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全分析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水文分析实验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水文分析实验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水文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基于DEM 数据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原理。

2.掌握利用ArcGIS 的提供的水文分析工具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利用DEM首先尝试计算水流方向,判别洼地并进行填充。

4.计算水流方向,然后计算累计流量。

二、实验原理1.水文分析使用DEM 数据派生其它水文特征2.提取河流网络、自动划分流域。

这些是描述某一地区水文特征的重要因素。

3.数据基础:无洼地的DEM,被较高高程区域围绕的洼地是进行水文分析的一大障碍,因此在确定水流方向以前,必须先将洼地填充。

4.通过填充洼地(Fill Sinks)得到无洼地的DEM三、实验内容运用水文分析工具(Hydrology Modeling),对实验数据:某地区1:5 万DEM 数据进行水文分析,其实验内容为:1. 获取数据基础:无洼地的DEM2. 关键步骤:流向分析3. 计算流水累积量4. 提取河流网络5.盆域分析四、实验步骤1. 获取数据基础:无洼地的DEM在ArcMap 中加载DEM 数据,2. 关键步骤:流向分析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执行工具条[ arc tool book]中的菜单命令[ 水文分析]>>[ 流向],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参数指定为“Fill dem2”确定后得到流向栅格,了解流向栅格单元的数值表示的含义是什么3. 计算流水累积量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执行工具条中的菜单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参数指定为确定后得到流水累积量栅格4. 提取河流网络(1) 提取河流网络栅格: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打开,运行工具在中输入公式说明:通过此操作将流水累积量栅格中栅格单元值(流水累积量)大于800 的栅格赋值为1,从而得到河流网络栅格得到的的河流网络栅格:rastercalc关闭除[rastercalc]之外的其它图层(2) 提取河流网络矢量数据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执行工具条[Hydrology Modeling] 中的菜单命令[ Hydrology ]>>[ Stream Network As Feature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Direction Raster]参数指定为“Flow Dir-fill 1”,[Accumulation Raster]参数指定为“rastercalc”,确定后得到河流网络矢量数据(3) 平滑处理河流网络打开[编辑器]工具栏,执行工具栏中的命令[编辑器]>>[开始编辑],确保目标图层为河流网络图层[Shape1], 通过打开[Shape1 属性表,并选择属性表的所有行选择图层[Shape1]中的所有要素,也可以通过要素选择按钮选择图层中所有要素执行[编辑器]工具栏中的命令[编辑器]>>[更多的编辑工具]>>[高级编辑]打开工具条:[高级编辑],点击其上的[平滑]按钮(下图中前头所指):在[平滑]处理对话框中输入参数[允许最大偏移]:3得到平滑后的河流网络矢量图层,执行命令: [编辑器]>>[停止编辑],保存所做修改。

水样全分析实验报告

水样全分析实验报告

环境分析实验报告小组成员:靳培培、张园园、范君、梅丽芸、饶海英、闫盼盼指导老师:刘德启教授日期:2012年5月19日水样全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见的测定水质的指标;2、掌握测定常用水质指标的方法;3、掌握测定COD的方法;4、学会使用TOC仪、气相色谱、离子色谱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1、化学需氧量(COD):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但主要的是有机物。

因此,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重铬酸钾氧化法,其原理是在强酸溶液(硫酸)中,用一定量的K2Cr2O7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过量的K2Cr2O7以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其用量,算出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再换算成氧气的量即为COD的值。

该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2、总有机碳(Total Oxygen Carbon,TOC):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在900℃高温下,以铂作催化剂,使水样氧化燃烧,测定气体中CO2的增量,从而确定水样中总的含碳量,表示水样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由于TOC的测定采用高温燃烧,因此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它比BOD5或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

因此常被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目前广泛应用的测定TOC的方法是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其测定原理是:将—定量水样注入高温炉内的石英管,在900-950℃温度下,以铂和三氧化钴或三氧化二铬为催化剂,使有机物燃烧裂解转化为CO2,然后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定CO2含量,从而确定水样中碳的含量。

因为在高温下,水样中的碳酸盐也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故上面测得的为水样中的总碳(TC)。

水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水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水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水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了解水的含量对于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如环境科学、食品工业和化学分析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和仪器,准确测定水样品中的含水量。

二、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选取不同来源的水样品,如自来水、河水和雨水等。

每种水样品取3个平行样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烘干样品:将每个样品放置在恒温箱中,以100℃的温度烘干24小时,使样品中的水分完全蒸发。

3. 称量样品:使用电子天平,将每个样品的质量称量并记录下来。

4. 加热样品:将样品放入加热器中,加热至180℃,并保持该温度10分钟,以确保样品中的水分完全蒸发。

5. 冷却样品:将样品从加热器中取出,放置在室温下冷却至恒定温度。

6. 称重样品:使用电子天平,将每个样品的质量再次称量,并记录下来。

三、数据处理1. 计算初始质量:将第3步和第6步得到的质量数据相减,得到样品中的水分质量。

2. 计算含水量:将第1步得到的初始质量数据除以第3步得到的质量数据,并乘以100,得到样品中的含水量百分比。

四、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不同来源水样品的含水量数据。

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 不同来源的水样品含水量差异明显。

自来水的含水量较低,而河水和雨水的含水量相对较高。

这可能与水源的不同以及水样品中的杂质含量有关。

2. 实验中的平行样品结果相对一致,表明实验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实验中的仪器误差对结果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首先,实验中使用的恒温箱和加热器的温度控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可能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样品的选择和准备也可能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水样品中的杂质含量和挥发性物质的存在等。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不同来源水样品的含水量,并初步分析了结果。

水生化需氧量实验报告

水生化需氧量实验报告

水生化需氧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水样中的需氧量,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判断水质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并为水质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原理水生化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指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下,将水样中的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需的氧的量。

COD实验一般采用高浓度硫酸氧化法,将水样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测定其氧化产物中所含的氧的量,从而计算出水样中的需氧量。

实验材料1. 水样:取自某湖泊的表层水样2. 高浓度硫酸:用于氧化有机物3. 高锰酸钾溶液:用于测定溶液中剩余的氧的量4. 还原剂:用于去除高锰酸钾溶液中过量的高锰酸钾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水样,用量杯准确量取100毫升。

2. 将100毫升水样倒入锥形瓶中,加入20毫升硫酸。

3. 完全混合后,将瓶塞密封,进行预处理30分钟。

4. 取出锥形瓶,用恒温水浴进行水浴加热,加热时间为2小时。

5. 取出锥形瓶,冷却到室温。

6. 分别取出三个显色管,加入不同体积的高锰酸钾溶液,确保颜色的深浅不同。

7. 分别滴加几滴还原剂,等待几分钟后,颜色逐渐变淡,直至消失。

8. 在滴加还原剂的过程中,同步控制对照管中的颜色相同。

9. 观察滴加还原剂的滴数,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处理后,通过对照管和实验管中的溶液颜色进行比较,我们得出如下结果:实验管编号水样体积(毫升)滴加还原剂滴数-实验管1 0.5 10实验管2 1.0 6实验管3 2.0 3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每毫升水样的需氧量,进而比较不同水样中的有机物含量。

需氧量的计算公式如下:COD(mg/L)=(滴加还原剂滴数-对照管滴数)* 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8000 据此,我们计算得出水样的需氧量如下:实验管编号水样需氧量(mg/L)-实验管1 80实验管2 48实验管3 24通过对比需氧量的大小,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多少。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水中有害物质对水质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探索水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水样:我们选择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作为实验水样。

2. 化学物质:实验中所使用的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离子、农药和有机溶剂等。

3. 仪器设备:pH计、溶解氧测定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等。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pH值对水质的影响我们分别取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使用pH计测定各样品的pH 值,并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 pH值地下水河水污水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地下水的pH值基本维持在中性范围,河水稍偏碱性,而污水则呈酸性。

这表明污水中可能含有酸性物质,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2. 溶解氧含量对水质的影响我们利用溶解氧测定仪分别检测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中的溶解氧含量,并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溶解氧含量(mg/L)地下水河水污水可以明显发现,地下水和河水中溶解氧含量较高,符合水生态系统的需求,而污水中溶解氧含量明显降低,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缺氧,造成生态破坏。

3. 有害物质对水质的影响我们选取重金属离子、农药和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离子色谱仪等仪器对水样进行分析。

(1)重金属离子检测我们首先测定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如下表所示:重金属含量(mg/L)地下水河水污水铅(Pb)镉(Cd)汞(Hg)结果显示,河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略高于地下水,而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显著升高,超过了水质标准。

(2)农药检测我们使用离子色谱仪检测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中农药残留的种类和含量。

农药种类含量(mg/L)地下水河水污水杀虫剂A除草剂B杀菌剂C实验结果表明,污水中农药残留量显著增加,且污水中检测到的农药种类较多,对水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3)有机溶剂检测我们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了地下水、河水和污水样品中有机溶剂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有机溶剂含量(mg/L)地下水河水污水苯甲苯二甲苯结果显示,污水中有机溶剂的含量明显增加,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水质检测数据分析报告

水质检测数据分析报告

水质检测数据分析报告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我们对特定区域的水质进行了检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水质检测的过程、结果以及相关的分析和结论。

二、检测目的和范围本次水质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该区域的水质状况,包括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指标,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是否适合特定的用途,如饮用、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

检测范围涵盖了河流、湖泊、地下水等主要水源类型。

三、检测指标和方法(一)物理指标1、温度:使用温度计在现场进行测量,记录水温的变化情况。

2、色度:通过比色法对比标准色阶,确定水样的颜色程度。

3、浊度:采用浊度仪测量水样中悬浮颗粒对光线的散射程度。

(二)化学指标1、 pH 值:使用 pH 计测量水样的酸碱度。

2、溶解氧(DO):采用碘量法测定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

3、化学需氧量(COD):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反映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4、氨氮:通过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氨氮的含量。

5、总磷和总氮:分别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和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三)微生物指标1、菌落总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水样中细菌的总数。

2、大肠菌群:通过多管发酵法或滤膜法检测水样中大肠菌群的存在和数量。

四、检测结果与分析(一)物理指标结果分析1、温度:检测期间,水温在_____至_____之间波动,温度的变化可能受到季节、气候和水源类型的影响。

2、色度:大部分水样的色度在正常范围内,表明水样的颜色较为清澈,无明显的污染迹象。

3、浊度:部分水样的浊度较高,可能是由于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如泥沙、藻类等。

(二)化学指标结果分析1、 pH 值:水样的 pH 值在_____至_____之间,基本处于正常范围(65 85),表明水体的酸碱度较为稳定。

2、溶解氧(DO):部分水样的溶解氧含量较低,可能是由于水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消耗了氧气,或者水流缓慢导致氧气交换不足。

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对水质进行全面分析,包括测定水样的pH 值、溶解氧含量、浑浊度和硬度等指标,以评估水质的优劣。

2. 实验材料和仪器•水样:取自自然水源或市区自来水•酸碱指示剂•溶解氧测试仪•浊度计•硬度试剂盒3. 实验步骤3.1 测定pH值1.取一定量的水样,倒入pH试纸盒中。

2.根据试纸上的颜色变化与参考表对照,确定水样的pH值。

3.2 测定溶解氧含量1.使用溶解氧测试仪,将其探头浸入水样中。

2.根据仪器上的读数,获取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3.3 测定浑浊度1.取一定量的水样,倒入浊度计中。

2.根据浊度计的读数,获取水样的浑浊度。

3.4 测定硬度1.取一定量的水样,倒入硬度试剂盒中。

2.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指导,进行硬度测定,并记录结果。

4.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pH值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水样的pH值为X。

pH值是衡量水样酸碱性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pH值在7附近说明水样为中性,低于7则为酸性,高于7则为碱性。

对于饮用水来说,中性的pH值范围更为理想。

4.2 溶解氧含量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水样的溶解氧含量为X。

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氧气溶解程度的指标,一般用于评估水体中生物生存的情况。

较高的溶解氧含量通常被认为是水质较好的一个指标。

4.3 浑浊度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水样的浑浊度为X。

浑浊度是描述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指标,通常与水体的透明度相关。

较低的浑浊度说明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相对较少,水质较为清澈。

4.4 硬度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水样的硬度为X。

硬度是描述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指标,与水的硬度有关。

较高的硬度通常会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导致水垢等问题。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样的pH值、溶解氧含量、浑浊度和硬度等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对水样的水质进行初步评估。

然而,仅通过这几个指标是无法全面评估水质的,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有害物质的含量等。

监测水质的实验报告

监测水质的实验报告

监测水质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监测水质指标来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了解水中溶解氧、浊度、PH值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材料1. 水样收集容器2. 水质测试工具包3. PH计4. 溶解氧测试仪5. 水样采集器具6. 实验室常规设备实验步骤1. 选择不同来源的水样,包括自来水、河水和湖水,并分别收集到相应的水样收集容器中。

2. 使用PH计对水样的PH值进行测试。

将PH电极插入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下PH值。

3. 使用溶解氧测试仪对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进行测定。

打开溶解氧测试仪,校准仪器后将电极插入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溶解氧含量。

4. 使用浊度计对水样的浊度进行测定。

将浊度计放置在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浊度值。

5. 使用BOD5测试法对水样的BOD5值进行测定。

将水样倒入标准BOD瓶中,标定刻度线,同时设置一瓶含有附带达标的生物群落的BOD瓶作为对照,将标准BOD瓶放入恒温箱中,在5天的时间内保持温度恒定并不断摇动。

5天后取出瓶中液体,用BOD法仪器测定,并记录BOD5值。

6.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结果下表为实验数据和评估结果:水样来源PH值溶解氧(mg/L)浊度(NTU)BOD5(mg/L)水质评估- - - - - -自来水7.2 7.8 2.4 2.0 优河水 6.8 6.2 10.1 5.5 良湖水7.5 5.5 15.8 10.2 中结果分析根据国家标准,水质评估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优、良、中、差和劣。

根据实验数据,通过对所测四项指标的评估结果,可以判断水质优良的自来水符合国家标准,河水则属于良好水平,湖水的水质则处于中等水平。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和综合评估结果,可以得出结论:1. 自来水的水质优良,可以直接作为饮用水使用。

2. 河水的水质良好,适用于工农业用水等一般用途。

3. 湖水的水质处于中等水平,可供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但需要进一步处理以满足特殊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分析实验报告小组成员:靳培培、张园园、范君、梅丽芸、饶海英、闫盼盼指导老师:刘德启教授日期:2012年5月19日水样全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见的测定水质的指标;2、掌握测定常用水质指标的方法;3、掌握测定COD的方法;4、学会使用TOC仪、气相色谱、离子色谱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1、化学需氧量(COD):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但主要的是有机物。

因此,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重铬酸钾氧化法,其原理是在强酸溶液(硫酸)中,用一定量的K2Cr2O7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过量的K2Cr2O7以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其用量,算出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再换算成氧气的量即为COD的值。

该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2、总有机碳(Total Oxygen Carbon,TOC):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在900℃高温下,以铂作催化剂,使水样氧化燃烧,测定气体中CO2的增量,从而确定水样中总的含碳量,表示水样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由于TOC的测定采用高温燃烧,因此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它比BOD5或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

因此常被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目前广泛应用的测定TOC的方法是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其测定原理是:将—定量水样注入高温炉内的石英管,在900-950℃温度下,以铂和三氧化钴或三氧化二铬为催化剂,使有机物燃烧裂解转化为CO2,然后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定CO2含量,从而确定水样中碳的含量。

因为在高温下,水样中的碳酸盐也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故上面测得的为水样中的总碳(TC)。

为获得有机碳含量,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将水样预先酸化,通入氮气曝气,驱除各种碳酸盐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后再注入仪器测定。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高温炉和低温炉皆有的TOC测定仪。

将同一等量水样分别注入高温炉(900℃)和低温炉(150℃),则水样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均转化为CO2,而低温炉的石英管中装有盐酸浸渍的玻璃棉,能使无机碳酸盐在150℃分解为CO2,有机物却不能被分解氧化。

将高、低温炉中生成的CO2依次导入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分别测得总碳(TC)和无机碳(IC),二者之差即为总有机碳TOC。

3、气相色谱:是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中运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分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分的色谱峰。

GC 具有高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快的分析速度、样品用量少等优点,且一般分析沸点有350℃以下的或450℃以下有0.2-10mmHg 蒸气压力,热稳定性良好的有机化合物。

而水样中苯酚的沸点为181.1℃,所以,选用GC 测定它的含量。

气相色谱仪器示意图4、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 ,IC)作为一项新的分析技术,目前已在分析化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水中阴离子的分析方法是一个突破,解决了许多分析化学长期存在的多组分同时测定等问题,得到广泛应用。

其分析过程是样品通过分离柱,使被测离子得到分离,在抑制型离子色谱中还要经过抑制柱(器)使淋洗液的背景电导值降低,最后经检测器进行检测。

原理: 在阴离子交换色谱中,分离柱填充树脂的离子交换功能基是季胺基(-NR 3+ );阳离子交换色谱中,交换的功能基为磺酸基(-SO 3- )。

在分离过程中,淋洗液里含有一定量与树脂离子电荷相反的平衡离子。

在标准阴离子色谱中,平衡离子为CO 3-/HCO 3- ,在标准阳离子色谱中,平衡离子为H + 。

样品中被测离子进入分离柱后与树脂交换功能基的平衡离子争夺交换位置,形成离子对,由于样品离子与固定相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样品离子将暂时被固定相保留。

样品中不同离子与固定相电荷之间的库仑力不同.即亲合力不同。

因此,被固定相保留的程度不同。

即保留时间不同,被淋洗液洗脱出来的时间不同,从而达到样品中离阴离子: A - + NR 3+HCO 3- NR 3+A - + HCO 3-阳离子: C + + SO 3-H + SO 3-C + + H +上式中HCO 3-和H +A - 和C + 分别为样品中的阴阳离子以阴离子为例,在活度系数约为1的情况下,可用下式表示阴离子交换平衡常数式中 K 为选择性系数, 和 为样品中阴离子分别在固定相s 和流动相m 中的浓度。

选择性系数决定了样品中被分离离子的不同保留时间。

离子价位越高,离子半径越大,与树脂间的亲合力就越大,保留时间就越长.常见阴阳离子的保3s m -3s m A HCO K HCO A ---⎡⎤⎡⎤⎣⎦⎣⎦=⎡⎤⎡⎤⎣⎦⎣⎦[]s A []m A留时间顺序为F-、Cl-、NO2-、NO3-、SO42-和Li+、Na+、NH4+、K+、Mg2+、Ca2+。

该实验中水样中含NO3-和PO43-,所以选用离子色谱测定,并且水质分析时基本上都是阴离子,所以使用阴离子交换柱,洗脱液为 1.0mmol/LNaHCO3和3.2mmol/LNa2CO3使用化学抑制后电导检测器监测信号。

三、实验综述(一)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有机污染物的出现同整个人类社会的工业进步与发展息息相关,它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一些生物体内有机污染物含量水平己接近或超过了已知的可造成伤害的水平。

其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印(POPs),难以降解,可发生长距离迁移,并且蓄积在环境中。

POPs具有“三致”效应,而且可能导致生物体内分泌紊乱、生殖及免疫机能失调。

目前,几乎所有人体内(甚至母乳中)都含有POPs,POPs 是环境中的一个“毒瘤”,是人类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环境问题。

因此,对于POPs 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就目前来看,环境中POPs含量极低(一般为ng或pg级),不利于分析检测。

但是对POPs的研究仍有一定的进展,主要的检测方法有色谱学检测、生物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

1. 色谱学检测色谱学分析法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检测多种POPs的标准方法,是一种常规分析法。

它的分析原理是根据物质分子量大小、电荷、质量、极性和氧化还原电位等不同而进行分离和定量的;其优点是分离能力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

对于色谱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仪器的稳定性与灵敏度;另一个就是样品预处理程度。

而样品的预处理又是实验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往往也是环境样品中POPs分析成败的关键。

目前样品处理发展较快的方法主要有:固相萃取(SPE)、微固相萃取(SPME)、溶剂萃取(SE)、超临界流体萃取(ASE)、微波萃取(MAE)和加速溶剂萃取(ASE)等。

虽然色谱法具有其它方法不可超越的优点,但是色谱法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通常需要数天;并且要求有精密的分离检测仪器、良好的实验环境和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用于定量的标准品也是必须的,而目前有些标准品还不具备,这使得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为了克服色谱分析法的缺点,人们开始寻求成本低廉且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以便及时准确的进行监测。

2. 生物学检测生物学分析法主要用来测定二噁英类化学物质和PCBs,它是依靠POPs受体机制,利用AhR—containing extracts 或者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来测量特异的生物学反应。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便、快捷、特异性好,不仅可以测定样品中POPs 的总含量,还可对POPs进行毒性和生物活性进行测定。

缺点是分析成本较高、耗时、操作专业性强等。

POPs中的生物学检测是根据二噁英类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机理进行的。

由于二噁英与芳香烃受体结合的量与其诱导基因表达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因此可通过检测特异基团的表达产物来反映二噁英类化学物质的量。

有学者采用的生物学检测法主要是根据细胞、有机体对POPs中二噁英类化合物专一性反应或者是生物分子对PCDD/Fs化合物分子结构独特的识别能力来对这类化合物进行分析检测的。

国内外对于检测包括二噁英类似物在内的POPs与芳香烃受体的作用,常用而micro-EROD和DR-CALUX(化学活性荧光素酶基团表达)两种生物学检测方法。

3. 免疫学检测免疫学分析法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应用POPs半抗原、POPs半抗体和适量的酶标POPs类似物发生竞争酶联免疫反应,通过测定酶标POPs类似物结合到抗体上的量来确定样品中POPs的含量,它的优点是分析成本低、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

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PCBs和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检测。

免疫法虽具有一系列优点,但目前免疫法中的抗体实现商品化液并非易事,制备复杂、不能检测PCBs和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所有同系物,只是针对毒性较强的几种物质,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发展,纵观POPs中二噁英免疫检测的发展历程,寻找更低毒、更易于同位素标记的TCDD替代物作为半抗原,将是今后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焦点之一。

(二)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酚类化合物为化工、冶金、造纸等工业废水中主要成分,已经严重污染了引用水源、长期以来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其代表物—苯酚的处理就会具有典型的实际意义,为酚类废水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含有酚类物质的废水来源广泛,危害较大。

焦化厂、煤气厂、煤气发生站产生大量含酚废水,酚浓度达1000~3000 mg/L,还含有油、悬浮物、硫化物、氨氮、氰化物等污染物。

石油炼制厂、页岩炼油厂、木材防腐厂、木材干馏厂,以及用酚作原料或合成酚的各种工业,如树脂、合成纤维、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炸药、玻璃纤维、油漆、消毒剂、上浮剂、化学试剂等工业生产过程中都可产生不同数量和性质的含酚废水。

含酚废水不经处理排入水体,会危害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存。

水体含酚0.1~0.2 mg/L,鱼肉就有酚味;含酚1 mg/L,会影响鱼产卵和回游,含酚5~10 mg/L,鱼类就会大量死亡。

饮用水含酚,能影响人体健康。

即使酚浓度只有0.002 mg/L,用氯消毒也会产生氯酚恶臭。

农作物经高浓度含酚废水灌溉,会枯萎死亡。

目前检测含酚废水的主要方法有:1.-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有关文件,水中挥发酚的测定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