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 第1课时
近年-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最新整理)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2.感受分类在科研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3.能从物质的宏观特征入手对物质进行分类和表征。
1.通过对“物质的分类"的学习增强宏观辨识水平。
2。
通过“分类方法的应用”的学习,能从物质的宏观特征入手对物质及其反应进行分类和表征。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盐酸(分析纯)的试剂标签通过上图可以知道,盐酸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里面还含有其它的杂质,它们分别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究竟怎样?请完成下列知识点: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2)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绝大多数元素都能与其他种类的元素组成化合物。
而且几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时,有的只能组成一种,有的则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化合物.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如O2、O32.元素的存在形态及元素的化合价(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其化合价为0。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不为0。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1节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

物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正盐
盐 酸式盐
碱式盐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
2.其他分类方法
【微思考2】Na2O2是碱性氧化物吗?说明理由。 提示 不是。Na2O2与酸反应时,不仅生成盐和水,同时生成氧气,不符合碱性 氧化物的定义。
【微思考1】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提示 不一定。如O2和O3、白磷和红磷、金刚石和石墨等组成的物质都只 含一种元素,但都属于混合物。
二、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
1.根据物质的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叫纯净物,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混合物
金属单质 单质
2.物质的分类 分类法一般分为交叉分类法(对物质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树状分类 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
(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如:
典例剖析
例1图表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某同学归纳的下表物质与图中对应 关系正确的是( )
典例剖析 例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这些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反应时可以生 成盐,某同学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1)请任写一种符合图中组合⑥关系的化学方程式(要求组合⑥不能与图中
已有组合重复):
。
(2)用面粉制作馒头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设其化学式为HR,R表示
有机酸根成分,若在蒸馒头前加入小苏打,则蒸好的馒头有很多小孔,吃起
正误判断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 ) 2.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 ) 3.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 4.纯净物只由一种原子构成,而混合物由多种原子构成。( × ) 5.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都属于混合物。( × )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件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

提示:
预测SO2 的性质
―归―类→
非金属 氧化物
―绝―大→
多数
酸性氧化物
―典―型→
代表
CO2
所以,我们可依据CO2的性质预测SO2的性质
探究导引3 两种盐反应一定要有沉淀生成才能进行吗? 试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如:NaHCO3+NaHSO4===Na2SO4+CO2↑ +H2O等。
盐
酸性氧化 碱性氧化
物
物
A 硫酸 纯碱 石膏 二氧化碳 氧化铜
B 氢氯酸 烧碱 纯碱 二氧化硅 氧化钙
C
碳酸
熟石 膏
胆矾 一氧化碳 过氧化钠
D
二氧化 碳
苛性 钠
食盐 三氧化硫
氧化钠
【答案】 B
题型3 各类物质性质及转化
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
直例接3形成盐的是( )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
解析:选 C。O、N、C 三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 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 Na 是非常活泼的金 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无游离态。
解析:选 A。CO 属于氧化物,其他三种属于 盐类。
解析:H2S 是酸;Na2SO4、NaHSO4 是盐;CaO 是氧化物;S、N2 是单质。
答案:①Ⅲ ②Ⅴ ③Ⅳ ④Ⅱ ⑤Ⅴ ⑥Ⅰ ⑦Ⅰ
CO2
游离态 化合态
H2O2
想一想 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提示】 不一定。同一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如O2和 O3,二者混合为混合物。
氧化物
酸碱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电解质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110.5
-89.4
ΔG 一定 大于 0
任何温度下 都不能正向 自发进行
4Fe(OH)2(s)+ 2H2O(l)+O2(g)=== 4Fe(OH)3(s) CaCO3(s)=== CaO(s)+CO2(g)
-444.3 -280.1 +178.2 +169.6
低温时 低温下能 ΔG<0 正向自发进行
高山流水,自由落体,冰雪融 举例
化
钢铁生锈
(1)可被用来完成有用功。如 H2 燃烧可设计成原电池 应用 (2)非自发过程要想发生,必须对它做功。如通电将水分解为
H2 和 O2
2.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1)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 ΔH_<__0 的反应。 (2)有些 ΔH_>__0 的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3)不能仅用反应焓变来判断反应能否_自__发__进行。
2.用 ΔG=ΔH-TΔS 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
化学反应
ΔH/
ΔS/
ΔG 的大小
(kJ·mol-1) (J·mol-1·K-1) (与 0 比较)
能否正向 自发进行
2KClO3(s)= ==2KCl(s) +3O2(g)
-78.03
+494.4
ΔG 一定小
于0
任何温度 下都能正 向自发进行
CO(g)=== C(s,石墨) +21O2(g)
高温时 高温下能 ΔG<0 正向自发进行
注:假设反应的焓变、熵变不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3.ΔH-TΔS 判据的局限性 (1)只能用于判断等温、等压条件下的反应,不能用于判断其他条 件(如等温、等容)下的反应。 (2)只能用于判断等温、等压及除了体积功以外不做其他功条件下 反应_正__向__自__发__进__行__的__趋__势__,并不能说明在该条件下可能正向自发进 行的反应能否_实__际__发__生__。 微点拨:在 ΔH 和 ΔS 确定的情况下,温度有可能对反应的方向 起决定作用。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1章第2节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素能应用 典例1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中Mg是负极,③④中Fe是负极 B.②中Mg是正极,电极反应为6H2O+6e-==6OH-+3H2↑ C.③中Fe是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 D.④中Cu是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
答案B 解析②中Mg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Al能和NaOH溶液反应失去电子,故Al 是负极;③中Fe在浓硝酸中钝化,Cu和浓硝酸反应失去电子,因此Cu是负 极,A、C错误;②中正极反应为6H2O+6e-==6OH-+3H2↑,B正确;④中Cu是正 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D错误。
规律方法 (1)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2)复杂电极反应的书写。
复杂电极反应=总反应-较简单一极的电极反应
如CH4酸性燃料电池中: CH4+2O2==CO2+2H2O……总反应 2O2+8H++8e-==4H2O……正极反应 CH4+2H2O-8e-==CO2+8H+……负极反应
变式训练1有关如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琼脂凝胶,内 含KCl)( )
2021
第1章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内
01 课前篇 素养初探
容
索
02 课堂篇 素养提升
引
素 养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从而形成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目 2.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体现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标
课前篇 素养初探
知识铺垫 简单的锌铜原电池装置:
1.原电池装置中有电流产生,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溶液中依靠离子的移动来导电。
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课件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C.金属钠浮于水面上,并四处游动
D.金属钠沉入烧杯底部,并产生气泡
解析 钠的密度小于水,熔点较低,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到盛有冷水
的小烧杯中可以看到: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
与水剧烈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如果水中滴加了酚酞试液,则溶液会变
成红色,如果没有滴加酚酞试液,则溶液不会变红。
解析
探究三 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1.金属钠为什么一接触空气表面就迅速变暗? 提示:钠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变质。 2.钠在空气中加热得到的产物与钠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相同吗? 提示:不同。钠常温下与 O2 反应生成 Na2O,加热时钠与 O2 反应生成 Na2O2。
1.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研究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
利 用 实 验 方 法 研 究 物 质 性 质 时 , 实 验 前 要 02 ______明__确__实__验__目__的__、__实__验__用__品__和__实__验__方__案_______________等;实验中要 03 ______仔__细__观__察__实__验__现__象__,__并__做__好__实__验__记__录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要 04 _____对__实__验__结__果__进__行__分__析__,__并__写__好__实__验__报__告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 要注意控制 05 ______温__度__、__压__强__、__溶_液__的__浓__度________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 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的性质以及它与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的研究方法中用不到的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元素和物质的分类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共(共25张PPT)

2020/3/26
11
1、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吗? 错,如CO,NO等
2、金属氧化物全部是碱性氧化物吗? 错,如Mn2O7,Na2O2等
3、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错,如Mn2O7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对
2020/3/26
12
〖问题3〗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之间的关系(课本P34)
(2)Fe、Na、Al、Si; (3)H2O、CO2、SO2、P2O5。 组 别 被选出的物质 分类依据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2020/3/26
21
小结
1、元素是物质的组成部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物质的分类
3、物质之间的关系 单质
纯净物 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非金属单质
物质 碱性氧化物
根据提供的试剂,探究单质、氧化物、酸、碱和 盐之间发生的反应:
单质: Fe、 木炭、氧气 金属铁氧、化木物炭:、C氧a气O、氧Cu化O钙、大理石、稀盐酸、稀 硫酸、酸N(aO稀H)溶:液、HCla、(OH2)S2溶O4液、NaCl溶液、 Na2SO碱4溶溶液液、:ANgaNOOH3溶、液Ca、(OCHu)S2O4溶液、石蕊溶液
混合物 碱
化合物 盐
溶液 胶体 浊液
碱
盐酸性氧化酸物性氧化物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其他氧化物 酸
2020/3/26
2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 1 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020/3/26
周泽虹
1
2020/3/26
2
(1)110多种元素与成千上万的物质有怎 样的关系呢?
高二化学复习《化学必修1》 第2章 第1节鲁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复习《化学必修1》第2章第1节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必修1》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二. 教学目的1、了解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2、掌握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3、认识胶体的概念和重要性质三. 教学重点、难点物质的分类与胶体性质四. 知识分析(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 每种元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自身组成单质也可与其它元素形成化合物。
3. 元素在物质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态,另一种是化合态。
(二)物质的分类1. 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较大的局限性,所能提供的信息也比较少,故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交叉分类法即是对同一事物从多个角度分类的一种方法。
示例如下图:硫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红磷在氧气中燃烧非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蜡烛在氧气中燃烧(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还可以再分类,进行层层深入。
由粗及细的分类。
示例见下图: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树状分类法2. 物质的基本分类方法(1)根据物质的成分分类:混合物。
纯净物(2)根据元素组成的种类分:单质化合物,而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有机物可分为烃。
烃的衍生物。
(3)根据官能团进行分类:有机物可分为脂肪烃、芳香烃、烷、烯、炔;卤代烃、醇、醛、酮、羧酸等。
根据研究要求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3. 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法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里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系的组成:分散质------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分散剂------粒子分散在其中的物质(2)分散系的分类与比较溶液按分散质分:分子胶体(高分子溶液):淀粉胶体离子胶体:Fe(OH)3胶体胶体液溶胶:如Fe(OH)3胶体分散系分散剂为液体按分散剂分固溶胶:如烟水晶、有色玻璃分散剂为固体气溶胶:如烟、雾、云,分散剂为气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系的比较(三):胶体的性质1. 丁达尔现象: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OH 试管发热 NaOH+HCl = NaCl + H2O
类别:碱
酸能跟碱发生反应
白色沉淀 AgNO3
AgNO3+HCl=AgCl↓ +HNO3
类别:盐
酸能跟某些盐发生反应
反应物
实验现象
结论
类 别
酚酞试液
类别:指示剂
无色酚酞 试液变红
碱能使无色酚酞 试液变色
:
黄绿色
碱
Cl2
氢 类别:非金属单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
第二章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元素的存有形态
问题1 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的 存有形态
氧氯 钠
二 物质的分类
• 问题讨论 1.酸碱盐的定义如何?并举例
二 物质分类
元素
纯
净
物
物
质
混
合
物
根据化合
单 物的性质 质
酸、碱、盐 氧化物
化 合 物
其它
溶液
浊液
胶体
2.氧化物的分类
讨 用简图表示单质、氧化物、 论 1 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金属
非金属
碱性氧化物 盐
酸性氧化物
碱
酸
消失
Cl2+2NaOH=NaCl+NaClO+H2O
碱能跟某些金属单质反应
氧 化 钠
CO2
无明显现象 CO2+ 2NaOH =Na2CO3+H2O
碱能跟酸性氧化物反应
类别:酸性氧化物
H2SO4
类别:酸
试管发热
2NaOH+H2SO4 = Na2SO4
+ 碱能跟酸发生反应
H2O
CuSO4
类别:盐
蓝色沉淀 2NaOH + CuSO4 =Cu(OH) 2 ↓ +Na2SO4 碱能跟某些盐发生反应
CuSO4 、 CaCO3
反应物
实验现象
结论
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 酸能使石蕊试
类 别
试液变红
类别:指示剂
液变色
: 酸
金属铁 无色气体
Fe+2HCl=FeCl2+H2↑
稀
类别:金属单质
酸能跟金属单质反应
盐
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解 CuO+2HCl=CuCl2+H2O
酸
பைடு நூலகம்
类别:氧化物
溶液变蓝色 酸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
碱性 氧化物
酸
酸性 氧化物
水
【预测3】
酸性 氧化物
碱
碱性 氧化物
水
【预测4】
指 示
剂酸
碱
盐
金属
碱性 氧化物
【预测5】
碱
【预测6】
酸 盐 盐
金属
碱
活动·探究(分组实验并填表)
金属单质: Fe、 Zn
氧化物: CaO、 CuO
酸(稀): HCl、 H2SO4 碱溶液:NaOH、Ca(OH)2 盐溶液:NaCl、 Na2SO4 、AgNO3、
• 问题讨论 • 1.如何确定某一氧化物是否为酸
性氧化 物或碱性氧化物
2.标出出下列物质中下划横线元素的化 合价
• H2SiO3 H2SO3 HClO HMnO7 • Cu(OH) 2 Fe(OH) 2 NaOH
〖问题讨论〗单质、氧化物、酸、 碱、盐之间的关系
【预测1】
酸
金属
盐
非金属单质
【预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