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潜望镜,自行车尾灯(反射器)。

常见折射现象:看水中的鱼等物体,鱼民叉鱼时要向下叉。

放在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

透过篝火(水气)看到的人会颤动。

看日出。

海市蜃楼,放大镜,星星在眨眼睛(闪烁)。

16.成像:⑴成实像:小孔成像(太阳光斑);照相机(电影);幻灯机(凸透镜u>f)⑵成虚像:①平面镜成像:照镜子、潜望镜、水中的倒影、光滑表面上的影子;②透镜成像:放大镜(老花镜)看物体、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近视镜);③折射现象:看水中的物体:透过水和玻璃看物体、琥珀⑶成放大的像:凸透镜f<u<2f时成的像⑷成缩小的像:凸透镜u>2f所成的像、凹透镜成的像⑸成等大的像:平面镜、潜望镜、凸透镜u=2f成的像(6)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等距的虚像。

(7)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u<2f。

应用:照相机、眼睛看东西。

②.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是放大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③.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影机。

④.当u=f时,得到平行光,不成像,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⑤.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⑥.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和像距增大。

⑦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后面,用凸透镜矫正;运动和力: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物体本身。

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11.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即:同体,等大,反向,共线)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等于阻力(车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0)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增大摩擦力)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一切物体无论处于何种状态都有惯性)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不是防止惯性)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但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机械功能:1.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即:那端高向那端移)2.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一般要调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是为了便于直接读出力臂数值)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定滑轮是等臂杠杆4.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①有力②沿力方向通过一段距离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7.“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热学: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0℃冰变为0℃水,内能增加,温度不变)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1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压强知识: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2.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5.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半规管、液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吸尘气,拔火罐等)10.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重力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 V物15.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电学: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且电压都是220伏,并的越大,总电阻越小,总电流越大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7.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照明电路电压220伏,一节干电池1.5伏,一节蓄电池2伏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12.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 U/I 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 U I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16.“220V 100W”的灯泡比“220V 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串联在一起,40W亮,并联在一起100W的亮)磁场知识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磁感线越密,磁场越强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3.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N出,S进)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极出发,回到S极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初三物理中考必记记住的常量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 /s。

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2.15℃的空气中声速:340m/s,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1.0Kg/dm3 表示物理意义: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100℃水的比热容4.2×103J/(Kg·℃)。

表示物理意义: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 焦4.g=9.8N/Kg,特殊说明时可取10 N/Kg 表示的物理意义:在地球上,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50Pa表示的物理意义:1平方米受到的压力为9.8牛5.一个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高水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