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查与制图》总复习
《土壤调查与制图》复习提纲(-12-20-2)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提纲1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是土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学、地学、遥感与制图学、资源评价等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利用遥感技术和制图学原理,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并对土壤资源作出评价来研究土壤的一门科学。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明显地具有四方面特点:①对象宏观性②实践应用性③技术技能性④专业综合性。
2名词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自然湿地>沿海型:滨海盐土、潮滩潮土、酸性硫酸盐土(红树林)内陆型:沼泽土、泥炭土、表潜土、沼泽盐土、潜育草甸土人工湿地水稻土土类:是高级分类单元,它是一定的综合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强调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的统一和综合。
山地:地面起伏大,海拔高度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在100m以上。
主要形态要素有山顶、山坡和山谷。
…自然剖面:是因修路、开矿、兴修水利等工程建设,在施工挖方地段裸露的土壤垂直断面,并被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土壤调查中可以利用的现存剖面。
人工剖面:是根据土壤调查的要求,临时开挖出来的土壤垂直切面,一般挖成阶梯状的斜坑,故又称土坑。
按其用途和特点可细分为主要剖面、检查剖面和定界剖面三种。
古土壤:是指在过去环境条下形成的土壤,它们可以是因为环境条件的改变而终止了原来的土壤形成过程,成为现在土壤发育的一种母质;它们也可以是因为地壳新构造运动的升降或地面的变迁,使原来的土壤发育受到埋藏而终止。
类型有:埋藏土、残余土、化石土和裸露土等径流系数:是指某时段的径流深度与形成该时段径流的降水深度比值。
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其数值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有一定的地区分布规律。
3 路线调查:技术要点::1)、在调查区选择一条或数条典型路线(以路线最短及所能观察到的内容最全面为原则)2)在可能出现土壤类型变异的地方挖掘土壤剖面,确定类型并取回比样标本。
《土壤调查与制图》总复习

总复习
考试题型
一、名词(7个14分) 二、填空(20个20分) 三、是非题(12个12分) 四、单项选择题(10个10分) 五、简答题(4个28分) 六、论述题(1个16分)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 1、论述土壤调查与制图的意义。 • 2、自然成土因素的资料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 第五章 (遥感)复习思考题
• 1、遥感技术中常用的电磁波波段名称。 • 2、几个遥感定律和散射方式及其特点。 • 3、航片的直接判读标志有哪些? 。 • 4、熟悉TM图像和MSS图像所使用的波段。 • 5、简述火山、岩溶地形、黄土地形、 洪积母质、针叶林、阔叶林、竹林和草 本植被的最主要影像特征。
• 1、为什么要进行成土因素调查和研究 • 2、简述气候因素对土壤发生发展的影响。 • 3、什么叫指示植物?茶树、侧柏、盐嵩、 泽泻分别指示何类土壤? • 4、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有哪些影响, 举例说明。
第三章 复习思考题
• • • • 1、简述土壤剖面性态研究的重要性。 2、土壤剖面的概念及种类。 3、土壤发生层的概念及基本发生层次。 4、请描述潴育型水稻土和潜育型水稻土 的特点。 • 5、举例说明土体构型的地理观点和作物 观点。 • 6、土壤颜色的三原色及其来源。
祝你取得
•优异成绩!
• 6、黑体、白体、灰体及选择、野外所取土壤样本包括哪几种? • 2、土壤肥力鉴定要分析哪些内容? • 3、怎样写调查报告?
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
名词:土地分类、复种指数、森林覆盖率 、平差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 2、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大类名称和一 级类型名称。 3、 面积量算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4、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土壤调查与评价知识点

详细阐述航片土壤判读的方法与步骤。
判读方法:地型分析法:根据地表景观(地表类型)所反映的色调和图型,推断出景观,进而推断出土壤类型。
因素分析法:从影象上,推断成土因素,再根据成土因素理论,推断出土壤类型。
地文分析法:从影象上推断地貌类型,利用地文规律,也就是地表物质的运移及变化规律,来推断土壤类型。
判读步骤:勾划出景观类型(地貌、利用方式、植被类型等),推断土类、亚类;在景观类型中,勾划景观单元(用典型样块、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推断土属;在景观单元中,从相对位置和影象图型等特征,推断土种、变种。
什么是航片的作业面积?为什么要勾划航片的作业面积?若用地形图做土壤调查的工作底图,要不要在地形图上勾划作业面积?为什么?航片是中心投影,本身存在一定的误差,而像主点是航片的无位移点,距像主点越远,误差越大。
勾画作业面积,航片上下20%,左右30%需要重叠,这样可以减少因中心投影的位移引起的误差。
所以需要勾画作业面积。
方法:(1)拼接三张同航向相邻的航片,取左右两部分的两条中线为作业面积的左右界线;(2)拼接三张相邻航带(即纵向)的航片,取上下重复部分的中线为作业面积的上下界线。
上述四条中线所围成的长方形即是作业面积。
不用。
因为地形图是地面的正射投影,像点不会发生位移,所以不需要在地形图上勾画作业面积。
按顺序写出航片土壤调查制图的主要步骤及各步骤里的主要内容。
调查准备:组建调查队伍;明确调查任务,确定制图比例尺;统一技术规程,提出质量标准及成果要求;同时要收集并分析巳有的基础资料与图件;研究前人工作的成果;准备调查工具与仪器,做好物质准备路线踏查:选择踏查路线:2-3条(一般多为2条)。
原则:各种成土因素组合类型(从低到高,垂直穿过等高线)进行实地踏查;建立判读标志;土壤剖面的打开、观测、描述、采样(主要剖面、检查剖面、定界剖)。
室内判读:土壤界线研究和图斑研究,勾绘图斑;土壤草图的详度要求;航片判读土壤野外校核:若在影象上仍有细微差异、区别,仍可采用建立典型样块进行判读的办法,但主要依靠经典的界线寻找法—土钻打孔内插法。
土壤复习要点

土壤定义: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包括海、湖浅水区),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土壤形成过程是由岩石风化过程和尘土过程所推动的。
土壤质量是土壤生态界面内维持植物生产了、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的行为能力,或在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土壤具有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保持和提高水质、空气质量以及支撑人类健康的能力。
发育完整的土壤剖面划分为三个最基本的土壤发生层。
表土层,是有机质的积聚层和物质淋溶层;心土层,淀积层或聚积层;(与上一个合称为土体层)基岩层,即母质层或母岩层。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和协调营养因素(水分和养分)和环境条件(温度和空气)的能力。
诊断层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诊断层。
诊断特性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土壤诊断特性。
土壤固相组成的物理诊断特性主要包括土壤结构、密度、孔隙度、土壤颜色和土壤质地,这些特性是土壤地理发生的重要标志。
土壤母质与土壤有直接联系的母岩风化物或堆积物。
影响土壤的形成和性质。
土壤腐殖质土壤特异有机质,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有机质总量的50%~65%。
腐殖质是土壤中有机物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土壤有机质存在的主要形态。
在初生演替中,土壤腐殖质的总量在演替过程中应始终呈增长趋势。
土被地球陆地表面连续分布的土壤状如被覆。
土壤质地自然土壤的矿物质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的,各个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称为土壤质地。
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土壤潜育化过程指土体在水分饱和、强烈嫌气条件下所发生的还原过程。
土壤潜育化指土壤长期滞水,严重缺氧,产生较多还原物质,使高价铁、锰化合物转化为低价状态,使土体变为蓝灰色或青灰色的现象。
土水势把单位质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以无限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移至土壤中某一点而成为土壤水所作的有用功。
土壤中不同部位水的能量相对水平比较,常以土水势表示。
农综一土壤学复习资料提纲.

农综⼀⼟壤学复习资料提纲.南农专硕农综⼀考研⼟壤学复习资料部分第⼀章⼟壤矿物质1、层状硅酸盐粘⼟矿物种类及⼀般特性1)⾼岭组:1:1型的晶层结构、⾮膨胀性、电荷数量少、胶体特性较弱2)蒙蛭组:2:1型的晶层结构、张缩性⼤、电荷数量⼤、胶体特性突出3)⽔化云母组:2:1型的晶层结构、⾮膨胀性、电荷数量较⼤、胶体特性⼀般4)绿泥⽯组:2:1:1型的晶层结构、同晶替代较普遍、颗粒较⼩2、⾮硅酸盐粘⼟矿物种类1)氧化铁:针铁矿、⾚铁矿2)氧化铝:三⽔铝⽯3)氧化硅4)⽔铝英⽯3、我国⼟壤粘⼟矿物的分布规律1)⽔云母区:包括新疆、内蒙古⾼原西部、柴达⽊盆地、青藏⾼原⼤部2)⽔云母—蒙脱⽯区:包括内蒙古⾼原东部、⼤⼩兴安岭、长⽩⼭地、东北平原⼤部3)⽔云母—蛭⽯区:包括青藏⾼原东南边缘⼭地、黄⼟⾼原、华北平原4)⽔云母—蛭⽯—⾼岭区:包括秦岭⼭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狭长的过渡地带5)蛭⽯—⾼岭区:包括四川平原、云贵⾼原、喜马拉雅⼭东南端6)⾼岭—⽔云母区:包括浙、闽、湘、赣⼤部和粤、桂北部7)⾼岭区:包括贵州南部,闽、粤东南沿海,南海诸岛及台湾第⼆章⼟壤有机质1、⼟壤有机质的来源1)⾼等植物的根系、残茬、根系分泌物2)动植物残体3)⼟壤中的微⽣物4)⼯业和⽣活废⽔,废渣,微⽣物制品,施⽤的有机肥农药等有机物2、有机质的三种形态1)新鲜有机质(未分解有机质)2)半分解有机质3)腐殖质3、有机质对植物⽣长的作⽤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是⼟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促进⼟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壤物理性质3)提⾼⼟壤的保⽔保肥能⼒,增强对酸碱度变化的缓冲性能4)腐殖质具有⽣理活性,能促进作物⽣长发育5)腐殖质具有络合作⽤,有助于消除⼟壤污染4、有机质的积累和调控1)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2)秸秆还⽥,轮作倒茬3)调节⼟壤⽔热状况5、腐殖质分解和转化过程1)腐殖质经过物理化学作⽤和⽣物降解,使其⽅向结构核⼼与其复合的简单有机物分离,或是整个复合体解体。
《土壤调查与制图》复习资料.doc

一、名词解释★土壤:土壤是指覆盖在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土壤调查:其旬括有土壤特征的描述、土壤分类、土壤解译和土壤制图等,也是研究土壤资源,以便充分、合理、持续利用土壤资源的最必要、最为基本手段。
★土壤分类:是根据土壤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及土壤自身的属性和肥力特征等方面的异同,按一定的原则和系统,对土壤进行划分归类。
★降水:是指地面从大气获得的水汽凝结物的统称。
表示方法: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变率等★山地:地面起伏大,海拔高度在500m以前,相对高度在100m 以上。
主要形态要素有山顶、山坡和山谷。
★丘陵:山地与平原的过渡类型。
切割破碎,构造线模糊,地形起伏缓和,绝对高度在500m以内,相对高度在200m以内。
有高、中、低三丘之分。
★平原:指地面平坦而稍有起伏的广阔地,绝对高度在200m以内,相对高度在10m以内。
★河漫滩:高出于中水位以上,又能为洪水淹没的平垣谷地。
★自然堤:由于下流河面宽广,流速减缓,河水携带的泥沙便在河床两侧沉积下来,逐渐形成的堤坝。
★喀斯特: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和地貌现象的总称,也叫岩溶。
★风蚀地形:雅丹地形、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谷、风蚀丘、风蚀带和摇摆石等。
★地表水:存在于河流和湖泊中的水资源,大部分可供土壤灌溉利用的淡水。
★地下水:地面以下各种状态的水分,分自由地下水和压力地下水。
★泉水:从地下自然流向地面的水分。
★升泉:地下水因静压力而上升到地面。
★降泉:地下水因重力作用而流向地面。
★径流总量:指某段时间通过河流某一出品断面的总水量为该段时间的径流总量★平均径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又称径流率,是指流域内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的径流量。
★径流变率或模比系数:指各年的径流模数和历年平均径流模数的比值★径流深度:指某时段流域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
径流深度=径流总量/1000F e(F表示受水面积)★径流系数:指某时段与形成该时段径流的降水深度比值。
土壤调查制图复习思考题

土壤调查制图复习思考题土壤调查制图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踏查----又叫路线调查,即对调查地区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概略性调查2详查——也叫定点详细调查,在踏查工作完成以后,根据所要求的比例尺精度,在野外进行定点详细调查。
3复合比例尺:一幅图中使用的两种不同的比例尺。
4复区:在小范围内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土壤,或间有其他非土壤物质,呈有规律的变化所构成的制图单元5比土评土:把调查采集的比样标本枝照暂拟的分类系统全部摆开,对照封面记载表及分析化验结果,并参照野外调查、获得的群众访问资料,对每一土壤类型的诊断特征、生产情况,肥力水平、存在问题及利用改良途径,进行认真的讨论与评比。
6典型区调查法:就是在广阔的调查区内,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分布小区,对典型土壤及其与农、林、牧业生产的关系进行重点调查和研究。
7典型样片8MSS——多光谱扫描仪TM——专题制图仪9剖面——是指从土表到母质的垂直切面,它始于地表,终至母岩。
10土壤剖面性态:是诸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土壤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综合表现,是成土过程的客观记录。
11主要剖面——是为了研究某个土壤类型的全面性状特征,用于确定某一土壤类型的“中心概念”而开挖的垂直断面定界剖面。
12土壤发生型:指土壤发生层垂直序列的高度综合、概括的类型。
13土体构型:土壤发生型范围内,具有各种具体性质、形态的十层相互组合的类型。
14诊断层——是用以识别土壤单元,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
15诊断特性——如果用于分类目的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
16障碍层:17制图综合18比样标本——主要用于室内评土比土之用,对野外初步确定的土壤类型,以分层采集的小盒标本进行实物比较,故又称小盒标本。
19绘制土壤草图——是指经过对野外土壤类型、分布、主要剖面性态等综合研究之后,在地形图或航片上确定各类土壤剖面点的位置,确定其分类单元和制图单元,并找出各类土壤之间的界线,准确地标明在地形图或航片上,从而全貌地反映出调查区土壤在地理上的分布规律和区域性特征、特性。
土壤与土地资源调查 (2)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土壤与土地资源调查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土壤调查: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阐明其土壤类型、形成原因、分布规律以及肥力特征,然后提出合理改良利用该土壤资源的依据和措施。
2.土壤制图: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用线划符号通过制图综合把测区的土壤类型及分布状况缩绘成平面图的过程。
3.工作底图:是绘制土壤草图的地形图或遥感资料。
4.土壤草图:野外直接在工作底图上绘制出来的图。
5.土壤剖面:从形式上讲是指我们观察描述土壤的垂直切面,实际代表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土柱。
6.单个土体:指我们能对之进行描述和采样,从而能据以鉴定出土壤的特性和排列以及一系列特征变异的最小土体。
7.聚合土体:指在土体构型中具有基本上相似的发生层的组合和排列的最小单位的土体。
8.主要剖面:又称基本剖面、代表剖面。
为全面研究土壤性态特征与成土条件和改良利用特点之间关系的剖面。
9.定界剖面:是为确定土壤边界而设定的剖面,应设置在可能出现土壤边界的地方。
10.检查剖面:又称对照剖面,次要剖面。
是为检查主剖面土壤属性的稳定性和变异程度而设定的剖面。
11.土层: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一些层次统称为土层。
12.土壤发生层:经过成土过程形成的土层叫土壤发生层。
13.土壤发生型:指土壤发生、发育类型,是发生学土层组合形式,是划分土壤高级分类单元的标志。
14.土体构型:在土壤发生范围具有各种性质和形态的土层相互组合状况,且具有质和量的指标,用于确定基本分类单元。
15.障碍层:指对土壤利用和作物生长有特殊影响的土层。
16.诊断层:经过一定成土过程在土壤剖面上发育而成,能鉴定土壤类型、特征标志的层次。
17.土壤组合制图: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土壤类型,由于比例尺的限制每种土壤类型都不够上图面积,把这些无法单独勾成图斑的类型合并在一起作为制图单元勾绘出来。
18.土壤复区:在大比例尺制图中,与微地形相联系的不同土壤类型的斑块成镶嵌状分布有规律更替的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复习思考题
• • • • 1、简述土壤剖面性态研究的重要性。 2、土壤剖面的概念及种类。 3、土壤发生层的概念及基本发生层次。 4、请描述潴育型水稻土和潜育型水稻土 的特点。 • 5、举例说明土体构型的地理观点和作物 观点。 • 6、土壤颜色的三原色及其来源。
第四章 复习思考题
• 1、比较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和中国土壤系统分 类在概念上的异同。 2、土壤属性分类体系的分类原则和依据是什么? 有哪些级次? • 3、中国土壤分类系统有哪些级次?其土类划 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同一土类有何特点? • 4、简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壤分类学,诊断层、诊 断特性,诊断现象。
• 6、黑体、白体、灰体及选择性辐射体的特点。
第六章 复习思考题
• 1、野外所取土壤样本包括哪几种? • 2、土壤肥力鉴定要分析哪些内容? • 3、怎样写调查报告?
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
名词:土地分类、复种指数、森林覆盖率 、平差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 2、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大类名称和一 级类型名称。 3、 面积量算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4、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土壤 调查与 评价
总复习
考试题型
一、名词(7个14分) 二、填空(20个20分) 三、是非题(12个12分) 四、单项选择题(10个10分) 五、简答题(4个28分) 六、论述题(1个16分)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 1、论述土壤调查与制图的意义。 • 2、自然成土因素的资料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祝你取得
•优异成绩!
• 第五章 (遥感)复习思考题
• 1、遥感技术中常用的电磁波波段名称。 • 2、几个遥感定律和散射方式及其特点。 • 3、航片的直接判读标志有哪些? 。 • 4、熟悉TM图像和MSS图像所使用的波段。 • 5、简述火山、岩溶地形、黄土地形、 洪积母质、针叶林、阔叶林、竹林和草 本植被的最主要影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