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网络安全
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课本

第一章: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第一节:什么是网络安全?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网络安全。
那么,什么是网络安全呢?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破坏。
简单来说,就是保护我们的网络世界,让它更加安全、可靠。
第二节:网络世界的利与弊网络世界既美好又复杂。
它带给我们很多便利,比如:1. 可以方便地学习知识;2. 可以和远方的亲朋好友聊天;3. 可以玩各种有趣的游戏。
但是,网络世界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1. 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2. 可能会受到网络欺凌;3. 可能会接触到不良信息。
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让网络世界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第二章:网络安全小常识第一节:个人信息保护同学们,个人信息很重要,比如你的名字、住址、电话号码等。
如果泄露出去,可能会被坏人利用。
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不要随意告诉陌生人个人信息;2. 不要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真实姓名、住址等;3. 如果不小心泄露了个人信息,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
第二节:网络聊天安全在网络聊天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不要和陌生人聊天;2.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3. 不要泄露个人信息;4. 如果遇到不良信息,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
第三节:网络购物安全在网上购物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正规的购物网站;2. 仔细阅读商品信息;3. 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4. 保存好购物凭证。
第三章:网络安全防护技能第一节:设置复杂密码密码是我们保护账户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为了提高密码的安全性,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使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2. 密码长度至少为8位;3. 不要使用生日、姓名等容易被猜到的信息作为密码。
第二节:安装杀毒软件电脑和手机上都要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及时清除病毒,保护我们的设备安全。
第三节:谨慎下载软件在下载软件时,要选择正规渠道,不要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以免造成病毒感染。
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是指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并且避免在网络上遭受不良信息的侵害。
网络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
下面,我将向小学生们介绍一些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措施,帮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更安全地行动。
一、保护个人信息1. 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在网络上不随意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以免被不良分子利用。
2. 设置强密码:使用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组合的密码,并经常更换密码,保障自己的账号安全。
3. 谨慎添加好友: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好友请求,要学会辨别真假友人,避免遭遇网络诈骗。
二、防范网络骗术1. 警惕链接陷阱:不轻易点击陌生来历的链接,以免被恶意软件感染,或者进入虚假网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2. 避免上网时下载陌生文件:下载来源不明的文件可能会包含病毒,通过合法的软件下载渠道下载文件更加安全。
3. 警惕网络诈骗:要学会辨别诈骗网站和邮件,不随意相信陌生人的承诺,避免财产上的损失。
三、尊重他人和自己1. 不发布不当言论:不在网上恶意评论、侮辱他人,尊重每个人的言论权和隐私权。
2. 不随意篡改网页和信息:不随意修改他人的个人网页和信息,要有网络道德意识。
3. 不传播不良信息:不转发、发布血腥、恶心、低俗的信息和照片,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心理伤害。
四、寻求帮助和报警1. 遇到网络问题及时寻求帮助:当遇到网络困扰或疑似违法犯罪的信息时,要及时向父母、老师、警察等人求助,不要独自承担。
2. 遇到网络诈骗及时报警:若有人试图骗取个人信息或进行不法行为,要及时报警,让警察保护自己和其他人的权益。
网络世界是复杂多变的,但只要我们养成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和提高警惕性,就能在网络世界中更安全地行动。
希望小学生们能牢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合理地使用互联网,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同时确保个人信息和财产的安全。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网络安全知识》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网络安全知识》教案标题:网络安全知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相关概念;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网络安全;3.掌握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法。
教学内容:一、网络安全的概念1.什么是网络?2.什么是网络安全?3.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二、网络安全常识1.不给陌生人发照片和个人信息。
2.不随意加入陌生人的社交网站。
4.不相信陌生人发来的链接和信息。
5.不在线玩暴力或色情游戏。
三、如何保护个人网络安全1.设置强密码。
2.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
4.定期备份重要文件。
5.使用杀毒软件及防火墙。
四、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法1.病毒和木马的防范措施。
2.网络骗子及防范措施。
3.网络欺凌及防范措施。
4.不良信息的防范措施。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呈现相关案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观看有关网络安全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网络安全的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网络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要关注网络安全呢?”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
第二步:讲解网络安全的概念1.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网络的概念和网络安全的定义。
2.引导学生讨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与现实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做对比。
第三步:讲解网络安全常识1.将网络安全常识以图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逐一解释。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就每个网络安全常识展开讨论,列举实例,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
第四步:讲解如何保护个人网络安全2.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杀毒软件及防火墙,保护个人电脑的安全。
第五步:讲解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法1.将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分类展示给学生,并针对每个问题提供相应的应对方法。
2.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应对方法,并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分享自己的应对经验,并制定应对方案。
学生网络安全知识教育

学生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学生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避免上当受骗以及正确使用互联网已成为每一位学生必备的技能。
下面是一些重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可以用于学生教育:1. 强密码:学生应该使用强密码来保护他们的账户和个人信息。
密码应该包括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且不应该是容易猜测的内容,如生日或常用词语。
2. 隐私设置:学生应该了解如何正确设置社交媒体和在线账户的隐私设置,以确保他们的个人信息仅对可信任的人可见。
3. 网络欺凌:学生需要学会识别网络欺凌,并知道如何避免成为网络欺凌的目标。
如果遇到网络欺凌,应该立即向家长、老师或其他信任的成年人报告。
4. 病毒和恶意软件:学生应该了解如何避免下载和安装病毒和恶意软件。
他们应该只从可信的来源下载软件,并且定期更新他们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5. 社交工程:学生应该了解社交工程的概念,即通过欺骗人们来获取个人信息或敏感信息。
他们应该学会保持警惕,并避免泄露个人信息给陌生人。
6. 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学生应该学会分辨真假信息,并不盲目相信和传播网络谣言。
他们应该学会进行事实核实,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
7. 网络交友和在线游戏:学生应该了解与陌生人建立联系的风险,并明白分享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他们应该避免与陌生人共享个人照片和敏感信息。
8. 数字足迹:学生应该了解他们在互联网上的数字足迹,即个人信息和活动在互联网上的可追踪性。
他们应该考虑自己的行为对未来就业和个人声誉的影响。
9. 合法下载与共享:学生应该了解合法下载和共享内容的重要性。
他们应该避免使用盗版软件、电影和音乐,并理解这些行为违法且可能会带来法律风险。
10. 维护网络安全:学生应该了解网络安全是一个共同的责任,并且他们应该遵守学校和社交平台的规则和政策,以保护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
通过教育学生这些网络安全知识,我们能够帮助他们保护自己的隐私,避免网络威胁,并养成正确使用互联网的好习惯。
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

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时,保护数据和个人隐私安全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网络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在使用互联网时保护自己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1. 个人信息保护:告诉小学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2. 密码保护:教孩子制定安全的密码,并且不要随意将密码告诉他人,以免账号被盗用。
3. 不轻信陌生人:警告孩子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网络好友申请,避免与陌生人交流并提醒他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所说的话。
4. 防止网络欺凌:教导孩子对待网上的言论评论要友善,不要进行网络欺凌行为,并告诉他们如果被网络欺凌,应该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求助。
5. 警惕网络诈骗:教导孩子警惕网络诈骗,不要相信陌生人发来的奖品、中奖信息等,以免上当受骗。
6. 网络内容筛选:指导孩子正确选择和浏览网页内容,告诉他们不要访问不适合儿童的信息,以免接触到有害信息。
7. 沉浸式游戏警示:让孩子了解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险性,帮助他们正确掌握使用游戏的时间和频率。
8. 安全使用社交媒体:教导孩子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时要谨慎,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隐私,也不要发布不中听或不合适的言论。
9. 定期更新软件和防病毒软件:告诉孩子定期更新自己使用的软件,并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保护个人设备的安全。
10. 共同维护网络环境:教育孩子在使用网络时要尊重他人,不要恶意攻击、诋毁他人,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在网络世界中遇到不必要的风险和危险。
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

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网络安全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在如今数字化时代,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因此更需要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避免存在网络安全风险。
以下是针对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内容:1. 小学生需要了解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他们应该明白个人信息包括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这些信息是私密的,不能随意向陌生人泄露。
教育他们可以将这些信息告诉求助的亲友或者老师,但不能告诉陌生人。
2. 小学生需要学会判断网上信息的真实性。
他们应该知道并警惕虚假信息的存在,并要学会辨别真假。
帮助他们辨别不同来源的信息,如:网站、社交媒体、新闻等,提醒他们通过多个信源来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3. 小学生需要明白隐私和个人安全的重要性。
他们应该知道避免上传自己的照片、家人的照片,将个人事务与亲近的人谈论,并关注周围人的隐私。
告知他们在网上公开个人隐私会让不友善的陌生人获得信息,可能会造成不安全的后果。
4. 小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强密码保护自己的账户。
告诉他们使用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密码,并提醒不要使用相同的密码多次。
教育他们经常更改密码,并保持密码的机密性。
5. 小学生要明白网络欺凌和骚扰的风险。
告知他们不要参与或扩大欺凌行为,并且要学会寻求帮助。
他们要知道如何将网络骚扰的信息截屏,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
6. 小学生要明白电子邮件附件和链接的危险性。
告知他们不要随意点击陌生的链接或打开未经证实的附件,因为这些可能是垃圾邮件或包含恶意软件。
7. 小学生需要明白游戏和应用下载的风险。
教育他们只从官方网站或应用商店下载游戏或应用,不要随意下载未经验证的软件。
告知他们在玩游戏或使用应用时要注意事项,如不随意输入个人信息、设置游戏时间限制等。
8. 小学生要学会处理网络欺凌和不友善的行为。
他们应知道不要回应或参与恶意言论和攻击,可以选择屏蔽、报告或与成人寻求帮助。
通过以上的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小学生将能明白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避免存在网络安全风险。
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小学生日常学习和娱乐的重要工具。
然而,网络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护小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网络安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了解网络的风险和威胁在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时,首先需要让小学生充分了解网络的风险和威胁。
教育他们意识到在网络上泄露个人信息、接收不良信息、遭受网络诈骗等问题的严重性。
通过生动的实例,让他们明白网络空间并非绝对安全,需要保持警惕。
二、培养正确的上网行为正确的上网行为对保护小学生的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教育他们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随意发布个人信息,不传播不良信息,尊重他人隐私等。
同时,引导他们选择正规、安全的网站和应用,避免点击不明链接和下载未经确认的软件,以防止遭受恶意软件的侵害。
三、学习有效应对网络欺凌网络欺凌是目前小学生在网络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教育他们学习应对网络欺凌的方法,包括及时寻求帮助、保持沟通、保存证据等。
同时,要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增强抵御网络欺凌的能力,避免成为网络欺凌的受害者。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是网络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育小学生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警惕网络诈骗的手段,学会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并且告知他们在遇到可疑情况时,主动与家长、老师沟通寻求帮助。
五、与家庭共同关注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家庭也应该承担起责任。
教育家长了解网络的风险和威胁,协助学校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与孩子一起制定网络使用规则,并定期与孩子讨论网络安全问题,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六、持续关注网络安全教育网络环境的变化速度很快,新的网络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出现。
因此,网络安全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保持对新安全威胁的关注和研究,及时更新教育方法和内容,以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网络安全问题。
总结: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旨在保护小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
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告知孩子个人信息的保护:教导孩子不要在网上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地质、方式号码等。
告诉他们只能与亲密的家人和朋友分享这些信息。
2. 强调谨慎与陌生人的互动:教导孩子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的聊天请求,不要主动约见陌生人,不要告诉陌生人家庭住质或上下学的路线。
3. 学习判断网站的安全性:教导孩子辨别安全的网站和不安全的网站。
告诉他们一些常见的在线游戏、学习平台、视频网站等,以便他们能选择安全的网站。
4. 告知不良内容的警告:教导孩子避免观看和传播不适合自己年龄的内容,如暴力、色情、恶意信息等。
5. 鼓励父母监控网络使用:建议父母与孩子一起使用互联网,并监控孩子的在线活动。
父母可以使用家长控制软件来限制孩子的网上时间和访问内容。
6. 培养正当的网络行为规范:教导孩子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知识产权,不要进行网络欺凌、抄袭或散布谣言等不良行为。
7. 加强对网络诈骗的认识:教导孩子识别网上的诈骗和钓鱼,不要随意不明,不要透露自己的银行或支付信息。
通过这些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更好地保护自己。
父母也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网络活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将计算机网络对中学生的伤害降到最低?
一、提高自身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自我意识的提高是做好网络安全教育的第一步,只有中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病毒和计算机上存在着一些诈骗的现象等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网络不仅有好的内容,也有坏的陷阱,他们才会有自我保护意识。
在面对那些安全隐患有了自我保护意识,就必然在利用计算机时变得谨慎一些。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计算机网络也是如此,它就像一把双刃剑。
利用它庞大的系统和强大的娱乐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弊端,如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终日颓废,身心状况都受到影响。
新闻报道中学生由于玩网络游戏猝死的现象也很多。
除此之外网络不法分子还利用中学生年幼无知,骗取他们的信息来敲诈他们的父母或者想办法让他们点击链接让计算机中毒,然后再通过盗取信息进行诈骗。
各种骗人手段花样百出,层出不穷,归根到底还是人们的防范意识不强。
因此中学生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要登录正规的网站去学习,并且玩网络游戏的时候也要克制。
二、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护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第二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做好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护,这个环节对于抵抗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侵袭十分重要。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分为伴随型病毒、蠕虫型病毒、寄生型病毒。
面对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病毒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
第一,伴随型病毒不会改变文件本身,其根据算法生成的EXE文件伴随体,有相同的名称和不同的扩展名,
一定要正确识别出伴随型病毒,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
第二通过计算机网络蠕虫病毒的传播后,无法改变文件和数据信息,利用网络从一台计算机传播到其他机器的内存,计算机将病毒通过网络发送,随后扩展至整个计算机。
一定要警惕蠕虫型病毒和寄生型病毒的伤害。
防治计算机病毒要对症下药,首先我们下载应用软件时一定要从正规网站和官网下载,不要随意在网页上搜索下载,防止下载的软件携带病毒。
其次我们必须确认网址登录,防止钓鱼网站蠕虫病毒感染。
最后,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及时定期和不规则电脑杀毒,保证计算机的安全。
三、识别并远离网络诈骗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骗子越来越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上的骗子也越来越猖狂,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法不断出新,之前通过花言巧语,现在是通过网络,特别是对一些防备心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被骗的可能性很大。
网络贷款诈骗形势严峻。
中学生没有经济收入,完全依靠父母提供零花钱和生活费,甚至生活费支撑不起学生的玩心,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借贷平台诱骗学生进行借款消费,中学生头脑一热很容易上钩,最后由于高利息贷款无法定期偿还,不仅给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债,也影响了学生的生活。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因此我们学生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网上的任何贷款的机构,要将精力放在学习上,超出自己消费能力水平的消费是不可以的,应该变得懂事一些,别给父母带来沉重的负担。
除了网络贷款,很多的不法分子还虚假宣传,获取我们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然后再骗取我们的
密码,谋取钱财,所以学生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四、结束语计算机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涉世未深、警惕性不高的中学生来说,受网络诈骗、计算机网络病毒攻击的可能性更大。
一旦被骗都对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对中学生计算机安全教育。
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网络病毒的防护意识,还要提高自我信息的保护意识。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可开设相关的课程,使同学们对网络的警惕性增强。
雖然网络是把双刃剑,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好它有利的一面,使我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网络安全
一、凡是发布不良消息的网站,青少年都不应该浏览;若进入不健康的聊天室,应马上离开,如不小心点击出了不健康的页面,应马上关掉。
二、保护好自己的密码,甚至不要告诉你最好的朋友。
不要把自己的地址、、学校名称或电话号码等和自己身份有关的信息提供给聊天室或公共讨论区等;没有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不要向别人提供自己的照片;不要理睬暗示、挑衅、威胁信息等一切令你感到不安的信息,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告诉自己的父母或监护人。
三、有人以赠送钱物等为理由要求你前去赴约或提出登门拜访时,应高度警惕;如与人当面约会,须征得家人或监护人的同意,并由他们陪同,地点要选在公共场所。
四、上网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坐姿要正确,屏幕亮度设置正常。
五、尽量不要与素未谋面的网友见面,不随意网上购物。
他们在网上,有可能用的是假名、假性别,要保持谨慎,以免上当。
六、不得在网络上发布不真实的信息、散布有害信息(包括计算机病毒、反动信息等)、进入未经授权使用的计算机和不以真实身份使用网络资源,禁止访问不明网站,浏览反动、色情淫秽网页;不准攻击内部或者外部的任何机器
网络安全教育制度
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与学校总体安全工作相结合,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青少年上网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网络安全文明教育,积极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文明的环境,特制定以下网络安全制度。
一、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各教学系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积极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
学校网络教室要尽可能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学生的上网要求。
同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宣传活动。
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三、加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学生上网场所的管理,防止反动、、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危害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四、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以及在网络环境下防范伤害、自我保护的能力。
注重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建立网络安全措施,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五、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宣传教育。
要求各处室部门和学校各教学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网络知识,遵守网络道德,学习网络法规,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育。
六、加大与国家网络安全相关部门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校园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力度。
积极主动联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门,开展学校内部及学校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控和管理,杜绝学生沉迷于网吧。
附:《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