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2022版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2课件:3.2.2 探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合集下载
物理必修ⅱ鲁科版 能的转化和守恒 课件(与“小球”有关优秀PPT)

如下图所示,让质量为5kg的摆球由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0的A位
重力做负功(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增加的重力
1 6m,悬点到地面的竖直高度为H=6.
2
0.8mgfH mv 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大于小球动能的增加 0
H 2 v , f 1 mg 解再(1)(以重1 小力)球对依为物题对由体意象所上:,做摆在述的球有功方由空只A气跟程运阻起解动力点到的和得B情终机况点械下的能对位守上置恒升有和关下,落2 0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
sCD v B t
:s 所 C 的 以 D 第8页,距 共C 8页。 D v B离 2 (H g L ) 4 2 (6 .6 1 1 .6 0 ) 4 (m )
摆球由B运动到落地点C,机械能守恒有:
1 再以小球为对象,在有空气阻力的情况2下对上升和下落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
mgH mv 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0
2 2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即机械能守恒定律)(课本P33)
1恒力做有功空与动气能阻改变力的时关系,在(上即动上能升定过理)程(,由课本动P能2定4)理得
5、能量守恒定律:
6、实验
1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即动能定理)(课本P24)
2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即机械能守恒定律)(课本P33)
7、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核能等)
第4页,共8页。
例1. 如图物块和斜面都是光滑的,物块从静止沿斜面 下滑过程中,物块机械能是否守恒?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
WG=mgh
重力做负功(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增加的重力
再以小球为对象,在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1对)重上力升和对下物落的体全所过程做,由的动能功定只理跟。 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再x以为小伸球长为或对缩象短,长在度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对而上升跟和物下体落的运全动过程路,由径动无能定关理。。
最新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2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2全册 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32页 0086页 0130页 0161页 0237页 0274页 0295页 0353页 0409页 0459页 0514页 0594页 0626页 0712页 0720页
第1章 功和功率 第1节 机械功 第3节 功率 第2章 能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 动能的改变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导入 更准、更远 第2节 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 第4节 斜抛运动 导入 身边的圆周运动 第2节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 第4节 离心运动 导入 从嫦娥奔月到“阿波罗”上天 第2节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第6章 相对论与量子论初步 第1节 高速世界
第1章 功和功率
最新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2全册完 整课件
0002页 0032页 0086页 0130页 0161页 0237页 0274页 0295页 0353页 0409页 0459页 0514页 0594页 0626页 0712页 0720页
第1章 功和功率 第1节 机械功 第3节 功率 第2章 能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 动能的改变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导入 更准、更远 第2节 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 第4节 斜抛运动 导入 身边的圆周运动 第2节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 第4节 离心运动 导入 从嫦娥奔月到“阿波罗”上天 第2节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第6章 相对论与量子论初步 第1节 高速世界
第1章 功和功率
最新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2全册完 整课件
鲁科版物理必修二课件高一《5.7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知识回顾
1. 向心加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的总 是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2.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变化。 3.向心加速度大小:
向心加速度
知识回顾
1. 向心加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的总 是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2.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变化。 3.向心加速度大小:
a r 2
向心加速度
知识回顾
1. 向心加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的总 是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2.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变化。 3.向心加速度大小:
a r 2 或
向心加速度
知识回顾
1. 向心加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的总 是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的力叫向 心力;
B、向心力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的物体所受向心力 是不变的;
D、向心力是除物体所受重力、弹力以及 摩擦力以外的一种新的力
练
习 关于向心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的力叫向 心力;
B、向心力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的物体所受向心力 是不变的;
F
B
v
O F静
几
种 物体相对转盘静止,
常 随盘做匀速圆周运动
见
FN
的
圆 周
静摩擦力 指向圆心 r
F静
运
动
ω
mg
竖直方向:FN=mg 水平方向:F合=F静
回顾:A、B一起向左加 速,分析A的受力情况。
a
F静 A
F
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探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答案 说法不正确.该同学受力分析的对象是自己的手,我们实验受力分 析的对象是纸杯(包括水),细绳对纸杯(包括水)的拉力提供纸杯(包括水)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指向圆心.细绳对手的拉力与细绳对纸杯(包括水) 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背离圆心.
三、定量研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例4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的向心力的大
中某几个力的合力
因为有了向心力,物体才做圆周运动,力是因,圆周运动是果,A 错误;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某几个力 的合力,也可以是某一个力的分力,D正确,B错误; 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C正确.
二、定性研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例3 如图甲所示,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用细绳系一纸杯 (杯中有30 mL的水),将手举过头顶,使纸杯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例2 (多选)(2022·遵义市北师大附属高级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向心力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开始做圆周运动后,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受到向心力
B.向心力与重力、弹力、摩擦力一样,是一种特定的力,它只有在物体
做圆周运动时才产生
√C.向心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D.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力中某一种力,也可能是这些力
Part 2
Part 1 明确原理 提炼方法
一、向心力
1.定义: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始终指向轨迹的 圆心 , 这个指向 圆心 的合外力称为向心力. 2.方向:始终沿着 半径 指向圆心 ,总是与 线速度 方向垂直. 3.作用:只改变物体线速度的 方向 ,不改变线速度的 大小 . 4.向心力是根据力的 作用效果 命名的,它可以由某一个力提供,也可 以由 某一力的分力或某些力的合力提供.
三、定量研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例4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的向心力的大
中某几个力的合力
因为有了向心力,物体才做圆周运动,力是因,圆周运动是果,A 错误;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某几个力 的合力,也可以是某一个力的分力,D正确,B错误; 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C正确.
二、定性研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例3 如图甲所示,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用细绳系一纸杯 (杯中有30 mL的水),将手举过头顶,使纸杯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例2 (多选)(2022·遵义市北师大附属高级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向心力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开始做圆周运动后,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受到向心力
B.向心力与重力、弹力、摩擦力一样,是一种特定的力,它只有在物体
做圆周运动时才产生
√C.向心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D.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力中某一种力,也可能是这些力
Part 2
Part 1 明确原理 提炼方法
一、向心力
1.定义: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始终指向轨迹的 圆心 , 这个指向 圆心 的合外力称为向心力. 2.方向:始终沿着 半径 指向圆心 ,总是与 线速度 方向垂直. 3.作用:只改变物体线速度的 方向 ,不改变线速度的 大小 . 4.向心力是根据力的 作用效果 命名的,它可以由某一个力提供,也可 以由 某一力的分力或某些力的合力提供.
新教材2021-2022版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2课件:习题课三 天体运动的两类典型问题

2.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和赤道上物体的比较
提醒:R为地球半径,h为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
【问题探究】 2019年11月5日0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 星全部发射完毕。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运转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有夹角的 轨道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试总结两种同步卫星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7倍。与近地轨道卫星相比,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
A.周期大
B.线速度大
C.角速度大
D.加速度大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2020年1月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
【规律方法】分析卫星和赤道上物体的基本思路 (1)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类①轨道上运行的卫星②赤道上物体。 (2)轨道上的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向心力方程,求解各物理量。 (3)根据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物体角速度相同的特点,判断两者其他物理量的关 系。 (4)将2、3步的结果整合,得出最终结果。
【素养训练】 1.(多选)2019年11月23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50、51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由中轨 道、高轨道和同步卫星等组成。关于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轨道高度一定 B.运行速度大小一定 C.可能经过扬州的正上方 D.运行周期为24 h
【典例示范】 【典例】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 一起转动;b处于离地很近的近地圆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 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把a直接发射到c运行的轨道上, 其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d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D.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30 h
2022版新教材高中物理3.2.2探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课件鲁教版必修2

【思考·讨论】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操作问题? (科学 态度与责任) 提示:①转动手柄时,注意防止小球从槽内甩出。 ②转动手柄过程中,尽量均匀转动,使小球做匀速圆周运 动。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1.列F、m数据收集表: 把不同质量的小球放在长槽和短槽内,确保小球的转动 半径和角速度一样,把小球的向心力和质量填在表中。
3.实验设计——四个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1)质量的测量:用_____直接测量。 (2)向心力的测量:由天塔平轮中心标尺露出的等分格的格 数读出。 (3)轨道半径的测量:刻度尺测量小球所放位置到转轴 的距离。 (4)角速度的测量:通过转速确定角速度。
【实验过程】 一、实验步骤 1.测量质量:分别用天平测量各小球的质量,并做标记 。
2.调节两轮角速度:用皮带连接两半径一样的塔轮,以 确保运动过程中角速度不变。 3.释放小球:将两质量不相等的小球分别放于长槽和短 槽上,调整小球的位置,使两球的转动半径一样。 4.收集数据:转动手柄,观测向心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 系。
5.改变转动半径:换成两质量一样的小球,分别放于长 槽和短槽上,增大长槽上小球的转动半径。转动手柄, 观察向心力的大小和半径的关系。 6.改变小球的角速度:将质量一样的两小球分别置于长 槽和短槽上,确保两小球转动半径一样,改变皮带连接 的两个塔轮,根据两个塔轮半径关系求解小球做圆周运 动的角速度关系。
_____。
转轴的
(3)垂直连杆的一端与力传感器相连,另一端挂在旋臂
中距心离的等臂杠杆上。
(4)使等臂杠杆做_____________。
匀速圆周运动
(5)用光电门传感器测出小球的线速度,角速度由软件 根据线速度、角速度与转动半径的关系得出。 (6)记录向心力与质量的关系。 (7)改变小球质量、转动半径、角速度,测多组F与m、r 、ω的数据。 (8)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件 第1章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付)

越大,当粒子的径迹和边界 QQ'相切时,粒子刚好不从 QQ'射出,此时其入射速
度 v0 为最大。因粒子带负电,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此时圆心为 O'点),容易看
出 R+Rcos 45°=d,将
答案 C
0
(2- 2)
R= 代入上式得 v0= ,C
项正确。
规律方法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临界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得
联立⑤⑥式得
答案
1
2
v
0tan θ
2
2
t=
0 tan
2
0 tan
=
1
v0tan2θ⑦
2
θ= ⑥
0
本 课 结 束
2021
第1章
第1节 安培力及其应用
内
容
索
引
01
课前篇 自主预习
02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科学探究)
2.能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会计算安培力的大小。(科学思维)
框的转轴上装有指针和游丝。
(2)原理:当被测电流通入线圈时,线圈受安培力作用而转动,使游丝扭转形
变,从而对线圈的转动产生阻碍。当安培力产生的转动与游丝形变产生的
阻碍达到平衡时,指针停留在某一刻度。电流越大,安培力就越大,
针偏转角度就越大。
【自我检测】
1.正误判断(判定结果为错误的小题请写出原因)
度为B。金属杆长为l,质量为m,水平放在导轨上。当回路总电流为I1时,金
属杆正好能静止。
(1)这时B至少多大?B的方向如何?
(2)若保持B的大小不变而将B的方向改为竖直向上,应把回路总电流I2调到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3章 圆周运动 第2节 科学探究向心力

解析 向心力是一个效果力,并不单独存在,选项A错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物体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指向圆心,选项B正确,选项C、
D错误。
答案 B
3.如下列选项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
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
)
解析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就是向心加速度,其方向指向圆心,
问题二
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
【情境导引】
如图所示,飞机在空中某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光滑漏斗内壁上,小
球在同一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试分析:
(1)飞机和小球的向心力由什么力提供?
(2)若知道飞机和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如何求得飞机和小球运动的速度
大小?
要点提示 (1)飞机受到的重力和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竖直方向的夹角约为θ,女运动员的质量为m,转动过程中女运动员的重心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求:
(1)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拉力大小;
(2)男运动员转动的角速度。
点拨以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和男运动员对她的拉力作用,这两个
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其做圆周运动的平面在水平面内。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求解。
解析 (1)设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拉力大小为F,女运动员受力如图所示,则
随堂检测
1.(2021全国甲卷)“旋转纽扣”是一种传统游戏。如图,先将纽扣绕几圈,使
穿过纽扣的两股细绳拧在一起,然后用力反复拉绳的两端,纽扣正转和反转
会交替出现。拉动多次后,纽扣绕其中心的转速可达50 r/s,此时纽扣上距
离中心1 cm处的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
)
物体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指向圆心,选项B正确,选项C、
D错误。
答案 B
3.如下列选项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
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
)
解析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就是向心加速度,其方向指向圆心,
问题二
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
【情境导引】
如图所示,飞机在空中某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光滑漏斗内壁上,小
球在同一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试分析:
(1)飞机和小球的向心力由什么力提供?
(2)若知道飞机和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如何求得飞机和小球运动的速度
大小?
要点提示 (1)飞机受到的重力和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竖直方向的夹角约为θ,女运动员的质量为m,转动过程中女运动员的重心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求:
(1)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拉力大小;
(2)男运动员转动的角速度。
点拨以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和男运动员对她的拉力作用,这两个
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其做圆周运动的平面在水平面内。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求解。
解析 (1)设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拉力大小为F,女运动员受力如图所示,则
随堂检测
1.(2021全国甲卷)“旋转纽扣”是一种传统游戏。如图,先将纽扣绕几圈,使
穿过纽扣的两股细绳拧在一起,然后用力反复拉绳的两端,纽扣正转和反转
会交替出现。拉动多次后,纽扣绕其中心的转速可达50 r/s,此时纽扣上距
离中心1 cm处的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原理与设计】 1.实验的基本思想—— 控制变量法。 (1)变量的控制要求。 在物理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实验过程中的不同变量。 (2)设计思路。 ①若要讨论向心力与质量的关系,应控制_半__径__、_角__速__度__不变。 ②若要讨论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应控制_质__量__、_角__速__度__不变。 ③若要讨论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应控制_质__量__、_半__径__不变。
数据收集与分析 1.列F、m数据收集表: 把不同质量的小球放在长槽和短槽内,确保小球的转动半径和角速度相同,把 小球的向心力和质量填在表中。
实验序号 质量 向心力
1
2
3
4
5
2.作F-m图像的方法: 以F为纵坐标、m为横坐标,根据数据作F-m图像,用曲线拟合测量点,找出规 律,分析F与m的关系。
3.列F、r数据收集表格: 把相同质量的小球分别放长槽和短槽内,在相同角速度下,将不同转动半径下 的向心力填在表中。
4.收集数据:转动手柄,观测向心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5.改变转动半径:换成两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放于长槽和短槽上,增大长槽 上小球的转动半径。转动手柄,观察向心力的大小和半径的关系。 6.改变小球的角速度:将质量相同的两小球分别置于长槽和短槽上,确保两小 球转动半径相同,改变皮带连接的两个塔轮,根据两个塔轮半径关系求解小球 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关系。
实验研析·创新学习
【生活情境】 类型一 教材原型实验
【典例1】如图所示是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 系的实验装置图,转动手柄1,可使变速塔轮2和3以及长槽4和短槽5随之匀速 转动,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3上的不同圆盘上,可使两个槽内的小球6、7分别 以不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8的挡板对 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8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套 筒9下降,从而露出标尺10,标尺10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球 所受向心力的比值。那么:
【思考·讨论】 (1)本实验中怎样保证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提示:摇动手柄时应力求缓慢加速,注意观察其中一个测力计的格数,达到预 定格数时,即保持手柄均匀转动,以此确保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2)使用向心力演示仪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提示:①实验之前,将横臂紧固螺钉旋紧,以防小球和其他部件飞出而造成事 故。 ②实验中快速转动手柄时,注意扶住实验装置,以免其倾覆。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半径
向心力
4.作F-r图像的方法: 以F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根据数据作F-r图像,用曲线拟合测量点,找出规 律,分析F与r的关系。
5.列F、ω数据收集表格: 把相同质量的小球分别放长槽和短槽内,使两小球的转动半径相等,将不同角 速度下的向心力填在表中。
实验序号 角速度ω
1
2
3
【思考·讨论】(1)本实验中为什么探究向心力与物体的质量m、半径r和角速 度ω的关系,而不是探究向心力与物体的质量m、半径r和线速度v的关系? 提示:角速度相对于线速度测量更方便。
(2)为什么研究向心力F与角速度ω关系时,画的不是F-ω图像,而是F-ω2的图 像? 提示:F-ω图像不是线性关系,而F-ω2的图像却转化为线性关系,更直观地反 映出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F与ω2成正比。
(1)现将两小球分别放在两边的槽内,为了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和角速 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小球做实验 B.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做实验 C.在小球运动半径不等的情况下,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做实验 D.在小球运动半径不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小球做实验 (2)在该实验中应用了_____________(选填“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或 “等效替代法”)来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 系。
3.实验设计——四个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1)质量的测量:用_天__平__直接测量。 (2)向心力的测量:由塔轮中心标尺露出的等分格的格数读出。 (3)轨道半径的测量:刻度尺测量小球所放位置到转轴的距离。 (4)角速度的测量:通过转速确定角速度。
实验过程·探究学习
实验步骤 1.测量质量:分别用天平测量各小球的质量,并做标记。 2.调节两轮角速度:用皮带连接两半径相同的塔轮,以确保运动过程中角速度 不变。 3.释放小球:将两质量不相等的小球分别放于长槽和短槽上,调整小球的位置, 使两球的转动半径相同。
第2课时 探究影响向心力大小 的因素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实验目的】 (1)探究向心力与质量、轨道半径、角速度间的关系。 (2)学会用_控__制__变__量__法__探究物理规律。 (3)领会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方法。 【实验器材】
向心力演示仪、_质__量__不__等__的__小__球__、天平等。 思考:向心力的影响因素与物体的质量m、轨道半径r和角速度ω都有关系, 那怎么研究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提示: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研究问题。
误差分析 1.测量、操作带来的偶然误差: ①质量测量误差。 ②半径读数误差。 ③向心力读数误差。 2.仪器本身带来的系统误差: ①天平调零误差。 ②向心力演示仪的手柄转动误差(不能保证匀速转动)。
【思考·讨论】 根据误差分析,请从实验仪器的角度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提示:换用DIS向心力实验器来操作,直接用力传感器测量向心力的大小,用 光电门测量挡光时间,进而直接求出角速度的大小,借助DIS数据采集器以及 计算机等工具直接分析F与m、r和ω的定量关系。
(3)实验思想的拓展。 这种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先分别研究待测量与其中一个物理量的关系,再综 合解决问题的控制变量法,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中。
2.实验原理: (1)保持小球轨道半径r、角速度ω不变。 通过填放不同小球的方式改变小球的质量m,得到相应的向心力F,则可得F与m 的关系。 (2)保持小球质量m、角速度ω不变。 通过改变小球运行轨迹半径r,得到相应的向心力F,则可得F与r的关系。 (3)保持小球质量m、轨道半径r不变。 通过改变不同传动轮的方式改变小球的角速度,得到相应的向心力F,则可得F 与ω的关系
4
5角速度Biblioteka 平方ω2向心力6.作F-ω2图像的方法: 以F为纵坐标、ω2为横坐标,根据数据作F-ω2图像,用曲线拟合测量点,找出 规律,分析F与ω2的关系 7.实验结论: (1)在转动半径和角速度相同时,向心力与质量成正比。 (2)在质量和角速度相同时,向心力与转动半径成正比。 (3)在转动半径和质量相同时,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