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木栽植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园林树木栽培学(树木栽植)

园林树木栽培学(树木栽植)

修剪的方法和要求:
1. 高大乔木应于栽前修剪;小苗、灌木可于栽后 修剪。 2、 落叶乔木疏枝时应与树干平齐,不留残 桩;灌木疏剪应与地面平齐。 3、 短截枝条,应选择在叶芽上方0.5~1.0厘米的 适宜之处。剪口应稍斜向芽背的一面。
4、 修剪时应先将枯枝、病虫枝、树皮劈裂枝剪去。 较大的剪、锯之伤口,应涂抹防腐剂。 5、粗大枝条最好用手锯锯断,然后再修平锯口。
(三)扶直封堰 1. 扶直:浇第一遍水渗入后的次日,应检查树苗 是否有倒、歪现象,发现后应及时扶直,并用细 土将堰内缝隙填严,将苗木固定好。 2. 中耕:水分渗透并适应干燥后,用小锄或铁耙 等工具,将土堰内的土表锄松,称“中耕”。中 耕可以切断土壤的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有利 保墒。植树后浇三水之间,都应中耕一次。 3. 封堰:浇第三遍水并待水分渗入后,用细土将 灌水堰内填平,使封堰土堆稍高地面。土中如果 含有砖石杂质等物,应清理出来,以免影响下次 开堰。
3)、选择当日气温较低时或小阴雨天进行移植,一 般可在下午五点以后移植。 4)、应采取带土球移植。
5)、各工序必须紧凑,尽量缩短暴露时间,随掘、 随运、随栽、随浇水。
6)、夏季移植后可采取搭荫棚、喷雾、降温、喷 保水剂等措施。
花卉种植的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独立花坛,应由中心向外的顺序种植。
2、坡式花坛,应由上向下种植。
五、苗木种植前修剪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和地上部分修剪,保持地 上、地下水分与养分平衡并维持良好树形。 1、具有明显主干的高大乔木应保持原有树形,适当 疏枝,对保留的主侧枝应在健壮芽上短截,可剪去 枝条1/5~1/3。 2、枝条茂密的花灌木,可根据花芽着生部位适量疏 枝或短截。并顺其树势适当强剪,促生新枝,更新老枝。 3、对嫁接灌木,应将接口以下砧木萌生枝条剪除。

绿化苗木种植

绿化苗木种植

绿化苗木种植一、园林植物种植前准备阶段控制要点:1、凡列为工程中的种植工作,施工前应到现场核对设计图的平面和标高,如有图纸与实际不符,应及时向建设单位(业主)报告,建设单位提请设计单位作变更设计;« I r-—1 | _2、调整或清除原绿地中植物布局,必要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可将原绿地中的植物移出绿地,保护原有保留树木;3、制订用水、用电、交通组织计划;TJ ~--沁fl V. L //4、作好土方平衡计划,落实进出土方和建设弃土的来源和去向,并根据绿化工程的进度编制施工计划和应急计划。

二、种植土回填要求仝,f 'll(一)土质要求: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种植土采用微酸性肥沃菜园土。

制作绿带地形时,所用土壤应符合园林绿化栽植要求,不能以市政建筑垃圾土11填充和一般城市挖方淤泥土填充。

推土要均匀密实,排水、渗水性能良好,在堆土教充分的自然沉降,并补充堆土,形成均匀平整的上述要求的地形后,再进行绿化种植;避免绿化种植后,因土壤沉降不均匀而影响绿带景观效果。

(二)种植土质量控制要点(种植前应使该地区的土壤达到种植土的要求)1、种植土壤及地下水位深度必须满足种植植物的生长要求,并达到施工规范的要求;2、在种植土层下有不透水层,若遇有不透水层必须设法粉碎、穿孔使其透水淋溶;3、禁用推土机反复碾压堆土、造山或改造地形,这样做最易形成不透水层,特别在土壤含水量过高的情况下碾压堆土、造山或改造地形;4、地下水位必须在中等(100CM水位以上,若地上水位属于50CM勺浅水位时,I |~ —1 I =必须做排水设施处理;5、有建筑垃圾的土壤、盐碱地、重粘土、粉砂土及含有有害园林植物生长成份的土壤,必须用种植土进行局部或全部更换;, b J:■■/T? ...... n6、种植土中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石砾、瓦砾、砖块,树根、杂草根、玻璃、塑料废弃物、泡沫等混杂物,施工企业必须清除;7、种植土的质量情况,提供有资质单位出具的土壤分析报告,若土源不同,必须提供另一土源的土壤分析报告,否则下道工序不准动工;(三)地形整理1、地形改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j ■2、谷、脊、坡的位置及走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地形改造的标高必须在允许偏差之内,即>100cm允许偏差士5cm;100-300cm,允许偏差士20cm >300cm,允许偏差士50cm4、园林植物的品种,数量、定向、排列等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若需变更,施工企业必须填报技术核定单,监理部复核后,呈建设单位批准方可实施;5、地形改造后的种植地,必须做到坡度恰当,无积水,无严重水土流失;6、地形改造后的种植地,若采用地下管道排水,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7、绿地地形整理应严格按照竖向设计要求进行,地形应自然流畅。

分析现代园林苗木栽植及防病技术

分析现代园林苗木栽植及防病技术

分析现代园林苗木的栽植及防病技术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面积正在大幅度增加,因此对园林苗木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对现代园林苗木进行栽植时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只有保证科学合理的栽植技术,才能提高园林苗木的成活率,从而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本文结合实际经验,从现代园林苗木的栽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和分析,从而提高城市绿化苗木的成活率。

关键词:现代园林苗木;栽植;技术;病虫害防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各地城市都开始了对城市道路、广场、小区等进行绿化建设,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做出了努力。

绿化苗木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美化城市空间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绿化苗木在栽植的过程中要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往往成活率较低,所以在栽植技术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化园林苗木由于生长环境特殊,在对其进行管理时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本文将从栽植技术和防病技术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 现代园林苗木的栽植技术1.1 园林苗木栽植的前期技术要点1.1.1 苗圃地的选择苗圃地是苗木种植的关键,只有好的苗圃地才能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

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分析,苗木的栽植要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充足水源供应及土壤酸碱度适宜等条件。

1.1.2 对土壤进行适时改良不同的苗木对土壤的要求不同,为了满足不同的苗木都土壤的需求要适时对土壤进行改良,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每年的9月份前后都要对土壤进行测土分析,主要检测的是20厘米深的土壤,对土壤的结构、肥力、ph值及病虫害等。

根据土壤分析的结果我们采取不同的措施改良土壤,以让苗木更好的生长。

1.1.3 对土壤进行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是保证苗木生长营养的关键,苗木的生长好它的抗病能力也会相应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对病虫害防治的成本。

在施肥的过程中主要是施用的有机肥和无机肥,在耕翻前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通透性。

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工程技术要求规范

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工程技术要求规范

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工程技术要求规范一、苗木选种要求1.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苗木品种,确保其生长状况良好;2.苗木的生长速度、枝干的坚韧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应达到相应的标准;3.苗木的成活率应较高,具有较好的抗逆能力。

二、苗木栽植要求1.栽植前,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改良,确保土壤疏松肥沃,保证苗木的生长环境;2.根据苗木的大小和树种特性确定适当的栽植孔深度和直径,并保证苗木立正栽植;3.栽植苗木时要注意保持苗木种植垂直,确保根系的均匀生长;4.在栽植完成后进行必要的固定,包括使用树桩、扎紧固定绳等;5.栽植后对苗木进行灌水,浇水量应充足,但不能造成积水。

三、苗木养护要求1.合理施肥,根据不同树种的营养需求和土壤情况进行施肥,保证苗木的生长健康;2.定期除草,保持苗木周围的地面清洁,并及时清除杂草;3.密切观察苗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苗木的病虫害问题;4.根据苗木的需要适时浇水,避免干旱或过度浇水;5.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必要的修剪和整形,保证苗木的形态美观。

四、苗木保护要求1.加强苗木的保护,防止苗木遭受人为破坏或盗窃;2.维护苗木周围的环境整洁,避免垃圾等对苗木造成污染;3.定期检查苗木的安全情况,如发现苗木松动、枯死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4.加强苗木的抗逆性训练,提高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逆能力;5.根据苗木的需要设置保护网、护栏等设施,确保苗木的安全。

五、苗木验收要求1.对苗木的形态、生长状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苗木的健康和品质;2.对苗木的种植工艺和技术要求进行检查,确保苗木栽种符合规范要求;3.对苗木的数量和规格进行核对,确保与合同约定一致;4.对苗木的成活率和根系生长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苗木能够顺利生长。

总结: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工程技术要求规范是保障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关键之一、本文通过对苗木选种、栽植、养护和保护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绿化苗木栽植技术要点

绿化苗木栽植技术要点

绿化苗木栽植技术要点绿化苗木是城市绿化和园林景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栽植技术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绿化效果的好坏。

下面就绿化苗木栽植技术的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苗木选择1.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苗木种类,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生长的苗木。

2. 选择良好品种,树种外观要端正,干燥,无病虫害,叶色应鲜绿。

3. 选择适合规格,视具体位置大小、周围环境以及栽植用途来选择大小规格。

二、栽植季节1. 秋季是最佳的栽植季节,此时气温适宜,土壤湿度适中,有利于苗木生长。

2. 在冬季栽植时要注意将苗木的根系妥善保存,避免冻害。

三、栽植地点选择1. 要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性能好的地点。

2. 要远离工业污染源、烟尘、噪音等环境污染。

四、施工前的准备1. 测量目标地块大小、形状等,做好栽植计划,并标记出栽植位置。

2. 针对不同地质情况,进行合理的土壤改良,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能力。

五、挖坑与整地1. 挖坑尺寸宜大不宜小,一般情况下,挖坑直径为挖出土球周围树冠的1.5-2倍,深度为土球厚度的2/3。

2. 挖出土坑后,要仔细检查根系是否完整或受损,及时修剪破损的根系。

六、移栽与填土1. 移栽时要小心轻放,尽量保持土球完整,根系不要弯曲或压伤。

2. 移栽后要立即补土,填入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填土时应轻轻拍实,避免产生空气隔离。

3. 补土后要适当浇水,以确保根系周围的土壤充分接触,保持一定的湿度。

七、整形与固定1. 对于树干直立性较差的苗木,可以设置支撑杆或绳索进行固定,以便树木成长时更加稳固。

2. 对于乔木和灌木,有必要进行整形修剪,保持树体形态美观。

八、养护与管理1. 栽植后要做好充足的灌溉工作,保证苗木的生长需要。

2. 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入,不可过量。

3. 经常检查苗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病虫害,保持苗木的健康生长。

九、园林绿化规划考虑到苗木的生长习性和成熟后的形态,合理进行园林绿化规划,避免在后期成型时需要移栽或修剪的情况。

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及其养护

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及其养护

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及其养护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及其养护是城市绿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苗木的健康生长首先取决于种植环境的条件,其次便是养护工作的质量。

下面将从苗木种植和养护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苗木种植1.选择适宜的品种。

园林苗木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园林苗木既要符合园林绿化的要求,又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一般来说,树种或灌木的高度和宽度、生长速度、习性、成长周期、树冠和根系的形态、枝条密度、花果性状和耐旱、抗风、抗霜等特性,都应当根据当地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来选择。

2.制定合理的种植方案。

制定种植方案是园林绿化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包括:种植点的选定、苗木摆放位置、栽植季节和方法等。

3.适时进行栽植。

不同的树种其栽植期也不同,有些树种在春季栽植,有些在秋季栽植。

要合理选择不同树种的栽植时间。

4.选用质量好的苗木。

苗木的质量是决定苗木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好的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往往要比质量差的苗木更健壮,更能够适应环境。

选用苗木时,需要选择壮龄、健康、根系发达的苗木。

5.栽植前需要进行土壤处理。

土壤的pH值、氮、磷、钾元素含量和水分情况等都会影响苗木生长,为了让苗木能够更好的生长,需要对栽植土进行调整和施肥,使之能够满足苗木的生长需要。

二、苗木养护1.掌握浇水的方法和时机。

不同的树木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半干旱树种对水分的需求要远小于湿润树种,因此,在浇水的时候需要结合当地气候、土壤和树种的特点,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浇水。

2.掌握施肥方法和周期。

根据不同的树种及施肥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的作用在于充分提高苗木的营养水平,增强抵御病虫害、逆境等不利因素的能力。

3.病虫害防治。

在苗木养护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蚜虫、斑点病、黑粉病等。

处理方法一般包括采用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物理防治等措施。

4.修剪整形。

根据不同的树种特点和需求调整树冠形态,一方面使苗木外形美观,另一方面使树冠呼吸顺畅,对根系生长也有好处。

浅谈园林绿化苗的培育与栽植技术

浅谈园林绿化苗的培育与栽植技术

浅谈园林绿化苗的培育与栽植技术园林绿化苗的培育与栽植技术一直是园林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好的苗木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基础,它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保护生态平衡,提高空气质量,对于城市绿化和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苗木培育和栽植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才能确保苗木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本文将围绕园林绿化苗木的培育与栽植技术展开讨论。

一、苗木的培育技术苗木的培育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涉及到苗木的种植、管理和养护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苗木的培育技术。

1. 选择适宜的苗木品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品种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地理条件选择适宜的苗木品种。

一般来说,要选择抗逆性强、成活率高、株形美观的苗木品种,如松树、柳树、榉树等。

2. 合理施肥苗木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合理的施肥可以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可以在春季和秋季施肥,选择有机肥和无机肥进行配比施用,可以更好地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

3. 喷灌技术对于苗木的喷灌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控制水分的供应,保持苗木的生长环境。

在喷灌过程中要注意水分的均匀分布和适量的施用,避免因水分过多或者过少导致苗木生长发育不良。

4. 定期修枝苗木的修枝是为了促进苗木的生长,保持树冠的形态美观。

定期修剪掉腐朽、病虫害部分的树枝,可以减轻树木的负担,增强树木的抗逆性。

5. 预防病虫害在苗木的培育过程中,要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防治,避免病虫害对苗木造成损害。

可以通过喷洒农药、剪除病虫害部分等方法来进行防治。

苗木的栽植是园林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栽植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苗木的栽植技术。

1. 选择合适的栽植季节苗木的栽植季节应选择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是苗木生长的旺季,也是根系生长的时期,对苗木的成活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挖孔栽植在栽植过程中,要保证苗木的栽入孔中后,树干与土面之间应保持垂直。

根系要依照株形的形状、根系所需的空间大小和排水条件等合理地栽入孔内,一般来说,根系埋深应与上部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提高园林工程中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提高园林工程中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提高园林工程中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关键措施近年来,随着园林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的加剧,苗木栽植成活率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虽然现在市场上有大量好苗,但苗木栽植后成活率低,是影响城市绿化效果的主要问题之一。

那么,该如何提高苗木栽植的成活率呢?以下是提高园林工程中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一、选择适宜的苗木品种不同的苗木品种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各种苗木品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加以选择。

在栽植过程中,应选择同种苗木尽量保证树高、冠幅、干径的一致性,最大限度保证苗木根系完整。

此外,应选择长势健壮、外观完好无损的苗木。

二、做好苗木的管理与保护苗木栽植后的生长和成活与苗木的管理和保护密不可分。

栽植苗木后要适时浇水,保证苗木得到足够的水分,同时要注意控制浇水的量,以免出现积水现象。

还要及时施肥,补充苗木需要的养分,加强苗木的保存和护理。

保持苗木周围的环境清洁卫生,特别是不要让垃圾、树叶、杂草等杂物杂草影响到苗木的生长发育。

三、合理的苗木栽植方式苗木栽植时,应分地形、结构、土壤情况和树种等因素选定适当的种植方式,确保苗木根系健康,成活率大。

同时,树洞的开挖、培植、配合使用现代化的合适工具,中药生态、寄生植物、植物抗性等对于抵抗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保护生态环境和绿化工作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四、合理的栽植时间栽植时间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

为求快速效益,一些工程习惯在农忙过后整齐栽种,一些工程则将植株保护效益和旱情加以综合斟酌。

栽植时间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气候、土壤、树种等因素来选定,在苗木的秋季生长旺盛、气温下降,会利于根系的发达且减少水分蒸发,成活率也会更高。

综上所述,提高园林工程中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主要包括选择适宜的苗木品种、做好苗木的管理与保护、合理的苗木栽植方式和合理的栽植时间。

只有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措施方案、合理地进行苗木栽植和管理,才能确保苗木成活率的高效率。

这样,才能更好地呈现城市绿化的美好风景,实现了社会的集体价值观和个体心理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苗木栽植技术要点绿化工程施工中苗木的栽植包括选苗、起苗、运输、定植、栽后管理五大环节。

栽植的各个环节要密切配合,技术到位。

一、选苗按照设计的树种、规格选择工程需要的苗木。

对中选的苗木进行号苗。

1、苗木质量:用于园林绿化的苗木,移植苗比未移植过的苗木成活率高、恢复快、绿化效果好;苗圃培育的苗木比在山上挖的苗木质量好;规格相同、苗龄不同的苗木,苗龄小的比苗龄大的质量好。

应用的苗木应具备生长健壮、枝叶茂盛、树冠完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冻害等基本质量要求。

具体质量要求如下:(1)苗干粗壮、通直。

有适宜的高度、不徒长。

(2)树冠丰满,主侧枝分布均匀。

针叶树顶芽饱满,有较强的顶端优势。

(3)根系发达、完整、主根短直,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起苗后大根系无劈裂。

(4)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2、苗龄与规格:(1)苗龄:同一树种,在规格相同的条件下,年幼的苗木比苗龄大的缓苗时间短,成活率高。

从山上挖取的苗木,不但根系损失严重,而且苗龄大,有的甚至是小老树,死亡率很高,不宜采用。

(2)规格:通常乔木树种选用规格为:落叶慢生树种胸径5.0cm 以上;速生树种胸径7.0cm以上;小乔木胸径3.0cm以上;常绿乔木树高2.5-4.0cm。

行道树、蔽荫树、孤赏树的规格宜更大些。

灌木树种因树种不同而异,通常主枝数为3-6个,蓬径0.5-1.0m,灌高0.8-1.5m,苗龄3-6年,移植次数在一次以上。

藤木类苗木,分枝数不少于三个,主蔓径0.3-1.0cm,主蔓长1.0-2.0m,苗龄2-3年以上。

3、有关苗木几项生长指标的说明:(1)高度a、苗高:指从苗木的根茎起到乔木苗干主梢顶端的高度。

b、枝下高:指乔木树种,自苗高的根茎到树冠下第一轮活侧枝的高度。

c、灌高:指从地面至灌木正常生长顶端的垂直高度。

(2)直径:指苗干的粗度(cm、m),因测量的部位不同,直径又分为地径和胸径。

a、地径:指乔木小苗或灌木苗,根茎处的直径。

如果是嫁接苗,因苗干的嫁接部位易膨大,所以应在膨大部位上方的正常干茎处量取直径。

b、胸径:乔木树种的苗木,根茎之上1.3m处的苗干直径。

(3)、冠幅:指树冠投影南北与东西两个方位长度的平均值。

二、起苗对已号过的苗木进行起挖。

起苗时,若土壤过于干旱,应在起苗前3-5天浇一次透水。

常绿树种及处在生长期的落叶树种和有其它特殊质量要求的树种应带土球起苗。

1、裸根苗:起苗后,根部要沾泥浆(最好用100ppm的ABT生根粉2号或a萘乙酸溶液与粘土和的泥浆)。

(1)1-2年生的小苗:要求起出的苗木根系完整、不伤根。

(2)落叶乔木:根幅的大小为胸径的8-10倍,以树干为圆心,胸径的4-5倍长为半径,绕树画一圆,于圆外侧垂直下挖一定深度,保留主根,切断侧根起出苗木,掏空边缘泥土,尽量保留护心土,修剪伤根。

(3)落叶灌木:根幅的大小以灌木高度的三分之一为半径,绕树画圆,在圆的外侧垂直下挖起苗。

2、土球苗:常绿树种(包括常绿针叶树及常绿阔叶树)及处于生长期的阔叶树苗,起苗前先向苗木喷洒1:20倍的植物蒸腾抑制剂(农科院标典化工生产),叶表面、背面都要喷到,以喷湿枝叶而不滴水为宜,待叶片不湿时起苗。

起苗时要求带土球,土球的大小为苗木直径的8-10倍,按此规格绕树干画圆,在圆外挖出半球状的土球,土球厚度通常为土球直径的4/5以上,根深性树种,如银杏等可适当加大,并用草绳将土球捆绑紧。

三、装车运输。

装运时要保护好树干,以免损伤树皮、干枝,确保土球不散,根系潮湿,主梢不折,松属树种的顶芽完整。

1、乔木苗:装车时根系在前,树梢向后,顺序安放,上不超高,梢不拖地,根部盖湿草帘保护裸根,然后覆盖篷布,用绳捆好。

2、土球苗:苗高不足2.0m者,立放;苗高大于2.0m者,土球在前,树梢向后,斜放或平放,盖篷布或遮阴网封好。

运输途中要保持苗木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苗木暴晒、风干、雨淋和机械损伤。

苗木在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保持苗木、土球及包装完好无损。

四、施工区假植:苗木应随运随栽,如果进入工地的苗木过于集中,栽植不及、或植苗后浇水跟不上时,要对苗木进行假植。

(1)裸根苗:可用湿草帘盖好,或挖沟假植或用潮润河沙假植。

(2)土球苗:集中立放,边缘用土封住,土球之间用湿沙填充,如果是常绿苗还要向树冠喷水保湿。

五、修剪“本固则枝荣”,苗木的树冠与根系有密切的对应及平衡关系。

起苗后,苗木的根系受到破坏,根幅缩小,吸收能力减弱,这时必须对地上部分枝叶进行修剪,以保持苗木地上部分(树冠)与地下部分(根系)的平衡。

(1)根部:对损伤根、过长根、病虫根、不正常的偏斜跟进行修剪。

(2)枝干:苗木的修剪最理想的是在起苗前4-5天,若来不及时可在起苗后栽植前进行,越在越好。

干性强者要削枝保干,在饱满芽处截干,重剪侧枝(剪去1/2-1/3),有的疏除;干性不强者,保持数个主枝,适当保护二级枝,重剪或疏除小枝;萌芽力强的树种及灌木重剪;松类及银杏、玉兰只疏枝不短截。

处在生长期的苗木修剪时,要适当保留小枝,疏除2/3的叶片,保留叶柄。

有明显主干型灌木,修剪时应保持原有树形,主枝分布均匀,主枝短截长度不应超过1/2;丛枝型灌木预留枝条大于30cm;多干型灌木疏枝。

修剪质量要求:剪口平滑、无撕裂。

枝条短截时应留外芽,剪口在芽上0.5cm,剪口大于2.0cm时需涂防腐剂。

六、栽植1、挖穴根据图纸放样定点的位置挖穴,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穴的规格依树种不同而异,一般穴径比土球(或根幅)的直径大40-60cm,穴深比土球厚度大20-40cm。

挖掘时要垂直下挖直到规定深度,保持上口与底边垂直。

如株距太小,挖穴时可改为挖沟。

表层土、深层土分别放置,如穴有石块,建筑垃圾或对树木生长不利的土壤时,弃之不用,还须扩穴换土。

栽植土要加适量多菌灵及辛硫磷进行消毒。

2、根部处理:为使根系尽快恢复生长,须对根系进行处理,可提高苗木成活率。

(1)根系浸水:长途运输或失水较多的裸根苗木,运到栽植场地后,要马上将根系浸入池塘或水中,浸泡6-24小时,待苗木吸足水后栽植。

(2)生根促进剂处理根部:裸根苗用100-150ppm的a萘乙酸溶液浸根1小时,或用100-150ppm的a萘乙酸溶液与细土搅成泥浆沾根,若为土球苗,可用100-150ppm的a萘乙酸喷洒露出的根部(以喷湿为宜)。

100-150ppm(即浓度为100-150mg/kg)的a萘乙酸溶液配制方法:将一克a萘乙酸粉倒入容器,用少许酒精溶解,再倒入1000-7500克清水即成。

3、苗木消毒处理栽植前用石硫合剂喷洒苗木枝干,休眠期石硫合剂浓度为波美3-5度,生长期用波美0.3-0.5度。

4、栽植栽植时间以秋季树木落叶后及早春萌芽前的休眠期为宜。

雨季可种植常绿针叶树。

(1)裸根苗:坑先填些表土成小丘状,放苗入穴,扶正,再填入湿润的河沙或表层土,轻提苗干,使其根系自然向下舒展,然后踏实、填满再踩,然后覆土,保持根茎与地面相平或高出地面3-5cm。

(2)土球苗:将苗木放入穴立正扶直,取出包装,土球表面与地面相平或高出地面3-5cm,四周填土,保护土球,踩实。

(若是生根困难的树种,可先在土球周围填湿润的河沙在填满土壤踏实)。

栽植后,在穴的外围筑一高15-20cm的环形挡水土堰。

在栽植色块模纹时应由中心向外栽植,坡式栽植时应由上向下种植,种植色块时应分块种植。

5、树干缠草绳:对有主干的乔木树种的苗木,栽植后马上在干部缠草绳,自苗干基部一直缠到分枝处,以保护树皮。

6、支撑:对乔木树种(雪松、白玉兰、国槐、合欢等)的苗木,植后随即用木棍搭架支撑,以免风吹树摇,伤害根系。

支撑物应牢固,基部应埋入地下30cm,绑扎树木处应加垫物,不得磨损树干。

7、浇水:苗木栽植后,当天要浇第一遍水,三日浇第二遍水,确保新栽苗木不缺水。

当水渗下后,若有苗木倾斜时,应及时扶正培土。

8、树冠喷水:常绿树种及处于生长季节栽植的苗木,栽植后还要向树冠喷水,每天不少于两次。

保持树冠湿润,减少蒸腾和树体失水。

七、栽后管理管理容包括:浇水、松土、除草、修剪、施肥、防护、病虫防治等。

1、浇水适时浇水是新栽树木成活的关键,必须连年多次浇水才能保证苗木的成活和正常生长发育。

根据不同树种和不同季节对水分的需要,浇水可分为以下几种。

(1)生长期浇水:新栽的苗木必须要浇两次透水,以后视天气干燥程度,土壤含水量和苗木需水情况适时浇水。

4-6月是干旱季节,雨水较少,又是树木生长的旺盛季节,需水量较大,要多浇水以满足树木生长的需要;7-8月份为雨季,不需多浇水,遇到降雨过多时还应排水,如遇大旱之年,此期也应浇水;9-10月份为树木组织充实阶段,一般不应浇水,以免引起徒长,但如过于干旱,也可适量浇水。

新栽的、贵重的树种要适时浇水,以免因缺水而死亡。

(2)树冠喷水:新栽的常绿树种如雪松、黑松、白皮松、云杉、大叶女贞、广玉兰等及处于生长期的落叶阔叶树因起苗截断了吸收根,在新的吸收根还未长出时常因树冠失水消耗树体本身水分过多而死亡,所以对上述树种新植的苗木要实施树冠喷水,每天不少于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避开中午高温区),以增加树冠的湿度和水分,减少树体水分的消耗,保证苗木的成活和旺盛生长。

(3)浇封冻水:在11-12月份,树木已停止生长,开始进入休眠期。

为使树木安全越冬,免受冬春干旱危害,所以要在土壤封冻前浇封冻水,一定要浇足浇透。

(4)返青水:早春在土壤已解冻树木开始萌动前,浇一次透水,可使树木健壮生长,花繁叶茂。

浇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2、松土、除草:(1)松土:浇水后或雨后,都要对林地进行松土,疏松土壤即可保墒,又能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2)除草:清除林地杂草,以人工除草为主,要除早、除小、除了,保证林地无杂草,雨季无草荒,每次除草后,要将杂草清理出林地,保证林地清洁卫生。

3、修枝整形为保证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树形美观,要对树木进行修枝整形,修剪要根据树种的特性和绿化功能因地制宜、因树制宜。

修剪的时间一般在树木的休眠期进行,有伤流的树种(如核桃、枫等),应避开伤流期,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季,绿篱、色块、黄等宜在每年的五月上旬和八月底。

(1)乔木:主干明显的树种,修剪时要保护中央领导干,保证其向上直立生长。

逐年调整树干和树冠的比例,同一规格的树种或列植树,枝下高应基本一致。

针叶树要保护顶芽,修去过密枝、垂地枝;银杏、玉兰等只疏枝不短截。

(2)花灌木:修去长枝,疏除腔密生枝,更新衰老枝;造型树要保持外形轮廓清晰,外缘树叶紧密,突出造型特点。

观花灌木要根据开花特性进行修剪,如当年生枝开花的树种(紫薇、木槿等)在休眠期,对生长健壮的枝短截,保留3-5个芽;腊梅为当年枝条开花的树种,应在花后修剪花枝,促使新枝生长;二年生枝开花的树种(碧桃、连翘、榆叶梅等),生长季花落后,将已开过花的枝条重剪,促生新枝,以待来年开花;多年生枝开花的灌木(紫荆、贴梗海棠等)修剪时要保护老枝,剪除过密枝、枯枝、病虫枝、(3)绿篱、色块;修剪时要保持线条整齐、轮廓清除、顶部平整、高度一致、侧面垂直,每次修剪高度应上移2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