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端口地址译码 课件

端口地址译码 课件
2
端口编址方式( 二、 I/O端口编址方式(统一、独立) 端口编址方式 统一、独立)
1. I/O统一编址(存储器映象 编址) 统一编址( 编址) 统一编址 存储器映象I/O编址 一个I/O端口等同于一个存储器单元。存储单元和 一个 端口等同于一个存储器单元。存储单元和I/O 端口等同于一个存储器单元 端口统一编址。 端口统一编址。 优点: 优点: 1)对I/O端口的访问命令与对存储器单元访问相同, ) 端口的访问命令与对存储器单元访问相同, 端口的访问命令与对存储器单元访问相同 不必使用专用I/O指令 指令; 不必使用专用 指令; 2)外设数目或 寄存器数几乎不受限制。 寄存器数几乎不受限制。 )外设数目或I/O寄存器数几乎不受限制 3)微机系统读写控制逻辑较简单。 )微机系统读写控制逻辑较简单。 缺点: 缺点: 1)I/O端口占用部分 端口占用部分MEM空间,可用 空间, 空间减小; ) 端口占用部分 空间 可用MEM空间减小; 空间减小 2)对MEM访问指令较长,执行速度较慢; 访问指令较长, ) 访问指令较长 执行速度较慢; 3)I/O端口地址译码时间较长。 ) 端口地址译码时间较长。 端口地址译码时间较长
返回28页
扩展槽I/O接口卡端口地址 扩展槽 接口卡端口地址(0100H-03FFH):表2-2 接口卡端口地址 :
I/O接口名称 接口名称 游戏控制卡 并行口控制卡1 并行口控制卡 并行口控制卡2 并行口控制卡 串行口控制卡1 串行口控制卡 串行口控制卡2 串行口控制卡 原型插件板(用户可用 原型插件板 用户可用) 用户可用 同步通信卡1 同步通信卡 同步通信卡2 同步通信卡 单显MDA 单显 彩显CGA 彩显 彩显EGA/VGA 彩显 软驱控制卡 硬驱控制卡 PC网卡 网卡
端口地址选用原则: 三、用户I/O端口地址选用原则: 用户 端口地址选用原则 1)系统配置占用的端口地址一律不能用; )系统配置占用的端口地址一律不能用; 2)厂家声明保留的端口地址不要用; )厂家声明保留的端口地址不要用; 3)其余端口地址可用,为避免冲突最好采用 )其余端口地址可用,为避免冲突最好采用DIP。 。

第2章 I0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第2章 I0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申明保留的地址,不要使用 用户可使用300H--31FH地址
2.3 I/O端口地址的译码
将来自地址总线上的地址代码翻译成为所需要 访问的端口。
I/O端口地址译码电路结构:
译码电路的输入信号
地址信号:由地址范围决定 控制信号:数据流向(读/写)、数据宽度(8位/16位)、
是否采用奇/偶地址和DMA传送方式
74LS20 &
≥1 ≥1
74LS32
≥ 1 R77AH
读/写操作77AH端口地址的译码电路
A 10
74LS04
AAAAAAA1843965
A 15
A 14
A 13 A 12
A 11
A7
A2 A0
AEN
IOR
IOW
74LS30 &
≥1
&
≥1 74LS20 &
74LS 32
≥1
≥1
R 77AH
≥1
W 77AH
据 要 锁
( 没 存
锁存器 有再次 器外的部输输
出1端3 14
变1。7

一D 4直
D5 D6

持Q Q Q
4原
5
6
来12
15 16



信出息设不备
18
D7
Q 7 19
IOW
译码片选
74LS32
11 1
+5V
CLK CL R
I/O地址译码方法
地址译码的方法灵活多样 高位地址线与CPU的控制信号进行组合,
A3
74LS32
A1
74LS30
A2 74LSO4
A1

第二章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第二章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12:28
2
一、 I/O端口及I/O操作(续)
3.命令、接口与I/O端口关系
一个接口中有多个I/O端口; 一个I/O端口可接受多种命令,对应多个寄存 器。
4、I/O操作
通常所说的I/O操作是指对I/O端口的操作,而 不是对I/O设备的操作,即CPU所访问的是与I/O 设备相关的端口,而不是I/O设备本身。
&
A0
AEN IOR
IOW12:28
1
1 Y (读)
1 Y (写)
27
分析门电路译码电路
A9
A8
&
A7
A6
1
A5 A4
A3
A2
1
A1 AEN
协处12理:28 器
00F0-00FFH
17
扩展槽I/O接口卡端口地址(0100H-03FFH):
I/O接口名称
地址范围
游戏控制卡
0200-020FH
并行口控制卡1
0370-037FH
并行口控制卡2
0270-027FH
串行口控制卡1
03F8-03FFH
串行口控制卡2
02F8-02FFH
原型插件板(用户可用)
第二章 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外部设备选择功能是接口电路应具备的基本功 能之一,因此,作为进行设备端口选择的I/O 端口地址译码电路是每个接口电路中不可缺少 的部分。
本章主要讨论: I/O端口基本概念 I/O端口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I/O端口译码电路的设计
12:28
1
§2.1 I/O端口及其编址方式
I/O端口地址和存储器地址可以重叠而不会相 互混淆。
12:28
7
2.I/O独立编址的特点(续) 缺点:

第02章 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第02章 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故不设状态口。
② 端口的数目设置:与接口电路的规模和功能有关。 (4)端口的共用技术 一般情况下,一个端口只允许接纳一种信息,但有些接口 芯片允许同一端口既作命令口用,有作状态口用,或允许向同
一命令口写多个命令字,这就产生了端口共用问题。
当多个命令字写到同一命令口时,命令寄存器采用以下办 法来识别不同的命令:
3
第2章 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1)在命令字中设置特征位或设置专门的访问位,根据特征位 来识别不同的命令(8255)。 (2)在编写初始化程序时,按先后顺序向同一端口写不同的命 令字,命令寄存器就根据这种先后顺序的约定来识别不同 的命令(8251)。 (3)有的是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解决端口的共用问题 (8259)。 2、端口的编址 (1)外设端口和存储器统一编址 ① 在这种编址方式中, 将存储器空间分出一部分给外设 端口,CPU对存储器的访问或对外设的访问使用同一个 操作指令。例如与存储器交换数据用MOV传送指令,与 外设交换数据也用MOV传送指令,是访问存储器还是访 问外设,用不同的地址加以区别。
指令加以区别。因此这种编址方式又称为覆盖编址方式。
5
第2章 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② 优点:是不占用存储器地址,因而不会减少存储器容量,专门的 I/O指令比存储器指令执行速度快, 并且与存储器指令区 别明显,从而使程序中的I/O操作清晰,可读性强。 ③ 缺点:是这种方式只能传送数据而无算术或逻辑运算功能。 (3)独立编址方式的端口访问 单字节——当端口地址为单字节宽度时,采用直接寻址方式(AL,AX) 最多可访问256个端口,系统主板上接口芯片的端口。 例:IN AL,port; 将port端口内容送AL IN AX,port; 将port和port+1端口内容送AX OUT port,AL; 将AL内容输出到port端口 OUT port,AX; 将AX内容送port和port+1端口 双字节——当端口地址宽度为双字节宽度时采用间接寻址方式(DX) 最多可访问216,64K 个端口,I/O扩展槽的接口控制卡上 的端口。 例:MOV DX,port IN AL,DX ;将DX指向的端口中读一个字节送AL MOV DX,port IN AX,DX ;将DX和DX+1指向的2个端口组成一个字送AX

第二章端口地址译码(修)

第二章端口地址译码(修)

第二章端口地址译码(修)第二章 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2.1 I/O端口及其编址方式一、I/O 端口和I/O操作1.I/O端口端口:微处理器与I/O设备直接通信的地址。

CPU只所以能够准确无误地与各个I/O接口芯片或I/O接口逻辑电路进行通信,就是因为各个I/O接口芯片或I/O接口逻辑电路具有各自的端口地址。

2.I/O操作I/O操作:I/O端口的操作;包括,端口的输入操作和输出操作两类。

二、端口地址的编址方式所谓寻址方式就是如何实现对I/O 端口的访问问题。

即称之谓I/O 端口寻址。

1.统一编址方式(存储器映象I/O寻址方式)统一编址:指从存储器空间划出一部分地址空间给I/O接口设备,把I/O接口中的端口视作存储器单元一样的进行访问,不设置专门的I/O指令。

统一编址的特点:⑴ I/O 端口与存储器共用同一地址空间。

在系统设计时,指定某地址空间内的一个区域供I/O设备使用,即每一个I/O端口占用存储器空间的一个地址。

⑵ CPU 对I/O端口的管理,是利用对存储器单元进行操作的指令来实现数据传送的,大大增加了程序设计的灵活性,并使CPU对I/O 设备控制更为方便。

⑶ CPU 通过地址总线的最高位状态和读/写控制命令,确定是对存储器访问还是对I/O端口进行访问。

无论对存储器还是对I/O端口访问,CPU一视同仁地将其视为存储空间的一个单元。

⑷统一编址I/O端口占用了存储器地址空间,使存储器容量减少,此外指令长度比专用I/O指令要长,执行时间也长。

2.独立编址方式独立编址:I/O 端口和存储器分别建立两个地址空间,并且相互独立。

CPU 设置专门的输入/输出指令实现对I/O端口的访问。

独立的I/O编址的特点:⑴ I/O设备的端口地址空间与存储器地址空间完全分开,各自独立。

⑵ CPU 使用各自的控制命令对存储器和I/O设备进行访问控制。

⑶ CPU 对I/O设备的管理是使用专门的输入(IN)和输出(OUT)指令来实现数据传输,而输入/输出数据通道则是共用的总线结构。

第二章 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习 题

第二章 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习 题

0 0 0 1 0 &
74LS138 3-8译码器
PC总线
端口译码电路
3.设计一个译码电路,要求产生 2A8H~2AFH共8个端口地址的选通信 号
4.设计端口地址为218H的译码电路
5.分析上图74LS138各输出端的译码地址
A3 A4 A5 +5V A6 A7 A8 A9 AEN IOR IOW
8.有一个2732EPROM(4KX8)芯片的译码 电路如下图所示,试求: 1)计算2732芯片的存储容量; 2) 给出2732芯片的地址范围; 3) 是否存在地址重叠区?
思考1: Y2~ Y7 译出的端口地址 各是多少? Y Y Y Y Y Y Y Y
7 6 5 4 3 2 1 0
1 0 1 0 1 0 1 0 A0 1 1 0 0 1 1 0 0 A1 1 1 1 1 0 0 0 0 A2 0 PC AEN 1 A3 1 总 A4 0 A5 0 线 A6 0 A7 0 A8 1 A9 0 IOR 0 &
218 A HHale Waihona Puke 0 0 0 1 0 &
B C G1 G2A
&
G2B
Y0 Y1 Y2 Y3 Y4 Y5 Y6 Y7
74LS138 3-8译码器
端口译码电路
PC总线
6.某接口电路如下,需设计其译码电路。
/IOR A2~A9 译码 电路 /IOW 300H~303H /CS A0~A1 8255
AEN
7.求74LS138的地址范围?
第二章 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习 题
1.已知并行接口芯片8255A有4个端口,片
选信号 CS 为低电平有效。试设计一个 译码电路,使该芯片的4个端口地址为 2F0H~2F3H。

IO端口地址译码PPT课件

IO端口地址译码PPT课件

同步通信卡1
3A0H~3AFH
同步通信卡2
380H~38FH
单显MDA
3B0H~3BFH
彩显CGA
3D0H~3DFH
彩显EGA/VGA
3C0H~3CFH
硬驱控制卡
1F0H~1FFH
软驱控制卡
3F0H~3F7H
PC网卡
360H~36FH
.
本章7首页
5.2.3 I/O端口地址译码
1. I/O地址译码电路工作原理及作用
.
本章12首页
本章要点
端口的概念 端口的地址编址方式及其特点 I/O端口地址选用的原则 掌握I/O端口地址译码电路的工作原理 I/O端口地址译码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
本章13首页
片间选择:高位地址+控制信号
译码电路
片选信号
高位地址、 低位地址的划分
片内端口选择:低位地址直接与接口芯片地址线相连
.
本章8首页
5.2.3 I/O端口地址译码(续)
3. I/O端口地址译码电路设计
A9
地址范围:n根地址线未参与译码,译出地址含2n个 1)固定式端口地址译码 门电路译码法——单个地址或地址范围
微机原理与接口
(第5章)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
1
5.2 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主要内容
5.2.1 I/O端口及其编址方式 5.2.2 I/O端口地址分配 5.2.3 I/O端口地址译码
.
2
5.2.1 I/O端口及其编址方式
1. I/O端口和I/O操作
1)I/O端口
端口(port):是接口电路中能被CPU直接访问的寄存器。
C
Y0

2.第二章 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2.第二章 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Y2
Y3 Y4
G2B G2A G1
Y5
Y6 Y7
IOW
逻辑门电路进行I/O地址译码
A9 A8 A7 A6 A5 A2 A4 A3 AEN A1 A0
74LS03
3E7H
1. 固定式端口地址译码
接口中用到的地址不能更改,分为单端口地址 译码和多个端口地址译码两种情况 例1. 使用74LS30/20/32和74LS04设计2F8的只读 译码电路 表2.3 译码电路输入地址线的值
A9 1
Y7
端口31 31F
A4~A0
A0 A1 A2 A3 A4
MOV DX,301H ( 31FH ) IN AL,DX D0~D7 IOR
300~31FH
端口0 300 端口1 301
IOW AEN CPU A9 A8
A7 1 1 0
A6 A5
0 0
端 口 译 码 电 路
端口1 302 Y0 CS
方法1:使用基本的逻辑门
304H ~ 307H
A0 A1 A2 CPU A3 A4 A5 A6 A7 A8 A9
D0-D7
A6 A7 A8 A9
1
A2 A3 A4
__ Y0 __ Y1
端口0 端口1 端口2 端口3
….
__ Y6 __
G1
Y7
31C~31FH
(扩展槽上接口卡的地址译码电路)
以Y0为例:
通过跳线控制其逻辑电平组合决定具体选中哪一个扩展卡

A9 1 1 1 1
A8 A7 A6 1 0 0 1 0 0 1 0 0 1 0 0
A5 0 0 0 0
介绍74LS245
8位双向缓冲器 • 控制端连接在一起, 低电平有效 • 可以双向导通 • 输出与输入同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码方法
**端口奇偶地址(SBHE)
低位地址部分:连到接口电路以区分内部和端口地址
高位地址部分:组合控制信号产生接口的选择信号cs
地址线 控制信号线
译码 电路
接口选择线 内部端口选择线
计算机科学学院
固定式译码
所谓固定是指接口中用到的端口地址不能更改
接口中只有一个端口时可采用门电路构成。 接口中有多个端口时一般采用译码器电路构成,常见的译码 器有74LS138、74LS154等。
外设占用了内存单元,使内存容量减小。
计算机科学学院
独立编址
I/O端口地址空间与存储器地址空间相互独立。
计算机科学学院
独立编址(续)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 (1)MEM地址空间不受I/O端口地址空间影响; (2)端口数量不多,占用地址线少,地址译码简单,速度较快; (3)访问端口和MEM和指令有明显区别,便于理解和检查。
源RAM地址用ES:DI(EDI)/DS:SI(ESI)指定。 EFLAG寄存器中DF位来决定地址加和减。 结果:通过前缀REP在I/O端口和连续的存储器空间 之间传送数据。
计算机科学学院
I/O端口的地址分配
I/O接口硬件分类
系统板上I/O芯片和I/O扩展槽接口卡。
I/O端口地址分配
PC系列I/O地址线有16根,对应64K空间; I/O端口译码只使用了A0-A9,共1024个端口; 地址范围为0000H~03FFH。
第二章 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 I/O端口及其编址方式 ❖ I/O端口地址分配 ❖ I/O端口地址译码 ❖ GAL器件在I/O端口地址译码中的应用
计算机科学学院
I/O端口
端口:接口电路中能被CPU直接访问的寄存器的地址。
I/O端口地址: 接口的基地址 + 端口编号。
分类U
状态
外设
命令端口
控制
**访问设备实际上是访问相关的端口**。 计算机科学学院
I/O端口的编址方式
统一编址
连接方式与访问形式与存储器的操作统一
接口 = 存储器芯片 独立编址
端口 = 存储单元
连接方式近似于存储器的连接 端口的访问与存储器的操作不同
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学院
统一编址(续)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 (1)CPU对外设的操作可使用全部的存储器操作指令,故指 令多,使用方便。如可以对外设中的数据(存于外设的寄存器 中)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进行循环或移位等。 (2)内存和外设的地址分布图是同一个。 (3)不需要专门的输入输出指令以及区分是存储器还是I/O操 作的控制信号。 缺点是:
计算机科学学院
端口访问指令
格式:IN、OUT。
结果:以直接或间接寻址的方式完成I/O端口和AX、AL之间 的数据传送。
举例:mov dx, 3fdh in al, dx
mov al, 36H out 43h, al
计算机科学学院
块I/O指令**自学
格式:INSB/W/D、OUTSB/W/D。 参数:用DX指定I/O端口地址,输入/输出时的目的/
I/O 接 口 名 称 游戏控制卡 并行口控制卡1 并行口控制卡2 串行口控制卡1 串行口控制卡2 原 型 插 件 板 (用 户 可 用 ) 同步通信卡1 同步通信卡2 单 显 M DA 彩 显 CGA 彩 显 E G A /V G A
软驱控制卡 硬驱控制卡
PC网 卡
地址范围 0 2 0 0 -0 2 0 F H 0 3 7 0 -0 3 7 F H 0 2 7 0 -0 2 7 F H 0 3 F 8 -0 3 F F H 0 2 F 8 -0 2 F F H 0 3 0 0 -0 3 1 F H 0 3 A 0 -0 3 A F 0 3 8 0 -0 3 8 F H 0 3 B 0 -0 3 B F H 0 3 D 0 -0 3 D F H 0 3 C 0 -0 3 C F H 0 3 F 0 -0 3 F F H 0 1 F 0 -0 1 F F H 0 3 6 0 -0 3 6 F H
缺点是: (1)专用I/O指令增加指令系统复杂性; (2)I/O指令有限,程序设计灵活性较差; (3)要求处理器提供MEMR/MEMW和IOR/IOW两组控制信号,增加 了控制逻辑的复杂性。
计算机科学学院
端口地址的寻址方式
I/O端口支持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方式。 直接寻址是使用一字节立即数寻址,端口寻址范围为 00H~FFH共256个。 间接寻址是使用DX寄存器间接给出I/O端口地址,可 寻址的范围是0000H~FFFFH共64K个端口。
***不同的微机系统 对I/O端口地址的分 配不同。
计算机科学学院
PC/AT系统析上接口芯片的端口地址
系统板端口地址: 0000H – 00FFH,即A8=A9=0,共256个端口。
I/O芯片名称 DMAC1 DMAC2 DMA页面寄存器 中断控制器1 中断控制器2 定时器 并行接口芯片(键盘接口) RT/CMOS RAM 协处理器
地址范围 0000-001FH 00C0-00DFH 0080-009FH 0020-003FH 00A0-00BFH 0040-005FH 0060-006FH 0070-007FH 00F0-00FFH
计算机科学学院
扩展槽上接口控制卡的端口地址
值得注意的端口地址
0300H – 031FH 一般用于开发实验中
4) b) 书写译码逻辑表达式
5) c) 设计逻辑电路
6) 3) 地址与电路的分析
1 2 3
A
Y0 15 14
B 74LS138 13
C
12
5
4 G2B
6
G2A G1
11 10 9 Y7 7
工作条件:
G1=1,G2A=G2B=0。
工作原理:
将复合的输入信号变为枚举的输出信号
计算机科学学院
固定式译码电路示例
1) 单端口地址译码电路P15 2) 多端口地址译码电路P16
3) a) 划分地址段
计算机科学学院
I/O端口地址选用的原则
避免地址冲突
✓凡是被系统配置所占用了的地址一律不用 ✓避免使用计算机厂家申明的保留地址 ✓采用地址开关,以避免和其他用户开发的接口卡发生地址冲突
计算机科学学院
I/O端口地址译码
电路组成
地址信号线: A8—A9
控制信号线:读写信号(IOR,IOW)
数据位数选择(I/OSC16) DMA传送选择(AEN,1:D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