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硫酸》

合集下载

《 硫酸 》说课

《 硫酸 》说课

《硫酸》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高级中学化学(必修)课本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硫酸》,其内容包括硫酸的性质、用途以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两部分。

2、教材地位和作用:本章紧接在第五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是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为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第一个元素族。

而本节内容则是在本章第一节《氧族元素》和第二节《二氧化硫》基础上继续学习的硫的另外一种重要化合物----硫酸。

(1)、从元素化合物知识角度看它主要讲的是硫酸的性质,硫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特性。

硫酸是化学工业中的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它在工农业生产与实验室中有十分重要的用途。

(2)、从高中化学学习体系来看,浓硫酸是教材中作为第一种具强氧化性的非金属最高价含氧酸出现,为元素周期律的教学提供了具体的知识载体,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含氧酸的大致规律与学法。

硫酸的性质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贯穿中学化学的始终,也是各类考试的热点。

学好本节内容能使学生系统掌握硫酸的性质,更好的认识氧族元素,为进一步学好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打好基础,所以本节内容还担负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第一章所学的基本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在这一节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更本质的深化;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微观分析是培养学生过程分析能力与了解氧化本质的最好契机。

因而无论从知识发展或是从能力培养上分析,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内容。

3、教学的重点:虽然酸的通性、浓硫酸的部分特性已在初中《科学》里学习过,但作为氧化性酸的强氧化性,即浓硫酸的最主要的特性,学生从本节课才开始接触,因此,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不但使学生全面掌握硫酸的性质,而且为今后学习硝酸等强氧化性酸的性质打好基础。

所以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本节的重点。

知识重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能力重点:实验观察和过程分析能力4、教学的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强调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并不是说一般酸没有氧化性,而这一点恰恰是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理解,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之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又常常涉及部分被还原的问题,使这一概念复杂化故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也是本节的难点5、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及本节的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a.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尤其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硫酸 说课稿

硫酸 说课稿

硫酸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硫酸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硫酸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相关实验操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硫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难点1. 硫酸的浓度与密度的关系。

2. 硫酸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段有关硫酸的实际应用场景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硫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确定学习目标(5分钟)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硫酸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 学习硫酸的基本性质(20分钟)3.1 硫酸的化学性质通过示意图或实物示范,向学生展示硫酸与不同物质的反应,如与金属、碱、盐等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3.2 硫酸的物理性质介绍硫酸的外观、气味、熔点、沸点和密度等物理性质,并与其他常见酸进行对比。

4. 学习硫酸的制备方法(20分钟)4.1 浓硫酸的制备介绍浓硫酸的制备方法,包括浓硫酸的制备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2 稀硫酸的制备介绍稀硫酸的制备方法,包括稀硫酸的制备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 学习硫酸的应用领域(20分钟)5.1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介绍硫酸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如用于制造肥料、纺织品、矿产加工等。

5.2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介绍硫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用于清洗、脱毛、蓄电池等。

6. 实验操作演示(20分钟)通过实验操作演示,展示硫酸的制备方法和一些典型的反应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7.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硫酸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并引导学生思考硫酸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物示范、实验操作演示、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表现。

硫酸 说课稿

硫酸 说课稿

硫酸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硫酸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化学反应和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硫酸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硫酸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教学难点:硫酸的化学反应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硫酸的瓶子和说明书,让学生猜测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20分钟)(1)硫酸的基本性质:介绍硫酸的化学式、份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其强酸性、腐蚀性等。

(2)硫酸的制备方法:介绍硫酸的制备方法,包括浓缩硫酸的制备和稀释硫酸的制备。

3. 实验演示(30分钟)(1)实验一:浓缩硫酸的制备步骤:1)取一定量的浓硫酸溶液,加入蒸馏水槽中。

2)加热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

3)采集制得的浓硫酸。

(2)实验二:稀释硫酸的制备步骤:1)取一定量的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

2)慢慢加入硫酸,搅拌均匀。

3)得到稀释硫酸。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备硫酸,加深对硫酸制备方法的理解。

4. 拓展应用(20分钟)(1)硫酸的化学反应:介绍硫酸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等物质的反应,以及硫酸的酸碱中和反应。

(2)硫酸的应用领域:介绍硫酸在工业生产、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如硫酸的脱水性质在石油加工中的应用。

5. 总结归纳(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硫酸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6. 课堂练习(15分钟)布置与硫酸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并强调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资源1. 硫酸瓶、硫酸的说明书2.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等3. 实验药品:浓硫酸、蒸馏水等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布置与硫酸相关的习题,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硫酸 说课稿

硫酸 说课稿

硫酸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节,主要涉及到硫酸的相关知识。

硫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因此掌握硫酸的性质、制备和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本课时所用教材为高中化学教材,涉及到硫酸的相关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匡助学生全面了解硫酸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a. 理解硫酸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腐蚀性和吸湿性等;b. 掌握硫酸的制备方法,包括浓硫酸的制备和稀硫酸的稀释;c. 了解硫酸的应用领域,如创造化肥、创造染料和燃料电池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参预制备和稀释硫酸的过程;b.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量硫酸的应用领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强调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措施;b.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硫酸的环境影响,并思量减少硫酸污染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硫酸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腐蚀性和吸湿性等;b. 硫酸的制备方法,包括浓硫酸的制备和稀硫酸的稀释;c. 硫酸的应用领域,如创造化肥、创造染料和燃料电池等。

2. 教学难点:a. 硫酸的制备方法,特殊是浓硫酸的制备过程;b. 硫酸的应用领域,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引入实例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硫酸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量,例如:“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听说过硫酸?它有哪些应用领域?”2. 知识讲解(15分钟)a. 硫酸的化学性质:通过PPT展示和讲解,介绍硫酸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腐蚀性和吸湿性等。

b. 硫酸的制备方法:通过PPT展示和讲解,介绍硫酸的制备方法,包括浓硫酸的制备和稀硫酸的稀释。

3. 实验演示(30分钟)a. 浓硫酸的制备:通过实验演示,展示浓硫酸的制备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 说课《硫酸》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 说课《硫酸》

第四章第四节第二课时硫酸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第二课时,主要涉及到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硫酸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含氧强酸,也是高考的重点之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学好本节课对于完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硫酸的用途;掌握浓硫酸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实验中获取有用信息,并能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学会运用比较、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环保意识;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求异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浓硫酸的特性教学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二、学情分析知识上:高中学生已经具备有关稀硫酸性质的一些基础知识,对氧化还原反应也比较熟悉。

能力上: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还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针对高中学生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本节课的特点,本节课将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实验,归纳性质,变被动为主动。

四、学法指导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仪器、用品: 浓硫酸、铜片、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蔗糖、烧杯、试管、试管架、铁架台、铁夹、注射器、输液管、酒精灯、火柴等。

注: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由现象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浓硫酸的特性【板书】①吸水性②脱水性以本实验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引入浓硫酸的另一个特性。

硫酸 说课稿

硫酸 说课稿

硫酸说课稿引言概述:硫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2SO4。

它具有强酸性,是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广泛使用的化学品。

本文将从硫酸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安全注意事项和环境影响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硫酸的性质:1.1 酸性:硫酸是一种强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1.2 密度和沸点:硫酸的密度较高,约为1.84 g/cm³,沸点为约337℃。

1.3 溶解性:硫酸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溶于水,生成硫酸溶液。

二、硫酸的制备方法:2.1 浓硫酸的制备:通过硫的氧化反应制备浓硫酸,常用的方法是将浓硫酸三氧化硫溶液与水反应。

2.2 稀硫酸的制备:稀硫酸可以通过浓硫酸稀释得到,也可以通过硫酸盐与酸反应制备。

2.3 工业制备:工业上常用接触法制备硫酸,将二氧化硫与空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

三、硫酸的应用领域:3.1 化肥生产:硫酸作为制造化肥的重要原料,用于制备磷酸二铵、硫酸铵等肥料。

3.2 金属加工:硫酸可用于清洗金属表面,去除氧化物和污垢,提高金属的表面质量。

3.3 化学工业:硫酸广泛用于制造合成纤维、染料、橡胶、塑料等化学产品。

四、硫酸的安全注意事项:4.1 腐蚀性: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和眼睛会导致灼伤,应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进行操作。

4.2 气体产生:硫酸与某些物质反应会产生有毒气体,操作时需注意通风和防护。

4.3 储存注意:硫酸应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远离易燃物和可燃物。

五、硫酸的环境影响:5.1 水体污染:硫酸的排放会导致水体酸化,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5.2 大气污染:硫酸的燃烧会释放出二氧化硫,造成大气污染和酸雨的形成。

5.3 土壤污染:硫酸的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酸化,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

总结:硫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具有强酸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使用硫酸时,需要注意其腐蚀性和安全操作,同时要关注硫酸对环境的潜在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和处理。

只有正确使用硫酸,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硫酸》说课稿

《硫酸》说课稿

《硫酸》说课稿《硫酸》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硫酸是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典型的含氧酸,所以掌握硫酸的性质,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初中的《常见的酸——硫酸》基础之上的,对其物理性质和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是在高一上学期学习过电离理论及氧化还原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一步认识浓硫酸的性质。

硫酸中的硫元素处于最高价,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这就决定了它有别于稀硫酸的性质即它的特性,在特性中的强氧化性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要性质,硫酸是强氧化性酸的代表,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硫酸是工业三大强酸之一,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它在工业上和实验室都有广泛的应用,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

掌握硫酸的性质可以更好的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用途,为学生将来能在工农业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了条件。

2.教学目标分析2.1知识目标: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⑴、通过复习回忆巩固稀、浓硫酸的共性:酸性;⑵、探究识记浓硫酸的物理性质;⑶、通过探究理解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⑷、阅读自学,通过对硫酸性质的认识明确其用途。

2.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⑵、通过实验等途径获取有用信息,并能用化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⑶、学会运用比较、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2.3情感目标:⑴、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求异的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依据教学大纲,“浓硫酸的化学性质”为D级水平,要求能够达到分析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硫酸 说课稿

硫酸 说课稿

硫酸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化学课程中的一节重要内容,涉及到硫酸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化学》(人教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 掌握硫酸的制备方法;(3) 了解硫酸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验、示意图和实际应用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 硫酸的制备方法。

2. 教学难点:(1) 硫酸的制备方法;(2) 硫酸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硫酸的应用场景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学生对硫酸的认知和探索欲望。

2. 知识讲解:(1) 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讲解硫酸的化学式、份子结构以及常见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滋味、溶解性等,让学生了解硫酸的基本特征。

(2) 硫酸的制备方法:分别介绍硫酸的两种主要制备方法,即浓硫酸的制备和稀硫酸的制备,并详细讲解其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3. 实验演示:设计一道简单的实验,演示浓硫酸的制备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硫酸的制备过程,并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硫酸制备方法的理解。

4. 拓展应用:介绍硫酸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硫酸在化肥生产、纺织工业、电池创造等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思量硫酸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领域。

5. 讨论互动: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就硫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彼此的观点和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硫酸》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硫酸》
[编辑推荐]中国()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硫酸》供广大师生学习参考!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放在金属和非金属的之后构成氧化还原与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氧化一还原原理对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节课在初中的基础上,对硫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一H2So4的性质作进一步的认识。

作为三大强酸之一的硫酸,从性质上来说,不但具有酸的通性,还具有自己的特性,这就让学生在已往知识的基础上对酸的性质有了更深一
层的认识,同时也深刻的体会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间的关系。

另外,硫酸的通性和特性,尤其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为接下来HNo3生质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浓硫酸的强氧化
性。

3、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浓硫酸的强氧化
性。

4、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已知的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能力目标:分为以下三点:
①、通过浓硫酸性质的探究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理论问题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回归理论的良好化学学习习惯。

③、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思路、方法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掌握浓硫
酸和稀硫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从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原有认知情况:对酸的通性比较了解,了解浓硫酸的脱水性和稀释的方法。

但在课堂上对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无接触。

2、学生认知特点:对物质的性质停留在表面的识记,未养成通过实验、逻辑思维分析物质性质的习惯。

3、探究能力:在前期的学习中做过几个探究实验,有一定的经验。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此,我采用了学生实验探究为主、老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分为创设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归纳结论五个阶段,进行开放式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等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动探索意识,顺
着学生的思路走,以激发学生主题性学习的兴趣,开拓思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和探索新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法指导:让学生通过思考提出
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获得新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发展新知,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独创精神。

四、教学设计
1、时事新闻导出问题:
①、播放宜昌硫酸泄露事故新闻
②、观看录象后提出问题:A、为什么现场烟雾腾腾?
B、为什么浓硫酸会造成人员伤亡?
c、为什么浓硫酸会造成空气污染?
现场刺鼻的气味是由什么物质引起的?
D为什么消防队员要用水稀释浓硫酸?
2、解决问题复习性质
①、解决问题A并复习浓硫酸的稀释
方法。

②、解决问题B并复习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浓硫酸为什么会造成空气污染呢?
3、进行假设展开探究
①、探究实验
A、目的:浓硫酸泄漏造成空气污染
的原因。

B、硬件:烧杯、试管、试管夹、酒
精灯、浓硫酸、PH试纸、品红试纸、铁钉、铜片、氧化铜、水泥路面碎块。

c、由学生进行假设,边假设边讨论验证假设的方案:
、浓硫酸是一种挥发性酸,挥发岀硫酸气体。

、硫酸和路面上复杂的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该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讲解:可见浓度的变化,有时也会
引起性质的变化。

过渡:那有的同学可能有疑问了,既然浓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

那为什么稀硫酸常温下可以和铁发生反应,而浓硫酸和铁在常温下混合却没有明显现象呢?
5、引出问题继续探究
①、目的:浓硫酸和铁钉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原因
④、归纳的出钝化,及浓硫酸的保存和运输。

6、总结性质引出用途
①、总结浓硫酸的性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D
②、性质决定用途,通过性质的复习引出浓硫酸的多种用途,并用投影展示浓硫酸的用途。

7、思考巩固
①、演示蔗糖和浓硫酸的反应
②、问下面几个问题:A、蔗糖和浓
硫酸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B、为什么反应中蔗糖的体积会膨
C、请设计实验验证蔗糖和浓硫酸反应后的产物?
&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硫酸
一、浓硫酸的性质
1、溶于水放热
2、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3、脱水性按2:夺取有机物中的H o 使有机物碳化。

4、氧化性
考生们只要加油努力,就一定会有一片蓝天在等着大家。

以上就是中国()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人教版高中化学优秀说课稿模板《硫酸》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