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语文复习每日10分钟极速热练八

合集下载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天天练10语用小综合+连贯+压缩语段+文化常识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0727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天天练10语用小综合+连贯+压缩语段+文化常识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0727

天天练10 语用小综合 + 连贯 + 压缩语段 + 文化常识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神农诞辰纪念日临近之际,一方用磬石雕刻的石碑在神农故里高平市被发现。

石碑上有16个篆体字:“华夏始祖,千秋万代,炎黄一脉,共拜神农。

”字体修长齐整,线条匀称,笔法流畅,显示出雕刻者超群拔类的________。

磬石能敲打出清脆的音阶,用它做成的“磬”在我国古代被奉为尊贵而神圣的乐器,专为皇帝举行国事庆典、宗庙祭祀之用。

文字与石碑________,世所罕见。

根据这方石碑的材质档次、文字内容的用词语气及时代风格,有人________这方石碑是元代皇家御赐的神农祭祀专用碑。

这个说法并非荒诞不经。

高平作为神农故里,与神农有关的历史遗存数量庞大,“神农城”“神农洞”“神农泉”等以“神农”命名的地名________。

石碑一般用大理石镌刻,为什么这方祭祀碑选用了有“金声玉振”音质的磬石呢?( )。

据史料记载,神农最早发明了乐器“神农琴”,被认为是华夏民族乐器的最早发明者。

有专家经过考证认为,“神农琴”上的五根弦名宫、商、角、徵、羽,实际上就是中国民族音乐所指的五声音阶。

用最好的磬石制作成的祭祀碑,无疑是对神农发明乐器这一伟大功绩做出了最崇高、最合适、最特别的褒奖。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技艺浑然一体推测不胜枚举B.技能浑然天成猜测不胜枚举C.技艺浑然天成猜测俯拾即是D.技能浑然一体推测俯拾即是【解析】选A。

技艺:富于技巧性的表演艺术或手艺。

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原句强调雕刻富于技巧性,水平很高,故选用“技艺”。

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

浑然天成:形容完整不可分割。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猜测:凭想象估计。

从语境“根据……”可判断出使用“推测”更切合文意。

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个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2021-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保分小题天天练八

2021-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保分小题天天练八

2021-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保分小题天天练八一、语言运用小题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明两天亚冠联赛小组赛将进行第四轮的比赛,参赛的四支中国球队的命运迥然不同....。

②参观展览犹如给这些发行员的心灵放了个假,每个从展厅出来的人心情都豁然开朗....。

③虽然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核心都是一种大爱,都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但是今天的许多人,似乎对他们的观点只能敬谢不敏....了。

④最近,广州连续晴好的天气,带给人们久违的开朗心情,不少市民的手机朋友圈里经常都会被形形色色....的天气图片刷屏。

⑤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⑥今年5月,新一批歼-16战机已交付中国空军使用,亮相珠海航展也顺.理成..章.。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②③⑤解析:①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符合语境。

②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不能用来形容心情,不合语境。

③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

不合语境。

④形形色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符合语境。

⑤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处与“根本”重复,不合语境。

⑥顺理成章:写文章、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

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

符合语境。

答案:D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与贪污腐败相比,虽然庸官懒政的“软腐败”表面上不会造成太多的经济损失,但是会直接严重损害干部队伍形象,损害党和政府威信。

B.昨天,在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下,甘肃和陕西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局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雪,同时,气温下降造成道路结冰,对交通造成不利影响。

C.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D.6月7日下午,中美两国元首第一次会晤,双方讨论了各自国内发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2021年高三上学期阶段练习八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阶段练习八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阶段练习八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募.捐/蓦.然回首差.遣/差.强人意绚.丽/徇.私舞弊B.偌.大/一诺.千金稽.首/无稽.之谈剽.悍/虚无缥.缈C.渐.染/间.不容发纰缪./未雨绸缪.遭殃./怏.怏不乐D.溘.然/恪.尽职守偏裨./无裨.于事高亢./引吭.高歌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又至重阳节,敬老院再度受到社会的关注,有些老人一天有好几拨“接待任务”,一天要被洗好几次脚,这让他们。

重阳前后“突击敬老”,一哄而上之后的一哄而散,带给老人的心理可想而知。

关爱老人,需要节日前后的参与,更需要的用心坚持。

A.不胜其烦落差细水长流B.不厌其烦落差滴水穿石C.不胜其烦失落细水长流D.不厌其烦失落滴水穿石3.用平实的语言转述画线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陈佩斯钟情喜剧艺术,他创办的大道喜剧院已经正式鸣锣开演。

对于正在从事喜剧演出的演员来说,从演出的剧目中截取一部分到春晚舞台上去展示自己的风采,这应当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但是,陈佩斯拒绝了央视的邀请,明确表示不参加蛇年春晚小品演出,他说:“我们的作品不是羊肉串,不是糖葫芦,所以没有适合的。

”A.我们的作品适合普通百姓,不适合高规格的央视春晚。

B.我们的作品品位很高,不适合面向全国观众的央视春晚。

C.我们的作品是环环相扣的整体,不好拿其中几个片段单独演出。

D.我们的作品只在大道戏剧院演出,不能像卖羊肉串、糖葫芦一样到处推销。

4. 对右面这幅丰子恺漫画蕴含的道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教育不能模式化,否则抹杀学生个性,阻碍特长发展。

B. 教育只有遵循一定的套路,才能保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C. 只有教育能够改变人,把人培养成合符社会规范的人才。

D. 教师不能眼睛盯着结果,要关注教育的过程。

5.下列各项中,填在空格处与上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走进书房,抬头可见墙上挂着的横幅:友古今善士,。

2021高三语文复习每日10分钟极速热练一

2021高三语文复习每日10分钟极速热练一

2021高三语文复习每日10分钟极速热练一一.今日回顾《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近义成语辨析]:【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优柔寡断】都有“拿不定注意”的意思。

“举棋不定”多指在重大的决策性问题上拿不定注意,下不了决心;“犹豫不决”所指事情可大可小;“优柔寡断”多形容人的性格。

前两个一般不直接修饰“人”,“优柔寡断”可直接修饰“人”。

“优柔寡断”能受“非常”“十分”“过于”等程度副词修饰,“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则一般不能。

【刻不容缓迫不及待】都有“非常紧迫”的意思。

异:前者重在“不容拖延”,多指情势紧迫;后者重在“不能等待”,多指多指心情迫切。

三.[文化常识]1.“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写给的书信或奏章;作为公文,它既能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也能用来抒发个人情感。

2.“汴州”是古地名,也称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是现在的,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即“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

3.“端”是古代布帛的一种长度单位,二丈或六丈为“一端”;“端”在古代也指,“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句中“端”就指礼服。

4.勤王,是指在封建时代中,君王有难,地位受到威胁时,救援君王。

答案:1.臣子写给皇帝2.开封3.一种礼服4.臣子起兵常考识记51、(卢)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弟:只管输:缴税52、岁以丰稔闻稔:丰收53、(赵熹)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尔曹:你们。

相:我(偏指一方)54、(赵熹)于是擢举义行,诛除奸恶擢举:表彰55、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

勤:辅佐,帮助56、蔡确治相州狱,多引朝士,皆望风自折服折服:屈服四、文化常识姓名称谓58.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拓展]《汉书》记载,十月汉武帝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认为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那一年为“元狩元年”。

2021高三语文复习每日10分钟极速热练三

2021高三语文复习每日10分钟极速热练三

2021高三语文复习每日10分钟极速热练三一.今日回顾《蒹葭》《关雎》。

二.[近义成语辨析]:【一挥而就一蹴而就】都有“轻而易举,迅速成功”的意思。

异:前者形容才思敏捷,一挥笔就写成了;后者是踏一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

【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于道义上不允许推托;后者偏重在责任上不可推卸(贷:推卸)。

【鱼目混珠滥竽充数】都有“用假的、次的冒充真的、好的”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在“以假充真”,后者偏重在“以次充好”。

前者多用于物,后者多用于人。

三.[文化常识]1.内阁,最早出现于,其最高领导称,其次为次辅,其余皆称群辅。

2.诏狱,是皇帝直接监管的监狱,罪犯多是亲自下诏书定罪的高级官员。

3.四海,古代认为中国的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用来指称。

4.外艰,是指,内艰,是指。

答案:1.明朝首辅2.皇帝3.天下、国家4.父亲去世母亲去世常考识记60、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众望塞:满足61、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时人谓为“格佞”格:阻止、纠正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格:击、打格物致知格:探究62、乞陛下以臣所言弊政,一切厘革。

厘:改革、纠正四、文化常识(一)宗法礼仪71.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

《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拓展]顿首,俗称叩头。

行礼时,头碰地即起。

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稽首,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

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

72.祖道,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荆轲刺秦王》)中的“祖”就是“祖道”,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73.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

2021语文二轮配套练习题题型组合滚动练8含解析

2021语文二轮配套练习题题型组合滚动练8含解析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配套练习题:题型组合滚动练8含解析题型组合滚动练(八)(分值:113分建议用时:100分钟)序号18910得分答案一、综合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1分)学术大家从事普及工作是中国学界的优良传统。

新文化运动以来,面向大众的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播,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觉担当。

不少名家,如朱自清、顾颉刚、王力、李长之,他们笔下的文化读物虽篇幅不大、内容平易、语言轻松,却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与教育热忱。

朱自清《经典常谈》,用朴素清晰的笔触介绍经史子集中的经典著作,为初学者娓娓讲述传统文化要义与精神;李长之《孔子的故事》饱含深情地讲述孔子生平,展现孔子在风雨飘摇中的理想与坚持……无论“常谈”还是“故事”,前辈学者的努力形成了中国文化普及的优良传统。

在这一传统中,我们发现,把象牙塔中的高精尖,转化为面向大众的文化知识,采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讲给普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绝非“小儿科”。

这对学者提出更多要求——深入浅出地介绍专业知识,需要透彻的本体研究,一针见血指向关键之处,否则容易在知识海洋中徘徊打转;想要充分吸引初阶读者,不仅要有优美清晰的文笔,还要把准时代方向,不断尝试新颖多元的表现形式。

有学者提出一个精彩的普及理念:“大学标准,小学趣味。

”在为孩子讲解古诗词时,既要保持大学教学标准,保证知识的准确和思想的端正,又要揣摩小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审美心理,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

既保持学术品质,又放下学者架子,这种心态尤为可贵.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某些歌剧中缺乏革命浪漫主义.B.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C.小妹妹,你买这本吧-—这本应该比那本好.D.白鸥的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B[A项,引出总括性的说明。

B项,表示解释说明,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

C项,引出对事情原因的解释.D项,引出补充说明的话。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10内附详细解析word版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10内附详细解析word版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10(内附详细解析)word 版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训练即时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晓行南谷①经荒村柳宗元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注】①南谷:在永州(今湖南永州)乡下。

②杪秋:深秋。

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1)诗的中间两联写景紧扣“荒”字,诗中哪些景象体现村庄“荒”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夜坐张耒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1)试分析一、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8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散文阅读 (含解析)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第8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散文阅读 (含解析)

第8练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散文阅读(限时:40分钟满分:4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早春,屋外尚有几分寒意,薄薄的,挥之不去。

母亲从窗台上拿下一根老丝瓜,用一把剪刀,把絮状的丝瓜皮剪开,便有黑溜溜的瓜仁儿,一窝蜂地从里边涌出,粒粒饱满,满是淘气劲儿。

傍着院墙起个小土堆,趁绵绵春雨,把乌黑的丝瓜种子埋进土里。

不出几天,__①__,戴一顶精致的小黑帽,小黑帽下边,是一张娇小嫩青的笑靥,含羞带怯,探头探脑,俏皮可爱。

挣脱帽子的束缚,幼弱的瓜苗伸展身子,在春风细雨里茁壮成长,渐渐地,绽出绿叶,抽出瓜蔓,昂扬着一股向上攀爬的生机。

转眼进入夏天,丝瓜藤蔓撒开了欢儿,爬上木桩,爬上草绳,缠缠绕绕,密密交织。

院子里,肆意绽放的丝瓜花,吹起一支支金色的号角,随风吐出丝丝缕缕的芬芳。

烈日当空,暑气蒸腾,瓜荫笼罩处,地上光影斑驳,丝丝凉意沁入心田。

落日西坠,斑驳的影子,斜斜地映在院子里。

忽然,__②__,瓜叶随风摇曳,瓜荫随风漾动,暑气随风飘散。

红彤彤的夕阳,泊进莽莽苍苍的群山。

晚饭后,一家老小,喜欢在瓜架下乘凉。

劳作一天的大人们,斜靠在竹椅上,一边低低地絮谈,一边轻轻地挥着蒲扇,赶走几只蚊子。

小孩子们呢,或坐在小板凳上,或躺在凉席上,或依偎在大人怀里。

宁静的庭院,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瓜荫里,有虫声,繁密如雨。

1.下列对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拟、比喻、排比B.比拟、比喻、夸张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没有运用对偶、夸张、借代的修辞手法。

“满是淘气劲儿”“含羞带怯,探头探脑,俏皮可爱”“丝瓜藤蔓撒开了欢儿”等运用了拟人(比拟)的修辞手法;“戴一顶精致的小黑帽”“吹起一支支金色的号角”等既运用了拟人(比拟)的修辞手法,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种子的皮比喻为帽子,把丝瓜花比喻为号角;“泊进莽莽苍苍的群山”把太阳当作船,运用了拟物(比拟)的修辞手法;“瓜叶随风摇曳,瓜荫随风漾动,暑气随风飘散”“或坐在小板凳上,或躺在凉席上,或依偎在大人怀里”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三语文复习每日10分钟极速热练八
一.今日回顾《小石潭记》《陋室铭》。

二.近义词辨析。

1.蚍蜉撼树:蚍蜉,一种大蚂蚁。

撼,摇动。

比喻不自量力。

又作“蚍蜉撼大树”。

螳臂当车:当(dāng ),阻挡。

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2.锲而不舍:镂刻不停。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多用作形容词,与“精神”搭配。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3. 见机行事:机,时机,机会。

看到适当的时机立即行动。

见风使舵:看风向改变帆篷方向。

比喻相机行事,随机应变。

多含贬义。

4.窃窃私语:私下小声说话。

也作“切切私语”。

交头接耳:紧挨着头,凑在耳边低声说话。

三.文化常识
1.以、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记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的史书叫“正史”。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翔实的史书,据说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3.《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史料汇编,据说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4.《史记》是我国通史,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撰写。

《史记》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典籍,也是我国史传文学的集大成者。

5.《汉书》又称《前汉书》,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我国第一部,也是研究西汉历史的基本文献。

6.《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史书。

【文化常识填空答案】
1.纪传体、编年体
点拨正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等,大部分是官修的。

其他还有私史和野史。

2.编年体
点拨《左传》主要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也记叙了当时重要政治人物的活动和言论。

同时,《左传》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

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善于用简笔勾勒战争场面,生动畅达。

3.国别体
点拨《国语》记载了上至周穆王,下迄鲁悼公的514年间的历史。

通过对话的形式,生动地描述了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历史人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时代的社会风貌,具有较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4.第一部纪传体
点拨《史记》中的文章对于魏晋小说、唐宋古文,甚至宋元戏曲,都有很大的影响。

《史记》是中国文学重要的源头。

5.纪传体断代史
点拨《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的先河,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

6.多卷本编年体
点拨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常考识记
82、(李裕)其铨叙亦平铨叙:考核平:及格、合格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铨:选拔官吏长:通掌、负责管理
83、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穰:丰年,丰收
四、文化常识
(一)服饰、器物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27.冠冕是贵族男子的头衣,平民男性的头发则以头巾为主,贵族则在冠之下附巾。

如葛巾、幅巾、纶巾等。

(√)
[拓展] 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亲人和乡贤的祝福下,将头发梳起来,并带上冠固定头发,从此就是成年人了。

男子年满二十称为“弱冠”。

128.笄,是簪的古称。

将头发梳起来,用笄固定住。

古代女子十五岁则被称作“及笄”。

(√)
129.古代将上下身分为两件的衣服总称“衣裳”,这里的“衣”和“裳”是两个词,“衣”指上身的衣服,“裳”指下身的衣服,也叫“裙”。

(√)
[拓展] 女子服饰中,短上衣叫“襦”。

把裙子穿在襦外面,就成了襦裙。

在裙子外面又加了一件上衣叫作“袄”,以袄掩裙,袄可长可短,在明代最为常见。

130.短褐,用麻或毛捻成线编织的粗衣,不但重,无光华,而且不暖。

对地位低下的人来说,则为平时所穿,因此“短褐”成了平民的标志。

(√)
131.袖,又称“袂”,古语“联袂”就是连在一起拉着手的意思。

(√)
[拓展]“联袂”是一同做某件事的意思。

“挥袂”则是挥手的意思。

由此可见,古代常常用“袂”来代指手。

132.黔首,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即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

(√)
133.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故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布衣、麻衣,借指平民。

(√)
[拓展] 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

布衣之交,即贫贱之交。

134.青衫,黑色的单衣。

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
135.“笏”又称“笏板”,当纸张还没有发明的时候,文字都记录在上面,上朝的时候可以提醒自己重要的事情。

(√)
[拓展]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

136.“席”是跪坐时用的垫子。

这是由于最初中国人是席地而坐的,坐的时候,比较庄重的坐姿是跪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