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15附件1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合集下载

01钢便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01钢便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9)《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276-2012);
(10)《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1)《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建设标准化实施指南》;
(12)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劳动保护、水上水下作业、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注:可加附页。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9)《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276-2012);
2、施工安全交底内容:
钢便桥施工方案
施工安全交底记录:
详见附件
记录人:
与会人员签名:
说明:可加附页。
CB15附件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水电十二局[2019]技交 号)
合同名称: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菜巢分水岭以北庐江境水利施工标合同编号:YJJH-YJJC-GC-20190130141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1)《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
(2)《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
(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7);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CB15附件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活动za)

CB15附件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活动za)

附件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韦达[]技交号)
合同名称: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汉岔分干管支管工程施工安装第标段
说明:可加附页。

附件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韦达[]技交号)
合同名称: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汉岔分干管支管工程施工安装第标段
说明:可加附页。

附件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韦达[]技交号)
合同名称: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汉岔分干管支管工程施工安装第标段
说明:可加附页。

附件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韦达[]技交号)
合同名称: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汉岔分干管支管工程施工安装第标段
说明:可加附页。

附件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韦达[]技交号)
合同名称: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汉岔分干管支管工程施工安装第标段合同编号:
说明:可加附页。

CB15 施工安全交底记录电子教案

CB15 施工安全交底记录电子教案
承包人
山东水利工程总公司
分部工程名称
库底工程GTSG-03-WB-F2
施工内容
库底工程
主持人/交底人
马潭/屈宜强
时间/地点
2016年5月8日/会议室
1.施工安全交底依据文件清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SL401-200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
(13)挖掘机重要作业区域,设立警告标识及采取现场预防安全技术措施。
(14)使用机械与安全生产产生矛盾时,必须首先服从安全要求。
(15)停用一个月以上或封存的机械,认真做好停用或封存前的保养工作,并采取预防风沙、雨淋、水泡、锈蚀等措施。
(16)机械使用的润滑油(脂),符合出厂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种类和牌号,并按时、按季、按质更换。
(17)当机械发生重大事故时,各级领导必须及时上报和组织抢救,保护现场,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落实及完善安全措施,并按事故性质严肃处理。
6、应急准备措施
(1)项目部配备性能良好的车辆以备急使用,配备2部固定电话、一定数量的移动电话或对讲机保障与外部联系畅通。
(2)设置工地医疗室,选派专业医师并备置充足的急救医疗物品和药品。
(3)安全检查人员对检查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向责任人当场指出,限期纠正。
(4)处理安全事故坚持”四个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安全事故按程序处理,使之有序、有效。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明确性质,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编写事故调查报告。
(3)操作人员遵守机械有关保养规定,认真及时做好各级保养工作,保持机械的完好状态。

施工技术交底(范例)

施工技术交底(范例)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严格按照交底内容要求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记录人
交接人签名:
注:可加附页。
(3)应保证检测成果、材料检验资料的真实性,严禁伪造或任意舍弃成果和资料;质量检测记录应妥善保存,严禁涂改或自行销毁。
(4)雷诺护垫工程质量应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
(5)质量检测部位应有代表性,且应在上面均匀分布,不得随意挑选。
(6)隐蔽工程应会同监理一起检验,作好声像资料留存。
2.材料质量控制
(1)用于编织网箱的材料的化学性能、力学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按设计图纸要求及土工布或无纺布规格情况裁剪、拼幅,应避免被损伤,保持其不受脏物污染。土工布或无纺布铺设自下而上进行,坡顶坡脚应以锚固沟或其它方式固定。并保证铺设平顺,松紧适度,不得绷拉过紧,织物应与土面密贴。相邻织物拼接采用缝接,土工布或无纺布应自下而上进行卷铺,上部织物应压在下部侧织物上。土工织物铺设时应避免受力、折叠、打皱等情况发生。织物铺好后,避免受阳光直接照射。随铺随填,或采取保护,严禁作业人员穿硬底皮鞋及带钉鞋进行铺设。
记录人
交接人签名:
注:可加附页。
XXX治理工程
CB15附件2 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合同名称:XXX流治理工程 合同编号:XXX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部工程名称
护岸工程
施工内容
雷诺护垫
主持人/交底人
/
时பைடு நூலகம்/地点
/
1、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雷诺护垫护坡施工
(一)施工程序
本工程施工因作业线较长,为了加快工期,拟采用分段同步先水下(有地下水处)后水上的作业顺序进行施工。
(2)网孔孔径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允许偏差要求。

CB15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CB15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所有的模板均在场内制作、现场安装。木模板均应刨光处理,刨后厚度与胶合板保持一致。模板制作的形状、尺寸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接缝要严密,表面要光滑。
模板使用之后和浇筑砼之前要清洗干净,边角缺损要修补完整,模板在安装前要涂上一层脱模剂,以利拆除,但涂上的脱模剂要凉干后方可使用,以免油渍污染影响砼和钢筋的质量。
8、在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或边坡滑动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同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必要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的变化,做好记录,以便在关键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
9、为防止修整后的开挖边坡遭受雨水冲刷,边坡的护面和加固工作应在雨水到来之前完成。
10、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合理安排其他工序的施工,为整个工程的按期完成创造有利条件,且保证整个施工的安全与可操作性,避免交叉施工的影响。
模板制作标准见下表:模 板 制 作 的 允 许 偏 差
序 号
偏 差 名 称
允许偏差(mm)



1
小型模板:长和宽
±3
2
大模板(长、宽>3m)长和高
±5
3
模板表面平整度、相邻两板高差
1
4
局部不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
5
5
面板缝隙
2



1
模板长和宽
±2
2
连接配件的孔眼位置
±1
3
模板面局部不平整度(用2米直尺检查)
模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应使混凝土得以正常浇筑和捣实,使其形成准确的形状、尺寸和位置。
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混凝土的浇筑和捣固的侧压力和振动力,并应牢靠地维护原样,不移位,不变形。
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质量。每块模板应制成使每节可以单独拆除,而不损伤混凝土。

CB15附表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回填工程)

CB15附表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回填工程)
(3)检验:采用灌沙法测定相对密度,一个施工段每层碾压结束后,进行自检,采用灌沙法进行检验,检验数量不少于3组。
检验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复检合格后,可以填筑下一层。检验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4)接缝:相邻作业面之间回填均衡上升,相邻作业面有高差连接的,采用台阶连接,坡度采用1:3~1:5,斜坡结合面上,随着填筑面上升进行削坡处理,坡面进行刨毛并使含水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然后铺填新土进行压实,压实时跨缝搭接碾压,搭接宽度不小于3m。
3、保证质量技术措施
1)、首先要保证填筑材料的质量要求,凡具有规定强度且能被压实到规定密实度和能形成稳定填方的材料可作为填筑料。在填筑前,填方材料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实度、液限、塑限、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所有填筑料各项指标特别是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否则需进行晾晒和洒水,以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后填筑料干密度控制值要达到设计要求。要通过试验确定所采用的压实机械需要的压实遍数及压实后填筑料干密度控制值。下列材料不能作为填筑料:沼泽土、淤泥、泥炭、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2)核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
(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压实试验在选定的四个回填区域分别进行,不同的回填区域采用不同的铺料厚度:压实遍数从4遍开始用环刀法抽取试样,测定干密度值,达不到要求再夯实6遍、8遍测定直到合格,最后通过测定确定合适的夯实遍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等参数。
在施工前应先做碾压试验,验证碾压质量能否达到设计干密度并确定合理的作业参数。
4)、压实作业要求
在施工前先做碾压试验,验证碾压质量能否达到设计干密度。如试验时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机构和设计单位共同商议解决办法。

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XX工程建设单位:XX公司承建单位:XX施工队地点:XX省XX市二、施工单位及工程负责人施工单位:XX施工队负责人:XX联系电话:XX三、施工过程及技术要求1. 土方开挖:1.1 土方开挖前,需确定开挖范围,并按照设计要求和标高要求进行监测和示范。

1.2 开挖时,需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开挖剖面图,避免过深或过宽造成的坍塌和支护不足。

1.3 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地下管线或其他障碍物,需及时停工,通知设计方处理。

1.4 开挖结束后,需对开挖后的土方进行整理和平整,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和坡度。

2. 基础施工:2.1 基础施工前,需清理基坑内的杂物和积水,确保基坑干燥和清洁。

2.2 基础浇筑前,需搭设好支模和钢筋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筋和浇筑。

2.3 浇筑时,需注意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质量,防止裂缝和空鼓的出现。

2.4 浇筑结束后,需及时覆盖塑料薄膜,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缩和裂缝的发生。

3. 主体结构施工:3.1 主体结构施工前,需对支模和钢筋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2 主体浇筑时,需按照工序和工艺流程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3.3 施工过程中,需注意模板的拆除和收回,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险。

3.4 结构施工结束后,需对主体结构进行质量验收和资料归档,确保施工记录完整和准确。

4. 安装工程:4.1 安装工程前,需按照设计要求和安装图纸进行检查和确认,保证安装准确和安全。

4.2 安装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施工标准进行,避免错误安装和漏装的发生。

4.3 安装结束后,需对设备和管道进行检测和调试,确保运行正常和无泄漏。

4.4 安装工程验收合格后,需及时编制设备操作和维护手册,交付使用单位。

5. 安全生产:5.1 施工期间,需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5.2 施工现场需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合理分配安全人员和施工人员。

CB15附件1 工程施工安全交底记录

CB15附件1                             工程施工安全交底记录
施工安全交底记录:
记录人:
与会人员签名:
说明:可加附页。
CB15附件2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合同名称:合同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内容
主持人/交底人
/
时间/地点
/
1、施工技术交底文件清单:
(国家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合同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措施计划等)。
2、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CB15附件1工程施工安全交底记录
合同名称: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承包人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内容
主持人/交底人
/
时间/地点
/
1、施工安全交底依据文件清单:
(国家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合同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措施计划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等。)
2、施工安全交底内容:
(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交底、作业指导书交底等)。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记录人:
与会人员签名:
注:可加附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钢筋绑扎必须保证保护层厚度,采用20mm厚混凝土垫块。
3.3破坏性拆除要距离边界不少于50mm,边界拆除后用切割机修整。
3.4混凝土施工要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现象。
3.5高度超过2米必须搭设架子,工人系好安全带。
4.安全文明施工
4.1参加工程的施工人员,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4.2现场禁止吸烟,不得裸背穿拖鞋。
1.3主要施工方法
1.3.1施工流程:抄测标高控制线→弹出门洞及过梁线(大于设计值20mm)→切割机切割(不少于30mm)→电镐破坏性拆除→人工修整→过梁施工
1.3.2在需要拆除的墙体上抄好建筑50线,根据图纸设计标出门窗洞口位置以及过梁,过梁配筋及长度按照下图做,宽度同墙宽,高度按照下图,按要求弹出墨线。
CB15附件1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承包[ ]安交号)
合同名称:合同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承包人
分部工程名称
拆除改造
施工内容
拆除施工
主持人/交底人
李海兵
时间/地点
2017-8-1
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1.施工方法
1.1施工前的准备
1.2施工程序
新设计过梁都在原结构圈梁上,原结构圈梁需要拆除。施工顺序为新增1米以下门洞过梁可以从上到下一次拆除,新增1米以上门洞过梁先拆除过梁部分浇筑后再拆除以下砖墙和结构圈梁。
4.3暑期施工做好降温防暑的措施,比如配备绿豆水和藿香正气水等药品。
4.3电动工具电线按文明施工规定摆放,不允许有电缆线纵横交错现象。
4.4用电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接线采用三相五线制。
施工安全交底记录:
记录人:
与会人员签名:
说明:可加附页。
1.3.6原旧墙有一道370mm×400mm混凝土圈梁,门洞处需要采用电镐破碎拆除,并用切割机割除钢筋,拆除过程须分段进行,不得整块拆除。
1.3.7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必须及时清理出去,不得在现场堆放。
1.3.8高处作业(超过2米)须搭设脚手架,施工人员系好安全带。
3.质量保证
3.1拆除施工拆除的块状物长度不能过大,块状切割,切割深度不小于40mm,洞口外侧和内侧都要切割。
1.3.4距离切口50mm用电镐破坏性破碎,破碎应分块进行,每块边长不得大于0.5米,禁止沿切割线破碎后整体性拆除。
1.3.5过梁处拆除应多拆掉50mm高,以方便浇筑过梁。
1.3.6大于1米的新增过梁应先拆除过梁部分砌墙,边拆除边加固,采用20以上短钢筋在圈梁与砌墙之间支撑,1.5米不少于3道,2米以内不少于4道,浇筑进新增过梁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