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作用ppt2019优质

合集下载

《意识的作用》PPT课件

《意识的作用》PPT课件
正确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 错误意识能阻碍事物发展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意识活动对生理过程又具有反作用
•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失去斗志。
• 我国自古就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之说.
精选ppt

8
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 态的变化。
②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
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
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 的实践活遭到失败。
精选ppt
9
江泽民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
11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二) 意 识
(1)强意调识意活识动在具“有认目的识性世和界计”划活性动。中起的 作引2)用起意客。识观只活世停动界留具的在有变对主动化事创。物造)认性识和阶自段觉,选择没性有
的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
作 世界的重要条件。
用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主动创造性 自觉选择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 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不同于 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
主人自认的动觉人识意创选的世识造 择意界不性 性识的仅对重能象够要主反条要映是件事依物据的人外自部己现生象活,或而社且会能实够践
运的世用需界概要上念自只。 觉判 选有断 择尚、的未推理认等识形的式事对感物性,材没料进有行不加可工认

(1)强意调识意对识改造在客“观改世造界世具界有”指导活作动用中起的作

5.2《意识的作用》(共23张PPT)

5.2《意识的作用》(共23张PPT)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教材35-37)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教材38-40)
自学导航:
1.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人的意识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什么区别?
3.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的?
4.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5.意志、精神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怎样的作用?
方法论: 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 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思维演练篇】
1、(2010山东卷)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 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小结一: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探究三:
(1)志愿者精神对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有何意义?说明了什么? (2)志愿者精神能使“两城同创”直接实现吗? (3)志愿者精神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怎样的影响? (4)志愿者精神对“两城同创”的影响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人能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主动创造性 ①从深度上看: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 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从跨度上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 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 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5.2意识的作用(共37张PPT)

5.2意识的作用(共37张PPT)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理论依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运 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重要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 们行动的依据,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 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 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习题体验
1. 下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 ) A. 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 造客观世界 B. 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 观映象 C. 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 控制客观对象 D. 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解析】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充 分发挥意识能动性的体现,排除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离开客观存在,不会产生意识,排除B。C强调意识决定物质, 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排除C。 【个试验。他来 到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 后就在学生名单上随便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 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 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发生了,那几个 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罗 森塔尔教授这时才对他们的老师说,自己对这几个 学生一点也不了解,这让老师们很是意外。
能动地认识世界
能动地改造世界
蜘蛛织网 类似人类织布
蜜蜂筑巢 类似人建房子
•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 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坚忍”的毛毛虫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这 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 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 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
复习: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 人脑中的反映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 是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 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作用》课件

《意识的作用》课件

意识在心理咨询 中的应用
通过心理疏导等手段,帮助 来访者应对创伤和逆境。例 如,通过心理疏导和支持系 统帮助来访者处理心理创伤 、重建生活信心。
意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意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战略规划和目标管理,提高企业的战略执行 力。例如,通过制定明确的企业战略和目标体系 ,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意识的发展阶段
01
02
03
04
感知阶段
个体通过感官对外界刺激进行 初步感知,形成感觉信息。
注意阶段
个体选择性地将注意力集中于 某些感觉信息,排除其他干扰
信息。
认知阶段
个体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分 析和理解,形成对事物的认知

意识表达阶段
个体将认知结果通过语言、表 情等方式表达出来,形成意识
表达。
意识与大脑的关系
03 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意识的产生机制
神经元活动
意识的产生与大脑神经元的电化 学活动密切相关,神经元之间的 信息传递和整合是意识产生的物
质基础。
感觉输入
外界刺激通过感官传入神经元, 引发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整
合,进而产生意识。
意识阈限
意识阈限是指个体能够意识到外 界刺激的最低阈限,不同个体和 不同情境下的意识阈限存在差异
大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是意识产生的物质 条件,大脑损伤或病变可能导致意识 障碍。
意识对大脑的调控作用
意识对大脑具有调控作用,通过意识 可以调节大脑的神经元活动和信息处 理过程。
04 意识的实践应用
意识在教育中的应用
意识在教育中的应用
意识在教育中的应用
意识在教育中的应用

意识的作用通用课件

意识的作用通用课件

自我意识
人工智能研究者尝试构建具备自 我意识的智能体,即能够反思和
感知自身存在的智能系统。
04
意识的应用
意识的应用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5
意识的未来发展
意识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意识研究的复杂性和主观性,导致实 证研究难度大,难以找到客观的衡量 标准。
机遇
随着神经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意识研究提供了更多手段和工具 ,有助于深入理解意识的本质。
THANKS
感谢观看
方式,使我们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03
意识的科学解释
神经科学视角
神经元活动
神经科学认为意识与大脑神经元 的电化学活动密切相关,意识体 验的产生与神经元之间的复杂交
互作用有关。
大脑皮层
意识的高级功能与大脑皮层的活动 密切相关,特别是前额叶和顶叶区 域,这些区域负责复杂的思维、决 策和感知。
意识的特征
主观性
意识是主观的,个体对世界的 感知和认识具有主观性,不同 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
意识。
自觉性
意识具有自觉性,个体能够自 觉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周围 环境的变化。
能动性
意识具有能动性,个体能够主 动地思考、判断和行动,对客 观世界进行改造。
创造性
意识具有创造性,个体能够通 过想象、创新等方式创造出新
的思想、观念和事物。
意识的起源与演化
起源
意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 古时代,随着人类语言、劳动和 社会交往的发展,意识逐渐形成 。
演化
意识的演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 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 的发展,意识也在不断演变和提 升。
02
意识的作用

5.2意识的作用(共49张PPT)

5.2意识的作用(共49张PPT)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1、是什么(含义)
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 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 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 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秀才过沟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他取书出来,仔细翻看,却怎么 也找不到如何跨过沟的方法。一位农夫告诉他,不用翻书,跳过去就行了, 竟落到水中。农夫说,不是这么跳法,说罢,单脚起跳,一跃而起。秀才 看了埋怨道:“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该说跃,不该说跳.......”
2、为什么
(1)哲学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物质运动主观能动性 (2)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两个结合)
(3)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 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 为的思想。(两个反对)
『承前启后篇』
意 识 的 本 质

1、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派物 生质 的是 ,本 物原 质的 决, 定意 意识 识是 。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知识目标
思考:刘洋用超常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克服生理极限的
挑战收获 “完美的结果” ”说明什么道理?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意 识 的 作 用
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主 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 导作用 4.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 调节和控制作用

第5课5.2意识的作用课件(共25张PPT)

第5课5.2意识的作用课件(共25张PPT)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 要条件
总之,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 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人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原没有的东西,说明了什么?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飞 机 的 产 生
北京2008年 奥运会主会 场---国家体 育场(鸟巢) 设计蓝图
•在建筑过程中不要蓝图行不行?为什么? •蓝图在建筑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蓝图直接变成了建筑物吗?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① 意识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意识
高昂的精神 萎靡的精神 可以 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使人
我国自古就有悲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 恐伤肾之说.
总 结 : 意 识 的 作 用
• 意识具有目的性 •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 自觉选择性
•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 有指导作用 •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 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 事物。”这句话表明( )
A、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 限的,但这种认识又总在扩展、加深。 B、有的事物人们能够认识,有的事物人们不能 认识。 C、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靠先天的聪明 D、有的人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有些人永远不能
4.高中的学习生活是很紧张的。有的同学常常通过心理暗示 来调节自己的状态。譬如,当自己心情烦躁、学习状态不佳时, 暗示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也许真的有 一定效果;有人暗示自己属于很有修养的人,也许按照一定的 标准长此以往地进行心理暗示,真的会成为很有修养的人。这 启示我们( )

5.2意识的作用(共35张PPT)

5.2意识的作用(共35张PPT)

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苦难、 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抗击“非典”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 和衷共济、知难而上、敢于胜利。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 西,这种创造活动的基础是( A )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条件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什么是意识?
(1)从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 系统——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小结: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 蜜蜂高明?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答案 (1)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 主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一切工作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是 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因为实际情况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必须像龙口化工厂那样,重视调查研究,注重经 济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如果不了解市场的产品状态和需求, 盲目生产结果就会因无销路而资不抵债。 (3)又因为实际情况是变化发展的,要从实际出发,就要 使自己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当百姓买不到商品 时,一些企业家可以通过哄起品牌搞一夜致富,但当生产 过剩时,企业家不在品质上下功夫,自然就会“风光不再。 因此,作为企业家要想使企业不断占领市场,发展自己, 就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不断地了解市场,研究 市场,从不断变化的市场实际出发,开发新产品,提高产 品质量,赢得消费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决定
能动作用
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 程中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P.41毛泽东解析“实事求是”
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 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 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就是我 们去研究。”
(二)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能否直接反作用于物质?(P40)
不能。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 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 西,从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
(3)意识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都一定能取 得成功吗?为什么?
不能。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 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对人们改造客 观世界起阻碍作用。 ※名词解释: 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如实反映的意识。 错误的意识则是对客观事物 歪曲反映 的意识。
(1)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10分)
: 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回答问题 ,一般答题模式如下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分析材料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分析材料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能够揭 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未知≠不可知)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为什么要修改立法法?
当堂达标
于丹教授在“构建心灵”的讲座中强调,和谐包括人与 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和谐,而人自 身的和谐关键是心灵的和谐。这说明(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1)因为人的意识活动有主动性和创 造性。
(2)道理: ①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 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 认识之物。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可以根据过 去遗留下来的事 物追溯过去
人们可以用科学 的手段预测未来 的各种情况
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分析材料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分析材料
(1)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
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主 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 中的能动作用。
(2)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的利用、改造食材烹制 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了劳动者意志和追求,发挥了 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就地 取材,应时而获,因材烹制,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 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

1、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学习目标
1.识记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理解意识活动的特点; 3.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重点:意识的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和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 难点:意识活动的特点
生活中的哲学
2022年将发生多次日月食。 最近的一次是在4月26日凌晨发生的 月偏食,初亏为3时52分;食甚为4时 08分;复圆为4时23分。
思考:人们为什么能靠意识“看到了”用 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你能从中悟出什么哲 学道理?
思考:人们为什么能是用意识“看到了”用 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你能从中悟出什么哲学 道理?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 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 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 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 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 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 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 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 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反作用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指导作用≠推动作用)
意识
指导 人的行为 人的实践
把 观念的 东西
变成 现实的东西
对其理解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通过实践这个中间环节)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具有双重性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 ,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 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能够指导人们顺利开展实践活动。
生活中的哲学
1912~1913年间,德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 收购石油,但只购加里曼丹岛地区的石油。 在石油商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时,化学家 提醒世人说:“德国人在准备发动战争了!” 原来,加里曼丹岛的石油与其他各地的石油 不同,它含有大量的苯,而苯和硝酸反应就 可以制成烈性炸药。果然不出化学家们所 料,德国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堂达标
植物学家观花就以植物学的知识审视它,而画家观花则 以美学知识去欣赏它。这就是“见仁见智”。“见仁见 智”主要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对同一客观对象,不同的人由于知识水平、个人立场等不同会产生不同 的认识,这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人 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因此②③正确。①④与题意不符。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 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
催人向上、 使人奋进
使人
萎靡的精神
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
我国自古就有悲伤心、怒伤肝、思伤脾、 忧伤肺、恐伤肾之说.
课堂小结
意 (一)人能够 识 能动地认识世
的 (
界 (反映)

动 )
(二)人能够
作 能动地改造世
思考:这10名学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哲学道 理?(P40)
答:说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 控制作用。正确的、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 上,使人奋进。错误的、萎靡的精神,则会使 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因此,我们要树立 高昂的精神,重视精神的力量。
女排夺冠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 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 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 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 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遇到一些新 情况.新问题,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经济发展 新常态下,有必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立法法进行修 改完善。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 议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 面深化改革.全 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意义重大。
(1)哲学原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
(2)意义: ①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②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
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三)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首先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 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当堂达标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 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判断: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体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
世界。
解析 “人自身的和谐关键是心灵的和谐”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
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③④正确;①②与题意不符。
亩产上万斤
这给我们怎样的哲学启示?
启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 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 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 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 依据。
△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 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
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思想意识,克 服错误的意识。
用 界 (反作用 )
突出体现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和(自觉选择性)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 具有指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