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欣赏与感悟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欣赏中国古典音乐

浅谈如何欣赏中国古典音乐

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以来音乐的精华所在。

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文明史展现了灿烂辉煌的一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音乐也同样源远流长。

从春秋时期开始,华夏大地百家争鸣的浪潮碰撞出璀璨的火花,中国音乐也迎来黎明的曙光。

之后的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更是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音乐高峰,经典音乐更是层出不穷。

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

中国音乐过去的辉煌成就,曾震撼了无数世人。

稽康善古琴,《广陵散》、《梅花三弄》慷慨激昂。

从那时起,音乐成为了知识分子阶层日常不可缺少的生活。

中国古典音乐与诗人所创作的诗词歌赋一样,诚可谓“阳春白雪”。

而这一切,都是思想体系形成一定高度的产物。

一中国古代的乐器中国古代的乐器,相传在公元前三千年伏羲氏创造了琴与瑟,比埃及发明弦乐器要早一千年;公元前2500年颛顼时期造出了鼓;女娲氏时发明了笙、簧、管、箫、笛等乐器。

而到了夏、商、周时期,则为三代盛行铸钟,尤以周代为最,且分为特钟和编钟两种;周代非常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发明的乐器也多,如馨、搏、竽;秦代主要是造筝。

从西域,沿着丝绸之路传来的乐器有:琵琶、箜篌、羌笛、胡笳等。

据统计,中国的民族乐器多达1000余种,共分为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四大类,具有风格各异、演奏形式多样的特点。

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河北吹歌、西安鼓乐、舟山锣鼓、新疆十二木卡姆和西藏弦子等。

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唐代伎乐人乐舞图》真实展示了1000多年前庞大的宫廷乐演奏的情景。

二古典音乐乐器音色渎性。

中国的古乐器是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心灵深处回旋、激荡、屡屡不绝,余味无穷。

中国乐器的音色历来注重个性化,强调不可替代性。

凡是在历史上被淘汰或没有得到长久传承或普遍使用的乐器,大都是因为其音色与其他乐器相似。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感悟与收获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感悟与收获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感悟与收获中国古代十大名曲感悟与收获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曲。

这些名曲不仅在音乐艺术上具有高度的造诣,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在欣赏和研究这些名曲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学价值,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灵触动和人生启迪。

首先,中国古代十大名曲给我带来了对音乐的审美开拓。

这些名曲既有婉转悠扬的、轻盈灵动的,如《广陵散》和《阳关三叠》;也有雄浑磅礴的、奔放豪放的,如《大风歌》和《霸王别姬》。

这些不同风格的曲目让我领略到了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

其次,中国古代十大名曲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音乐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每一首名曲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表达。

比如,《广陵散》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琴曲之一,它展现了江南繁荣的景象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而《阳关三叠》则描绘了西北边疆的辽阔和战士们的豪情壮志。

通过欣赏这些名曲,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并对其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再次,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使我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情感的传递。

音乐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能够通过旋律和节奏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情绪。

比如,《夜深沉》是一首富有忧伤情感的曲子,它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而《阳春白雪》则是一首欢快激昂的曲调,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这些名曲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使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与快乐。

最后,中国古代十大名曲给我带来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的意识。

这些名曲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名曲,我更加明白了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和它对我们当代人的重要意义。

我将积极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音乐的魅力。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十大名曲给我带来了审美开拓、文化认知、情感体验和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感悟与收获。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高山流水》是一首古筝曲,属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范畴。

它的音乐风格纯净古朴,展
现了中国的山水情怀,寓意深刻、富有审美意蕴。

以下将从音乐元素、形式结构、审美意
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与鉴赏。

音乐元素方面,曲子以古琴曲原型改编,单曲面向,以E调大三度为主音。

曲子在音
域上分为高低两部分,低部分运用较多的低音和悬韵音,使曲子在意境上更具深度和广度。

曲子变化多样,通过不同的音符相互渗透,交织出层次丰富的旋律。

形式结构方面,曲子由四个旋律段组成,呈现出A-B-A-C-D-D-A-B-A-B-A的结构。

其中,A段为主部,呈现出优美、高亢的乐句,富有张力感;B段为过渡部,连接前后两部分,以变调为主要特点;C、D段为发展部,采用了升降调、多变的旋律元素,使得旋律更加多样化,曲子在和谐的基础之上更有浪漫之感。

审美意义方面,曲子的音乐风格柔美、静谧、深沉,与中国文人墨客山水意境相得益彰,寄托着中国人对大自然山水的深厚感情与向往。

在听者心灵上,曲子也能够唤起对人
生历程的反思与感悟,而且还可以引导人们进入内心深处,让人们更好地放松身心,舒缓
压力。

综上所述,《高山流水》是一首旋律优美、内蕴深厚的古筝曲,其音乐风格自然朴实、静谧含蓄,展现了中国文化所蕴涵的大自然主题和精神内核。

通过欣赏这样的音乐,人们
能够放松身心、感悟生活、修身养性,领略到正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首先,我认为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从古至今,音乐一直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

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我们会选择欢快的音乐来陪伴我们,当我们感到伤感时,我们会选择抒情的音乐来宣泄我们的情感。

音乐有着无穷的魔力,它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别样的美好,能够让我们找到内心的共鸣。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我遇到挫折或者困难时,我都会选择一首舒缓的音乐来安慰自己,让自己重新找到力量。

这种情感的表达能力让我深深地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所在。

其次,我认为音乐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每一种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古典音乐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赢得了世人的喜爱,流行音乐则以其轻快的旋律和直白的歌词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无论是哪一种音乐,它们都有着让人陶醉的魅力,让人在漫长的一天之后找到内心的宁静。

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闭上双眼,专心聆听旋律,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

这种艺术的享受让我感到无比愉悦,也让我对音乐产生了更深的热爱。

再次,我认为音乐是一种精神的抚慰。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感到疲惫、焦虑甚至抑郁。

而音乐则可以成为我们心灵的一剂良药,它能够让人们在疲惫的时候找到内心的宁静,能够让人们在焦虑的时候找到情感的出口。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每当我感到疲惫和不安的时候,我都会选择一些轻柔的音乐来舒缓自己的情绪,让自己重新找到平衡。

这种精神的抚慰能够让我感到内心的平静,也让我更加热爱音乐这门艺术。

总之,音乐是一门让人陶醉的艺术,它能够让人情感共鸣、艺术享受、精神抚慰。

在我的生活中,音乐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陪伴我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刻,也让我在疲惫的时候找到内心的宁静。

我愿意用心去欣赏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的魅力,也希望将音乐的美好分享给更多的人。

愿音乐能够陪伴我们一路走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份美好。

【心得】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心得】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关键字】心得《中国民族音乐欣赏》课心得体会中文系09心理SY0910148 郑卫荣这学期选上了音乐欣赏这门课我感到十分庆幸。

我原本是想通过音乐欣赏这门课调节一下平日紧张的学习情绪。

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熏陶后,不仅能舒缓平日紧张的学习气氛,而且还能掌握许多音乐的相关知识以及提高我的音乐修养。

所以我要感谢张又丹老师给了我这样一个欣赏音乐的平台,让我在那么优美宁静的环境下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欣赏音乐。

我很珍惜每周仅有一次的音乐欣赏课,每一节课我都提早到场,完整听好老师所讲的全部内容。

在课上我会把好听的歌曲的名子记在笔记本里,课后我会简单的写下自己的感受,再课后找找音乐听。

现在翻起我的笔记本感触真的很深:原来我在欣赏音乐的道路上是那么的丰富多彩。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实践艺术。

而音乐欣赏则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一个方面,是音乐创作、演唱、演奏的延伸,是一种审美活动。

说到音乐欣赏,很多人会感到音乐很神秘,不容易听懂,尤其是对于古典音乐来说,似乎更加难以理解。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不清楚音乐语言的特点,听觉与音乐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机联系,对音乐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没有能够很好的把握。

其实音乐之所以能被欣赏,就在于其具有内在的美,音乐的旋律线条、节奏律动、和声织体、调性色彩、曲式变化与统一等,都能产生美感,而音乐欣赏本质上就是在聆听的过程中对这些因素进行捕捉和有效感知。

那么,音乐和音乐欣赏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音乐欣赏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是我的上课笔记,谈谈我的看法。

王洛宾,一个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一位被誉为“西部歌王”、“西部民歌之父”和民族文化交流使者的音乐家,他的人生,正如他在写给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诗中所说,“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这个梦仿佛一段交织在时空中的五线谱,却无始无终,永远与那一支支一首首如诉如泣响彻灵魂的歌谣回荡在祖国的山水之间。

民乐活动感想体会

民乐活动感想体会

民乐活动感想体会本人是一名热爱民乐的音乐爱好者,最近有幸参加了一场民乐活动,深受感动和启发。

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观赏了精彩的演出,还与一些民乐爱好者进行了交流和学习,收获颇丰。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于民乐活动的感想和体会。

首先,民乐活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活动现场,我欣赏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民乐演出。

演奏者们手中的古琴、二胡、笛子等乐器,柔美的音色,婉转的旋律,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宫廷和山水之间。

尤其是在一些经典曲目的演绎中,演奏者们在完美的技艺和情感表达下,将音乐的魅力诠释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无不为之动容。

尤其是那些表现中国古代文化的曲目,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民乐活动给我带来了全新的音乐体验。

习惯了现代流行音乐的我,在民乐活动中收获了一种全新的音乐体验。

不同于西方乐器和编曲的现代音乐,民乐所呈现的是一种古典优雅、深沉内敛的音乐韵味。

通过古琴的悠扬、琵琶的婉转、二胡的激越,我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平时听音乐的愉悦和满足。

民乐中所蕴含的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和表达,让我在音乐中找到了一种更加静谧和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此外,民乐活动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在活动中,我通过观赏演出和与其他爱好者的互动,了解到了民乐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我了解到,古琴、二胡等古老乐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每个音符、每个曲目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学习和交流,我逐渐领悟到了民乐的独特魅力,以及它所传达的大气磅礴和柔美婉转。

最后,在民乐活动中,我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在各种乐器的演奏和音乐的交流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也学到了不少民乐演奏技巧和理论知识。

我们一起分享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共同探索了民乐的魅力和发展之路。

在这次活动中,我找到了一种新的精神寄托和情感满足,感受到了音乐所带来的美好和力量。

综上所述,通过参加民乐活动,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音乐鉴赏心得体会范本(心得体会)

音乐鉴赏心得体会范本(心得体会)

音乐鉴赏心得体会范本(心得体会)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也能够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共鸣。

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受。

每一首音乐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意境,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理解。

有时候,一首简单的旋律就能触动人心,让人陶醉其中;有时候,一首复杂的乐曲需要我们反复聆听才能领会其中的深意。

而这种用心去聆听的过程,也让我更加珍惜音乐带给我的情感体验。

另外,音乐鉴赏也让我更加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和不同的音乐文化。

通过欣赏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我能够感受到不同音乐文化的魅力和魅力。

每一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特色,而了解这些音乐文化也让我更加开阔了自己的音乐视野。

总的来说,音乐鉴赏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首音乐作品带给我的情感体验。

希望在未来的
音乐鉴赏中,我能够继续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受,让音乐的美好
永远伴随着我。

浅谈对中国当代音乐的认识与感想

浅谈对中国当代音乐的认识与感想

浅谈对中国当代音乐的认识与感想
中国当代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论文--浅论对中国当代音乐的认识与感想
是无与伦比的。

二十一世纪
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音乐风格以个性化音乐为主,以周杰伦、陶喆、王力宏、蔡依林、she等为首的时尚偶像风靡一时。

他们不仅有强大的创作团队,更有唱片公司不惜巨金打造其外形。

相对于前几年的模仿外国hip-hop、摇滚乐、舞曲、R&B,近几年的音乐市场有所转变,以周杰伦为首的新一代歌手开辟了中国风歌曲的新潮流。

流行音乐中不仅含有现代化的色彩,同时也以中国的传统乐器配乐,如笛子、二胡、琵琶等,甚至很多歌曲内含有京剧唱腔。

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惠及当代流行乐坛,古典与现代共同谱成了优美的乐曲,是国外的流行音乐无法企及的。

在网上很多网友称,如今的流行音乐正在逐步退化,原本艺术的歌曲越来越趋于商业化,歌迷越来越重视歌手外表的浮华与高调,忽略了歌曲本身的欣赏价值。

但我相信,流行歌坛的转变不能单纯地称之为商业化、堕落化,它也是一种现代的进步方式,音乐正和时代同步发展,所以必将有相同于这一现代化时代的特色。

音乐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如文革时期,中国当代音乐就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许多音乐家都遭到迫害。

但是,他们阻止不了音乐向前发展的步伐。

我坚信中国音乐会发展得更好、更壮大,我们都期望看到各种形式的好音乐共存并且蓬勃发展的繁荣未来,相信这将不会只是个梦。

中国的音乐有其自己独特的魅力,今后必将继续发出耀眼光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欣赏与感悟摘要: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走进这部史诗,你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篇,更能体会到作为一个大国所能折射出的深深的文化底蕴。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音乐课则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关键词:中国音乐、传统文化、欣赏与感悟在“中国音乐艺术赏析”这门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从远古先秦到唐宋元明清的许多音乐种类和各式各样的音乐器材,我们深深的被中华名族先人的智慧和崇高的艺术修养所折服,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感动。

一.中国音乐的渊源中国音乐,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时代,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音乐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

中国音乐曾经对中国周边地区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从唐代的胡琴到孔子传六艺近代的西方音乐,中国音乐又在吸收外来音乐要素的过程过不断充实发展。

中华民族音乐的蒙昧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

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

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骨笛溯源于距今8000年左右,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其中的一支七孔骨笛保存得非常完整,专家们进行过实验,发现仍然能使用该骨笛演奏音乐,能发出七声音阶。

但中国古代基本上只使用五声音阶。

)这些原始的乐器无可置疑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在长达1700年的奴隶制社会中,中国古代音乐有着很大的进步。

这也是伴随着劳动力的发展和阶级制度的产生而来的。

物质生活的相对充盈让百姓开始有机会去创作音乐,并且,处于奴隶主阶级的贵族也开始要求又文娱生活的享乐,价值生产技术的提高可以制作出更多的乐器,而曲谱等也能较为完整的记录和保存。

因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音乐有着空间大的发展。

从夏代开始,音乐的功能便具有多极化,在现在发现中的夏代音乐中,很大一部分是统治阶级来颂扬功德、祭祀祖先为目的的音乐。

到了商代,更是出现了带有占卜意义的乐曲出现,而到了周代,更是将以前的音乐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礼记》中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歌舞的主要表现对象变成了鬼神祭祀占卜活动,代表作有《大夏》《大章》等大型祭祀音乐,这一时期的音乐表现出了浓重的统治阶级色彩。

同时,这一时期,中国古代音乐仍然是在舞蹈的配合下进行演出,在器乐的门类上有所增加,制作器乐的材料更加丰富,制作工艺也更加精良,走向更加成熟的道路。

从公元前475年,战国的建立开始,我国进入到了封建君主制时期。

这也是中国古代史中最漫长的一页,在这一期,从不断地战火纷争到民族统一,到中原文化的兴起,再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区域交融客观上大大促进的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并呈现出精彩纷呈的音乐艺术表现。

音乐从诞生开始就有着很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在奴隶制社会中已经为它披上了政治的色彩。

而到了春秋末期,孔子的儒家学派思想,更是奠定了中国古代音乐最重要的“礼乐”思想。

“礼乐”思想的提出成为以后封建控制阶级对音乐很重要的一项指标,也就是:一切音乐要从统治阶级出发,也就是音乐要为统治阶级服务。

宗法制度的社会之下,音乐成为一种别样的“政治策略”,并靠托宗教等来阐发艺术的美感和思想。

同时,相对于国家控制的“礼乐”而言,慢慢在民间产发出通俗简单的音乐样式来,一方面来源于物质生活的稳定,另一方面来源于人们对宫廷音乐的学习。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音乐的发展,带动更多人走向音乐的世界。

在这一时期,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开始兴起,那就是“戏曲”。

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戏曲有着复杂多样的唱腔曲调,因地域差异更是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派别。

这种集合了演绎和唱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受到了从统治阶级到贫困百姓的热爱,更是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和创作者。

各具特色的强调、华丽多变的服装让音乐艺术有着空前的繁荣。

在多重因素的刺激下,封建制时期的音乐成为中国古代音乐最成熟的高峰期。

二.中国音乐的特点纵观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我们可以发现,从一开始的祭祀色彩到后期的礼乐思想,贯穿其中的都是以统治者为核心的音乐创作和演出。

对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时期而言,原始社会的音乐多半是自发的冲动表现,奴隶制时期则是在不断的探索音乐的表达和艺术的可能性,封建社会时期则是其最璀璨绚丽的一页。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几千年来,中国古代音乐呈现出如下三个显著特点:(一)鲜明的统治阶级特性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统治阶级始终是处于上游的阶层,不管是在他们的物质储备上来说还是在精神文化的享受上,对于社会下层百姓有着强有力的统治效力。

而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尤其是在净胜层面上对下层人民进行统治,他们不得不借助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实现他们的统治目的。

《礼乐》中记载: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行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治道也。

统治阶层深刻明白,要通过在音乐中增加统治性意愿来帮助自己实现长久同志的目标,因而,在音乐的创作上有着严格的界定。

除了用于对祖先祭祀的音乐外,统治者对自己的功绩也进行了大肆的宣扬。

加之古代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了音乐艺术的表现上,这样甚至有些苛刻的手段在不同层面上不断强化着人们对于等级制度的恪守和对上层建筑的敬畏。

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音乐的发展具有了明显的统治阶级特性。

当然,这和国家性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音乐能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崇尚天人感应的和谐思想从远古时期开始,原始先民希望通过歌舞的方式来与自然达到共通,从而获得丰收与顺利。

站在现在科学的角度去看,这种交感巫术的本质愿望便是达到天人感应从而和谐相处的目的。

通过模仿与崇拜来表达自己的敬畏,通过演绎与歌唱来祈祷风调雨顺,在科学尚未发达到可以解释多种自然现象的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自然始终保持着畏惧,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希望通过音乐来达到与自然和谐的原因。

(三)丰富细腻的人生情思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创作者思想的激发,而我们的思想往往来源于自我情感,在情感的碰撞下产生创作欲望,从而最后创作出艺术作品。

尤其是在被严重压榨精神世界的古代社会中,人们压抑的情感只能通过艺术的手段间接的表现出来,而在艺术作品中带来的则是丰富细腻委婉动人的人生情思。

这种人生情思的阐发主要在封建制社会中产生,在这一时期更多的艺术创作者去关注世人心里的变化,试图用音乐的形式将其外显出来,达到一种抒发的目的。

《乐记》说:乐者,通伦理者也。

音乐与人的情感是想通的,而在音乐的创作和演出上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在礼乐教条下更衍生出了对爱情、亲情、友情等赞美、反思的相关音乐曲目,并且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流传。

脱离了封建制度的残酷压迫,多了清新自然的人伦情感,在蜿蜒悠长的旋律声中,得到的是灵的放松和安抚。

(四)“诗歌”不分家中国古代“诗歌”是不分的,即文学和音乐是紧密相联系的。

现存最早的汉语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篇当时都是配有曲调,为人民大众口头传唱的。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去,比如汉代的官方诗歌集成,就叫《汉乐府》,唐诗、宋词当时也都能歌唱。

甚至到了今天,也有流行音乐家为古诗谱曲演唱,如苏轼描写中秋佳节的《水调歌头》。

三.中国音乐的展望对于任何能够延续至今的音乐样式来说,在他们身上必然能找到一种延续性,尤其是本国艺术的传承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在我们看到的众多音乐样式中,京剧、昆曲等都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他们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

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

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

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

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

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

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

中国音乐在慢慢的发展和衍生的过程中,中国古代音乐始终是一个范本,在时间的锤炼之下,凝聚了文化与文明精髓的古代音乐必然是今时今日的典范。

而回归民族文化,重新审视古代音乐更是激发出无数创作灵感,在音乐的发展道路上踏着前人走出的坦途才能让音乐这条路越走越好。

经过上音乐欣赏选修课的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以及音乐的发展史。

音乐鉴赏这门课程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本身,更加包括如何以一个绅士的姿态面对音乐、面对艺术,真正的静下心来感知和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激情与安慰。

古典音乐艺术领域中有着无数的伟大作家,他们同样用他们的思想与精神为我们诠释艺术的真谛,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的心血集成,都是他们在挖掘内心,挖掘社会,挖掘时代后的结晶。

听古典音乐,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好像是在你的心头跳动,每一个旋律都像是能踏入我们的内心深处,让我们的心境与思绪也随着音乐的起伏而变化,我想这就是古典音乐永远能带给我们奇妙的感受,也是古典音乐亘古不衰的道理所在。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音乐课则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以往我听音乐只是在那欣赏那乐器发出来的旋律和节奏,根本就不知道原来音乐里面还有着情节和感人的故事,听了老师的讲课后我才知道原来听一曲音乐里有这那么多的知识,上了几节课后我感觉自己现在听音乐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你可以在那音乐间,找到自己灵魂的宁静归宿。

忘却胸中尘杂。

洗尽铅华,剥去伪装。

还自己一个真实的天堂。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相信我会有更多机会欣赏到世界各地的音乐,能够通过音乐了解到更多音乐文化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步入音乐的创造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神奇魅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