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天下国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2. 阅读理解《北京的春节》,感受老北京的传统节日氛围,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民俗风情。
3. 阅读欣赏《草原》,领略草原的壮美风光,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4. 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小型的文化体验活动,如制作春节窗花、分享草原故事等。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文化体验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课文中的文化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天下国家》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文化。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导入环节中,我提出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试图引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提问方式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我考虑在下次教学中,可以更加具体地设计问题,让更多学生能够产生共鸣,积极参与。
3. 增强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形成批判性思维。
4. 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表达情感。
5. 增进跨文化交流素养:以课文为载体,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特点,培养学生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为未来国际交流打下基础。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个别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能力有所欠缺。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中,多设置一些口语表达练习,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新人教版 语文 七年级 下 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爱国素材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一、爱国人物爱国人物的故事:王二小抗日英雄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爱国人物的故事:邱少云献身邱少云(1926~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
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
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全身。
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
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邱少云牺牲后,被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
爱国人物的故事: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食品。
可长期以来,水稻产量不高,人口又那么多,农民们成年累月种田栽稻,还是满足不了“吃”的需要。
粮食产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障碍。
农业科技工作者袁隆平决心为国攻关,解决这个难题。
袁隆平是湖南一个镇上的农校教员。
虽然工作条件差,可他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
每天除了教学外,就是在试验田里培育高产品种。
在试验中,他发现天然杂交水稻穗大粒饱,产量高,但是第二年再种,就退化了,失去了优势。
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天下国家

七年级下语文《天下国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天下国家》。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升语文审美能力。
(3)学会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3)懂得珍惜幸福生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天下国家》。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升语文素养。
3. 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课文内容。
3. 采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4. 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抒发感情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天下国家》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抒发爱国之情。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收获。
6.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天下国家》。
(2)写一篇关于爱国情怀的作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部编版)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课件)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之后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此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外国爱国诗词
为了遥远的祖国的海岸
在那悲哀难忘的一刻,我对着你久久地哭泣。我伸出了冰冷的双手 枉然想要把你留住, 我呻吟着,恳求不要打断
精彩开篇词
中国,一片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神圣土地;中 华民族,一个生息繁衍在中神圣土地上的伟大民 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了璀璨 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 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 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 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心,爱国情会永远伴随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让我们 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奋斗终生!
阅读《己亥杂诗》,思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借景(物)抒情(间接抒情)(1分),诗人抒发了继续为国家(民族)效力(或: 对理想和信念执著追求)的思想感情(1 分)。)
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天下国家

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天下国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天下国家》这篇课文。
(2)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和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天下国家》这篇课文。
(2)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和难理解的词语。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理解程度。
3. 分析与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表达意图,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4. 知识点讲解:讲解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解释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生词和重点词语的记忆。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国家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和关心。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对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掌握,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PPT课件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共44页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PPT课件 部 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PPT课件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共44页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PPT课件 部 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天下国家课件精品课件

第三篇章:说不尽的爱国情怀:
•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不同的爱国方式。 战争年代,为国捐躯是爱国;和平年代,投 身科研亦是爱国。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 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之沉 醉为之感动„„这都是爱国的表现。 •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样爱国?
•爱国名言大家记
•qLC0-8R425cbnmdswaqLC0-8R425cbnmd关于文化多样性,中国古代先贤早就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今天,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选择。
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
(1)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2)深刻地体味作品,代诗人倾吐心声。 (3)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如适 当的表情、动作。 (4)字正腔圆,配乐适当。注意停 顿、重音、语速、句调。
常见的语调:
• 升调:调子平而升高,表示反问,疑问,惊异, 兴奋和号召等语气; • 降调:先平而降,表肯定,感叹,请求,沉痛, 惭愧等语气; • 平调:调子无明显的高低变化,表严肃,平静, 庄重,冷漠,思索等语气; • 曲调:调子先升高而降低,曲折变化,表示含蓄, 夸张,反语,讽刺,怀疑,意外,惊奇等语气。
的需要。以中国绘画为例,“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内容
与形式发生较大
swa
1、爱国故事整 理:
邓稼先
黄河颂
最后一课
土地的誓言
木兰诗
伟大的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
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
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
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
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
河,朝天阙。
15
合作探究 爱国诗词五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陶行知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来自17合作探究 古代爱国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18
合作探究
近代爱国名言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天下国家
1
铁路之父 詹天佑
两弹元勋 邓稼先
杂交水稻 之父
袁隆平
现代桥梁 之父
茅以升
杨
聂
利
海
伟
胜
王
翟
亚
志
平
刚
学习目标
1.理解“天下国家”的含义,懂得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 相关的。(重点) 2.培养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故事讲 述能力、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提升语文素养。(难点) 3.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爱国人物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激 发爱国情感,增强责任担当意识。(素养)
合作探究
爱国故事三: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主要活动于楚怀
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
王”。屈原出身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
信,官居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
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国富兵强、威震诸
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 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担任爆 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 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 起冲锋,突然遭遇敌人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 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 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9
合作探究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 许我去!”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 伤,但仍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 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 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 啊!”碉堡被炸毁。年仅19岁的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 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10
整体感知
二、陶冶心灵:爱国诗词朗诵会 本活动仍然要做好搜集资料的工作,和上一项活动一
样,分工进行,使材料全面、有代表性。然后进行朗诵练 习,理解诗词内容,品味诗人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在朗诵 中打动听众。
11
合作探究 爱国诗词一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的政策主张上,屈原与楚国腐朽的贵族集团产
生了尖锐的矛盾,进而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至江
南,辗转流浪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
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抑,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8
合作探究
爱国故事四: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
整体感知
一、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 首先,本活动要做好搜集资料的准备工作。搜集的资料
要全面,要有代表性。搜集资料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 馆,可以小组内分工搜集,每人负责一个方向,如古代的、 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科学家的、文学家的、政治家的 等。
其次,要做好材料的加工工作。搜集好资料后,对资料 进行整合,找出最典型的材料,并对选出的材料进行修改, 使故事更加紧凑,更能突出人物的爱国之情。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桧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 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 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 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 刑前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6
合作探究
爱国故事二: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绍兴十年 (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 州、颍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 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 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当岳飞 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 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回朝。
合作探究
爱国故事一:谭嗣同——书剑情怀家国,经纶抱负河山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 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 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 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 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 降政策。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 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 临刑之前的绝唱。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
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
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
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
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6
整体感知
三、启发心智:爱国名言展示会 本活动要先收集爱国名言,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对爱
国名言进行简单的分类,如可以按古今中外进行分类,也可 以按名言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无论是进行书写展示,还是 多媒体展示,都要做到美观大方。
12
合作探究 爱国诗词二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
合作探究 爱国诗词三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4
合作探究 爱国诗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