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案)排泄一、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教案

合集下载

2.3.2排泄优秀教学案例七年级生物下册(冀少版)

2.3.2排泄优秀教学案例七年级生物下册(冀少版)
3.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排泄知识。
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拓展排泄相关的知识领域。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排泄现象,如便秘、腹泻等,引起学生对排泄的关注,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多样化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模型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排泄过程,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结合课堂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排泄的知识点和理解。
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估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教师总结排泄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强调排泄对于身体健康的作用。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排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对排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结合时事新闻,如排泄相关的环保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排泄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问题导向
1.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排泄的知识点,如排泄的途径、排泄产物的形成等。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排泄过程的生理机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4.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排泄知识。
5.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成果,进行全面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排泄现象,如出汗、呼吸等,引起学生对排泄的关注。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人体是如何排出废物的吗?”引导学生思考排泄的相关问题。

教案:人体的排泄

教案:人体的排泄

教学课题:人体的排泄(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能分辨出肾脏各部分结构。

2、 能详细的说明肾单位的结构组成
3、 能用自己的话简单的描述出肾单位各部分的形态。

4、 能列出人体排泄的三个途径及其排泄方式。

5、 能举例说出如何减轻对肾脏的伤害。

6、 能清晰的描述你尿液的形成位置和形成过程。

7、 能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理解膀胱的贮尿和排尿过程。

8、 对人工肾有简单的了解。

9、 培养学生理解记忆和比较记忆的能力。

10、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对信息的整理能力。

教学重点:肾脏结构、肾单位结构、人体的排泄途径、尿液的形成、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肾单位的结构、尿液的形成过程 课时安排:两课时(约80分钟) 内容要点:(板书设计)
第二节 排泄
一、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1、肾脏:外观像蚕豆,呈红褐色
二、尿液的形成
3
、肾单位:肾
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小球
肾小管
肾小囊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尿液
课后分析:1、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2、知识体系是否有条理。

3、是否教会学生理解记忆。

初中生物排泄试讲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排泄试讲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排泄试讲教案设计主题:生物排泄系统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尿液的生成过程以及排泄过程。

3. 能够解释为什么排泄是人体必需的生理活动。

教学内容:1. 排泄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2. 尿液的生成过程:滤过、吸收和分泌。

3. 尿液的排泄过程:排尿。

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结合图片和实物模型展示。

2. 学生互动答题和小组讨论。

3. 观察实验视频,了解排泄系统的工作过程。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简单的问题引入课题,让学生猜测什么是排泄系统,为什么排泄是人体必需的。

2. 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尿液的生成和排泄过程。

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讲解,做简单的笔记。

3. 实验观察(15分钟)教师播放实验视频,展示排泄系统的工作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 练习与讨论(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并讨论问题的答案。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排泄是人体必需的生理活动,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给予反馈。

扩展活动:学生可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进行简单实验,观察尿液的生成过程,加深学生对排泄系统的理解。

课后作业:1. 小结课堂所学内容。

2. 对排泄系统的功能进行思考,并写一篇短文。

参考资料:1. 《生物教材》2. 实验视频:人体排泄系统工作过程视频教学反思: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到排泄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关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排泄讲解教案及反思

初中生物排泄讲解教案及反思

初中生物排泄讲解教案及反思
主题:初中生物排泄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目标:了解排泄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结构,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

教学内容:
1. 排泄的定义和意义
2. 人体的排泄系统结构和功能
3.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4. 尿液的形成和排泄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排泄,为什么人体需要排泄。

2. 讲解:介绍人体的排泄系统结构、功能以及肾脏的重要性。

3. 实验:进行简单的尿液形成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尿液的形成过程。

4. 总结:总结排泄系统的主要作用和结构,强调肾脏在排泄中的重要性。

作业:写一篇关于排泄系统的作用和结构的小结。

反思范本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排泄的定义和意义,介绍人体的排泄系统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并进行了尿液形成实验。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对排泄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概念和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多采用互动式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也会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反思,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初中生物排泄教案

初中生物排泄教案

初中生物排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体的排泄系统结构及功能。

2. 掌握人体的排泄物的成分和排泄方式。

3. 能够描述排泄过程中涉及的器官和其功能。

教学重点:
1. 排泄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尿液的成分及排泄方式。

教学难点:
1. 理解尿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2. 理解排泄系统在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及视频资料。

2. 模型或图解展示排泄系统结构。

3. 实验用品及实验指导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排泄系统的重要性和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
1. 展示PPT,介绍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介绍尿液的成分及排泄方式。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1. 进行尿液分析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尿液的成分。

2. 展示活体模型或图解,让学生了解排泄系统结构。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跟学生讨论排泄系统在人体内部环境稳定中的重要性。

2.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描述排泄过程中的关键器官及其功能。

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并将排泄系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加以强调。

排泄一、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教案

排泄一、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教案

排泄一、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教案第二节排泄一、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教材分析本节的中心内容是说明人体在利用细胞内物质氧化分解所释放能量的同时,会产生代谢废物,这些废物必须及时排出体外。

排泄代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谢废物的主要途径有三条,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所以在第一课时《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 》中重点是了解肾脏的结构。

在有条件的学校安排学生观察猪、羊等哺乳动物的肾脏。

在学生能辨认皮质、髓质和肾盂的基础上,重点认识肾单位的结构组成,理解肾单位的结构对学习尿的形成至关重要。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材还介绍了生活中如何注意保护肾脏等知识,这对学生关注健康,树立保护自我意识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来源:学#科#网] 学生分析(1)学生对实验一般都比较有兴趣。

对肾脏多数学生也不陌生,但要注意把学生的一般兴趣引导到科学实验上来。

(2)学生在动手操时,方法也可能有很多种,结论意见也可能不完全相同,所以在这些环节中,教师不一定急于分出哪组的方法和结论是否正确,应更多的表现出对学生的激励评价,注意培养和保护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设计理念教师通过提供录像资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究。

对于探究活动和动手制作时的材料和步骤,却不做详细的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主实施。

教师只是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加入活动之中,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和知识支持,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也有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

小组围坐、相互平价、各抒己见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也为学生建立了一个便利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总之,这个教案的设计目的不是重点强调知识的结论性,而是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真正体验科学的过程与科学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探究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初中生物排泄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生物排泄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生物排泄试讲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排泄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了解尿液的成分和排泄的调节机制;
4. 理解排泄对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尿液的成分和排泄的调节机制。

难点:排泄对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 排泄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
- 通过图片展示,引入排泄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排泄是指人体将废物排除体外,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过程。

2. 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
- 介绍人体排泄系统的主要器官,包括肾脏、尿管、膀胱和尿道,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3. 尿液的成分和排泄的调节机制(20分钟)
- 讲解尿液的主要成分和排泄的调节机制,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分泌和吸收、肾功能的调节等内容。

4. 排泄对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10分钟)
- 强调排泄对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排泄与健康的关系。

5. 小结与提问(5分钟)
-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2. 实物模型:展示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让学生直观理解;
3. 黑板和彩色粉笔:用于板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五、教学反馈:
教师通过提问、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促进课堂互动和学习效果。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2.3.2《排泄》(肾脏) 教案设计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2.3.2《排泄》(肾脏)  教案设计

第二节排泄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肾的结构。

2、用示意图表示肾单位的结构。

3、简述人体排泄的三种途径。

能力目标通过解剖动物肾脏的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肾脏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养成爱护肾脏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重点:肾脏的结构难点:肾单位的结构三、教学媒体动物肾脏、图片、视频资源、教学课件等四、教学活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五、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指导实验、指导阅读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我们知道,人体每天都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一定的尿液,那么是通过什么结构来泌尿呢?什么是重要的泌尿器官?怎么样泌尿呢?生:通过泌尿系统泌尿(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排泄第一课时,请大家翻开课本58页。

板书一:第二节排泄师:到底什么叫做排泄?生: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将代谢废物和过剩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师:那么吐痰、排便、排汗、排尿这些哪些是排泄行为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小组内讨论,之后由各组组长上讲台来,写到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上讲台把小组的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教师活动: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并说明排泄的三个途径,强调排泄通过血液循环,其中由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除是主要途径。

师:那么哪个器官是主要的排泄器官呢?生:肾脏。

师:对,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那么肾脏在我们人体的什么位置?外形是怎样的呢?生:位于腹后壁脊柱的两侧。

外形像蚕豆,呈红褐色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

板书二:一、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1、肾脏的位置及外形:位于腹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

外形像蚕豆,呈红褐色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肾脏的内部结构。

(播放PPT)肾脏从外到内依次是哪些结构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8页)生:外周颜色较深的部分是皮质,内测颜色较浅的部分是髓质,与输尿管相连的漏斗状空腔叫做肾盂。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板书三:3、肾脏的内部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皮质(红褐色)、髓质(颜色较浅)、肾盂(漏斗状)师:既然我们了解了肾脏的基本结构,我们就要进行下一个环节,解剖动物动物肾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泄一、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二节排泄
●一、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教材分析本节的中心内容是说明人体在利用细胞内物质氧化分
解所释放能量的同时,会产生代谢废物,这些废物必须及时排出体外。

排泄代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谢废物的主要途径有三条,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所以在第一课时《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 》中重点是了解肾脏的结构。

在有条件的学校安排学生观察猪、羊等哺乳动物的肾脏。

在学生能辨认皮质、髓质和肾盂的基础上,重点认识肾单位的结构组成,理解肾单位的结构对学习尿的形成至关重要。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材还介绍了生活中如何注意保护肾脏等知识,这对学生关注健康,树立保护自我意识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学生活动录像资料:你了解人工肾吗?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录象资料,提出问题。

指导学生观察肾脏的结构。

在观察时只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即由外向内,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的原则)。

让同学放手观察和思考。

为帮助提高实验效果,可出示实验题目,如:1.观察新鲜猪肾脏(或肾脏模型)的形状、颜色,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用解剖刀将肾脏纵剖为前、后两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肾脏各部分有什么结构特点?教师深入到各组指导,回答学生的问题。

在交流时,不全面或不正确的地方由学生自行纠正或补充,教师可做适当的修订。

在学生观察肾脏微观结构(65页图3—21)时,教师有必要作一些提示和讲解,使学生明白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的位置结构关系。

引导学生充分设计想象,放手大胆制作。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设计出不同的方案,注意表扬具有创新精神的同学。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通过网络在网上浏览,了解有关肾脏保健以及预防肾脏等疾病的相关知识。

学生提出问题:肾脏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它在人体中有怎样的作用呢?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

观察实验:学生四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注意:小组成员的搭配要合理,选出小组长,要有明确的分工,各尽其责,尽量调动起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同学认真观察,小组成员间进行议论。

观察完毕,结合多媒体课件
七年级生物教案
分布位置
颜色或形状
皮质
髓质
肾盂
观察结束后,各小组间汇报观察记录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