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正常CT解剖
合集下载
胸部正常CT解剖

大血管是输送血液的主要管道,包括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等。 这些血管在CT图像上表现为低密度结构,与周围软组织形成对比。
04
CATALOGUE
胸部正常CT解剖的鉴别诊断
胸壁病变的鉴别诊断
胸壁肿瘤
胸壁肿瘤通常表现为胸壁肿块,密度不均匀,边缘不规则, 增强扫描时强化不均匀。需要与胸壁结核、肋骨肿瘤等相鉴 别。
支气管是连接气管与肺泡之间的管道,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分支。正常CT图像上,支气管呈树状结构,分支逐渐变细。
正常肺组织在CT图像上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而支气管则表现为低密度 管道结构。
心脏和大血管的正常CT解剖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肉器官,负责泵送血液到全身各部位。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 :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大血管
包括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等,是血液输送的主要通道。
03
CATALOGUE
胸部正常CT解剖特点
胸壁的正常CT解剖
胸壁由皮肤、肌肉、骨骼和脂 肪组织构成,为胸腔提供保护 。
胸壁的骨骼包括肋骨、胸骨和 肩胛骨,肋骨呈环形排列,形 成肋骨笼,保护胸腔内脏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胸壁的肌肉包括胸大肌、胸小 肌和肋间肌等,这些肌肉有助 于呼吸运动。
心脏肿瘤通常表现为心包或心肌内肿块,增强扫描时强化明显。需要与心包积液、心肌病等相鉴别。
大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通常表现为血管狭窄、扩张或阻塞,有时伴有血栓形成。需要与大血管炎症、动脉粥样硬 化等相鉴别。
05
CATALOGUE
胸部正常CT解剖的临床意义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肺癌诊断
胸部正常CT解剖有助于发 现肺部异常病变,如肿块 、结节等,为肺癌的诊断 提供依据。
04
CATALOGUE
胸部正常CT解剖的鉴别诊断
胸壁病变的鉴别诊断
胸壁肿瘤
胸壁肿瘤通常表现为胸壁肿块,密度不均匀,边缘不规则, 增强扫描时强化不均匀。需要与胸壁结核、肋骨肿瘤等相鉴 别。
支气管是连接气管与肺泡之间的管道,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分支。正常CT图像上,支气管呈树状结构,分支逐渐变细。
正常肺组织在CT图像上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而支气管则表现为低密度 管道结构。
心脏和大血管的正常CT解剖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肉器官,负责泵送血液到全身各部位。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 :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大血管
包括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等,是血液输送的主要通道。
03
CATALOGUE
胸部正常CT解剖特点
胸壁的正常CT解剖
胸壁由皮肤、肌肉、骨骼和脂 肪组织构成,为胸腔提供保护 。
胸壁的骨骼包括肋骨、胸骨和 肩胛骨,肋骨呈环形排列,形 成肋骨笼,保护胸腔内脏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胸壁的肌肉包括胸大肌、胸小 肌和肋间肌等,这些肌肉有助 于呼吸运动。
心脏肿瘤通常表现为心包或心肌内肿块,增强扫描时强化明显。需要与心包积液、心肌病等相鉴别。
大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通常表现为血管狭窄、扩张或阻塞,有时伴有血栓形成。需要与大血管炎症、动脉粥样硬 化等相鉴别。
05
CATALOGUE
胸部正常CT解剖的临床意义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肺癌诊断
胸部正常CT解剖有助于发 现肺部异常病变,如肿块 、结节等,为肺癌的诊断 提供依据。
胸部正常CT断层解剖图片ppt课件

highlighted here? (click to highlight)
Right lung apex
Trachea and
Esophagus.
22
This is contrast (white) being injected into the left subclavian vein.
23
Can you find the first 3 branches off the aortic arch? (click for answer)
47
48
Here is a good image of the aortic semi-lunar valve leaflets. Can you find them? (click for answer)
49
Here is a good image of the left atrium dumping Into the left ventricle. Can you find it? (click to highlight)
20
The right subclavian artery as it dumps into the brachiocephalic artery. (click to highlight)
21
What are the 3 yellow air-filled (black) structures These are the
42
Where are the ascending (A) and descending (D) limbs of the thoracic aorta? (click to highlight)
A D
43
实验5:胸部正常CT表现

32
33
5、隆突下间隙: 上为气管隆突,两侧分别为左右主 支气管,前为右肺动脉和左上肺静脉, 后为胸椎椎体,下为左心房, 其内有食 管和奇静脉、淋巴结。
34
6、膈脚后间隙:
由两侧膈脚、降主动脉和胸椎围成的间隙, 降主动脉的 右侧有胸导管和奇静脉,左侧有半 奇静脉。
35
(三)纵隔淋巴结
纵隔是胸部淋巴循环的集中点,有众多淋巴结分布于 纵隔各区。纵隔淋巴结接受纵隔、双肺、胸壁及膈的淋巴 引流,左侧汇人胸导管→左静脉角;右侧汇入支气管淋巴 干→右淋巴导管→右静脉角。 正常纵隔淋巴结直径(短径)小于10mm。
脏层胸膜及少量纵 隔脂肪组成。
63
2、后联合线: 该线是在主动 脉弓上方,两 肺于食管与脊 柱之间汇合而 成。CT上显示 率较低。
3、右气管旁线: 右肺包绕气管右 后壁1/2或2/3的部 分,一般厚度不 超过4mm。
64
4、奇静脉食道隐窝:是右肺延伸到右侧支气管及心脏 后方到达食道和奇静脉右侧缘所形成。该隐窝一般为凹 陷或平直,少数为外凸。
40
锁骨
胸骨
肋软骨钙化
胸椎 肩胛嵴(肩胛冈)
肩胛骨
41
42
二、 肺窗
观察:气道、肺血管、叶间裂、纵隔线、 肺韧带等。
43
肺 门 支 气 管 大 血 管 示 意 图
44
代表层面
1、气管层面
气管呈圆形或 椭圆形,居中, 其右后壁仅有一 纤维膜、结缔组 织、胸膜与肺相 隔, 其厚度一般 不超过4mm。
左主支气管及上叶支气管 左上肺静脉 左下肺动脉 中间支气管
48
5、右中叶支气管层面:
右中叶支气管
左下叶支气管
右下叶支气管
49
胸部CT解剖ppt课件

隆突上腔,隆突下腔,奇静脉食管窝。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三)段支气管
• 当支气管走向与扫描层面一致时,CT显 示其纵断面;当支气管走向与扫描层面垂 直时,CT显示其横断面。
• 通常支气管因其内充盈空气,显示为低 密度的“含气影”,其断面可呈圆形、卵 圆形或长条形透亮影。
• CT上支气管分支名称与X线一致。观察 肺门或肺实质,气管树是最恒定的解剖标 志。
段,后方大部分肺野为背段。 左肺前外为上舌段,前内为前段,肺门
前为下舌段,后方为背段。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 4、相当于左心房中部层面 右肺野:前部为中叶,分别显示内侧段
和外侧段,前半部几乎全为右肺中叶。中 部已见前基底段、外基底段,后部偏内为 背段。
左肺野:前为舌叶,舌叶的前内部为下 舌段,前外部为上舌段。舌叶后方为前内 基底段。左肺野后1/3是背段。
左肺野:前部为下舌段,后部为前内基 底段、外基底段和后基底段。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五、肺血管及淋巴管CT解剖
•
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神经和支气管等
组成肺纹理,CT值约为40HU,可为条状或小的
圆形影。
• (一)肺血管
肺内血管的CT表现主要取决于其管径的大小和 走行方向,肺动脉和肺静脉通常无密度差异。受
胸部CT解剖
精选课件
• 一、胸壁CT解剖 • 二、胸膜CT解剖 • 三、气管支气管CT解剖 • 四、肺叶、肺段CT解剖 • 五、肺血管及淋巴管CT解剖 • 六、纵隔CT解剖 • 七、高分辨率CT肺部正常表现 • 八、肺门CT解剖 • 九、横膈与纵隔CT解剖 • 十、胸部CT测量及正常值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三)段支气管
• 当支气管走向与扫描层面一致时,CT显 示其纵断面;当支气管走向与扫描层面垂 直时,CT显示其横断面。
• 通常支气管因其内充盈空气,显示为低 密度的“含气影”,其断面可呈圆形、卵 圆形或长条形透亮影。
• CT上支气管分支名称与X线一致。观察 肺门或肺实质,气管树是最恒定的解剖标 志。
段,后方大部分肺野为背段。 左肺前外为上舌段,前内为前段,肺门
前为下舌段,后方为背段。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 4、相当于左心房中部层面 右肺野:前部为中叶,分别显示内侧段
和外侧段,前半部几乎全为右肺中叶。中 部已见前基底段、外基底段,后部偏内为 背段。
左肺野:前为舌叶,舌叶的前内部为下 舌段,前外部为上舌段。舌叶后方为前内 基底段。左肺野后1/3是背段。
左肺野:前部为下舌段,后部为前内基 底段、外基底段和后基底段。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五、肺血管及淋巴管CT解剖
•
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神经和支气管等
组成肺纹理,CT值约为40HU,可为条状或小的
圆形影。
• (一)肺血管
肺内血管的CT表现主要取决于其管径的大小和 走行方向,肺动脉和肺静脉通常无密度差异。受
胸部CT解剖
精选课件
• 一、胸壁CT解剖 • 二、胸膜CT解剖 • 三、气管支气管CT解剖 • 四、肺叶、肺段CT解剖 • 五、肺血管及淋巴管CT解剖 • 六、纵隔CT解剖 • 七、高分辨率CT肺部正常表现 • 八、肺门CT解剖 • 九、横膈与纵隔CT解剖 • 十、胸部CT测量及正常值
精选课件
胸部正常CT解剖纵隔窗

• 其他肺门层面:两侧大小基本对称(肺窗 显示更佳),相伴随的支气管和PA分支, 由近向远渐小
四、纵膈、 肺门淋巴结
1、分布、数目: 气管、气管分叉旁,主A窗和血管前间隙 等相对多易见;肺门淋巴结肿大轻者需 增强
2、大小标准: <10mm --- 正常LN,其他结构, 10~15mm --- 病理(炎症、肿瘤) >20mm --- 肿瘤性为多
肺叶、肺段的判断
肺门邻近----叶、段支气管 外周肺----叶间胸膜(裂)
细线状 稍高密度带状 乏血管带(区)
谢 谢!
目录
概论 纵隔窗的CT解剖 肺窗的CT解剖
前言
肺、纵隔内部组织结构之间、正 常结构与病变之间的密度差异
CT满意显示胸部正常结构和病灶 的大体解剖,定位、定量准确,为定 性分析提供形态学基础
有关胸部CT检查技术的几个问题
1、CT值与窗宽、窗位:肺窗和纵膈窗,双 窗技术
2、层厚和层距:吸气末扫描,薄层/重叠扫 描;减小部分容积效应、肺血坠积现象
4、阅片要点:抓住重点层面,
观察每一层时,注意上下相邻层面, 完整观察某一结构
二、主要层面和结主构要层面和结构
标志:与肺门相续的支气管、血管 1、右上叶支气管以上层面:
两侧尖段支气管及其外侧的同名动脉 2、右上叶支气管层面:右主支气管,前、后段支气管,
右PA上干;右上PV前干 左上前段支气管 3、右中间段支气管层面:叶间动脉(右下PA 干) 4、左上叶支气管层面:左主、左上叶支气管 5、右中叶、左舌叶,两侧下叶背段气管开口层面: 中叶脊,左下肺A 以下层面:基底段支气管和PA分支,两侧基本对称; 近水平走向的双下PV,由近向远渐小 几个注意点:
3、肿瘤淋巴结转移假阳性与假阴性问题
四、纵膈、 肺门淋巴结
1、分布、数目: 气管、气管分叉旁,主A窗和血管前间隙 等相对多易见;肺门淋巴结肿大轻者需 增强
2、大小标准: <10mm --- 正常LN,其他结构, 10~15mm --- 病理(炎症、肿瘤) >20mm --- 肿瘤性为多
肺叶、肺段的判断
肺门邻近----叶、段支气管 外周肺----叶间胸膜(裂)
细线状 稍高密度带状 乏血管带(区)
谢 谢!
目录
概论 纵隔窗的CT解剖 肺窗的CT解剖
前言
肺、纵隔内部组织结构之间、正 常结构与病变之间的密度差异
CT满意显示胸部正常结构和病灶 的大体解剖,定位、定量准确,为定 性分析提供形态学基础
有关胸部CT检查技术的几个问题
1、CT值与窗宽、窗位:肺窗和纵膈窗,双 窗技术
2、层厚和层距:吸气末扫描,薄层/重叠扫 描;减小部分容积效应、肺血坠积现象
4、阅片要点:抓住重点层面,
观察每一层时,注意上下相邻层面, 完整观察某一结构
二、主要层面和结主构要层面和结构
标志:与肺门相续的支气管、血管 1、右上叶支气管以上层面:
两侧尖段支气管及其外侧的同名动脉 2、右上叶支气管层面:右主支气管,前、后段支气管,
右PA上干;右上PV前干 左上前段支气管 3、右中间段支气管层面:叶间动脉(右下PA 干) 4、左上叶支气管层面:左主、左上叶支气管 5、右中叶、左舌叶,两侧下叶背段气管开口层面: 中叶脊,左下肺A 以下层面:基底段支气管和PA分支,两侧基本对称; 近水平走向的双下PV,由近向远渐小 几个注意点:
3、肿瘤淋巴结转移假阳性与假阴性问题
正常胸部CT图谱

主动脉弓上水平轴位切面CT图
m:胸骨柄 : cl锁骨头 bv:头臂静脉 b:头臂动脉 T:气管 E:食管 C:左颈总动脉 S:左锁骨下动脉 Pmj:胸大肌 Pmn:胸小肌 AxV:腋静脉 白箭:第一肋骨
主动脉弓上水平轴位切面CT图
1.左侧头臂静脉 2.右侧头臂静脉 3.头臂动脉 4.左颈总动脉 5.左锁骨下动脉 6.气管 7.食管 箭:淋巴结
主动脉弓上水平轴位切面CT图
白箭头:左头臂静脉 箭:右侧内乳静脉
1.上腔静脉 2.主动脉弓 3.气管 4.食管 5.胸大肌 6.胸小肌 7.骶棘肌 8.椎体 9.椎弓
主肺窗水平轴位切面MRI图
(T1W)
1.上腔静脉 2.升主动脉 3.降主动脉 4.气管 5.食管 6.纵隔内脂肪 7.腋窝内脂肪
主肺窗水平轴位切面CT图
BUL:下叶支气管 B4.5:右中叶支气管 B5:左侧下舌段支气管 B6:下叶背段支气管
胸内淋巴结— 主肺窗水平轴位切面CT图
V:上腔静脉
AA:升主动脉
DA:降主动脉
C:气管隆突
E:食管
4:左下气管旁淋 巴结
5.主肺窗淋巴结
10:右气管支气 管淋巴结
11.双侧肺内淋巴 结
右肺动脉水平轴位切面CT图
1.上腔静脉 2.升主动脉 3.降主动脉 4.主肺动脉 5.右肺动脉 6.右主支气管 7.左主支气管 8..食管 9.左侧叶间肺动脉
左房水平轴位切面CT图
星:食管
1.上腔静脉 2.主动脉根部 3.降主动脉 4.主肺动脉 5.右房 6.左房 7.右上肺静脉 8.左上肺静脉 9.下肺静脉
心室水平轴位切面CT图
1.右室 2.左室 3.下腔静脉 4.降主动脉 5.右膈顶 箭:食管 空箭头:奇静脉
胸部CT解剖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1
四、肺叶、肺段CT解剖
• (一)肺叶 各肺叶由叶间裂定位,运用肺窗观察肺组织
(窗位-450~600HU,窗宽1500~2000)。肺 纹理由前向后逐渐增多、增粗。
部分常见变异:副肺、副肺裂、奇叶。
完整版PPT课件
22
完整版PPT课件
23
(二)肺段
• 选择6个具有代表性层面观察肺段。 • 1、主动脉弓上部层面:
2
一、胸壁CT解剖
• 胸壁由骨骼、肌肉及脂肪组织构成,在 女性又包括双侧乳房。
• (一)软组织
• 胸壁软组织层次丰富,结构清楚。
• 胸大肌(前胸壁最厚),胸小肌,肩胛 下肌,冈下肌,大圆机,小圆肌,背阔肌, 背阔前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肩胛提 肌,肋间肌,乳房,腋窝脂肪间隙。
完整版PPT课件
3
完整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4
(二)骨骼
• 肋骨:一个断面可同时显示数根肋骨的 部分断面。在同一层面,位于前面的肋骨段 高于后面的肋骨段。
• 肩胛骨:可在连续断面在胸廓背面显示 为长条斜状高密度影。
• 胸椎:参见胸段脊柱CT。
• 胸骨及胸锁关节:胸骨切迹(T2),锁 骨内侧端及胸锁关节间隙。
• 胸骨柄:呈梯形,可见胸大肌、胸小肌。
完整版PPT课件
5
二、胸膜CT解剖
• 斜裂、水平裂
完整版PPT课件
6
完整版PPT课件
7
完整版PPT课件
8
完整版PPT课件
9
完整版PPT课件
10
完整版PPT课件
11
完整版PPT课件
12
三、气管支气管CT解剖
• (一)气管
正常胸部CT解剖(肺窗和纵隔窗)之欧阳与创编

正常胸部肺窗CT解剖(1)
气管分叉层面
右上叶支气管层面
左主支气管中段层面
左上叶固有段与舌段支气管分叉层面
正常胸部肺窗CT解剖(2)
右中叶支气管开口层面
显示双侧斜裂层面
显示各肺叶层面
下肺层面
正常胸部纵隔窗CT解剖(1)
胸锁关节层面(平扫)
胸锁关节层面(增强)
主动脉弓上层面(平扫)
主动脉弓上层面(平扫)
正常胸部纵隔窗CT解剖(2)
主动脉弓层面(平扫)
气管分叉层面(平扫)
气管分叉层面(增强)
肺动脉干与右肺动脉层面(平扫)正常胸部纵隔窗CT解剖(3)
左心房层面(平扫)
左心房层面(增强)
左、右心房层面(增强)
四腔心层面(平扫)
正常胸部纵隔窗CT解剖(4)
心室层面(平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膈的分区方法:CT较平片 (侧位)直接显示 前纵膈 --- 心脏、大血管前 间隙,胸腺 中纵膈 --- “三管”结构及其 周围间隙、LN 后纵膈 --- 脊柱旁(沟); 脊神经、植物神经 心脏和心包
胸部正常CT解剖 肺窗
一、主要观察内容 1、CT肺门(肺野内带):第一、二肺门之间的血
管、支气管等 内侧 --- 与纵膈内支气管、血管相续(结合纵膈窗) 外侧 --- 段支气管开口处,与外周支气管血管束相续
2、支气管血管束(肺野中带)
由肺门发出的、相伴行的支气管和肺A分支; 向肺门/左房回流的、无支气管伴行的肺静脉
3、外周肺(胸膜下区):段以下的血管、支气管断面
影,呈小条、星、叉、点状 4、阅片要点:抓住重点层面, 观察每一层时,注意上下相邻层面, 完整观察某一结构
主要层面和结构
肺叶、肺段的判断
肺门邻近----叶、段支气管
外周肺----叶间胸膜(裂)
细线状
稍高密度带状
乏血管带(区)
谢 谢!
胸部正常CT解剖
目 录
概论
纵隔窗的CT解剖 肺窗的CT解剖
前
言
肺、纵隔内部组织结构之间、正 常结构与病变之间的密度差异
CT 满意显示胸部正常结构和病灶
的大体解剖,定位、定量准确,为定
性分析提供形态学基础
有关胸部CT检查技术的几个问题
1、CT值与窗宽、窗位:肺窗和纵膈窗,双
窗技术
2、层厚和层距:吸气末扫描,薄层/重叠扫
二、主要层面和结构 标志:与肺门相续的支气管、血管 1、右上叶支气管以上层面: 两侧尖段支气管及其外侧的同名动脉 2、右上叶支气管层面:右主支气管,前、后段支气管, 右PA上干;右上PV前干 左上前段支气管 3、右中间段支气管层面:叶间动脉(右下PA 干) 4、左上叶支气管层面:左主、左上叶支气管 5、右中叶、左舌叶,两侧下叶背段气管开口层面: 中叶脊,左下肺A 以下层面:基底段支气管和PA分支,两侧基本对称; 近水平走向的双下PV,由近向远渐小 几个注意点:
描;减小部分容积效应、肺血坠积现象
3、平扫和增强扫描:LN,病灶,血管
4、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HRCT)
层厚 1~2mm,显示次级肺小叶结构; 显示间质性病变、支扩、孤立小病灶
胸部正常CT解剖 纵隔窗
一、
主要观察内容
1、纵膈:有无纵膈肿块、多余结构 LN有无肿大或/及增多 “三管”结构形态(气道结合肺窗) 2、较大范围的肺、胸膜(腔)病变的内部 结构 3、阅片顺序: 辨认每一层纵膈内的“三管”结 构 自上而下、由近段向远段
四、
纵膈、 肺门淋巴结
1、分布、数目: 气管、气管分叉旁,主A窗和血管前间隙 等相对多易见;肺门淋巴结肿大轻者需 增强 2、大小标准: <10mm --- 正常LN,其他结构, 10~15mm --- 病理(炎症、肿瘤) >20mm --- 肿瘤性为多 3、肿瘤淋巴结转移假阳性与假阴性问题主 Nhomakorabea层面和结构
• 主动脉弓及其以上层面:辨认头臂血管 • 主-肺动脉窗层面:窗空虚/潜在,气管分 叉,奇V弓 • 右上叶支气管层面:左PA弓、右上PV前干, 右上PA,上腔V • 左上叶支气管层面:右中间段支气管,右 PA,右下PA,左上PV,左PA降支 • 其他肺门层面:两侧大小基本对称(肺窗 显示更佳),相伴随的支气管和PA分支, 由近向远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