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新导引·科学专题45 学科综合题
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冲刺综合训练 物理综合3(含答案)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中考科学重难点优化与提高物理综合31.下列各项都能使下图瓶内铁屑内能增加,其中属于做功的是( )A. 不断晃动瓶子B. 用酒精灯加热C. 用手捂瓶子D. 在烈日下照射2.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 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 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D. 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3.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通过热传递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B. 冬天,人们常常搓手使手变暖C. 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D. 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变热4.下列有关热机效率、燃料热值、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高B. 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效率越高C. 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D. 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物体的内能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示为照机相的原理B. 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C. 将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所成的像会逐渐缩小D. 将蜡烛向左移动,仍要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向右调整光屏的位置6.像的成因有三个:光沿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
下面所列的成像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B.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D.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⑤7.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初中科学-浙教版-专家讲座-谈中考《科学》复习课 - 副本

一节课的复习,不在于老师讲 了多少,而在于学生理解了多少, 学生掌握了多少。
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就成为有效 复习的最佳方式。
特级教师 胡玫
三、关注基础,提高效果
1、通过教材、归纳整理,起到“查漏
补缺、以一当十”的作用,使每一个学 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哪些教材?
①《复习导引》——辅助教材
基于一定的客观事实,激发 学生,拓展思维空间,留下 不确定的空间。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在探索和研 究中…… 请你对夸克的结构和性质做些猜想?
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 1803年) 尊重科学事实,认识到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汤姆森的西瓜模型 (1904年)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为教学的动态生 成创造条件,留 玻尔分层模型(1913年) 真理的发现总有 下不确定性和可 个不断完善,不断 电子云模型 变性 修正的过程。
教学重点
1. 物质的微粒a 2. 物质由元素组成a 3. 元素的化合价b ①查阅元素的化合价b ②运用化合价表述出简单的化学式b ③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b
突出重点
重点往往是主体部分。 复习时要突出重点。
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 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 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 到心中有重点,口中出内容,手中有试 题,才能使整堂课有个灵魂。
水的微观结构层次复习
情景简单、便于展开
水的宏观结构层次复习
+1-2 H 2O
+1+4 -2 H2SiO3
1、标签中的钙、镁、钾、钠等的含量是指什么的含量?
2、这种矿泉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建构知识核心式概念图
分子 质子 夸 原子核 克 中子 原子 电子 离子
初中科学-浙教版-专家讲座-有效复习合理应试

6.不重视思维缺陷的暴露与完善。
(二)科学复习教学建议
泰勒原理:
目标
内容 实施 评价
(二)科学复习教学建议
1.整合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2.基于目标,精心选择和设计检测练习 3.基于学生,有效建构知识体系 4.重视双基,严守课堂教学底线 5.重视应用,悉心提高迁移能力
谢谢!
有效复习,合理应试
一、对科学学业考试的反思 二、对科学学业考试复习的建议
一、对科学学业考试的反思
稳中求变
(一)、近几年学业考试特点分析
1.立足基础,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体现 学以致用。 3.重视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的考查, 体现学科的本质。 4.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体现 科技为人类服务的理念。 5.适度的综合、开放,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三)学业考试学生答题失分归因分析
原有知识、方法、 态度、习惯
考试说明中 的要求
合理 运用
学生
对情境与问 题的理解
试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所应用的 问题情境
考查的 能力
学生答题易失分的原因何在?
A、审题不清
——不注意题中的关键词、隐含条件及问题的
指向。 B、解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方法 有缺陷 C、无法正确选择和运用相应的知识与 技能 D、考虑问题不周密,表达不科学、不
(一)、近几年学业考试特点分析
6.对核心概念、原理的考查不足。
7.对基于核心实验的探究考查不足。
8.对探究技能的考查不足。
科学探究的技能(13种)
1.观察 2.分类 3.应用数学 4.测量 5.应用时空关系 6.交流 7.预测 8.推理
2024年浙教版中考科学冲刺-备考重点精编32(含答案及解析)

2024学年浙教版中考科学冲刺备考重点精编321.保持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当遇到压力时,不宜采取的调节方法是()A.找朋友诉说B.外出跑步C.服用镇静药催眠D.自我调侃安慰2.下列有关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焰心加热B.手持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C.用体温计测冰水混合物温度D.测量液体温度时,不能让温度计离开液体再读数3.2017年12月3日晚,大多数地区可看到近几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即图中近地点月亮。
下列有关“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 )A.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B.暗区是月球表面的高地C.“超级月亮”会引发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D.“超级月亮”是由于那天月球体积变大4.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如图所示是某火力发电站结构示意图,火力发电,“吃”进的是煤,“吐”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B.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6.小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首先应调节()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物镜转换器D.载玻片7.人体的消化系统把从外界摄取的食物进行物理性、化学性的消化吸a收其营养物质,并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它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正常选行的一个重要系统。
右图是人体部分消化系统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B.②内可将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C.③可分泌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D.④内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8.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9.如图所示是富阳区体育中考时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运动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小B.实心球在b点时,受推力和重力的作用C.实心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实心球在c点时,内能为零10.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心脏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是()A.②与肺静脉之间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B.①和②之间含有瓣膜,防止血液从②流向①C.③的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D.①和④、②和③不相通,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11.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装置不能完成探究内容的是()A.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B.探究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C.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D.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2.下列不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实例是()A.酵母菌出芽形成新个体B.衣藻利用鞭毛实现自由运动C.蓝细菌大量繁殖形成水华D.草履虫通过表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13.向一定质量的AgNO3、Fe(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 g 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质量仍为a g 。
中考复习新导引·科学专题44 科学说理证明题

分析过程: (1)科学本质:①竹子的根系的吸水能力 ②水分的运输
(导管)③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2)条件:无风的夜晚和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弱)。
结论:钻孔会有水流出(导管中水分的积累)。 (3)逻辑关系:
顺推: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水分通过导管运送到叶→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A. 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散失的水分多→ 导管中水分的积累少。
星蓝海学习网
(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 管内的水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 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判断。
答案: (3)会 ; 当手指移开后,假设管内的水保持静止, 取管底液片为研究对象,它把管内的水柱 分成左、右两部分,如图所示。
液片深度h左>h右,∴p向右>p向左
(l)如果小球从斜面甲高H处静止释放,说明小球在乙斜面到达 的最大高度h与H的数量关系及理由。
(2)要使小球在乙斜面上到达的最大高度变为2h,小球应在甲斜 面上多高处静止释放并说明理由。
星蓝海学习网
答案: (1)从释放点到B点静止,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在AB
水平面上由于摩擦而损耗的机械能。因为AB=3AC,所 以在AC上损耗的机械能是AB上的三分之一,所以乙斜 面上时机械能比甲斜面上时机械能少了三分之一,故 上升高度h=2/3H 。
科学本质: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灯泡亮度与电功率 的关系。
条件:灯丝断后再搭接。 结论:灯比原来更亮。
解答:灯丝再搭接上后,灯丝变短,在其他情况相同 的条件下,灯丝电阻变小,接入原电路中,电 压不变,根据P=U2/R,灯的实际功率变大,故 更亮。
星蓝海学习网
5.解题方法:常用顺推或逆推法解题。
例如:金鱼因鳔充气而上浮,为什么? (1)审清题意
浙江科学复习科学中考总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习1000道

科学中考总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习1000道科学中考总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习一(1-40)1.“夸父计划”是我国的一个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又称为“空间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探测计划,由于2012年将是太阳活动高峰年,2012年至2014年太阳活动将会很强烈,因此“夸父计划”三颗卫星计划在这个时间内发射。
下列有关太阳及太阳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太阳大气从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B.太阳活动时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可能出现极光C.太阳活动将诱发台风和火山爆发D.太阳活动将可能使无线电短波通信短暂中断2.下列问题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流感是否在每年的春季爆发B.日本大地震是否与板块运动有关C.南湖里的哪种鱼味道最鲜美D.“超级月亮”是否会引发大潮汛3.在科学研究中,许多理论、学说或模型的建立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理论、学说或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下列我们学过的各组理论中,没有体现这一过程的是(▲)A.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得出B.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C.波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D.盘古开天辟地的宇宙起源传说4.人在15℃和10℃的环境里穿一样多的衣服时,体温可以保持恒定,如果人在这两种环境中既不出汗,也无寒颤,这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A.吃热饮或冷饮B.调节皮肤血管口径来改变皮肤散热C.处于运动或安静状态D.卷缩身体以保温或伸展肢体以散热5.右图是某同学建立一个生物分类图。
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
下列对应生物归类错误的是(▲)A.① 蘑菇B.② 银杏C.③ 桫椤D.④ 水稻6.“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这些带着灰色幽默的词汇贯穿了2010年的全年,也生动地展现了生活食品急剧的价格上涨在民众和媒体中引起的情绪。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大豆、大蒜、生姜、苹果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B.右图中的每一粒豆都是由一个子房发育而成的一个果实C.苹果树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一株苹果树D.吃生姜时感觉有一定的辣味,这种性状是由生姜细胞中的基因决定的。
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三轮复习:电与磁

电与磁综合1.如图为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的漂浮式指南针。
铜片、锌片和食盐水溶液共同组成了“盐水电池”。
铜片是盐水电池的正极,锌片是负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电螺线管A端为N极B.通电螺线管静止时B端指向地理南方C.电子从铜片经螺线管流到锌片D.通电螺线管外C点的磁场方向向左2.为了直观地反映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可用如图所示的磁感线表示。
如果在该通电螺线管内部插入一根铁芯,则下列磁感线中能正确反映其磁场变化的是A.B.C.D.3.如图是小科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特点时,得到的小磁针(黑色一端为N极)静止时指向情况和铁屑分布规律。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用磁感线描述实验现象的是A. B. C. D.4.如图为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的漂浮式指南针。
铜片、锌片和食盐水共同组成了“盐水电池”。
铜片是盐水电池的正极,锌片是负极,则电磁铁A端为_________极,泡沫板所受浮力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5.一个空心小铁球漂浮在盛水的烧杯中,将烧杯置于铁棒AB的上方,绕在铁棒上的线圈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空心小铁球仍漂浮在水面上,此时A端为电磁铁的________极。
当滑片P向左滑动,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热爱科学探究的小宁总会有许多的科学发.现和思考:(1)小宁好奇学校办公室门上的指纹锁,研究发现其原理如图乙所示,S是指纹开关,L是电磁铁,A是带有固定磁极的锁,门锁会打开,据此可知A的左端是极。
(2)如图甲所示,小宁发现当一阵风由窗向门口吹过时,门会立即自动关上,原因是。
7.小明设计了一个道路限载报警器(图甲),R0是变阻器,R是压敏电阻。
R的电阻大小随压力大小变化关系如图乙。
当超载车辆通过压敏电阻时,限载报警器就会报警。
(1)调试好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当超载车辆通过时,限载报警器会________(填“灯亮”、“铃响”)(2)一般交通主干道的抗压能力比村道路要强得多。
中考数学复习导引

I数学的核心知识 、 I 1 l 数学思想方 法, 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
练、 确. 正 复习 时 , 不要搞 题 海战 术 , 精 练 精 析 , 每 一 道 题 都 要 做 要掌握方法 技 巧 . 到 做 题 的 达 目的
、
.
型问题 、 疑难问题 、 易错 或易忘 问题 、 一时解决不 丫的问题等 ,
4 .加 强 对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的 提 炼 . 部分 知 识蕴 涵 _转 化 的 这 r
往 不能 达到 最好 的解题 效果 .
2 _关 注 函数 的 三 种 表 达 形
式 和 不 等式 组 、 函数 等 , 们 是 它
表 达 与刻 “ 物 ” “ 程 ” l 事 和 过 ・1
念 、 论 . 在 的试 题 灵活 多 变 , 结 现 没 有 充分理 解结 论就 解题 . 往
教 材 I 的 “ 与 代 数 ” 一 I 数 I 这 部 分的主要知 识包 括 实 数 、 整
式 和 分 式 、 程 和方 程 组 、 等 方 不
母表 示文 字 、 表 小的数量 关 系. 图
解 ” 时 间 安 排 在 5月 - 旬 至 . I I
5 月底 . 问 将 初 『 数 学 I 常川 其 J ] ’
理 形 成知 识 网络 .遇到 课 本 一 I
.
的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分 成 若 十 专 题 . 知识 为 载 体 , 以 以方 法 为 核 心. 进行有效 的提 升 、 『 、 巩 古 总结 , I 同时强化 同学 们 的解题 能 力; 第三 轮主要 是 “f ・考模 拟 演练 ” - .
的问题.
月复 习 时 间安 排 表
时间 复 习 内容
三、 函数 1 .加 强对 函数 有 关 概 念 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 ⑵ 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 常生长? 不能 。
的速率减小。
小明得出结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与温度有关。你觉得
小明的结论是否合理,并简述你的理由。
不合理,过氧化氢的浓度和质量都发生了改变
。
星蓝海学习网
练习6 小柯和小妍一起做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因素的实验: (1)如图甲是小柯玩弹弓的情景。经验表明,橡皮筋拉得越长, 同有样关的;若“橡子皮弹筋”被射拉得的越长远度,相这同说,明而橡所皮用筋的“弹子性弹势”能的与质形量变不程同度,则 质量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较小,原因是质量大的“子弹”射出 时的速度 __ __小。 (2)小妍同学用如图乙所示装置探究小球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为了让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相同,用质量不同的小球,每次将弹簧
(1)若要验证土豆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假设,如 何设计该实验的对照组: 同上图实验装置,不放土豆片或放熟土豆 。
星蓝海学习网
(2)若放入的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
数据绘制出图乙中曲线1。在3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说
明 H2O2已经完全分解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2H2O2= 2H2O + O2↑(条件:过氧化氢酶)
星蓝海学习网
(2)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 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 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 Ⅰ、Ⅳ (填序号)。 Ⅰ.血液流经肺部时B含量的变化 Ⅱ.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 Ⅲ.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 Ⅳ.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3) 红细胞内能与A结合的物质是 血红蛋白 。 (4) 物质A是通过 扩散 作用进入组织细胞中,物
。
(3)利用如图甲同样的装置,改变某一条件后,收集数据可
绘制出曲线2,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减少了H2O2溶液的浓度 。 (4)为了探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与温度是否有关,他又
进行了如下实验:常温下将几片土豆放入注射器,然后往注射器
内注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密封后观察注射器内气泡产生的速
率;过了一会儿,把注射器转移到0℃的环境中,发现产生气体
检验是否有淀粉 生成
观察子房内的胚 珠
防止量筒内水分 蒸发
星蓝海学习网
练习3. 下表中所采取的措施能有效解决相应实验问题 的是( D )
实验问题
采取的措施
A
使用显微镜时,用低倍镜 观察到细胞物像较模糊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
B
托盘天平不能准确测量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先测铁块的质量为m1,再测一枚大 头针和铁块的总质量为m2,则一枚 大头针质量为m2-m1
装置,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虽然能证明该气体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但无论气体密度大小,都会由下往上扩散使蜡烛熄灭。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用稀盐酸。若要配制
500克7.4%的稀盐酸,需要37%的浓盐酸(密度
为1.18g/mL)多少毫升?(保留一位小数)
84.7ml
星蓝海学习网
A
B
C
丙丙
甲
AB间光滑 ,其余部分粗糙
乙
丙
星蓝海学习网
练一练 1.(2016•衢州)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 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 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经过①过程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随着②过程 的进行,健康人体内 胰岛素 (填一激素名称)的分 泌量将增多,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2)若广口瓶内的蒸馏水没有 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则 实验测得H2体积将 无影响 (填 “偏大”、“偏小”或
“无影响”)。
甲
星蓝海学习网
练一练
(3)若要测定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锌的锌粒中锌单质的 质量分数,能否用上述实验方法,请说明理由: 能,因为氧化锌和酸反应不会产生氢气,不影响测量结。果
(4)小妍觉得小柯收集气体的装置比较复杂,她认为 应选用图乙所示中 B (选“A”或“B”)装置即可 ,其理由是防止倒吸 。
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CO2+6H2
4H2O+C2H4
。
星蓝海学习网
练一练
(2)有位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制备二氧化碳
气体。装置中A可上下移动,其作用是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
(3)为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
度比空气大,另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压不缩可到行A,位置弹,出然小后球静的止速释放度,不该同方,案有是两否可个行变?量为不什好么比? 较
。 (3)如图丙,两只相同的塑料瓶,分别装有相等质水量的水和沙子, 从斜面的相同高度同时由静止滚下,结果装 的瓶子会先到达终 点成甲,的原因是这热个(瓶或子能内在较)下少滚。过程乙中,通过克服摩擦做功把势能转化
练一练
(3)实验三中,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
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是下列物质
中的
。A
A.酚酞 B.铜丝
C.Ba(NO3)2
星蓝海学习网
练一练 4.小明是个爱动手动脑的孩子,以下是他做的一些实验: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先把杠
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发现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 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平衡 状态(填“平衡”或 “不平衡”);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后,在其A端 挂一重物G,乙图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 拉力是 F1 (填“F1”、“F2”、“F3”或“F4”)。
丙
星蓝海学习网
(3)为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分布的特点,小明在实 验时,先在有机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然后给 直导线通电(如图丁所示)。为了更好地通过铁屑 客观描述出磁场分布情况,小明接下去的操作 轻敲有机玻璃板,其目的是减小铁屑与玻璃板之间 的摩擦,使铁屑在磁场力作用下动起来,说明力 能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为了进一步探究通电直 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可用 小磁针 代替铁屑进 行实验。
星蓝海学习网
练一练
(2)如图丙所示,小明将一个小球从h高处以相同的 速度抛出,一次斜上抛,沿a运动轨迹落地;另 一次水平抛;沿b运动轨迹落地,不计空气阻 力。关于小球落地时动能的大小,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填字母)。
A.沿a、b轨迹一样大 B.沿a轨迹大 C.沿b轨迹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乙
星蓝海学习网
星蓝海学习网
应用示例
练习1.利用厨房用品能完成的实验是( DFG) 多选
A.检验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钙 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C.测定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 D.比较食用油与水的密度大小 E. 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F. 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G.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
练一练 3.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1)实验一通过观察到 红褐色沉淀的消现失象,
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实验二通过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
稀盐酸与Ca(OH)2能发生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 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
制
氢氧化钙粉末相的同质。量
星蓝海学习网
星丁蓝海学习网
练一练
(4)小柯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
验时,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上午第二节课
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
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
小的亮点,小柯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
置。旁边的小明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
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
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 (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
二、 突破方法
本专题试题立足于科学素质的培养与发展; 考查重点是能否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实 际,是否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能在具 体事件上辨认出该知识和规律,将实际情境与 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应用性问题遍布在教材的 各个章节中,几乎在所有考试的各个题型中都 有涉及,已成为中考的热点。
星蓝海学习网
质A进入组织细胞后参与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作用。 (或细胞的呼吸作用)星蓝海学习网Fra bibliotek练一练
2.提到二氧化碳,人们马上联想到温室效应,使人窒 息…,其实二氧化碳也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也是 可以利用的一种重要资源。
(1)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CO2和H2按一定 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一种
毛织物
应用示例
练习2.(2016•宁波)下列实验或活动中,目的与步 骤或方法不相符的是( A)
选项 实验或活动
A
观察洋葱表皮细 胞
B
绿叶在光下制造 淀粉
C 观察和解剖花
D
观察植物的蒸腾 作用
步骤或方法
目的
对光时转动反光镜
叶片脱色、漂洗后加 碘液 用刀片将子房纵切
量筒内的水面上加一 层油
使物象成在视野 中央
知识精析
一、 内容解读
科学知识的应用性问题,大都取材于自然现象、 生活实际、社会实践。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高度发 展的今天,科学知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把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与我们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联系 起来,从而引导我们关注身边的科学。新目标明确指 出科学课程应贴近生活,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 向社会。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 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星蓝海学习网
应用示例 ⑶ 在下图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C点 相符的一项是 D (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