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缩句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缩句训练题大全及答案六年级

缩句训练题大全及答案六年级

缩句训练题大全及答案(六年级)一、缩句基础练习1. 原句:我看到了一只漂亮的小花猫。

缩句1:我看到了一个小花猫。

缩句2:我看到了一只漂亮的猫。

缩句3:我看到了一只小猫。

2. 原句:他拿起了一本厚厚的字典。

缩句1:他拿起了一本字典。

缩句2:他拿起了一本厚字典。

缩句3:他拿起了一本字典。

3. 原句:她把书本整理得整整齐齐的。

缩句1:她整理得整整齐齐的。

缩句2:她把书本整理得整齐。

缩句3:她把书整理得整齐。

4. 原句:他在街上买了一些漂亮的花。

缩句1:他在街上买了一些花。

缩句2:他买了一些漂亮花。

缩句3:他在街上买了花。

二、缩句进阶练习1. 原句:周末的时候,我们去了一个很美丽的海滩游玩。

缩句1:周末的时候,我们去了海滩游玩。

缩句2:周末,我们去了一个美丽的海滩。

缩句3:周末,我们去了海滩。

2. 原句:小明哥哥每天晚上都会坚持写作业。

缩句1:小明哥哥每天晚上写作业。

缩句2:小明哥哥每天坚持写作业。

缩句3:小明哥哥每天晚上写。

3. 原句:他在篮球场上表现得非常出色。

缩句1:他在篮球场上表现出色。

缩句2:他在篮球场上非常出色。

缩句3:他表现得非常出色。

4. 原句:妈妈帮我买了一件最新款的连衣裙。

缩句1:妈妈帮我买了一件连衣裙。

缩句2:妈妈买了一件最新款连衣裙。

缩句3:妈妈帮我买了件连衣裙。

三、缩句高级练习1. 原句:昨天晚上,我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

缩句1:昨天晚上,我和朋友一起看电影。

缩句2:昨天晚上,我和朋友看电影。

缩句3:昨天晚上,我和朋友看了电影。

2. 原句:奶奶给我画了一副美丽的风景画。

缩句1:奶奶给我画了一副风景画。

缩句2:奶奶给我画了一副美丽画。

缩句3:奶奶给我画了副美丽的风景画。

3. 原句:在教室里,同学们安静地听着老师讲课。

缩句1:在教室里,同学们听着老师讲课。

缩句2:在教室里,同学们安静听课。

缩句3:在教室里,同学们听课。

4. 原句:他吃完晚饭后,去了图书馆看书。

缩句1:他吃完晚饭后,去了图书馆。

10个缩句

10个缩句

1、一条可爱的小狗在草地上欢快地跑来跑去。

【答案】一条小狗在跑来跑去。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答案】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答案】这是大楼。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答案】灯照耀着建筑。

5、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

【答案】我们看到了细菌。

6、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答案】钟声在回荡。

7、绿油油的牧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答案】牧草地上盛开着野花。

8、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答案】工人师傅把口钻机安装好了。

9、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答案】小松鼠在蹦来跳去。

10、每当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就亮了起来。

【答案】灯亮了起来。

20道缩句练习题

20道缩句练习题

20道缩句练习题1.燕子停在电线竿上,像一个个音符.缩句:燕子像音符。

2.群众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天安门.缩句:群众望着天安门.3.周总理关心作家何其芳同志。

缩句:总理关心同志.4.比赛后,获奖的运动员兴奋得满街跑。

缩句:运动员跑。

5.雅鲁藏布大峡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辛勤努力的结果。

缩句:发现是结果。

6。

他喝了一袋牛奶,吃了二只包子上学去了.缩句:他上学去了.7.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缩句:邱少云一动不动.8.“老人心想,这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缩句:老人想。

9.校园里的草地上有垂杨柳,十分阴凉。

缩句:草地上有杨柳。

10.老师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

缩句:师生热泪盈眶。

补充回答: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2.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3。

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缩句:4。

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缩句:5.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缩句:6.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7、慈祥的爷爷在河边钓鱼。

缩句:8、亲爱的妈妈熟练的在炒着香喷喷的饭菜。

缩句:9、可爱的小红在认真的看着有趣的新书。

缩句:10、明明喜欢在家学习,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缩句:11、深夜,闪烁的星星布满了天空。

缩句:12、崭新的联想电脑被捣蛋的可可弄坏了。

缩句:13、宽阔的广场上有许多行人在散步。

缩句:14、太阳光为我们照亮大地.缩句:15、可爱的小白兔在啃着新鲜的萝卜。

缩句:16。

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缩句:17.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

缩句:18。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缩句:19.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缩句:20。

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

缩句:答案1 灯照耀着宏伟建筑.2 老人们钓鱼。

3 鸬鹚站在船舷上。

4 树上开满了花。

5 柳树挂满了冰条。

30个缩句及答案

30个缩句及答案

30个缩句及答案1。

燕子停在电线竿上,像一个个音符。

缩句:燕子像音符。

2。

群众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看台。

缩句:目光望着看台。

3。

王老师关心学习落后的同学。

缩句:老师关心同学。

4。

比赛后,获奖的运动员兴奋得满街跑。

缩句:运动员跑。

5。

雅鲁藏布大峡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辛勤努力的结果。

缩句:发现是结果。

6。

他喝了一袋牛奶,吃了二只包子上学去了。

缩句:他上学去了。

7。

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缩句:邱少云一动不动。

8。

“老人心想,这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缩句:老人想。

9。

校园里的草地上有垂杨柳,十分阴凉。

缩句:草地上有杨柳。

10。

老师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

缩句:师生热泪盈眶。

11、我们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是队伍。

12、北方的天气太冷了。

——天气冷。

13、学校里的学生认真地把教室的桌子擦干净。

——学生擦。

14、他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他瞪她。

15、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人民是动力。

16、美丽的草原是牧民们心爱的家。

——草原是家。

17、各们好心人来帮我。

——人来帮我。

18、河北这家单位是全国闻名的百姓信得过的好企业。

——单位是企业。

19、全体同志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同志高兴。

20、你家有几口人?——家有人。

21、我从草原来到这。

——我来。

22、你马上搬个椅子规规矩矩地坐到我这边来。

——你搬椅子坐。

23、英雄的红军顽强地向山顶前进。

——红军向山顶前进。

24、运动健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脸上露出了喜悦。

25、我们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宝贵的时间。

——我们爱惜时间。

26、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那棵枝叶茂盛的榕树。

——船逼近树。

27、六岁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苹果。

——弟弟吃着苹果。

28、他经常检查海防前线战士们的战备情况和训练情况。

——他检查情况。

29。

满载旅客的列车飞一般驶向偏远的山区小站。

——列车驶向小站。

30。

轻轻的麦苗悄悄地抽出了嫩绿的叶子。

——麦苗抽出叶子。

缩句的训练

缩句的训练

缩句的训练
缩句是将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压缩成一个较短、较简单的句子,同时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

以下是一些缩句的训练方法:
1. 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保留这些核心成分。

2. 删除句子中的修饰词、限定词和补充说明,如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

3. 去掉句子中的从句、状语和补语等非核心成分。

4. 将并列句或复合句压缩成简单句。

5. 不要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语序。

以下是一些缩句的例子:
原句:那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孩正在开心地跳舞。

缩句:女孩在跳舞。

原句:小明在公园里认真地观察着那些美丽的花朵。

缩句:小明观察花朵。

原句:昨天晚上,我在家里看了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

缩句:我看电影。

原句:虽然他很累,但是他仍然坚持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缩句:他坚持完成工作.。

缩句公式及解题技巧

缩句公式及解题技巧

缩句公式及解题技巧
1. 哎呀呀,缩句公式之一就是把“的”“地”前面的修饰词去掉呀,就像“美丽的花朵”可以缩成“花朵”哟!比如“可爱的小兔子在草地上欢快地蹦跳”,缩句后就是“小兔子蹦跳”,是不是很简单呀!
2. 嘿,还有呢,要把表示数量、时间、方位等的词语删掉呢。

就好比“三头牛在院子里”,缩句便成了“牛在”呀!像“五个小朋友昨天在公园里玩耍”缩句就是“小朋友玩耍”,你学会了吧!
3. 哇塞,别忘了把句子中的“在……下(中、里)”等表示特定条件和环境
的词组去掉哦。

比如说“小明在灯光下认真地写作业”,缩句成“小明写作业”,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晰啦!
4. 要记住把一些补充说明性的词语也去掉呀!比如“他高兴得跳起来”,缩句应为“他高兴”。

像“她长得十分漂亮”缩句就是“她长”,明白了吗?
5. 你知道吗,“着、了、过”要保留呀,可别误删啦!就像“我吃了饭”不能缩成“我吃饭”呀!再比如“小鸟飞着”不能缩成“小鸟飞”呢,这很关键哟!
6. 最后呀,要检查缩完的句子是否通顺合理哟!可别缩出个怪句子来。

就像“我看见一只小狗跑过来”缩句成“我看见小狗跑”,这就很完美呀!
总之,缩句不难吧,掌握这些技巧,多练习练习,你肯定没问题的!。

缩句知识点、练习、答案详解

缩句知识点、练习、答案详解

缩句方法与练习一、去“枝:留“干”法。

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的词。

将句子尽量缩成主+谓+宾形式。

二、借助“的、地、得”。

把“的、地”前面的词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例1:矫健的秃鹰飞起来。

缩写为:秃鹰飞起来。

句中的“矫健的”用来修饰“秃鹰”的应删去。

例2:弟弟高兴得跳起来。

缩写为:弟弟高兴。

句中“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要删去。

三、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的。

四、特殊句式不能变。

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

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

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例:这里的景色真美啊!缩句为:景色美啊!如例句在缩句时,要保留感叹语气。

五、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在”字的缩法:1、“在”位于动词后不缩。

2、“在”位于动词前,①“在”后无地点不缩。

②“在”后有地点缩掉。

例1: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空中高高飘扬。

缩句为:五星红旗飘扬。

“在……”位于动词“飘扬”前,且后跟了地点状语“天空”,缩掉“在天空中”。

例2: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空中。

缩句为:五星红旗飘扬在天空中。

“在……”位于动词“飘扬”后,所以保留。

例3: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高高地飘扬。

缩句为:五星红旗在飘扬。

“在……”位于动词“飘扬”前,且后未有地点状语,保留“在”。

六、专有名词不能拆分,缩减。

例:战士们排着队,很快地走过了南京长江大桥。

缩句为:战士们走过了南京长江大桥。

“战士们”是一个主体,不能缩写为“战士”。

“南京长江大桥”也是专指,不能缩成“桥”缩句练习:1.一群又一群的彩色的溪鱼在松坊溪中游。

2.雨大得像从天上倒下来似的。

3.我在教师节前夕亲手为老师绘制了一张精美的贺卡。

4.这是一部叫人看过之后就不会忘却的电影。

5.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同学们都没有理会外面吵闹的声音。

五年级缩句专题训练

五年级缩句专题训练

五年级缩句专题训练一、缩句的概念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二、缩句的基本方法# (一)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1. 例题1: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解析:句子中“蝴蝶”是主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翩翩起舞”是谓语,表示蝴蝶的动作;“在花丛中”是状语,用来修饰“翩翩起舞”这个动作的地点。

这个句子没有明确的宾语。

缩句后为:蝴蝶翩翩起舞。

2. 例题2: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写作业。

解析:“小明”是主语,“写”是谓语,“作业”是宾语。

“在教室里”是表示地点的状语,“认真地”是表示状态的状语。

缩句后为:小明写作业。

# (二)去掉“的”“地”前面的修饰词语,“得”后面的补充说明词语1. 例题3:可爱的小鸟在高高的树上欢快地唱歌。

解析:去掉“可爱的”(修饰“小鸟”)、“高高的”(修饰“树”,这里“在高高的树上”整体是状语)、“欢快地”(修饰“唱歌”)。

缩句后为:小鸟唱歌。

2. 例题4:他高兴得跳起来。

解析:去掉“得跳起来”(补充说明“高兴”的程度)。

缩句后为:他高兴。

# (三)删去数量词、“在……下(中、里等)”表示条件和环境的词组(如果句子的基本意思不改变的情况下)1. 例题5:五只小燕子在微风中斜着身子掠过平静的湖面。

解析:去掉“五只”(数量词)、“在微风中”(表示环境的词组)、“斜着身子”(状语)、“平静的”(修饰“湖面”)。

缩句后为:小燕子掠过湖面。

2. 例题6: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很快改正了错误。

解析:去掉“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表示条件的词组)。

缩句后为:他改正了错误。

三、特殊情况# (一)句子中有“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定词1. 例题7: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解析:“我”是主语,“找到”是谓语,“包”是宾语。

“在屋里”是状语,“那个装书的”是修饰“包”的定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缩句;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1、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例: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这个句子的处理,实际上是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2、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例: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在辽阔在草原上”是补语,故缩为:骏马奔驰;又如:一轮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蓝蓝的天空中;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如何缩句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我认为缩句的原则是:留下主、谓、宾的中心词,去掉定、状、补,兼及句子基本意思不变和完整性。

在缩句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比较难处理的句子,教师难教学,学生难掌握,我参考了一些专家的意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一些实例和大家一起讨论,供同行们参考。

1、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例: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这个句子的处理,实际上是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的问题。

复指短语是由两个词或短语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作同一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

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主要词语;如果复指短语本身很短,也可以将整个儿复指短语保留在主干中。

本句可以缩成:解放军叔叔练习射击。

也可以缩成:解放军练习射击。

不能缩成:叔叔练习射击。

(因为主要词语是“解放军”)2、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例: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在辽阔在草原上”是补语,故缩为:骏马奔驰。

又如:一轮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蓝蓝的天空中。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的问题。

因为“在天空中”是补语,根据缩句精神,故应去掉。

应当是:圆月挂。

(这一类题,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前后联系非常紧密的补语留下来,比如“一串串快要成熟的葡萄像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

”缩为“葡萄挂满了藤架。

”为了句子的完整性留下补语“满”。

但从技术层面来看,不应当保留。

)3、去掉状语,原句意思改变了怎么办例:孩子在横木上差点跌到甲板上。

有人认为,“差点儿”是限制“跌”的,说明孩子还没有掉下来,缩成“孩子跌到甲板上”句子的原来意思就改变了。

我认为“差点儿”是状语,不应当删去。

故应当缩为:孩子差点儿跌到甲板上。

4、“着、了、过”如何处理例: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大苹果。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

应当缩为:他吃着苹果。

5、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例: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例句主语是“广场上”,而不是“灯”,所以应当为: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此句,如改为: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广场上”为状语,应缩为:灯照耀建筑。

6、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例: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夏天”是“状语”,故删去。

原句主语是“老人们”,说“老人们”爱好干什么,故谓语是“爱好”,“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

故答案应当为: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7、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例: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

应当分别缩掉两个分句。

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像士兵等待命令。

8、连动句的缩句例: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炉旁补一张破帆。

这是个连动句,也就是说,句子所陈述的对象即主语连续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

连动句中的谓语动词必须都保留在主干中,宾语必须或宾语中心语也必须保留在主干中。

这句中“在火炉旁”是“坐”的补语,照例应当去掉,但如果缩掉主干就不成句,故应做保留。

(我认为这类句子不应当成为学生练习内容。

)此句缩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帆。

通过缩句,有助于我们抓住长句的主要内容,提高概括能力,还能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这是缩句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实用意义。

既然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只要学生在缩句后,不改变句子的结构,不一定要缩到最简。

如果作为一种冰冷的“语文技术”来考查学生,我觉得有背新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语感,谈化语法的精神,故不值得提倡。

我建议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缩句练习”,让学生分析复杂的长句,找出主干。

我们不应当在试卷中单独出现缩句题。

如果有出现,我们在改卷的时候也要从宽处理,尽量给分。

以上是我对缩句问题的一些看法,主要参考《小学语文教师·问讯处》令怡的观点,并对部分网友的看法作了修正。

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参考资料:连动句缩句人教版《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5”第四题要求学生照样子缩句。

例: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

东郭先生在路上走。

东郭先生走。

1.小象在晨雾中缓缓走来。

2.小鸟在树枝上自由自在地叫。

我认为,示例与练习题1、2属于两类不同的句型。

练习题1和2是一般的主谓句,示例是特殊的主谓句──连动句。

示例缩句的结果应该是:“东郭先生牵着毛驴走。

”而现在缩成“东郭先生走”,就把第一个谓语动词“牵”及其宾语“毛驴”也缩掉了,改变了原句的基本结构和意思。

因此这个缩句题的示例是不妥当的,应该换掉。

我的看法是否对?请指教。

江苏省海门师范普师97(1)班冒琴冒琴同学的意见是正确的。

这道题练习的目的是分清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练习去枝叶、留主干。

从两个练习题上看,编者要求都去掉两个状语:例1去掉“在晨雾中”和“缓缓地”,例2去掉“在树枝上”和“自由自在地”。

显然编者把示例中的“牵着毛驴”误以为是状语了。

语法书上告诉我们,动宾短语作状语的条件是带结构助词“地”。

例如:我们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任务。

这个句子如果去掉“地”字,就成了连动句。

此例说明了这样一点:一个动宾短语用在动词前面,带“地”时作状语,不带“地”时作连动句的第一谓语。

但这种只有一个“地”字之差的情况是很少的,大量的连动句,在第一谓语(动宾短语)后面是加不上“地”字的,如“小芹上山采野果”“他弯下腰收拾东西”“我吃过晚饭做作业”“他倒了杯茶喝”“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等等。

如果说,两种句型在只有一个“地”字之差时会让人产生误解,那么对于像“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一类加不上“地”字的连动句,只要掌握结构助词“地”字的作用,就不会误把“牵着毛驴”当成状语了。

由此我们还可推广到:一个动补短语用在动词前面,不带“地”的时候,也是连动句的第一谓语。

如:“挑山工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

”这里的“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是个动补短语,它的后面没有也不可能有结构助词“地”,显然全句是个连动句,可是第九册“基础训练2”扩句题中出现了这样的示例:“挑山工抽烟。

──挑山工坐在对面草地上抽烟。

”显然,编者误把“坐在对面草地上”当作状语了。

──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师》1999年第5期上吴世伟老师的《这个扩句值得商榷》一文已经谈清楚了,读者可以参看该文,以免教学上产生误导。

复指短语作主语、宾语的句子如何缩句(1)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某资料:叔叔练习射击。

我之意:解放军叔叔练习射击。

(2)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

某资料:奶奶关心儿童。

我之意:宋庆龄奶奶关心少年儿童。

(3)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长。

某资料:伯伯是所长。

我之意:蔡希陶伯伯是所长。

这三个句子正确的缩句应该怎么样?类似的句子该如何处理?浙江省三门县实验小学任旭东以上三句的缩句如何处理,实际上是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的问题。

复指短语是由两个词或短语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作同一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

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的主要词语;如果复指短语本身很短,也可以将整个儿复指短语保留在主干中。

例如:“小英雄雨来掩护了抗日革命干部李大叔。

”这一句的主语和宾语都是复指短语,其中的主要词语是“雨来”和“李大叔”,因此,应该缩成“雨来掩护了李大叔”(当然也可缩成“小英雄雨来掩护了李大叔);如果缩成“小英雄掩护了抗日革命干部”,则主干的意思远不如“雨来掩护了李大叔”来得明确。

下面我们说说任旭东老师提供的三个句子。

句(1)的“解放军叔叔”是复指短语作主语,主要词语是“解放军”,故应缩成:“解放军练习射击。

”句(2)的“宋庆龄奶奶”和“我们少年儿童”也都是复指短语,分别作主语和宾语,主要词语是“宋庆龄”和“少年儿童”,故应缩成:“宋庆龄关心少年儿童。

”“少年儿童”是结合得很紧密的偏正短语,可以整个儿保留在主干中;当然,去掉“少年”二字不能算错。

句(3)的“蔡希陶伯伯”也是复指短语作主语,主要词语是“蔡希陶”,故应缩成:“蔡希陶是老所长。

”这里保留“老”字,是因为“老所长”结合得很紧密,如同“老模范”“新教师”等一样,“老”强调历时比较长,“新”强调历时比较短,去掉“老”和“新”后,总觉得意思有一些出入。

不过,缩句的方法就是去掉附加语(定、状、补),因此去掉“老”(定语),也是符合缩句要求的。

任旭东老师所缩写的三个句子中将复指短语“解放军叔叔”“宋庆龄奶奶”“蔡希陶伯伯”整个儿地保留在主干的主语中,是可行的,因为它们都很简短,读者可以一目了然。

但如果复指短语比较长,就应该去掉次要词语,如“抗日革命干部李大叔”比较长,要是整个儿保留在主干中,就显得不简练,不像主干所需用的词语了,所以应当去掉次要词语“抗日革命干部”。

认识缩句及其他一、缩句从何而来?过去的语文考试根本就没有缩句。

大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吧,那时候的语文学特别强调“双基”,语文基础知识成了语文教学之本,“双基”成为语文考试的核心内容。

这时候,试题中开始出现了缩句,但是课本中没有缩句的练习。

到了九十年代,语文课本的基础训练中才出现了缩句。

一直到现在,缩句几乎成了考察学生理解句子不可少的题型。

缩句是把句子“删去枝叶,保留主干”,以更好地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

阅读教学中,缩句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缩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长句子,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在考试中,缩句同样是一种帮助理解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本来应该有学生自由选用,可以用缩句,也可以不用缩句而采用别的方法。

但是,拉出来一个句子,生生地让学生缩句,这就违背了缩句的初衷。

既然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那就不一定要所到最简,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只要理解了句子,就到此为止。

但是考试要有统一的评分标准,于是缩句也就“标准化”了,把活生生的阅读理解活动变成了冷冰冰的“技术”。

这真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因此,缩句没有必要单独出题考试,在阅读试题中也没有必要专门考查缩句。

二、缩句在语法上有没有定义?各种语法书里没有一本讲到缩句。

这是因为语法讲的是语言的组合规律和规则,而不是讲语言的具体理解和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