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与交换实训

合集下载

路由器交换实训课程报告

路由器交换实训课程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提升学生的网络技术实践能力,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特开设了路由器交换实训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管理和维护方法,提高学生的网络构建和故障排除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理解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掌握路由器与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3. 学会使用网络设备进行网络搭建。

4. 提高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路由器基本配置- 路由器基本设置,包括主机名、密码、IP地址等。

- 路由器接口配置,包括VLAN接口、子接口等。

- 路由协议配置,包括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2. 交换机基本配置- 交换机基本设置,包括主机名、密码、IP地址等。

- VLAN配置,包括VLAN划分、VLAN间路由等。

- STP配置,包括生成树协议的配置与优化。

3. 网络搭建- 根据实际需求,搭建小型局域网。

- 配置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的互联。

- 设置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的路由协议。

4. 网络故障排查- 利用网络诊断工具,分析网络故障原因。

- 排查网络设备配置错误。

- 解决网络性能瓶颈。

5. 安全配置-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实现网络安全隔离。

- 配置NAT和PAT,实现网络地址转换。

- 配置IPSec VPN,实现远程访问。

四、实训过程1. 准备阶段-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台路由器和一台交换机。

- 教师讲解实训内容,强调注意事项。

2. 实施阶段- 学生按照实训内容,进行实际操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总结阶段- 学生分组汇报实训成果。

- 教师点评,总结实训过程中的问题。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以下知识和技能:1.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3. 网络搭建和故障排查能力。

4. 安全配置能力。

路由交换综合实训总结

路由交换综合实训总结

路由交换综合实训总结路由交换是计算机网络中一种常见的数据交换方式,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

在本次综合实训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对路由交换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探索。

本文将对综合实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路由交换技术。

一、实训背景和目的本次综合实训的背景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路由交换的原理、功能和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掌握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技术,以及路由表的维护和更新方法。

同时,实训的目的是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网络故障的能力,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训内容和步骤实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熟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包括设置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

2. 学习路由器的路由表配置:了解路由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学会如何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3. 实践路由器的故障排除:通过模拟网络故障,学会如何使用ping 命令和tracert命令进行故障定位和排除。

4. 理解和应用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ACL):学习如何配置ACL,实现对网络流量的过滤和控制。

实训的步骤如下:1. 配置路由器的基本信息:通过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设置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2. 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根据实际网络拓扑,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实现路由表的建立和更新。

3. 模拟网络故障并进行故障排除:通过模拟网络故障,如链路断开或主机故障,使用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进行故障定位和排除。

4. 配置和应用ACL:根据实际需求,配置路由器的ACL,实现对网络流量的过滤和控制。

三、实训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以下是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1. 配置路由器的IP地址时,出现了地址冲突的问题。

解决方法是检查网络中其他设备的IP地址,确保唯一性。

2. 配置ACL时,出现了语法错误。

路由与交换技术案例实训教程

路由与交换技术案例实训教程

路由与交换技术案例实训教程目录准备知识案例一、认识Packet Tracer (1)基础篇案例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10)案例三、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陆配置 (19)案例四、交换机Vlan配置 (26)案例五、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36)案例六、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43)案例七、路由器单臂路由配置 (58)案例八、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64)案例九、路由器RIP动态路由配置 (82)案例十、路由器OSPF动态路由配置 (92)提高篇案例十一、快速生成树和链路聚合配置 (104)案例十二、路由器综合路由配置 (115)案例十三、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128)案例十四、扩展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136)案例十五、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 (146)案例十六、网络端口地址转换NAPT配置 (154)案例一、认识Packet Tracer一、Packet Tracer介绍Packet Tracer 是由Cisco公司发布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为学习思科网络课程的初学者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

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

可以学习IOS 的配置、锻炼故障排查能力。

二、学习任务1、安装Packer Tracer,了解Packer Tracer安装和基本操作。

2、利用一台型号为2960 的交换机将两台PC机互连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3、分别设置PC机的IP地址。

4、验证PC机间可以实现互通。

三、实训设备Switch 2960 1 台;PC 2台;直连线。

四、实训内容和步骤1、安装Packer Tracer,了解Packer Tracer安装和基本操作。

Packer Tracer的安装过程非常方便,只需要按照安装向导,选择程序安装文件夹即可一步步完成,本教程使用的是Packer Tracer 5.03简体中文汉化版,在安装完英文原版的基础上,只需按以下方法即可完成汉化。

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实训总结(完整版)应付老师必备

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实训总结(完整版)应付老师必备

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实训总结(完整版)应付老师必备1、了解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概念与职能路由器和交换机都是网络的基础设备,它们的作用非常重要,搭建网络必不可少。

路由器是一种用来实现互联网协议路由的网络选择设备,它能够识别一定范围内的数据包,并将其转发到正确的位置,以实现数据传输。

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内部网络连接的设备,它可以收集,过滤,交换数据包,并将其路由到正确的目的地。

同时,交换机也可以为网络设置访问策略,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2、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在进行网络设备配置之前,最先需要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以便能够对网络设备进行操作及测试。

对于路由器,首先要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等,以便与服务器连接。

另外,还要正确设置路由表,使得路由器能够正确转发数据包。

对于交换机,首先要设置端口类型,一般包括以太网端口、光纤端口和无线端口,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端口类型。

另外,还要设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VLAN(虚拟局域网)、端口流量控制等,以便可以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

3、介绍实训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配置路由器与交换机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VLAN、端口流量控制等。

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配置路由表,将收到的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位置,以便实现不同网络节点之间数据的传输。

我们还学习了网络设备的测试方法,如 Ping 命令、 Tracert 命令、 Show 命令等,以便对网络建立连接后对其进行检测和性能检测。

4、总结以上是本次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实训的总结,我们通过实训掌握了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概念,并知晓如何正确配置网络设备及其参数,以及介绍了网络设备的测试方法,为为今后设计、配置网络环境打下了基础。

交换机与路由器实训报告

交换机与路由器实训报告

交换机与路由器实训报告交换机与路由器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与目的1.1 实训背景1.2 实训目的二、实训环境搭建2.1 实训设备清单2.2 设备连接图三、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概念3.1 交换机的定义与作用3.2 路由器的定义与作用3.3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四、交换机配置4.1 交换机初始化设置4.1.1 连接交换机并进入命令行界面 4.1.2 设置主机名和密码4.2 VLAN的配置4.2.1 VLAN的概念4.2.2 VLAN的创建和删除4.2.3 VLAN的端口配置4.3 交换机端口的配置与管理4.3.1 端口的模式设置4.3.2 速率与双工模式设置4.3.3 端口的开启与关闭五、路由器配置5.1 路由器初始化设置5.1.1 连接路由器并进入命令行界面 5.1.2 设置主机名和密码5.2 静态路由配置5.2.1 静态路由的概念5.2.2 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5.3 动态路由配置5.3.1 动态路由的概念5.3.2 动态路由的协议选择5.3.3 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六、网络设备间的互通测试6.1 交换机内部网络的互通测试6.2 路由器与交换机间网络的互通测试6.3 路由器间网络的互通测试七、实训总结与心得体会附件:附件1、实训设备清单附件2、实训设备连接图附件3、实训配置示例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的缩写,是一种基于交换机的虚拟网络划分技术,可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独立的虚拟局域网。

2、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不会随网络拓扑的更改而自动更新。

3、动态路由:通过使用路由协议,使路由器能够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实现动态路由选择和转发。

毕业综合实训-路由与交换-实训报告

毕业综合实训-路由与交换-实训报告

广西×××××××××××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实训报告实训内容:毕业综合实训(路由与交换部分)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班级:网络1001班学号:103050100114姓名:指导教师:一、实训目的:通过实训让学生复习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主要配置,及在真实设备上搭建一个网络。

二、实训时间:2012年10月16日—2011年11月8日三、实训地点:实训楼510机房四、实训内容:1、路由综合配置项目2、链路聚合和VLAN配置项目3、端口安全配置项目4、生成树配置项目5、访问控制列表项目6、NAT/PAT配置项目7、锐捷设备综合实验五、实训总结每个项目配置中错误总结、模糊不清的概念总结;(重要)通过本次路由综合配置的实践练习,巩固加深了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的同时也得到了融会贯通。

本次项目中错误总结:发布路由和汇总这块,发布路由时没有路由都发布,汇总概念不清。

安全端口的部分概念的错误理解,通过学习后基本掌握。

模糊不清的概念总结:(1)、弄不清路由分类,通过学习后弄清了路由分类:直连路由:活动接口的IP地址所在的网络自动生成;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动添加;动态路由:由动态路由协议生成,如:RIP、EIGRP、OSPF;(2)、通过学习后理清了生成树:让有环的二层网络变成一个无环的网络(树)广播风暴;生成树的根最佳的位置在网络中心,平均直径最短。

每个交换机都有一个桥ID : 优先级+MAC地址;桥ID的设备当选为根桥;本次试验主要是系统的复习和系统的实训一下内容:第一章网络基础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常用介质3.掌握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功能和作用4.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功能和作用5.掌握重点的网络协议(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等)第二章交换技术1.了解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和LLC子层2.理解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和发展3.掌握以太网的帧格式4.熟练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5.了解交换机的结构6.熟练掌握初始配置交换机的方法第三章虚拟局域网1.理解虚拟局域网的概念2.理解虚拟局域网的用途和优点3.了解虚拟局域网的类型4.掌握802.1Q标准5.熟练掌握VLAN的配置方法6.熟练掌握Trunk的配置方法7.熟练掌握利用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的方法第四章局域网中的冗余链路1.理解局域网的冗余拓扑2.理解交换环路带来的问题3.理解生成树协议4.理解快速生成树协议5.熟练掌握STP与RSTP的配置6.理解端口聚合的概念7.熟练掌握端口聚合的配置第五章 IP协议及子网规划1.理解IP协议实现的功能2.理解IP报文的格式3.掌握IP地址的分类4.理解VLSM的概念5.熟练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第六章路由技术1.理解路由和路由表的作用2.了解路由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熟练掌握静态路由、浮动路由、默认路由等基本概念及配置方法4.理解动态路由协议工作原理5.理解静态路由协议与动态路由协议区别6.理解有类路由协议与无类路由协议等概念第七章 RIP路由协议1.理解RIP协议的概念2.理解RIP协议的工作过程3.理解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存在的问题4.理解解决路由环路的各类方法5.理解RIPv1和RIPv2的区别6.熟练掌握RIP协议的配置方法7.了解RIP的检验与排错第八章 OSPF路由协议1.了解OSPF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2.了解SPF算法3.熟练掌握单区域OSPF配置方法第九章点到点协议1.了解点对点协议工作原理2.理解点对点协议的两种身份认证(PAP,CHAP)的工作原理3.熟练掌握点对点协议配置方法第十章园区网安全1.了解园区网安全隐患2.熟练掌握交换机端口安全原理及配置方法3.熟练掌握ACL的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十一章网络地址转换1.掌握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概念2.熟练掌握静态和动态的NAT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3.熟练掌握静态和动态的NAPT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第十三章网络规划与设计1.了解网络层次化结构设计原理第十四章常见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1.掌握网络排错思路2.了解物理层故障分析与处理3.了解数据链路层故障分析与处理4.了解网络层故障分析与处理5.了解传输层与高层故障分析与处理通过系统的复习,能很好的把,网络基础、交换技术、虚拟局域网、局域网中的冗余链路、IP协议及子网规划、路由技术、RIP路由协议、OSPF路由协议、点到点协议、园区网安全、网络地址转换、网络规划与设计、常见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融合贯通,并通过实践。

交换路由实训报告

交换路由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网络拓扑搭建、VLAN划分、路由协议配置等网络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网络规划与部署能力。

二、实训内容1. 交换机配置(1)交换机基本配置:登录交换机,设置管理IP地址、登录密码、超级用户密码等。

(2)VLAN划分:创建VLAN,设置VLAN ID和名称,将端口分配到对应的VLAN。

(3)端口镜像:实现端口镜像功能,实时监控端口流量。

2. 路由器配置(1)路由器基本配置:登录路由器,设置管理IP地址、登录密码、超级用户密码等。

(2)静态路由配置: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

(3)动态路由配置:配置OSPF协议,实现动态路由的自动学习。

(4)NAT配置:配置NAT,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3. 网络拓扑搭建(1)搭建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物理连接。

(2)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链路聚合,提高链路带宽。

(3)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VLAN Trunk链路。

三、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1)准备交换机和路由器设备。

(2)准备双绞线、交叉线等网络线材。

(3)准备PC机作为客户端设备。

2. 交换机配置(1)登录交换机,设置管理IP地址、登录密码、超级用户密码等。

(2)创建VLAN,设置VLAN ID和名称,将端口分配到对应的VLAN。

(3)配置端口镜像,实现端口流量监控。

3. 路由器配置(1)登录路由器,设置管理IP地址、登录密码、超级用户密码等。

(2)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

(3)配置OSPF协议,实现动态路由的自动学习。

(4)配置NAT,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4. 网络拓扑搭建(1)搭建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物理连接。

(2)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链路聚合。

(3)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VLAN Trunk链路。

四、实训结果1. 交换机配置成功,实现VLAN划分和端口镜像功能。

2. 路由器配置成功,实现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和NAT功能。

校园网路由交换实训报告

校园网路由交换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网络已成为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师生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提高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网络工程人才,我们开展了校园网路由交换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校园网路由交换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2. 掌握校园网拓扑结构设计、网络地址规划与设计、综合布线设计等技术;3. 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规划部署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根据校园实际需求,设计校园网拓扑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2. 网络地址规划与设计:规划校园网IP地址,包括私有IP地址和公网IP地址,确保IP地址的唯一性和合理性。

3. 综合布线设计:根据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校园网综合布线方案,包括布线类型、布线长度、布线位置等。

4. 路由交换设备配置:使用思科、华为等主流厂商的路由交换设备,配置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

5. 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功能区域的网络隔离,提高网络安全性。

6. 链路聚合配置:实现网络带宽的扩展,提高网络性能。

7.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配置: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实现网络间的互联互通。

8. NAT配置:实现内网主机访问外网,保护内网安全。

9. ACL配置:实现网络访问控制,防止非法访问。

10. DHCP配置:实现网络自动分配IP地址,简化网络管理。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对校园网路由交换的基本原理、拓扑结构设计、网络地址规划与设计等理论知识进行了学习,为实训奠定了基础。

2.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环境中,我们按照实训内容,进行了以下操作:(1)搭建校园网拓扑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2)规划网络地址,包括私有IP地址和公网IP地址。

(3)设计综合布线方案,包括布线类型、布线长度、布线位置等。

(4)配置路由交换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

(5)配置VLAN,实现网络隔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由与交换实训苏州职业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实习(实训)报告系部名称计算机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点流-310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实习(实训)时间 2014 年 12 月 22-28 日指导教师谭方勇张晶实习(实训)项目:路由与交换实训实习(实训)目的:学生通过本实训,能够掌握网络的基本配置和管理,熟悉常用的交换和路由设备的特点和性能,能具备网络管理员及网络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并可完成《RCNA网络工程师》认证。

实验六、综合实验实习(实训)设备、器材和仪表:实习(实训)步骤和内容:某公司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该网络中接入层采用S2960,接入层交换机划分了办公网VLAN2和学生网VLAN4,VLAN2和VLAN4通过汇聚层交换机S3560与路由器A相连,另3560上有一个VLAN3存放一台网管设备。

路由器(R2901)A与B通过路由协议获取路由信息后,办公网可以访问B路由器后的FTP|WEBserver 。

为了防止学生网内的主机访问重要的FTPserver,A路由器采用了访问控制列表的技术作为控制手段。

请根据下列要求完成实训任务:实验要求:1、根据拓朴图分别在S2960和S3560创建相应VLAN,g并在S2960上将F0/10-15加入VLAN2,将F0/16-20加入VLAN4,在S3560上将F0/10-12加入VLAN32、在两台交换机之间配置实现冗余链路,解决环路问题3、S3560通过SVI方式和RA互连4、S3560配置实现VLAN间互连5、RA和RB之间采用PPP链路,采用PAP或CHAP方式进行双向验证提高链路的安全性。

6、在内网运应RIPV2实现互连,外网采用单区域OSPF进行互连。

7、内网用户通过NAPT访问外部网络。

8、通过访问列表控制所有人可以正常访问服务器,只有VLAN4不可以访问FTP服务。

允许所有VLAN的主机访问WEB服务,但不允许这些VLAN去ping 服务器。

9、通过相关show命令显示相关配置结果,并进行验证。

10、每个设备的实验配置过程请分别保存到以设备名字命名的文本文件中,如s2960.txt、s3560.txt、R2911A.txt、R2911B.txt。

附加题:在内网增加VLAN 10,添加主机至该VLAN,在交换机S3560上设置DHCP服务,为VLAN10中的计算机动态分配IP地址。

实习(实训)结果分析(包括步骤、框图、数据处理:一、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将接口加入vlanS3560:Switch>enSwitch#conf t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hostname S3560S3560(config)#vlan 3S3560(config-vlan)#vlan 2S3560(config-vlan)#vlan 4S3560(config-vlan)#exitS3560(config)#int range f0/10-12S3560(config-if-range)#sw access vlan 3 S3560(config-if-range)#exitS3560(config)#int f0/5S3560(config-if)#sw access vlan 2S3560(config-if)#exitS3560(config)#int f0/6S3560(config-if)#sw access vlan 4S3560(config-if)#exitS2960:Switch>enSwitch#conf t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hostname S2960S2960(config)#vlan 2S2960(config-vlan)#vlan 4S2960(config-vlan)#exitS2960(config)#int range f0/10-15S2960(config-if-range)#sw access vlan 2 S2960(config-if-range)#exitS2960(config)#int range f0/16-20S2960(config-if-range)#sw access vlan 4 S2960(config-if-range)#exitS2960(config)#int f0/15S2960(config-if)#sw access vlan 2S2960(config-if)#exitS2960(config)#int f0/16S2960(config-if)#sw access vlan 4S2960(config-if)#exit二、在交换机上配置RSTP以实现冗余链路S3560:S3560(config)#int range f0/5-6S3560(config-if-range)#sw mode trunkS3560(config-if-range)#exitS3560(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root primaryS3560(config)#spanning-tree mode rapid-pvstS3560(config)#int range f0/5-6S3560(config-if-range)#spanning-tree link-type point-to-pointS3560(config-if-range)#exitS2960:S2960(config)#int range f0/5-6S2960(config-if-range)#sw mode trunk S2960(config-if-range)#exitS2960(config)#int range f0/5-6S2960(config-if-range)#spanning-tree link-type point-to-pointS2960(config-if-range)#exit三、在S3560上配置SVI虚拟接口,启用S3560的三层路由功能,实现vlan间互连S3560(config)#int vlan 1S3560(config-if)#ip add 192.2.1.2 255.255.255.0S3560(config-if)#no shS3560(config-if)#exitS3560(config)#int vlan 2S3560(config-if)#ip add 192.2.20.1 255.255.255.0S3560(config-if)#no shS3560(config-if)#exitS3560(config)#int vlan 3S3560(config-if)#ip add 192.2.30.1 255.255.255.0S3560(config-if)#no shS3560(config-if)#exitS3560(config)#int vlan 4S3560(config-if)#ip add 192.2.40.1 255.255.255.0S3560(config-if)#no shS3560(config-if)#exitS3560(config)#ip routing四、在RA、RB之间建立PPP链路,配置PAP验证方式RA:Router>enRouter#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outer(config)#hostname RARA(config)#int g0/0RA(config-if)#ip add 192.2.1.1 255.255.255.0RA(config-if)#no shRA(config)#int s0/0/0RA(config-if)#ip add 202.2.1.1 255.255.255.252RA(config-if)#no shPPP链路RA(config)#int s0/0/0RA(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RA(config-if)#exitRA(config)#username RA password pass1RA(config)#int s0/0/0RA(config-if)#ppp authentication papRA(config-if)#ppp pap sent-username RB password pass 2RB:Router#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outer(config)#hostname RBRB(config)#int s0/0/0RB(config-if)#ip add 202.2.1.2 255.255.255.252RB(config-if)#no shRB(config-if)#clock rate 64000PPP链路RB(config)#int s0/0/0RB(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RB(config-if)#exitRB(config)#username RB password pass2RB(config)#int s0/0/0RB(config-if)#ppp authentication papRB(config-if)#ppp pap sent-username RA password pass1五、内网配置RIPV2协议,外网配置OSPF协议S3560:S3560(config)#router ripS3560(config-router)#network 192.2.1.0 S3560(config-router)#network 192.2.20.0 S3560(config-router)#network 192.2.30.0 S3560(config-router)#network 192.2.40.0 S3560(config-router)#version 2RA:RIP配置RA(config)#router ripRA(config-router)#network 192.2.1.0RA(config-router)#version 2RA(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RA(config-router)#exitOSPF配置RA(config)#router ospf 1RA(config-router)#network 202.2.1.0 0.0.0.255 area 0RA(config-router)#exitRB:OSPF配置RB(config)#int g0/0RB(config-if)#ip add 65.2.12.1 255.255.255.0RB(config-if)#no shRB(config-if)#exitRB(config)#router ospf 1RB(config-router)#network 202.2.1.0 0.0.0.255 area 0RB(config-router)#network 65.2.12.0 0.0.0.255 area 0RB(config-router)#exit路由重分配RA(config)#router ripRA(config-router)#redistri ospf 1 metric 2 RA(config-router)#exitRA(config)#router ospf 1RA(config-router)#redistri rip subnets RA(config-router)#exitS3560:RA:RB:六、在RA上配置NAPT,内网通过NAPT访问外网NAPT配置RA:RA(config)#ip nat pool ippool 202.2.1.1 202.2.1.1 netmask 255.255.255.0RA(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anyRA(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ippool overloadRA(config)#int g0/0RA(config-if)#ip nat insideRA(config-if)#exitRA(config)#int s0/0/0RA(config-if)#ip nat outside七、在S3560上配置基于命名的ACL让所有人可以正常访问服务器,只有VLAN4不可以访问FTP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