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心理学考研大纲及参考教材

合集下载

北师大347心理学考研书目

北师大347心理学考研书目

北师大347心理学考研书目
1.《心理学原理》戴维·格·迈尔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心理学》本杰明·布拉德福德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认知心理学》乔治·米勒、菲利普·约翰逊、马克·斯蒂奇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4.《社会心理学》大卫·迈尔斯、伊凡·佩曼、迈克尔·斯宾塞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5.《发展心理学》菲利普·科恩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6.《衡量与评估》罗伯特·拉·波德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7.《心理测量与评估教程》胡苏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8.《统计学》谢丰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9.《心理学研究方法》合著:邵宏明、李瑞香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教育心理学》王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上是北师大347心理学考研书目,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阅读、深入理解,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 1 -。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参考书(北师大版)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参考书(北师大版)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参考书(北师大版)应用心理硕士2011年开始全国统考,北师大应用心理硕士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204英语二(满分100分);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满分300分)。

北京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有两个考试大纲,一个是全国的考试大纲,一个是北师大自己发布的考试大纲,全国的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涵盖心理学导论、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基础学科;北师大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涵盖心理学导论、心理测量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史等学科。

北师大自己的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有指定的参考书:一、心理学导论《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叶奕乾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心理学与生活(16版)》.格里格,津巴多著.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二、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验:原理和应用》.凯温-墨菲,查尔斯-大卫夏弗著.张娜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等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心理测量》.郑日昌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三、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行为科学统计》.Frederick J.Gravetter,Larry B.Wallnau著.王爱民李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四、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实验心理学教程---勘破心理世界的侦探》.Randolph A.Smith, Stephen F.Davis 著.郭秀艳孙里宁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实验心理学(修订版)》.张学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五、心理学史《心理学史—观念与背景(第三版)》韦恩·瓦伊尼,布雷特·金著.郭本禹等译. 2008《心理学史导论(第四版)》B.R.赫根汉著.郭本禹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高觉敷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心理学的故事(修订版)》.墨顿·亨特著.李斯,王月瑞译.海南出版社.1999 《心理学史》.黧黑著.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当然,有余力的同学们还可以看一些心理学专业期刊等。

北大心理学考研书目

北大心理学考研书目

北大心理学考研书目
北大心理学考研书目如下:
1.《心理学原理》 - 康普顿
2.《心理学导论》 - 伯恩斯坦
3.《认知心理学》 - 斯特恩伯格
4.《行为主义心理学》 - 伍尔托
5.《发展心理学》 - 罗森塔尔、穆尔斯特
6.《社会心理学》 - 戴维斯、纳姆尔
7.《人格心理学》 - 克雷特鲁岑、哈尔维
8.《临床心理学》 - 表特
9.《教育心理学》 - 斯坦纳、斯科威特
10.《实验心理学》 - 罗杰斯、博尔
11.《心理测量学》 - 安迪巴克
12.《心理统计学》 - 瑞兹
13.《心理咨询与治疗》 - 凯恩斯
14.《心理学研究方法》 - 洛夫莱斯
15.《儿童心理学》 - 佩克斯
这些书籍涵盖了心理学考研的主要领域,对于备考考试以及进一步了解心理学领域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北师大心理考研书目

北师大心理考研书目

北师大心理考研书目
北师大心理考研书目是考生备考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选择合适的教材,可以帮助考生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推荐的一些北师大心理考研的主要书目:
1.《普通心理学》:这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教材,全面介绍了心理学的各个分支领域。


生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心理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发展心理学》: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人的心理从出生到老年的发展历程,是理解人类心
理变化的重要参考书。

3.《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这本书
可以帮助考生理解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心理现象。

4.《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这本书介绍了实验设计、数据
分析等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5.《心理统计与测量》:心理统计与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这本书可以帮助考生
掌握心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6.《心理学史》: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除了以上这些书籍,考生还可以参考北师大心理学专业的其他教材,以及国内外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心理学的理解和认识。

在选择书目的同时,考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系统学习,把握整体框架;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三是要注重方法和技能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总之,选择合适的书目,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是备考北师大心理考研的重要一环。

希望以上推荐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北大心理专业考研教材

北大心理专业考研教材

北大心理专业考研教材北大心理专业考研教材内容概述:
1. 认知心理学概论
-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认知过程与智力发展
- 知觉与注意力
- 记忆与学习
- 语言与思维
- 感知与意识
2. 社会心理学概论
- 人类社会与心理
- 社会认知与社会知觉
- 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
- 个体与群体关系
- 人际关系与沟通
- 社会认同与态度
3. 发展心理学概论
- 儿童心理学与青少年心理学
- 成人心理学与老年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 生命历程与心理发展
- 社会与文化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 风险与逆境应对
4. 临床心理学概论
- 精神病理学基础知识
- 临床心理评估与诊断
- 疾病预防与心理健康促进
- 心理治疗与干预策略
- 应对创伤与危机事件
- 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
5. 心理统计学
- 统计学基础与测量
- 数据分析与统计推断
- 统计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实验设计与数据解释
- 数据可视化与报告编写
- 高级统计方法及其应用
6. 心理学研究方法
- 研究设计与实验操作
- 数据收集与处理
- 问卷调查与访谈技巧
- 量化研究方法与质性研究方法
- 文献综述与学术写作
- 伦理与法规问题
总结:以上是北大心理专业考研教材中的主要章节和内容,涵盖了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以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这些教材将
为考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心理学知识,并帮助他们在考研中取得好成绩。

北师大 心理学书单

北师大 心理学书单

北师大心理学书单
1.《心理学导论》(第十版),作者:詹姆斯·W·卡尔、尼尔·R·卡尔
2. 《心理学与生活》(第二版),作者:理查德·J·格雷格
3. 《社会心理学》(第八版),作者:大卫·G·迈尔斯、查尔斯·S·洛杉矶、约翰·D·威特
4. 《心理统计学》(第六版),作者:大卫·C·豪泽、天卢斯·伯特
5.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九版),作者:劳伦斯·克尔巴格、罗伯特·塞格维克、佩格·汉弗莱斯
6. 《普通心理学》(第十版),作者:罗伯特·斯克纳
7.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九版),作者:大卫·G·埃尔巴姆、保罗·M·克鲁格
8. 《认知心理学》(第六版),作者:约翰·R·安德森
9. 《发展心理学》(第八版),作者:福尔古特·安德森
10. 《心理学与法律》(第六版),作者:卡罗琳·M·韦弗、露西·A·奥斯汀、爱德华·W·卡特
以上是北师大心理学书单的内容。

- 1 -。

2024北师大心理学347考研大纲

2024北师大心理学347考研大纲

2024北师大心理学347考研大纲2024年北师大心理学347考研大纲,涵盖了心理学的多个重要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大纲的主要内容、学科要求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首先,2024北师大心理学347考研大纲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概述、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和研究方法。

这些部分涵盖了心理学的核心领域,并通过对各个领域的系统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起全面的心理学知识体系。

概述部分主要介绍了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基本概念和理论。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心理学的整体框架和基本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认知心理学部分主要涉及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认知过程,并介绍了相应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学生将学习到关于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原理和模型,以及相关实证研究成果。

社会心理学部分主要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并关注社会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学生将学习到关于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群体行为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

发展心理学部分主要研究人的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包括婴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和老年期。

学生将学习到关于人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

人格心理学部分主要研究个体的性格和个性,包括人格的定义、人格理论和评测方法等。

学生将学习到关于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

应用心理学部分主要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和临床等领域。

学生将学习到心理学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

研究方法部分主要介绍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设计,包括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观察研究和统计分析等。

学生将学习到心理学研究的设计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

此外,考研大纲还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的宽广视野。

考试将以笔试和面试为主要形式,旨在考察学生对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心理学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问题的关注。

北师大考研参考书目

北师大考研参考书目

北师大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因专业和学科方向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专业的考研参考书目:
331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431金融学综合:金融学、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市场学。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
营销。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数字媒体技术与实务。

7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含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704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714数学分析:数学分析。

717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02微观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803管理学:管理学原理。

829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理论。

此外,北师大还有一些专业的考研参考书目涉及多本教材,比如运筹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等专业。

具体的考研参考书目需要查阅各个学院或专业发布的考研通知和要求。

建议考生提前了解相关专业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制定备考计划,合理分配时间,以充分利用时间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心理学院2015年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一、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15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考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相关心理学概念、实验与实践结合的深入论述。

四、考试内容考试分为《心理学导论》、《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五部分内容。

第一章心理学导论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学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征1.知觉选择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理解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六、记忆(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5.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五)遗忘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四)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3.言语的种类(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物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3.能力、才能与天才(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参考书目:《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章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一、描述统计(一)统计图表1.统计图2.统计表(二)集中量数1.算术平均数2.中数3.众数(三)差异量数1.离差与平均差2.方差与标准差3.变异系数(四)相对量数1.百分位数2.百分等级3.标准分数(五)相关量数1.积差相关2.等级相关3.肯德尔等级相关4.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5.φ相关二、推断统计(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1.概率2.正态分布3.二项分布4.t分布5.F分布6.样本平均数分布7.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二)参数估计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2.总体平均数的估计3.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三)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原理2.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3.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4.方差齐性的检验5.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四)方差分析1.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4.协方差分析5.多因素方差分析6.事后检验(五)统计功效与效果量(六)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检验及应用2.可化为一元线性回归的曲线方程(七)卡方检验1.拟合度检验2.独立性检验(八)非参数检验1.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2.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九)多元统计分析初步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主成分分析3.因素分析参考书目:[1]《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行为科学统计》,Frederick J. Gravetter, Larry B. Wallnau著,王爱民,李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第三章心理测量学一、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一)心理测量的基础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二)经典测量理论1.经典测量理论模型2.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信度的定义;信度系数的估计;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效度的定义;效度的估计;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3.心理测量的误差测量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的来源及控制;测量误差的估计。

4.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难度;区分度;项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

(三)项目反应理论1.单维性假设与项目特征曲线2.单参数模型、双参数模型和三参数模型3.项目信息函数与测验信息函数(四)概化理论1.方差分量的估计2.概化系数与可靠性指数3.G研究与D研究二、心理测验及其应用(一)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1.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2.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3.题目编制技术4.测验标准化5.测验等值技术(二)心理测验的施测1.测验的设计2.施测的程序和步骤(三)测验常模1.常模与常模团体2.分数转换与合成3.常模的编制4.几种常用的常模(四)标准参照测验1.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2.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3.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4.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五)常用心理测验1.成就测验2.智力测验3.能力倾向测验4.特殊能力测验5.创造力测验6.人格测验7.态度测验8.兴趣测验9.心理健康量表10.发育量表(六)心理测验的应用参考书目:[1]《心理测量学》,郑日昌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等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自我1.自我的构成2.自我概念3.自我的功能4.自我的发展三、社会认知1.社会认知的定义与基本机制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印象与判断3.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归因四、态度及其改变1.态度概述2.态度的测量3.态度形成与改变理论4.态度改变的一般说服模型五、人际沟通1.人际沟通的模式2.人际沟通的通道和种类3.网络沟通4.有效沟通的策略与技巧六、社会关系1.社会交往2.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3.中国文化中的关系与关系网七、助人行为与攻击行为1.助人行为2.攻击行为八、社会遵从行为1.社会规范的形成与执行2.几种重要的社会规范3.从众行为九、合作、竞争及冲突解决1.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2.竞争与合作3.冲突及其解决十、社会认同1.社会认同概述2.社会认同的条件3.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4.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特殊心理历程5.社会认同的效应6.社会认同研究的应用领域十一、群体1.群体概述2.群体绩效3.群体决策十二、社会偏见与歧视1.偏见与歧视的概念及类型2.降低偏见与歧视的影响参考书目:[1]《社会心理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金盛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社会心理学》,(美)戴维〃迈尔斯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第五章发展心理学一、绪论1.发展心理学的界说2.发展心理学的变迁3.发展心理学的进展二、发展心理学理论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3.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5.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1.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3.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方法4.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5.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四、胎儿的生理——心理发展1.胎儿神经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发展2.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3.胎儿期的心理卫生五、婴儿的心理发展1.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2.婴儿认知的发展3.婴儿言语的发展4.婴儿的气质5.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六、幼儿的心理发展1.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2.幼儿的游戏3.幼儿言语的发展4.幼儿认知的发展5.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七、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1.小学儿童的学习2.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3.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4.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八、青少年的心理发展1.青少年身心的发展2.青少年思维的发展3.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4.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九、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成年早期的基本问题2.成年早期的认知特点3.成年早期自我的形成4.成年早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稳固5.成年早期的恋爱、婚姻及事业十、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2.成年中期的智力发展3.成年中期的人格发展4.成年中期的生活十一、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老龄、老化与发展2.成年晚期的认知3.成年晚期的情绪情感4.成年晚期的个性和社会性5.成年晚期的心理卫生和长寿心理参考书目:[1]《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