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结构13级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数据结构13级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五邑大学试卷(期中参考答案)课程:数据结构学期: 2021 至 2021 学年度第 2 学期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若一个栈的输入序列是1,2,3,…,n,输出序列的第一个元素是n ,则第i个输出元素是( D )。
A.不确定 A.顺序表 A. 7B.n-i B.栈C.n-i-1 C.队列D.n-i+1 D.链表2.设计一个判别表达式中左右括号是否配对的算法,采用( B )数据结构最佳。
3.设有6个结点的无向图,该图至少应有( C )条边才能确保是一个连通图。
B. 6C. 5D. 4D.散列存取 D.O(nlog2n)4.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A )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 A.O(1)B.顺序存取 B.O(n)C.索引存取 C.O(n2)5.对于n个元素组成的线性表,建立一个有序单链表的时间复杂度是( C )。
6.任何一棵二叉树的叶子结点在前序、中序、后序遍历序列中的相对次序( A )。
A.肯定不发生改变 C.不能确定B.肯定会发生改变 D.有时发生变化B.从源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D.最短的回路7.关键路径是AOE网中( A )。
A.从源点到终点的最长路径 C.最长的回路 for(i=0; i B. O(n)C. O(log2n) C.树形结构 D. O(n2) 8.下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B )。
9.下列四种基本的逻辑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关系最弱的是( A )。
A.集合 B. 线性结构 D. 图状结构 10.在单链表中,若p所指结点不是尾结点,在p之后插入s所指结点的操作是( B )。
A.s->next=p; p->next=s C.s->next=p->next; p=s; 二、填空题(10小题,19个空,每空2分,共38分) 1.表示有100个顶点,133条边的无向图的邻接矩阵有(266)个非零矩阵元素。
数据结构期中测试题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通根1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0资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2体2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1卷下中安与,全过要,度加并工强且作看尽下护可1都能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保况复护进杂层行设防自备腐动与跨处装接理置地,高线尤中弯其资曲要料半避试径免卷标错调高误试等高方,中案要资,求料编技试5写术卷、重交保电要底护气设。装设备管置备4高线动调、中敷作试电资设,高气料技并中课3试术且资件、卷中拒料中管试包绝试调路验含动卷试敷方线作技设案槽,术技以、来术及管避系架免统等不启多必动项要方高案式中;,资对为料整解试套决卷启高突动中然过语停程文机中电。高气因中课此资件,料中电试管力卷壁高电薄中气、资设接料备口试进不卷行严保调等护试问装工题置作,调并合试且理技进利术行用,过管要关线求运敷电行设力高技保中术护资。装料线置试缆做卷敷到技设准术原确指则灵导:活。在。对分对于线于调盒差试处动过,保程当护中不装高同置中电高资压中料回资试路料卷交试技叉卷术时调问,试题应技,采术作用是为金指调属发试隔电人板机员进一,行变需隔压要开器在处组事理在前;发掌同生握一内图线部纸槽故资内障料,时、强,设电需备回要制路进造须行厂同外家时部出切电具断源高习高中题中资电资料源料试,试卷线卷试缆切验敷除报设从告完而与毕采相,用关要高技进中术行资资检料料查试,和卷并检主且测要了处保解理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数据结构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 20分,每题 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1.若结点的存储地址与其关键字之间存在某种映射关系,则称这种存储结构为( D ) 。
A.顺序表 B.链表 C.索引表 D.散列表采用排除法,顺序表存储位置表示数据元素的顺序关系,跟关键字无法;链表的地址是动态分配的;索引表是 按数据元素的关键字排序所得,它的数据元素是没有规律的2.在长度为 n 的顺序表的第 i(1≤i ≤n+1)个位置上插入一个元素,元素的移动次数为( A ) 。
A.n -i+1B.n -iC.iD.i -1代入计算法,我们知道在 i=n+1 时不需要移动元素3.若一棵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为 a,b,c ,则由 abc 三个结点构成的二叉树个数为( B ) 。
A.4B.5C.6D.74.三维数组 A[4][5][6]按行优先存储方法存储在内存中,若每个元素占 2 个存储单元,且数组中第一个元素的存 储地址为 130,则元素 A[3][4][5]的存储地址为(B A.370B .368C .366) 。
D.372Loc(3,4,5)=loc(0,0,0)+(3*5*6+4*6+5)*2=130+119*2=368;5.高度为 h 的二叉树(仅含根结点的二叉树高度为 1)的结点最少是多少( D) 。
A. h+1B. 2hC. 2h -1D. h二叉树性质 26. 将两个各有 n 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其最多的比较次数是( A. nB.n+1 C. 2n-1D. n-17. 已知一算术表达式的中缀形式为 A +B *C -D/E ,后缀形式为 ABC *+DE/-,其前缀形式为( C) 。
A )。
A. -+A*BC/DE C. -+*ABC/DEB. –A+B*CD/E D. –A+B*C/DE根据中缀和后缀表达式可画出表达树如下:- + /A* D EBC故前缀表达式为:-+A*BC/DE数据结构期中考试8.下面图示的顺序存储结构表示的二叉树是( A )。
数据结构与算法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数据结构与算法期中考试卷(含答案)⽟林师范学院期中课程考试试卷(2010——2011学年度第⼀学期)命题教师:刘恒命题教师所在系:数计系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考试专业:信计考试年级:09级⼀、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把正确答案填⼊表格中) 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C )。
A 、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 、紧凑结构和⾮紧凑结构C 、线性结构和⾮线性结构D 、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2、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个对多个的关系,称为(B )结构。
A 、线性 B 、树形 C 、图状 D 、⽹状 3、以下关于线性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 、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可以是数字、字符、记录等不同类型。
B 、线性表中包含的数据元素个数不是任意的。
C 、线性表中的每个结点都有且只有⼀个直接前驱和直接后继。
D 、存在这样的线性表:表中各结点都没有直接前驱和直接后继。
4、关于单链表的说法,请选出不正确的⼀项( C)。
A 、逻辑相邻、物理不⼀定相邻B 、不能随机存取C 、插⼊与删除需移动⼤量元素D 、表容量易于扩充 5、关于顺序表的说法,请选出不正确的⼀项(D )。
A 、逻辑相邻、物理相邻 B 、可实现随机存取 C 、存储空间使⽤紧凑 D 、表容量易于扩充6、设N 为正整数,试确定下列程序段中前置以记号@语句的频度为(A )。
x=91;y=100;while(y>0){@if(x>100){x-=10;y--;} else x++; } A 、1100 B 、 9100 C 、110 D 、 9107、在顺序表中删除⼀个元素,平均需要移动( C)元素,设表长为n 。
A、n/2-1 B 、n/2+1C 、n/2D 、(n+1)/28、对单链表执⾏下列程序段,请选出正确的⼀项( A)。
T=P;While(T->next!=NULL ){T —>data=T —>data*2;T=T —>next;} A 、R->data=4 B 、R->data=8C 、H->data=4D 、Q->data=79、若⼀个栈的输⼊序列是1,2,3,┅,n ,输出序列的第⼀个元素是n,则第k 个输出元素是( C)。
数据结构期中考试试题答案c语言版本

R @ - * ( +
S 1 0 3 2 1 +
R@ - *
S 1 0 3 2 1 + * - 3 1
R@ + ( -
S 1 0 3 2 1 + * - 3 1 - 2
R@ + /
S 1 0 3 2 1 + * - 3 1 - 2 / +
R
S 1 0 3 2 1 + * - 3 1 - 2 / + @ \0
3.在带附加表头的循环双向链表中, 表头附加结点 的 左 指针域指向最后一个结点,最后一个结点的 右 指针域指向 表头附加 结点。
4.在以HL为表头指针的带附加结点的单链表和循环单链表中,链表为空的条件分别为
HL->next==NULL 和 HL==HL->next 。
5.在由数组a中元素结点构成的单链表中,删除下标为i的结点后,需要把该结点插入到空闲表的表头,具体操作为 a[i].next=a[1].next 、 a[1].next=i 。
8.一个广义表中的元素分为 单 元素和 表 元素两类。
9.广义表A=((a,(b,(),c),((d),e)))的长度为 1 ,深度为 4 。
10.向一个顺序栈插入一个元素时,首先应 top++ ,然后再将待插入元素 放入栈顶位置 。
11.对于队列,应在 队尾 进行插入,在 队首 进行删除。
12.中缀表达式2+7/(4-1)所对应的后缀表达式为 2 7 4 1 - / + @ 。
数据结构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在一个长度为n的线性表中顺序查找值为x的元素时,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即x同元素的平均比较次数,假定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都相等)为 C 。
数据结构期中测试题答案

《数据结构》期中测试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状结构,其中树形结构和图状结构合称为非线性结构。
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二元组(D,S),其中D是数据元素的有限集合,S是D上关系的有限集合。
2、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是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和输出。
3、一个顺序表第一个元素的存储地址是100,每个元素的长度为3,则第6个元素的地址是115。
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n+1)/2个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插入或删除元素的位置有关。
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相邻。
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不一定相邻。
单链表中,除了首元结点外,任一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其前驱结点的指针域指示。
在单链表中设置头结点的作用是使第一个结点与其他结点的操作统一。
4、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单链表中查找其值等于x的结点时,在查找成功的情况下,需平均比较(n+1)/2个结点。
在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并仍然有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
给定有n个元素的线性表,建立一个有序单链表的时间复杂度是O(n2)。
5、已知L是无表头结点的非空单链表,且指针p所指结点既不是首元结点,也不是尾元结点,试从下列提供的答案中选择合适的语句序列。
在p所指结点后插入s所指结点:4、1。
在p所指结点前插入s所指结点:7、11、8、4、1。
在表首插入s所指结点:5、12。
在表尾插入s所指结点:11、9、1、6。
1)p->next=s;2)p->next=p->next->next;3)p->next=s->next;4)s->next=p->next;5)s->next=L;6)s->next=NULL;7)q=p;8)while(p->next!=q) p=p->next;9)while(p->next!=NULL) p=p->next;10)p=q;11)p=L;12)L=s;13)L=p;6、已知指针p所指结点是某双向链表的中间结点,试从下列提供的答案中选择合适的语句序列。
《数据结构》期中试题(有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08电信
《数据结构》期中试题
试卷类别: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
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
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
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
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
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
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
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
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
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
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
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计05期中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

计05期中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数据结构期中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项选择2分,共48分)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___C____。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2.线性表是 A 。
(A) 一个有限序列,可以为空; (B) 一个有限序列,不能为空; (C) 一个无限序列,可以为空; (D) 一个无序序列,不能为空。
3.对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设其长度为n,在任何位置上插入或删除操作都是等概率的。
插入一个元素时平均要移动表中的 B 个元素。
(A) n/2 (B) n+1/2 (C) n -1/2 (D) n 4.用链表表示线性表的优点是 C 。
(A)便于随机存取(B)花费的存储空间较顺序存储少 (C)便于插入和删除(D)数据元素的物理顺序与逻辑顺序相同5.某链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最后一个元素,则采用 C 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单链表 (B)双链表 (C)带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D)双循环链表6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_A____的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一种_____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 B.顺序存取 C.索引存取 D.散列存取7、若某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取第i个元素和找第i个元素的前趋元素,则采用B 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 单链表 (B) 顺序表 (C) 双链表 (D) 单循环链表8.算法分析的目的是___C___,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__A____。
①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②A.空间复杂性和时间复杂性 B.正确性和简明性 C.可读性和文档性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9、栈的特点是① B ,栈和队列都是 C ② 。
①、 A、先进先出 B、后进先出②、 A、顺序存储的线性结构C、操作受限的线性结构C、进优于出D、出优于进B、链式存储的线性结构 D、操作受限的非线性结构10、若进队列的序列为1,2,3,4,则 D 是一个出队序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Node, *LinkList;
阅读算法 f31,并回答问题;
(1)设节点结构为id score next
,成绩链表 A 和 B 如图所示,画
出执行算法 f31(A,B)后节点 A 所指的链表;
A
1 70
2 40
3 90
4 48
5 56
B
2 38
4 65
题 31 图
(2)减速算法 f31 的功能。 Void f31(LinkList A, LinkList B) { LinkList p,q; p = A->next; q = B->next; while (p && q) { if(p->id < q->id) p = p ->next; else if(p->if > q-> id) q =q –>next; else { if (p->score < 60)
I + = j + lt ;
}
}while (i+lt <= ls && j>=0);
Return k;
}
4
五、算法设计题(本题 14 分) 34.假设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其类型定义如下:
#define ListSize 100 typedef struct{
int data[ListSize]; int length; }SeqList, *Table; 编写算法,将顺序表 L 中所有值为奇数的元素调整到表的前端。
(1)设 n=10,元素
p=8
2
存储在 sa[p],写出下标 p 的值;
题 3-1 图
k=i(i-1)/2+j+i-n-1
2.由字符集{s,t,a,e,i}及其在电文中出现的频度构建的哈夫曼树如图 所示。已知某段电文的哈夫曼编码为 111000010100,请根据该哈夫曼树 进行译码,写出原来的电文。
3.如图所示,可以利用一个向量空间同时实现两个类型相同的栈。其中栈
1 为空的条件是 top1=0,栈 2 为空的条件是 top2=n+1,则“栈满”的判定
条件是 top1=top2+1 t。op1
top2
0
n-1
栈1
栈2
4.静态存储分配的顺序串在进行插入、置换和 连接 生越界。
5.广义表 L=(a,(b,()))的深度为 3 。 6.任意一棵完全二叉树中,度为 1 的节点数最多为 7.求最小生成树的克鲁斯卡尔算法耗用的时间与图中 正相关。
后的括号内。选错、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值可分解,数据类型通常可分为两类,他们是
【C】
A.静态类型和动态类型
B. 原子类型和表类型
C.原子类型和结构类型
D. 数据类型和指针类型
2. 对 于 三 个 函 数 f(n)=2008 +8 +96000 , g(n)=8 +8n+2008 和
h(n)=8888n +3n2,下列陈述中不成立的是
C
1.阅读下列算法,并回答问题:
D
(1) 无向图 G 如图所示,写出算法 f30(&G)的述算法 f30 的功能。
G
H
B
A
G
I
C
D
F
H
求图中连通分量的数目
#define MaxNum 20 int visited[MaxNum]; void DFS(Graph *g, int i);
等操作时可能发
1。 边 的数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如图所示,在 n n 矩阵 A 中,所有下标值满足关系式 i+j<n+1 的元素 的值均为 0,现将 A 中其他元素按行优先顺序依次存储到长度为 n(n+1)/2 的一维数组 sa 中,其中元素 存储在 sa[0]。
C. rear+1==front 6.串的操作函数 str 定义为:
D.(rear+1)%n==front
int str (char *s) {
char *p=s;
while (*p!=’\0’) p++;
return p-s;
}
则 str(“abcde”)的返回值是
【C】
A.3
B.4
C.5
D.6
7.二维数组 A[10][6]采用行优先的存储方法,若每个元素占 if(q->score <60)
p->score = q->score;
else p->score = 60;
p = p->next;
q = q->next;
}
}
} 3.阅读下列算法,并回答问题:
(1)设串 s=“OneWorldOneDream”,t=“One”,pos 是一维整型数
B. p->next=r; r->next=q;
q->next=r->next;
C. r->next=q; q->next=r->next; p->next=r;
D. r->next=q; p->next=r;
q->next=r->next;
4.若进栈次序为 a ,b ,c,且进栈和出站可以穿插进行,则可能出现的含个元
【C 】
A. f(n)是 O(g(n))
B. g(n)是 O(f(n))
C. h(n)是 O(n )
D. h(n)是 O( )
3.指针 p、q 和 r 依次指向某循环链表中三个相邻的节点,交换节点*q 和
节点*r 在表中的次序的程序段是
【A 】
A. p->next=r; q->next=r->next; r->next=q;
【B】
A.7
B.8
C.21
D.22
12.如图所示的有向图的拓扑序列是
【B 】
a
b
A. c , d , b , a , e
B. c , a , d , b , e
e
C. c , d , e , a , b D. c , a , b , d , e
(2)设元素 存储在 sa[k]中,写出有 i,j 和 n 计算 k 的一般公式。
/*从顶点 出发进行深度优先搜索,访问顶点 时置 visited[j]为 1*/
int f30(Graph *g) {
Int i,k; for (i=0;I < g->n; i++) /*g->n 为图 g 的定点数目*/
visited[i]=0; for (i=k=0; I < g->n; i++)
列为
【 A】
A. FEDCBA
B. ABCDEF
C. FDECBA
D. FBDCEA
10.已知森林 F={ , , , , },各棵树 (i=1,2,3,4,5)中所含节点
的个数分别为 7,3,5,1,2,则与 F 对应的二叉树的右子树种的节点个
数为
【D】
A.2
B.3
C.8
D.11
11.若非连通无向图 G 含有 21 条边,则 G 的顶点个数至少为
if (visited[i]==0) {
K++; DFS(g,i); } return k; }
3
2.假设学生成绩按学号增序从年初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中,类型定义如 下:
typedef struct int id; int score;
Node{ /*学号*/
/*成绩*/
st淮海工学院
2009 - 2010 学年 第 1 学期 数据结构期中试卷 ( 闭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 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素的出站序列个数是
A.3
B.5
C.6
【B】 D.7
5.假设以数组 A[n]存放循环队列的元素,其头指针 front 指向队头元素的
前一个位置、为指针 rear 指向队尾元素所在的存储位置,则在少用一个
元素空间的前提下,队列满的判定条件为
【D】
1
A.rear==front
B. (front+1)%n==rear
0
1
0
1
0
1
t
i
e
01
a
s
eatst
3.已知无向图 G 的邻接表如图所示, (1)画出该无向图; (2)画出该图的广度优先生成森林。
0
1
2
1
0
2∧
2
0
1
3
0
2∧
4
2
5∧
5
2
4∧
题 3-A
B
四、算法阅读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
int f32(char *s, char *t, int pos[])
{
int i,j,k,ls,lt;
ls = strlen(s);
lt = strlen(t);
if(ls == 0|| lt==0) return -1;
k=0;
i=0;
do{
j=index(s+I,t);
if(j>=0)
{
Pos[k++]=i+j;
二、填空题(本大题 7 小题,每题 2 分,若有两个空,每个空格 1 分,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