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股骨头坏死的分型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和治疗手段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和治疗手段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髋关节疾病,临床上常常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程、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进行分期。
常见的分期方法包括法国学派(Ficat)分期、Steinberg分期和ARCO分期。
Ficat分期:Ficat分期是股骨头坏死最早的分期方法,根据X线和CT等影像学表现,将股骨头坏死分为四期。
Ⅰ期:股骨头坏死前期,无症状或轻微症状,X线检查正常。
Ⅱ期:股骨头坏死早期,轻度疼痛,X线检查出现局部硬化和骨小梁消失。
Ⅲ期:股骨头坏死中期,疼痛加重,X线检查出现股骨头塌陷、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变窄。
Ⅳ期:股骨头坏死晚期,疼痛严重,X线检查出现骨性关节炎、关节破坏和骨性强直。
Steinberg分期:Steinberg分期主要依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将股骨头坏死分为五期。
Ⅰ期:股骨头坏死前期,症状轻微,影像学表现未见异常。
Ⅱ期:股骨头坏死初期,症状轻度,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局限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消失。
Ⅲa期:股骨头坏死进展期,症状加重,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局限性坍塌或裂隙。
Ⅲb期:股骨头坏死进展期,症状加重,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广泛性坍塌或裂隙。
Ⅳ期:股骨头坏死晚期,出现严重关节破坏和骨性强直。
ARCO分期:ARCO分期也是一种常用的股骨头坏死分期方法,与Steinberg分期相似,也是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将股骨头坏死分为五期。
Ⅰ期:股骨头坏死前期,影像学表现正常。
Ⅱa期:股骨头坏死早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骨小梁消失、局限性骨质疏松和股骨头局限性坍塌程度小于2mm。
Ⅱb期:股骨头坏死早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局限性坍塌程度大于等于2mm。
Ⅲa期:股骨头坏死中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广泛性坍塌程度小于2mm。
Ⅲb期:股骨头坏死中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广泛性坍塌程度大于等于2mm。
Ⅳ期:股骨头坏死晚期,影像学表现关节破坏和骨性强直。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在早期(Ⅰ-Ⅱ期),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较高,预后较好;在晚期(Ⅲ-Ⅳ期),骨关节保留手术效果不佳,常常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2024版】

• DSA介入治疗的禁忌症:病人全身情况衰竭、高烧、 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有明显出血倾向、过敏以及穿 刺部位感染的者,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 DSA介入治疗的缺陷:同一部位血管比较多,容易相 互重叠,所以需要多体位投照,时间比较长,对人体 的辐射较大;有利于显示小动脉支,但对2毫米以下 的毛细血管不能显示。
的 5. 囊变区的数目、大小、形态、分布、边缘有无骨硬化; 并 6. 有无关节积液;
7.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块或脓肿的形态、大小、密度;
发 8. 增强后骨内病灶及周围软组织肿块的形态、密度变化等。 症 • 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
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使得骨质松软, 从而触发骨变,导致股骨头坏死。
坏
人体时被吸收程度不同成像。
死
• CT:对早期的骨坏死诊断不敏 感,可以准确的反映塌陷的情 况。x线多方位照射之后排列
的
成像 • MRI:对于骨坏死早期的诊断
有特异性,可直接诊断早期骨 坏死。利用强磁场使体内氢质
检 查
子运动放出能量,产生射频信
号,被释放出之后成像
股骨头坏死的 X 线表现
• 初期: 髋关节间隙轻度增宽,主要因关节软骨增宽, 股骨头外移所致,1期2期:骨密度不均匀,关节表面 不光滑,毛糙。
• 中期: 股骨头皮质塌陷的早期征象其内可见死骨、 裂隙、硬化和透光区,股骨头压缩变扁平,轮廓不规 则,关节腔最初因股骨头变扁而增宽。股骨颈下方 出现皮质增厚或骨膜增生,关节间隙可呈不规则 变窄,髋臼关节面增生硬化,Sheaton(沈通氏线) 不连续,股骨头碎块可成为关节游离体。.
• 晚期: 股骨头骨结构完全消失,股骨头明显变扁或覃 状变形,内有弥漫或局限性硬化或囊变区,关节间 隙变窄,股骨头增粗,可有关节半脱位。髋臼缘和 股骨头基底部增生变成骨赘,髋臼关节面出现硬化 并囊变,股骨头与髋臼变扁,股骨颈吸收,下肢变短。
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2019年版)

[3]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显微修复学组,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 标准专家共识(2012年 版 )[J].中 华 关 节 外 科 杂 志 (电 子版),2012,6(3):89-92.
具备主症 2项与次症 1项,或主症 1项与次症 2 项,即可判定为本证。 (二)中期股骨头坏死 3.经脉痹阻证 多见于中期(ARCO分期Ⅱ期、Ⅲ期) 股骨头坏死。 (1)主症:①髋痛至膝,动则痛甚;②关节屈伸不利。 (2)次症:①倦怠肢乏;②周身酸楚;③舌暗或紫;④脉 涩而无力。
具备主症 2项与次症 1项,或主症 1项与次症 2 项,即可判定为本证。 (三)晚期股骨头坏死 4.肝肾亏虚证 多见于晚期(ARCO分期Ⅲ期、Ⅳ期) 股骨头坏死。 (1)主症:①髋部疼痛,下肢畏寒;②下肢僵硬,行走无力。 (2)次症:①腰膝酸软;②下肢痿软无力;③头晕或健 忘;④舌淡苔白;⑤脉沉而无力。
《股骨 头 坏 死 中 医 辨 证 标 准》(T/CACM 1320- 2019)于 2019年 4月 8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本
通讯作者:陈卫衡 Email:drchenw的辨识与判定,供股 骨头坏死领域的中医药临床、教学及科研人员使用。
二、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
具备主症 2项与次症 1项,或主症 1项与次症 2
· 2· (总 402) 中医正骨 2019年 6月第 31卷第 6期 JTradChinOrthopTrauma,2019,Vol.31,No.6
项,即可判定为本证。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
股骨头坏死病理变化

股骨头坏死病理变化1. 微血管病变:股骨头内的血供受到损害,微血管血栓形成,血液供应不足。
这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壁增厚、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因素有关。
2. 骨细胞死亡: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股骨头内的骨细胞发生坏死,主要是骨小梁内的骨细胞受到影响。
骨细胞死亡后,细胞碎片溶解释放到骨间质中,引起炎症反应。
3. 骨髓水肿:股骨头坏死时,骨髓腔内可能出现水肿,该水肿可能与骨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有关。
4. 骨质疏松:在股骨头坏死过程中,骨基质受到破坏,骨小梁稀疏,骨质疏松。
5. 骨坏死后骨再生:在早期坏死区域,骨坏死后可能存在骨再生与修复尝试,出现骨小梁重塑、纤维组织填充等现象。
总的来说,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血管病变、骨细胞死亡、炎症反应、骨质疏松和骨再生等多个方面。
根据《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统计手册(DSM-5)》的定义,智力障碍(Intellectual Disability)的诊断标准如下:1. 智商水平:智商(智力商数,IQ)是通过智力测验来衡量的。
智力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智商水平的显著低于平均水平。
智商测验通常使用标准分数(Standard Scores)来表示,一般认为智力障碍的智商分数在70以下。
2. 自适应功能:除了智力水平的低下,个体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自适应功能(如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自理能力等)也显著受限。
自适应功能评估通常包括一系列结构化的问卷和观察。
3. 起病年龄:智力障碍的起病年龄通常是在儿童期期间,早期起病的情况较为常见。
然而,由于有些智力障碍可能在成年期才被诊断,因此没有年龄限制。
4. 严重程度分级:根据智商水平和自适应功能程度,智力障碍被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严重程度级别。
需要注意的是,智力障碍的诊断应综合考虑智商水平和自适应能力的评估,并排除其他引起智力低下的可能原因,如脑损伤、遗传疾病等。
此外,智力障碍也可伴随其他精神和发育障碍,如孤独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
股骨头坏死伤残鉴定标准

股骨头坏死伤残鉴定标准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是由于股骨头血液供应不足,导致骨骼组织死亡而引起的。
这种疾病常常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伤残。
因此,为了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我们需要制定一些股骨头坏死伤残鉴定标准。
一、股骨头坏死的定义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骨质组织发生坏死和缺血坏死的病变,临床表现为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很多,包括外伤、骨折、酗酒、吸烟、糖尿病等因素。
二、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1、症状:患者出现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2、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股骨头坏死的特征性改变,如股骨头骨质密度减低、骨质破坏、骨小梁消失等。
3、病理检查:通过活组织检查或手术取材检查,能够明确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学改变。
三、股骨头坏死伤残鉴定标准1、股骨头坏死程度分级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程度,可将其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股骨头骨质密度减低,但未出现明显骨质破坏。
中度:股骨头骨质密度减低,出现明显骨质破坏,但未涉及骨关节面。
重度:股骨头骨质密度减低,出现明显骨质破坏,涉及骨关节面,导致髋关节功能严重受限。
2、伤残程度评定根据股骨头坏死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可将其伤残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患者能够完成大部分日常生活和工作,但需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行走。
中度:患者能够完成部分日常生活和工作,但需借助助具,如拐杖、轮椅等。
重度:患者无法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需借助助具或他人帮助。
四、结语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伤残。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些股骨头坏死伤残鉴定标准,以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对股骨头坏死的定义、诊断标准和伤残鉴定标准的详细介绍,相信读者已经对这种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股骨头坏死arco分型

股骨头坏死arco分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股骨头坏死,又称为髌骨坏死或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中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骨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股骨头的坏死。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30岁到50岁的成年人中,尤其是男性。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长期饮酒、激素使用、放射疗法、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股骨头坏死的Arco分型是一种常用的分级系统,用于评估股骨头坏死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Arco分型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Arco I、Arco II、Arco III和Arco IV。
Arco I期:此阶段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X光或MRI检查可能显示股骨头有轻微的变化,但骨髓供应还未受到严重影响。
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积极的干预来延缓病情的发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减轻体重、避免持续受力等。
Arco II期: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感到股骨头周围疼痛和不适,X光或MRI检查可能显示股骨头有轻度坏死和骨质疏松。
治疗方面,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减轻疼痛和炎症,并进行物理治疗来强化股骨头周围的肌肉。
Arco IV期:这是股骨头坏死最严重的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残疾和疼痛,丧失正常行走能力。
在这个阶段,可能需要更加复杂和长期的手术治疗,包括股骨头置换术和康复训练等。
Arco分型为医生提供了一个评估股骨头坏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注意治疗效果,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预防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也需要注意避免涉及危险因素,提高骨骼健康水平,保持适当的运动和体重,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等。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患有股骨头坏死,请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遵医嘱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和生活指导,以期尽快缓解症状,减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第二篇示例: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也被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主要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骨骼坏死。
arco股骨头坏死分型

Arco股骨头坏死分型一、Arco股骨头坏死分型概述Arco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其特点是股骨头血液供应受损,导致骨坏死。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这种疾病,对其进行分型是必要的。
分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描述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以及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
二、Arco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对于Arco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至关重要。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常见症状包括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体格检查可能显示腹股沟中点深压痛,以及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和骨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髋关节结构和功能信息。
三、Arco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Arco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手段。
X光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股骨头坏死区域和骨结构的改变。
MRI能够提供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清晰地显示髋关节内的结构,对于早期诊断和监测病情进展具有重要价值。
骨扫描是一种全身性骨骼检查方法,用于检测骨坏死的高危区域。
四、Arco股骨头坏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Arco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是股骨头血液供应受损。
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如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酗酒、血红蛋白病、潜水病和髋关节创伤等。
一旦血液供应受损,骨组织缺氧,最终导致骨坏死。
这一过程可能伴随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五、Arco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策略治疗Arco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取决于疾病的分期和患者的个体情况。
早期治疗通常包括减轻负重、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非手术治疗。
如果疾病进展,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核心减压术、死骨切除术、植骨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活动水平、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六、Arco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康复Arco股骨头坏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包括疼痛、活动受限和心理压力等。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辩证与辨病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辩证与辨病
……
辩证是根据股骨头坏死病发展到某一阶段和在这一阶段呈现的
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型与诊断。
辩病是根据病因将股骨头坏死病分为激素性、创伤性、慢性酒精中毒性、先天髋臼发育不良性、强直性脊柱炎等不同病因,再结合X线分期作出明确诊断。
Ⅰ期(早期):此期病程短,正气不虚,或正气偏虚,多是气滞血瘀,实证为主。
Ⅱ期(中期):此期病程较长,多伴有功能障碍,平素活动量减少,体质减弱,以本虚标实,虚实相兼证为主。
Ⅲ期(晚期):此期病程长,一般要1~2年或数年以上,功能障碍明显,有的需扶双拐,活动困难,体质显著减弱,正气不足,肝肾气血均虚兼有血瘀证为主。
早中晚期辩证一般的规律如上所述,由于人的个体差异很大,禀赋又有不同,病因不同。
在临床上可见X线虽属中期,但其人正气不虚,而出现气滞血瘀型证候,或可见X线虽属Ⅰ期,但其人正气虚弱,肝肾不足、肾阳虚等证候。
辨病是根据病因将股骨头坏死病分为激素性、创伤性、慢性酒精中毒性、先天发育不良性、类风湿性等不同。
,再结合作出明确诊断。
在治疗中应辩证与辨病相结合,见其证用其药。
对于X线分期与辩证辨不可硬套,而
应灵活应变,以提高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诊断标准
• 专家建议综合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会(JIC)和Mont提出的诊断标准,制 定我国的诊断标准。 一、主要标准 1、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部位为主 关节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 2、X线片改变:股骨头塌陷,不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 软骨下骨有透X线带(新月征,软骨下骨折)。3、核素扫描示股骨头内热区 中有冷区。4、股骨头MRI的T1加权相呈带状低信号(带状类型)或T2加权 相有双线征。5、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 根骨小梁,有骨髓坏死。 二、次要标准 1、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囊性变或 斑点状硬化,股骨头外上部变扁。2、核素骨扫描示冷区或热区。3、MRI示 等质或异质低信号强度而无T1相的带状类型。 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主要标准可确诊。符合一条主要标准,或次要标准阳性 数≥4(至少包括一种X线片阳性改变),则可能诊断。
鉴别诊断
•
对具有类似的X线改变或MRI改变的病变,应注意鉴别。 一、具有类似X线改变疾病的鉴别诊断 1、中、晚期骨关 节炎:当关节间隙变窄,出现软骨下囊性变时可能会混淆, 但其CT表现为硬化并有囊形变,MRI改变以低信号为主, 可据此鉴别。2、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股骨头包 裹不全,髋臼线在股骨头外上部,关节间隙变窄、消失, 骨硬化、囊变,髋臼对应区出现类似改变,与ONFH容易 鉴别。3、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常见于青少年男性, 多为双侧骶髂关节受累,其特点为HLA-B27阳性,股骨头 保持圆形,但关节间隙变窄、消失甚至融合,故不难鉴别。 部分患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合并ONFH,股骨头可出 现塌陷但往往不严重。4、类风湿关节炎:多见于女性, 股骨头保持圆形,但关节间隙变窄、消失。常见股骨头关 节面及髋臼骨侵蚀,鉴别不难。
具有类似MRI改变疾病的鉴别诊断
• 1、暂时性骨质疏松征(ITOH):可见于中年男女性患者,属暂时性疼痛性 骨髓水肿。X线片示股骨头、颈甚至转子部骨量减少。MRI可见T1加权相均匀 低信号,T2加权相高信号,范围可至股骨颈及转子部,无带状低信号,可与 ONFH鉴别。此病可在3-6个月内痊愈。 2、软骨下不全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无明显外伤史,表现突然发 作的髋部疼痛,不能行走,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示股骨头外上部稍变扁, MRI的T1及T2加权相显示软骨下低信号线,周围骨髓水肿,T2抑脂相显示片 状高信号。 3、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多发于膝关节,髋关节受累少见。累及髋关 节的特点为:青少年发病,髋部轻中度痛伴有跛行,早、中期关节活动轻度 受限。CT及X线摄片可显示股骨头、颈或髋臼皮质骨侵蚀,关节间隙轻、中 度变窄。MRI示广泛滑膜肥厚,低或中度信号均匀分布。 4、股骨头挫伤:多见于中年有髋关节外伤史患者,表现为髋部痛及跛行。 MRI位于股骨头内的T1加权相中等强度信号、T2加权相高信号,内侧较多。 5、滑膜疝洼(synovial herniation pit):此为滑膜组织增生侵入股骨颈部皮 质的良性病变,MRI示T1加权相低信号、T2加权相高信号的小型圆形病灶, 多侵蚀股骨颈上部皮质,通常无症状。
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治疗
股骨头坏死(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VN),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 定义:ONFH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 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 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
• ONFH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 者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髋 部外伤引起,后者在我国的主要原因为皮 质类固醇的应用及酗酒。
• X线摄片X线片对早期(0、I期)ONFH诊 断困难,对II期以上的病变则可显示阳性改 变,如硬化带、透X线的囊性变、斑点状硬 化、软骨下骨折及股骨头塌陷等。推荐取 双款后前位(正位)和蛙式侧位进行X线摄 片,后者能更清楚显示股骨头坏死区的改 变。
• MRI 典型ONFH的T1加权相改变为股骨头残存骨 骺线,临近或穿越骨骺线的蜿蜒带状低信号区, 以及低信号带包绕高信号区或混合信号区。T2加 权相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双线征(double line sign)。专家建 议的扫描序列为T1及T2加权,对可疑病灶可另加 T2抑脂或短T1反转恢复(STIR)序列。一般采用 冠状位与横断面扫描,为了更精确估计坏死体积, 以及更清楚显示病灶,可另加矢状位扫描。轧增 强MRI对早期ONFH检测特别有效。
诊断方法要点
• 可通过询问病史、临床查体、X线摄片、磁共振成像(MRI)、核素 扫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等方法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 一、临床诊断 应仔细询问病史,包括髋部外伤、应用皮质类固醇、饮 酒或贫血史等。对临床症状要明确疼痛部位、性质、与负重的关系等。 查体应包括髋关节旋转活动情况。 股骨头坏死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内旋髋关节引疼痛是最常见的症 状。股骨头塌陷后,可出现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体征 :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部分病人轴叩痛可呈阳性。早 期由于髋关节疼痛、Thomas征、4字试验阳性;晚期由于股骨头塌陷、 髋关节脱位、Allis征及单腿独立试验征可呈阳性。其他体征还有外展、 外旋受限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以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 体征。伴有髋关节脱位者还可有Nelaton线上移,Bryant三角底边小 于5cm,Shenton线不连续。
• 四、核素扫描 核素扫描诊断早期ONFH敏感性高而特异性 低。采用99锝二磷酸盐扫描若出现热区中有冷区即可确诊。 但单纯核素浓度(热区)则应与其他髋关节疾病鉴别。此 检查可用于筛查病变及寻找多部位坏死灶。单光子发射体 层成像(SPECT)可增强敏感性,但特异性仍不高。 五、CT 对于II、III期病变,CT检查可清楚显示坏死灶的 边界、面积、硬化带、病灶自行修复及软骨下骨等情况。 CT显示软骨下骨折的清晰度与阳性率优于MRI及X线片, 加用二维重建可显示股骨头冠状位整体情况。CT扫描有 助于确定病灶及选择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