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合集下载

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摘要】目的:是为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主要从药物的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

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

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490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16901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

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

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

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

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

有些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

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

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过敏反应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

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11过敏性休克,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

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12溶血性贫血,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

硫酸庆大霉素不良反应有哪些表现?

硫酸庆大霉素不良反应有哪些表现?

硫酸庆大霉素不良反应有哪些表现?硫酸庆大霉素(Gentamicin Sulfate)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骨骼感染等。

然而,使用硫酸庆大霉素也有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硫酸庆大霉素的不良反应表现。

1. 耳毒性:使用硫酸庆大霉素可能会导致耳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或听力损害。

这种反应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的。

患者可能会遇到听力模糊、嗡嗡声、听力减退等问题。

2. 肾毒性:长期或过量使用硫酸庆大霉素可能会引发肾毒性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导致肾功能损害,如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管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量减少、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肾毒性反应也可能导致肾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神经毒性:硫酸庆大霉素的使用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影响。

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颅压增高、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昏迷等症状。

4. 肌肉麻痹:硫酸庆大霉素的使用也可能引发肌肉麻痹。

这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肌肉松弛等症状。

这种反应通常是可逆的,当停用硫酸庆大霉素后,患者的肌肉功能通常会逐渐恢复。

5.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对硫酸庆大霉素可能存在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青光眼等症状。

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这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心跳骤停等危险情况。

6. 消化系统反应:患者在使用硫酸庆大霉素期间,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反应。

这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

消化系统不适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活质量下降。

总结起来,硫酸庆大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耳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肌肉麻痹、过敏反应和消化系统反应等。

虽然这些不良反应相对较为罕见,但患者在使用硫酸庆大霉素期间需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或停止治疗。

此外,医生在开方硫酸庆大霉素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用药史,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头孢替安的副作用表现有哪些?

头孢替安的副作用表现有哪些?

头孢替安的副作用表现有哪些?头孢替安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尽管头孢替安是相对安全有效的药物,但仍然存在一些副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头孢替安的副作用及其表现。

1. 胃肠道不良反应:头孢替安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不适反应。

这是因为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多,引起胃肠道不适。

如果患者有胃溃疡或消化道出血等胃肠疾病历史,应慎用头孢替安。

2. 过敏反应:头孢替安中含有青霉素结构,因此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很可能对头孢替安也过敏。

过敏反应可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瘙痒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过敏性休克。

如果患者有过敏体质或对青霉素过敏史,应避免使用头孢替安。

3. 器官功能损害:头孢替安可能对肝脏和肾脏产生一定的损害。

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肝酶升高、黄疸、肝功能不全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肝衰竭。

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小球肾炎、急性肾损伤等,严重者可能导致肾衰竭。

患者在使用头孢替安期间,应定期检测肝肾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4.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孢替安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头晕、头痛、嗜睡、失眠、抽搐等。

这些反应通常是短暂的,且在停药后会迅速消失。

但是,患者在使用头孢替安期间应注意安全,避免从事需要高度警惕和集中注意力的活动。

5. 血液系统反应:头孢替安可能对造血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出血倾向。

患者在使用头孢替安期间,应定期检测血常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6. 其他反应:头孢替安还可能引起其他一些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红肿、静脉炎症等。

此外,长期使用头孢替安还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使药物失去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头孢替安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虽然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相对安全有效的,但仍然存在一些副作用。

患者在使用头孢替安期间务必注意自身身体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就医。

美罗培南不良反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美罗培南不良反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美罗培南不良反应表现在哪些方面?美罗培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新半合成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它具有对多种细菌有强效杀菌作用的特点,因此在医疗领域被广泛使用。

然而,就像所有药物一样,它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本文将详细讨论美罗培南的不良反应及其表现。

1.过敏反应:美罗培南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皮疹、瘙痒、发热等。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药物热性休克、过敏性紫癜等。

这些反应一般发生在首次接触美罗培南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

2.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美罗培南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是药物对胃肠黏膜的刺激作用所致。

3.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美罗培南可能导致头痛、头晕、头昏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多数轻微,症状通常在停用药物后迅速缓解。

4.肝功能异常:少数患者在使用美罗培南后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如黄疸、肝酶升高等。

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肝炎。

5.肾功能异常:美罗培南有时会引发肾功能异常,如尿量减少、血尿素氮增高、肌酐升高等。

这些反应往往发生在静脉给药时,尤其是高剂量给药情况下。

6.血液系统不良反应: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美罗培南可能导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如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这些反应一般很少见,但如果出现严重血液系统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7.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极少数患者在使用美罗培南时可能出现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如哮喘、气短、喉头水肿等。

这些反应一般与过敏反应有关,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8.心血管不良反应:美罗培南使用后偶尔会引发心血管不良反应,如心悸、心律失常等。

这些反应通常是短暂的,不需要特殊处理。

总之,美罗培南是一种有效的抗生素,但它也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如果在使用美罗培南时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就医,以便及时处理并选择合适的替代药物。

在使用抗生素时,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遵循医嘱,并避免滥用和自行更改药物剂量。

9.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除了一般的头痛和头晕外,美罗培南在少数情况下还可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抽搐、震颤、失眠和异常行为。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引言: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广谱抗菌特性使其成为许多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然而,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本文将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一、消化系统副作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消化系统方面的副作用较为常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这些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所致,药物的广谱抗菌作用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引发消化系统的不适反应。

此外,个体差异也可能导致不同患者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受性不同,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药物热等。

二、过敏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10%,其中以皮肤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如荨麻疹、瘙痒、红斑等。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对于已经出现过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应避免再次使用该类药物,以免引发更严重的过敏反应。

三、肝功能损害: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一些患者中可能会引起肝功能损害。

临床上常见的表现为肝酶升高,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肝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

因此,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避免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害。

四、血液系统副作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血液系统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因此,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血液系统副作用。

五、神经系统副作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一些患者中可能会引起一些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表现包括头痛、头晕、神经痛等。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

因此,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要点分析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要点分析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要点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抗生素,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药物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和临床使用要点需要注意。

不良反应:1. 过敏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易引起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发热、休克等。

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发生在首次使用药物时,因此需要警惕。

2. 消化系统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多为轻度,并且通常随着治疗的进行而自行消失。

3. 肝功能损害: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如肝酶升高、黄疸等。

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肝功能状况,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监测肝功能。

5. 血液系统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对于有血液系统疾病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

临床使用要点:1. 适应症选择:头孢菌素类药物广谱抗菌作用,适用于多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但根据细菌耐药情况和病原学特点,应选择适当的头孢菌素类药物。

2. 剂量调整: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肾、肝功能状态下的剂量需要调整。

对于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根据临床情况调整剂量。

3. 用药时间和疗程: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疗程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病情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感染在用药后48至72小时内得到控制后,可以停止使用。

4. 联合用药:对于严重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可以考虑联合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其他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

5. 药物相互作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可和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氨基糖苷类药物、抗凝药物等。

在联合使用时应注意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并做好监测。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广泛应用的抗生素,但在临床使用时需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和使用要点,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在使用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处理。

警惕:抗生素会对人造成5大致命伤害,经常输液的人,该看看了!

警惕:抗生素会对人造成5大致命伤害,经常输液的人,该看看了!

警惕:抗生素会对人造成5大致命伤害,经常输液的人,该看看了!报道中经常会看到“不要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会带来许多副作用。

那么,滥用抗生素对人的危害有哪些呢?一、滥用抗生素会抑制骨髓造血机能一为可逆的各类血细胞减少,其中粒细胞首先下降,这一反应与剂量和疗程有关。

一旦发现,应及时停药,可以恢复;二是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然少见,但死亡率高。

此反应属于变态反应与剂量疗程无直接关系。

可能与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细胞内线粒体中的与细菌相同的70S核蛋白体有关。

为了防止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应避免滥用,应用时应勤查血象,氯霉素也可产生胃肠道反应和二重感染。

二、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病菌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

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

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有力的抑制了普通细菌,客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的增长。

三、滥用抗生素会带来过敏反应发生药物过敏反应以抗生素为多,轻者增加痛苦,重则危及生命,滥用抗生素必然增加过敏反应。

滥用抗生素引发的毒性反应更不可忽视,有些抗生素易引起耳鸣、耳聋,有些易损伤肝脏、肾脏等。

有些人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导致永久性耳聋,也有的老年人和小儿造成肾衰。

四、滥用抗生素会带来毒副作用若擅自加大抗菌药物的药量,很大机率会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经常会造成药物中毒,严重造成人的死亡。

如果长期或大量乱用抗生素,会使敏感的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而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衍,产生新的感染,即双重感染。

这在长期滥用抗生素的病人中多见。

二重感染的细菌,全是耐药性的,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五、滥用抗生素会消灭有害菌群抗生素本身也会导致疾病,是药三分毒,抗生素也不例外。

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

头孢他啶引起血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2例

头孢他啶引起血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2例

药物与临床M e d i c a t i o n &C l i n i a l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

头孢他啶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肝毒性,造血系统毒性等。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2例患者,使用头孢他啶之前,血象基本正常,而使用头孢他啶之后,血象中血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而停用该药后,血象中血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现将此2例病例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1.1 病例1该患者为女性,81岁,10:20患者咳嗽,咳痰不畅,体温39.6℃,听诊左下肺可及湿罗音,血常规示白细胞8.9×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为68.8%,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为6.12×109/L ,H b 为150g/L ,Pl t 201×109/L 。

痰培养示肺炎克雷伯菌生长,药敏示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敏感,于10.20用头孢他啶抗感染(1.0B i d 静滴)。

10:25患者血常规示白细胞2.0×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为24%,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为0.48×109/L ,红细胞数为1.45×1012/L ,H b 49g/L ,Pl t 24×109/L ,于10:25停用头孢他啶,改用哌拉西林抗感染(4.0B i d 静滴)。

10.30患者血常规示白细胞3.8×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为47.1%,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为1.78×109/L ,红细胞数为1.90×1012/L ,H b 59g/L ,Pl t 21×109/L 。

11:5患者血常规示白细胞4.6×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为50.2%,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为2.30×109/L 红细胞数为1.69×1012/L ,H b 57g/L ,Pl t 89×109/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罕见为0.01%~〈0.1%
十分罕见〈 0.01%
血小板减少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再障性贫 血。 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 少
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 少、嗜酸粒细胞增多、 血小板减少
淋巴细胞增 多,溶血性贫 血和粒细胞缺
<0.1%:贫血、血小板 减少
曾有报道粒细胞缺乏, 中性粒减少,嗜酸细胞
有时出现红细胞减少, 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 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
板增多等
有报道,可出现贫血、 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 少、嗜酸细胞增多和白 细胞减少。
注射用头孢硫脒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啉 钠
头孢拉定胶囊(施贵 宝)
头孢丙烯片(施贵 宝)
中性粒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 细胞及中性粒减少等见 个别患者。 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 胞增多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明可欣)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西力欣)
白细胞减少、粒细胞 减少、贫血
血小板增多0.2%
<0.1%有贫血、白细胞 减少、血小板减少、白 血病样的反应。
嗜酸粒细胞增多
常见为2%~〈10% 硫酸异帕米星注射液
少见为1%~〈2%
偶见为0.1%~〈1% (不常见) 贫血、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嗜酸性 粒细胞增多等(0.1-
罕见为0.01%~〈0.1%
常见为2%~〈10%
少见为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偶见为0.1%~〈1% (不常见)
罕见为0.01%~〈0.1%
十分罕见〈 0.01%
注射用磺苄西林钠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 注射用青霉素钠 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减少、低钾血症
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白 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 少,血清转氨酶-过性增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 拉维酸钾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 巴坦钠(辉瑞)
头孢克洛胶囊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 (先锋美他醇)
常见为2%~〈10%
中性粒减少、嗜酸性 粒细胞增多
少见为1%~〈2%
偶见为0.1%~〈1% (不常见) 白血球减少、中性粒 减少、嗜酸粒细胞增 白细胞减少、血红蛋 白浓度降低
粒细胞减少、嗜酸性 粒细胞增多
锋替新
溶血性贫血
注射用头孢替唑钠
罗氏芬
注射用头孢他啶(泰 得欣)
舒普深
嗜酸细胞增多 (3.5%)
特治星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0.5%)、血红蛋白 降低和血细胞比积降 低(0.9%)、血小板 减少(0.8%)
白细胞减少、中性粒 细胞减少、血小板减 少
粒细胞缺乏、
贫血、出现表现、嗜酸 全血细胞减少
性粒细胞增多、溶血性 、APTT延长、
贫血
PT延长、血小
复达欣
嗜酸粒细胞增多、血 小板增多
注射用头孢哌酮(先
锋必)
注射用头孢匹胺钠 0.1-5%:粒细胞减少
(抗力欣)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全血细胞减少、白细 胞减少、粒细胞缺乏 症、溶血性贫血、淋 巴细胞增多、血小板 增多、贫血、粒细胞 减少、嗜酸性白细胞 增多、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减少、中性粒 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 少
血小板减少、贫血
奥硝唑注射液
注射用甲硝唑磷酸二 钠
可逆性粒细胞减少
联磺甲氧苄啶片
中性粒细胞减少、血 小板减少、再生障碍 性贫血
实验室检查异常改变发 生率低,包括白细胞减 少、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红蛋白下降。
白细胞减少
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 质体
5%或者更多:贫血15%白细胞增多、白细 胞减少
科赛斯
>1%贫血
罕见为0.01%~〈0.1%
十分罕见〈 0.01%
嗜酸粒细胞增
多、血小板减
少、溶血性贫
血、粒细胞减
红细胞减少、红细胞压 积值减少、血红蛋白减 少、血小板减少、PT延 长、全血细胞减少症等 <0.1%
注射用美罗培南(美 平) 注射用比阿培南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泰能
粒细胞减少、血小板 增多或减少、淋巴细 胞增多、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等(0.1-5%)
白细胞降低
常见为2%~〈10%
少见为1%~〈2%
偶见为0.1%~〈1% (不常见)
罕见为0.01%~〈0.1%
十分罕见〈 0.01%
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 液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 射液(可乐必妥)
盐酸莫西沙星片(拜 复乐)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 (拜复乐)
贫血、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嗜酸性 粒细胞增多等(0.1白细胞减少、嗜酸细 胞增多、血小板增多 白细胞减少、中性粒 细胞减少、血小板减 少、血小板增多症、 PT延长/INR增加
十分罕见〈 0.01%
血小板增多<0.1%
阿奇霉素胶囊(泰力 特)
注射用阿奇霉素(希 舒美)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 素(齐诺)
少数患者可出现一过性 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清 氨基转移酶升高。
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 血小板计数减少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 液(力派)
注射用替考拉宁(他 格适)
稳可信
利奈唑胺注射液
血液学检查异常 (14%):嗜酸细胞增多 。白细胞减少,粒细胞 减少,溶血性贫血,血 小板增多或减少
曾有报道中性粒细胞数 减少。
常见为2%~〈10% 注射用头孢匹胺钠 (泰吡信) 注射用头孢西丁
美士灵
少见为1%~〈2%
偶见为0.1%~〈1% (不常见)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 减少、贫血
中性粒减少、嗜酸性 粒细胞增多等(0.15%)
红细胞减少、红细胞压 积值减少、血红蛋白减 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等<0.1%
嗜酸细胞增多症、白细 胞减少症、中性白细胞 减少症,包括粒细胞缺 乏症、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增多症、血红蛋 白降低和全血细胞减少 症,以及凝血酶原时间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 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 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 (创成)
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 射液(利复星) 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 星
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嗜 酸性粒细胞增多
0.1-2%有红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血小 板减少、嗜酸性粒细
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减 少、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嗜酸粒细 胞增多
多种血细胞减少<0.1%
有报道贫血、白细胞减 少、全血细胞减少、血 小板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