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简介123

合集下载

抖空竹的技巧和方法

抖空竹的技巧和方法

抖空竹的技巧和方法抖空竹,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了。

抖空竹的技巧和方法不仅要求人手灵活,而且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来不断练习和修炼。

下面,我们将抖空竹的技巧和方法按类划分进行介绍。

一、基本的手法抖空竹最基本的手法就是“下拉上收”,即左手下拉抖竹,右手上压,然后右手下压抖竹,左手上回,这样一来一去地做,竹子就会空中不停地翻滚。

但是,要想练习出这个基本手法的娴熟,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摸索。

二、各种花式除了基本的手法,抖空竹还有许多各种花式,比如:“大圈”,“小圆”,“鞭打”等。

这些花式除了需要一定的手法技巧外,更需要有一定的动作心理和舞蹈感觉。

只有通过频繁的演练和反复的实践,才能练就出这些花式来。

三、配合音乐抖空竹可以配合各种不同的音乐来演练,比如:“新疆大戏曲”、“民间小调”、“摇摆乐”等。

把抖空竹与音乐配合起来,表演就会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观众的目光。

但是,在配合音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掌握节奏,把握好每个动作的时机,让音乐与抖空竹的演练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修炼耐性和冷静心态抖空竹虽然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民间活动,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也很考验人的耐性和冷静心态。

因为抖空竹需要练习反复地练习,要时刻保持耐性和冷静心态,不断地摸索和探索,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对自己的信心和坚定的决心,把练习当做一种修炼来看待,才能够更好地体验到抖空竹的乐趣。

综上所述,抖空竹的技巧和方法要想熟练掌握,需要有一定的手法技巧、动作感觉、音乐节奏掌握和耐性心态保持等多方面的练习。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才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抖空竹高手。

抖空竹

抖空竹

抖空竹抖空竹是中国民族文化艺苑中一株灿烂的奇葩,是男女老少颇为喜爱的活动之一。

这不,退休在家的爷爷又玩起了他那爱不释手的空竹来。

趁爷爷闲暇之余,我请教爷爷如何抖空竹。

爷爷乐呵呵地将空竹的质地、由来、技法等向我娓娓道来。

原来,空竹一般为木质或竹质,因中空而得名,是一种用线绳抖动使其高速旋转而发出响声的玩具。

抖空竹是中国传统杂技之一,是以简单小巧、信手可得的物件练出高超技艺的代表节目。

它原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民间游戏,在中国北方,逢年过节,人们特别是孩子们,都喜欢抖空竹,并能耍出许多花样。

它集娱乐性、游戏性、健身性、竞技性和表演性于一身,技法多样,目前爷爷了解的花样技法就有100多种,还有双人、多人等众多集体花样&&我听得如痴如醉,跃跃欲试。

爷爷见我兴趣盎然,便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起抖空竹的要领来。

让空竹听话地上下飞舞,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关键是掌握要领,勤加练习,熟能生巧啊!要用双手做提、拉、抖、盘、抛、接,两腿做走、跳、绕、骗、落、蹬,眼做瞄、追,腰做扭、随,头做俯仰、转等动作。

要在最有利的一刹那间来控制它,过早过晚都要失败,这就需要做到反应快、时间准、动作灵敏&&爷爷边如数家珍地介绍,边做示范动作。

我似懂非懂地连连点头,手痒得更厉害了。

爷爷,光有理论可不行,还是让我试试吧!我主动请战。

嗯,有道理。

爷爷欣然同意。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空竹玩开了。

刚开始玩的时候,空竹可不乖巧,我从右边一提,它就从左边滑下去了;我从左边一提,它又从右边滑下去了&&弄得我满头大汗,满地找牙。

经过多次失败后,我开始有了一些实战经验。

瞧,我先将空竹放在带子上,两根竹竿不停地上下摆动,只见空竹在带子上使劲地旋转,过了一会儿,空竹发出一种奇特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地深邃。

转着转着,技艺渐熟的我觉得应该玩出点花样来。

于是,我将竹竿绕来绕去,空竹也随之上上下下,颠来颠去。

玩得正欢时,突然,空竹像脱缰的野马,砰地一声,正击中我的额头,好痛啊!随之,我又突发奇想:如果空竹能够打中我的话,那就代表我也可以把它抛到空中去了,于是我开始双手摆动,蓄好力,向上一弹,空竹一下子飞得足有一米多高。

民间传统游戏:抖空竹

民间传统游戏:抖空竹

民间传统游戏:抖空⽵抖空⽵是⼉时经常玩耍的⼀种游戏,现在⽼了⼜玩起了它。

⼀个⼩⼩的(⼀般玩的空⽵约200~300克,也有为了练劲的把空⽵做的⽐较⼤从1~⼏公⽄的都有)上下飞舞的空⽵,玩者⽤上肢做提、拉、抖、盘、抛、接、下肢做⾛、跳、绕、骗、落、蹬、眼做瞄、追、腰做扭、随、头做俯仰、转等动作,要在最有利的⼀刹那间来控制它,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过早过晚都要失败,这就需要做到反应快、时间准、动作灵敏、协调。

因此,抖空⽵有利于提⾼⼈们的反应、灵敏和动作协调的能⼒,抖空⽵使上下肢的关节、肌⾁、韧带都得到很⼤的锻炼,同时也使腰部得到锻炼。

⽽跳跃时,则不但要跳,腰部动作也很重要,上肢随同摆动,有时颈部也要运动。

连续跳跃,⼼跳可以加速。

由此可见,抖空⽵是⼀项全⾝运动,有时还很激烈。

经常参加这项运动,不仅可使上下肢肌⾁、韧带富有弹性,关节灵活,⽽且可使⼼、肺系统得到全⾯锻炼,起到增进⾝体健康的良好作⽤,对⾝⼼健康极为有益。

抖空⽵运动量可随意控制,可视⾃⼰的体能来确定运动量。

不必与⼈争抢冲撞。

不受场地限制、占地⼩、器具简单投资少男⼥⽼少都可参加。

其抖法多种多样,有单⼈抖、双⼈抖、多⼈抖;有正、反、花样抖等⼀百多种玩法。

抖空⽵寓游戏于运动之中,只要玩得开⼼,合理掌握运动量,不但能够达到强⾝之⽬的,还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其锻炼效果堪与慢跑、游泳、骑车、划船、爬坡、越野、和徒⼿体操相媲美。

青少年可以对⾼难动作进⾏练习,增加户外活动做为电脑游戏的补充,⽼年⼈和慢性病患者,可以通过不⼗分激烈的动作进⾏练习,坚持下去⼤有好处。

尤其⽼年⼈腰腿不便是常见的慢性病,抖空⽵基本在于腰和四肢,如经常适度抖空⽵,对舒筋活⾎,益寿保健,有⼀定的效益。

曾有许多报道,由于坚持抖空⽵,恢复了健康和延缓衰⽼的实例。

抖空⽵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体育运动之⼀,它不仅是锻炼⾝体的⼿段也是⼀种优美的艺术表演,很具观赏性,它同武术⼀样,应该加以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

传统体育项目抖空竹

传统体育项目抖空竹

作业一:传统体育项目:抖空竹一、运动项目简介:抖空竹原是庭院游戏,后经加工提高,有了竞技性质,并成为传统的杂技项目,集健身、娱乐、表演于一体,四季寒暑都可练习,男女老少皆适宜。

作为一项古老而又年青的体育活动又焕发了青春活力。

二、传承意义:抖空竹在中国民族文化渊源中既古老又新鲜,深得人民大众喜爱,同时又具有收藏价值。

无论作为玩具,还是作为体育器具,空竹都可称的上难得之物。

它同武术一样,应该加以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

发展抖空竹运动,还对其他体育项目是一种良好的辅助运动练习,特别是中小学,在体育课上增加抖空竹训练,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大有陴益。

在我们皖西北开展这项运动意义深远,可以请民间高手来学校交流,或走出去学习,不断丰富技法,提高水平。

三、抖空竹的器械1、空竹的分类:一般按空竹的结构分单头空竹和双头空竹。

2、抖空竹的杆:有长短和材料之分,一般使用的是玻璃钢杆。

以后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自制或定做不同的杆。

3、抖空竹的线:抖空竹的线,须采用纯棉线绳。

它柔软而不滑,有较强的磨擦力,易于空竹的起动加速。

抖空竹线绳的截取长度一般与本人身高等长或是按杆长的三倍。

原则上杆短线也短,杆长其配线也长。

当然还有个习惯问题,总之过长过短都不好用。

线的中间不能有接头,用坏的线绳应及时更换。

四、学习方法和步骤:(一)学习方法1、教师示范,分解动作练习,学生模仿练习。

2、培养骨干带头分组练习,反复练习,巩固技术。

3、成果展示、勇于创新。

(二)、学习步骤:1、空竹的起动方法要练习抖空竹的基本功,必须首先练习空竹的起动,这是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手法,分双轮空竹的起动和单轮空竹的起动方法。

2、空竹的旋转脱扣空竹起动后,在抖拉过程中,常常需要解扣或是调整内外线的位置,如果不能及时脱扣,抖空竹则很难持续进行。

主要有转体脱扣法、倒杆脱扣法、甩绕脱扣法三种脱扣方法。

3、抖空竹的基本功练习抖空竹有三大基本功,即“抖”、“捞”、“盘”。

学习抖空竹,须先从抖双头空竹学起,然后再学抖单头空竹。

《抖空竹》课件

《抖空竹》课件

13
谢谢观赏!
2
4
教学重难点 教学 重点
抖空竹动作的掌握。
教学 难点
由起步动作到空中动作之间的 衔接;手、眼的协调配合。
3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使学生基本掌握抖空竹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的 灵敏性、协调性。
培养学生刻苦、顽强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互帮 互学的团体意识。
(8)手腕、踝关节运动7源自抖空竹8抖空竹
9
游戏:“地滚球”
10
整理放松
● 整队集合
● 放松练习
1.慢走抖腿。 2.原地坐下拍、揉腿,并播放音乐。 ● 课堂总结 ● 收还器材
● 宣布下课
11
课后小结
平均心率: 90~130次/分
运动量:中等
练习密度: 40~45%
运动强度:

12
课后小结
预计 脉搏 曲线
4
课程结构
开始部分
1
2
准备部分
结束部分
4
3
基本部分
5
课堂常规
1. 整队集合
2. 清点人数 3. 检查服装
队形组织示意图:
4. 宣布课内容
5. 安排见习生
6
热身跑、徒手操
1.热身跑
队形组织示意图:
2.徒手操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队形组织示意图:
(3)肩绕环
(4)腹背运动 (5)体转运动 (6)前后弓步压腿 (7)绕膝运动
抖空竹
教材分析
1 2 3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具有趣味性、普及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比 较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在学习和体验我国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发展力量、速 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及身体灵敏性、协调性,既能强健身体,又能进 行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普及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空竹是中国民族文化苑中一株绚丽的花朵。空竹古称“胡敲”,也叫 “地铃”等。抖空竹亦称“抖嗡”“扯铃”,主要是汉族民间游艺活 动,流行于全国各地。 抖空竹活动对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肢体控制能力,以及时空感、用 力感觉等感知能力有较好的帮助。

空竹简介

空竹简介

空竹简介
同志们您们了解空竹吗?您们玩过空竹吗?空竹起源于我国北宋时期,古城开封是起源地之一,历史早有记载。

抖空竹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更有意义,大部分人年龄大了以后更容易出毛病,如:肩周炎、腰肌劳损等,通过抖空竹能使以上病得到缓解和好转,抖空竹除健身以外还可以磨练增强人的意志,因为抖空竹很多动作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妨您们可以试一试。

表演节目
一、抖空竹十个基本动作
二、抖空竹自选套路
三、抖空竹长绳、长杆、呼啦圈
四、一人一起玩十个空竹
五、新花样、空竹舞龙、舞鱼
六、空竹小品、叠罗汉。

梁苑办事处阳光社区。

空竹教材

空竹教材

空竹教材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 --抖空竹第一节空竹介绍一空竹的历史:1 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首诗《空竹赋》;宋朝时期,宋江写过一首七言四句诗: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

2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记述了空钟(空竹)的制作方法及玩法。

3清代坐观老人在《清代野记》中写到:京师儿童玩具,有所谓空钟者,即外省之地铃。

两头以竹筒为之,中贯以柱,以绳拉之作声。

唯京师(指北京)之空钟,其形圆而扁,加一轴,贯两车轮,其音较外省所制,清越而长。

一个小小的玩具,有这么许多文献可证,足以看出它亦是中华悠久文化的一个细胞,而且京华空钟,或曰空竹,是全国最佳者了。

4嘉庆时前因居士《日下新讴》竹枝词云: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

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

诗后注云:“京师旧日谚云:…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

?至今犹然也。

空钟截竹为之,高二三寸。

实其两端,旁开一孔,中心贯挺,挺出筒外,绕以长线,一手持线急抽,乘势脱放,就地旋转,嗡嗡有声,为放空钟。

”所说“空钟”,就是“空竹”,所谓钟者,因为抖起来声音嗡嗡作响;如单空竹(一头圆扁,一头尖,如葫芦尖),抖转之后,倒放在地上,即旋转不停,更嗡嗡作响,如钟声余韵。

更有一种小的,两头尖,如前面注中所说“中心贯挺”,“乘势放脱”等等,这就好像放陀螺一样,不能抖,只能绕上绳,一抽一放,这后来北京叫作“风葫芦”。

再有“钟”,“竹”音近,而且空钟圆筒、圆盒、竹制,所以又叫作“空竹”了。

5康熙时柴桑《波京杂记》云:京师儿童有抖空钟之戏,截竹为二短筒,中作小干,连而不断,实其两头,窍其中间,以绳绕其小干,引两头擞抖之,声如洪钟,甚为可听。

柴桑所记,更为明确,是“抖”而不是“放”,竹筒是二而非一。

如用现代物品来比拟,则其形状如举重运动员之杠铃,或练臂力之哑铃耳。

两则记载,所说并非同一形状。

北京叫空钟、空竹,外地叫地铃、扯铃。

抖空竹解说词

抖空竹解说词

土山学区抖空竹解说词
抖空竹是我校一项传统体育项目,集健身、娱乐表演于一体,深受广大师生喜爱。

我校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全校师生进行训练。

同学们在长期的练习中抖出了花样,抖出了精彩,今天同学们为大家展示的动作有:企鹅滑翔、爬绳、猴子爬杆、搭线、过山车、高抛。

学生在空竹活动中不断进步,老师在空竹活动中强身健体,学校在空竹活动中充满和谐。

小小空竹让学校到处洋溢着运动快乐的气氛,我们会继续开展有声有色的体育活动,强身健体,创和谐校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抖空竹简介:
抖空竹是一项全身运动,适合各个年龄层次,它是集娱乐性、健身性、技巧性、灵活性、表演性、观赏性与一体的体育活动。

在小学生中开展抖空竹运动,可以培养学生从小养成集中精力的好习惯;能很好的保护视力,尤其是在蓝天白云下眼球不停的转动,能起到保护视力,调节视力的作用,减少近视率;它属于全脑型活动,抖空竹是用双手来操作,它使左右脑得到发展锻炼,可以提高四肢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小学生练习抖空竹,它不受年龄、体力的限制,容易满足游戏乐趣,并且挑战更高的技巧,可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眼明手快,迅速敏捷的协调能力。

空竹的运动量适中,可以补充运动时“多用脚少用手”的缺点,使全身都得到运动,其器材经济方便,不受各种时空气候环境的限制,易学而耐人寻味,适合个别差异,具有创新性与挑战性。

因此,抖空竹,它优于乒乓球,羽毛球,书法,作画等单手活动,能增强记忆力,促进大脑健康发育,可以使反应速度加快,提高学习成绩也有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