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教案-新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教案-新版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的内容-乙烯,在学习乙烯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饱和烃)的有关知识,通过甲烷和烷烃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到结构决定性质,在此基础上,乙烯这节课讲学习碳碳双键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也为以后学习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中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用途-结构-性质”的思路,先介绍乙烯的用途,通过介绍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在有机化学中既是敲门砖,又是铺路石。

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学生已经了解了甲烷、烷烃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烷烃在物理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学习了某一类烃的方法;·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能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烷烃的性质,初步了解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存在障碍:·刚开始接触有机化学,对一些有机名词不了解,有机分子结构也比较陌生、难理解,无法建立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的联系;·对有机反应方程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都存在困难。

待建构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能力教学目标1. 利用乙烯的分子式和球棍模型探究乙烯分子的结构。

通过对结构的推理,对学生对其微观结构有三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观看视频和分组实验,小组分析实验现象并解析乙烯的化学性质,利用球棍模型和视频动画分析并说出加成反应的概念,提高学生对有机物性质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生活小妙招—水果催熟的解密,了解乙烯在生活中的作用;图片展示乙烯用途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乙烯》教学设计

《乙烯》教学设计
教师引出加成反应概念,对比分析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设计意图:
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问题探究:
在激烈的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受轻伤时,用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向伤口喷射,运动员马上就可以奔跑了。氯乙烷具有冷冻麻醉作用,从而使局部产生快速镇痛效果。请讨论制备氯乙烷的最佳方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方法一:用乙烷与氯气取代。
方法二: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可以得到纯净的氯乙烷,用乙烷与氯气取代产物为多种混合物。故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好。
设计意图:
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感悟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师追问:乙烯能和很多物质加成,那乙烯能和乙烯加成吗?引出乙烯的加聚反应。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启发、设疑、讲解、对比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体验-感悟”、“交往-合作”、“活动-参与”、“发现-创造”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背景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学生在第一节中以甲烷为例学习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及同系物等基本知识,为学习乙烯打下了一定基础。乙烯是学生认识不饱和烃的第一种有机物,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乙烯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以甲烷为代表的简单烷烃的结构、性质(重点是取代反应)以及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结构等基础知识。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为本节课的学习铺垫了基础。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乙烯的教学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就能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必修第2册第七章 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牛老师

高中化学人教版 必修第2册第七章 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牛老师

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大地二中 张清泉第1课时 乙烯[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掌握乙烯的组成及结构特点,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增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

3.了解乙烯在生产及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一)乙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二)乙烯的性质1.乙烯的物理性质2.乙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燃烧: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化学方程式:C2H4+3O2――→点燃2CO2+2H2O 。

②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现象: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结论:乙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2)加成反应①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现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化学方程式:。

②加成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书写下列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聚合反应①定义: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聚合物的反应。

②乙烯自身加成生成聚乙烯的方程式:该反应是聚合反应,同时也是加成反应,这样的反应又被称为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反应。

其中,—CH2—CH2—称为链节,n称为聚合度,小分子乙烯称为聚乙烯的单体。

(三)乙烯的用途1.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用来制聚乙烯塑料、聚乙烯纤维、乙醇等。

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2.在业生产中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

(1)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书写为CH2CH2( ×)提示乙烯分子中含有,在书写时,官能团不能省略,应为CH2==CH2。

(2)乙烯是一种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 ×)提示乙是一种稍有气味,难溶水的气体。

(3)乙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4)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反应原理相同( × )提示 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的为加成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7.2.1 乙烯 练习( 2)( 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7.2.1 乙烯 练习( 2)( 解析版)

7.2.1 乙烯练习(解析版)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无论是乙烯与Br2的加成反应,还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的碳碳双键有关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甲烷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相同D.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答案]C[详解]A.乙烯中含C=C,与Br2加成时,碳碳双键打开两端的碳原子与Br相连,与碳碳双键有关;由于碳碳双键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之褪色,与碳碳双键有关,正确,A不选;B.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或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现象不同,能鉴别,正确,B不选;C.乙烯和甲烷中氢的质量分数不同,所以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不同,错误,C选;D.乙烯中含碳碳双键,乙烷中均为饱和键,碳碳双键易发生加成,也易被高锰酸钾等氧化,则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正确,D不选。

答案选C。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molCH2=CH2先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再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Cl22.5molB.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方法除去CH3CH3气体中的CH2=CH2气体C.实验室中可用酸性的KMnO4溶液鉴别CH3CH3气体和CH2=CH2气体D.工业上可利用CH2=CH2与HCl的加成反应制得纯净的CH3CH2Cl[答案]A[详解]A.CH2=CH2与HCl发生加成生成CH3CH2Cl,根据取代反应原理,取代1molH需要1molCl2,则CH3CH2Cl再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5molCl2,错误,A选;B.CH2=CH2能与Br2发生加成,生成油状液体,而乙烷不溶于溴水,可以除去乙烯,正确,B不选; C.乙烷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而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以鉴别,正确,C不选; D.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CH3CH2Cl,因此可以制得纯净的CH3CH2Cl,正确,D不选。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教学内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一、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1.介绍乙烯的结构和化学式
2.讲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乙烯的性质
二、乙烯的制备方法
1.介绍乙烯的主要制备方法:热裂解法和蒸气裂解法
2.讲解不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进行相关的实验,制备乙烯并观察结果
三、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1.介绍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聚乙烯、乙烯树脂等
2.讲解乙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3.讨论如何减少乙烯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评估:
1. 考试:期末考试包含乙烯相关知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乙烯相关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分考虑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对乙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此外,要引导学生关注乙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乙烯【精品课件】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乙烯【精品课件】

【课堂练习】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无论是乙烯与Br2的加成反应,还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 的碳碳双键有关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甲烷 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相同 D.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
【课堂练习】
乙烯
学习目标 1、会写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 2、知道乙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 3、理解加成反应的概念。
核心素养 1、微观探析:认识乙烯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2、证据推理:通过分析、推理认识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
目录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燃烧
点燃
CH2=CH2 + 3O2
2CO2 + 2H2O
现象:火分数较高,燃烧时碳并没有 完全被氧化,而本身被烧成炽热状态,故火焰明亮;又 由于一部分碳呈现游离态,所以有黑烟冒出。可以据此 检验乙烯和甲烷。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3.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
器中,其目的是(C )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课堂练习】
碳碳单键 C、H不全在一个平面内
2C2H6+7O2 ―点――燃→ 4CO2+6H2O C2H6+Cl2 ―光 ―→ C2H5Cl+HCl
不反应
碳碳双键 6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C2H4+3O2 ―点――燃→2CO2+2H2O CH2==CH2+Br2―→CH2BrCH2Br 因发生氧化反应而使其褪色

高中化学必修2之知识讲解_乙烯(基础)-

高中化学必修2之知识讲解_乙烯(基础)-

乙烯【学习目标】1、以乙烯为例,加深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2、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熟悉其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3、初步掌握加成反应的概念。

【要点梳理】【:乙烯ID:402314&乙烯的分子组成及其结构】要点一、乙烯的组成和结构1、乙烯的组成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

比较C 2H4与C2H6(乙烷)可知,乙烯分子比碳原子数相同的乙烷分子少两个氢原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C HHH C HHH每个碳原子上失去1个氢原子CHHC HH.两个未成对电子结合成共价键CHHC HH乙烯.即乙烯分子中碳碳之间为双键,乙烷分子中碳原子是“饱和”的,乙烯分子中碳原子是“不饱和”的。

乙烯的电子式为。

2、乙烯的结构乙烯的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2=CH2。

其分子中的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它们彼此之间的键角为120°,空间结构为。

乙烯的两种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要点二、乙烯的性质1、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略小于空气的密度),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乙烯ID:402314&乙烯的化学性质】2、乙烯的化学性质与只含碳碳单键的烷烃相比,乙烯分子中因碳碳双键的存在而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装置:实验步骤与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将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用排水法收集气体验纯后,点燃火焰明亮,伴有黑烟结论一:石蜡油分解产生了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气态产物,由此可知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同的烃。

结论二: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乙烯和烷烃的混合物。

要点诠释:a.碎瓷片起催化作用。

b.高锰酸钾溶液中常加入少量的稀硫酸,以增强其氧化性。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量不宜太多,浓度也不宜太大,因为实验中乙烯量不大。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件-乙烯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件-乙烯

1934 年甘恩(Gane)才首先证明植物组织确实能产生乙烯。随着气相色 谱技术的应用,使乙烯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 果,并证明在高等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乙烯,1966 年乙烯被正式 确定为植物激素。
[素材二] 乙烯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1)乙烯涉及很多方面,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 产聚乙烯、氯乙烯及聚氯乙烯,乙苯、苯乙烯及聚苯乙烯以及乙丙橡 胶等。
2.下列关于乙烯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CH3CH===CH2 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碳氢键之间的夹角为 120° D.碳碳双键是乙烯的官能团
B [CH3CH===CH2 的空间结构为 多为 7 个。]
,共面原子最
3.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相 同 B.工业上利用乙烯水化法制乙醇,是发生了取代反应 C.水果运输中为延长果实成熟期,常在车厢里放置浸泡过酸性 KMnO4 溶液的硅藻土 D.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2)在有机合成方面,广泛用于合成乙醇、环氧乙烷及乙二醇、乙 醛、乙酸、丙醛、丙酸及其衍生物等多种基本有机合成原料;经卤化, 可制氯代乙烯、氯代乙烷、溴代乙烷;经齐聚可制 α-烯烃,进而生产 高级醇、烷基苯等。
(3)同时乙烯也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工业区乙烯含量可达到 1 ppm(百万分之一),能够生成甲醛和一氧化碳,危害人类健康。
A.甲烷(CH4)
B.一溴甲烷(CH3Br)
C.乙烯(CH2===CH2)
D.CH3—CH===CH—CH3
D [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在一个平面上最多含有 3 个原子;一 溴甲烷分子是甲烷分子中的 1 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产生的,在一个 平面上最多有 3 个原子;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分子中 6 个原子在同 一个平面上;2 个甲基取代乙烯分子中的 2 个氢原子,甲基中的碳原 子以及该碳原子上的 1 个氢原子与乙烯面共平面,最多有 8 个原子在 同一个平面内,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2 乙烯燃烧时有黑烟产生,而甲烷 燃烧时无黑烟产生,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乙烯的含碳量(85.7%)比甲烷的含碳 量(75%)高。
(2)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鉴别乙烯和烷烃) 现象: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把乙烯通入到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中, 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
CH2=CH2 + H-OH
催化剂 加压加热
CH3CH2OH(乙醇)
l2发生取代反应或乙烯与HCl发生 加成反应都可以生成CH3CH2Cl。若要制得纯净的 CH3CH2Cl,应该选用哪种方法?
答案 应该用乙烯与HCl加成。
乙烯分子之间相互加成可以聚合得到聚乙烯。
(鉴别乙烯和烷烃)
乙烯 溴分子
1,2-二溴乙烷
乙烯与溴的反应
乙烯
溴分子
1,2-二溴乙烷
上述化学反应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什么?
上述化学反应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乙烯分子里不饱和碳 原子之间的双键断开一个,不饱和碳原子与溴分子断裂出 的溴原子直接结合。有机物中像这样的不饱和碳原子除了 能跟溴原子直接结合以外,还能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 结合。
nCH2=CH催2 化剂 ─[ CH2 ─ CH2─]n
小结:乙烯分子结构特点: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 双键,碳碳双键不稳定,其中有一个键容易断 裂而发生反应,故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甲 烷等烷烃活泼。 易发生氧化反应如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加成反应如使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
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比较
你想知道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吗?
聚乙烯塑料→食品袋、餐具、地膜等
聚乙烯纤维→无纺布
乙醇→燃料、化工原料等

涤纶→纺织材料等 洗涤剂、乳化剂、防冻液
烯 → 醋酸纤维、酯类
增塑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
聚氯乙烯塑料→包装袋、管材等
合成润滑剂、高级醇、聚乙二醇
石蜡油分解实验
石蜡油:液态烷烃混合物
现象:
1.试管中有气泡产 生,酸性KMnO4 溶液或溴水均褪色;
燃烧
通入酸性 KMnO4溶液 通入Br2水或 Br2的CCl4溶液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
淡蓝色火焰 生成CO2和H2O 不反应,无变化
不反应,无变化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生成CO2和H2O 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标准状况下其密度为略1小.25。g·L-1。
思考题1 如果要制取并收集乙烯,应该 采取何种收集方法?
收集方法: 排水法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 (比烷烃活泼)
1、氧化反应:
(1)燃烧: 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生成CO2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点燃
C2H4+3O2 2CO2+2H2O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1课时
《乙烯》
回忆:什么是饱和烃以及烷烃的通式
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 单键 结 合,剩余价键均与 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 原子的化合价都已达到“饱和”。这样的烃 叫做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烷烃通式: CnH2n+2 (n≥1整数)。
含有 C=C 或 -C≡C-的烃叫不饱和烃 含有 C=C 的烃叫做烯烃
结构式
C2H4
: :
HH
H:C::C:H
H
H
C=C
H
H
2.分子空间构型:
结构简式 CH2 = CH2
乙烯是平面型分子,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在同一 平面内,键角120º即C=C键与C—H键、C—H与 C—H键之间的夹角均约为120°。
二、乙烯的物理性质:
乙烯是一种
无色
气味稍的有气体
溶于水,易溶难于有机溶剂;密度较空气
乙烯与氢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CH2=CH2 + H2
催化剂

CH3CH3 (乙烷)
乙烯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CH2=CH2+Cl2→CH2Cl—CH2Cl(1,2—二氯乙烷)
乙烯与氯化氢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
乙C烯H2与=C水H在2 催+ H化C剂l 加热催化加剂压的C条H3件CH下2反Cl应(氯乙烷)
2. 加H成反H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 原H子与C其它原C 子或H原+ 子Br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 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B反r 应 。
CC
1,2-二溴乙烷
或 CH2=CH2 + Br2
CH2BrCH2Br
无色液体
2. 加成反应:
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与氢气、氯气、氯化氢、 水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烯烃通式为:CnH2n(n≥2整数)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乙烯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是石油化工的
基础原料。大到航空航天,小到吃饭穿衣,它与国
资 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乙烯的产量已成为衡
料 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其生产能力 也常被看做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 2007年我国
的乙烯产量超过1000万吨,稳居世界第二位 。
一种产物
产物复杂, 为混合物 产物较纯净
讨论:取氯乙烷, 是采取CH3-CH3与Cl2取代反应 好, 还是采用CH2=CH2与HCl加成反应好?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
小结:乙烷和乙烯的结构、性质比较
分子式
C2H6
C2H4
电子式
结构式
分子空 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 2个碳原子和4个氢 间构型 子不在同一平面内 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 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 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
意义 归属 断键规律
产物特点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取而代之,有进有出 加而成之,有进无出
烷烃的特征反应 烯烃的特征反应
C-H 断裂
C-C断裂
两种产物
化学 性质
氧化反应(燃烧)、取 氧化反应(燃烧,
代反应(光照,与卤 被KMnO4氧化)、
素单质反应)
加成反应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
小结:
分子式
通式
结构
CH4 (烷烃)
CnH2n+2 (n≥1整数)
烷烃只含碳碳单键
C2H4 (烯烃)
CnH2n (n≥2整数)
烯烃含碳碳双键
2.气体燃烧并伴有黑 烟产生。
-—酸—性溴K水MnO4 (溶红液棕(色紫)色)
你认为生成的气体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 研究表明,石蜡油在碎瓷片催化作用下
分解的产物主要是烯烃和烷烃的混合物。
烯烃可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褪色。
用于鉴别烯烃和烷烃。
一、乙烯的结构:
1.组成与结构:
分子模型:
自学导引
分子式 电子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