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历年真题名词解释微观部分

1.机会成本

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机会成本不是一般会计人员传统的成本概念,而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资源利用的更为广泛的概念。机会成本说明,要把有限的(稀缺的)资源用于最有利的地方。

2.市场失灵

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外部性;(2)公共产品,即对社会有益,但因不能获得收益或私人成本太高而私人厂商不愿意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如国防,空间研究,天气预报等;(3)非零交易成本,如搜集信息、讨价还价、达成合同等所需的成本,往往使得交易很难进行;(4)市场特权,如垄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5)市场机制不能够解决社会目标问题;(6)非对称信息,如生产者往往具有比消费者更多的关于商品的信息;等等。

认识到市场失灵的存在,就可以更自觉的利用计划、法律或其他非经济手段和经济手段来管理经济,而不是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这样,社会资源配置会更加有效率,社会经济运行更加协调。

3.规模报酬

指所有投入要素同比例变化时,产出的变化率。描述的是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的规模报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规模报酬递增: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2)规模报酬不变: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3)规模报酬递减: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呈现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初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之后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会进入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4.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也称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原则等。是现代西方福利经济学中题讨论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的条件理论。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比;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进行生产时,所有的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③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

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将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

5.价格歧视

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力量,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的利润达到最大值。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厂商不能是价格接受者,即厂商有权改变价格;厂商必须能够按需求弹性对顾客加以区分;顾客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厂商必须能够防止产品的再次出售。价格歧视有以下三种情况:

(1)一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每多出售一单位产品都收取不同的价格。一级价格歧视可以分为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和不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不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是指价格与销售量离散变动。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有称为纯一级价格歧视,指价格与销售量连续变动。在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下,消费者剩余被生产者完全剥夺了,但生产是有效率的。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纯粹是一种理论讨论,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到。

(2)二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一定数量的商品收取一种价格对另外一定数量的该商品收取另一种价格,等等。二级价格歧视又称为成批定价。

(3)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但使得每一市场上出售的边际收益相等。实行三级价格歧视需要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存在着可以分隔的市场。若市场不可分隔,市场上的套利行为将使得价格歧视消失。第二个条件是被分隔的各个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如果被分隔的各个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相同,则最佳策略是对同一产品收取相同的价格。

6.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是指不考虑分析的商品市场或经济体系内某一局部以外因素的影响时,这一局部所达到的均衡状态。是经济体系中一个消费者、一个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家厂商或一个行业的均衡状态。局部均衡分析只考虑这个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如何达到均衡状态。局部均衡分析都是以“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为基础的,所以具有它一定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它对很多问题研究的有效性。在研究一些综合性问题时,局部均衡分析是不够的,必须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2)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根据一般均衡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情况,还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因此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

7.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是非合作博弈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具体内容是在一个博弈过程中,在给定对方的策略时,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他能采取的最好的策略,该策略被称为支配性策略,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也就是说如果其他局中人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局中人都无法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而得到更大的效用。纳什均衡的一个可行办法是所有局中人进行直率的谈判。

8.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反映在数量上是所有生产单位的边际生产成本和商品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的总和。从市场总体来看,生产者剩余是介于供给曲线和市场价格之间的那块面积,这是低成本生产者在市场价格下出售而得到的总利润加上要素租金。厂商的生产者剩余取决于他们的生产成本,成本较高的厂商享有的生产者剩余较少,而成本较低的厂商享有较高的生产者剩余。

在上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厂商的生产者剩余,供给曲线S表示了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和愿意出售价格的数量组合,但在市场均衡情况下,厂商的产品均按价格P来出售,因此价格P与供给曲线之间的三角形面积即为生产者剩余。

9.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指本世纪经济学家柯布和道格拉斯根据美国1899-1922年间的制造业的历史统计资料得出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该函数的公式为:

Q=f(L,K)=ALαKβ

其中,Q表示产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K表示资本投入量,A是正常数,α,β是小于1的正数。这一公式表明:当α+β=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该函数被认为不仅能研究生产要素同产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考察技术进步与产量之间的关系(A表示技术进步的参数)。

此外。根据α与β之和,还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α+β>1,规模报酬递增;α+β<1,规模报酬递减;α+β=1规模报酬不变。

10.消费者剩余

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它度量了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后他的生活在总体上得到改善的程度。

产生消费者剩余的原因是:一是边际效用递减律,二是消费者根据对具体产品或服务边际效用的评价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经常高于他们实际支付的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价格。如图所示,需求曲线以下,价格线一上的那部分面积为消费者剩余。

11.外部效应

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

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负的外部性。

外部效应也可解释某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他自身的成本和收益上,而是会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者坏处。例如:养蜂人的到来增加了果园的产量,反过来果园的扩大又会增加养蜂人的收益。这就是正外部效应。一个工厂污染了水源,对下游的居民和河中的鱼类造成了损害。这就是负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外部效应使个体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个体收益大于社会收益。总之,外部效应的产生是人们决策范围之外的,料想不到的结果或影响,是随着生产或消费的进行而产生的某种副作用。

12.替代效应

由商品的名义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替代效应是当价格的变化使得消费者沿着无差异曲线移动到不同的边际替代率的某一点时所产生的消费变化,是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其他商品消费方面的变化,是在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情况下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都为为正,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13.需求价格弹性

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通常用E d表示。它告诉我们,在一定时期内,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发生多大的百分比变化。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有两种:点弹性和弧弹性.点弹性= -(P/Q)(dQ/dP),弧弹性=-(P/Q)(ΔQ/ΔP)当E d = 0:完全无弹性;当0 < Ed< 1:缺乏弹性;当E d= 1:单位弹性、单一弹性,或恒一弹性,当E d>1:富于弹性;当E d=+∞:完全弹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①商品的可替代性;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③商品耐用性;④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⑤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⑥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所用的时间。

14.“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1)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2)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决策;(3)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4)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流动。

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利”,即该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在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1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数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前提条件是:(1)技术保持不变;(2)至少一种投入要素保持不变。形成的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而其他固定投入品的使用受到限制。

1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它表示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额外数量的消费带来的效用增加也越来越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正是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才存在着如何使稀缺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的问题。边际效用递减假说在经济学中很重要,它与后面要讲到的边际生产率递减,从而边际成本递增,被看作是资源配置理论的两大支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作为解释消费者行为的基本规律。

17.公共物品(公共品)

公共物品,也称公共品,是这样一种商品,他能够便宜地向一部分消费者提供,但是一旦该商品向一部分消费者提供,就很难阻止其他人也消费它。与私人物品相对,公共品通常具备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公共品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非纯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国防;非纯公共物品只有非竞争性而不具备非排他性,如道路。

对于公共物品,免费搭车者的存在使得市场很难或者不可能有效地提供商品。当涉及的家庭很多,自愿的私人安排常常是无效率的。所以,公共物品会导致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如要有效率地生产就必须由政府补助或者政府提供。

18范围经济

当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各生产一种产品的两个企业所能达到的总产量时(两个企业分配到相等的投入要素),则称存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描述的是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与规模经济不同,它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

范围经济产生的原因有:投入要素具有多种使用价值;管理者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充分发挥。

范围经济的程度可以通过研究企业的成本来确定。范围经济程度(SC):

SC=[C(q1)+C(q2)-C(q1,q2)]/ C(q1,q2)

式中C(q1)表示生产q1 所耗费的成本,C(q2) 表示生产q2所耗费的成本;C(q1,q2)是生产两种产出所耗费的联合生产成本。当SC>0时存在范围经济,SC<0时,存在范围不经济。

19.帕累托改进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状

况至少不变坏,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称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改进”是福利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指在某种经济境况下如果可以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或交换,至少能提高一部分人的福利或满足程度而不会降低所有其他人的福利或满足程度。

20.逆向选择(逆淘汰)

“逆向选择”在经济学中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汇,它的一个定义是指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当不同质量的产品在购买者或者出售者买卖时没有充分的信息来确定产品的真实质量,从而不同质量的产品以单一价格出售时,就会出现逆向选择。其结果是,市场上有太多低质量的产品和太少高质量的产品出售。

“逆向选择”所描述的是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经常存在于二手市场、保险市场、信贷市场等。

21.连带外部效应(网络外部性)

当一个人的需求直接受到其他消费者购买决定的影响时,就有了连带外部效应。连带外部效应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如果一名典型的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随着其他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就存在着一个连带外部正效应。如果相反的情况是事实,那么就存在着一个连带外部负效应。

连带外部正效应的例子之一便是攀比效应。它指的是一种赶浪头的欲望,想拥有一件几乎所有的人都已拥有了的商品,或想沉溺于时髦之中。

连带外部负效应的一个例子是虚荣效应,指拥有只有某些人才能享有的或独一无二的商品的欲望。当拥有某种商品的人越少,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就会上升的时候,这种效应就出现了。

22.期望效用

期望效用指的是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获得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如果用P和1-P表示两种结果W和Q发生的概率,则期望效用函数可记作EU=PU(W)+(1-P)U(Q),也可以写成E{U[P,(1-P);W,Q]}。

由于期望效用函数的建立,于是,对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面临风险的行为的分析,就成了对消费者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的分析。

23.理性预期

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适用的前提是:(1)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具有理性的;

(2)经济主体在做出预期时可以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

(3)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24.蛛网模型

指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生产周期较长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情况的模型。其基本前提是本期消费量受本期价格影响,本期供给量受上期价格影响,又影响下期价格的形成。根据蛛网模型对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的分析,蛛网模型分为三种: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封闭型蛛网。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的情况,是一个有意义的动态分析模型.但是,这个模型还是一个很简单的和有缺陷的模型。

25.恩格尔定律

是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指出的关于收入影响需求结构变化统计规律:一个家庭或国家的收入越低其总支出中用于食物消费的份额越大。在收入(总支出)增长的情况下,食品消费支出的绝对额虽然也增长,但所占比重是下降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或总收入的比重,就是恩格尔系数。

这一定律适用的两个前提是:(1)保持其它条件不变;(2)保持“食物消费”有统一的含义,即生存需要。而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因素、商品化因素、生活节奏紧张化因素等都会影响恩格尔定律的适用性。

宏观部分

1.挤出效应

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下降。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需要一个条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是: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减少。结果债券价格就会下降,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由于存在货币幻觉,在短期,将会有产量增加。在长期,如果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会挤占私人支出。货币主义者认为,当政府增加支出而没有增加货币供给是,实际上是用政府支出代替私人支出,总需求不变,生产也不会增长。所以,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不能刺激经济增长。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一下几个因素:①支出乘数的大小。②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③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④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2.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

又称“自动稳定器”。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取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

4.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

是由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与1961年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有如下的性质:

(1)在稳态时期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多余黄金分割率的水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

一部分资本使人均资本下降到黄金分割率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2)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少于黄金分割的数量,则该经济能够提高人均消费的

途径是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分割率水平。

5.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用t,G,TR分别表示边际税率、既定的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支出,用y和y*分别表示实际收入和潜在收入,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和实际预算盈余(BS)分别为BS*=ty*-G-TR和BS=ty-G-TR,二者差额为BS*-BS= t(y-y*)。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1)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的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影响。

(2)使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但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

6.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可以把利率划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指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对经济起实质性的影响,但通常在经济调控中,能够操作的只是名义利率。划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意义在于。它为通货膨胀下的利率变动及其影响提供了理论与工具,便于利率的杠杆操作。

7.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极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情况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8.货币创造乘数

又称“货币乘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公式为k=1/rd(rd为法定准备金率),当有超额准备金时,则变为k=1/(rd+re)(re为超额准备金率)。当有超额准备和现金漏出时,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k=1/(rd+re+rc)其中rc为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此时仅把活期存款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则货币创造乘数为M/H=(rc+1)/(rc+rd+re)。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1)法定准备金率;(2)超额准备金率;(3)现金—存款比率;(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货币乘数可以从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银行存款多倍扩大,又能使银行存款多倍收缩。

9.实际经济周期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指把经济波动归因于实际因素(或供给方面)的冲击,而不是货币因素的一种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是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之源,实际经济周期是理性个人对实际冲击最优的选择结果,均衡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政府干预并不能增进人们的福利水平。

10.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

公式为:g w=﹣ε(u-u*)

其中为货币工资增长率,ε为工资对失业率的反应程度,u为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

现代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即当失业率高

时,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14.公开市场业务

是目前中央控制货币供给量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时,债券价格就会上升,则利率下降;反之亦然。

作为货币政策最主要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①主动性;②微调和巨幅调整的相容性;③准确性;④经常性;⑤可逆转性。当然公开市场业务也有其局限性,如“告示效应”较弱,难以对大众预期产生显著的影响等。

15.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方式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转移给居民、企业和其他受益者时所形成的财政支出。转移支付是财政资金的无偿、单方面的转移,政府没有直接从中获得收益。转移支付主要包括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各种补贴、捐助支出、债务利息的支出等。转移支付是受益者的一种收入来源,他们无需提供任何商品或服务作为获得这种收入的交换条件。因此,转移支付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

16.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名义汇率基础上根据本国和外国物价指数调整得到的,反映了用商品篮子衡量的本国和外国商品相对价值的变化,他不是现实的汇率,必须经过计算得到。实际汇率的计算公式为:

R=eP/P f

其中R为实际汇率,e为名义汇率,P为本国的一般物价水平,P f为外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实际汇率是所有汇率问题实证研究的基础。

17.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西方学者认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工资的提高造成的。他们把这种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叫做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这样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即所谓的工资-价格螺旋。

18.货币非中性

货币非中性指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产品市场上总产出或总收入增加了,在利率不变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利率会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影响投资支出,从而对整个产品市场产生影响。货币对经济的非中性决定了产品市场上的国民收入和货币市场上的利率水平。

19.索洛剩余(多恩答案P31)

索洛剩余指实际劳动生产率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差额,它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一种衡量。经济增长归因于不同投资的贡献,无法归因于要素投入的剩余部分被认为是技术进步的贡献,这被称为索洛剩余,反映的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0.相机抉择政策

相机抉择指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

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四种搭配方式:(1)宽松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2)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3)宽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4)紧

缩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

实行相机决策政策的目的在于既保持需求,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

21.价格粘性

价格粘性指价格总水平不随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地改变,价格易升难降的现象。新凯恩斯主义的价格粘性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名义价格粘性论;二是实际价格粘性论。

名义价格粘性论的代表性理论为:菜单成本、经济周期论、实际刚性和货币非中性论等。另外还有交错调整价格论,即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通常采用交错而不是同步方式调整价格。而实际价格粘性论包括厂商信誉论、需求非对称性论、投入产出表理论、寡头市场和价格粘性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