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正常横断面解剖

合集下载

[医学]人体胸部断层解剖学

[医学]人体胸部断层解剖学

19、尖段支气管和动脉 20、食管 21、尖段静脉 22、气管 23、右膈神经 24、上腔静脉 25、胸腺
1、胸腺 2、主动脉弓 3、左主支气管 4、胸大肌 5、前段(SⅢ) 6、第2肋 7、食管
8、胸小肌
15、副半奇静脉
9、左肺上叶支气管 16、斜方肌
10、第3肋
17、脊髓
11、尖后段(SⅠ+SⅡ) 18、竖脊肌
7、上叶支气管 16、尖后段(SⅠ+SⅡ) 25、斜方肌
8、左肺上静脉 17、左肺斜裂
26、菱形肌
9、第3肋
18、第5肋
27、肋头关节
28、冈下肌 29、大圆肌 30、食管 31、背阔肌 32、上段(SⅥ) 33、奇静脉 34、气管支气管
下淋巴结
35、后段支气管 36、后段(SⅡ)
37、右主支气管 38、尖段支气管 39、右肺动脉 40、胸小肌 41、上腔静脉 42、前段(SⅢ) 43、胸大肌 44、胸廓内动脉 45、第2肋
12、冠状窦
19、上段(SⅥ) 20、奇静脉
21、第7肋
28、上段(SⅥ) 29、背阔肌 30、肺韧带
37、右肺中叶支气管
38、外侧段(SⅣ) 39、第4肋
4、右心室 13、左肺动脉下叶支 22、竖脊肌
31、第6肋
40、右肺水平裂
5、前段(SⅢ)14、左肺下叶支气管 23、斜方肌
32、右下肺静脉 41、右肺动脉中叶支
1、胸骨角 2、胸腺 3、升主动脉 4、气管杈和左下 支气管旁淋巴结 5、动脉韧带
6、前段支气管、动脉 7、尖后段静脉段间支 8、胸主动脉、胸导管 9、尖后段静脉段内支 10、尖后段支气管、动脉
11、肩胛下肌 12、肩胛骨 13、上段静脉上支 14、右肺斜裂 15、后段静脉

胸部正常横断面解剖

胸部正常横断面解剖
胸部正常CT横断面解剖
正常纵膈CT解剖
正常纵膈CT解剖
▪ 胸骨切迹或胸锁关节层 面:三对血管排列在气 管两侧,前外为锁骨下 V(1),靠后贴纵隔胸 膜为锁骨下A(3),左 右颈总A紧贴气管两旁。 食管、甲状腺下极。
正常纵膈CT解剖
▪ 主A弓上(左头臂静脉) 层面:五支血管:左头 臂V水平走行,横过左 颈总与无名A之前方, 与右头臂V汇合为上腔 V。
正常纵膈CT解剖
▪ 左肺A层面:此为主肺 A窗之下界。左肺A, 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 管,左上肺V见于左肺 A后部之外侧,右上叶 支气管起始部从右主支 气管发出。
正常纵膈CT解剖
▪ 主肺A与右肺A层面: 右肺A从主肺A发出向 后、向右延伸,位于腔 V之后,中间段支气管 之前。右肺A心包内部 分正常直径:12~15mm, 正常主肺动脉直径不应 超过29mm 。
正常纵膈CT解剖
▪ 左心房层面:左房前为 主A根部及右心耳,后 为奇V、食管和降主A。 RV、RA。
正常纵膈CT解剖
▪ 四腔心层面:RA、RV、 LA、LV。右心在前, 左心在后;心室在前, 心房在后。右前、左后。
正常纵膈CT解剖
▪ 心室层面:LV、RV以 室间隔分开,冠状V窦 系心肌的主要V引流, 位于右室之后面,下腔 V之内侧。
正常纵膈CT解剖
▪ 主A弓层面:主动脉弓 自右前向左后斜行,头 臂V,上腔V。
正常纵膈CT解剖
▪ 主肺A窗层面:内充脂 肪,可含数个淋巴结, 上界为主A弓下缘,下 界为左侧肺A,前方为 升主A,后方为气管。 同一层面升主A总是大 于降主A,两者之比: 2.2~1.1︰1。奇V弓通 常位于此层面。
正常纵膈CT解剖
▪ 膈脚后层面:为后纵膈 向下延伸,由膈脚所围 绕。降主A、食管、奇 V、半奇V(↑)、膈肌脚 (△)、膈角后间隙(▲) 。

正常胸部CT解剖

正常胸部CT解剖
第七页,共三十五页。
主动脉 弓上层面
第八页,共三十五页。
主动脉弓层面
第九页,共三十五页。
气管分 叉层面
第十页,共三十五页。
气管分 叉层面
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肺动脉干与右肺动脉层面
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左心房层面
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左心房层面
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左右心房层面
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四腔心层面
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心室层面
第十七页,共三十五页。
正常胸部肺窗CT解剖
气管分叉层面
右上叶支气管层面 左主支气管中段层面 左上叶固有段与舌段支气管分叉层面
右中叶支气管开口层面
显示双侧斜裂层面 显示各肺叶层面
下肺层面
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
气管支气管解剖
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 右肺上叶 S1:尖段 S2:后段 S3:前段
正常胸部纵隔窗CT解剖
胸锁关节层面 主动脉弓上层面 主动脉弓层面 气管分叉层面 肺动脉干与右肺动脉层面 左心房层面 左、右心房层面 四腔心层面 心室层面
第一页,共三十五页。
第二页,共三十五页。
第三页,共三十五页。
第四页,共三十五页。
第五页,共三十五页。
胸锁关 节层面
第六页,共三十五页。
胸锁关节层面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五页。
正常胸部CT肺段划分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 右肺上叶 S1:尖段 S2:后段 S3:前段
• 右肺中叶: S4:外段
S5:内段
• 右肺下叶:S6:背段
S7:内基底段
S8:前基底段 S9: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胸部断层解剖ppt课件

胸部断层解剖ppt课件
.
胸廓上口、颈静脉切迹层面(男性)轴位断层标本
(1)气管(2)食管(3)左颈总动脉(4)左锁骨下动脉(5)椎动脉(6)右颈总动脉(7)右锁骨下动脉(8)椎 静脉(9)气管前间隙(10)舌骨下肌(11)颈前静脉(12)锁骨(13)颈内静脉(14)锁骨下静脉(15)颈外静 脉(16)腋静脉(17)肺尖(18)腋动脉(19)臂丛(20)腋窝(21)前锯肌(22)第1肋骨(23)肋间肌(24) 第2肋骨(25)第2胸椎(26)竖脊肌(27)大菱形肌(28)肩胛提肌(29)斜方肌(30)肱骨(31)三角肌(32) 小圆肌(33)冈下肌(34)肩胛骨(35)肩胛下肌(36)喙肱肌(37)胸小肌(38)胸大肌
.
颈部甲状腺峡部层面(男性)轴位断层标本
(1)气管(2)食管(3)甲状腺(4)颈总动脉(5)颈内静脉(6)舌骨下肌(7)颈前静脉(8)胸锁乳突肌(9) 颈外静脉(10)第7颈椎(11)颈长肌(12)椎动、静脉(13)前斜角肌(14)臂丛(15)中、后斜角肌(16)淋 巴结(17)肩胛舌骨肌下腹(18)颈后三角(19)多裂肌(20)半棘肌(21)夹肌(22)最长肌(23)髂肋肌 (24)上后锯肌(25)小菱形肌(26)肩胛提肌(27)斜方肌(28)冈上肌(29)肩胛冈(30)冈下肌(31)三 角肌(32)肱骨头(33)盂肱韧带(34)锁骨(35)锁骨下肌
.
胸廓上口、胸膜顶层面(女性)轴位断层标本
(1)气管(2)食管(3)颈总动脉(4)颈内静脉(5)推动、静脉(6)右椎静脉(7)左椎动脉(8)气管前间隙 (9)舌骨下肌(10)颈静脉弓(11)胸锁乳突肌(12)颈外静脉(13)锁骨(14)锁骨下肌(15)头静脉(16) 淋巴结(17)第1胸椎或椎间盘(18)胸膜顶(19)锁骨下动脉(20)腋动脉(21)臂丛(22)前斜角肌(23)中、 后斜角肌(24)第1肋骨(25)第 2肋骨(26)多裂肌(27)半棘肌(28)夹肌(29)最长肌(30)髂肋肌(31) 大菱形肌(32)肩胛提肌(33)上后锯肌(34)前锯肌(35)肩胛下肌(36)冈上肌(37)斜方肌(38)肩胛骨 (39)冈下肌(40)小圆肌(41)三角肌(42)肱骨头(43)肱头肌长头(44)胸大肌(45)胸小肌(46)喙肱 肌(47)腋窝

胸部水平断面解剖1

胸部水平断面解剖1

8.第14横断面至第17横断面 即两下肺静脉层面, 可分 为纵隔区、胸膜肺区及胸壁二个区。
右肺上叶(前段) 右心房 第5肋软骨 心包 右心室 左肺上叶 (下舌段) 左心房 右肺中叶 斜裂 左肺下叶 右肺下叶 奇静脉 第7、8胸椎 椎间盘 脊髓 食管 胸主动脉
斜方肌
竖脊肌
胸部第14横断面
胸导管
右心室 右肺上叶(前段)
7.第13横断面 即基底干支气管层面, 也为四腔心层面, 可分为纵隔区、椎体及椎体后区、胸膜肺区及胸壁三个区。
右心房 右心室
心包
左心室 左心房
食管
奇静脉 胸导管
胸主动脉
胸部第13横断面 (纵隔区)
右肺上叶 (前段)
左肺上叶 (前段) 左肺上叶 (上舌段) 斜裂
左肺下叶 (前底段)
右肺中叶 (内侧段)
右肺10段 尖段 后段 前段 ; 外侧段 内侧段; 上段 内侧底段 前底段 外侧底段 后底段
左肺8段 尖后段 前段 上舌段 下舌段 ; 上段 内前底段 外侧底段 后底段
胸腔器官淋巴结
纵膈后淋巴结 围绕食管和胸主动脉分布 接受临近器官淋巴回流 注入胸导管
纵膈前淋巴结 位于大血管和心包前方 接受胸腺、心脏、心包、膈、肝脏膈 面的淋巴回流 输出管参与构成支气管纵膈干
胸骨体
第6肋软骨 第5肋软骨 心包
右肺中叶(内侧段)
左肺上叶(下舌段)
右心房
右肺中叶(外侧段) 右肺下叶(前底段) 右肺下叶(内侧底段)
室间隔 左心室
左肺下叶(前底段)
食管 胸主动脉
奇静脉
左肺下叶(后底段) 右肺下叶(外侧底段)
竖脊肌
右肺下叶(后底段)
4.第9横断面 该断面为气管隆嵴层面,也可分为纵隔区、 椎体及椎体后区、胸膜肺区及胸壁、肩胛区等。

胸部横断层解剖课件

胸部横断层解剖课件
巴结; 第五层是食管及位于其左侧的胸导管和气管食管之间的
左喉返神经,最后是左右交感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 二、标志性结构
境界:
上方以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 肩峰至第7颈推棘突的连线与颈、项部分界;
下方借膈与腹部结构为邻; 两侧上部以三角肌前、后缘上份和腋前、后
襞下缘与胸壁相交处的连线与上肢分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Aortic arch
Ascending aorta L.auricle
R.ventricle
L.ventricle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L.P.V.
Thoracic aorta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上纵隔
由前向后:
第一层是胸腺(或胸腺遗迹,胸腺形状变化大) 第二层是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的上半; 第三层是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与迷走神经; 第四层是气管及其周围的气管旁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淋
前纵隔
心包之前,两侧的胸膜较为接近,特别是第4肋 软骨以上,两侧胸膜几乎相互接触,因而前纵隔 极为狭窄。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胸部演示文稿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胸部演示文稿
第45页,共128页。
3.肺 肺泡内含有气体,故CT断层肺组织为明显低密度,肺窗下 可清楚衬托出肺内的血管、气管和一些间隔结构。高分辨率CT可
以显示次级肺小叶中央的小叶核,其为伴随小叶支气管的小叶中央动脉的横 轴位投影。正常小叶间隔很薄,在高分辨率CT上也难以显示。
第46页,共128页。
4.纵隔 纵隔结构要用纵隔窗观察, CT断层可以显示纵隔内的
第37页,共128页。
一、胸膜的配布
胸膜分壁胸膜和脏胸膜,两者移行形成胸膜腔;壁胸膜根据位置分 为:
1. 胸膜顶
2. 肋胸膜
3. 膈胸膜 4. 纵隔胸膜
第38页,共128页。
二、胸膜隐窝
1.肋膈隐窝 2.肋纵隔隐窝 3.奇静脉食管隐窝
第39页,共128页。
第六节 胸部断面的解剖学特点
一、胸部结构的配布特点
肺的外形及分段 内侧面观
第23页,共128页。
二、肺内管道:
1.支气管
右肺:上叶支气管:尖段 (BⅠ)、后段(BⅡ)和前段(BⅢ)支气管; 中叶支气管:外侧段(BⅣ)和内侧段(BⅤ)支气管; 下叶支气管:上段(BⅥ) ,内侧(BⅦ) 、前(BⅧ) 、 外侧(BⅨ)和后底段(BⅩ)支气管
左肺:上叶支气管:尖后段(BⅠ+Ⅱ) 、和前段(BⅢ)支气管; 上舌段(BⅣ)和下舌段(BⅤ)支气管
2、右侧面观
右肺门结构排列:
上叶B、肺A、上肺 V和下肺V(上至下
);
上肺V、肺A和B (前至后)
第8页,共128页。
3、左侧面观 左肺门结构排列: 肺A、B、上肺V和下 肺V(上至下); 上肺V、肺A和B (前至后)
第9页,共128页。
4、后纵隔 食管、胸主动脉、 胸导管、奇静脉系 和胸交感干等

胸部正常横断面解剖PPT课件

胸部正常横断面解剖PPT课件

通过胸部横断面解剖,可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有助于手
术切除和后续治疗。
胸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01
肺癌的预防
通过了解肺癌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戒烟、
减少空气污染等。
02
胸膜炎的治疗
根据胸膜炎的病因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胸
腔闭式引流等。
03
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时,心脏周围可见液体密度影,心腔变小,心缘轮廓模糊。
心肌病
心肌病在胸部横断面解剖上表现为心肌肥厚、心腔变小、心缘轮廓 不规则等异常表现。
大血管病变的解剖
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在胸部横断面解 剖上表现为主动脉管腔扩 张、梭形或囊状膨出,有 时可见钙化斑块。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时,肺动脉内 可见充盈缺损或截断现象, 远端血管纤细或消失。
04
脊柱是支撑整个身体的 骨性结构,在胸部横断 面中呈弯曲状。
胸部的横断面肌肉和软组织
01
02
03
04
胸部的横断面肌肉和软组织主 要包括胸大肌、胸小肌、肋间
肌和乳房等部分。
胸大肌和胸小肌位于胸壁前外 侧,起到连接肋骨和上肢的作
用。
肋间肌位于肋骨之间,是维持 呼吸运动的主要肌肉。
乳房是位于胸前部的软组织结 构,是哺乳器官的一部分。
腔静脉阻塞
腔静脉阻塞时,相应血管 管腔狭窄或闭塞,有时可 见侧支循环形成。
05
胸部横断面解剖的临床 应用
胸部疾病的诊断
肺癌的诊断
通过胸部横断面解剖,可以观察到肺部是否存在 肿块或结节,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肺癌。
胸膜炎的诊断
通过观察胸膜腔内的液体量和分布,可以判断是 否存在胸膜炎,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11
正常纵膈CT解剖
▪ 膈脚后层面:为后纵膈 向下延伸,由膈脚所围 绕。降主A、食管、奇 V、半奇V(↑)、膈肌脚 (△)、膈角后间隙(▲) 。
整理ppt
12
整理ppt
13
整理ppt
14
整理ppt
15
整理ppt
16
整理ppt
17
整理ppt
18
整理ppt
19
整理ppt
20
整理ppt
▪ 通过右中间段支气管与 左上叶支气管层面:右 下叶背段显示。
整理ppt
41
肺部正常CT解剖
▪ 右中叶支气管层面:背 段显示更多。双肺上叶 前段。
整理ppt
42
肺部正常CT解剖
▪ 通过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上部:右中叶外侧段与 左舌叶上段,右中叶内 侧段与左舌叶下段。
整理ppt
43
肺部正常CT解剖
整理ppt
4
正常纵膈CT解剖
▪ 主A弓层面:主动脉弓 自右前向左后斜行,头 臂V,上腔V。
整理ppt
5
正常纵膈CT解剖
▪ 主肺A窗层面:内充脂 肪,可含数个淋巴结, 上界为主A弓下缘,下 界为左侧肺A,前方为 升主A,后方为气管。 同一层面升主A总是大 于降主A,两者之比: 2.2~1.1︰1。奇V弓通 常位于此层面。
整理ppt
8
正常纵膈CT解剖
▪ 左心房层面:左房前为 主A根部及右心耳,后 为奇V、食管和降主A。 RV、RA。
整理ppt
9
正常纵膈CT解剖
▪ 四腔心层面:RA、RV、 LA、LV。右心在前, 左心在后;心室在前, 心房在后。右前、左后。
整理ppt
10
正常纵膈CT解剖
▪ 心室层面:LV、RV以 室间隔分开,冠状V窦 系心肌的主要V引流, 位于右室之后面,下腔 V之内侧。
▪ 通过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下部层面:右肺下叶前、 内、外、后基底段,左 肺下叶前内、外、后基 底段。
整理ppt
44
谢谢大家
整理ppt
4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胸部正常CT横断面解剖
2010.1.29
整理ppt
1
正常纵膈CT解剖
整理ppt
2
正常纵膈CT解剖
▪ 胸骨切迹或胸锁关节层 面:三对血管排列在气 管两侧,前外为锁骨下 V(1),靠后贴纵隔胸 膜为锁骨下A(3),左 右颈总A紧贴气管两旁。 食管、甲状腺下极。
整理ppt
3
正常纵膈CT解剖
▪ 主A弓上(左头臂静脉) 层面:五支血管:左头 臂V水平走行,横过左 颈总与无名A之前方, 与右头臂V汇合为上腔 V。
21
整理ppt
22
整理ppt
23
整理ppt
24
整理ppt
25
整理ppt
26
整理ppt
27
整理ppt
28
整理ppt
29
整理ppt
30
整理ppt
31
整理ppt
32
病史摘要
▪ 患者女,59岁,以活动后气促为主诉入院, 无咳嗽、咳痰。临床诊断为高血压。
整理ppt
33
整理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4
整理ppt
整理ppt
6
正常纵膈CT解剖
▪ 左肺A层面:此为主肺 A窗之下界。左肺A, 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 管,左上肺V见于左肺 A后部之外侧,右上叶 支气管起始部从右主支 气管发出。
整理ppt
7
正常纵膈CT解剖
▪ 主肺A与右肺A层面: 右肺A从主肺A发出向 后、向右延伸,位于腔 V之后,中间段支气管 之前。右肺A心包内部 分正常直径:12~15mm, 正常主肺动脉直径不应 超过29mm 。
35
整理ppt
36
整理ppt
37
肺部正常CT解剖
整理ppt
38
肺部正常CT解剖
▪ 通过气管隆突上方 (1cm)层面:右尖段、 左尖后段、右上叶前段。
整理ppt
39
肺部正常CT解剖
▪ 通过右上叶支气管层面: 此层面位于隆突下方。 右上叶尖、前、后,左 前、尖后,左下叶背段。
整理ppt
40
肺部正常CT解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