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起重机构造与原理
汽车起重机吊臂结构与伸缩原理

汽车起重机吊臂结构与伸缩原理汽车起重机吊臂结构主要有固定吊臂和伸缩吊臂两种类型。
固定吊臂是最常见的吊臂结构,其长度固定不变,无法进行伸缩。
伸缩吊臂则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伸缩操作,适用于更大范围的作业。
无论是固定吊臂还是伸缩吊臂,它们都有一套相似的结构,主要包括基座、动臂、起重臂和配重块。
首先是基座,它是起重机吊臂的主要支撑部分,可以固定在汽车底盘上。
基座通常由上方和下方两部分构成,上方是一个回转机构,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吊臂的旋转;下方是一个液压机构,用于调整吊臂的倾角和高度,以满足不同工作的要求。
接下来是动臂,它是吊臂的起始部分,与基座相连接。
动臂一般较短,用于提升和转动起重臂。
然后是起重臂,它是吊臂的重要部分。
起重臂主要承担起重和搬运重物的作用,其长度和形状不同,可以适应不同种类和重量的货物。
起重臂一般由多个折叠节段组成,这些节段可以通过液压缸伸缩或折叠,以实现吊臂的伸缩操作。
最后是配重块,它是起重机吊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平衡起重臂的重力和提升重物时产生的力矩。
配重块通常位于起重臂的尾部,可以根据工作需求增减数量,以达到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伸缩吊臂相较于固定吊臂,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伸缩吊臂通过液压缸控制伸缩节段的伸缩,从而改变吊臂的长度,以适应不同距离的起重作业。
伸缩吊臂可以灵活伸展,能够实现大范围内的水平和垂直移动,提高吊装能力和作业效率。
总结起来,汽车起重机的吊臂主要包括固定吊臂和伸缩吊臂。
吊臂由基座、动臂、起重臂和配重块组成,其中起重臂可以通过液压缸的伸缩控制长度的变化。
伸缩吊臂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提高起重机的作业范围和效率。
汽车起重机

汽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是一种用于搬运和举升重物的机械设备。
它具有强大的起重能力和灵活的操作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港口码头、物流仓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汽车起重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工作原理汽车起重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系统实现的。
该系统由油箱、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和液压管路等组成。
当操作者通过操纵杆操作时,液压泵将油液通过管路输送到液压缸,使其腔内的活塞运动,从而实现汽车起重机的升降、伸缩、旋转等功能。
二、结构组成汽车起重机主要由底盘、车身、转臂、起重臂、升降机构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底盘是汽车起重机的基础,它支撑着整个机身,并提供了驱动力和操控性。
车身是起重机的主体结构,上面安装有起重臂和转臂,以及驾驶室和操作台。
起重臂可以进行伸缩和升降,以适应不同高度和距离的起重任务。
升降机构可以将货物升降到需要的高度。
控制系统负责控制起重机的各项动作,使其实现精确的操作。
三、应用领域汽车起重机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港口码头和物流仓储等领域。
在建筑工地中,汽车起重机常用于吊装建筑材料、安装大型构件,如吊装钢梁、混凝土构件等。
在港口码头中,汽车起重机可以进行船舶装卸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在物流仓储中,汽车起重机可以用于堆垛货物、装卸货物,节省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精力。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起重机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未来,汽车起重机可能会朝着更高效、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利用传感器和高精度仪器,可以实现对起重物的准确定位和操控。
同时,机械臂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远程操控和自动化作业,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五、总结汽车起重机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设备,它能够承担起各种重物搬运和举升任务。
通过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起重机实现了升降、伸缩、旋转等功能。
它的结构组成包括底盘、车身、起重臂、转臂、升降机构和控制系统等。
汽车起重机在建筑工地、港口码头和物流仓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减少了人力投入。
车载一吨小吊机工作原理

车载一吨小吊机工作原理
车载一吨小吊机是一种专门用于车辆上的吊装设备,通过机械原理实现起重、悬挂和运输工作。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输送系统:车载吊机通常通过液压系统或电动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并通过油缸或马达将动力传递给升降臂或旋转臂,实现起重装卸动作。
液压系统通过液压泵将液压油压力传递至各个液压执行元件,从而实现吊臂的升降和伸缩。
2. 升降装置:吊机通过升降伸缩装置实现起重工作。
吊臂通常采用多段伸缩设计,可以按需伸缩,增加其工作范围。
升降伸缩装置中的液压缸通过液压油的压力和马达的驱动,将吊臂升高或降低到所需位置。
3. 旋转系统:车载吊机通常配备有旋转底盘,通过电动或液压驱动实现吊臂在水平平面上的旋转。
旋转底盘可固定在车辆底部,通过电机带动齿轮机构完成旋转动作。
4. 安全系统:车载吊机通常还装备有多种安全装置,以确保吊装操作的安全性。
例如,起升限位器可以监测吊钩高度,当高度超出一定范围时会自动停止升降机构的工作。
过载保护装置可以在吊物超过额定载荷时及时切断电力供应,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总体来说,车载一吨小吊机通过液压、电动器件的协调工作,实现升降、伸缩和旋转等功能,从而完成吊装和运输工作。
汽车起重机构造与原理

汽车起重机构造与原理一、汽车起重机基本术语1、汽车起重机起重作业部分安装在专用或通用汽车底盘上的起重机。
参见图一2、整机。
具有齐全的上车、下车及附属装置的起重机。
3、上车(起重机部分)包括回转支承及其以上的全部机构的总和。
4、下车(运载车部分)回转支承以下部分,包括底架、底盘、支腿等各部件、机构和装置的统称。
(包括支腿在内的装载上车而行走的运载车)。
5、起重性能参数(参见表一)5.1起重量:起吊物体的质量。
5.2总起重量:起吊物体的质量与取物装置质量之和。
5.3额定总起重量起重机在各种工况和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所允许起吊的最大总起重量。
(工况,指不同的臂长和仰角;规定的使用条件,如打支腿、地面的平整度、风力、设备状况等规定的使用条件)5.4最大额定总起重量起重机用基本臂处于最小额定幅度,用支腿进行作业所允许的额定总起重量,并以此作为起重机的名义起重量。
6、幅度(参见图二、图三)6.1幅度:起重机空钩时,回转中心垂线与吊钩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6.2工作幅度:起重作业时,回转中心垂线与吊钩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6.3最小工作幅度:起重机处于最大仰角时的工作幅度。
6.4额定幅度:某一额定总起重量所允许的最大工作幅度。
6.5最小额定幅度:最大额定总起重量所允许的最大工作幅度。
7、起重力矩:总起重量与相应的工作幅度的乘积。
8、起升高度:起重机起升到最高位置时,起重钩钩口中心到支承地面的距离。
9、倍率:动滑轮组的承载钢丝绳数与引入卷筒的钢丝绳数之比。
10、起升速度:平稳运动时,起吊物体的垂直位移速度。
10.1单绳速度:动力装置在额定转速下,在卷筒计算直径处第n层的钢丝绳速度。
10.2起重钩的起升(下降)速度钢丝绳单绳速度除以起升滑轮组倍率得到的值。
11、变幅时间(速度)变幅作业时,幅度从最大(最小)变到最小(最大)所用的时间。
12、最大回转速度空载状态下,基本臂在最大仰角时,所能达到的最快回转速度。
13、起重臂伸(缩)时间(速度)空载状态下,起重臂处于最大仰角,使吊臂由全缩(伸)状态运动到全伸(缩)状态所用的时间。
汽车起重机构造三

回转轴承亦称滚盘,是在普通滚动轴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一般滚动轴承内、外圈的刚度依靠轴承座孔的刚度来保证,而回转轴承的刚度则由下车底盘的结构来保证。
一般汽车底盘的刚度很小,而回转轴承要承受巨大的轴向力、径向力和翻倾扭矩,因此,回转轴承的动圈和不动圈均需有足够的抗弯及抗压刚度和强度。
回转轴承按滚动形式分,有滚珠式和滚柱式;按滚动体的排列分,有单排、双排和多排式;按滚道形式分,有圆弧曲面式、平面式和钢丝滚道式。
1、单排滚珠式回转轴承滚道是由内座圈和外座圈合成一个整体的曲面滚道。
齿圈可以为外齿圈式,也可为内齿圈式(见图4—9)。
滚珠和导向体安装时,均由内座圈或外座圈的专用切向圆孔装入滚道,然后将安装孔堵住。
为了润滑滚盘,设有数个黄油嘴。
单排滚珠式轴承,重量轻、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允许小的安装误差,但承载能力小。
NK-250EⅢ型、NK-400EⅢ型等汽车起重机采用内齿圈式、单排滚珠回转轴承(见图4-10)。
图4-9单排滚珠回转轴承2、双排滚珠式回转轴承(a)内齿圈式(b)外齿圈式双排滚珠式回转轴承见图4-11,由上下两排滚珠、内、外座圈、间隔套及密封装置等组成。
为了安装滚珠,内座圈或外座圈由两体组装而成。
与同样尺寸的单排滚珠回转轴承比较,承载能力要大得多。
NK-160型汽车起重机采用图4-11(b)型结构的回转轴承。
3、交叉滚柱式回转轴承交叉滚柱式回转轴承见图4-12。
滚动体为圆柱式或圆锥形,单排交叉排列。
内座圈或外座圈由上下两体组装而成,便于安装和调整滚体的轴向间隙。
按滚柱交叉排列时同向滚柱的数量多少,可分为1对1、2对1、3对1,或3对2等几种排列形式。
这种回转轴承不仅能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而且可以承受较大的翻倾力矩。
此外,由于滚柱与滚道的接触面积较大,增加了回转轴承的抗疲劳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与单排滚珠回转轴承比较,承载能力可增加一倍。
这种回转轴承的滚道为锥面,易于加图4-10 NK-250EⅢ型回转轴承工和保证加工精度。
汽车起重机基本结构、工作原理(ppt 67页)

所谓通用的汽车底盘,是指除车架更 换外(若有必要时),其余皆采用原汽 车底盘。小型起重机可在原汽车底盘上 附加副车架以支承上车结构,这是因为 原汽车车架的强度和刚度都满足不了起 重机的起重时的要求。虽然采用附加副 车架的工艺比较简单,但整个起重机的 重心较高,重量较大。
第三章 轮胎起重机基本结构
•第二节 轮胎起重机主要性能参数
因此,合理选择工作速度要全面考虑与之有关的以下一系列因素: (1)根据起重机所服务对象的作业要求考虑。如主要用于港口码头和料场装卸作业
的起重机,为了提高装卸货物及材料的生产率,一般要求工作速度快。对于建筑安装工 程使用的起重机,则要求吊装平稳性好,其工作速度相应的要低些,甚至要求能实现微动 速度(一般在1~5m/min)。
第三章 轮胎起重机基本结构
起重机工作速度选择合理与否,对起重机性能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起重机工作效 率与各机构工作速度有直接关系。当起重量一定时,工作速度高,生产率也高。但速度 高也带来一系列不利因素,如惯性增大,启动、制动时引起的动力载荷增大,从而机构 的驱动功率和结构强度也要相应增大。
六、自重 起重机的自重是指起重机处于工作状态时起重机本身全部自重质量。起重机自重
4、底盘传动系 一、 传动系作业类型
底盘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将动力 按需要传动驱动轮和其他操纵机 构。目前,汽车起重机的动力由 柴油机提供,也有用汽油发动机 作为动力来源的。
在汽车起重机中,大多数为机械 式和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
机械式、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一 般包括:变速箱组、离合器、液 力变矩器(机械式传动系统没 有)、分动箱(不带前驱动或后 桥三桥驱动没有)、万向传动装 置、驱动桥最终传动等部分。
第三节 汽车起重机部件介绍(底盘)
汽车起重机工作原理

汽车起重机工作原理汽车起重机是一种用于举起和搬运重物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机械原理和液压原理。
1. 机械原理汽车起重机的机械原理主要包括杠杆原理和滑轮原理。
杠杆原理是指当一个杠杆在一个支点上受到力的作用时,可以通过改变力臂和力的大小来达到平衡。
在汽车起重机中,主臂和副臂就是通过杠杆原理实现力的平衡和转移。
滑轮原理是指通过改变传动装置的滑轮的数量和布局,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在汽车起重机中,通过改变滑轮的组合方式,可以改变起重机的举升速度和力的大小。
2. 液压原理汽车起重机的液压原理主要包括液压传动和液压控制。
液压传动是指通过液体的压力传递力和能量的一种方式。
在汽车起重机中,液压传动主要通过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泵、液压缸和液压管路来实现。
液压泵通过转动产生液压油的压力,将液压油送入液压缸中,从而推动活塞产生力。
液压控制是指通过控制液压系统中的阀门来实现对液压油流动的控制。
在汽车起重机中,液压控制主要通过操纵杆或按钮来控制液压系统中的液压阀门的开关,从而实现对起重机的控制。
综合以上两种原理,汽车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机械原理和液压原理的相互配合,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化为液压系统的动力,通过液压系统的控制,实现起重机的举升、旋转和伸缩等动作。
具体来说,当驾驶员通过操纵杆或按钮操控起重机时,液压泵会开始工作,将液压油送入液压缸中。
液压缸中的活塞受到液压油的推动,产生力,从而带动起重机的举升、旋转和伸缩等动作。
通过改变液压系统中液压阀门的开关,可以控制液压油的流动方向和大小,从而实现对起重机动作的精确控制。
汽车起重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机械原理和液压原理的应用。
通过机械原理实现力的平衡和转移,通过液压原理实现力的传递和控制。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汽车起重机能够高效、精确地完成各种起重作业任务,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港口码头等场合。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以QL2-8型汽车起重机的液压系统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
1.液压系统的功能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变幅机构、旋转机构、臂架伸缩机构和支腿收放机构均采用液压传动,其原理参见液压系统图10-4.ZBD40型定量泵由装在底盘上的取力箱带动,直接从油箱中吸油,经过滤油器2,输出压力油。
改变发动机的转速,可改变泵的排出油量,从而对各机构的工作速度进行调节。
手动换向阀3可控制压力油的流向。
联合阀4操纵上车各机构(起升、变幅、旋转和臂架伸缩机构),二联阀5操纵支腿收放。
系统工作压力由溢流阀6,7控制。
上车机构的油路相互串联,可实现一个机构单独动作或几个机构的组合动作.二联阀3和主控四联阀4中的各手动换向阀都有节流作用,因而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机构运动的无级调速。
护作用。
(6)平衡阀10、12、14都采用同一结构。
平衡阀10,12保证变幅和伸缩臂机构匀速运动,同时起液压锁的作用.一旦与油缸连接的管路破裂,可防止吊臂突然下落或缩回造成事故.平衡阀14保证吊载匀速下降,防止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过快,造成事故.现以起升机构为例,说明平衡阀的工作原理(见图10-5)。
平衡阀是由单向阀1和内泄漏的远控顺序阀2组成。
当手动换向阀拨至左位时,油泵输出压力油项开单向阀,无阻碍地进入油马达,马达带动卷筒旋转来起升吊载,回油经换向阀返回油箱。
当换向阀拨到右位时(如图10-5所示状态),油泵输出的压力油直接经换向阀进入油马达的另一端.而马达回油无法再经单向阀1返回,必须打开顺序阀2才能将回路接通。
顺序阀2的控制油路与马达进油的管路相通,这时控制管路中的高压油进入D腔。
将顺序阀2中的阀杆B向左推移,打开阀杆上锥形体E处的环形通道,于是马达回油经此流出,再经换向阀返回油箱,马达带动卷筒反向旋转下降吊物。
由于重力作用,吊物有加速下降并带动马达加速旋转的趋势。
当马达的排油量大于油泵的供油量时,马达的进油压力减小,甚至出现负压,顺序阀2控制油路的油压也相应变化,顺序阀2的阀杆B在弹簧C的作用下,阀杆锥体E处的环形通道变小,使马达经此通道返回油箱的流量减小,直到与泵的供油量相适应时为止,从而使马达的转速(相关吊载的下降速度〕始终保持匀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起重机构造与原理一、汽车起重机基本术语1、汽车起重机起重作业部分安装在专用或通用汽车底盘上的起重机。
参见图一2、整机。
具有齐全的上车、下车及附属装置的起重机。
3、上车(起重机部分)包括回转支承及其以上的全部机构的总和。
4、下车(运载车部分)回转支承以下部分,包括底架、底盘、支腿等各部件、机构和装置的统称。
(包括支腿在内的装载上车而行走的运载车)。
5、起重性能参数(参见表一)5.1起重量:起吊物体的质量。
5.2总起重量:起吊物体的质量与取物装置质量之和。
5.3额定总起重量起重机在各种工况和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所允许起吊的最大总起重量。
(工况,指不同的臂长和仰角;规定的使用条件,如打支腿、地面的平整度、风力、设备状况等规定的使用条件)5.4最大额定总起重量起重机用基本臂处于最小额定幅度,用支腿进行作业所允许的额定总起重量,并以此作为起重机的名义起重量。
6、幅度(参见图二、图三)6.1幅度:起重机空钩时,回转中心垂线与吊钩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6.2工作幅度:起重作业时,回转中心垂线与吊钩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6.3最小工作幅度:起重机处于最大仰角时的工作幅度。
6.4额定幅度:某一额定总起重量所允许的最大工作幅度。
6.5最小额定幅度:最大额定总起重量所允许的最大工作幅度。
7、起重力矩:总起重量与相应的工作幅度的乘积。
8、起升高度:起重机起升到最高位置时,起重钩钩口中心到支承地面的距离。
9、倍率:动滑轮组的承载钢丝绳数与引入卷筒的钢丝绳数之比。
10、起升速度:平稳运动时,起吊物体的垂直位移速度。
10.1单绳速度:动力装置在额定转速下,在卷筒计算直径处第n层的钢丝绳速度。
10.2起重钩的起升(下降)速度钢丝绳单绳速度除以起升滑轮组倍率得到的值。
11、变幅时间(速度)变幅作业时,幅度从最大(最小)变到最小(最大)所用的时间。
12、最大回转速度空载状态下,基本臂在最大仰角时,所能达到的最快回转速度。
13、起重臂伸(缩)时间(速度)空载状态下,起重臂处于最大仰角,使吊臂由全缩(伸)状态运动到全伸(缩)状态所用的时间。
14、支腿收放时间(速度)支腿以全收(放)状态,运动到全放(收)状态所用的时间。
15、仰角:(参见图二、图三)在起升平面内,起重臂纵向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16、副臂安装角:(参见图二、图三)起重机主臂轴线与副臂轴线在起升平面内的夹角。
17、起重臂长:沿起重臂轴线方向,其根部销轴中心到头部定滑轮组中心的轴线距离。
18、起重特性曲线:表示起重机作业性能的曲线。
18.1起重量特性曲线(参见表一)在以总起重量和工作幅度为坐标轴的直角坐标系中,以一定臂长在不同工作幅度时的额定起重量为坐标点编制的曲线。
起重量特性曲线现在多用“起重特性表”来表示(日本KATO则叫额定总起重量表),它是用表格的形式来体现臂长,幅度与起重量之间的关系。
18.2起升高度特性曲线(参见图二、图三)在以起升高度和幅度为坐标轴的直角坐标系中,以一定臂长在不同幅度时的空钩起升高度为坐标点绘制的曲线。
二、产品主要构成及名称汽车起重机产品主要分成两大部分:底盘部分和起重机部分,又称上、下车。
1、底盘汽车起重机底盘的作用是保证起重机具有行驶功能,能使起重机实现快速的远距离转移。
底盘可分为专用底盘和通用底盘两大类:通用底盘只适用于小吨位的起重机,一般不超过16T,浦沅曾经在斯太尔底盘上安装过25T汽车起重机,但终因重心太高,最终被淘汰。
专用底盘与通用底盘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车架。
前者是专用的能安装回转支承的车架,其特点不仅是承载能力大,而且具有极强的抗扭曲功能,而通用底盘则只有在其原底盘车架上再设计一个能安装回转支承,抗扭功能极强的辅助车架才能满足起重作业的需要。
这样,通用底盘安装的起重机重心高,行驶速度受到了限制。
另外,专用底盘为了限制整车高度,往往作成半驾驶室。
除上述两点之外,通用底盘与专用底盘之间配置上面基本相同。
因通用底盘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产品,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三、起重机部分汽车起重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起重机部分,故其主要性能参数、功能设置、各机构的配置及可靠性是一个产品品牌好坏的重要标志,也是用户选择某个产品的重要依据。
起重机部分主要由如下的机构和部件组成:1、油泵及其取力、传动装置油泵是液压汽车起重机各种动作的动力来源。
油泵本身不能产生动力,油泵的动作一般是通过发动机驱动取力器(PTO)再传递给油泵而实现。
这时,油泵可以泵出高压力油以驱动各种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以实现各种机构的动作。
1.1油泵取力方式目前有底盘发动机取力和上车独立发动机取力两种。
底盘发动机取力时,取力器一般与底盘的变速箱相接,对于越野汽车起重机,也可以与分动箱连接。
我们称之为变速箱取力或分动箱取力。
此时,取力器与油泵的连接一般通过传动轴,也有直接通过联接套连接的。
通过传动轴连接的须考虑传动夹角(当量夹角,不超过6°,3°-6°之间,理论上是0°最好),通过联接套连接的须不让油泵受到大的轴向力。
独立发动机取力时,油泵通过扭力减震器与发动机的飞轮直接相连。
此时,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其飞轮直接传给油泵。
底盘发动机取力,其优点是底盘与上车(起重作业部分)共用一个动力源,减轻了整机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它一般用于中、小吨位的汽车起重机上。
目前我们的起重机70吨以下的产品都是用底盘发动机取力。
上车独立发动机取力,由于增加了一个发动机,其重量及制造成本相应较高。
但是对于大吨位产品而言,起重用发动机其功率较底盘发动机功率要小许多,亦即其使用时油耗要少许多;故虽然其前期费用较高,但其使用成本可大幅下降。
因此,目前100吨以上的起重机大都采用。
随着世界能源的日趋紧张,油价的不断上涨,独立发动机取力有向中吨位起重机发展的趋势。
1.2 油泵的种类作为汽车起重机用的动力泵一般有齿轮泵和柱塞泵两种。
齿轮泵是定量泵,其特点是对液压油的敏感小,但容积效率和使用压力相对较低(容积效率一般不超过0.92,使用压力不超过25MPa);它另一个优点就是价格较低,故广泛用于中小吨位起重机上。
柱塞泵一般是变量泵,其最大的优点是容积效率高(大于0.97)、耐压高(可大于35MPa)。
但由于其价格太高,目前主要用于中、大吨位起重机上。
2、支腿及其伸缩机构汽车起重机为了增加中大幅度时的起重能力(由稳定性决定的),都设计有可移动的支腿以增加起重时的稳定力矩。
支腿的形式常见有“H”型、“蛙”型、“幅射式”、“摆腿式”等四种。
浦沅集团公司的产品这四种形式都采用过,但目前汽车起重机全部采用“H”型,其主要特点是受力明确,跨距可以作得很大,起重机易于调平。
支腿由固定支腿箱与活动支腿箱组成。
固定支腿箱与车架焊接成一整体,活动支腿可以在其里面自由伸缩。
活动支腿箱一般作成一节,但有时为了加大支腿的横向跨距,以便起重机获得较大稳定力矩,也有作成两节的(70t、100t、130t、300t)。
支腿的伸缩是由一个水平油缸带动的(参见图五)。
如是两节活动支腿,则是通过一个水平油缸带动一级同步伸缩机构以实现两个活动支腿的同步伸缩。
在活动支腿上还安装一个垂直油缸,又称垂直支腿。
其作用是在起重作业时将整个底盘抬起以增加作业的稳定性。
3、下车液压系统设置下车液压系统的作用就是进行支腿各种动作的操纵。
下车液压系统主要由下部操纵阀、水平油缸、垂直油缸、管路、支腿、液压锁、水平仪等元件组成。
水平油缸的作用是实现支腿的水平伸缩,垂直油缸的作用是实现支腿的垂直升降使起重机其它部分全部离地以提高起重作业的稳定性。
双向液压锁安装在垂直缸上,作用是起重机作业时,防止垂直油缸回缩;行走时,防止垂直油缸伸出。
支腿操纵阀的作用是通过操纵阀上各手柄的选择,实现支腿的各种动作,这种动作既可同时进行,也可单独操作;单独操作对垂直油缸尤其重要,这样可以将车架调平。
水平仪的作用是可以检查调平的程度。
4、吊臂及其伸缩机构吊臂是起重机最主要的部件之一,起重作业的几个主要参数都和它有直接关系。
吊臂分主臂和副臂两种。
主臂是“自根部与转台相较接的较点至头部装设的主起升定滑轮组轴心线之间的起重臂。
”主吊臂分为很多节,至少有两节,目前一般直接实现伸缩的多节臂,最多作到五节,但通过其它各种形式实现的主臂伸缩(如自动插销形式等)可以作到八节。
怎样实现更多级吊臂的自动伸缩,目前还是起重机行业的重大难题之一。
主吊臂的截面有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大圆角矩形及椭圆形等薄壁箱形结构。
矩形截面是中小吨位起重机常用的截面形式,其工艺简单,具有较大的抗弯能力及抗扭钢度。
这种臂自重较大,不适合在大吨位上应用。
多边形截面吊臂腹板局部稳定性大,相对矩形截面的吊臂其材料更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主吊臂的材料,为了减轻吊臂的自重,吊臂多采用高强度结构钢,现在在中小吨位的起重机上普遍采用HG70钢,在中大吨位的起重机上则大量使用800、960乃至于1100MPa超高强度的结构钢。
高强度钢的使用,是一个企业设计与制造能力高低与否的重要分界之一。
副臂是铰接在主臂头部以延长吊臂的长度的一节或多节结构件。
一般25T以下的起重机为一级副臂,25T以上的起重机有两级乃至于三级副臂。
副臂既可布置在主臂侧面,也可布在主臂腹部。
布置在主臂侧面的副臂为桁架式,此时如是两节,则又分为展开式和拉出式两种。
展开式多为三角形截面;拉出式为矩形截面,里面的副臂为箱形。
腹置的副臂以KATO的产品为代表,其特点是质量轻,截面形式为对称的槽形梁。
主臂的伸缩(参见图五)靠油缸的伸缩带动。
二节主臂用一级油缸带动;三节主臂一般用一级油缸加一级同步伸缩机构实现;四节臂一般用一级油缸带动二级同步伸缩机构实现;五节主臂一般用二级油缸带动二级同步伸缩机构实现。
所谓的同步伸缩机构就是:一组伸出用钢丝绳和一组缩回用钢丝绳。
当油缸伸缩时,伸出、缩回钢丝绳同时跟着伸缩,并带动另外的吊臂同时伸缩。
吊臂做到六节以上时如仍用上述的伸缩形式,则其截面将会做得很大。
最后导致整车重量超重、行驶能力与起重能力下降。
解决此一矛盾,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自动插销机构实现吊臂的伸缩。
它是利用一个油缸将吊臂一节节的伸出或缩回,其伸缩的过程是全自动的。
其最大优点是结构简单、吊臂截面变化均匀、整个吊臂系统重量大幅下降;但由于其自动化程度要求高,制造成本与制造难度都较大,是目前汽车起重机最重大的技术课题之一。
此外,这种伸缩方式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操作也较复杂。
5、起升机构起升机构一般由驱动装置、钢丝绳卷绕系统、取物装置和安全保护装置等组成。
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制动器、马达等部件;钢丝绳卷绕系统包括钢丝绳、卷筒、定滑组及动滑轮组(与吊钩作成一体)等;取物装置有吊钩、抓斗、电磁吸盘、吊具、挂环等多种形式,安全装置包括平衡阀、起升高度限位器、三圈过放装置、力矩限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