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讲解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讲解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讲解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C++开发环境应用入门(2学时)(选做)

1、实验目的

(1)了解C++开发工具的特点

(2)熟悉C++开发环境

(3)学习用C++编写标准的C++程序

2、实验任务

使用C++来建立一个非图形化的标准C++程序,编译、运行下例程序:

#include

void main(void)

{

cout<<”Hello!\n”;

cout<<”Welcome to C++!\n”;

}

3、实验步骤

(1)启动Visual C++或C++Builder开发环境

(2)创建一个项目

A)单击File菜单中的New选项,显示示新建对话框

B)选择Console Wizard(C++Builder) 或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VC++)。

C)选择项目所在路径及输入项目的名称

D)依次按‘下一步’直至完成为止。

(3)至此,C++Builder已经建立好工程相关的文件(请不要随意更改其自动生成的文件),在生成的main函数中写入必要的内容即可。

(4)对于VC,请继续下面的步骤:

A)建立C++源程序文件

a)选选菜单命令Project|Add to Project|New,弹出New对话框

b)在New对话框的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并填入文件名称,单击OK按钮,完成

新建C++源程序文件

B)编辑C++源程序文件

a)在文件编辑窗口中输入代码

b)完成后,选择菜单File|Save保存这个文件

C)建立并运行可执行程序

a)选择菜单命令Build,建立可执行程序

如果你正确输入了源程序,此时便成功地生成了可执行程序。

如果程序有语法错误,则屏幕下方的状态窗口中会显示错误信息,根据这些错误信息对源

程序进行修改后,重新选择菜单命令Build建立可执行程序。

b)选择菜单命令Run,运行程序,观察屏幕显示内容。

D)关闭工作空间

选择菜单命令File|Colse WorkSpace关闭工作空间。

实验二、简单程序设计(2~4学时)

1、实验目的:

(1)学会编写简单的C++程序。

(2)练习使用简单的输入输出。

(3)观察头文件的作用。

(4)学会使用VC++ 6.0的DEBUG调试程序。

2、实验任务:

(1)输入并运行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例题2-7,即:用do-while语句编程,求自然数1~10之和。程序正确运行之后,去掉源程序中的#include语句,重新编译,观察会有什么问题。

(2)do-while语句用for语句代替,完成相同的功能。

(3)程计算图形的面积。程序可计算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运行时先提示用户选择图形的类型,然后,对圆形要求用户输入半径值,对长方形要求用户输入长和宽的值,对正方形要求

用户输入边长的值,计算出面积后将其显示出来。

a)使用debug调试功能观察程序运行中变量值的变化情况。

b)定义一个表示时间的结构体,可以精确表示年、月、日、小时、分、秒;提示用户输入年、月、

日、小时、分、秒的值,然后完整地显示出来。

3、实验步骤

(1)建立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lab2_1,向其中添加一个C++源文件lab2_1.cpp,输入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中例2-7的代码,检查一下确认没有输入错误,选择菜单命令编译源程序,再选

择Execute运行程序,观察输出是否与教材中的答案一致。

(2)程序正确运行之后,在源程序第一行”#include ”前面加注释标记”//”使之成为注释行,重新编译,观察编译的结果。

(3)另建立一个项目lab2_2,包含一个C++源程序lab2_2.cpp,将do-while语句用for语句代替,完成与实验任务1相同的功能。

(4)建立项目lab2_3,计算图形面积。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PI*r*r,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a*b,正方形的面积市场计算公式为S=a*a。程序中定义一个整型变量iType表示图形的类型,

用cout语句输出提示信息让用户选择图形的型,用cin读入iType的值,然后,使用switch语句

判断图形的类型,分别提示用户输入需要的参数值,计算出面积的值后用cout语句显示出来。

最后编译运行程序。

(5)学习简单的debug调试功能,参考程序如下:

//lab2_3.cpp

#include

const float PI=3.1416;

void main()

{

int iType;

float radius,a,b,area;

cout<<”图形的类型?(1为圆形,2为长方形,3为正方形):”;

cin>>iType;

switch(iType)

{

case 1:

cout << “圆的半径为:”;

cin>>radius;

area=PI*radius*radius;

cout<<”面积为”<

break;

case 2:

cout<<”矩形的长为:”;

cin>>a;

cout<<”矩形的宽为:”;

cin>>b;

area=a*b;

cout<<”面积为:”<

break;

case 3:

cout<<”正方形的边长为:”;

cin>>a;

area=a*a;

cout<<”面积为:”<

break;

default:

cout<<”不是合法的输入值!”<

}

}

A)选在第10行处设置调试断点。用鼠标左键单击源程序第10行左边的空白处,出现一个菜单。

B)择Insert|Remove Breakpoint选项,可看到左边的边框上出现一个褐色的圆点,这代表已经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断点。

C)后选择菜单命令Build|Start Debug|Go,系统统进入Debug状态,程序开发运行,并停在断点处。

D)单步执行,并观察程序中相应变量的变化情况。

实验三、函数的应用(2学时)(选做)

1、实验目的:

a)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b)练习重载函数使用。

c)练习函数模板的使用

d)练习使用系统函数。

2、实验任务:

c)编写一个函数把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转换公式为:C=(F-32)*5/9。

d)编写重载函数Max1可分别求取两个整数,三个整数,两个双精度数,三个双精度数的最大值。

e)使用重函数模板重新实现上小题中的函数Max1。

f)使用系统函数pow(x,y)计算x y的值,注意包含头文件math.h。

g)用递归的方法编写函数求Fibonacci级数,观察递归调用的过程。

3、实验步骤

1)编写函数float Convert(float TempFer),参数的返回值都为float类型,实现算法C=(F-32)*5/9,在main()函数中实现输入、输出。程序名为lab3_1.cpp.

2)分别编写四个同名函数max1,实现函数重载,在main()函数中测试函数功能。程序名:lab3_2.cpp。

3)使用函数模板实现求任意类型数的最大值,针对不同的参数个数,编写两个同名函数模板max1,其参数个数不同,实现函数重载,在main()函数中测试函数的功能。和序名:lab3_3.cpp。

4)在main()函数中提示输入两个整数x,y,使用cin语句得到x,y的值,调用pow(x,y)函数计算x的y次幂的结果,再显示出来。程序名:lab3_4.cpp。

5)编写递归函数int fib(int n),在主程序中输入n的值,调用fib函数计算Fibonacci级数。公式为fib(n)=fib(n-1)+fib(n-2),n>2;fib(1)=fib(2)=1。使用if语句判断函数的出口,在程序中用cout语句输出提示信息。程序名:lab3_5.cpp。

6)使用debug中的Step Info追踪到函数的内部,观察函数的调用过程,参考程序如下:

//lab3_5

#include

int fib(int n);

int main()

{

int n,answer;

cout<<”Enter number:”;

cin>>n;

cout <<”\n\n”;

answer=fib(n);

cout<

return 0;

}

int fib(int n)

{

if(n<3) return 1;

else return fib(n-2)+fib(n-1);

}

7)调试操作步骤如下:

i.选择菜单命令Build|Start Debug |Step In,系统进入单步执行状态,程序开始运行,并出现一个DOS

窗口,此时光标停在main()函数的入口处。

ii.把光标移到语句answer=fib(n)前,从Debug菜单单击Run To Cursor,在程序运行的DOS窗口中按提示输入数字10,这时回到可视界面中,光标停在第11行,观察一下n的值。

iii.从Debug菜单中单击Step Into,程序进入fib函数,观察一下n的值,把光标移到语句return(fib(n-2)+fib(n-1))前,从Debug菜单单击Run to Cursor,再单击Step Into,程序递归调用fib 函数,又进入fib函数,观察n的值。

iv.继续执行程序,参照上述的方法,观察程序的执行顺序,加深对函数调用和递归调用的理解。v.再试试Debug菜单栏中的别的菜单项,熟悉Debug的各种方法。

实验四、类与对象(2学时)

1、实验目的:

(1)掌握类的定义和使用

(2)掌握类的定义和对象的声明

(3)复习具有不同访问属性的成员的访问方式。

(4)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过程。

(5)学习类的聚集使用方法。

(6)使用DEBUG来调试程序,跟踪观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

2、实验任务

1)定义一个CPU类,包含等级(rank)、频率(frequency)、电压(voltage)等属性,有两个公有成员函数run、stop。其中rank为枚举类型CPU_Rank,定义为enum CPU_Rank={P1=1,P2,P3,P4,P5,P6,P7},frequency 为单位为MHz的整型数,voltage为浮点型的电压值。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调用顺序。

2)定义一个简单的Computer类,有数据成员芯片(cpu)、内存(ram)、光驱(cdrom)等等,cpu为CPU 类的一个对象,ram为RAM类的一个对象,cdrom为CDROM类的一个对象,定义并实现这个类。

3)(选做)设计一个用于人事管理的People(人员)类。考虑到通用性,这里只抽象出所有类型人员都具有的属性:number(编号)、sex(性别)、birthday(出生日期)、id(身份证号)等等。其中“出生日期”定义为一个“日期”类内嵌子对象。用成员函数实现对人员信息的录入和显示。要求包括: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内联成员函数。

3、实验步骤

(1)首先定义枚举类型CPU_Rank,例如enum CPU_Rank{ P1=1,P2,P3,P4,P5,P6,P7},再定义CPU类,包含等级(rank)、频率(frequency)、电压(voltage)等私有数据成员,定义成员函数run、stop,用来输出提示信息,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中也可以输出提示信息。在主程序中定义一个CPU类的对象,调用其成员函数,观察类对象的构造与析构顺序,以及成员函数的调用。程序名:lab4_1.cpp。

(2)使用debug调试功能观察lab4_1.cpp的运行流程,跟踪观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参考程序如下:

//lab4_1.cpp

#include

enum CPU_Rank(P1=1,P2,P3,P4,P5,P6,P7);

class CPU

{

private:

CPU_Rank rank;

Int frequency;

Float voltage;

Public:

CPU(CPU_Rank r,int f,float v)

{

rank=r;

frequency=f;

voltage=v;

cout<<”构造了一个CPU!”<

}

~CPU(){cout<<”析构了一个CPU!”<

CPU_Rank GetRank() const{return rank;}

Int GetFrequency() const {return frequency;}

Float GetV oltage() const {return voltage;}

V oid SetRank(CPU_Rank r){rank=r;}

V oid SetFrequency(int f){frequency=f;}

Void SetV oltage(float v){voltage=v;}

V oid Run(){cout<<”CPU开始运行!”<

V oid Stop(){cout<

};

void main()

{

CPU a(P6,300,2.8);

i.Run();

a.Stop();

}

(3)调试操作步骤如下:

Build|Start Debug|Step Into 命令,系统进行单步执行状态,程序开始运行,一个DOS窗口出现,此时光标停在main()函数的入口处;

A)从Debug菜单栏中单击Step Over,此时,光标下移,程序准备执行CPU对象的初始化;

B)单击Step Into,程序准备执行CPU类的构造函数;

C)连续单击Step Over,观察构造函数的执行情况,直到执行完构造函数,程序回到主函数;

D)此时程序准备执行CPU对象的run()函数,单击Step Into,程序进入run()成员函数,连续单击Step Over,

直到回到main()函数;

E)继续执行程序,参照上述的方法,观察程序的执行顺序,加深对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

执行顺序的认识;

F)再试Debug菜单栏中的别的菜单项,熟悉Debug的各种方法。

G)选定义CPU类、RAM类、CDROM类。再定义Computer类:定义私有数据成员cpu、ram、cdrom,定

义公有成员函数run、stop,可在其中输出提标信息居主程序中定义一个Computer的对象,调用其成员函数,观察类对象及其成员变量的构造与析构顺序,以及成员函数的调用。程序名:lab4_2.cpp。

(5)使用debug调试功能观察lab4_2.cpp程序的运行流程,跟踪观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特别注意观察成员变量的构造与析构顺序。

实验五C++程序的结构(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程序运行中变量的作用域、生存期和可见性。

2.学习类的静态成员的使用。

3.学习多文件结构在C++程序中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

1.运行下面的程序,观察变量x、y的值。

//lab5_1.cpp

#include

void fnl();

int x=1,y=2;

int main()

{

count<<"Begin..."<

count<<"x="<

count<<"y="<

count<<"Evaluate x and y in main()..."<

int x=10, y=20;

count<<"x="<

count<<"y="<

count<<"Step into fnl()..."<

fnl();

count<<"Back in main"<

count<<"x="<

count<<"y="<

return 0;

}

void fnl()

{

int y=20;

count<<"x="<

count<<"y="<

}

2.现客户机(CLIENT)类。定义字符型静态数据成员ServerName,保存其服务器名称;整型静态数据成员ClientNum,记录已定义的客户数量;定义静态函数ChangeSeverName()改变服务器名称。在头文件client.h中定义类,在文件client.cpp中实现,在test.cpp中测试这个类,观察相应的成员变量取值的变化情况。

三、实验步骤

1.运行程序lab5_1,观察程序输出。

全局变量的作用域为文件作用域,在整个程序运行期间有效,但如果在局部模块中定义了同名的变量,则在局部模块中,可见的是局部变量,此时,全局变量不可见;而局部变量的生存期只限于相应的程序模块中,离开相应的程序模块,局部变量x、y就不再存在,此时同名的全局变量重新可见。

2.新建一个空的项目lab5_2,添加头文件client.h,在其中定义类CLIENT,注意使用编译预处理命令;再添加原程序文件client.cpp,在其中实现CLIENT类,注意静态成员变量的使用方法,再添加文件lab5_2.cpp,在其中定义main()函数,测试CLIENT类,观察相应的成员变量取值的变化情况。

实验6 数组、指针与字符串(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数组。

2.学习字符串数据的组织和处理。

3.学习标准C++库的使用。

4.掌握指针的使用方法。

5.练习通过debug观察指针的内容及其所指的对象的内容。

6.练习通过动态内存分配实现动态数组,并体会指针在其中的作用。

7.分别使用字符数组和标准C++库练习处理字符串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

1.编写并测试3*3 矩阵转置函数,使用数组保存 3*3 矩阵。

2.使用动态内存分配生成动态数组来重新完成上题,使用指针实现函数的功能。

3.编程实现两字符串的连接。要求使用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不要使用系统函数。

4.使用sting类定义字符串的连接。要求使用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不要使用系统函数。

5.定义一个Employee类,其中包括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和邮遍等属性。以及 change_name() 和display()等函数。display()显示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和邮遍等属性,change_name()改变对象的姓名。实现并测试这个类。

6.定义包含5个元素的对象数组,每个元素都是Employee类型的对象。

7.(选做)修改实验4中的选做实验中People(人员)类。具有的属性如下:姓名char name[11]、编号char number[7]、性别 char sex[3]、生日 birthday、身份证号 char id[16]。其中“出生日期”

定义为一个“日期”类内嵌对象。用成员函数实现对人员信息的录入和显示。要求包括: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拷贝构造函数、内联成员函数、聚集。在测试程序中定义 people类的对象数组,录入数据并显示。

三、实验步骤

8.编写矩阵转置函数,输入参数为3*3整型数组,使用循环语句实现矩阵元素的行列对调,注意在循环语句中究竟需要对哪些元素进行操作,编写main()函数实现输输出。程序名lab6_1.cpp。

9.改写矩阵转置函数,参数为整型指针,使用指针对数组元素进行操作,在main()函数中 new 操作符分配内存生成动态数组。通过debug lab6_2.cpp。

10.编程实现两字符串的连接。定义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在程序中提示用户输入两个字符串,实现两个字符串的连接,最后用count 语句显示输出。程序名:lab6_3.cpp。用 cin 实现输入,注意,字符串的结束标志是ASCII码 0,使用循环语句进行字符串间的字符拷贝。

11.使用string类定义字符串对象,编程实现两字符串的连接。在string类中已重载了运算符“+ =”

实现字符串的连接,可以使用这个功能。程序名:lab6_4.cpp。

12.在employee.h文件中定义Employee类, EmpLoyee类具有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和邮遍等私有数据成员,都可以用字符型数组来表示,在成员函数中,构造函数用来初始化所有成员数组,对字符数组的赋值可以使用字符串拷贝函数 strcpy(char *,char * name);display()中使用count显示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和邮遍等属性,chang_name()改变类中表示姓名属性的字符数组类型的数据成员。在主程序中定义这个类的对象并对其进行操作。程序名: lab6_5.cpp。

13.使用上一小题中定义的Employee类定义对象数组enp[5],使用循环语句把数据显示出来。程序名:lab6_6.cpp。

实验七、继承与派生(一、二)4学时

1、实验目的:

(1)学习定义和使用类的继承关系,定义派生类。

(2)熟悉不同继承方式下对基类成员的访问控制。

(3)学习利用虚基类解决二义性问题

2、实验任务

a)定义一个基类Animal,有私有整型成员变量age,构造其派生类dog,在其成员函数SetAge(int n)

中直接给age赋值,看看会有什么问题,把age改为公有成员变量,还会有问题吗?编程试试看。

b)定义一个基类BaseClass,有整型成员变量Number ,构造其派生类DerivedClass,观察构造函数和

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

c)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具有MaxSpeed、Weight等成员变量,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

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自行车类有高度(height)等属性,汽车类有座位数(SeatNum)

等属性。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在继承过程中,注意把vehicle设置为

虚基类。如果不把vehicle设置为虚基类,会有什么问题?编程试试看。

d)(选做)从实验6中的people(人员)类派生出student(学生)类,添加属性:班号char classNo[7];

从people类派生出teacher(教师)类,添加属性:职务char principalship[11]、部门char department[21]。

从student类派生出graduate(研究生)类,添加属性:专业char subject[21]、导师teacher adviser;

从graduate类和teacher类派出TA(助教生)类,注意虚基类的使用。重载相应的成员函数,测试

这些类。

3、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定义基类Animal,成员变量age定义为私有的。构造派生类dog,在其成员函数SetAge(int n)中直接对age赋值时,会出现类似以下的错误提示:

error C2248:?age?:cannot access private member declared in class …Animal?

error C2248:?age?:cannot access private member declared in class …Animal?

把age改为公有成员变量后重新编译就可以了。程序名为:lab7_1.cpp

(2)编写程序定义一个基类BassClass,构造其派生类DerivedClass,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中用cout输出提示信息,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程序名为:lab7_2.cpp。

(3)用debug功能跟踪程序lab7_2的执行过程,观察基类和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

(4)写程序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类(motorcar)类,注意把vehicle

派生为虚基类。再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在main()函数中测试这个类。程序名为:lab7_3.cpp。

编译成功后,把vehicle设置为非虚基类,再编译一次,此时系统报错,无法编译成功。这是因为若不把vehicle设置为虚基类,会出现二义性错误,程序不能成功编译。

实验八、多态性2学时

1、实验目的:

(1)掌握运算符重载的方法

(2)习使用虚函数实现动态多态性。

2、实验任务

a)定义Point类,有坐标x,y两个成员变量;对Point类重载“++”、“- -”运算符,实现对坐标值的改变。

b)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

类,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它们都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观察虚函的作用。

c)(选做)前面实验中的People类重载“= =”运算符和“=”运算符,“= =”运算符判断两个People

类对象的id属性是否相等;“=”运算符实现People类对象的赋值操作。

3、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定义Point类,在类中定义整型的私有成员变量x,y,定义成员函数Point& operator++();Point operator++(int);以实现对Point类重载“++”运算符,定义成函数Point& operator –();Point operator - -(int);

以实现对Point类重载“- -”运算符,实现对坐标值的改变。程序名:lab8_1.cpp。

2)编写程序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类(motorcar),从bicycle类和motorcar类派生出摩托车类(motorcycle),它们都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在main()函数中定义vehicle、bicycle、motorcar、motorcycle的对象,调用其Run()、Stop()函数,观察其执行情况。再分别用vehicle类型的指针来调用几个对象的成员函数,看看能否成功;把Run、Stop定义为虚函数,再试看。程序名:lab8_2.cpp。

实验九综合实验(6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设计一个综合的程序,帮助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和过程,养成面向对象的编程习惯和思维习惯,熟练掌握C++中的面向对象编程方法。

2、实验任务:

编一个基于图形的绘图类,包括基类、派生类,并要求用到以下知识与技术:

1)动态内存分配

2)类的继承与派

3)虚函数(多态性)

4)文件的输入与输出

3、实验目标

完成绘图软件的编制,并能调试通过。

实验报告格式:

封面:

2007-2008(1)面向对象编程技术A实验报告

实验一C++简单程序设计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内容:

实验二C++简单程序设计

[ 实验日期 ] 年月日

[ 实验目的 ]

[ 实验内容 ]

[ 实验原理和步骤]

[ 实验结果]

[实验总结 ]

①对重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②实验中的问题和提高: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价,指出合理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案。

③收获与体会: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用球体法测定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和深化稳态导热的基本理论,学习测定粒状材料的热导率的方法。 2、确定热导率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二、实验原理 热导率是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为W/(m ·K),对于不同的材料,热导率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种材料,热导率还取决于它的化学纯度,物理状态(温度、压力、成分、容积、重量和吸湿性等)和结构情况。各种材料的热导率都是专门实验测定出来的,然后汇成图表,工程计算时,可以直接从图表中查取。 球体法就是应用沿球半径方向一维稳态导热的基本原理测定粒状和纤维状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 设有一空心球体,若内外表面的温度各为t 1和t 2并维持不变,根据傅立叶导热定律: dr dt r dr dt A λπλφ24-=-= (1) 边界条件221 1t t r r t t r r ====时时 (2) 1、若λ= 常数,则由(1)(2)式求得 1 22121122121)(2)(4d d t t d d r r t t r r --=--=πλπλφ[W] ) (2)(212112t t d d d d --=πφλ [W/(m ·K)] (3) 2、若λ≠ 常数,(1)式变为 dr dt t r ) (42λπφ-= (4) 由(4)式,得 dt t r dr t t r r ??-=21 21)(42 λπφ 将上式右侧分子分母同乘以(t 2-t 1),得 )()(4121222 12 1t t t t dt t r dr t t r r ---=??λπφ (5)

式中 122 1)(t t dt t t t -?λ项显然就是λ在t 1和t 2范围内的积分平均值,用m λ表示即 1 221)(t t dt t t t m -=?λλ,工程计算中,材料的热导率对温度的依变关系一般按线性关系处理,即)1(0bt +=λλ。因此, )](21[)1(210 1202 1 t t b t t dt bt t t m ++=-+=?λλλ。这时,(5)式变为 ) (2) (4)(21211222121t t d d d d r dr t t r r m --= -=?πφπφλ [W/(m ·K)] (6) 式中,m λ为实验材料在平均温度)(21 21t t t m +=下的热导率, φ为稳态时球体壁面的导热量, 21t t 、分别为内外球壁的温度, 21d d 、分别为球壁的内外直径。 实验时,应测出21t t 、和φ,并测出21d d 、,然后由(3)或(6)得出m λ。 如果需要求得λ和t 之间的变化关系,则必须测定不同m t 下的m λ值,由 ) 1() 1(202101m m m m bt bt +=+=λλλλ ( 7) 可求的b 、0λ值,得出λ和t 之间的关系式)1(0bt +=λλ。 三、实验设备 导热仪本体结构和测量系统如图1-1所示。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人机交互技术实验二熟悉认知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熟悉认知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 专业班级:数字媒体技术 02141401 姓名:罗钧 学号: 2014210xxx 实验日期:

实验二:熟悉认知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内容; (2)熟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3)熟悉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二、工具/准备工作 需要准备一台带有浏览器,能够访问因特网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认知学的概念 (1)分析“人机界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简称HMI),又称用户界面或使用者界面,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接口,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领域都存在着人机界面。 (2)给出“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 认知心理学是最新的心理学分支之一,从1950至1960年代间才发展出来的,到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956年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重要年份。这一年几项心理学研究都体现了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如Chomsky的语言理论和纽厄尔(Alan Newell)和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认知心理学”第一次在出版物出现是在1967年Ulrich Neisser的新书。而唐纳德·布罗德本特于1958年出版的《知觉与传播》一书则为认知心理学取向立下了重要基础。此后,认知心理取向的重点便在唐纳德·布罗德本特所指出的认知的讯息处理模式--一种以心智处理来思考与推理的模式。因此,思考与推理在人类大脑中的运作便像电脑软件在电脑里运作相似。认知心理学理论时常谈到输入、表征、计算或处理,以及输出等概念。 (3)给出“软件心理学”的定义。 软件心理学(software psychology)用实验心理学的技术和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来进行软件生产的方法,即将心理学和计算机系统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 (4)为什么说“了解并遵循认知心理学的原理是进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基础”?请简单阐述之。 人机界面设计,主要用理论来指导设计,了解认知心理学,一方面防止出错,另一方面用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认知心理学,可以使设计者对用户,即使用计算机的人,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也就是说对人的心理基础要有所了解,以提高人机界面设计的水平,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讲解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C++开发环境应用入门(2学时)(选做) 1、实验目的 (1)了解C++开发工具的特点 (2)熟悉C++开发环境 (3)学习用C++编写标准的C++程序 2、实验任务 使用C++来建立一个非图形化的标准C++程序,编译、运行下例程序: #include void main(void) { cout<<”Hello!\n”; cout<<”Welcome to C++!\n”; } 3、实验步骤 (1)启动Visual C++或C++Builder开发环境 (2)创建一个项目 A)单击File菜单中的New选项,显示示新建对话框 B)选择Console Wizard(C++Builder) 或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VC++)。 C)选择项目所在路径及输入项目的名称 D)依次按‘下一步’直至完成为止。 (3)至此,C++Builder已经建立好工程相关的文件(请不要随意更改其自动生成的文件),在生成的main函数中写入必要的内容即可。 (4)对于VC,请继续下面的步骤: A)建立C++源程序文件 a)选选菜单命令Project|Add to Project|New,弹出New对话框 b)在New对话框的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并填入文件名称,单击OK按钮,完成 新建C++源程序文件 B)编辑C++源程序文件 a)在文件编辑窗口中输入代码 b)完成后,选择菜单File|Save保存这个文件 C)建立并运行可执行程序 a)选择菜单命令Build,建立可执行程序 如果你正确输入了源程序,此时便成功地生成了可执行程序。 如果程序有语法错误,则屏幕下方的状态窗口中会显示错误信息,根据这些错误信息对源 程序进行修改后,重新选择菜单命令Build建立可执行程序。 b)选择菜单命令Run,运行程序,观察屏幕显示内容。 D)关闭工作空间 选择菜单命令File|Colse WorkSpace关闭工作空间。

传热学综合试验指导书

传热学综合实验指导书李长仁富丽新编写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动力工程系 2004.01

实验一空气纵掠平板时参数的测定 流体纵掠平板是对流换热中最典型的问题,总是被优先选作教学中对流换热的对象,是可以分析求解的最简单情况,可以籍此阐明对流换热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本实验应用空气纵掠平板对流换热装置完成以下三个实验: 1.空气纵掠平板时局部换热系数的测定; 2.空气纵掠平板时流动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 3.空气纵掠平板时热边界层内的温度分布。 一空气纵掠平板时局部换热系数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流体纵掠平板是对流换热中最典型的问题之一,通过空气纵掠平板时局部换热系数的测 定,加深对对流换热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2)通过对实测数据的整理,了解局部换热系数沿平板的变化规律,分析讨论其变化原因。 3)了解实验装置的原理,学习对流换热实验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 2.实验原理 恒热流密度 下,沿板长局部换 热系数改变,联系 着壁温沿板长也 变化,因此就存在 纵向导热。同时壁 温不同向外界辐 射散热也不同。为 了确定对流换热 系数,必须考虑纵 向导热和辐射的 影响。 图1微元片热平衡分析 对平板上不 锈钢片进行热分析,取其微元长度dx,如图1所示,在稳定情况下的热平衡: 电流流过微左侧导入右侧导对流传给辐射散对板体 元片的发热 + 热量 = 出的热 + 空气的热 + 失的热 + 的散热 量Qδ/Q g Q cdin量Q cdout量Q cv量Q R量Q cd

各项可分别写为: dx L VI dx b q Q v g ?? ? ??=???=2δ x s cdin dx dT b Q |? ??-=δλ ?? ??????? ??+??-=? ??-=+dx dx dT dx d dx dT b dx dT b Q s dx x s cdout δλδλ| ()bdx T T Q f x cv -=α ()bdx T T Q f b R 44-=εσ 0=cd Q 式中: b ─片宽,m δ─片厚,m L ─平板长度,m V ─不锈片两端电压降,V I ─流过不锈钢片的电流量,I q v ─电流产生的体积发热值 λs ─不锈钢片的导热系数,w/(m ?℃) T ─不锈钢片壁温,K T f ─空气来流温度,K αx ─离板前缘x 处的局部换热系数,w/(m 2?℃) ε─不锈钢片黑度 σb ─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5.67×10-8,w/(m 2·K 4) 代入微元片热平衡式后得出局部换热系数的表达式: () f f b s x T T T T dx T d bL VI ---+=44222εσδλα (1) 上式中V 、I 、T 、T f 均可由测试得到,但由于壁温T 随x 变化,只能用作图法求d 2 T /dx 值。先根据测得T ─x 的对应值,给出T ─x 变化曲线,然后用作图法求出不同x 处曲线的一阶导数dT /dx ,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Java开发环境的安装与配置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JDK、Eclipse的安装步骤。 2. 理解环境变量PATH, CLASSPATH的作用,以及Eclipse的配置。 3. 熟悉Eclipse的编辑、编译与调试环境,编写简单的Application程序 编译执行并完成调试。 二、实验内容: 熟悉JDK的安装和配置,学习如何编写并运行简单的Application程序 (能输出一条简单的问候信息); 三、实验要求: 1. 能正确地安装JDK 2. 熟悉环境变量PATH, CLASSPATH设置方法,熟悉编辑环境 3. 调试程序、编译,运行后得到正确的结果 四、实验步骤: 1.从https://www.360docs.net/doc/035629626.html,/technetwork/java/index.html上下载最新版本的JDK,并安装。 2.设置环境变量PATH, CLASSPATH, 使得Java程序能正确编译和执行。 3.在Eclipse环境下编写一个HelloWorld.java程序, (1)在主方法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 args)中调用System. out.println()方法,使程序输出一条问候信息; (2) 编译运行程序,观察运行情况和输出结果。(使用JDK环境,调用 javac.exe和java.exe编译和执行程序)

实验二 Java语言基础 一、实验目的: 熟悉Java基本语法,基本数据类型,各种运算符及表达式的使用,掌握运算符优先级,熟悉使用Java的选择语句,循环语句。 二、实验内容: 1.编写Java Application程序,输出1900年到2000年之间的所有润年。 (闰年的判断条件: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或能被400整除); 2.金字塔:Pyramid.java 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由星型符号“*”组成的金字塔图案,示例如下: * *** ***** ******* 要求:金字塔高度h,可以由用户设置。 三、实验要求: 1. 正确使用Java语言的选择语句,循环语句; 2. 调试程序、编译,运行后得到正确的结果 3.写出实验报告。要求记录编译和执行Java程序当中的系统错误信息提成 示,并给出解决办法。 四、实验步骤: 1.编写主类; 2.在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 args)方法中加入实现要求功能 的代码,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题)从1900到2000循环,按照闰年的判断条件是则输出1900年到2000年之间的所有润年。 (第二题)允许用户设置金字塔高度。 4. 编译运行程序,观察输出结果是否正确。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人机工程学实验报告资料

人机工程学实验报告Hust工业设计专业,人机工程课程实验报告

必做实验(7个): 一、镜画仪: 是一项目动作技能迁移的实验。因通过镜子反射,和原图形相比镜中图像是上下倒置而左右不变。 实验一 实验二 自变量:试验次数 因变量:出错次数、使用时间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1.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实验者不变,但是其所用时间及错误次数都在变少,熟练程度明显增加。 2.在同样的情况和同样的图案上,实验的后一次测验比前一次的测验有所进步,就为正迁移效果。

二、光亮度辨别仪 光亮度辨别仪的作用:心理学中常用的一种视觉实验仪器。它可以测定明度差别阈限,也可以制作明度量表。 自变量:光亮度真实值 因变量:实际测量值、差值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随着光亮度的增加,实验者对于光的敏感度下降,误差变大。 应用范围:可调节亮度的台灯,它的优点在于调节亮度的装置消耗的电能极少,节约了电能,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灯的亮度可根据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人们不同的需求,调节不同的亮度,方便人们的生活。

三、瞬时记忆实验仪 仪器同时呈现一组随机数字或字母,在部分报告法实验中,要求被试再现当时指定的一部分,然后在指定的时间内通过大脑记录下来。 自变量:瞬时刺激时间 因变量:记忆保存量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人的大脑在瞬时记忆中,记忆的时间越长,准确率越高。

四、记忆广度测试仪 适用于心理特点测定中的数字记忆广度实验和提高记忆力的训练。并具有同时测量被试视觉、记忆、反应速度三者结合能力的功能,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学测量仪器。 自变量:不同的实验者 因变量:记忆广度分数、出错位数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因为人与人的不同,其记忆能力不同,有记忆广度大的,也有记忆广度小的。 应用范围:用在小孩子的智力玩具上,刺激小孩子对数字的认识和敏感性,提高记忆力和反映能力,同时可以很好的帮助小孩子注意力的集中。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卓越电子1201 姓名:刘强 学号:120910115 实验二 C++面向过程程序设计 实验目的 掌握函数声明、定义和使用的方法 掌握函数递归调用的方法 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函数,求数列运算中从n个不同的数中取r个数的所有选择的个数,要求如下:主程序中设计一个循环,不断从输入接收n和r的值,计算结果并输出,当用户输入0 0时,程序结束; 能检查输入数据的合法性,要求n>=1并且n>=r; 能得到正确结果。 输入:5 3输出:10 输入:10 20;输出:Input Invalid !; 输入:-1 4;输出:Input Invalid!; 步骤: 利用一个函数fn(int n)计算n!, 利用另一个函数Cnr(int n, int r)计算Cnr,在该函数中调用fn(), 程序代码: #include int fn(int n) { int s=1; for(int i=1;i<=n;i++) { s=s*i; } cout<<"n!="<

int Cnr(int n,int r) { cout<<"Please input two numbers:"<>n>>r; if(n==0&&r==0) { cout<<"Programme shutdown."<=1&&n>=r) { int a; int b; int c; int d; a=fn(n); b=fn(r); c=fn(n-r); d=a/(b*c); cout<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XX大学 XX学院XX系 二〇一X年X月

一、导热系数的测量 导热系数是反映测量热性能的物理量,导热是热交换三种基本形式之一,是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固体物理及能源、环保等各研究领域的课题之一。要认识导热的本质特征,需要了解粒子物理特性,而目前对导热机理的理解大多数来自固体物理实验。材料的导热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热量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电子的迁移,在金属中电子流起支配作用,在绝缘体和大部分半导体中则以晶格振动起主导作用。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与构成材料的物质种类有关,而且与它的微观结构、温度、压力及杂质含量相联系。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采用材料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方法测定。 1882年法国科学家J ·傅里叶奠定了热传导理论,目前各种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傅里叶热传导定律的基础上,从测量方法来说,可分为两大类:稳态法和动态法,本实验是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实验目的】 1、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 2、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3、学习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 4、掌握一种用热电转换方式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 【实验仪器】 1、YBF-3导热系数测试仪 一台 2、冰点补偿装置 一台 3、测试样品(硬铝、硅橡胶、胶木板) 一组 4、塞尺 一把 5、游标卡尺(量程200mm ) 一把 6、天平(量程1kg ,分辨率0.1g ) 一台 【实验原理】 为了测定才材料的导热系数,首先从热导率的定义和它的物理意义入手。热传导定律指出:如果热量是沿着Z 方向传导,那么在Z 轴上任一位置Z 0,处取一个垂直截面A (如图1)以dt/dz 表示Z 处的温度梯度,以dQ/d τ表示该处的传热速率(单位时间通过截面积A 的热量),那么传导定律可表示为: ()0z z dz dt d dQ A =-==Φλτ 1-1 式中的负号表示热量从高温向低温区传导(即热传导的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式中的λ即为导热系数,可见热导率的物理意义:在温度梯度为一个单位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面积的热量。 利用1-1式测量测量的导热系数,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在材料中造成的温度梯度dt/dz ,并确定其数值;另一个是测量材料内由高温区向低温区的传热速率dQ/d τ。 1、温度梯度dt/dz 的测量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试行) 一、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有实验教学手册,按手册要求填写,若无则采用统一实验报告封面。 2、报告一律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3、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4、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原始记录,须经实验指导教师签字或登记。 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采用统一的封面。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手写或打印,手写一律用钢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三、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过程、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方面内容。 2、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题目、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具体实施情况(附上图表、原始数据等)、实习个人总结等内容。 3、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与分析、所需仪器设备与元器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收获体会、参考资料等方面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教务处 2009-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CAD) 实验项目AutoCAD二维绘图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16年11月日

棒框仪实验报告

棒框仪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人机工程学 报告书 姓名:董思洋 班级:工业设计10-3班学号: 二零一二年

棒框仪实验指导书 陈亚明编 艺术与设计学院 二0一二年二月

棒框仪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仪器可测量一个倾斜的框对判断一根棒的垂直性影响的程度。被试的判断受倾斜的框的影响,相当于周围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所以此 本仪器可以通过被试的认知方式来测量人格特性。 二、实验方法 两人一组,正确使用棒框仪进行测量: 1、一个放在平台上的观察筒被试观察面为圆白背景面板上有一个黑色正方形框和黑色棒。棒的倾斜度可由被试通过旋钮调节。 2、主试面有一个半圆形的刻度,圆弧内指针指示框的倾斜度,中央指针指示棒的倾斜度。主试调节面板上旋钮改变框与棒的倾斜度。 3、在平台上有一个水平仪,可通过旋转平台下面的螺丝将平台调整到水平的位置。此棒框仪的优点在于没有电源的条件下可以使用。 三、测量器具 人体形体测量尺350×165×215mm的棒框仪 四、实验内容 (1)将平台调到水平位置。 (2)根据实验的要求,主试将框和棒调到在一定的倾斜度。 (3)要求被试通过观察筒进行观察,并根据自己感觉将棒调整得与地面垂直。(4)从刻度上读出的棒的倾斜度,即记录下误差的度数和方向。 (5)主试调节不同的方框的倾斜度,即不同的场条件下,重复实验。由被试调整出的棒倾斜度总结出框对棒的影响,从而研究被试的场依存性。 五、实验要求 1.每位同学都要参与测量、被测量过程; 2.记录数据以度为单位 3.测量数据要准确,测量精确;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完整版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综合实验报告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专业名称: 物联网工程 ___班级: _____ 级2班__ ___________姓名: 你哥哥 学号: 02051928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零一三年七月

第一题: (1) 1.1题目概述 (1) 1.2设计思路 (2) 1.3设计说明与调试分析 (2) 1.4编码实现 (2) 1.5程序运行结果 (5) 1.6设计心得 (5) 第二题: (6) 2.1题目概述 (6) 2.2设计思路 (7) 2.3设计说明与调试分析 (7) 2.4编码实现 (7) 2.5程序运行结果 (11) 2.6设计心得 (11)

第一题: 1.1题目概述 用抽象类设计计算二维平面图形图形面积的程序, 在基类TDshape中设计纯虚函数area()和printName(), area()用于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 printName()用于打印输出几何图形的类名, 如Triangle类的对象就打印输出”Triangle”。每个具体形状的类则从抽象类TDshape派生, 各自需要定义其它独有的数据成员和成员函数, 而且定义area()和printName()的具体实现代码, 如图所示。 要求编写以TDshape为接口的函数, 借以访问具体类如

Triangle和Rectangle类的成员函数area(), printName ()。1.2设计思路 由简到繁, 逐步实现。 1.3设计说明与调试分析 编写基类TDshape->编写虚函数->编写继承类Triangle ->实例化TDshape和Triangle ->调用基类虚函数实现调用继承类相应函数->同样的方式处理继承类Rectangle. 1.4编码实现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TDshape{ public: virtual void area()=0; virtual void printName()=0; }; class Triangle:public TDshape{ private: double width,height;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05年9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学生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 验,实现对基本理论的验证。 2)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水柱(水银柱)、U型压差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流体力学常用的测压、测流量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有基本认识。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3.先修课程 《流体力学》相关章节。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根据实验内容和现有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 1.观察流体流经实验管段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了解特定截面上的总水头、测压管水头、压强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水头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掌握各种水头的测试方法和压强的测试方法。 3.掌握流量、流速的测量方法,了解毕托管测速的原理。 二、实验条件 伯努利方程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 图一伯努利方程实验台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电源 4.溢流管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定压水箱 8.实验 细管9. 实验粗管10.测压管11.调节阀12.接水箱13.量杯14回水管15.实验桌 2.工作原理 定压水箱7靠溢流来维持其恒定的水位,在水箱下部装接水平放置的实验细管8,水经实验细管以恒定流流出,并通过调节阀11调节其出水流量。通过布置在实验管四个截面上的四组测压孔及测压管,可以测量到相应截面上的各种水头的大小,从而可以分析管路中恒定流动的各种能量形式、大小及相互转化关系。各个测量截面上的一组测压管都相当于一组毕托管,所以也可以用来测管中某点的流速。 电测流量装置由回水箱、计量水箱和电测流量装置(由浮子、光栅计量尺和光电子

《安全人机工程学》实验报告书 程洁 2

安全人机工程学 实 验 报 告 书 姓名:程洁 班级:安工1101 学号:201107420105 时间: 2013 年 12 月 31日

目录 实验一手指灵活性测试实验 (1) 实验二动作稳定性实验 (3) 实验三双手协调能力测试 (8) 实验四暗适应实验 (10) 实验五速度知觉测试实验 (13) 实验六明度实验 (17) 实验七反应时运动时测定实验 (18) 实验八深度知觉测定实验 (21) 实验九亮点闪烁仪实验 (25)

实验一手指灵活性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手指灵活性测试是测定手指尖、手、手腕、手臂的灵活性,也可测定手和眼的协调能力。 本实验的要求为: 1. 学习和熟悉手指灵活性测试仪的用法; 2. 了解人的手指灵活性及其个体差异性。 二、实验仪器 EP707A 手指灵活性测试仪 (一)主要技术指标 1. 手指灵活性测试100孔(直径1.6mm),各孔中心距20mm; 2. 指尖灵活性测试M6、M5、M4、M3螺钉各25个 3. 计时范围0~9999.99秒 4. 电源电压AC220V/50HZ (二)仪器 1. 结构图 图1 手指灵活性测试仪

2. 记时器:1ms~9999 S,4位数字显示,内藏式整体结构 3. 金属插棒:直径1.5mm,长度20mm,110个 4. 实验用镊子:1把 三、实验步骤 1. 手指灵活性测试(插孔插板) 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此时计时器显示为0000.00,然后插上手指灵活性插板,按复位键被试即可进行测试,当被试用镊子钳住?1.5mm插针插入起点时,计时器开始计时,然后依次用镊子(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钳住?1.5mm插针插满100个孔至终点时计时器停止计时,此时计时器显示时间为被试做完这一实验所用总时间。 当测试第二次实验时只要按下复位键计时器全部复位,即可反复测试。 2. 手指尖灵活性测试(螺栓插板) 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此时计时器显示为0000.00,然后插上指尖灵活性插板(装有M6、M5、M4、M3螺栓各25个),按复位键被试即可进行测试,当被试放入起始点第一个M6垫圈起,计时器开始计时,然后拧上螺母,依次操作至终点最后一个M3垫圈时,计时器停止计时时,然后拧上螺母,此时计时器显示时间为被试做完这一实验所用总时间。 当测试第二次实验时只要按下复位键计时器全部复位,即可反复测试。 四、实验数据及报告 1. 数据记录 2. 数据分析 比较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这两种情况手指或手指尖的灵活性。 从自身实验数据来看,从右到左的手指灵活性要比从左到右的灵活性高。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详解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热工实验 2013年3月

实验一 非稳态(准稳态)法测材料的导热性能 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快速测量绝热材料(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和比热。掌握其测试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热电偶测量温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1 第二类边界条件无限大平板导热的物理模型 本实验是根据第二类边界条件,无限大平板的导热问题来设计的。设平板厚度为2δ,初始温度为t 0,平板两面受恒定的热流密度q c 均匀加热(见图1)。求任何瞬间沿平板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t (x ,τ)。导热微分方程式、初始条件和第二类边界条件如下: 0) ,0( 0),( )0,( ) ,( ),( 0 22=??=+??=??=??x t q x t t x t x x t a x t c τλτδτττ 方程的解为:

???+--=-δδδτλτ63),( 220x a q t x t c ?? ?-??? ??-∑∞ =+102 2 1)( exp cos 2)1(n n n n n F x μδμμδ (1-1) 式中:τ — 时间;λ — 平板的导热系数; a — 平板的导温系数;n μ— πn ,n = 1,2,3,………; F 0 — 2δτa 傅里叶准则;0t — 初始温度; c q — 沿x 方向从端面向平面加热的恒定热流密度。 随着时间τ的延长,F 0数变大,式(1-1)中级数和项愈小,当F 0> 0.5时,级数和项变得很小,可以忽略,式(1-1)变成 ??? ? ??-+=-612),( 2220δδτλδτx a q t x t c (1-2) 由此可见,当F 0> 0.5后,平板各处温度和时间成线性关系,温度随时间变化的速率是常数,并且到处相同。这种状态称为准稳态。 在准稳态时,平板中心面x =0处的温度为: ?? ? ??-= -61),0( 20δτλδτa q t t 平板加热面x =δ处为: ??? ??+= -31),( 20δτλδτδa q t t c 此两面的温差为: λ δ ττδc q t t t ?= -=?21),0( ),( (1-3) 如已知c q 和δ,再测出t ?,就可以由式(1-3)求出导热系数: t q c ?= 2δ λ (1-4) 实际上,无限大平板是无法实现的,实验总是用有限尺寸的试件,一般可认为,试件的横向尺寸为厚度的6倍以上时,两侧散热对试件中心的温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试件两端面中心处的温度差就等于无限大平板时两端面的温度差。 根据热平衡原理,在准稳态时,有下列关系: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题目利用Matlab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 班级电气xxxx班 任课老师xxxx 实验日期2010-10

电磁场理论 实验一 ——利用Matlab 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个点电荷及一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2.学会使用Matlab 进行数值计算,并绘出相应的图形; 二.实验原理: 根据库伦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电荷的连线上,两电荷同号为斥力,异号为吸力,它们之间的力F 满足: R R Q Q k F ? 212 = (式1) 由电场强度E 的定义可知: R R kQ E ? 2 = (式2) 对于点电荷,根据场论基础中的定义,有势场E 的势函数为 R kQ U = (式3) 而 U E -?= (式4) 在Matlab 中,由以上公式算出各点的电势U ,电场强度E 后,可以用Matlab 自带的库函数绘出相应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三.实验内容: 1. 单个点电荷 点电荷的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大小是E=kq /r^2 ,其中k 为静电力恒量, q 为电量, r 为点电荷到场点P(x,y)的距离。电场呈球对称分布, 取电量q> 0, 电力线是以电荷为起点的射线簇。以无穷远处为零势点, 点电荷的电势为U=kq /r,当U 取

常数时, 此式就是等势面方程.等势面是以电荷为中心以r 为半径的球面。 平面电力线的画法 在平面上, 电力线是等角分布的射线簇, 用MATLAB 画射线簇很简单。取射线的半径为( 都取国际制单位) r0=, 不同的角度用向量表示( 单位为弧度) th=linspace(0,2*pi,13)。射线簇的终点的直角坐标为: [x,y]=pol2cart(th,r0)。插入x 的起始坐标x=[x; *x].同样插入y 的起始坐标, y=[y; *y], x 和y 都是二维数组, 每一列是一条射线的起始和终止坐标。用二维画线命令plot(x,y)就画出所有电力线。 平面等势线的画法 在过电荷的截面上, 等势线就是以电荷为中心的圆簇, 用MATLAB 画等势 线更加简单。静电力常量为k=9e9, 电量可取为q=1e- 9; 最大的等势线的半径应该比射线的半径小一点 r0=。其电势为u0=k8q /r0。如果从外到里取7 条等势线, 最里面的等势线的电势是最外面的3 倍, 那么各条线的电势用向量表示为: u=linspace(1,3,7)*u0。从- r0 到r0 取偶数个点, 例如100 个点, 使最中心点的坐标绕过0, 各点的坐标可用向量表示: x=linspace(- r0,r0,100),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形成网格坐标: [X,Y]=meshgrid(x)。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r=sqrt(X.^2+Y.^2), 在乘方时, 乘方号前面要加点, 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乘方计算。各点的电势为U=k8q. /r, 在进行除法运算时, 除号前面也要加点, 同样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除法运算。用等高线命令即可画出等势线 contour(X,Y,U,u), 在画等势线后一般会把电力线擦除, 在画等势线之前插入如下命令hold on 就行了。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如图1, 其中插入了标题等等。越靠近点电荷的中心, 电势越高, 电场强度越大, 电力线和等势线也越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