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作用复习课件
意识的作用—2014全校公开课课件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
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对我们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吗?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4、“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哲理是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尊重社会的客观规律 C.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D.尊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5、2013年以来,兰州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日趋严重,“蓝 天不蓝”。其主要原因有:机动车大量增多,尾气排放量加大;城 市建设工程多,工地扬尘严重;企业生产扩大,燃煤废气排放加剧, 等等。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14年,市政府作出决策,启 动“绿色兰州工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 化处理,严格新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加强工地环境 管理,实施封闭施工,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洒水车项目,企业 出城入园、事业单位朝九晚五制度等。兰州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不断 改善。
人能够能动地 认识 世界
意识的 意 能动作用 识 人能够能动地 改造 世界 的 (1)含义 作 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2)哲学依据 实事求是 (3)要求
1、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引导公众科学合理使用塑 料购物袋,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 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 塑料袋。这体现了( )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B、物质决定意识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对象主要是依据人自己生活或社会实践 的需要自觉选择的。 主动创造性 人的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通过把握事 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62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刘娇PPT课件

(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4
一、人能够能动地 认识 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动机和目的:蓝图、目标、行动方案、行动步骤
区别
动物的操作是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5
永定客家土楼,堪称天下第一楼。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3)对比两座建筑的不同,说明人的意识还具有什么特点 ?
6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8
可 知 论
探究二 思考:人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 ,说明了什么?
9
思考:人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说
明毕了节地什区重么点煤?矿和主要煤矿名单
序号 煤矿名称 矿井现状 矿井规模( 万吨/年)
毕节地区重点煤矿和主要煤矿总计 204个,其中毕节市4对,大方县19 对,黔西县23对,金沙县42对,织 金县39对,纳雍县51对,威宁县1对
事求是
两个反对
20
1、江泽民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 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 舞人。”从哲学上说是因为:
A、意识决定物质,意识又是对物质的反映 B、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客观物质起促进作用 C、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都起作用 D、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意识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1
『复习巩固』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1)从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 它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 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
高中政治必修四原创课件51意识的本质鬼观念的形成共31张

意识(yì shí)的本质
第一页,共32页。
复习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客观实在
(二)世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是物质 (wùzhì)的
2、人类(rénlèi)社会是物质的
3、人的意识(yìshí)是社会的 产物
第二页,共32页。
世界是物质 的世界,世 界的真正统 一性就在于 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
整个
人类社会
(zhěnggè)世 界
人的思 维
物质世界 意识世界
整个(zhěnggè)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意识(精 神)世界,为什么却说整个(zhěnggè)世界是客观 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物质和意正确的思想意识(yìshí)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错误的意识(yìshí)是否 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十二页,共32页。
宗教观念 (guānniàn)的形 成
第二十三页,共32页。
结论:
正确(错误(cuòwù))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 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如实(歪曲)反映
(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shēnglǐ)基 础,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动物的脑不 会产生意识。
思考:
动物(dòngwù)能否望梅 止渴?为什么?
第十七页,共32页。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wàijiè)刺激的一 系列 反射活动实现的
无条件反射(tiáojiàn fǎnshè)
反射(fǎnshè)
D.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
第二十九页,共32页。
3. 不论人的感觉或人的思维,不论正确(zhèngquè) 的认识或错误的认识,不论人们对现实的感受或 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测,从物质和意识的
版高中政治A版一轮复考点复习课件:考点48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 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 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 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 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 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 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 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 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 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 命时期 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 和建设时期 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 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
例4 [2014·福建文综,39(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
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材料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 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 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82021/11/182021/11/182021/11/18
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Word版含答案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精讲1.意识活动的特点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ppt课件

一、首先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 要预先制定蓝图、目 标、行动方式和行动 步骤等。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 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 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
1、意识活动具有 目的性和计划性。 (动物纯粹是无目 的的本能的活动)
一、首先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 要预先制定蓝图、目 标、行动方式和行动 步骤等。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 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 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
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载人空间站?你能从中 看出我们意识活动具有什么特点呢?
问题:分析图片,你是否能发现意识活动还具有什么 特点?
Zx..xk
一、首先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 要预先制定蓝图、目 标、行动方式和行动 步骤等。
一、首先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 要预先制定蓝图、目 标、行动方式和行动 步骤等。
动地改造世界。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依据 是什么? (3)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
(4)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⑴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含义
◎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思考:
◎ 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
的蜜蜂高明?
最蹩脚的建筑师在建筑之前,就已经在头 脑中形成了对建筑物的主观构造,形成了计划、 草图。而蜜蜂再灵巧,也只是本能地去建筑蜂 房,而不会先形成对蜂房的认识而去建筑。
◎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ppt课件:5.2意识的作用(2)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什么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 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 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 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注:实事求是的含义,见P41“相关链接”。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哲学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
材料说明什么?
“勇气号”拍摄的火星岩石 “勇气号”火星车
透过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 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 规律;人类就可以逐步解开自然之谜和 社会历史之谜。
(2)“世界上只有尚未 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 认识之物”
怎样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 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
意识的能动作用
(1): 人 能够 能动地 认识世界
1) 目的性和计划性(不同于动物的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2) 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不同于动物的消极适应性) ——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①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 反映什么
②不仅反映现象,而且把 握本质和规律 ③不仅反映当前,而且追 溯过去、推测未来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尊重客观规律。
(2).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重要 性(从意义的角度看为什么):
A.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B.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 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于火星的明确记载。 17—19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表面有许多 河床,人们怀疑火星上有智慧生命。 1965年以来,人们利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一 直没有停止。 2003年美国先后发射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 车,找到了一些火星上有水的证据。 2009年或2011年,美国还将发射“火星科学试验室” 火星车,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 ……
高中政治必修4一轮复习课件 10.意识的能动作用

8.(2010年江苏卷,28) 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 理是( )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 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 主观映象
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D.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
3.(2013年课标卷Ⅱ,2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
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
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 映)。
(1)从深度看,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 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从跨度看,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 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 想的世界。
(3)从进程看,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 高,正确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加。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应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4.(2012年安徽卷,9)“把落叶看 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 图2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以及对意
识能动作用的理解。根据漫画中的文字“这世界上至少有 一个地方你可以控制——你的心境”可以确定,漫画突出 了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项 正确。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自觉的,不是自发的,
识则不是。
1.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先生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
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 时候,我贪婪。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 点的是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
D.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反映、与动物对世界的反映是根本不同的。它不是像镜子
照物体一样,机械、消极、被动,而是积极能动的。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同时具有主动创造 性和自觉选择性,因而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 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意识能动性的首要表 现。但人的意识是有差别的,既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也能错误地反映客观事物。
说的是一种可能性,由于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
点决定了意识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够认
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说意识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是正确的。
(2)“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 映”是错误的,只有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意识才是人脑
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而不符合的意
第 二 单 元 探 索 世 界 与 追 求 真 理
第 五 课 把 握 思 维 的 奥 妙
第 二 框 意 识 的 作 用
晨背关键语句Βιβλιοθήκη 知识点一理解教材新知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把握命题热点 考向例析
热点分析
应用创新演练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
具有主动创造性 和 自觉选择性 。
(2)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
物的 本质 和 规律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
够 认识世界 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 有不可认识之物。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
地震并在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引发巨大海
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时,沿太平洋各 国都纷纷发出了海啸预警。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 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科学家可以根据海底地 震状况、大气运动趋势、海上观测等综合分析,预测海啸 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胜利属于中国。《论持久战》澄清了认识误区,指明了抗战 的前途,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军民的抗日积极性,对夺取抗战 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论持久战》发挥的巨大作用说明了意识的什么作用?
[提示]
说明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理解· 应用层级]
正确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不是单纯的意识活 动,而是通过意识指导实践活动来完成的。即通过实践把 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 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选择性。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 重要条件。 4.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 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识记· 探究层级] (1)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 目的性 和计划性 ,
解析:巴菲特与别人不一样的“恐惧、贪婪”投资名言说明, 他具备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的自觉选择性及 预见性,因此B项正确;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指 人的目的、动机和行动方案,因此A选项与题意不符;C、
D两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B
[识记· 探究层级]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 能动地 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 意识 中的东西变成 现实 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 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
科学家能够预测海啸说明了意识活动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的意
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意识不仅能够认识当前的对象,还能推测未来,分 析事物发展趋势。
[理解· 应用层级] 全面理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与自然界普遍存在的
警示:(1)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是指意 识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来改造客观世界。 (2)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使之发生变化,是一种从人的 主观愿望出发的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2. (2010· 江苏高考)右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
现的哲理是
(
)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 物的发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
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 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意识对物质的 反作用。
误区: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3)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
物。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某一时期人们对事物的正
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就不能认识这些
事物,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
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扩展和加深。
误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 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 警示:(1)“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能动的 反作用 。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出 现“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 有一些人冀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 战争。1938年5月,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具体分析了 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
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