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用计数器中断实现100以内的按键计数

合集下载

单片机按键程序设计

单片机按键程序设计

单片机按键程序设计单片机按键的基本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通常,按键就是一个简单的开关,当按键按下时,电路接通,对应的引脚电平发生变化;当按键松开时,电路断开,引脚电平恢复到初始状态。

在程序设计中,我们需要不断检测引脚的电平变化,从而判断按键是否被按下。

在实际的按键程序设计中,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按键检测。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查询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不断地读取按键对应的引脚状态来判断按键是否被按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查询法示例代码:```cinclude <reg51h> //包含 51 单片机的头文件sbit key = P1^0; //定义按键连接的引脚void main(){while(1) //无限循环{if(key == 0) //如果按键按下,引脚为低电平{//执行按键按下的操作//比如点亮一个 LED 灯P2 = 0xfe;while(key == 0);//等待按键松开}}}```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按键连接的引脚`key`,然后在主函数的无限循环中不断检测按键引脚的状态。

当检测到按键按下时,执行相应的操作,并通过`while(key == 0)`等待按键松开。

除了查询法,还有中断法可以用于按键检测。

中断法的优点是能够及时响应按键动作,不会因为程序的其他操作而导致按键响应延迟。

```cinclude <reg51h> //包含 51 单片机的头文件sbit key = P1^0; //定义按键连接的引脚void int0_init()//中断初始化函数{IT0 = 1; //下降沿触发中断EX0 = 1; //使能外部中断 0EA = 1; //开总中断}void int0() interrupt 0 //外部中断 0 服务函数{//执行按键按下的操作//比如点亮一个 LED 灯P2 = 0xfe;}void main(){int0_init();//初始化中断while(1);//无限循环,保持程序运行}```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在`int0_init` 函数中对中断进行了初始化设置,然后在`int0` 函数中编写了按键按下时的处理代码。

按键处理程序C语言单片机

按键处理程序C语言单片机

按键处理程序C语言单片机分享一种按键处理程序(用C)//头文件定义:Ustruct KEY{Uchar Val;#define Key_Model_C 0 //按键1值#define Key_AddVal_C 1 //按键2值Uint ScanOnTime;Uchar LongKeyState;Uchar LongKeyRestState;Uchar SetInRn;Uchar Model; //按键状态(模式)#define Off_C 0 //之前未按下#define On_C 1 //现按下#define Delay_C 2 //按键处理后标志}Key;//----------------定义两个IO输入口为按键入口--------------------//#define KeyMo_Bin (GPIOB->IDR.Bit.B5)#define KeyAdd_Bin (GPIOB->IDR.Bit.B6)/*===================================== ==========================*/GPIO_Init(GPIO_Pin_5|GPIO_Pin_6,GPIO_Mode_In_PU_No_IT); //初始化为上拉输入无中断/*===================================== ==========================*///主程序大循环中每1毫秒扫描1次void KeyScan(void){if(Key.LongKeyRestState == 1) //长按键标志(复位处理长按键){if((KeyMo_Bin == 1) && (KeyAdd_Bin == 1)) //当两按键均抬起{if(++Key.ScanOnTime >= 130) //延时后复位{Key.LongKeyRestState=0;Key.Model=Delay_C;}}elseKey.ScanOnTime=0;return;}if(Key.Model == Off_C) //如果当前按键状态为未按下“Off_C”{if((KeyMo_Bin == 0) || (KeyAdd_Bin == 0))//按键1或按键2已按下(低有效){if(++Key.ScanOnTime >= 10) //当按下后自加1,加够10次即1ms*10=10ms去抖动{Key.ScanOnTime=0;if(KeyMo_Bin == 0) //如果按键1为0即按下{Key.Val=Key_Model_C; //付当键1值(看头文件定义)Key.Model=On_C; //置按键已按下标志}else if(KeyAdd_Bin == 0) //如果按键2为0即按下{Key.Val=Key_AddVal_C; //付当键2值(看头文件定义)Key.Model=On_C; //置按键已按下标志}BellOn(200); //蜂鸣器响}}elseKey.ScanOnTime=0; //清去抖延时计数值}else if(Key.Model == Delay_C) //如果当前按键状态为已按下且已处理“Delay_C”{if((KeyMo_Bin == 1) && (KeyAdd_Bin == 1))//如果两按键均抬起{if(++Key.ScanOnTime >= 100) //延时100ms后复位按键状态为“Off_C”{Key.SetInRn=0;Key.ScanOnTime=0;Key.Model=Off_C;}}else //如果按键没有被抬起,对应上面if{if(++Key.ScanOnTime >= 1000) //延时1000ms后再复位按键状态为“Off_C”(为长按处理){Key.ScanOnTime=0;Key.Model=Off_C;}}}}//===================================== ========================================= ========void LoadCheckKeyRest(void){Key.LongKeyRestState=1;Key.ScanOnTime=0;}//===================================== ========================================= ========//处理相应按键(可250ms才调用一次)长按if(Key.Model == On_C) //按键状态为已按下{if(Key.Val == Key_Model_C) //是键1按下(看头文件定义){if(++Key.SetInRn >= 3) //连计3次数3秒后为长按键(对应上面,如果按下未抬起的话会延时1000ms){Key.SetInRn=0;LoadCheckKeyRest(); //调清长按处理BellOn(600); //蜂鸣器响//-----------长按需处理的内容-----下-----------//WorkStateBit.Bit.SettingMo=1;SetOverTime=0;SetMoRn=0;SetBak[0]=Rtc_InitDate.RTC_Year;SetBak[1]=Rtc_InitDate.RTC_Month;SetBak[2]=Rtc_InitDate.RTC_Date;SetBak[3]=Rtc_InitDate.RTC_WeekDay;SetBak[4]=Rtc_InitTime.RTC_Hours;SetBak[5]=Rtc_InitTime.RTC_Minutes;//-----------长按需处理的内容------上----------//Key.Model=Delay_C; //置按键模式为:已处理按键(看头文件定义)return;}}elseKey.SetInRn=0;Key.Model=Delay_C;}。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基于8051+Proteus仿真》案例第01 篇基础程序设计01 闪烁的LED/* 名称:闪烁的LED说明:LED按设定的时间间隔闪烁*/#include<reg51.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LED=P1^0;//延时void DelayMS(uint x){uchar i;while(x--){for(i=0;i<120;i++);}}//主程序void main(){while(1){LED=~LED;DelayMS(150);}}02 从左到右的流水灯/* 名称:从左到右的流水灯说明:接在P0口的8个LED从左到右循环依次点亮,产生走马灯效果*/#include<reg51.h>#include<intrins.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延时void DelayMS(uint x){uchar i;while(x--){for(i=0;i<120;i++);}}//主程序void main(){P0=0xfe;while(1){P0=_crol_(P0,1); //P0的值向左循环移动DelayMS(150);}}03 8只LED左右来回点亮/* 名称:8只LED左右来回点亮说明:程序利用循环移位函数_crol_和_cror_形成来回滚动的效果*/#include<reg51.h>#include<intrins.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延时void DelayMS(uint x){uchar i;while(x--){for(i=0;i<120;i++);}}//主程序void main(){uchar i;P2=0x01;while(1){for(i=0;i<7;i++){《单片机C 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基于8051和PROTEUS仿真》案例P2=_crol_(P2,1); //P2的值向左循环移动DelayMS(150);}for(i=0;i<7;i++){P2=_cror_(P2,1); //P2的值向右循环移动DelayMS(150);}}}04 花样流水灯/* 名称:花样流水灯说明:16只LED分两组按预设的多种花样变换显示*/#include<reg51.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uchar code Pattern_P0[]={0xfc,0xf9,0xf3,0xe7,0xcf,0x9f,0x3f,0x7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e7,0xdb,0xbd,0x7e,0xbd,0xdb,0xe7,0xff,0xe7,0xc3,0x81,0x00,0x81,0xc3,0xe7,0xff,0xaa,0x55,0x18,0xff,0xf0,0x0f,0x00,0xff,0xf8,0xf1,0xe3,0xc7,0x8f,0x1f,0x3f,0x7f,0x7f,0x3f,0x1f,0x8f,0xc7,0xe3,0xf1,0xf8,0xff,0x00,0x00,0xff,0xff,0x0f,0xf0,0xff,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7f,0xbf,0xdf,0xef,0xf7,0xfb,0xfd,0xfe,0xfe,0xfc,0xf8,0xf0,0xe0,0xc0,0x8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80,0xc0,0xe0,0xf0,0xf8,0xfc,0xfe,0x00,0xff,0x00,0xff,0x00,0xff,0x00,0xff};uchar code Pattern_P2[]={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e,0xfc,0xf9,0xf3,0xe7,0xcf,0x9f,0x3f,0xff,0xe7,0xdb,0xbd,0x7e,0xbd,0xdb,0xe7,0xff,0xe7,0xc3,0x81,0x00,0x81,0xc3,0xe7,0xff,0xaa,0x55,0x18,0xff,0xf0,0x0f,0x00,0xff,0xf8,0xf1,0xe3,0xc7,0x8f,0x1f,0x3f,0x7f,0x7f,0x3f,0x1f,0x8f,0xc7,0xe3,0xf1,0xf8,0xff,0x00,0x00,0xff,0xff,0x0f,0xf0,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0x7f,0xbf,0xdf,0xef,0xf7,0xfb,0xfd,0xfe,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e,0xfc,0xf8,0xf0,0xe0,0xc0,0x80,0x00,0x00,0x80,0xc0,0xe0,0xf0,0xf8,0xfc,0xfe,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ff,0x00,0xff,0x00,0xff,0x00,0xff,0x00,0xff3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倪继锋};//延时void DelayMS(uint x){uchar i;while(x--){for(i=0;i<120;i++);}}//主程序void main(){uchar i;while(1){ //从数组中读取数据送至P0和P2口显示for(i=0;i<136;i++){P0=Pattern_P0[i];P2=Pattern_P2[i];DelayMS(100);}}}05 LED模拟交通灯/* 名称:LED模拟交通灯说明:东西向绿灯亮若干秒,黄灯闪烁5次后红灯亮,红灯亮后,南北向由红灯变为绿灯,若干秒后南北向黄灯闪烁5此后变红灯,东西向变绿灯,如此重复。

单片机C语言函数中断函数(中断服务程序)

单片机C语言函数中断函数(中断服务程序)

单片机_C语言函数_中断函数(中断服务程序)在开始写中断函数之前,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中断的意思(学习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同学,没学过单片机,也应该知道),我们在这里就不讲了,首先来回忆下中断系统涉及到哪些问题。

(1)中断源:中断请求信号的来源。

(8051有3个内部中断源T0,T1,串行口,2个外部中断源INT0,INT1(这两个低电平有效,上面的那个横杠不知道怎么加上去))(2)中断响应与返回:CPU采集到中断请求信号,怎样转向特定的中断服务子程序,并在执行完之后返回被中断程序继续执行。

期间涉及到CPU响应中断的条件,现场保护,现场恢复。

(3)优先级控制:中断优先级的控制就形成了中断嵌套(8051允许有两级的中断嵌套,优先权顺序为INT0,T0,INT1,T1,串行口),同一个优先级的中断,还存在优先权的高低。

优先级是可以编程的,而优先权是固定的。

80C51的原则是①同优先级,先响应高优先权②低优先级能被高优先级中断③正在进行的中断不能被同一级的中断请求或低优先级的中断请求中断。

80C51的中断系统涉及到的中断控制有中断请求,中断允许,中断优先级控制(1)3个内部中断源T0,T1,串行口,2个外部中断源INT0,INT1(2)中断控制寄存器:定时和外中断控制寄存器TCON(包括T0、T1,INT0、INT1),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中断允许寄存器IE,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具体的是什么,包括哪些标志位,在这里不讲了,所有书上面都会讲。

在这里我们讲下注意的事项(1)CPU响应中断后,TF0(T0中断标志位)和TF1由硬件自动清0。

(2)CPU响应中断后,在边沿触发方式下,IE0(外部中断INT0请求标志位)和IE1由硬件自动清零;在电平触发方式下,不能自动清楚IE0和IE1。

所以在中断返回前必须撤出INT0和INT1引脚的低电平,否则就会出现一次中断被CPU多次响应。

(3)串口中断中,CPU响应中断后,TI(串行口发送中断请求标志位)和RI(接收中断请求标志位)必须由软件清零。

单片机定时器中断原理和C语言代码详解

单片机定时器中断原理和C语言代码详解

单片机定时器中断原理和C语言代码详解定时器中断原理
定时器中断是单片机中最重要的一种中断,它是一种计时中断,可以用于控制计时器的定时时间间隔,也可用来实现控制结构的计时功能。

由于定时器中断经常用于实现定时触发事件,因此,它是单片机中用于实现定时任务的首选方法。

定时器中断原理是,使用一个计数器,每次计数器计数一次时会发出一个中断请求信号,从而触发中断处理程序,让单片机可以跳转到中断服务程序中来执行相应的处理工作。

定时器中断在单片机中经常被用于计时、调度等功能。

它通常是通过定时器的定时中断使用的,定时器是单片机中在执行特定任务时,用于计时的一种设备,它可以通过设置计数器的计数值来控制定时中断的触发时间,如果计数器的计数值与设置值相等,即可触发定时中断。

定时器中断C语言代码
以下给出的定时器中断C语言代码可以用在支持定时器中断的单片机上,用于执行指定任务:
//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
//设置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的设置参数
//1.设置定时器的定时中断时间
//设置定时器的定时中断时间,单位是微秒(us)
//中断的时间可以根据设备的性能设置。

C语言程序设计中断

C语言程序设计中断

C语言程序设计中断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中断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由外部事件(如硬件设备的输入、计时器等)触发,使程序跳转到特定的中断服务程序处理相应的事件。

中断在程序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程序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中断进行设备的输入和输出操作。

例如,在嵌入式系统中,可以使用外部中断来处理按钮的按下操作,或者使用串口中断进行数据的收发。

通过中断,可以使程序在等待设备输入时不进行等待,而是继续执行其他任务,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并发性。

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关键字“interrupt”来定义一个中断服务程序。

中断服务程序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用于处理中断事件。

通常,中断服务程序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如不使用浮点数操作、不可递归调用等。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中断服务程序的例子:```c#include <stdio.h>#include <dos.h>void interrupt my_interruptprintf("Interrupt occurred!\n");//中断服务程序的具体代码int main//安装中断setvect(0x08, my_interrupt);while (1)//执行其他任务}//卸载中断setvect(0x08, default_interrupt);return 0;```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了DOS的中断处理函数`setvect(`来安装中断服务程序。

在主函数中,可以执行其他任务,而中断服务程序会在中断事件发生时自动被调用。

除了使用DOS提供的中断处理函数外,还可以使用C语言的库函数来实现中断操作。

例如,`signal(`函数可以用于安装信号处理函数,`SIGINT`信号可以用于捕获用户键盘输入的Ctrl+C中断。

下面是一个通过信号处理函数来实现的中断程序的例子:```c#include <stdio.h>#include <signal.h>void my_interrupt(int signo)printf("Interrupt occurred!\n");//中断服务程序的具体代码int main//安装信号处理函数signal(SIGINT, my_interrupt);while (1)//执行其他任务}return 0;```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C语言的信号处理函数`signal(`来安装信号处理函数。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中断与定时器和计数器实验报告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中断与定时器和计数器实验报告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中断与定时器和计数器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c语言设计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实验项目名称:中断与定时器/计数器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单片机的中断的原理、中断的设置,掌握中断的处理及应用2.掌握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学会使用定时器/计数器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一.定时器/计数器应用程序设计实验1.计数功能:用定时器1方式2计数,每计数满100次,将P1.0取反。

(在仿真时,为方便观察现象,将TL1和TH1赋初值为0xfd,每按下按键一次计数器加1,这样3次就能看到仿真结果。

)分析:外部计数信号由T1(P3.5)引脚输入,每跳变一次计数器加1,由程序查询TF1。

方式2有自动重装初值的功能,初始化后不必再置初值。

将T1设为定时方式2,GATE=0,C/T=1,M1M0=10,T0不使用,可为任意方式,只要不使其进入方式3即可,一般取0。

TMOD=60H。

定时器初值为X=82-100=156=9CH,TH1=TL1=9CH。

使用定时器定时,每隔10s使与P0、P1、P2和P3端口连接的发光二极管闪烁10次,设P0、P1、P2和P3端口低电平灯亮,反之灯灭。

分析:中断源T0入口地址000BH;当T0溢出时,TF0为1发出中断申请,条件满足CPU响应,进入中断处理程序。

主程序中要进行中断设置和定时器初始化,中断服务程序中安排灯闪烁;TL0的初值为0xB0,TH0的初值为0x3C,执行200次,则完成10s定时。

三、主要仪器设备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1.按照硬件设计在protues上按照所给硬件设计绘制电路图。

2.在keil上进行编译后生成“xxx.hex”文件。

3.编译好的“xxx.hex”文件加入AT89C51。

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①void Timer1 (void) interrupt 3{TR1=0;P1_0=!P1_0;TR1 = 1; //定时器1开始计数 }②void function(void){while(k--){P0=0x00;P1=0x00;P2=0x00;P3=0x00;Delay(250);P0=0xFF;P1=0xFF;P2=0xFF;P3=0xFF;Delay(250);}k=10;flag=0;TL1 = 0x0B0; //设置定时初始值TH1 = 0x03C; //设置定时初始值TR1 = 1; //定时器1开始计时}int main (void){EA=1;ET1=1;Timer1Init();while(1){if( flag ==1 )function();}}六、讨论和心得。

51单片机INTO、INT1中断计数c语言源程序

51单片机INTO、INT1中断计数c语言源程序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INT0 中断计数来源:21ic作者:关键字:INT0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 名称:INT0 中断计数说明:每次按下计数键时触发INT0 中断,中断程序累加计数,计数值显示在 3 只数码管上,按下清零键时数码管清零*/#include<reg51.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0~9 的段码uchar code DSY_COD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 ,0x6f,0x00};//计数值分解后各个待显示的数位uchar DSY_Buffer[]={0,0,0};uchar Count=0;sbit Clear_Key=P3^6;//数码管上显示计数值void Show_Count_ON_DSY(){DSY_Buffer[2]=Count/100; //获取3 个数DSY_Buffer[1]=Count%100/10;DSY_Buffer[0]=Count%10;if(DSY_Buffer[2]==0) //高位为0 时不显示{DSY_Buffer[2]=0x0a;if(DSY_Buffer[1]==0) //高位为0,若第二位为0 同样不显示DSY_Buffer[1]=0x0a;}P0=DSY_CODE[DSY_Buffer[0]];P1=DSY_CODE[DSY_Buffer[1]];P2=DSY_CODE[DSY_Buffer[2]];}//主程序void main(){P0=0x00;P1=0x00;P2=0x00;IE=0x81; //允许INT0 中断IT0=1; //下降沿触发while(1){if(Clear_Key==0) Count=0; //清0Show_Count_ON_DSY();}}//INT0 中断函数void EX_INT0() interrupt 0{Count++; 计数值递增}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INT0 及 INT1 中断计数来源:21ic作者:关键字:INT0INT1单片机C语言/* 名称:INT0 及INT1 中断计数说明:每次按下第 1 个计数键时,第 1 组计数值累加并显示在右边3 只数码管上,每次按下第 2 个计数键时,第2 组计数值累加并显示在左边3 只数码管上,后两个按键分别清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ile(1) { P0=DSY_CODE[Count/10]; P2=DSY_CODE[Count%10]; } } //T0 计数器中断函数 voidKey_Counter()interrupt1 { Count=(Count+1)%100;//因为只有两位数码管,计数控制在 100 以内 (00~99) }
P0=0x00; P2=0x00; TMOD=0x06; //计数器 T0 方式 2 TH0=TL0=256-1; //计数值为 1 ET0=1; //允许 T0 中断 EX0=1; //允许 INT0 中断 EA=1; //允许 CPU 中断 IP=0x02; //设置优先级,T0 高于 INT0 IT0=1; //INT0 中断触发方式为下降沿触发 TR0=1; //启动 T0
#include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defineuintunsignedint //段码 uchar code DSY_COD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00}; ucharCount=0; //主程序 voidmain() {
单片机 C 语言程序设计:用计数器中断实现 100 以
内的按键计数
/* 名称: 计数器中断实现按键技术,由于计数寄存器初值为 1,因 此 P3.4 引脚的每次负跳变都会触发 T0 中断,实现计数值累加。 计数器的清零用外部中断 0 控制。 */
//INT0 中断函数 voidClear_Counter()interrupt0 { Count=0; } 扩展阅读:10s 的秒表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