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分水中学高二化学选修第一节 油脂教学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1.2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1.2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学设计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的认识,构建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思想的感知。

(2)通过对脂肪及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探究,加深学生对科学饮食与身体健康这一关系的认识。

2、评价目标
(1)通过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的认识,诊断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2)通过对脂肪及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的探究,诊断并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诊断并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水平。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
Ⅰ(课前)
歌曲《凉凉》引课
学生感知生活中常见油脂明确油脂组成和结构特点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II(课中)
探究脂肪及脂肪酸在人体
内的功能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III(课后)
讨论:日常生活中可以采
用哪些具体的方法更合理
和科学地使用食用油脂测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对一节课重点知识的概要,清晰合理,结构顺序精确,方便学生记笔记以及对课后的复习和对整节知识的串联也起到重要作用。

为求板书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我将板书设计如下: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一、油脂的成分
二、油脂在体内发生的变化。

油脂教学设计1人教课标版4实用教案

油脂教学设计1人教课标版4实用教案

人教版选修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课时教课方案【教课目的】. 掌握油脂的水解反响,特别是皂化反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认识油脂的氢化;.知道油脂在工业上的主要应用。

【教课过程】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它重视于研究物质的构成、构造和性能等。

在实行化学新课程的今日,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论,依照新课程的标准充足使用新教材和自然资源,如何从化学实验的研究出发,让学生在熟习的实践情形中能自觉地创建性地感觉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化学与平时生活的亲密关系,感觉化学的人文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油脂的物理性质.[设问]()平常家中做汤放油,油浮在水面上仍是溶于水中?()衣服上的油渍如何能洗净?[学生回答后指出]此刻请同学们分组进行相关“油脂的物理性质”实验,用实验考证自己的结论。

.[研究实验]()取一支试管,注入毫升水。

()向()中滴入几滴食用油,振动试管,静置,察看现象。

()用汽油擦洗布片上的油渍,察看现象。

现象:油浮在水面上而不溶于水中。

结论:()食用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食用油不溶于水。

现象:布片上的油渍能用汽油擦洗洁净。

结论:食用油易溶于汽油。

二、化学性质启迪思虑从“油脂的构造”特点剖析它可能拥有的化学性质?如何将“油”变为“脂肪”?.水解反响写出乙酸乙酯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并讲明条件。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响叫皂化反响。

工业上就是利用皂化反响来制取肥皂的。

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

〔简介〕油脂的消化油脂水解的价值:.工业上用油脂水解来制造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在人体中(在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被肠壁汲取,作为人体的营养;.用于制作肥皂。

思虑:()在硬水中滴加少许肥皂水,为何会有白色积淀产生?答:硬水中的或跟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钠起反响生成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镁[()]积淀。

()在平时生活中为何常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沾有油脂的器皿?答:热的纯碱溶液呈碱性,油脂在碱性溶液中能水解生成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盐和甘油。

人教版高中化学油脂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油脂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油脂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油脂的定义和特点;
2.理解油脂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掌握油脂的分类以及其成分和性质。

教学重点:
1.油脂的定义和特点;
2.油脂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油脂的分类以及其成分和性质。

教学难点:
1.油脂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油脂的成分和性质。

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
2.实验器材:滴管、试管、酒精灯等;
3.实验试剂:橄榄油、黄油等。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展示几种不同的油脂产品,引导学生讨论油脂的特点和用途;
2.讲解:介绍油脂的定义、特点,以及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实验:进行酸值测定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
4.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油脂的成分和性质;
5.总结:总结油脂的分类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油脂与健康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油脂对人体的影响。

教学反馈:
1.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油脂的知识;
2.组织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
1.邀请专业人士来校做油脂相关的讲座,深入了解油脂的应用领域;
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了解油脂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油脂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展开,涵盖了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油脂与健康的关系,教学设计比较全面,但在实验环节的重视程度和延伸教学环节的增加上还有待改进。

高中化学 第4章 第1节 油脂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4章 第1节 油脂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化学教案

第一节油脂目标与素养:1.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及其主要化学性质与应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初步了解肥皂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应用,初步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一、认识油脂1.从日常生活中认识油脂我们日常食用的牛油、羊油等动物脂肪,还有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等植物油,都是油脂。

油脂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脂肪和某些植物的种子、果实中。

2.从物质的状态上认识油脂常温下,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称为脂肪。

脂肪和油统称为油脂。

二、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组成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2.结构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油脂根据结构中高级脂肪酸中烃基是否相同可分为简单甘油酯和混合甘油酯。

3.常见高级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名称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结构简式C15H31COOH C17H35COOH C17H33COOH C17H31COOH三、油脂的性质1.物理性质油脂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

天然油脂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原因是天然油脂为混合物)。

2.化学性质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而在高级脂肪酸中,既有饱和的,又有不饱和的,因而油脂不仅具有酯的化学性质,还兼有烯烃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①酸性条件下水解。

②碱性条件下水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做皂化反应。

工业上常用来制取肥皂。

微点拨:两种肥皂⎩⎪⎨⎪⎧钠肥皂:高级脂肪酸钠盐制成,又称硬 肥皂。

钾肥皂:高级脂肪酸钾盐制成,又称软 肥皂。

(2)油脂的氢化 。

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可以提高油脂的饱和程度,生成固态的脂肪,也叫做油脂的硬化。

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称为硬化油。

3.应用(1)利用油脂的氢化,工业上生产硬化油。

(2)利用油脂酸性水解可生产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3)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制取甘油和肥皂。

微点拨:①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也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不是皂化反应。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高中《油 脂》word教案二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高中《油 脂》word教案二

《油脂》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选修模块5《有机化学基础》2、年级:高中二3、所属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章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5、教学时间:40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2)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3)了解油脂、合成洗涤剂的去污原理过程与方法目标1)由酯和烯烃的性质学习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皂化和水解反应)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2)通过阅读材料、探索实验、设计实验方案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辩证思想,让学生正确认识油脂,2、内容分析:在前几章学习了醇、醛、羧酸、酯等有机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学习具有这几类有机物官能团特征的、但更为复杂的有机物——糖类和油脂, 教材首先介绍了油脂的组成与结构,然后重点介绍了油脂的化学性质,也即水解反应和油脂的氢化反应,以科学视野的形式介绍了肥皂的去污原理及合成洗涤剂,同时安排了学生的实践活动,比较洗衣粉及肥皂在软水、硬水、微酸水中的洗涤效果不同。

3、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学过的酯的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观察实验现象及主动探索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了解油脂的性质、肥皂的工业制法、肥皂的去污原理等联系生活实际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设计思路:采用“结构→性质”、“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性”的模式。

从实验入手,来突出重点,用多媒体使学生易于理解,从而突破难点。

三、教学过程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时间新课导入2分钟投影一听到油脂,很多女同学一定会说,我不吃有油脂的东西,会变胖的。

其实适量的摄取油脂,是不会让人变胖的,油脂主要的功能是产生热量,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而且对身体的器官也有保护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油脂”,让我们正确的认识油脂。

指出大多数人对油脂的误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复习4分钟知识回顾:【投影】1、酯的一般通式为______________其结构特征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教案-第一节油脂教案 最新

高二化学教案-第一节油脂教案 最新

选修5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教案一教学目的1·认知目标1·1 使学生掌握油脂的组成。

结构。

重要的性质和用途1·2使学生了解肥皂。

合成洗涤剂的去污原理等联系实际的知识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

演绎能力三科学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四教学重点油脂的组成,性质,结构五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六教学方法启发为主的综合方法七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花生油、豆油、棉籽油等,和用来作燃料的汽油、柴油是否为同类化合物?【讲解】油脂是脂肪和油的统称,脂肪呈固态,油呈液态。

它们在成分上都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丙三醇)生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花生油、豆油、棉籽油等,和用来作燃料的汽油、柴油不是同类化合物,汽油、柴油属于烃类化合物。

(学生回答,有是和不是两种答案,教师可不作解答,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困惑去学习,自己寻找答案)这堂课我们通过学习第四章第四节,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第一节油脂一油脂概念,组成和结构[复习提问] 导入陈述性组织者1·什么是羧酸,什么是高级脂肪酸?2·高级脂肪酸定义中对烃基部分有何规定没有?3·什么是醇?醇和酸如何反应生成酯?5·写出乙酸和乙醇,乙酸和丙三醇,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组织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后板书讲解[设问] 什么是油脂,油脂定义中的要点是什么?学生回答,给予适当评价后板书1·油脂定义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叫油脂【老师知道学生回答新课导入的提问】 油脂是脂肪和油的统称,脂肪呈固态,油呈液态。

它们在成分上都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丙三醇)生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花生油、豆油、棉籽油等,和用来作燃料的汽油、柴油不是同类化合物,汽油、柴油属于烃类化合物。

人教高中化学选修油脂教案

人教高中化学选修油脂教案

人教高中化学选修油脂教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 油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2、初步了解肥皂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结构决定性质”来讲解油脂的性质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2、提高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让学生体验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化学”。

【教学重点】油脂的概念、结构;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的氢化及皂化反应等概念。

【教学难点】油脂的结构、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引入】营养不良的图片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营养素:能提供动物生长发育维持生命和进行生产的各种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元素或化合物。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水。

【过渡】这些营养素在生命活动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们有哪些性质呢第一节 油脂一、组成和结构1、有关概念:油脂: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天然油脂都是由不同的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

说明:R 、R ’、R ’’分别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高级脂肪酸:碳原子数为15或以上的脂肪酸。

【讲解】组成油脂的脂肪酸种类较多,但多数是含偶数个碳原子数的直链高级脂肪酸,其中以含16和18个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酸最为常见,有饱和的也有不饱和的。

【P74】油脂中常见的高级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十六酸,棕榈酸)C 15H 31COOHCH R'R''CH 22O OO CC C OO OR(固态) 硬脂酸(十八酸) C 17H 35COOH不饱和脂肪酸:油酸(9-十八碳烯酸) C 17H 33COOH(液态) 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 17H 31COOH【看书】P74资料卡片——必需脂肪酸:不能在人体中合成、但是又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P75资料卡片——鱼油:DPA (心脑血管)和DHA (记忆)【板书】简单甘油酯:R 、R'和R''相同混合甘油酯:R 、R'和R''不同【过渡】组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影响很大。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油脂》教案(第1课时)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油脂》教案(第1课时)

《油脂》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来,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实验、阅读材料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不断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油脂的概念。

教学难点:油脂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酯分子的结构特征2.酯化反应与酯水解反应的关系3.高级脂肪酸4.加成反应5.有机氧化反应:加氧或去氢的反应有机还原反应:加氢或去氧的反应【讲述】油脂的概念【讲解】脂和酯的区别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展示】:聆听,思考,理解总结油与酯的区别:形成酯的醇形成酯的酸内涵脂固定为甘油高级脂肪酸专指油脂酯任何醇或酚任何酸包含油脂让学生回顾已学习过的知识,以固有知识为桥梁,更好地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油脂的分类【讲解】按常温下的状态分:油(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脂);脂肪(常温下呈固态,如动物油脂)。

按油脂分子中烃基是否相同分:单甘油脂、混甘油脂。

【提问】1.油脂与矿物油是否为同类物质?2.天然油脂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3.单甘油酯是纯净物,混甘油酯是混合物,对吗?三、油脂的物理性质【过渡】平日家中做汤放油,油浮在水面上还是溶于水中?衣服上的油渍怎样能洗净?【交流与讨论】1.不同,油脂属于酯类,矿物油属于烃类。

2.天然油脂是未进行分离提纯的油脂,都是由不同的甘油酯分子和其他杂质组成的混合物。

3.是否纯净物不是取决于R是否相同,而是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相同。

同种单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或同种混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都是纯净物。

反之是混合物。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得出油脂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得出油脂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第4章第一节油脂》教学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中的《油脂》。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是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素,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本节课学习的油脂与人们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释一些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加深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油脂的概念
难点油脂的结构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醇、酸、酯等很多有机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有机化学基础,学生对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过程中既对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复习和巩固,加深认识和理解,同时有助于对新知识的掌握。

同时,由于本部分学习的油脂与人们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导学案、课内探究导学案、教材
2、教师:幻灯片、植物油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植物油若干、两人一组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酯 任何醇或酚 任 何 酸 包 含 油 脂
[讲]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板书]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R 1、R 2、R 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讲]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天然油脂大多是混甘油酯。

[板书]3、油脂的分类
[讲]按常温下的状态分:油 (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脂);脂肪 (常温下呈故态,如动物油脂)。

[板书]按油脂分子中烃基是否相同分
⎩⎨⎧不相同)混甘油酯(相同)单甘油酯(321321R R R R R R
[合作探究]1、油脂与矿物油是否为同类物质?
不同,油脂属于酯类,矿物油烃类。

2、天然油脂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天然油脂是未进行分离提纯的油脂,都是由不同的甘油酯分子和其他杂质组成的混合物。

3、单甘油酯是纯净物,混甘油酯是混合物,对吗?
是否纯净物不是取决于R 是否相同,而是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相同。

同种单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或同种混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都是纯净物。

反之是混合物。

[小结]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同一分子中的321R R R 不同,二是天然油脂由不同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板书]4、油脂的饱和程度对其熔点的影响。

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熔点较高,呈固态。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熔点较低,呈液态。

[讲]平日家中做汤放油,油浮在水面上还是溶于水中?衣服上的油渍怎样能洗净?
[探究实验]演示植物油在水、苯、汽油中的溶解性。

[投影]1.(1)取一支试管,注入2毫升水。

(2)向(1)中滴入几滴食用油,振动试管,静置,观察现象。

2.用汽油擦洗布片上的油渍,观察现象。

3.振动盛有食用油的试剂瓶,观察现象。

4.用手摸食用油,可以感觉到_______。

[投影]
现象:油浮在水面上而不溶于水中。

结论:(1)食用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2)食用油不溶于水。

现象:布片上的油渍能用汽油擦洗干净。

结论:食用油易溶于汽油。

现象:食用油的粘度比较大。

结论:食用油的粘度比较大。

感觉到:食用油的油腻感明显。

[板书]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讲]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嗅、无味的物质,室温下可呈固态,也可呈液态,油脂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小结]因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
的熔点影响很大。

一般地,由饱和的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形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在室温下呈液态,由于各类油脂中所含的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熔点。

饱和烃基越多,油脂的熔点越高,不饱和烃基越多,油脂的熔点越低。

[当堂检测]1.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A.煤油B.润滑油C.凡士林D.牛油
2.将下列物质分别注入水中,振荡后静置,能分层浮于水面的是()
1溴苯2乙酸乙酯3乙醇4甘油5油酸甘油酯⑥硝基苯
A.全部B.125⑥ C.25D.1⑥
3.证明硬脂酸是弱酸的是()
A.加饱和碳酸钠溶液B.加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C.向硬脂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D.硬脂酸甘油酯能水解
4.下列物质不是同系物的有()
A.油酸和硬脂酸B.乙酸和硬脂酸
C.乙酸和丁酸D.油酸和丙烯酸
[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油脂(1)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油脂定义: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叫油脂
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R1、R2、R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3、油脂的分类
按油脂分子中烃基是否相同分
⎩⎨⎧不相同)混甘油酯(相同)单甘油酯(321321R R R R R R
4、油脂的饱和程度对其熔点的影响。

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熔点较高,呈固态。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熔点较低,呈液态。

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讲解验证实验5分钟,反思总结与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剩余环节30分钟能完成教学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研究本节课,争取更科学的教学设计,也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十一、参考答案
1.D 2.C 3.C 4.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