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碳酸盐岩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韦尔(Wwyl, 1967)在巴哈马地区进行 的实验观察,对鲕粒的同心层结构的生成有 较好的说明。
卡罗兹(Carozzi, 1960)对鲕粒的成因 也有较具体的论述。两个控制因素:搬运水 流的强度,或鲕环境中的水的动荡程度。
水动荡强度 > 搬运水流的强度,都可以成鲕。 水动荡强度介于最大和最小颗粒的搬运水流的 强度,形成鲕+非鲕粒。 水动荡强度 < 搬运水流的强度,无鲕粒。
第一世代:马牙状、栉壳状 常具世代结构
第二世代:嵌晶粒状。
其他成分的胶结物:白云石、石膏。
其他胶结类型:晶粒胶结、嵌晶胶结(似 花岗胶结)、连晶胶结、新月型重力胶结。
四、晶粒(crystalline grains)
▪ 晶粒——晶粒碳酸盐岩(结晶碳酸盐岩) 的主要结构组分。
▪ 按粒度分:砾晶、砂晶、粉晶、泥晶。 砂晶分为极粗晶、粗晶、中晶、细晶、极细 晶。
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 (Textural constituents of carbonate rocks)
Baidu Nhomakorabea
主要结构组分
颗粒 泥 胶结物 生物格架 晶粒
次要结构组分
陆源物质 其它化学沉淀物质 有机质
派生的结构组分 孔隙
一、颗粒(grains)
碳酸盐岩中的颗粒,与陆源碎屑岩中的颗粒 (砾、砂、粉砂)相似。
二、室内研究方法
▪ 1.薄片法 ▪ 2.揭片法(揭片法,印膜法) ▪ 3.酸蚀法 ▪ 4.染色法 茜素红+HCl ▪ 方解石、文石、高镁方解石、毒重石——深
红色 ▪ 铁白云石、菱锶矿、含铁白云石——紫色 ▪ 白云石、硬石膏、石膏、菱铁矿、菱锰矿、
菱镁矿——无色
▪ 5.全样品的难溶组分分离法 ▪ 6.化学分析法 ▪ 7.差热分析法 ▪ 8.热重分析法 ▪ 9.热发光法 ▪ 10.电子显微镜法 ▪ 11.X射线衍射法 ▪ 12.同位素法 ▪ 13.放射性碳测定年龄法 ▪ 14.其他方法
▪ 一、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 ▪ 主要的碳酸盐矿物为方解石和白云石 ▪ 方解石矿物体系中:方解石、文石、高
镁方解石、低镁方解石
▪ 白云石矿物体系中:白云石、原白云石
▪ 二、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 ▪ 1.主要化学成分:CaO、MgO、CO2 ▪ 其次为:SiO2、TiO2、AlO3、FeO、
Fe2O3、K2O、NaO、H2O等 ▪ 纯石灰岩中:CaO占56%、CO2占44%
碳酸盐岩的经济价值 主要的生油气岩和储油气岩。 冶金熔剂、化工原料、耐火工业原料、 提炼Mg的原料。 地下水的储集岩。 除了油气外,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和非 金属矿产,Fe、Cu、Pb、Zn、Hg、P。
第二节 碳酸盐岩的物质组成及成分分类 (composition of carbonate rocks)
颜色类型
浅色类:白色、灰白色、 浅灰色等
暗色类:灰色、深灰色、灰 黑色、灰绿色等
红色类:黄色、褐色、红色、 紫红色
主要矿物及次要矿物的相对含量
决定因素
颗粒、晶粒以及基质的粒度 色素及有机碳的影响
风化作用
浅水低能环境中生成的碳酸 盐岩,多呈中灰色。
与沉积环 境的关系
停滞缺氧的深水盆地-出现暗
灰、灰黑色、黑色的碳酸盐岩。
第六章 碳酸盐岩
(General view of carbonate rocks)
第一节 概述(Introduction)

碳酸盐岩(carbonate rocks)——主要由方解
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如石灰岩、
白云岩。
▪ 碳酸盐岩占沉积岩总量的20%,仅次于粘土岩和 砂岩。
▪ 碳酸盐岩占沉积岩覆盖面积的55%,如南方Z、 Pz1、T、北方Pt、Pz1。
4.球粒(pellet)与粪球粒(fecal pellet)
▪ (1)球粒——较细粒的(粉砂级或细砂级)、 不具特殊内部结构的、泥晶的、球形卵形的、 分选较好的颗粒。
▪ (2)粪球粒——呈卵形或椭球形,分选甚好, 有机质含量较高,在薄片中呈暗色。
二、泥(muds)
▪ 泥——指泥级的碳酸盐质点,“微晶碳 酸盐泥”、“微晶”、“泥晶”、“泥屑”。
六、主要结构类型
▪ 颗粒(或粒屑)结构——由颗粒+碳酸盐 (或胶结物)。
▪ 生物骨架(格架)结构——由造架的生物和 粘结的生物与填隙的颗粒或泥晶基质及亮晶 胶结物构成。
▪ 泥晶结构或微晶结构——由泥晶方解石组成。 ▪ 晶粒结构及残余结构——经过强烈重结晶作
用或白云化作用 。
第四节 碳酸盐岩的颜色 Colors of carbonate rocks
五、生物格架(organic framework)
▪ 生物格架——主要是指原地生长的群体生物 如珊瑚、苔藓、海绵、层孔虫等,以其坚硬 的钙质骨骼所形成的骨骼格架。

一些藻类,如蓝绿藻和红藻,其粘液可
以粘结其他碳酸盐组分,如灰泥、颗粒、生
物碎屑等,从而形成粘结格架,如各种叠层
石,其他粘结格架。
▪ 骨骼格架和粘结格架是礁碳酸盐岩必不 可少的组分。
非生物碎屑颗粒:内碎
内颗粒
屑、鲕粒、球粒等
碳酸盐岩
(盆内颗粒)
生物碎屑颗粒
中的颗粒
外颗粒
(盆外颗粒)
▪ 内颗粒——是指在沉积地区或沉积环境 以内形成的碳酸盐成分颗粒。
▪ 成因:可以是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也 可以是机械破碎作用形成的,也可以是生物 作用形成的,或者是这些作用的综合产物。

福克(Folk, 1959, 1962)将这种颗粒
红色类——高价铁氧化物引起的。
第六节 碳酸盐岩的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of carbonate rocks
▪ 一、野外研究方法
▪ 1.岩类学的研究 ▪ 用稀盐酸(1:7或5%)对碳酸盐岩进行鉴
别. ▪ 酸蚀法,观察岩石的结构.
▪ 2.古生物学的研究 ▪ 3.地层学的研究 ▪ 4.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学的研究 ▪ 5.油气生储盖有利层段及地区的判断 ▪ 6.采样
3.藻粒 与藻类有成因联系的颗粒,包括藻鲕、 藻灰结核、藻团块、藻碎屑等。
藻鲕 ——在藻参与下形成的鲕。
藻灰结核——〉2mm的鲕粒称为藻灰结核 (豆粒、核形石)。
▪ 藻团块——藻类粘结增长而成的颗粒, 但它不具同心层结构。
▪ 藻碎屑——较大的藻粘结颗粒(包括藻团 块)或藻粘结格架被破碎和磨蚀而成的藻颗 粒,其形态似砾屑或砂屑。
特点:晶粒一般比灰泥粗大,>0.005mm或 >0.01mm

由于晶粒较清洁明亮,常称作“亮晶方
解石”、“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亮晶”、
“Sparry calcite cement / spar (Sparite,
sparry, spath)。
胶结物的成因
在颗粒沉积以后,由颗粒之间的粒间水 以化学沉淀的方式沉淀生成的,常称为“淀 晶方解石”、“淀晶方解石胶结物”、“淀 晶”。
灰泥 泥
云泥
▪ 现代碳酸盐沉积物中,灰泥大多由针状 文石组成,针状文石晶体平均长度近于 0.03mm,宽度约为长度的1/10。 化学沉淀作用生成的—针状文石
灰泥的成因 机械破碎作用生成的—泥屑
生物作用生成的:在活的钙质
藻中含大量针状文石。
云泥的成因更加复杂。
三、胶结物(cements)
胶结物——沉淀于颗粒之间的结晶方解 石或其他矿物
▪ 根据鲕粒结构和形态,鲕粒分为: 正常鲕 表皮鲕(表鲕) 复鲕 鲕粒 放射鲕 单晶鲕 多晶鲕 负鲕(空心鲕) 藻鲕
鲕粒的成因
生物说(藻成因)
无机说:将鲕粒的形成与它的 结构特征、生成环境联系起来
卡耶(Cayeux, 1935)提出鲕粒生长 的必要条件:CaCO3供应丰富且达到饱和, 有充分的核心来源,水要受到搅动。
▪ 泥级的内碎屑——泥屑

机械破碎成因的泥屑
▪ 泥屑的成因 化学沉淀成因的泥晶或微晶

泥级的生物碎屑
2.鲕粒(ooid)
▪ 鲕粒——具有核心和同心层结构的球状 颗粒,很象鱼子,大小2~0.25mm,常见的为 1~0.5mm(砂级)。
▪ 核心—内碎屑、化石、陆源 碎屑等。
▪ 同心层—主要是泥晶方解石, 现代主要是文石。
纯白云岩中:CaO占30.4%、MgO占21.7%、 CO2占47.9%

2.微量元素:Sr、Ba、Mn、Co、Ni、
Pb、Zn、Cu、Cr、V、Ga、Ti、B等。

3.同位素:
▪ (1)氧同位素:O18、O16
▪ (2)碳同位素:C14、C13、C12
▪ (3)用途:判断古温度、古盐度、C14 可以确定在2万年以内碳酸盐岩的年龄。
称为“异化颗粒”(allochem)或“异化组
分”。
1.内碎屑(intraclast) 主要是沉积盆地中沉积不久的、半固结
或固结的碳酸盐岩岩层,受波浪、潮汐水流、 风暴等的作用,破碎、搬运、磨蚀、再沉积 而成的,也可以是其他作用形成的。 ▪ 根据直径大小,可把内碎屑划分为砾屑、 砂屑、粉屑和泥屑四个级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