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 宏观经济学 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第Ⅰ部分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总支出和国民收入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利息率。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贴现率。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对)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对)7、在IS曲线的右侧,I<S。
(对)8、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错)9、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只包括有形的实物产品。
(错)。
10、边际消费倾向是大于1的正数。
(错)三、单项选择题(请从下列各题后的三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1、消费曲线位于45º线的上方表明,储蓄是( c )。
A、正数B、0C、负数2、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b )。
A、20%B、80%C、30%3、当总需求增加时,国民收入将(c )。
A、减少B、不变C、增加4、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则增加100万美元的投资,可使国民收入增加(b )。
A、200万美元B、500万美元C、800万美元5、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具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b )。
A、政府支出和政府减税B、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C、政府减税和政府支出6、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a )。
曼昆_宏观经济学_第五版答案(可直接复制)

P 。因此
作为一个竞争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对工人的雇用应使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 这同样也适用于资本的使用,应使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利率。
3. 在收入分配中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有什么作用?
复习题
1. 描述货币的职能。
第四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
【答案】货币有三种职能:价值储藏、计价单位以及交换媒介。作为一种价值储藏,货币是一 种把现在的购买力变成未来的购买力的方法;作为一种计价单位,货币提供了可以表示价格和
记录债务的单位;作为一种交换媒介,货币是我们用以购买商品与服务的东西。
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假设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无关;正如第三章中讨论的那样,是使储蓄和投 资达到均衡时的实际利率。因此通货膨胀率与名义汇率之间就有一对一的关系:如果通货膨胀 率上升
1%,那么名义利率也增长 1%。这种一对一的关系称为费雪效应。如果通货膨胀从 6% 上升到 8%,那么实际利率不变,名义汇率增长 2%。
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利润为零。
4. 什么因素决定消费和投资?
【答案】消费正相关于可支配收入——完税后的收入。可支配收入越高,消费越高。投资负相 关于实际利率。投资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收益必须大于成本。由于实际利率即资本的使用成本,
实际利率越高资本使用成本就越高,因此投资需求下降。
【答案】当政府增加税收时,可支配收入下降,因此消费也下降。下降的消费数量等于增加的 税收乘以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增税对于消费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由于产
量由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决定,政府购买没有改变,下降的消费数量必须由增加投资来补偿。 因为投资的增加,实际利率必然下降。因此,税收的增加导致了消费的下降,投资的增加,实 际利率的下降。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答案)】>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复习题 1 .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 答: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
一个买者的1 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 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
由于gdp 既衡量总收入 135 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 都相等.2 .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 的贡献更大?为什么? 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大。
因为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更大.3 .农民以2 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 美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交易对 gdp 的贡献是多少呢? 答:对gdp 的贡献是3 美元。
gdp 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4 .许多年以前,peggy 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 美元。
今天她在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 美元.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 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5 .列出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
各举一个例子.答:gdp 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的物品(出口)减国内购买的外国物品(进口)。
(完整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原理答案

第一篇导言复习题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1、解释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差距,这两个领域如何相互关联?【答案】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在市场上的相互作用。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原理是家庭和企业的最优化——他们在目的和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下可以让自己的境况更好。
而相对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整体情况,它主要关心总产出、总就业、一般物价水平和国际贸易等问题,以及这些宏观指标的波动趋势与规律。
应该看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这些宏观经济变量是以经济体系中千千万万个体家庭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
因此,微观经济决策总是构成宏观经济模型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为什么经济学家建立模型?【答案】一般来说,模型是对某些具体事物的抽象,经济模型也是如此。
经济模型可以简洁、直接地描述所要研究的经济对象的各种关系。
这样,经济学家可以依赖模型对特定的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并且,由于经济实际不可控,而模型是可控的,经济学家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合理、科学的调整模型来研究各种经济情况。
另外,经济模型一般是数学模型,而数学是全世界通用的科学语言,使用规范、标准的经济模型也有利于经济学家正确表达自己的研究意图,便于学术交流。
3、什么是市场出清模型?什么时候市场出清的假设是适用的?【答案】市场出清模型就是供给与需求可以在价格机制调整下很快达到均衡的模型。
市场出清模型的前提条件是价格是具有伸缩性的(或弹性)。
但是,我们知道价格具有伸缩性是一个很强的假设,在很多实际情况下,这个假设都是不现实的。
比如:劳动合同会使劳动力价格在一段时期内具有刚性。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情况下价格具有伸缩性是合适的。
现在一般认为,在研究长期问题时,假设价格具有伸缩性是合理的;而在研究短期问题时,最好假设价格具有刚性。
因为,从长期看,价格机制终将发挥作用,使市场供需平衡,即市场出清,而在短期,价格机制因其他因素制约,难以很快使市场出清。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九版答案中文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九版答案中文版1、企业为扩大生产经营而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应计入()科目。
[单选题] *A.管理费用(正确答案)B.财务费用C.销售费用D.其他业务成本2、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单选题] *A.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B.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正确答案)C.摊销无形资产D.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3、盈余公积是企业从()中提取的公积金。
[单选题] *A.税后净利润(正确答案)B.营业利润C.利润总额D.税前利润4、下列关于无形资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计入管理费用B.购入但尚未投入使用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不应摊销(正确答案)C.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全部转为营业外支出D.只有很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且其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的无形资产才能予以确认5、某企业上年末“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借方余额为50 000元(属于五年以上亏损),本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1 000 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无纳税调整项目,本年按照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应为()元。
[单选题] *A.75 000B.71 250C.100 000D.70 000(正确答案)6、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某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980万元,预计处置费用为8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 050万元。
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为()万元。
[单选题] *A.0(正确答案)B.20C.50D.1007、企业购入的生产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其发生的专业人员服务费用计入()科目。
[单选题] *A.“固定资产”B.“制造费用”C.“在建工程”(正确答案)D.“工程物资”8、.(年预测)下列属于货币资金转换为生产资金的经济活动的是()[单选题] *A购买原材料B生产领用原材料C支付工资费用(正确答案)D销售产品9、下列交易和事项中,不应确认为营业外支出的是()。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一): 这是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的24章的课后习题,求高手解答,我要详细的计算过程!答案我已经知道,是变动0.4美元在长期中,糖果的价格从0.10美元上升到0.60美元。
在同一时期中,消费物价指数从150上升到300。
根据整体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后,糖果的价格变动了多少我要详细的解答过程,怎么算的就行了!由CPI可知,通货膨胀率=(300-150)/150*100%=100%糖果的原始价格P=0.1在这段时间通过通货膨胀变为0.1*(1+通货膨胀率)=0.2实际上糖果在后来卖到了0.6,所以糖果实际价格变动了0.6-0.2=0.4美元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二): 曼昆宏观经济学26章课后题答案是不是错了假设政府明年借债比今年多了200亿美元,对于可贷资金市场的利率和投资,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变动,答案是不是有错答案说是供给曲线不变,需求曲线右移,我认为是需求曲线不动,供给曲线左移……财政政策当然变动的是需求,供给怎么可能变动,你可能是总供给和总需求有些混淆,我开始的时候也不是很清楚,多看几遍就明白了,供给曲线可能因为劳动力变动,而合财政货币政策无关.这些政策变动的都是需求.另外右移就是借钱多了,就是投资需求多了,就是G多了,那就是需求曲线右移了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三): 谁有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七章课后题答案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水平.现用图1—62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推导总需求曲线.图1—62分上下两部.上图为IS—LM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时,此时的LM曲线与IS曲线相交于点 , 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和 .将和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 .现在假设P由下降到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点. 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和 .对应于上图的点 ,又可在下图中找到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有许多P与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中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2、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所以称为需求管理政策.3、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而得到.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碎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所以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于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理论.4、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的.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和调整速度的看法是分歧的.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没有阻力,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得以出清,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古典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凯恩斯的总供给理论认为,在短期,一些价格是粘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由于工资和价格粘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作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基础的思想是,作为工资和价格粘性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在现实中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介于两者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以价格为纵坐标,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这即为常规的总需求曲线.总之,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和价格的不同假设,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总供给曲线.5、解答:宏观经济学在用总需求—总供给说明经济中的萧条,高涨和滞涨时,主要是通过说明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来完成的.如图1—63所示. 从图1—63可以看到,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AD是总需求曲线, 使短期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第一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第二种情况是,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向右移动到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新的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 ,价格水平为 ,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第二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现在假定短期供给曲线由于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等提高)而向左移动,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可以用图1—64表示.在图1—64中,AD是总需求曲线,是短期总供给曲线,两者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P.现在由于出现供给冲击,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到,总需求曲线和新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的状态.6、二者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主要说明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主要说明总体经济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决定.二者在图形上都用两条曲线来表示,在价格为纵坐标,数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向右下方倾斜的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为供给曲线.但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一,两模型涉及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是微观领域的事物,而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是宏观领域的事物.其二,各自的理论基础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它们均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劳动市场理论和总量生产函数,它们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其三,各自的功能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在说明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的同时,还可以来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对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影响,充其量这一模型只解释微观市场的一些现象和结果.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在说明价格和产出决定的同时,可以用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现象,还可以用来说明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结果.7、(1)由得;2023 + P = 2400 - P于是 P=200, =2200即得供求均衡点.(2)向左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于是,由有:2023 + P = 2160 – PP=80 , =208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3)向右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于是,由有:2023 + P = 2640 – PP=320 , =232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4)向左平移10%后的总供给方程为:于是,由有:1800 + P = 2400 – PP=300 , =210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5)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常规型.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四): 宏观经济学问题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为().选项:a、兴旺,停滞,萧条和复苏b、繁荣,停滞,萧条和恢复c、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d、兴旺,衰退,萧条和恢复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选项: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下列哪种情况下执行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选项:a、LM陡峭而IS平缓b、LM平缓而IS陡峭c、LM和IS一样平缓d、LM和IS一样陡峭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政府财政政策通过哪一个变量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选项:a、进口b、消费支出c、出口d、政府购买.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选项: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出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出题号:16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选项:1、错2、对题号:17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NP选项:1、错2、对题号:18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选项:1、错2、对题号:19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选项:1、错2、对题号:20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GN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选项:1、错2、对C,C,A,D,B对,对(NNP国民生产净值),错(可能还有摩擦失业),错,错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五): 一道宏观经济学的习题,求答案及解析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GDP的值c、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会得到国内生产总值`b 正确市场交易的可能有中间产品,如此中间产品加上最终产品,则重复计算的结果大于GDP;不在国内市场交易,出口销往国外的漏算,则计算结果会小于gdp;如果重复的和漏算的正好相等,则结果可能等于gdp。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考研题库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9版考研题库单选题1.当发生通货膨胀时,()最有可能遭受财务损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研]A.政府B.欠债的穷人C.放贷的富人D.贷款的企业【答案】C【解析】根据费雪定律r=i一x,保持名义利率不变,通货膨胀率增加会导致实际利率降低,有利于借款者,不利于贷款者。
通货膨胀使名义工资上升,在累进税率制度下,导致消费者进入更高的纳税区间,使政府的税收收入增加,对政府有利。
2.人口学家预言老年人的比例在未来20年中将要提高,根据生命周期假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上海财经大学2017研]A.未来国民储蓄将提高B.现在国民储蓄率会下降C.现在和未来的国民储蓄率都会下降D.以上都不正确【答案】D【解析】未来老年人占比增大将导致未来国民储蓄率下降。
但是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这阶段性的提高了人们现在的储蓄动机和国民储蓄率。
3.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分歧不包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研]A.政府是否应该干预经济B.经济是否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C.潜在产出是否取决于要素的投入量和技术水平D.名义价格与货币工资的调整是否具有灵活性【答案】C【解析】C项,宏观经济学家尤其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两大主要流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经过近二十年的争论,目前在四个问题上基本上达到了共识。
其中包括:在长期,GDP依赖于劳动、资本和技术在内的生产要素。
当生产要素增加和技术水平提高时,GDP增长。
3.在哪儿可以看到全部题库内容()。
A. 百度达聪学习网B. 站内搜索曼昆C. 找到对应的资料即可4.如果在稳态的时候资本大于黄金率,那么减少储蓄率导致了在向新的稳态转移过程中的消费()。
[上海财经大学2018研]A.上升B.减少C.先上升,后减少D.先减少,后上升【答案】C【解析】如果在稳态的时候资本大于黄金率,也即从资本过多开始,储蓄率的下降引起消费的立即增加和投资的等量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资本存量减少时,产出、消费、投资同时减少。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曼昆第五版)

第二十三章国收入的衡量复习题3 .农民以2 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 美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交易对 GDP 的贡献是多少呢? 答:对GDP 的贡献是3 美元。
GDP 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6 .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判断经济福利时用真实GDP ,而不用名义GDP? 答:经济学家计算GDP 的目的就是要衡量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如何。
由于实际GDP 衡量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所以,它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要与欲望的能力。
这样,真实GDP 是比名义GDP 衡量经济福利更好的指标.7 .在2010 年,某个经济生产100 个面包,每个以2 美元的价格售出。
在2011 年,这个经济生产200 个面包,每个以3 美元的价格售出。
计算每年的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
( 用2010 年做基年。
) 从一年到下一年这三个统计数字的百分比分别提高了多少?答:2010 年的名义GDP 等于200 美元,真实GDP 也等于200 美元, GDP 平减指数是100. 2011 年的名义GDP 等于600 美元,真实GDP 等于400 美元,GDP 平减指数是150.从2010 年到2011 年,名义GDP 提高了200%,真实GDP 提高了100%,GDP 平减指数提高了50%.问题与应用5 .以下是牛奶和蜂蜜之间的一些数据:年份名义GDP 1 P1Q1 2 P2Q2 3 P3Q3 年份真实GDP 1 P1Q1 2 P1Q2 3 P1Q3 年份GDP 平减指数 1 100 2 (P2/P1)100 3 (P3/P1)100 年份牛奶的价格(美元)牛奶量(品脱)蜂蜜的价格(美元)蜂蜜量(品脱) 2008 1 100 2 50 2009 1 200 2 100 2010 2 200 4 100 137 A .把2008 年作为基年,计算每年的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答:把2008 年作为基年时,2008 年的名义GDP 是200 美元,2008 年的真实GDP 是200 美元,GDP 平减指数是100.2006 年的名义GDP 是400 美元,2006 年的实际GDP 是400 美元, GDP 平减指数是100. 2007 年的名义GDP 是800 美元,2007 年的实际GDP 是400 美元, GDP 平减指数是200.B .计算2009年和2010 年从上一年以来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变动的百分比.答:从2008 年到2009 年,名义GDP 增加了100%,真实GDP 增加了100%,GDP 平减指数未变.从2009 年到2010 年,名义GDP 增加了100%,真实GDP 未变,因而GDP 平减指数增加了100.C .在2009 年或2010 年,经济福利增加了吗?解释之.答:在2009 年,经济福利增加了,因为真实GDP 增加了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mework 41. The Mundell–Fleming model takes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r* as an exogenous variable. Let’s consider what happens when this variable changes.a. What might cause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to rise?The Mundell–Fleming model takes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r* as an exogenous variable. However, there is no reason to expect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to be constant. In the closed-economy model of Chapter 3, the equilibrium of saving and investment determines the real interest rate. In an open economy in the long run, the world real interest rate is the rate that equilibrates world saving and world investment demand. Anything that reduces world saving or increases world investment demand increases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In addition, in the short run with fixed prices, anything that increases the worldwide demand for goods or reduces the worldwide supply of money causes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to rise.b. In the Mundell–Fleming model with a floating exchange rate, what happens to aggregate income, the exchange rate, and the trade balance when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rises?Figure 12–16 shows the effect of an increase in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unde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Both the IS* and the LM* curves shift. The IS* curve shifts to the left, because the higher interest rate causes investment I(r*) to fall. The LM* curve shifts to the right because the higher interest rate reduces money demand. Since the supply of real balances M/P is fixed, the higher interest rate leads to anexcess supply of real balances. To restore equilibrium in the money market, income must rise; this 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money until there is no longer an excess supply. Intuitively, when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rises, capital outflow will increase as the interest rate in the small country adjusts to the new higher level of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The increase in capital outflow causes the exchange rate to fall, causing net exports and hence output to increase, which increases money demand.We see from the figure that output rises and the exchange rate falls (depreciates). Hence, the trade balance increases.c. In the Mundell–Fleming model with a fixed exchange rate, what happens to aggregate income, the exchange rate, and the trade balance when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rises?Figure 12–17 shows the effect of an increase in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if exchange rates are fixed. Both the IS* and LM* curves shift. As in part (b), the IS* curve shifts to the left since the higher interest rate causes investment demand to fall. The LM* schedule, however, shifts to the left instead of to the right. This is because the downward pressure on the exchange rate causes the central bank to buy dollars and sell foreign exchange. This reduces the supply of money M and shifts the LM* schedule to the left. The LM* curve must shift all the way back to LM*2 in the figure, where the fixed-exchange-rate line crosses the new IS* curve.In equilibrium, output falls while the exchange rate remains unchanged. Since the exchange rate does not change, neither does the trade balance.2. Use the sticky-price model of aggregate supply to explain how the ability of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to change real GDP would be affected by the fraction of firms in the economy that have flexible prices.As the fraction of firms that have flexible prices becomes greater, the short-run aggregate supply curve becomes steeper because prices will adjust more quickly whenever real GDP deviates from its natural level.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changes affect real GDP by shifting 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If the aggregate supply curve is steep, shifts in 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will have smaller short-run effects on output and bigger effects on the price level. Thus, as the fraction of firms with flexible prices becomes greater, the power of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to change real GDP becomes weaker.3. In April 2009, the U.S. unemployment rate was 8.9 percent.a. According to one version of Okun’s law, the GDP gap is twic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tual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f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was 5.4 percent in April 2009, calculate the GDP gap.7 percentb. In April 2009, the inflation rate was about 0 percent. According to the Taylor rule,what were the recommended nominal and real federal funds rates? (Note: Some economists prefer to use the inflation rate excluding food and energy, which was somewhat greater.)Both the recommended nominal and real federal funds rate = –2.5 percent.c.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cannot fall below zero. What might the Fed do to try to achieve the optimal real interest rate you calculated in part c?The Fed could increase the money supply to generate inflation and increase inflation expectations so that they both exceed 2.5 percent. At that point, a low nominal federal funds rate would result in a negative real federal funds 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