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落度与扩展度试验方法
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步骤

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
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2、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
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
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
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
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
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
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秒内完成。
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秒内完成。
4、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5、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黏聚性及保水。
性黏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捧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黏聚性良好。
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黏聚性不好。
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不好。
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
6、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试验

混凝土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实验1.实验目的坍落度为表示混凝土拌和物稠度的一种指标,测定的目的是判定混凝土稠度是否满足要求,同时作为配合比调整的依据。
本实验适用于坍落度不小于10mm,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拌和物。
2.实验仪具(1)坍落度筒(图5-3):坍落度筒为铁板制成的截头圆锥筒,厚度不小于1.5mm,内侧平滑,没有铆钉头之类的突出物,在筒上方约2/3高度处有两个把手,近下端两侧焊有两个踏脚板,保证坍落度筒可以稳定操作。
(2)捣棒:直径16mm,长约650mm,并具有半球形端头的钢质圆棒。
(3)其他:小铲、木尺、小钢尺、抹刀和钢平板等。
3.实验方法(1)润湿坍落度筒和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
底板应放置在坚实的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两边的踏脚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2)将拌制的混凝土试样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1/3左右。
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每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
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
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
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
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
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4)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实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5)测定坍落度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见表5-2,并记录备查。
混凝土坍落度测定方法

混凝土坍落度(坍落扩展度法)测定作业指导书1、应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2、操作步骤⑴、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
底板应放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⑵、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的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
每层用振捣棒查25次。
振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每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
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
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
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
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⑶、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
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⑷、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⑸、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黏聚性及保水性。
黏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以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黏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黏聚性不好。
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判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漏,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良好。
⑹、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度扩展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坍落度与扩展度试验方法

混凝土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的试验方法依据标准 GB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3.1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3.1.1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3.1.2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所用的混凝土坍落度仪应符合《混凝土坍落度仪》JG 3021中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
3.1.3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
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2 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人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
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
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
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
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
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
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
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一lO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4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5 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豁聚性及保水性。
勃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捧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戮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豁聚性不好。
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
坍落度及扩展度计算公式

坍落度及扩展度计算公式摘要:1.坍落度与扩展度的概念及意义2.坍落度与扩展度计算公式3.计算公式的应用及实际操作注意事项正文:坍落度与扩展度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和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混凝土工程中,合理控制坍落度和扩展度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坍落度及扩展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应用。
一、坍落度与扩展度的概念及意义坍落度是指混凝土在一定条件下从搅拌状态到浇筑后的变形程度。
坍落度试验是通过测量混凝土在锥形模具中的坍落高度来评价混凝土的流动性。
坍落度值越大,说明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
扩展度是指混凝土在坍落度试验中,锥形模具底部周围混凝土的扩散程度。
扩展度试验是通过测量混凝土在锥形模具底部周围的扩散直径来评价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扩展度值越大,说明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但过于大的扩展度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不密实。
二、坍落度与扩展度计算公式1.坍落度计算公式:坍落度= (混凝土试样高度- 锥形模具高度)/ 锥形模具高度× 100%2.扩展度计算公式:扩展度= π × (扩散直径- 锥形模具直径)/ 4三、计算公式的应用及实际操作注意事项1.在进行坍落度与扩展度试验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操作。
2.测量坍落度时,应注意混凝土试样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在扩展度试验中,测量扩散直径时,应尽量保持模具的平稳和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
4.计算出的坍落度和扩展度值应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综合评价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
总之,掌握坍落度及扩展度的计算公式对于混凝土工程师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合理控制坍落度和扩展度,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性能。
自密实混凝土坍落扩展度

《高速铁路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要求高速铁路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自密实混凝土坍落扩展度、扩展时间T50试验方法A. 1 仪器要求A.1.1 坍落扩展度、T50流动时间试验所用主要仪器为混凝土坍落度筒,该仪器应符合《混凝土坍落度仪》(JG3021)中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
A.1.2 底板为硬质不吸水的光滑正方形平板,边长为900mm,最大挠度不超过3 mm。
在平板表面标出坍落度筒的中心位置和直径分别为200mm、300mm、500mm、600mm、700mm、800mm 的同心圆,见图A.1.2。
图A.1.2 底板示意图A.1.3 工具:铲子、抹刀、钢尺(精度1mm)、秒表。
A. 2 试验步骤A.2.1 润湿底板和坍落度筒,保证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无明水;底板放置在坚实的水平面上,坍落度筒放在底板中心位置,下缘与200mm 刻度圈重合,然后用脚踩住两边的脚踏板,装料时保持坍落度筒位置不变。
A.2.2 用铲子将混凝土加入到坍落度筒中,不分层一次填充至满,且整个过程中不施以任何振动或捣实,加满后用抹刀抹平。
A.2.3 用抹刀刮除坍落度筒中已填充混凝土顶部的余料,使其与坍落度筒的上缘齐平,将底盘坍落度筒周围多余的混凝土清除。
随即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使混凝土自由流出。
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离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在150s内完成。
A. 3 试验记录A.3.1 测定扩展度达到500mm 的时间T50,计时从提离坍落度筒开始,至扩展开的混凝土外缘初触平板上所绘直径500mm的圆周为止,以秒表测定时间,精确至0.1s。
(单位:s)。
A.3.2 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扩展直径,测量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进行,并计算两个所测直径的平均值。
(单位:mm )注:混凝土扩展度测试时,如扩展开的混凝土偏离圆形,测得两直径之差在50mm 以上时,需从同一盘混凝土中另取试验重新试验。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及扩展时间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及扩展时间试验方法你知道,做水泥混凝土这事儿,看似简单,实则讲究得很。
尤其是拌合物的坍落扩展度,别看它名字长,听着高深,实际上就是测试水泥拌合物的流动性和塑性,简单点说,就是能不能流得开,能不能铺得均匀。
你想,搅拌了那么多水泥、砂子和石子,如果一搅拌就结块,怎么铺啊,怎么浇筑啊,工程可咋办?所以呢,这坍落扩展度试验就是用来测量这些拌合物的“软硬适中”,搞不好,连工地上的大哥都得抱怨了,嘿嘿。
那坍落扩展度到底咋测的呢?其实就是通过一个叫做“坍落度筒”的工具,倒点水泥拌合物进去,然后把这个筒拿起来,水泥搅拌物自然就会“流”出来,看看它能“散”多开,扩展多远。
你要知道,水泥拌合物就像做蛋糕一样,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湿了就成了稀泥,干了就根本搅不开,坍落扩展度就是让你找到那个“黄金比例”,让拌合物既不流成水,也不硬得像砖。
这坍落扩展度一般有一个标准的试验方法,你得把筒放好,拌合物搅拌完了就倒进去,一点点把它压实,等到你慢慢把筒拔起来,看它能“扩展”多宽。
要是扩展得太小,那说明这拌合物太干,流动性差,得加点水;如果扩展得太大,那说明水太多了,搅拌物像浆糊一样,没办法用。
要想得出准确结果,你可得精细点,控制好每一步,不能马虎,像做菜一样,要不然拌合物的表现可就成了灾难现场。
不过,这事儿并不止于此。
扩展度测完了,还得看“扩展时间”。
什么意思呢?就是看水泥拌合物开始流动到完全流开的那段时间,给个大概的时间限制,看它的塑性保持了多长时间。
你可以理解为,有些食物你做完了马上就能吃,有些则得慢慢等,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水泥也是一样,它在流动性上的变化也是有个时间段的。
比如刚搅拌出来的拌合物可能比较稀,过一会儿,水分就慢慢渗透到砂石里面,流动性就变差了,这个变化的过程,就叫扩展时间了。
在实际操作中,扩展度的测量可不像是你在家里煮面那么简单。
搞不好,测出来的数值误差大,工程就得重新调配。
比如有的地方天气热,水泥拌合物的流动性就快,测量时可能就显得很“流畅”;可一到寒冷的季节,水泥一冷,流动性就大不如前,这时候你得懂得“看天吃饭”,别光信那些标准数据。
水泥混凝土坍落扩展度及扩展时间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坍落扩展度及扩展时间试验方法水泥混凝土坍落扩展度及扩展时间试验方法是为了评估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变形能力的重要试验。
坍落扩展度是混凝土坍落塔中沉淀高度的差值,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和塑性变形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扩展时间是混凝土从塔中排出完全到停止流动所经历的时间。
本文将介绍水泥混凝土坍落扩展度及扩展时间试验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设备和试验材料1.带刻度的坍落塔:坍落塔通常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塔内设有刻度线,便于观察混凝土沉淀高度。
2.平底容器:用于接收从坍落塔中流出的混凝土。
3.平整的工作台和振动台:用于逐渐振动坍落塔,使混凝土坍落到最低点或不发生明显变化。
4.混凝土搅拌机和振捣器:用于制备试验混凝土。
5.砂浆棒和刮板:用于搅拌混凝土和平整表面。
二、试验过程1.混凝土制备: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搅拌均匀后加入试验塔中。
注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2.坍落扩展度的测量:(1)在平整的工作台上放置坍落塔,并在塔内部放置标定尺,使尺口与塔底齐平。
(2)将混凝土充满坍落塔,搅拌棒插入中央,顺缓抽出并割平混凝土表面,使其平整。
(3)慢慢提起坍落塔,使其与工作台分开,观察混凝土沉降后的高度差,即为坍落扩展度。
3.扩展时间的测量:(1)将坍落塔放置在振动台上,并打开振动台。
振动时间设定为20秒。
(2)开始振动后,监测混凝土沉降高度的变化。
当混凝土完全停止流动并沉降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度时,即为扩展时间。
(3)停止振动,记录下扩展时间。
三、试验注意事项1.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注意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2.坍落塔要保持干净,并在试验前用湿布擦拭干净,以避免因污染而影响试验结果。
3.在进行扩展时间试验时,振动时间和振动幅度要统一,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在进行试验过程中,要保持试验环境的恒温恒湿,避免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5.进行多次重复试验,并取平均值,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标准GB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
3.1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
3.1.1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3.1.2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所用的混凝土坍落度仪应符合《混凝土坍落度仪》JG 3021中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
3.1.3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
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2 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人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
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
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
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
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
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
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
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一lO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4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
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5 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豁聚性及保水性。
勃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捧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戮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
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豁聚性不好。
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
合物的保水性能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
6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如果发现粗骨料在中央集堆或边缘有水泥浆析出,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抗离析性不好,应予记录。
3.1.4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值以毫米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 mm,结果表达修约至5mm。
3.1.5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报告内容除应包括本标准第1.0.3条的内容外,尚应报告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或坍落扩展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