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物理常数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单位公式常数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单位公式常数
基本物理量是指不能通过其他物理量表示的物理量。
国际单位制(SI
单位制)是国际通用的物理量单位制,它包括七个基本物理量: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
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和光强度(坎德拉,cd)。
基本物理量单位公式常数如下:
1.长度:
单位:米(m)
2.质量:
单位:千克(kg)
公式常数:一定的铂-钇合金的质量
3.时间:
单位:秒(s)
4.电流:
单位:安培(A)
公式常数:两根平行导线,互相静止时,单位长度上产生的相互作用
力等于2.0×10^−7N的电流
5.热力学温度:
单位:开尔文(K)
公式常数:绝对零度时气体氧气(O2)对应的热运动动能。
6.物质的量:
单位:摩尔(mol)
公式常数:12克的^12C的核在电子静止且处于其基态时包含的粒子数。
7.光强度:
单位:坎德拉(cd)
公式常数:等于1/683瓦特每球面弧度的单色光源的光通量。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物理量单位和公式常数,如:
1.速度:
单位:米每秒(m/s)
公式常数: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加速度:
单位:米每秒平方(m/s²)
公式常数: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3.力:
单位:牛顿(N)
公式常数: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4.功:
单位:焦耳(J)
公式常数: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5.功率:
单位:瓦特(W)
公式常数:功率等于功与时间的比值。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物理常数,或称物理定数、物理常量或自然常数,指的是物理学中数值固定不变的物理量。
它与数学常数不同,数学常数指的是一个在数值上固定不变的值,但是这个值不一定与物理测量有关。
物理常数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真空光速、普朗克常数、万有引力常数、玻尔兹曼常数及阿伏伽德罗常数。
它们被假设在宇宙中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刻都相同。
物理常数的物理意义有很多表述形式,普朗克长度表征基本物理长度,真空光速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精细结构常数则表征了电子和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无量纲量。
从1937年开始,狄拉克等物理学家开始意识到物理常数有可能随着宇宙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但时至今日还没有明确的实验证据能够证明狄拉克提出的这种可能性。
但科学家们已经探测到了一些物理量可能每年都依极小的量发生变化,并划定了这种变化幅度可能的上限(万有引力常数变化的量大约是一年10-11;精细结构常数变化的量大约是一年10-5)。
以下是部分物理常数的列表:。
基本物理常数

基本物理常数自然界四大基本力:强核力相对强度1,电磁力相对强度1/138,弱核力相对强度10^-6,引力相对强度6×10^-39。
1. 普朗克常数6.63×10^-34J·s,离散世界的基本物理量。
2. 普朗克时间5.39×10^-44s,最小的有意义的时间间隔。
3. 普朗克长度1.62×10^-35m,物理定律所适用范围内的最小尺度。
4. 普朗克密度5.2×10^96kg/m3,宇宙最早时刻的质量密度。
5. 宇宙的密度8.51×10^-27kg/m3,处于引力和膨胀力抗衡的临界点。
6. 电子的质量9.11×10^-31kg,带负电的亚原子粒子。
7. 质子的质量1.6726×10^-27kg,带正电的质子是元素周期表的缔造者。
8. 中子的质量1.6749×10^-27kg,离开原子后平均寿命只有15min。
9. 光子的静止质量0,光子与电磁力的载体玻色子没有任何质量。
10. 玻色子平均寿命3×10^-25s,自然界基本作用力的载体。
11. 银河中心黑洞的质量8×10^36kg,太阳绕其一圈需要2.2亿年。
12. 一个太阳质量的黑洞衰变时间2×10^67年,黑洞通过霍金辐射而蒸发。
13. 蓝色可见光波长4×10^-7m,天空散射的颜色。
14. 电子的波长8.7×10^-11m,以8.39×10^6m/s的速度产生的物质波。
15. 网球的波长7×10^-34m,重57g的网球以60km/h的速度产生的物质波。
16. 玻尔兹曼常数1.38×10^-23J/K,微观与宏观世界的桥梁。
17. 绝对零度-273.15℃,一切粒子的振动停止。
18. 铯原子振荡次数9192631770,定义1s的依据。
19. 真空中的光速299792458m/s,信息传递的极限。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常数及公式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常数及公式基本物理量:1.长度(L):用于描述物体的大小或距离,单位是米(m)。
2.时间(T):用于描述事件的进行速度,单位是秒(s)。
3. 质量(M):用于描述物体的惯性和引力作用,单位是千克(kg)。
4.电流(I):用于描述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5.温度(θ):用于描述物体的热平衡状态,单位是开尔文(K)。
常数:1.光速(c):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00×10^8米/秒。
2.万有引力常数(G):描述物体之间引力的强度,约为6.67×10^(-11)牛顿·米²/千克²。
3.电荷量(e):元电荷的大小,约为1.60×10^(-19)库伦。
4.环境温度(T₀):绝对零度的温度,约为-273.15℃。
公式:1.动力学公式:a=F/m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加速度(a)。
F=m*a物体的质量(m)等于力(F)除以加速度(a)。
v=v₀+a*t物体的速度(v)等于初始速度(v₀)加上加速度(a)乘以时间(t)。
s=v₀*t+1/2*a*t²物体的位移(s)等于初始速度(v₀)乘以时间(t)加上1/2*加速度(a)乘以时间(t)的平方。
2.动能公式:E=1/2*m*v²物体的动能(E)等于1/2乘以质量(m)乘以速度(v)的平方。
3.力学功公式:W = F * s * cosθ力(F)沿位移(s)方向所做的功(W)等于力(F)乘以位移(s)乘以它们之间的夹角(θ)的余弦值。
W=F*s当力(F)和位移(s)之间的夹角(θ)为0°时,可简化为W=F*s。
4.万有引力公式:F=G*(m₁*m₂)/r²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F)等于万有引力常数(G)乘以它们的质量(m₁和m₂)之积除以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
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常数和公式,物理学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基本物理量、常数和公式。
三大物理常数

三大物理常数三大物理常数是指光速、普朗克常数和元电荷。
这三个常数在物理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研究电磁学、量子力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光速是指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它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基本常数。
根据国际单位制的定义,光速的数值为299,792,458米/秒。
光速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在相对论中,光速是一个不变的上限,任何物质都无法超过光速。
光速的大小也影响了天文学中的测量,例如,我们能够通过测量光的传播时间来计算天体之间的距离。
普朗克常数是量子力学中的基本常数之一,记作h。
它的数值约为6.62607015×10^-34焦耳·秒。
普朗克常数与能量的量子化密切相关,它描述了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行为。
根据普朗克常数,我们可以计算出光的能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即E=hf,其中E表示能量,f 表示频率。
普朗克常数的大小决定了微观世界的量子效应,例如,原子能级的跃迁、电子的行为等都与普朗克常数有关。
元电荷是指电荷的基本单位,用e表示。
它的数值约为1.602176634×10^-19库仑。
元电荷是指电子或质子所携带的最小电荷量。
在电磁学中,电荷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元电荷的大小决定了电荷的离散性质,即电荷是量子化的。
元电荷的存在使得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都是整数倍的元电荷,这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电子数和质子数的整数性质的根源。
光速、普朗克常数和元电荷是三大物理常数。
它们在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光速决定了光的传播速度,普朗克常数描述了微观世界的量子效应,元电荷是电荷的最小单位。
这三个常数的存在和数值为我们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对于物理学家和研究者来说,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常数,将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和探索自然现象,推动科学的进步。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及常数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及常数物理是研究非生物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物理学中,有许多基本物理量、公式和常数是我们必须熟悉和掌握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基本物理量、公式和常数的介绍。
一、基本物理量1.长度(L):用来计量物体的大小、距离等,国际单位是米(m)。
2. 质量(m):用来计量物体的惯性、重量等,国际单位是千克(kg)。
3.时间(t):用来计量事件发生的顺序、持续时间等,国际单位是秒(s)。
4.电流(I):用来计量电荷运动的强弱等,国际单位是安培(A)。
5.温度(T):用来计量物体的热量状态等,国际单位是开尔文(K)。
二、基本公式1.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其中F是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2.功:W=Fs,其中W是力做功的大小,F是力的大小,s是力的方向上物体位移的长度。
3.功率:P=W/t,其中P是功率,W是做的功,t是做功的时间。
4. 动能:K = 1/2 mv2,其中K是物体的动能,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5. 万有引力定律:F = Gm1m2/r2,其中F是两个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G是万有引力常数(6.67×10-11 Nm2/kg2),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三、常见物理常数1.光速:c=3×108m/s,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2. 引力常数:G = 6.67×10-11 Nm2/kg2,万有引力定律中的比例常数。
3.电子电荷:e=1.6×10-19C,电荷的基本单位。
4.环境重力加速度:g=9.8m/s2,地球表面上物体受重力的加速度。
5.普朗克常数:h=6.63×10-34J·s,用来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常数。
6. 水密度:ρ = 1000 kg/m3,常用的液体密度参考值。
物理学常量

物理学常量1. 光速(c):在真空中,光速的值约为299,792,458米/秒。
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极限速度,也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石。
2. 普朗克常数(h):普朗克常数的值约为6.62607015×10^-34 J·s,是量子力学的基础。
它描述了能量的最小单位,即量子。
3. 玻尔兹曼常数(k):玻尔兹曼常数的值约为1.380649×10^-23 J/K,是统计力学中的关键常数,用于描述热运动。
4. 电子电荷(e):电子的电荷大约为1.602176634×10^-19 C,是电磁学的基本单位。
5. 质子质量(m_p):质子的静止质量约为1.672621898×10^-27 kg,是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中的重要参数。
6. 牛顿常数(G):牛顿引力常数的值约为 6.67430×10^-11 N·m^2/kg^2,是描述万有引力的基础。
7. 约化普朗克常数(ħ):约化普朗克常数的值约为1.054571817×10^-34 J·s,是量子力学中的重要常数。
8. 真空介电常数(ε_0):真空介电常数的值约为8.854187817×10^-12 F/m,是电磁学中的基本常数。
9. 微分电荷(e):电子的电荷约为1.602176634×10^-19 C,是电磁学的基本单位。
10. 阿伏伽德罗常数(N_A):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约为6.02214076×10^23 mol^-1,描述了一摩尔物质中分子或原子的数量。
这些常量在物理学各个领域中扮演着关键作用,是构建理论和进行计算的基础。
它们反映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特性。
基本物理常数表 单位换算

基本物理常数表单位换算基本物理常数表(单位换算)为了方便在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过程中进行单位的换算与计算,科学家们约定了一套国际单位制(SI,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来统一物理量的测量与表示方法。
其中,物理常数是一些在物理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恒定数值。
本文将给出一些基本的物理常数以及它们的单位换算关系。
一、长度单位换算常数:1、1米(m)= 100厘米(cm)= 1000毫米(mm)= 1000000微米(μm)= 1000000000纳米(nm)2、1微米(μm)= 10-6米(m)3、1纳米(nm)= 10-9米(m)二、质量单位换算常数:1、1千克(kg)= 1000克(g)= 1000000毫克(mg)2、1克(g)= 0.001千克(kg)三、时间单位换算常数:1、1秒(s)= 1000毫秒(ms)2、1分钟(min)= 60秒(s)3、1小时(h)= 60分钟(min)= 3600秒(s)4、1天(day)= 24小时(h)= 1440分钟(min)= 86400秒(s)四、速度单位换算常数:1、1米每秒(m/s)= 3600米每小时(m/h)= 2.237英里每小时(mph)五、加速度单位换算常数:1、1米每平方秒(m/s^2)= 3.281英尺每平方秒(fps^2)六、力单位换算常数:1、1牛顿(N)= 1000克力(kgf)2、1克力(kgf)= 9.80665牛顿(N)七、压强单位换算常数:1、1帕斯卡(Pa)= 0.000145038磅力每平方英寸(psi)2、1标准大气压(atm)= 760毫米汞柱(mmHg)= 101325帕斯卡(Pa)= 14.6959磅力每平方英寸(psi)八、功、能单位换算常数:1、1焦耳(J)= 0.238846卡路里(kcal)2、1卡路里(kcal)= 4186焦耳(J)九、功率单位换算常数:1、1瓦特(W)= 1牛顿米每秒(N·m/s)= 0.001千瓦(kW)十、电荷单位换算常数:1、1库仑(C)= 10^6微库仑(μC)= 10^9毫库仑(mC)十一、电压单位换算常数:1、1伏特(V)= 1000毫伏特(mV)= 1000000微伏特(μV)以上只是一部分常见的单位换算关系,物理学涉及的常数还有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物理常数
是物理领域的一些普适常数,主要是指原子物理学中常用的一些常数。
最基本的有真空中光速с,普朗克常数h、基本电荷e、电子静止质量m e和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等。
基本物理常数共有30多个,加上其组合量则有40~50个,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并不是彼此独立的。
基本物理常数的发现和测量,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纵观近代物理学史可以看到,一些重大的物理现象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创立,常常同基本物理常数的发现或准确测定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电子的发现是通过对电子的荷质比e/m的测定获得的;M.普朗克建立量子论的同时,发现了普朗克常数;狭义相对论的出
发点之一就是真空中的光速不变;等等。
由此可见,基本物理常数出现于许多不同的物理现象之中,每一种物理现象的规律都同一种确定的常数有关。
物理学发展到今天,形成了许多分支,如固体物理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等,包括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的广阔领域。
但是物理学的这些分支都是用统一的物理理论结合在一起的,这些基本理论有经典电动力学、相对论(见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统计力学(见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等。
这些理论的定量预言的准确程度,依赖于在理论中出现的基本物理常数值的准确性。
特别重要的是,仔细研究由物理学不同领域的实验所确定的这些常数值,能逐个考察物理学一些基本理论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由于应用了高稳定激光、约瑟夫森效应、X射线干涉术、量子霍耳效应等许多新方法,使基本物理常数测量的准确度有所提高,很多常数的测量准确度已达10-6量级,更高的可达10-8~10-10量级。
常数的准确值增加一位,就会有可能发现物理学中前所未知的矛盾,或获得解决目前所存在的某个矛盾的线索。
基本物理常数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定义计量单位从而建立计量基准的工作上。
普朗克早在1906年就建议用基本常数来定义计量基本单位,由于当时常数的测量准确度还很低,这个愿望不能实现。
60年代以来,随着常数值的准确度不断提高,上述建议就有了现实意义。
如由于可同时准确测量高稳定激光波长λ和频率v,就能够通
过с=λv来准确定出真空中的光速с,长度单位可以通过时间单位(频率的倒数)和光速с导出;与此类似,通过公式v=γp B(式中γp为质子回磁比)可以由频率通过γp导出磁感应强度B,从而确定电流单位;在交流约瑟夫森效应中,由于v=(2e/h)·V,即可由频率单位通过2e/h的SI制的值来确定电压单位V;等等。
可以看到,现在计量基准的发展趋势就是利用目前准确度最高的频率单位,通过有关的基本物理常数来定义其他的基本或导出单位。
因此,未来的基本单位的定义和准确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值和准确度。
在常数的数据处理中,多年来国际上一直采用最小二乘法平差来得出常数的一组最佳值。
用这种方法可尽量减少常数最佳值的偶然误差,但并不能消除测量中的系统误差。
基本常数的平差是1929年R.T.伯奇首先进行的,他的工作一直继续到1945年。
后来三次平差是J.W.M.杜蒙和E.R.科恩进行的。
1969年,B.N.泰勒等人根据交流约瑟夫森效应测量的e/h值以及其他有关常数值,结合量子电动力学的理论研究,作出了新的平差。
70年代以来,基本常数的平差工作,是在国际科学协会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简称CODATA)的基本常数工作组的直接主持下进行的。
有7个国家的专家参加了这项工作,由科恩和泰勒根据各国积累的实验数据具体分析编纂而得。
1973年他们曾正式发表了一组国际推荐的基本常数表,称为1973年平差(此表载于J.Phys. Chem.Ref. Data,Vol. 2, No. 4,p. 741,1973和 CODATA Bulleting,No. 11,1973)。
由于基本常数领域中工作的不断进展,常数数值也会不断更新,因此在大约十年左右将进行一次基本常数的新的平差,由此获得新的国际推荐值。
1986年完成了一次平差。
它是由CODATA基本常数任务组的泰勒和科恩负责编纂的。
与1973年常数平差的国际推荐值相比,1986年平差的国际推荐值的不确定度有了明显的减小。
大多数常数的不确定度减小一个量级。
基本物理常数的1986年推荐值列于表1、续表、续表、续表,能量转换因子列于表2。
近年来,根据天文和地球物理的观测资料,一些物理学家提出了基本物理常数可能随时间变化的理论推测。
这些推测可能有助于推动物理学家和计量学家去对基本物理常数进行更精密的实验测量。
但迄今为止,上述理论推测的论点还是不充分的,实验上也没有能够证实基本物理常数有随时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